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利局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已超过2200件了吗?

【领航新征程】安徽“三重一创”建设一年来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把这一精神落到实处,安徽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三重一创”建设启动实施一年多来,仅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就先后实施了2批、34个,覆盖11个市,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 带动全省150多家企业协同发展
在芜湖市跨座式单轨及APM车辆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现场,现代化的APM(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试验线建设已经全面建成,线上车辆动态测试在如火如荼开展。待一期建成后,这里将每年新造单轨车200辆、APM车60辆,有望推动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在蚌埠市生物基新材料研制和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基地,以生产生物基材料聚乳酸为重点、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60万吨淀粉糖、3万千瓦热电联产、2000吨/年聚乳酸纤维生产线等16个相关单体及配套项目正全面施工中。建成后,这里将打造从聚乳酸切片到聚乳酸纤维、聚乳酸制品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产业前景广阔。
在药都亳州,一个集生产车间、综合仓库、成品冷冻冷藏库、实验动物房、微生物实验室、研发中心的全市重大动物疫病新型疫苗创制重大工程,目前已获农业部兽药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24种兽药批准文号。待全面建成后,建筑总面积可达10多万平米,将成为目前国内生产兽用生物制品单厂建筑规模最大的企业。
这三家企业是全省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系列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的实施,不仅带动我省一批上下游企业发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更让新兴产业雏形开始兴起。
据统计,截至9月底,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辐射带动所在区域内150多家企业协同发展。
朝着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迈近 获得授权专利2200多件
合肥市微小型燃气轮机研发与产业化重大专项攻坚克难研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微小型燃气轮机,突破离心压气机设计方法与制造、高效动力涡轮设计方法与制造、4兆瓦级燃气轮机整机集成等多项关键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示范引领我国微小型燃气轮机产业发展。
合肥市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重大专项主导编制的《中文语音合成互联网服务接口规范》和《中文语音识别互联网服务接口规范》两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填补了我国智能语音技术领域云集成标准的空白,研制的“智医助理”机器人通过了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取得456分的成绩(合格线360分),达到中高级水平。机器人通过医师考试,在全球尚属首次。
知识产权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省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过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的实施,助推企业突破一大批产业化关键技术,朝着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迈近坚实一步。
据统计,截至9月底,我省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共获得授权专利2200多件。
汇集固定科研人员1.12万人 其中硕士研究以上学历占比43.6%
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的实施不仅奠定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基础,也集聚一批优秀产业人才。
芜湖市纳米环保材料及一体化装备研发生产和制造重大工程拥有一支以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为首、23名固定科研人员组成的人才团队,拥有与该重大工程相关的发明专利3项。
淮南市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原料药生产重大专项组建一支以院士为带头人、23名科研人员组成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以公司股权为纽带,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密切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截至9月底, 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拥有固定科研人员1.12万人,其中硕士研究以上学历占比43.6%。量子通信(合肥)重大专项拥有博士以上学历2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9%,获评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初步组建了芯片化研发团队和量子通信移动产品团队。
撬动投资约83.2亿元 开展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建设
2017年上半年,我省采取后补助的方式,安排省级引导资金累计近2.11亿元支持第一批、第二批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的40家承担单位开展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建设。
截至9月底,共撬动投资约83.2亿元,其中:2016年8月确定的首批4个重大工程和3个重大专项,获得省级引导资金0.48亿元,引导投资60.8亿元,实现产值30.5亿元;今年10月份确定的第二批12个重大工程和15个重大专项,获得省级引导资金1.63亿元,引导投资22.4亿元,实现产值50.9亿元。(记者顾继月 实习生周琴 通讯员张林)
编辑:姬祥虎责任编辑:徐婷
昆明信息港官方微信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把这一精神落到实处,安徽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三重一创”建设启动实施一年多来,仅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就先后实施了2批、34个,覆盖11个市,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
带动全省150多家企业协同发展
在芜湖市跨座式单轨及APM车辆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现场,现代化的APM(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试验线建设已经全面建成,线上车辆动态测试在如火如荼开展。待一期建成后,这里将每年新造单轨车200辆、APM车60辆,有望推动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在蚌埠市生物基新材料研制和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基地,以生产生物基材料聚乳酸为重点、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60万吨淀粉糖、3万千瓦热电联产、2000吨/年聚乳酸纤维生产线等16个相关单体及配套项目正全面施工中。建成后,这里将打造从聚乳酸切片到聚乳酸纤维、聚乳酸制品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产业前景广阔。
在药都亳州,一个集生产车间、综合仓库、成品冷冻冷藏库、实验动物房、微生物实验室、研发中心的全市重大动物疫病新型疫苗创制重大工程,目前已获农业部兽药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24种兽药批准文号。待全面建成后,建筑总面积可达10多万平米,将成为目前国内生产兽用生物制品单厂建筑规模最大的企业。
这三家企业是全省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系列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的实施,不仅带动我省一批上下游企业发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更让新兴产业雏形开始兴起。
据统计,截至9月底,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辐射带动所在区域内150多家企业协同发展。
朝着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迈近
获得授权专利2200多件
合肥市微小型燃气轮机研发与产业化重大专项攻坚克难研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微小型燃气轮机,突破离心压气机设计方法与制造、高效动力涡轮设计方法与制造、4兆瓦级燃气轮机整机集成等多项关键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示范引领我国微小型燃气轮机产业发展。
合肥市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重大专项主导编制的《中文语音合成互联网服务接口规范》和《中文语音识别互联网服务接口规范》两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填补了我国智能语音技术领域云集成标准的空白,研制的“智医助理”机器人通过了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取得456分的成绩(合格线360分),达到中高级水平。机器人通过医师考试,在全球尚属首次。
知识产权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省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过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的实施,助推企业突破一大批产业化关键技术,朝着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迈近坚实一步。
据统计,截至9月底,我省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共获得授权专利2200多件。
1       
责任编辑: 焦源源更新日期: 8:33:46今年芜湖发明专利授权达到990件 再次刷新记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截至7月份,今年芜湖发明专利授权达到990件,已超过去年的853件,再次刷新记录。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市专利累计申请量从当年的4件一路飞奔,2001年突破百件,2009年破千,2011年破万,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当年成为全省首个专利累计申请、授权双过万的城市。到今年5月,我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全省率先突破十件大关,达10.34件,已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在经济增速趋紧的新常态下,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逆势上扬,充分彰显了我市创新能力依然旺盛,专利正成为企业谋求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今年芜湖发明专利授权达到990件 再次刷新记录
截至7月份,今年芜湖发明专利授权达到990件,已超过去年的853件,再次刷新记录。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市专利累计申请量从当年的4件一路飞奔,2001年突破百件,2009年破千,2011年破万,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当年成为全省首个专利累计申请、授权双过万的城市。到今年5月,我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全省率先突破十件大关,达10.34件,已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在经济增速趋紧的新常态下,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逆势上扬,充分彰显了我市创新能力依然旺盛,专利正成为企业谋求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兴则城市兴,企业强则城市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运用专利这一武器&攻城略地&抢占市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014年全市企业申请专利13024件,占全市76.3%;申请发明专利6896件,占全市73.8%;授权专利7607件,占全市85.1%;授权发明专利721件,占全市授权发明总量的84.5%。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作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传统产业企业也利用专利成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有着切身体会:奇瑞从2002年起开始申报专利,2007年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1000件,此后每年的申请量均在1000件以上,连续六年位列全国企业申请量前十位,是我市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截至去年底,奇瑞在国内外累计申请专利9896件、占全市总量的11.7%,45%的发明专利得到了转化和产业化,更多专利应用于专利布局和保护,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依靠专利和创新赢得市场,奇瑞绝不是个案。今年6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的&商环&生产企业&&安徽芜湖圣大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在重视研发的同时,也更加重视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圣大公司通过发明协会,引入专利局专家,围绕着&商环&建立了专利池,进行全方位的专利保护。目前圣大公司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有29项,实用新型专利120多项,外观专利6项。  再上一步,站在全市产业升级的坐标上看,2014年我市四大支柱产业共授权发明专利573件,占全市67.2%,支柱产业成为全市创新的支柱。其中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明专利授权达378件,占全市44.3%,创新能力居我市各产业首位。与此同时,专利申请质量明显提升,我市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占比从2013年的33.7:38.4:27.9 转变为54.8:39.9:5.3,发明专利申请量由6041件提高到9346件,同比增长45.9%,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凸显了在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引导下,专利申请结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在今天的芜湖,专利创造运用能力的提升来源于日趋完善的激励政策体系&&用真金白银激励江城人的发明创造和自主创新。芜湖诞生的每一个发明专利获得授权,都会奖励1万元,进入实质性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也有3000元的补助。单位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达50件、30件以上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再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为提升发明专利申请、授权质量,对于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和优秀奖的企业再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加大发明专利的创造和运用,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楚武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您当前的位置 :
【领航新征程】安徽“三重一创”建设一年来取得重大进展
已启动3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
来源:&&&作者:顾继月 周琴 张林&&&编辑:陆璐
2017首届中国青少年经典诵读文化展...
十年等一回,原版《猫》明年来华
深圳十余家银行暂停房贷 购房者寄望...
天生小战士!小威爱女紧握双拳 气场...
这份年末饭局“生存指南”赶紧打包收好
24小时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明专利授权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