公积金贷款买房遇尴尬 低高收入群体体享受低利率好处吗

看好安心投资
看好安心投资
|IP:61.138.*.*
来自:黑龙江省伊春市的用户
对于上班族来说,除了工资,住房公积金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福利了。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时,能够享受到低利率。即便你是用商业贷款购房,公积金也算是一种变相存款,买了房后,每年都可以提取一笔现金自由支配。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最需要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却更难买房了,而且他们每月依然得交这笔钱,却取不出来。  去年以来,部分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门槛也随之提高。比如,在5月18日,沈阳市宣布将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降低10万。  当前,在房价上升的背景下,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明显分化。一方面,缴纳公积金的低收入群体人数多,但贷款人数很少;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在缴存中占比低,但在贷款中占比高。  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住房公积金,面临难以满足低收入群体贷款需求的尴尬。  另外,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如果无法通过公积金贷款享受到低利率的好处,况且与银行存款利率相比也没有优势,缴纳公积金不免有得不偿失之感。  “现在公积金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增加公积金使用渠道,提高使用、提取便利性。特别需要重视通过多种渠道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福利。”
|IP:49.80.*.*
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用户
谢谢楼主的观念分享,祝您愉快。
|IP:119.248.*.*
来自:河北省的用户
了解一下,祝你投资愉快。
|IP:113.231.*.*
来自:辽宁省铁岭市的用户
了解了解,谢谢楼主分享!
|IP:183.207.*.*
来自:江苏省的用户
谢谢楼主分享祝您投资愉快
|IP:101.81.*.*
来自:上海市的用户
了解关注一个,谢谢分享了。
|IP:112.17.*.*
来自:浙江省的用户
端午六一的活动不错,积极参与。
|IP:58.223.*.*
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用户
谢谢楼主的观念分享,祝您愉快。
|IP:117.136.*.*
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用户
内容不错,欢迎分享!
|IP:223.104.*.*
来自:其他地区的用户
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时,能够享受到低利率您所要查看的信息不存在,或者已经被删除!10 秒钟后将自动转到城市信息列表页,如果你的浏览器没有自动跳转,请。
Copyright& .cn 版权所有. 京ICP证110417号南京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读者服务部《信息荟萃》编辑部  摘编
公积金存贷倒挂:低收入者缴存占比大贷款占比低
<font size="2" color="#17年第10期
  每一起贷款买房背后可能都会摊上一本难念的“经”。
  “要想得优惠,你得先有足够的本钱。”谈到自己在北京买房的经历,李先生感慨,“上班第一个月开始交住房公积金,本以为用公积金贷款能便宜点,在一套房动辄四五百万元的北京,减去公积金贷款120万元的最高限额后,剩下的钱仍然付不起,无奈只有走商业贷款的路子。”
  去年以来,部分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门槛也随之增加。
  当前,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明显分化。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到六成左右,但使用公积金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仅占三成左右。与之对应的是中等收入群体在缴存中占比低,但贷款中占比高。
  在三四线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还基本能满足购房者需求,但在一二线城市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与房价不匹配的现象更为明显。
案例:公积金贷款买房遇尴尬
  在近年房价上升的背景下,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住房公积金,面临难以适应低收入群体贷款的尴尬。
  在购房时享受低贷款利率无疑是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时最大的期待。然而,对部分房价较高城市中的存缴职工来说,公积金可贷额度不足、对购房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让公积金的作用打了折扣。
  目前在北京,个人公积金贷款首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120万元,二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80万元。在上海,购买首套住房,借款家庭1人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50万元,2人以上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100万元。
  李先生在2016年初购买了北京大兴区西红门一处房子,房子当时总价是277万元。当时集全家之力凑了100万元首付,如果通过公积金贷款最多贷120万元,其余57万元就需要商业贷款,但是这种组合贷款走流程的时间可能要3个多月,纯商业贷款1个月就能批下来,所以最后全部走的商业贷款。
  住房公积金对李先生来说就是零存整取,没得到贷款上的好处。而且利息还比存银行低。现在周边房子基本都涨到了400多万了,但北京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还停在2015年的120万元水平没变。对还没买房的低收入者来说,公积金贷款更像是鸡肋。
现状:低收入群体贷款占比低
  当前,从人群结构来看,住房公积金缴存主体和贷款主体出现明显倒挂现象。
  从全国整体状况来看,住建部等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也显示,2015年缴存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49.81%,中等收入群体占44.12%,高收入群体占6.07%。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36.61%,中等收入群体占57.43%,高收入群体占5.96%。
  上述报告中,低收入是指收入低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中等收入是指收入介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1倍-3倍之间,高收入是指收入高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
  有业内人士评论认为,公积金制度的目标是要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但目前来看,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少。
  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座城市,上述现象更为明显。2016年,北京、上海、广东公积金缴存中,低收入人群分别占53.1%、57.44%和68.99%,但是在住房公积金的个人贷款中,上述三地低收入群体只占到30.6%、35.36%和26.64%。
  广东省的报告显示,职工贷款所购住房套数中,90(含)平方米以下占38.76%,90-144(含)平方米占51.83%,而144平方米以上占到了9.41%。
  有业内人士评论认为,广东住房公积金贷款中用于购买90平米以上住房占比过半,意味着公积金贷款主要流向中高收入群体改善型居住需求,用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相较偏低。
改革:缴存比例或“限高保低”
  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中,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由住建部起草。
  从此前住建部起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来看,修订内容涉及对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实行“限高保低”,放宽提取条件,增强资金流动性等,缩短提取和贷款审批时限等。
  方正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夏磊认为,虽然《条例》的修订会进一步考虑到低收入者的现实情况,但却不能解决首付款的问题,由于公积金的存缴比例是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的,即收入低、公积金存缴额就低,所以在低收入的基础上其首付款的积累就一定有限,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条例的修订而改变。
  在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看来,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仅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有难度的,在金融方式中,可以针对低收入群体有贴息、补息等支持措施,更重要的是在金融措施之外还需要政府通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发展租赁市场等方式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
  另外,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如果无法通过公积金贷款享受到低利率的好处,况且与银行存款利率相比也没有优势,缴纳公积金不免有得不偿失之感。
  现在公积金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增加公积金使用渠道,提高使用、提取便利性。特别需要重视通过多种渠道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福利。
摘编自日《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所有&南京市中山东路189号南京图书馆 建议分辨率 当前位置: &
媒体:从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 究竟成了谁的福利
扫描到手机
09:57:11 & & &
原标题:从你工资里扣的,究竟成了谁的福利?请看这组冰冷的数据对于上班族来说,除了工资,住房公积金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福利了。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时,能够享受到低利率。即便你是用商业贷款购房,公积金也算是一种变相存款,买了房后,每年都可以提取一笔现金自由支配。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最需要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却更难买房了,而且他们每月依然得交这笔钱,却取不出来。去年以来,部分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门槛也随之提高。比如,在5月18日,沈阳市宣布将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降低10万。当前,在房价上升的背景下,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明显分化。一方面,缴纳公积金的低收入群体人数多,但贷款人数很少;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在缴存中占比低,但在贷款中占比高。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住房公积金,面临难以满足低收入群体贷款需求的尴尬。一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偏低在购房时享受低贷款利率无疑是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时最大的期待。然而,对部分高房价城市的存缴职工来说,公积金可贷额度不足、对购房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让公积金的作用打了折扣。目前在北京,个人公积金首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120万元,二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80万元。在上海,购买首套住房,借款家庭1人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50万,2人以上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100万。李先生在2016年初购买了北京大兴区西红门一处房子,房子当时总价是277万。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当时集全家之力凑了100万首付,如果通过公积金贷款最多贷120万,其余57万就需要商业贷款,但是这种组合贷款走流程的时间可能要3个多月,纯商业贷款1个月就能批下来,所以最后全部走的商业贷款。李先生表示:住房公积金对我来说就是零存整取,没得到贷款上的好处。而且利息还比存银行低。现在周边房子基本都涨到400多万了,但北京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还停在万的水平没变。对还没买房的低收入者来说,公积金贷款更像是“鸡肋”。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在三四线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还基本能满足购房者需求,但在一二线城市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与房价不匹配的现象更为明显。”低收入群体缴存占比高,贷款占比低当前,从人群结构来看,住房公积金缴存主体和贷款主体出现明显倒挂的现象。从全国整体状况来看,住建部等部门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缴存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49.81%,中等收入群体占44.12%,高收入群体占6.07%。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36.61%,中等收入群体占57.43%,高收入群体占5.96%。▲数据来源: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住房公积金缴存与贷款倒挂:低收入群体贷款占比低|公积金贷款|低收入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
  每经记者 冯彪 每经编辑 王可然
  每一起贷款买房背后,可能都会摊上一本难念的“经”。
  “要想得优惠,你得先有足够的本钱。”谈到自己在北京买房的经历,李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上班第一个月就开始交住房公积金,本以为用公积金贷款能便宜点,没想到在一套房动辄四五百万元的北京,减去公积金贷款120万元的最高限额后,剩下的钱仍然付不起,无奈还是只有走商业贷款的路子。”
  去年以来,部分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门槛也随之增加。
  当前,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明显分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到六成左右,但是使用公积金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仅占三成左右。与之对应的是,中等收入群体在缴存中占比低,但在贷款中占比高。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三四线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还基本能满足购房者需求,但在一二线城市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与房价不匹配的现象更为明显。”
  案例:公积金贷款买房遇尴尬
  在近年房价上升的背景下,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住房公积金,面临难以适应低收入群体贷款的尴尬。
  在购房时享受低贷款利率无疑是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时最大的期待。然而,对部分房价较高城市中的存缴职工来说,公积金可贷额度不足、对购房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让公积金的作用打了折扣。
  目前在北京,个人公积金贷款首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120万元,二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80万元。在上海,购买首套住房,借款家庭1人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50万元,2人以上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100万元。
  李先生在2016年初购买了北京大兴区西红门一处房子,房子当时总价是277万元。他告诉记者,当时集全家之力凑了100万元首付,如果通过公积金贷款最多贷120万元,其余57万元就需要商业贷款,但是这种组合贷款走流程的时间可能要3个多月,纯商业贷款1个月就能批下来,所以最后全部走的商业贷款。
  “住房公积金对我来说就是零存整取,没得到贷款上的好处。而且利息还比存银行低。现在周边房子基本都涨到了400多万了,但北京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还停在万元水平没变。对还没买房的低收入者来说,公积金贷款更像是‘鸡肋’。”李先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现状:低收入群体贷款占比低
  当前,从人群结构来看,住房公积金缴存主体和贷款主体出现明显倒挂现象。
  从全国整体状况来看,住建部等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也显示,2015年缴存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49.81%,中等收入群体占44.12%,高收入群体占6.07%。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36.61%,中等收入群体占57.43%,高收入群体占5.96%。
  上述报告中,低收入指收入低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中等收入指收入介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1倍(含)~3倍之间,高收入指收入高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含)。
  叶剑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积金制度的目标是要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但目前来看,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少。”
  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上述现象更为明显。2016年,北京、上海、广东公积金缴存中,低收入人群分别占比53.1%、57.44%和68.99%,但是在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中,上述三地低收入群体只占到30.6%、35.36%和26.64%。
  广东省的报告还显示,职工贷款所购住房套数中,90(含)平方米以下占38.76%,90~144(含)平方米占51.83%,144平方米以上占9.41%。
  有业内人士评论认为,广东住房公积金贷款中用于购买90平米以上住房占比过半,意味着公积金贷款主要流向中高收入群体改善型居住需求,用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相较偏低。
  改革:缴存比例或“限高保低”
  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中,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由住建部起草。
  从此前住建部起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来看,修订内容涉及对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实行“限高保低”,放宽提取条件,增强资金流动性等,缩短提取和贷款审批时限等。
  房地产首席分析师夏磊认为,虽然《条例》的修订会进一步考虑到低收入者的现实情况,但却不能解决首付款的问题,由于公积金的存缴比例是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的,即收入低、公积金存缴额就低,所以在低收入的基础上其首付款的积累就一定有限,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条例的修订而改变。
  在叶剑平看来,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仅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有难度的,在金融方式中,可以针对低收入群体有贴息、补息等支持措施,更重要的是在金融措施之外还需要政府通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发展租赁市场等方式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
  另外,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如果无法通过公积金贷款享受到低利率的好处,况且与银行存款利率相比也没有优势,缴纳公积金不免有得不偿失之感。
  “现在公积金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增加公积金使用渠道,提高使用、提取便利性。特别需要重视通过多种渠道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叶剑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热门推荐APP专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