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okcoin上存的eth好像okcoin 不支持中国领取etf,有办法补救吗?

注冊以創建關於儀器的通知
你所追隨的作者的經濟活動和內容
已有帳戶?
您更倾向于浏览的中文版吗?
作為提醒通知
您要登陸到您的賬戶才能使用此功能
您要登陸到您的賬戶才能使用此功能
請確保您使用相同的用戶資料登入
盈利 / 虧損
成交量超過
適用於所有未來的發布
僅限即將的發布
提前一個交易日提醒我
網站彈出窗口
移動的通知
電子郵件通知
加入監視表
新增持倉盤
頭寸被成功添加到:
請為您的持倉投資組合命名
<option value="0
- 即時資料.
成交量: 62,440
買入價/賣出價: 17,550.0 / 17,551.0
每日幅度: 16,544.0 - 18,111.0
你的資金會面臨風險
你的資金會面臨風險
收盤價17,569.5買價17,550每日幅度16,544 - 18,111開市16,385賣價17,55152周範圍738.7 - 17,5001年漲跌幅2075.75%
移動平均指數
篩選表格是通過:
Bullish doji Star
Doji Star Bearish
Three Outside Down
Engulfing Bearish
Upside Gap Three Methods
BTC/USD報價
<td id="lst_,555.0
<td id="bid_,550.0
<td id="ask_,551.0
<td id="vlm_,440
<td id="tim_:21:47
<td id="lst_5.9
<td id="bid_5.0
<td id="ask_5.9
<td id="vlm_5
<td id="tim_5:07
<td id="lst_,520.4
<td id="bid_,520.4
<td id="ask_,550.5
<td id="vlm_,497
<td id="tim_:21:47
<td id="lst_,777.8
<td id="bid_,777.8
<td id="ask_,777.8
<td id="vlm_,044
<td id="tim_:22:00
<td id="lst_5.9
<td id="bid_5.0
<td id="ask_5.3
<td id="tim_5:53
<td id="lst_4.0
<td id="bid_4.7
<td id="ask_4.0
<td id="tim_4:47
<td id="lst_4.0
<td id="bid_4.5
<td id="ask_4.0
<td id="vlm_4
<td id="tim_4:58
<td id="lst_,651.0
<td id="bid_,570.0
<td id="ask_,651.0
<td id="vlm_5
<td id="tim_:21:57
<td id="lst_,528.0
<td id="bid_,528.0
<td id="ask_,528.7
<td id="vlm_,252
<td id="tim_:21:34
<td id="lst_,699.0
<td id="bid_,696.8
<td id="ask_,699.0
<td id="vlm_,040
<td id="tim_:21:30
<td id="lst_,781.0
<td id="bid_,780.0
<td id="ask_,781.0
<td id="vlm_,273
<td id="tim_:21:55
<td id="lst_,443.1
<td id="bid_,353.0
<td id="ask_,443.1
<td id="vlm_6
<td id="tim_:21:53
<td id="lst_,499.9
<td id="bid_,499.9
<td id="ask_,515.0
<td id="vlm_,125
<td id="tim_:20:11
<td id="lst_,558.2
<td id="bid_,556.1
<td id="ask_,687.7
<td id="vlm_,586
<td id="tim_:21:58
<td id="lst_,447.2
<td id="bid_,440.9
<td id="ask_,457.6
<td id="vlm_,943
<td id="tim_:21:51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自由决定。
我已閱椎脑u論指導原則,並同意所述條款。
也張貼至:
已保存查看 。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中
已保存查看 。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中
已保存查看 。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中
已保存查看 。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中
已保存查看 。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中
已保存查看 。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中
{commentContent}
已保存查看 。
此評論已被保存在您的中
{commentContent}
你確定要封鎖 %USER_NAME%?
此舉將會令你與 %USER_NAME% 之間無法看見對方的的貼文。
%USER_NAME% 已成功加入你的
你剛解鎖此人的封鎖,必須等候 48 小時後才可再次封鎖。
我覺得這個評論是:
您的報告已被發送到我們的版主審核
太平洋北美
亞洲南美洲
免責聲明: Fusion Media would like to remind you that the data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is not necessarily real-time nor accurate.
All CFDs (stocks, indexes, futures) and Forex prices are not provided by exchanges but rather by market makers, and so prices may not be accurate and may differ from the actual market price, meaning prices are indicative and not appropriate for trading purposes.
Therefore Fusion Media doesn`t bear any responsibility for any trading losses you might incur as a result of using this data.
Fusion Media or anyone involved with Fusion Media will not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loss or damage as a result of reliance on
the information including data, quotes, charts and buy/sell signals contained within this website. Please be fully informed regarding the risk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trading the financial markets, it is one of the riskiest investment forms possible.
-0.0029 -0.25%
移動平均指數:
-0.0029 -0.25%
移動平均指數:
-0.0110 -0.82%
移動平均指數:
+0.21 +0.19%
移動平均指數:
-0.0020 -0.26%
移動平均指數:
+0.0075 +0.59%
移動平均指數:
-0.06 -0.05%
移動平均指數:
-0.0010 -0.09%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移動平均指數:
選擇在哪裡添加結果:
免費註冊,即可享用:
進階投資組合功能
個人化圖表
應用程式全面同步删除历史记录
&#12288;----
相关平台红包
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暴涨、闪崩、分叉,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 精选一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本文作者蔡凯龙,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添财怪叫兽。蔡凯龙是点石创始人、百度支付海外顾问、台北研究发展咨询顾问。他曾任联想控股旗下P2P副总裁,德意志银行(美国)战略科技部副总裁,同时持有CFA、FRM资格。比炎炎夏日更火热的,是全球的数字。在过去的两周里,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着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史上首次分叉在动物世界里,蚂蚁巢的对外扩张,靠的是新蚁后离开蚁巢建造自己的独立王国。而王国里,比特币史上首次分叉出来的新币种,正犹如新蚁后一样自立,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程。日北京时间21点16分,全球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屏幕里链中的第478558区块。 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区块上,比特币将正式分叉,诞生另一个新的数字货币:(Bitcoin Cash), 而原来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币(Bitcoin)继续运行。分叉造成需求和算力的分散,体的波动上。根据OKCoin的实时报价,从最高点19850元快速降至最低价格17750元,下跌幅度达10%。的新旧链上的区块为什么要分叉?分叉是基于的数字加密货币的术语。由于以每个区块首尾相连串成一条链,当在某个特定区块上衍生新链和旧链,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分叉(Fork)。它意味着从原来数字货币中,分裂出新的数字货币。,技术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的容量和带宽。金的每个区块拥有8M的存储空间,容量足足提升了8倍,这有助于解决目前比特币因为容量小而出现交易瓶颈的问题。而分叉的原因还在于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呈爆发式的增长。作为数字资产的领头羊,比特币从年初的7000元单价飙升到最新的19000元,今年的涨幅达到惊人的170%。其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价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的历史关口!如此火爆的涨势,吸引着无数想分一杯羹的。越来越多的需求,反过来助长了格的增长,因而又带动的了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循环。叉无疑是满足投资数字资产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分叉出来新的比特币现金,在短短两天内价格从2400元涨到目前的3800元,涨幅接近60%,足以看出需求有多强劲。尽管如此,新分叉出来的比特币现金的风险不容忽视。 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货币,其本质上是问题出现分歧的产物,短期其价格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其技术层面也有待时间验证。比特币分叉后第二天市场的交易行情除了分叉,发行新币也是常用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1000余种数字资产,而最近的新出现的数字代币或者山寨币,都伴随着相应的新型融资方式(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通过发行虚拟币融资,既快又省去中间众多环节,很快超越VC成为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监管跟进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代币和快速增长的ICO, 全球监管无不密切关注,美国和新加坡率先出手,中国央行也蓄势待发。7月19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被批准通过。该法旨在建立虚拟货币商业使用的法律框架,规范虚拟货币的商业使用行为。7月23日 由美国华盛顿州立法机关提出并由州长Jay Inslee签署通过的5031法案,全称为《统一货币法案:虚拟货币和网络》正式生效, 详细规定了所在华盛顿州必须遵守的法规条款。7月25日,美国证监会(SEC),认定史上最著名ICO项目,The DAO的代币范畴,宣布其将被纳入证监会监管体系,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明,如果数字代币构成“法案(第289章)(SFA)”中监管的产品,其发售或发行将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姚前在4月的一个公开场合曾经提出:“从制度建设出发,我们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可对其实施”。监管两难数字资产迫切需要监管, 不仅仅是因为其资产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或者是因为其参与人数众多,而是因为目前市场开始呈现乱象。笔者经常被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问道“现在我是否可以?”“哪个ICO值得买入?”而通过交流,我发现提问的,大部分对区块链和虚拟代币一无所知。投资者对极度缺乏了解,却又被火热的和高额的投资回报所吸引。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投资人害怕错过投资机会的心态,把数字货币或者ICO包装成为金融诈骗或者的工具。即使解决了ICO的真假问题,也还有ICO好坏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却并没有深入了解其风险。近来发行的很多ICO虚拟币,在笔者看来其技术和实用性都非常一般,最终很有可能一文不值。然而这些虚拟币目前却币值高涨,背后是发行人通过资本炒作,不断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来拉升币值。日益猖獗的数字资产的诈骗,传销和恶意炒作,需要监管来维持行业秩序。但是对数字资产的监管却非常不易。任何监管措施的出台,监管者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尤其是面对数字资产这样科技含量高的全新事物。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其三大特性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一是的特征,让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中,没有一个统一集中的场所, 让监管非常难以集中统一管理。二是匿名性,让监管者无从了解交易者,无法有针对性的监管,除非是在实名制的交易平台,可追踪到一些场内的交易者信息。三是无国界 。数字资产一开始就是无国界的, 而监管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地理管辖权,如何界定管辖权,如何防止跨界套利,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监管的法宝监管并非束手无策,因为监管手中有4大法宝:首先,事前监管优先原则。坚持事前监管,强化发行者的义务。将监管重心前移至发行环节,侧重事前监管。监管者不妨将ICO项目统一纳入监管沙盒,强制要求发行项目在沙盒试验区实行备案登记,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其次,原则。正如刚刚过去的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里指出的“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穿透式监管的原则,不仅仅可以用在对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或者形形色色的,也同样可以用在数字资产上。 其本质,就是练就“火眼金睛”,看穿其表面现象,依照其功能和行为的本质,进行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正如前述美国证监会(SE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ICO和态度说明,无论数字资产利用技术与否,只要它的功能和行为与现有证券相同,其发行和销售就必须遵从现有的证券法监管。再次,抓实放虚原则。 虽然的几乎不可能集中管理,但是不论其如何去中心化,如何虚拟化,其价值实现无法脱离现有的金融体系,否则就是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任何虚拟币的买卖需要通过交易平台才能实现货币和虚拟币的相互转换。 所以,交易平台就是数字资产转化为,实现虚实转化的接触点,是数字资产的流通及进出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监管可以考虑对这些虚实转换的要塞进行监管 。比如要求发起ICO的交易平台需要承担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审查真伪的责任。华盛顿州通过的统一货币法案,就是遵循抓实放虚的原则,通过规范交易平台来保护投资者权益。该法案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申请牌照,同时要求独立第三方审核,并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风险”。最后,协同监管原则。针对数字资产无国界,瞬间可以转移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点, 任何国家的监管,都避免不了跨境套利的难题。今年3月份,美国证监会SEC否决了比特币ETF的申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比特币的交易分布在全球各地,交易平台之间的管辖权不同、规则不同,美国证监会无法保证能杜绝操纵比特币价格的行为。 因此任何对数字资产的有效监管,需要全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合作,可以通过世界IMF和世界银行的全球金融组织,协调并制定统一的数字框架原则。现在还能投吗?数字资产还属于小众的实验性产品,未来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是普通大众选择。从稳健的投资角度看,笔者并不建议一般投资人投资。即使是能够承受较大风险的投资人,也必须在详细了解数字资产及其风险后,谨慎地将其作为。什么时候才能让大众投资,关键看各国监管是否正式出台完整的监管措施,而风向标就是。在3月份比特币ETF申请被否决后,金融机构向SEC申述, SEC也同意重新考虑其决定,并在近期公布。 一旦比特币ETF被批准,标志着虚拟币成为官方认可的投资,必将引发比特币乃至数字资产的巨量需求和价格飞升。遗憾的是,依照目前现状和监管的态度,让大众投资数字资产依然只是簇拥者的美好憧憬。如果投资数字资产赌的是未来, 那“小赌怡情”是给投资者最中肯的建议。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二作者: 蔡凯龙金评媒()编者按:在过去的两周里,比特币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着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比炎炎夏日更火热的,是全球的数字资产市场。在过去的两周里,比特币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着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史上首次分叉在动物世界里,蚂蚁巢的对外扩张,靠的是新蚁后离开蚁巢建造自己的独立王国。而数字货币王国里,比特币史上首次分叉出来的新币种,正犹如新蚁后一样自立门户,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程。日北京时间21点16分,全球币圈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屏幕里易链中的第478558区块。 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区块上,比特币将正式分叉,诞生另一个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 而原来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币(Bitcoin)继续运行。分叉造成需求和算力的分散,体现在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上。根据OKCoin的实时报价,比特币价格从最高点19850元快速降至最低价格17750元,下跌幅度达10%。比特币分叉后的新旧链上的区块为什么要分叉?分叉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的术语。由于区块链是以每个区块首尾相连串成一条链,当在某个特定区块上衍生新链和旧链,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分叉(Fork)。它意味着从原来数字货币中,分裂出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分叉,技术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的容量和带宽。比特币现金的每个区块拥有8M的存储空间,容量足足提升了8倍,这有助于解决目前比特币因为容量小而出现交易瓶颈的问题。而分叉的原因还在于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呈爆发式的增长。作为数字资产的领头羊,比特币从年初的7000元单价飙升到最新的19000元,今年的涨幅达到惊人的170%。其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价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的历史关口!如此火爆的涨势,吸引着无数想分一杯羹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反过来助长了比特币价格的增长,因而又带动的了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循环。比特币分叉无疑是满足投资数字资产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分叉出来新的比特币现金,在短短两天内价格从2400元涨到目前的3800元,涨幅接近60%,足以看出需求有多强劲。尽管如此,新分叉出来的比特币现金的风险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货币,其本质上是比特币扩容问题出现分歧的产物,短期其价格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其技术层面也有待时间验证。比特币分叉后第二天市场的交易行情除了分叉,发行新币也是常用的方式。目前市面上有1000余种数字资产,而最近的新出现的数字代币或者山寨币,都伴随着相应的新型融资方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通过发行虚拟币融资,既快又省去中间众多环节,很快超越VC成为区块链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监管跟进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代币和快速增长的ICO, 全球监管无不密切关注,美国和新加坡率先出手,中国央行也蓄势待发。7月19日,《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被批准通过。该法旨在建立虚拟货币商业使用的法律框架,规范虚拟货币的商业使用行为。7月23日 由美国华盛顿州立法机关提出并由州长Jay Inslee签署通过的5031法案,全称为《统一货币法案:虚拟货币和网络数字货币交易所》正式生效, 详细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在华盛顿州必须遵守的法规条款。7月25日,美国证监会(SEC),认定史上最著名ICO项目,The DAO的代币属于有价证券范畴,宣布其将被纳入证监会监管体系,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明,如果数字代币构成“证券与期货法案(第289章)(SFA)”中监管的产品,其发售或发行将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所长姚前在4月的一个公开场合曾经提出:“从制度建设出发,我们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可对其实施监管沙盒”。监管的两难数字资产迫切需要监管,不仅仅是因为其资产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或者是因为其参与人数众多,而是因为目前市场开始呈现乱象。笔者经常被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问道“现在我是否可以投资比特币?”“哪个ICO值得买入?”而通过交流,我发现提问的投资人,大部分对区块链和虚拟代币一无所知。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极度缺乏了解,却又被火热的数字货币市场和高额的投资回报所吸引。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投资人害怕错过投资机会的心态,把数字货币或者ICO包装成为金融诈骗或者传销的工具。即使解决了ICO的真假问题,也还有ICO好坏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却并没有深入了解其风险。近来发行的很多ICO虚拟币,在笔者看来其技术和实用性都非常一般,最终很有可能一文不值。然而这些虚拟币目前却币值高涨,背后是发行人通过资本炒作,不断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来拉升币值。日益猖獗的数字资产的诈骗,传销和恶意炒作,需要监管来维持行业秩序。但是对数字资产的监管却非常不易。任何监管措施的出台,监管者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尤其是面对数字资产这样科技含量高的全新事物。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其三大特性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一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让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中,没有一个统一集中管的场所,让监管非常难以集中统一管理。二是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让监管者无从了解交易者,无法有针对性的监管,除非是在实名制的交易平台,可追踪到一些场内的交易者信息。三是无国界。数字资产一开始就是无国界的, 而监管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地理管辖权,如何界定管辖权,如何防止跨界套利,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监管的法宝监管并非束手无策,因为监管手中有4大法宝:首先,事前监管优先原则。坚持事前监管,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将监管重心前移至发行环节,侧重事前监管。监管者不妨将ICO项目统一纳入监管沙盒,强制要求发行项目在沙盒试验区实行备案登记,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其次,穿透式监管原则。正如刚刚过去的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里指出的“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穿透式监管的原则,不仅仅可以用在对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或者形形色色的影子银行,也同样可以用在数字资产上。其本质,就是练就“火眼金睛”,看穿其表面现象,依照其功能和行为的本质,进行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正如前述美国证监会(SE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ICO和数字货币监管态度说明,无论数字资产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与否,只要它的功能和行为与现有证券相同,其发行和销售就必须遵从现有的证券法监管。再次,抓实放虚原则。虽然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资产几乎不可能集中管理,但是不论其如何去中心化,如何虚拟化,其价值实现无法脱离现有的金融体系,否则就是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任何虚拟币的买卖需要通过交易平台才能实现货币和虚拟币的相互转换。 所以,交易平台就是数字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虚实转化的接触点,是数字资产的流通及进出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监管可以考虑对这些虚实转换的要塞进行监管 。比如要求发起ICO的交易平台需要承担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审查真伪的责任。华盛顿州通过的统一货币法案,就是遵循抓实放虚的原则,通过规范交易平台来保护投资者权益。该法案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申请牌照,同时要求独立第三方审核,并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风险保证债券”。最后,协同监管原则。针对数字资产无国界,瞬间可以转移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点,任何国家的监管,都避免不了跨境套利的难题。今年3月份,美国证监会SEC否决了比特币ETF的申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比特币的交易分布在全球各地,交易平台之间的管辖权不同、规则不同,美国证监会无法保证能杜绝操纵比特币价格的行为。 因此任何对数字资产的有效监管,需要全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合作,可以通过世界货币IMF和世界银行的全球金融组织,协调并制定统一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原则。现在还能投吗?数字资产还属于小众的实验性产品,未来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是普通大众投资的选择。从稳健的投资角度看,笔者并不建议一般投资人投资。即使是能够承受较大风险的投资人,也必须在详细了解数字资产及其风险后,谨慎地将其作为另类资产小额度投资。什么时候才能让大众投资,关键看各国监管是否正式出台完整的监管措施,而风向标就是SEC是否批准比特币ETF。在3月份比特币ETF申请被否决后,金融机构向SEC申述, SEC也同意重新考虑其决定,并在近期公布。 一旦比特币ETF被批准,标志着虚拟币成为官方认可的投资标的,必将引发比特币乃至数字资产的巨量需求和价格飞升。遗憾的是,依照目前现状和监管的态度,让大众投资数字资产依然只是簇拥者的美好憧憬。如果投资数字资产赌的是未来, 那“小赌怡情”是给投资者最中肯的建议。(编辑:杨少康)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最后了蔡凯龙中泽嘉盟投资,财经作家,千人会联合创始人 台湾金融研训院讲课老师。 曾任联想控股旗下P2P翼副总裁,德意志银行(美国)战略科技部副总裁, 担任美国休斯顿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注册金融分析师(CFA) 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经济和计算机双硕士,金融系博士生。FTchinese, 新浪财经,腾讯财经,财新和凤凰财经等知名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三作者: 蔡凯龙金评媒()编者按:在过去的两周里,比特币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着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比炎炎夏日更火热的,是全球的数字资产市场。在过去的两周里,比特币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着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史上首次分叉在动物世界里,蚂蚁巢的对外扩张,靠的是新蚁后离开蚁巢建造自己的独立王国。而数字货币王国里,比特币史上首次分叉出来的新币种,正犹如新蚁后一样自立门户,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程。日北京时间21点16分,全球币圈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屏幕里比特币交易链中的第478558区块。 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区块上,比特币将正式分叉,诞生另一个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 而原来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币(Bitcoin)继续运行。分叉造成需求和算力的分散,体现在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上。根据OKCoin的实时报价,比特币价格从最高点19850元快速降至最低价格17750元,下跌幅度达10%。比特币分叉后的新旧链上的区块为什么要分叉?分叉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的术语。由于区块链是以每个区块首尾相连串成一条链,当在某个特定区块上衍生新链和旧链,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分叉(Fork)。它意味着从原来数字货币中,分裂出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分叉,技术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的容量和带宽。比特币现金的每个区块拥有8M的存储空间,容量足足提升了8倍,这有助于解决目前比特币因为容量小而出现交易瓶颈的问题。而分叉的原因还在于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呈爆发式的增长。作为数字资产的领头羊,比特币从年初的7000元单价飙升到最新的19000元,今年的涨幅达到惊人的170%。其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价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的历史关口!如此火爆的涨势,吸引着无数想分一杯羹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反过来助长了比特币价格的增长,因而又带动的了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循环。比特币分叉无疑是满足投资数字资产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分叉出来新的比特币现金,在短短两天内价格从2400元涨到目前的3800元,涨幅接近60%,足以看出需求有多强劲。尽管如此,新分叉出来的比特币现金的风险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货币,其本质上是比特币扩容问题出现分歧的产物,短期其价格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其技术层面也有待时间验证。比特币分叉后第二天市场的交易行情除了分叉,发行新币也是常用的方式。目前市面上有1000余种数字资产,而最近的新出现的数字代币或者山寨币,都伴随着相应的新型融资方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通过发行虚拟币融资,既快又省去中间众多环节,很快超越VC成为区块链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监管跟进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代币和快速增长的ICO, 全球监管无不密切关注,美国和新加坡率先出手,中国央行也蓄势待发。7月19日,《虚拟货币商业统一监管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被批准通过。该法旨在建立虚拟货币商业使用的法律框架,规范虚拟货币的商业使用行为。7月23日 由美国华盛顿州立法机关提出并由州长Jay Inslee签署通过的5031法案,全称为《统一货币法案:虚拟货币和网络数字货币交易所》正式生效, 详细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在华盛顿州必须遵守的法规条款。7月25日,美国证监会(SEC),认定史上最著名ICO项目,The DAO的代币属于有价证券范畴,宣布其将被纳入证监会监管体系,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明,如果数字代币构成“证券与期货法案(第289章)(SFA)”中监管的产品,其发售或发行将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所所长姚前在4月的一个公开场合曾经提出:“从制度建设出发,我们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可对其实施监管沙盒”。监管的两难数字资产迫切需要监管,不仅仅是因为其资产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或者是因为其参与人数众多,而是因为目前市场开始呈现乱象。笔者经常被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问道“现在我是否可以投资比特币?”“哪个ICO值得买入?”而通过交流,我发现提问的投资人,大部分对区块链和虚拟代币一无所知。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极度缺乏了解,却又被火热的数字货币市场和高额的投资回报所吸引。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投资人害怕错过投资机会的心态,把数字货币或者ICO包装成为金融诈骗或者传销的工具。即使解决了ICO的真假问题,也还有ICO好坏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却并没有深入了解其风险。近来发行的很多ICO虚拟币,在笔者看来其技术和实用性都非常一般,最终很有可能一文不值。然而这些虚拟币目前却币值高涨,背后是发行人通过资本炒作,不断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来拉升币值。日益猖獗的数字资产的诈骗,传销和恶意炒作,需要监管来维持行业秩序。但是对数字资产的监管却非常不易。任何监管措施的出台,监管者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尤其是面对数字资产这样科技含量高的全新事物。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其三大特性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一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让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中,没有一个统一集中托管的场所,让监管非常难以集中统一管理。二是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让监管者无从了解交易者,无法有针对性的监管,除非是在实名制的交易平台,可追踪到一些场内的交易者信息。三是无国界。数字资产一开始就是无国界的, 而监管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地理管辖权,如何界定管辖权,如何防止跨界套利,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监管的法宝监管并非束手无策,因为监管手中有4大法宝:首先,事前监管优先原则。坚持事前监管,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将监管重心前移至发行环节,侧重事前监管。监管者不妨将ICO项目统一纳入监管沙盒,强制要求发行项目在沙盒试验区实行备案登记,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其次,穿透式监管原则。正如刚刚过去的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里指出的“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穿透式监管的原则,不仅仅可以用在对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或者形形色色的影子银行,也同样可以用在数字资产上。其本质,就是练就“火眼金睛”,看穿其表面现象,依照其功能和行为的本质,进行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正如前述美国证监会(SE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ICO和数字货币监管态度说明,无论数字资产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与否,只要它的功能和行为与现有证券相同,其发行和销售就必须遵从现有的证券法监管。再次,抓实放虚原则。虽然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资产几乎不可能集中管理,但是不论其如何去中心化,如何虚拟化,其价值实现无法脱离现有的金融体系,否则就是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任何虚拟币的买卖需要通过交易平台才能实现货币和虚拟币的相互转换。 所以,交易平台就是数字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虚实转化的接触点,是数字资产的流通及进出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监管可以考虑对这些虚实转换的要塞进行监管 。比如要求发起ICO的交易平台需要承担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审查真伪的责任。华盛顿州通过的统一货币法案,就是遵循抓实放虚的原则,通过规范交易平台来保护投资者权益。该法案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申请牌照,同时要求独立第三方审核,并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风险保证债券”。最后,协同监管原则。针对数字资产无国界,瞬间可以转移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点,任何国家的监管,都避免不了跨境套利的难题。今年3月份,美国证监会SEC否决了比特币ETF的申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比特币的交易分布在全球各地,交易平台之间的管辖权不同、规则不同,美国证监会无法保证能杜绝操纵比特币价格的行为。 因此任何对数字资产的有效监管,需要全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合作,可以通过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全球金融组织,协调并制定统一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原则。现在还能投吗?数字资产还属于小众的实验性产品,未来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是普通大众投资的选择。从稳健的投资角度看,笔者并不建议一般投资人投资。即使是能够承受较大风险的投资人,也必须在详细了解数字资产及其风险后,谨慎地将其作为另类资产小额度投资。什么时候才能让大众投资,关键看各国监管是否正式出台完整的监管措施,而风向标就是SEC是否批准比特币ETF。在3月份比特币ETF申请被否决后,金融机构向SEC申述, SEC也同意重新考虑其决定,并在近期公布。 一旦比特币ETF被批准,标志着虚拟币成为官方认可的投资标的,必将引发比特币乃至数字资产的巨量需求和价格飞升。遗憾的是,依照目前现状和监管的态度,让大众投资数字资产依然只是簇拥者的美好憧憬。如果投资数字资产赌的是未来, 那“小赌怡情”是给投资者最中肯的建议。(编辑:杨少康)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最后了蔡凯龙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财经专栏作家,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 台湾金融研训院讲课老师。 曾任联想控股旗下P2P翼龙贷副总裁,德意志银行(美国)战略科技部副总裁, 担任美国休斯顿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注册金融分析师(CFA) 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经济和计算机双硕士,金融系博士生。FTchinese, 新浪财经,腾讯财经,财新和凤凰财经等知名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四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本文作者蔡凯龙,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添财怪叫兽。蔡凯龙是点石资产管理创始人、百度支付海外顾问、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咨询顾问。他曾任联想控股旗下P2P翼龙贷副总裁,德意志银行(美国)战略科技部副总裁,同时持有CFA、FRM资格。比炎炎夏日更火热的,是全球的数字资产市场。在过去的两周里,比特币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着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史上首次分叉在动物世界里,蚂蚁巢的对外扩张,靠的是新蚁后离开蚁巢建造自己的独立王国。而数字货币王国里,比特币史上首次分叉出来的新币种,正犹如新蚁后一样自立门户,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程。日北京时间21点16分,全球币圈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屏幕里比特币交易链中的第478558区块。 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区块上,比特币将正式分叉,诞生另一个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 而原来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币(Bitcoin)继续运行。分叉造成需求和算力的分散,体现在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上。根据OKCoin的实时报价,比特币价格从最高点19850元快速降至最低价格17750元,下跌幅度达10%。比特币分叉后的新旧链上的区块为什么要分叉?分叉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的术语。由于区块链是以每个区块首尾相连串成一条链,当在某个特定区块上衍生新链和旧链,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分叉(Fork)。它意味着从原来数字货币中,分裂出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分叉,技术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的容量和带宽。比特币现金的每个区块拥有8M的存储空间,容量足足提升了8倍,这有助于解决目前比特币因为容量小而出现交易瓶颈的问题。而分叉的原因还在于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呈爆发式的增长。作为数字资产的领头羊,比特币从年初的7000元单价飙升到最新的19000元,今年的涨幅达到惊人的170%。其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价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的历史关口!如此火爆的涨势,吸引着无数想分一杯羹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反过来助长了比特币价格的增长,因而又带动的了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循环。比特币分叉无疑是满足投资数字资产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分叉出来新的比特币现金,在短短两天内价格从2400元涨到目前的3800元,涨幅接近60%,足以看出需求有多强劲。尽管如此,新分叉出来的比特币现金的风险不容忽视。 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货币,其本质上是比特币扩容问题出现分歧的产物,短期其价格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其技术层面也有待时间验证。比特币分叉后第二天市场的交易行情除了分叉,发行新币也是常用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1000余种数字资产,而最近的新出现的数字代币或者山寨币,都伴随着相应的新型融资方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通过发行虚拟币融资,既快又省去中间众多环节,很快超越VC成为区块链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监管跟进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代币和快速增长的ICO, 全球监管无不密切关注,美国和新加坡率先出手,中国央行也蓄势待发。7月19日,《虚拟货币商业统一监管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被批准通过。该法旨在建立虚拟货币商业使用的法律框架,规范虚拟货币的商业使用行为。7月23日 由美国华盛顿州立法机关提出并由州长Jay Inslee签署通过的5031法案,全称为《统一货币法案:虚拟货币和网络数字货币交易所》正式生效, 详细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在华盛顿州必须遵守的法规条款。7月25日,美国证监会(SEC),认定史上最著名ICO项目,The DAO的代币属于有价证券范畴,宣布其将被纳入证监会监管体系,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明,如果数字代币构成“证券与期货法案(第289章)(SFA)”中监管的产品,其发售或发行将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4月的一个公开场合曾经提出:“从制度建设出发,我们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可对其实施监管沙盒”。监管两难数字资产迫切需要监管, 不仅仅是因为其资产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或者是因为其参与人数众多,而是因为目前市场开始呈现乱象。笔者经常被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问道“现在我是否可以投资比特币?”“哪个ICO值得买入?”而通过交流,我发现提问的投资人,大部分对区块链和虚拟代币一无所知。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极度缺乏了解,却又被火热的数字货币市场和高额的投资回报所吸引。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投资人害怕错过投资机会的心态,把数字货币或者ICO包装成为金融诈骗或者传销的工具。即使解决了ICO的真假问题,也还有ICO好坏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却并没有深入了解其风险。近来发行的很多ICO虚拟币,在笔者看来其技术和实用性都非常一般,最终很有可能一文不值。然而这些虚拟币目前却币值高涨,背后是发行人通过资本炒作,不断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来拉升币值。日益猖獗的数字资产的诈骗,传销和恶意炒作,需要监管来维持行业秩序。但是对数字资产的监管却非常不易。任何监管措施的出台,监管者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尤其是面对数字资产这样科技含量高的全新事物。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其三大特性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一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让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中,没有一个统一集中托管的场所, 让监管非常难以集中统一管理。二是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让监管者无从了解交易者,无法有针对性的监管,除非是在实名制的交易平台,可追踪到一些场内的交易者信息。三是无国界 。数字资产一开始就是无国界的, 而监管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地理管辖权,如何界定管辖权,如何防止跨界套利,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监管的法宝监管并非束手无策,因为监管手中有4大法宝:首先,事前监管优先原则。坚持事前监管,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将监管重心前移至发行环节,侧重事前监管。监管者不妨将ICO项目统一纳入监管沙盒,强制要求发行项目在沙盒试验区实行备案登记,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其次,穿透式监管原则。正如刚刚过去的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里指出的“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穿透式监管的原则,不仅仅可以用在对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或者形形色色的影子银行,也同样可以用在数字资产上。 其本质,就是练就“火眼金睛”,看穿其表面现象,依照其功能和行为的本质,进行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正如前述美国证监会(SE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ICO和数字货币监管态度说明,无论数字资产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与否,只要它的功能和行为与现有证券相同,其发行和销售就必须遵从现有的证券法监管。再次,抓实放虚原则。 虽然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资产几乎不可能集中管理,但是不论其如何去中心化,如何虚拟化,其价值实现无法脱离现有的金融体系,否则就是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任何虚拟币的买卖需要通过交易平台才能实现货币和虚拟币的相互转换。 所以,交易平台就是数字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虚实转化的接触点,是数字资产的流通及进出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监管可以考虑对这些虚实转换的要塞进行监管 。比如要求发起ICO的交易平台需要承担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审查真伪的责任。华盛顿州通过的统一货币法案,就是遵循抓实放虚的原则,通过规范交易平台来保护投资者权益。该法案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申请牌照,同时要求独立第三方审核,并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风险保证债券”。最后,协同监管原则。针对数字资产无国界,瞬间可以转移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点, 任何国家的监管,都避免不了跨境套利的难题。今年3月份,美国证监会SEC否决了比特币ETF的申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比特币的交易分布在全球各地,交易平台之间的管辖权不同、规则不同,美国证监会无法保证能杜绝操纵比特币价格的行为。 因此任何对数字资产的有效监管,需要全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合作,可以通过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全球金融组织,协调并制定统一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原则。现在还能投吗?数字资产还属于小众的实验性产品,未来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是普通大众投资的选择。从稳健的投资角度看,笔者并不建议一般投资人投资。即使是能够承受较大风险的投资人,也必须在详细了解数字资产及其风险后,谨慎地将其作为另类资产小额度投资。什么时候才能让大众投资,关键看各国监管是否正式出台完整的监管措施,而风向标就是SEC是否批准比特币ETF。在3月份比特币ETF申请被否决后,金融机构向SEC申述, SEC也同意重新考虑其决定,并在近期公布。 一旦比特币ETF被批准,标志着虚拟币成为官方认可的投资标的,必将引发比特币乃至数字资产的巨量需求和价格飞升。遗憾的是,依照目前现状和监管的态度,让大众投资数字资产依然只是簇拥者的美好憧憬。如果投资数字资产赌的是未来, 那“小赌怡情”是给投资者最中肯的建议。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五7月27日公告上午10:30一63万() 金额30000 18% 奖励0.1%备注一月标63万(拆标) 金额60000 利率18% 奖励0.1%(约一月标奖励0.1%)美国证监会(SEC)称,他们对时下最火爆的ICO具有监管权。ICO,全称为Initial Coin Offering,其含义与其实非常相似,都是指通过发行一样东西来进行募资,只不过,IPO发行的是自己的证券,但ICO的发行物是电子货币(代币)。SEC称,通过出售电子资产来募资的公司,必须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发行人必须向政府登记他们的交易,电子货币交易所也一样。媒体援引分析称,人们一直都在等待某种监管信号,这是目前SEC最详细的监管方向,规定数字货币和交易所应该如何融入金融市场。这意味着基本的消费者保护原则还是适用的,有些时候这些科技极客并不知道他们正在玩火。在ICO中,投资者可以通过使用虚拟币去投资早期产品或者项目。而这些可使用的虚拟币可能是比特币、以太币等。在完成投资后,项目方通常会按比例给投资者发放其他代币。其他代币的价值会随着项目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而投资者参与ICO所获得的代币往往可以通过或是分红获得回报。近年来,ICO可谓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它的融资速度甚至让IPO都望尘莫及。、ICOAGE创始人龚鸣日前在活动中称,“前不久一家印链(Inchain)通过ICO仅用22小时就完成了2000万人民币融资,而另一家叫Gnosis的只用了9分钟就售出了所有代币。”金融研究机构Autonomous的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年初以来,新兴科技公司通过ICO融资了近13亿美元,2016年全年融资规模还只是突破2亿美元。不过ICO融资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在2015年美国区块链项目The DAO融资1.5亿美元,惊艳世人,但很快因为受到黑客攻击,该项目就失败了。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转自《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六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将于9月30号暂停所有交易。“”消息成真,令人咋舌,数字货币全线崩盘。截止9月14日21点,数据显示,21.60%,莱特币价格下跌了31.92%。截至9月14日19点,在美国最大的上,比特币价格为3655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仍有24000人民币。中美比特币价差达扩大至7000人民币。腾讯财经综合报道 比特币中国今日晚间7点发布公告,称该今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日。随后,该平台上的交易者疯狂抛售,陷入“末日大逃亡”。8月底以来,国内监管机构对虚拟货币监管日渐从严。先是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公告,要求从此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ICO)立即停止,接着又关停,力度堪称前所未见。腾讯财经带您还原这15天到底发生了什么。1、8月30日-9月3日 三大交易平台暂停ICO交易业务今年8月30日,国内ICO平台ICOINFO宣布主动暂停一切ICO业务,待相关部门监管政策出台后,按照政策规范开展业务。ICOINFO高管老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暂停ICO业务不是收到命令,而是主动迎接监管。ICOINFO暂务事件是8月下旬以来监管层“强表态”影响下的第一例。早前的8月16日,在由主办的区块链闭门恳谈会上,北京市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直言ICO应该纳入监管。凡是管别人钱的活动都应纳入监管,ICO也应该纳入监管。9月2日晚间,之一的比特币中国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暂停ICO币与交易业务,并于次日下午6点暂停ICO币提币业务。9月3日下午,国内知名ICO平台ICOAGE发布《暂停服务公告》,宣布将于日16:00起暂停提供除提币之外的一切服务,并即刻停止接受充币。公告提到,此次暂停服务是为了“配合最新的政策进展,严格遵循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之要求,并防范可能的风险,继续切实保护每一位用户的财产利益。”据ICOAGE是中国交易量最大的ICO网站,目前已经进行了超过30个ICO项目,融资额超过1.71亿美元,参与人数超过60000人。2、9月4日 央行等七部委紧急叫停ICO交易酝酿许久的监管的大铡刀在9月4日下午15点落地。9月4日下午,站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委发布公告,要求从此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原来说是9月份会下发监管规定,但没想到这么快。”当天,一家大型网络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告”对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进行了明确的定性,即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七部委联合监管之下,ICO平台融资将“一刀切”停止,而数字货币市场也受到冲击。但此次公告或许只是开始,在迅猛的态势下,仍有可能衍生出其他发展模式,而对其监管的法律和政策或仍需进一步明确。3、9月8日 继重拳出击ICO之后,监管层又对准了。 9月8日晚间,腾讯财经从接近监管层和局不同信源处获悉,监管层目前已决定关停注册在国内的所有。彼时,目前国内的两OKCoin和火币网,均表示尚未收到任何来自监管层的通知。而一些小的平台,向腾讯财经证实,的确收到了来自监管的消息,并针对监管要求,开始让中国用户有序撤离,开展提币安排。OKCoin交易平台CEO徐明星则表示,9月8日当天央行确实开了一个会,但是还是关于ICO的。而一位ICO项目负责人向腾讯科技表示,8日下午确实听说了取缔ICO交易平台上的比特币交易,不过取消okcoin、火币网、比特币中国三大平台太意外。4、9月2日-12日:多家台提高手续费9月2日午间火币网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数字波动较大,为了抑制交易过热和投机行为,火币网定于9月2日12:30起将全站交易手续费统一调整为0.2%,即ETH,ETC交易手续费由0.1%调整至0.2%,其他交易品种手续费率维持0.2%不变。紧接着币创网、比特币中国紧随其后,于9月初将手续费分别调整为0.1%和0.2%。11日公告称,由于最近数字资产价格波动较大,为了抑制交易市场过热和投机行为,将于9月11日12:00起取消对Maker交易的费率优惠措施,同时调整部分币种的交易手续费。5、9月14日16点-18点 消息称 上海已经通知9月14日,下午16点01分,第一财经报道指出,接近地方互联网金融整治办的监管人士独家获悉,监管已对下定论:“全部关停,并于近期退出市场。”9月13日晚间,(下称“中国”)发布风险提示称,各类所谓“币”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并表示,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日益成为、贩毒、走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投资者应保持警惕,发现违法犯罪活动线索应立即报案。近期,各地监管部门加强了等的调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在9月上旬召开会议,要求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平台以及平台必须做出全面清理整顿工作。下午17点41分,第一财经文章更点出上海监管细节:从接近上海市金融办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市金融办已经开始对辖内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下达“口头指令”,关停交易平台,使其退出市场。“时间结点定在9月底,口径从严。”上述消息人士称。6、9月14日19点: 关停消息基本坐实9月14日19点,公告称,根据9月4日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网信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商总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文件精神,秉承着防范,最大限度保障用户利益的原则,经慎重讨论,现做出如下决定:1. 今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2. 日平台将停止所有交易业务。(国池)等业务将不受此影响,继续正常运营。如今,关停消息已经基本做实,未来在中国境内不能存在所谓的之间的交易平台,但并非针对比特币这个虚拟货币本身。此前,央行参事盛松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最主要、著名的载体和应用,全球化的,可以在境外或地下交易,的确应该进一步规范虚拟货币的交易。”同时,他也强调,任何虚拟货币本质上都不是货币(法币),技术的进步确实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制度改革,但技术不能替代国家的经济政策。7、9月14日20点50分:北京数家平台称尚未接到监管信息另据经济观察网最新消息,相关人士表示,交易的公告是该平台接受到了当地相关监管部门的通知后发出的。询问北京数家比特币交易平台后,获得的信息均为尚且未接到相关监管信息。8、9月以来比特币已重挫逾20%,蒸发200亿美元9月以来,中国监管者先是封杀了ICO,又关停国内的比特币交易所,对力度堪称前所未见。此番监管直接导致了比特币价格重挫。据worldcoindex数据,自9月1日以来,比特币从4800美元跌至3655美元,跌幅达24%,市值缩水近200亿美元。同期,国际市场上以太币跌幅为37.5%,莱特币跌幅为31%。但两周以来,莱特币在国内三大交易平台上的跌幅均超过了40%。显示,比特币中国的停止的消息公布后比特币跌幅一度扩大至30%,逼近17000元关口;莱特币跌近60%。截止9月14日21点整,此前跌幅最大的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实时报价19850元已经逼近20000元,目前跌幅收窄至20.6%。(文/晋小龙)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news/241064.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七互联网金融媒体编者按:据零壹财经统计,今日就有12家ICO平台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暂停ICO业务公告,宣布停止发布新的融资项目,但提币功能正常。截至目前,累计有24家ICO平台停止ICO服务或网站关闭。洪偌馨/文1尽管外界对于整治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缩写,首次代币发行)早有,但这次监管部门出手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依然在市场意料之外。9月4日下午,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ICO不仅被定性为非法公开融资,相关的代币发行活动和平台也均被叫停。根据公告,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等服务。对于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金融管理部门将提请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关闭其网站平台及移动APP,提请网信部门对移动APP在应用商店做下架处置,并提请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事实上,在这道监管文件正式下发之前,监管对于ICO的密切关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大多数从业者都明白监管“靴子”即将落地,只是时间问题。根据此前财新报道,8月18日,多部委已经就ICO进行了研讨;8月21日,央行总部收到了相关紧急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用的穿透式监管来看,ICO的很多项目应属于非法融资8月30日,协会首次发声,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称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同日,ICO项目平台ICOINFO成为第一家宣布暂停ICO业务的平台。9月2日,17部委为成员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9号文,主要内容有三点:全面摸排、一律叫停ICO新发行的项目、对已完成的ICO项目要进行逐案研判,针对大众发行的要清退,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意思的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下简称SEC)也向美国的投资者发布了关于ICO骗局的警告。SEC表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声称参与了或与ICO有关系,以此新技术的噱头来说服潜在的受害者,诱使投资者的股票,这些骗局包括了上市公司声称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新科技的机会,以此来进行“拉高出货”、操纵市场等。而在更早之前,SEC在7月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数字代币的的发行和销售“都要符合联邦证券法律的要求”,其中包括ICO和数字代币发售行为,这也意味着SEC将对ICO行业进行监管。这样看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相关机构对于ICO的监管都露出了强硬的态度。2“一币一墅”的暴富神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进场,尽管绝大多数人都并不清楚自己所投资的是什么,钱又去了哪里。ICO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这个概念源自首次公开发行(IPO),发行流程也与之非常类似。一次典型ICO的发行流程如下:发起项目——发起者制作“白皮书”说明募集用途、项目信息——发起者在系统内制造“代币”——确定发行“代币”总量及通过ICO投向市场的数量——确定发行时间——ICO前的线上——正式ICO,即投资者支付“比特币”、“以太币”等换取“代币”。如果说比特币还承载了乌托邦式的货币理想和自由意志,区块链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技术,那么ICO完全是人为设计出来的空中幻象。大批投机者和造梦者一起吹起了这个泡沫,并让它不断变大。Autonomous NEXT analysi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ICO在全球的融资额分别是2600万美元、1400万美元、2.22亿美元。而2017年,这个数字已到12.66亿美元,接近过去3年融资总额的5倍。而在中国,今年7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国内43家提供ICO服务的平台共计完成ICO项目65个,累计融资26.16亿元,参与人次累计10.5万人。在批判者的眼中,ICO与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去年中国轰动一时的,或者是扫荡全球的MMM骗局并无二致。只是,这次造梦的主角是一群技术精英。他们用性感而神秘的技术概念和尚未进化完成的数字货币掀起了一场狂欢。自古韭菜割不尽 唯有套路留人心。就在今日,监管出手整治ICO,各种数字货币的价格均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据零壹财经统计,今日就有12家ICO平台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暂停ICO业务公告,宣布停止发布新的融资项目,但提币功能正常。截至目前,累计有24家ICO平台停止ICO服务或网站关闭。今天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惊叹这次监管出手整治ICO的速度,其实,放宽了想想,最近哪一项整治的速度不快呢……“一切金融活动都要被纳入监管”——。3、ICO简史- 2013年7月,Mastercoin(现更名为Omni):可查的最早ICO项目,通过meta-protocol拓展,募集5000 BTC。-
2013年12月,NXT(未来币):首个完整的PoS区块链,募集21 BTC(约等于当时6000美元),市值峰值曾到达过1亿美元。-
2013年-2014年,比特股Bitshares和以太坊Ethereum先后发起ICO,将ICO推上高潮。Ethereum(以太坊)ICO时募集3万余个比特币曾创下纪录,也被视作迄今为止最成功的ICO项目。-
2015年3月,Factom(公正通):双代币设计,首提存在性证明的区块链商业化以及由此导出的基金会与公司双机构设置。-
2016年3月,Lisk:以太坊挑战者,利用侧链的Dapp解决方案。-
2016年5月,TheDAO等值1.5亿美元破世界纪录的ICO众筹,非典型ICO(其本身不是区块链),向世界大声宣告时代到来后一个月即被黑客攻克。-
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交换业者的内阁府令》,其中规定,从事和虚拟货币间交换业务的公司,需要在政府网登录申请,在申请时需要提供包括3年内的收支预算、公司结构等各种信息。-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表通告称,虚拟组织发行和销售的数字资产,将被纳入联邦证券法监管范围。-
2017年年中,据分析研究公司Autonomous NEXT报告,今年以来全球ICO融资近13亿美元,已经超过区块链行业的VC投资额,是2016全年ICO融资额的六倍多。-
2017年8月,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爱沙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Estonia)公开了以国家名义发起ICO并推出Estcoin的计划。-
2017年8月,新加坡央行与加拿大证券管理局先后表达了对ICO监管的态度,前者发通知称,数字代币的提供或发行将由MAS监管,为ICO代币提供交易兑换服务的公司同样需要被管理;后者表示,根据代币销售的特殊性,某些ICO将被要求遵守加拿大的证券法。-
2017年9月,中国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ICO不仅被定性为非法公开融资,相关的代币发行活动和平台也均被叫停。(编辑:郑惠敏)来源:
零壹财经《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八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无故遭盗刷,银行,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无需IPO排队、无需发审委过会,网络虚拟空间里的数字加密货币ICO(数字资产首次发行)正越来越狂热。在ICO狂热的背后,监管的步伐也随之而来。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证监会(SEC)发布调查报告表示,通过出售电子资产来募资的公司,必须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发行人必须向政府登记他们的交易,电子货币交易所也一样。SEC认为,无论被称之为“ICO”还是“Token Sales(代币销发)”,虽然其使用区块链技术,但仍须适用于证券法监管。“无论使用了何种术语、应用了何种技术,是不是证券的认定取决于事实和环境,特别是交易的经济属性。”SEC如是说。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一直都在等待某种监管信号,这是目前SEC最详细的监管方向,规定数字货币和交易所应该如何融入金融市场。对证券行为的认定取决于事实和环境,美国证监会显然是强调金融活动的实质,而非形式。ICO与IPO对应,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只是发行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公司以ICO的方式,把投资者手中的比特币、以太币投入项目取得新项目的等值“代币”,以达到融资创业目的,投资人凭着代币拥有一定比例的该项目使用权。如果公司的项目受到广泛欢迎,使用者增多,代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在需求强大的前提下,代币的价格肯定会上涨,代币持有者的收益自然是会增长。最后,参与者手里的代币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换回资金退出。另据彭博报道,从香港、北京到伦敦,一些成功的金融家正放弃自己的高薪职业,投身这个让外界捉摸不清的ICO。通过ICO,在没有银行或监管机构的情况下向投资者,能赚到大量。据悉,前不久一家区块链企业印链通过ICO仅用22小时就完成了2000万人民币融资。其实,从去年下半年ICO开始在国内风行。国内融资额最大的ICO项目是今年3月发行的量子币,从极客群体里换取到价值1500万的比特币和以太币。量子链第一天“上市”,最高价格达到66.66元,涨幅达到33倍。诚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技术内行人,一些投资者只是选择“跟风”,但一些ICO项目乱象频出,暗藏巨大的风险。《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九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无需IPO排队、无需发审委过会,网络虚拟空间里的数字加密货币ICO(数字资产首次发行)正越来越狂热。在ICO狂热的背后,监管的步伐也随之而来。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证监会(SEC)发布调查报告表示,通过出售电子资产来募资的公司,必须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发行人必须向政府登记他们的交易,电子货币交易所也一样。SEC认为,无论被称之为“ICO”还是“Token Sales(代币销发)”,虽然其使用区块链技术,但仍须适用于证券法监管。“无论使用了何种术语、应用了何种技术,是不是证券的认定取决于事实和环境,特别是交易的经济属性。”SEC如是说。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一直都在等待某种监管信号,这是目前SEC最详细的监管方向,规定数字货币和交易所应该如何融入金融市场。对证券行为的认定取决于事实和环境,美国证监会显然是强调金融活动的实质,而非形式。ICO与IPO对应,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只是发行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区块链初创公司以ICO的方式,把投资者手中的比特币、以太币投入项目取得新项目的等值“代币”,以达到融资创业目的,投资人凭着代币拥有一定比例的该项目使用权。如果公司的项目受到广泛欢迎,使用者增多,代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在需求强大的前提下,代币的价格肯定会上涨,代币持有者的收益自然是会增长。最后,参与者手里的代币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换回资金退出。另据彭博报道,从香港、北京到伦敦,一些成功的金融家正放弃自己的高薪职业,投身这个让外界捉摸不清的ICO。通过ICO,在没有银行或监管机构的情况下向投资者发行数字货币,能赚到大量快钱。据悉,前不久一家区块链企业印链通过ICO仅用22小时就完成了2000万人民币融资。其实,从去年下半年ICO开始在国内风行。国内融资额最大的ICO项目是今年3月发行的量子币,从全球区块链极客群体里换取到价值1500万的比特币和以太币。量子链第一天“上市”,最高价格达到66.66元,涨幅达到33倍。诚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技术内行人,一些投资者只是选择“跟风”,但一些ICO项目乱象频出,暗藏巨大的风险。《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 精选十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一份公告,让数字代币们经历了惊魂24小时。24小时过去了,90%的数字代币们仍处于下跌状态。9月4日15时左右,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明确ICO(首次代币发行)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截至5日凌晨,60家被中国互金协会点名要求整改的ICO平台,超半数已经进入“清退”流程,或下架ICO代币或暂停服务,一些ICO项目方同时着手退币等事宜。不过,第一财经记者同时发现,国内各大交易平台的交易额在近两日都有明显的增长,聚币网9月5日交易额最大的NEO币24小时成交额为1.07亿元,24小时涨幅达到18.47%。有投资者告诉记者,仍然信任比特币等大类数字货币以及其背后区块链的技术优势,虽然深知“炒币”风险,但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试图抄底。90%代币继续下跌根据SOSOBTC数据,目前全球市场上正在交易的580多种数字代币中,约520种处于下跌行情,截至发稿,5日跌幅最大的前五种代币仍保持在50%的跌幅。5日跌幅最大的前五种代币仍保持在50%的跌幅国内交易平台方面,9月5日比特币价格再次遭到重创,比特币盘中连续跌破26000元、25000元、24000元、23000元等多个整数关口。火币网数据显示,最低价一度跌至22592.31元,跌幅达14.25%。而OKCoin币行价格则最低达22549.9元,振幅17.56%。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2日比特币价格攀升至32350元,达历史最高价后,比特币价格连续4日大跌,按照目前最低价计算,4个交易日内比特币价格已经跌去近万元。不过,相对于年初7000元左右的价格,仍然涨超2倍。方面,OKCoin币行数据显示莱特币今日最高425.83,最低344.91,振幅23.46%;以太币今日最高1894.9,最低1555,振幅21.86%。9月以来莱特币的跌幅已扩大至42%,以太坊则是从最高价2526.5下跌至1555,跌幅扩大至38.4%。国际交易平台则跟随中国交易市场普跌,Bitfinex、Coinbase等平台4日跌幅在4%~7%之间,而5日截至发稿仍在下跌,六大国际交易平台加权平均价格为27900元。平台陆续“清退”继央行发布等七部委4日下午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后,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北京金融工作局下属北京市整治办4日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平台应于4日16:00前向北京市整治办、央行营管部报送包括ICO项目的数量、融资等在内的七方面详细资料。各平台应于5日15:00前将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公告》置于网站首页,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5日,香港证监会于官网发表声明称,香港证监会留意到,香港及其他地方有越来越多首次代币发行(ICO)。此声明旨在阐明视乎个别ICO的事实及情况,当中所发售或销售的数码代币可能属于《证券及期货条例》所界定的“证券”,并受到香港证券法例的规管。证监会同时呼吁投资者注意ICO所涉及的潜在诈骗及投资风险。目前,ICO整顿工作仍在进行中。截至5日凌晨,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办下发的《》中所提到的60家需要整顿的ICO平台中,已有15家ICO项目交易平台公告称暂停ICO业务,分别是:ICO365、91ICO、51ICO、ICO114、Aimwise、点量金服、币众筹、立方投、7宝网、比特儿、大红火、众创园,以及在央行公告前宣布暂停业务的ICOINFO、ICOage和金钥匙。记者查阅各家平台官网后发现,大部分平台已陆续开始ICO交易项目的退币工作,部分项目方也通过平台发布退币流程。不过仍有一些平台如链金网等截至发稿仍未显示有清理整顿的动作。平台方面表示,已经开始着手“清退”事宜,但由于正在交易的代币处理流程比较复杂,平台方面还需要一段时间逐一清理项目。大量的没有前途的项目甚至本身就是欺骗,不仅让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也让真正的团队颇多抱怨,实际上造成了的不良后果根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刚募集完毕但还未上市的公司,部分已经陆续向投资人退币,对于那些正在交易的代币,未来发行方可能会全部回购已经上市交易的代币。然而针对那些已经完成ICO,同时代币也已经上线交易所的区块链项目,区块链创业团队C链创始人张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正在进行ICO但没有发币上交易所的会全部清退,但是已经完成ICO并且上交易所,同时有实实在在技术能力的团队会继续完成项目进度,争取项目早日落地。“我们的项目在今年7月份就完成了ICO,代币也已经在国外的交易所上市,虽然受国内政策的影响币价在两日内有所下跌,但这并不妨碍项目进度,反而会加快。这样的政策给了真正有技术的团队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张杰表示。同时,据相关媒体报道,央行还要求,各银行及支付机构排查代币发行交易平台账户。央行在一份名为《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关于落实对代币发行融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加强支付结算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停止为现有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平台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支付结算服务,同时对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平台的个人账户进行甄别,必要时采取限制措施。有投资者还想抄底第一财经记者今日下午发现,虽然数字代币交易市场哀鸿一片,但数字货币的交易量却有所上涨。根据火币网交易量显示,火币网5日的为25543,4日上涨95%,5日上涨40%,交易量连续三日出现上涨。记者查阅聚币网也发现,截至发稿,NEO币24小时成交额为1.07亿元,日涨幅达到18.47%。多种数字代币24小时成交额超5000万。一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4日22时许,发现比特币价格徘徊在27000元左右时,便重新买入试图抄底。但5日早上起床发现,币价进一步下跌,于是他又补仓一部分。“虽然ICO被取缔,但其背后的的算力我认为还是很靠谱的,跌了应该还会涨。”该投资者对第一财经记者直言。目前,国内各大数字资产交易平台都将“积极配合监管层加强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关于风险提醒”等公告悬挂于网站首页。聚币网提示称:“比特币等其他虚拟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具有极高的价格波动风险,强烈建议在风险自担、盈亏自负的前提下谨慎投资。一些用户只看到赚钱的可能,忽视了赔钱的风险,对涨跌缺乏经验和感受,对市场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为此提醒广大用户应做足功课、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投资有风险,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炒作。网络上(包括QQ群、微信群、微博、自媒体等)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而不应构成对您的投资建议,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暴涨、闪崩、分叉,比特币风波不断,监管蓄势待发,现在是投资机会?"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th0 不存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