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买房好吗还是回老家买房子好

||广告合作:
||||||||||||||||||||||||||
前两天,网上流传着一条新闻,说一位北漂在老家买的房子6年亏损了50%。近几年的春节期间,&回乡置业&都会成为楼市的热门话题。很多漂泊在一线城市的&飘飘&们无力购买一线城市的房子,转而回家乡置业。&大城市房价太贵买不起,钱拿在手里也是贬值,不如回家买房吧&,跟多数回家置业的人一样,新闻里的主人公也是怀着这种想法,用手中仅有的10万块钱在老家内蒙古贷款买了一套两层商铺。我认为,从主人公决定买房子那个时候起就注定会亏损,因为在买房子的时候他忽视了诸多风险问题。
我周围也有相当一部分在一线城市工作,在老家或者其他城市买过房的朋友,有两位的经历很值得拿出来跟大家说说。
人物1:刘晓
这位朋友工作不到两年,90后一枚,去年刚刚贷款买了房子。刘晓老家是河南的,前年研究生毕业后跟女友留在了北京。至于来北京发展的理由,除了离家近,他还能列出100多个:北京工作机会多、起薪高...认真、努力、踏实肯干,用尽各种赞美词汇也不足以形容这位有志好青年。但现实就是现实,房价高,又没户口,再怎么赞美也是变不出一套北京的房子。女友家那边放话:买了房子才能结婚。没办法,既然在北京买不起就回老家买呗,小刘还算是有点头脑,他选择了老家省会郑州。说到选择郑州的理由,刘晓又能说的头头是道的:郑州是河南省会城市,背靠着一亿河南人口,加之河南的城镇化率还比较低,未来将会有巨量人口涌入省会城市。而且目前规划在建的全国高铁网,郑州处于米字型高铁的中心,地理位置绝佳,城市前景不可估量。
好家伙,年纪不大,这懂得还真多。对于称赞,小刘却不以为然,说什么为了买房子他查阅了有关郑州城市发展的所有新闻,时不时地就逛逛各种购房论坛、贴吧,就连坐地铁的时候,只要旁边的人一说到买房子的事情,他就立刻把耳朵竖起来听。用他的话讲就是,能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知道的多,对于买房子时做出正确判断越有帮助。然而去年的楼市盛宴把房价一向稳定的郑州拉下了水,从五六月到八九月,短短两三个月间,楼盘平均涨幅3000多元只是个平均值,有的盘甚至整整翻了一倍!这下老家也把小刘拒之门外了。但是小刘是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上的战场,既然在老家买不起,我就去别的地方买。他把目光转向了南部城市成都。在刘晓看来,若要炒房,和郑州比起来,成都可炒的概念更多:国家中心城市、西南中心城市、自贸区、宜居城市、天府之国...他担心成都房价爆发,仅看了两套房子就定下了一套双地铁学区房。虽然房贷压力不小,但是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刘晓在购房的过程中,给自己制定了几个买房原则:可租、可售、可住,地铁口的、品牌房企。回头看下&6年亏了50%&的那位朋友,在一个户籍人口只有17万的小城买了商铺,人口少不说,项目的开发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房企,最后商铺虽然没有烂尾,却因为开发商没缴清税费而办不了房产证。而且从他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在决定买房子的时候,就没有做足功课,什么品牌房企、可租可售可住的,几乎没有一条符合的,直接跟女友说:你看好了就买了吧,房子不贬值才怪呢。如果是因为&手里有闲钱&才买的房子,其投资属性要大于居住属性,要考虑城市自身发展状况,注意市场本身的供需平衡度,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就把房子给买了。
人物2:路涛
接下来这位陆涛堪称屌丝逆袭的典范,当年同样是没户口、买不起北京房,最后巧用策略,成功用15万的积蓄,住上了北京100多平的大房子。2013年的时候,怀着&有闲钱就买房&的心态,路涛只花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在燕郊买了一套均价9千元的小两居,总价60万元,向朋友借了5万元,加上自己手里的15万元付了首付,剩下的申请了商业贷款。就这样,他过上了平日在北京租房上班,周末在燕郊小住的日子。到了2016年初房子升值了到80万,路涛也有了购房资格,更巧的是经历了几次降息后,房贷利率低的不能再低。小路下定了决心要卖掉燕郊的房子在北京买大房子。2016年春节之后,双税齐降,路涛在看房子的时候发现,年前还略显冷清的中介门店,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不少都是换房子的人。他担心以后夜长梦多,就在新政后不久全款卖掉了燕郊房子,与此同时紧锣密鼓的筹备看房,在不到一周内定下了昌平一套143平,总价270万元的大三居。仅仅过了一周,北京大三居周边同户型房价上涨近30万,燕郊同户型房子涨价10万多,楼市开启了&高烧模式&,不过已经跟路涛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他已经摆脱了房价上涨对换房的牵制,成功步入&土豪&行列。
跟刘晓类似,路涛在买房过程中除了关注区域发展、地段、户型等因素外,一直强调购房用途和政策影响。用他的话讲就是,买房子并不是纯粹因为&有闲钱&,其居住目的要大于投资目的。买房最后都是要自己住的,只是绕了个弯,现在燕郊买然后换到北京。亏损的那位朋友,买房子投资目的要大于自住目的,想买个商铺出租出去,以后用来养老。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老家的产业结构单一,其吸引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并不能长久。说到底,还是对市场了解的不够。
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一批&飘飘&们回老家买房,曾有记者做调查,在对&你为什么考虑回老家买房&的回答中,保值增值、资产配置、对抗货币贬值,是采访对象提及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对于老家的一套房子究竟何时能涨、房价能上涨几成,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笃定的答案。早期有一批&房奴&在一线城市买了一两套房子,实现了财务自由,甚至打破了阶层固化的传奇故事,激励着一个又一个后来者。只不过现在一线城市买房成本越来越高,升值难度越来越大,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家乡所在的二三线城市。随着热点城市购房政策的收紧,不断有城市出台或者加码限购限贷政策,购房人就不得不警惕风险问题了。
比如去年10月,合肥出台楼市限购政策和信贷收紧的政策后,投资的热度在政策打压下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进入2017年1月份,甚至有购房人在政府服务直通车网站上投诉,合肥蜀山区房价暴跌16%,百姓资产遭遇大幅缩水。2016年合肥计划供应8000亩经营性用地,但实际成交高达11055亩,与一线城市的土地收紧形成强烈反差。随着部分二线城市地价成本回升,这些城市的楼市也将面临投资风险。因为去年的楼市之火透支了大量需求,加上限购限贷的作用,未来楼市变数仍未可知。
总之,不管是投资还是自住,购房人都要对市场、政策有全面了解,花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多关注房价、地段、质量、开发商的信息和品牌信誉、合同样本和具体房间的楼层、面积、户型图、以及配套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身需求、经济状况作出购房判断,明明白白消费。决不能盲目跟风,稀里糊涂地就把房子买了,否则你不亏谁亏?
【责任编辑:段佳曼 】
热门点击排行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6 (广告)
联系信箱:
邮编:450016【人生抉择】挣扎北上广VS回老家买房,当代青年最大的人生困惑怎么破?
我的图书馆
【人生抉择】挣扎北上广VS回老家买房,当代青年最大的人生困惑怎么破?
一直以来,力哥都发自内心的非常感激支持我的荔枝汇会员们。注意力哥用的词是“感激”而非“感谢”,之所以语气那么重是因为他们不仅是力哥的衣食父母(愿意打赏力哥的非会员也是我的衣食父母,万分感谢),更是力哥在理财道路上坚持前行,不断进步的压力和动力。因为每天都在回答会员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有的和理财关系很大,有的和理财有一丁点关系,有的则和理财没啥关系。为了能负责任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不至于误人子弟,我也被迫每天都在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正是由于长期不间断的和这些最真实的个体进行深入互动交流,让力哥逐渐了解到我所服务的这一群粉丝,他们的真实财务状况到底是怎样的,他们的真实思维方式到底是怎样的,他们的真实理财需求和困惑到底是怎样的。力哥此前推送的7步定投实战操作法,就是在我反复和会员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将我所信奉的那套定投理念给理论化的结果。因为有了这群会员的不断提问和交流,使得力哥每天大脑运转速度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更快,许多理财市场的最新动态,我不是最先从新闻里看到的,而是从会员那里听到的,他们既是我的眼耳四肢,帮我接收到更多更接地气的信息,又是我身上背负的重轭,每天都在鞭策我,激励我,向着一个内心更强大、知识更全面、思想更成熟、观点更缜密的理财师的方向迈进。感激你们,我亲爱的会员们!会员们集中提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力哥的深度思考,所以今后力哥也会不定期把会员们提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放在微信里来和大家分享力哥的看法。今天要分享的第一个话题是:挣扎北上广VS回老家买房,当代青年最大的人生困惑怎么破?为了写这篇文章,力哥特地查了下微信后台数据,在7、8万微信粉丝中,按城市分布排名,第一是上海,有6000 ,其次是北京,5600 ,第三是深圳,4100 ,第四是广州,4000 。这四个一线城市粉丝就占到了粉丝总数将近30%,再往后的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苏州、西安的粉丝数量都下降到2000附近了。人的出生无法选择,力哥的人生注定和上海这座城市有不解之缘,因为我的全部亲属关系和绝大多数社会人际关系都集中在上海,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现状的了解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城市(有机会的话,以后力哥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谈谈上海各区域房产的投资价值),而我过去30多年的人生经历和记忆也都和上海捆绑在一起,所以逃离北上广这个困惑力哥是从来没有的,我的困惑是将来如果财务自由了到底是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还是新加坡……关于投资移民的话题估计力哥的粉丝兴趣不大,我就不多说了。这里忍不住插一句题外话,力哥在网上看过十几幅不同地区的中国人眼中的偏见地图,虽然偏见这个东西是永远治不好的,只要有人就有偏见,但力哥还是非常心寒的看到,在全国各地人民的心目中,只对三个地区的人抱有极为统一的偏见。那就是对新疆小伙伴的一致性偏见是“小偷”,对河南小伙伴的一致性偏见是“骗子”,对上海小伙伴的一致性偏见是“精明排外会算计”,如果再细分到上海男人,那一定就是“家庭煮夫妻管严小家子气”……力哥也不想解释什么了,偏见这个东西靠解释是解释不清楚的,记得有个力黑在后台喷力哥的时候,居然用了很大篇幅来黑上海男人,看来上海男人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形象真的不咋地呀……残念~不扯了,虽然是否逃离北上广的问题没有困扰力哥,但却困扰了力哥超过20%的粉丝,以力哥的观察,今天上海20-40岁的青壮年群体中,有2/3以上是身份证号码非310打头的新上海人,即不是像力哥这样,自己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父母也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的土生上海人。那这个问题怎么破呢?一般的专家回答这个问题,都是采取形而上的策略,就是看你的性格和价值观取向,是更愿意自我奋斗,出人头地,承受高风险追逐高回报,还是更希望安安稳稳,轻轻松松过日子,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这个观点非常对,但如果力哥作为理财师也是喂你这点鸡汤,那我就太不称职啦。理财师就要帮你算账。北上广深的房价现在都已经贵得很恐怖了,力哥就以我最熟悉的上海为例,如果你是个从农村或中小城市来上海打拼,又没有什么背景的年轻人,想要在上海站稳脚跟,肯定希望在上海买房。买房的底线,力哥看来是这样的——地段。外环内直接PASS,但如果真跑去青浦松江临港这些郊区,就算有地铁,从你家出门到最近的地铁站,再坐地铁进市区,每天上班路上花掉一个小时已经算最少的了,而且早晚高峰上海地铁的拥挤程度,哎,谁坐谁知道,天天被挤成沙丁鱼罐头,你确信你受得了?(帝都人民发来贺电~)如此恐怖的生活体验加上这么高的时间成本,真心不如买在外环附近。面积。你买房就是为了在上海安家,讨老婆生孩子,最少总得有两室一厅吧,否则将来你爸妈来过年住哪里?更重要的是你孩子以后读书了住哪里?最小的两房,60平米总要吧。小区房龄。新房次新房直接pass,就算买房龄15年以上的二手房吧,外观破点就破点吧,楼道脏点就脏点吧,阳台漏水就漏水吧,像这两天寒潮来袭水管冻住就冻住吧,哎,凑活过就行了。就这样的破房子,上海现在每平米均价大概也要3万,总价180万,加上交易税费,配上最简单的装修和家电家具,总共200万总是需要的。以3成首付来看,那就是首付60万。贷款140万,现在利率已经很低了,再给你打个8.5折,按照首套房最低优惠利率计算,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法则月供6817元,贷款20年月供8605元,如果你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虽然利息还会再低那么一丢丢,但公积金贷款买二手房最高只能贷15年,所以算下来月供还是差不多。现在上海租房一个月少说2000还是很破很小的房子,再加上上海超高的物价,你每月再省吃俭用,生活成本最少也要4000元。就算你已经税后收入1万元(公司为了让你到手1万,实际上为你支付的全部人力成本将近2万哦),在你老家小伙伴看来已经是超高收入了,但实际上每月最多也只能结余6000元,连房贷月供都还不起好不好,更不要说靠这点结余想要在几年内凑到60万元的首付了,如果不算投资复利因素,要100个月也就是8年多才能凑足首付款,而且还是你投资没亏钱的情况下。如果你想加速买房首付款的积累速度,把钱统统拿去股市里搏击,那很可能现在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凑足首付款了,所以不靠坑爹坑丈人坑公公的养老金,普通年轻人真的是买不起房。然而你以为月薪1万,省吃俭用,投资运气好,不但不亏钱还赚了不少钱,等7、8年后凑足了60万首付款,就真能买房了吗?孩纸,你太天真了。力哥已经无数次说过,北上广深市中心的房子本来就不是卖给屌丝的,连本地屌丝都要给我统统搬到乡下去,更别说外来新屌丝了。北上广深市中心的房子是卖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土豪的!任志强过去10年里说的无数雷人语录,90%都是老百姓不爱听的真话啊!力哥当面采访过任大炮,他是一个特别实诚有点缺心眼的人。力哥个人认为,北上广深的房价在10年后比现在的价格再涨一倍是很正常的。而长期看,到20年以后,北上广深连同香港市中心的房屋均价,我觉得合理的排名应该是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以央行超发货币的速度和中国中产阶层崛起的速度,20年后就算是广州市区房屋均价也至少在10万元人民币/平方米以上,这绝对是力哥的保守估计。所以7、8年后,原本你以为200万可以买到的房子,很可能到时已经涨到400万了,由于房价的基数太高,所以哪怕你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奋斗,财富增长的速度明显快过房价增长的速度,但从绝对值上看,你距离在上海买房的梦想也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是不是越听越觉得绝望啊……所以如果你确定将来想长期在北上广深居住生活,你现在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的资产,而且你的税后收入超过一万,或者你们夫妻两的税后收入能超过两万,那我建议你尽快完成在一线城市买房的重大投资决策,这事一定是宜早不宜晚,尤其是2016年那么低的利率环境下。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积累到几十万的资产,你的税后收入也就几千块钱,很多人还是月光族,哪怕你现在很年轻,哪怕你学历起点很高,哪怕你有拼搏精神,未来想在上海买房的难度也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小。至少如果你继续在职场工作,靠薪水来积攒买房钱,那一定是这个结果。只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你自己创业或者成为某创业型企业的合伙人,获得可观的股权或期权,这种情况下,如果创业成功,那在上海买房的梦想就有可能在两三年时间里快速完成。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是个刚来北上广深没几年,没有多少积蓄,公司开出来的收入也不算高(哪怕税后1万也不算高),而你的目标是在一线城市买房安家,那你就已经选择了一条激进型投资者的道路,这种情况下,选择创业或加盟创业型公司或许是你面对现实最无奈也最理性的选择。如果你无法承受创业的巨大风险,对于买不起房也表示很坦然,也就是力哥此前文章里说的,买不起房,大不了租房过日子咯,房子和幸福感并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你现在抱着这样的心态,那当然是极好的。但力哥还是要帮你算一笔账。上海现在普通住宅租金回报率大概在2%-2.5%,从全球范围看,这样的租金回报率是偏低的,未来大概率上看,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会有所上升,提高到3%-3.5%是非常合理的预期。而如果上海房价未来10年保守估计还要再翻一倍,那就意味着10年后,租住同样的房子,你的租金将会上涨150%左右,即现在一套租金3000元的房子,10年后的租金很可能是7500元。因为房产是一种资产,所以房价涨跌更多体现了资产价格的波动,而房租是一种刚性的生活需求,房租涨跌更多体现了房屋租赁市场最真实的市场需求以及通货膨胀情况。中国已经告别了房价普涨的时代,就算未来一线城市房价长期趋势还是要涨,但短期出现下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尤其像深圳去年涨那么猛,今年就算跌个5%-10%也是正常的(但别幻想深圳房价会暴跌崩盘,如果能跌个10%,成交量就会迅速放量支撑深圳房价重新上涨了),但房租往往不会这样波动,而会每年非常稳健的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年化增速10%,10年后差不多就是累计增长150%了。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收入能确保每年10%的增速递增吗?如果不能,那从财务角度看,你继续在一线城市工作打拼对改善你的生活,积累你的财富就会越来越不利。就算你的收入能确保每年递增超过10%,不断增长的房租支出也是在纯粹购买消费品,到头来,你还是什么资产也没有积累下。如果你真的听懂力哥这段话的意思,那你就不得不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我是继续把我辛苦打工赚来的血汗钱交给房东,并且注定将来每年交的钱会越来越多,还是把我赚的钱拿去买老家的房子,哪怕那里的房价未来没有太大的升值空间,但那毕竟也是一笔以后可以养老的资产。如果你的老家是农村,可以考虑去县城买房,3000元一平米的房价只有上海的1/10,如果你老家就是中小城市的,可以考虑去地级市甚至省城买房,内地许多二三线城市房价也不过6000元一平米,只有上海的1/5,纵然你的收入会有所下降,但你的生活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在一线城市的生活是许多年轻人所向往的。毕竟一线城市有更多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你能遇到更多的人,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文化新时尚,体验到更多在中小城市无法体验到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国际上最优秀的演出剧目,到中国巡演一定首选北上广深,各种重大论坛会议召开地点一定首选北上广深,明星见面会演唱会一定首选北上广深,知名跨国企业中国或亚太区总部一定会坐落于北上广深,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一定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外加准一线城市杭州),连罗胖子跨年演讲今年北京明年深圳后年可能就是上海了,就算是力哥所从事的理财媒体和自媒体行业也一样,所有理财类媒体总部无一例外都在北上广深,所有知名理财自媒体的创始人都生活在北上广深,中国最精英的人群几乎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北上广深拥有中国最便捷的交通,最密集的地铁网络,最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最密集的高铁时刻,最密集的国际航班线路,出国旅行一定是生活在北上广深最方便,最便宜,最节省路上时间。力哥在海外旅行时,遇到的中国人,十有七八也是北上广深来的。旅游这事是最公平的,不会因为你来自小城市,收入低,就少收你点钱,所有游客一视同仁,那自然收入最高的北上广深居民出国旅游占比最多了。再说个极端案例,邮轮旅游这几年正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力哥非常看好中国邮轮行业的前景,相关的上市公司你也可以重点关注下。但中国邮轮母港只有上海、天津(北京)、香港(广深)三个,你要坐游轮,只有先飞到这些地方去,你没有选择!但如果你为了在一线城市买房而不得不省吃俭用,从没坐过只有一线城市有的邮轮,从没看过只有一线城市有的精彩演出,从没享受过只有一线城市有的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从没享受过生活在一线城市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丰富和精彩,而整天蜗居在群租房的床上,接上网线,看免费的港剧美剧内地剧的话……你获得的只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虚名光环,而没有能获得生活在一线城市给你带来的真正的好处,你的生活质量真的不如在老家生活的同龄人。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怎么选择呢?戳一下&“阅读原文”&可观看【力哥说理财】视频脱口秀↓↓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在大城市工作,回老家县城买房是不是好的选择?
内容来源:康老师聊房产
  作者:美房网主编  大城市的房子很贵,老家县城的房子相对便宜很多,于是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萌生了在大城市工作挣钱回老家县城买房的念头。最近有很多朋友微信询问笔者,在当前这样的行情下,要坚持在大城市买房,还是回老家县城买房?哪个选择比较好?  其实,这两个选择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要看你对自己未来的打算而决定。如果你只是想在大城市工作挣钱,达到自己的目标后选择回老家过安逸的日子,那无疑需要在老家买房定居。如果你想扎根大城市,那最好不要回老家买房,只要专注于你大城市的首套房即可,否则无疑是给自己增加更大的压力。  针对标题提到的“在大城市工作,回老家县城买房是不是好的选择?”笔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首先,在大城市工作,如果回老家县城买房,基本只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住,这无疑给自己多加了两个负担,一个是县城房子的房贷,另一个是大城市的房租。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家乡(小县城)工作,起码在壮年的时候,都希望在大城市打拼,希望自己得到更大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在二三十岁就回到小县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过上安逸的生活,就等同于放弃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这样没有激情没有挑战的人生,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其次,从房子的价值与增值性来看,大城市的房产比小县城的前景要好得多。无论是从工作机会、城市的包容性还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配套来讲,大城市都要甩出小县城好几条街,这些集中的城市资源会源源不断的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而人口是一个城市最大的财富,人口的流入就是财富的流入,人口流入越多代表这个城市越值钱。把城市当做一个公司来看,房子就是这个公司的股票,城市发展越来越好,这个城市的房子自然也就越来越值钱。  对于小县城的房子而言,价格波动没有那么大,今年你没买房,再过几年去买,房价不会相差太多,不会像大城市的房价那样天差地别。所以,县城的房子不用急着买,哪天衣锦还乡,想回县城颐养天年了,再买也不迟。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下一代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孩子的教育环境。买一套房子,想要住的舒服,还要看地段。为什么好地段人人抢,因为周围设施齐全,出行方便。现在买房,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孩子在这里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而在小县城,教育水平要落后很多。在起跑线上,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  综合以上因素,如果你想一直在大城市工作,如果你为了下一代着想,回归小县城买房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还是踏踏实实的在大城市打拼,争取早日攒下首套房的首付。  更多区域投资价值分析或投资咨询,可咨询康老师投资俱乐部分析师(mkshf01)  郑重声明:本文在美房网深圳站首发,是美房网深圳站原创文章,欢迎转发,不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保留本版权说明。  
[精彩推荐]三十万是去二线城市买房好还是回老家县城买房好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三十万是去二线城市买房好还是回老家县城买房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然是投资啊!
老家先租一个房子
惠州这地方前景很好
30万还是县城吧!二线城市郊区都7千打底!
不过现在嘉兴刚刚开出来一个楼盘,30万左右!
这点钱还是在县城买!
30可到清远买房,升值空间大,过几年再换合适的房子。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14被浏览7224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开大城市 回老家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