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 英文之间,大公司到底该不该做金融业务

你浏览的页面不存在
我的图书馆
信息提示:
你要浏览的文章不存在,5秒后将自动跳转到“360doc个人图书馆”的首页,你可以继续浏览其它好文章,也可以&
&当前页面。进则盘活全局,退则满盘皆输,大公司到底该不该做金融业务? | 馨金融-ZAKER新闻
跨界除了产生势能,还会带来风险。—— 馨金融洪偌馨 / 文之前的很多篇文章中,我都提起过一个观点,我对于新金融的界定,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未来有流量、有客户、有数据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都会介入金融业务。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提供服务和产品将成为一个标配。而随着金融服务和产品种类的增多、规模的增长,这一板块也必然走向独立发展的路径。这一点,先有蚂蚁金服之于阿里巴巴、京东金融之于京东集团,后有 360 金控之于奇虎 360、凤凰金融之于凤凰、苏宁金融之于苏宁云商等。最近,唯品会也在第一季度财报发布的同时,宣布将分拆金融业务,与其主营业务电商、物流并列成为三大战略板块之一。而从其目前的业务思路来看,B 端供应链金融 +C 端消费金融的打开方式,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事实上,因为最早几家布局金融业务的大公司们在产品、业务线甚至生态建立方面的成功,让我们在对于这个话题的探讨中很容易陷入一个狭隘的思路中,那就是大企业在主营业务进入平稳期甚至衰退期之后,拓展金融业务是最容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布局,而因为他们在产业链、场景、客户、流量方面有优势,所以做金融很容易成功,而成功的路径只要跟随着先行者的脚步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我们打开视野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并非如此:?
大公司拓展金融业务的原因有很多,增加利润虽然必然是其中一个,但并不是全部。对于大集团而言,金融业务可以起到一种润滑剂的作用,完善整个业务生态。更重要的是,金融业务与 " 财技 " 的叠加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比如提升估值、便于融资等等。?
当金融业务成长得足够大,基础设施足够健全,金融业务可以自成生态时,将形成新的品牌溢价,可能带来更大的惊喜。?
也并不是每一个大公司都适合做金融,或者说如果没有找到最合适的路径,有些公司的金融业务只会成为累赘而不是优势。金融是门技术,财务是门艺术从财务的角度看,大部分公司的金融业务确实能给公司的财报增色不少。就像前面说过的,作为一条新的业务线,金融业务是可以赚钱的,而且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能够赚越来越多的钱。一直以来,金融行业的高利润是做实业甚至做互联网的公司们无论如何拍马向前也望尘莫及的,现在这些公司发现自己掌握着产业链上下游、掌握着场景、流量、用户,现在连银行、保险这样的大牌照都在向他们敞开大门,搭建一条业务线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而包括支付、信贷、理财等都业务已经是比较成熟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基本与现有平台做个嫁接,就可以很快看到成果。最近,新浪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新浪第一季度净营收为 2.781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均增长 40%,其中非广告营收为 5010 万美元。而在非广告营收中,除了微博增长贡献的 990 万美元之外,另一个贡献者主要来自新浪支付,这一业务在 2017 年 1 季度快速增长,营收达到了 1000 万美元,占到非广告营收的 20%。情况相近的还有苏宁云商,一季报显示,苏宁金融业务总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 152.1%+,其中贷款利息差和理财产品贡献利润。中泰证券分析称,预计 2017 年苏宁金服有望实现营收 18 到 20 亿元,贡献净利润 4.5 亿元。除了金融业务本身增长带来的营收增长以外,金融业务还可以反哺集团,带来集团财务营收的提升。
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17 财年(2016 年 4 月 1 日 -2017 年 3 月 31 日),阿里巴巴其他收入合计 60.86 亿元,较 2016 财年的 20.58 亿元同比增长 196%。其中,仅蚂蚁金服的专利费用(royalty fee)和软件技术服务费用一项收入就达到了 20.86 亿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根据其往年财报显示的数据,2014 到 2017 的 4 个财年里,阿里巴巴累计向蚂蚁金服收取了 66.39 亿元的专利费用和软件技术服务费用。除此之外,金融业务因为其本身灵活的性质,与财务手段相叠加,效果更佳。比如之前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收紧,许多上市公司愿意斥巨资收购一张牌照来提升市值;而近一段时间消费金融站上风口,目前通过参股等方式布局消费金融业务的上市公司有 50 多家,消费金融业务不仅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更重要的是像二三四五在披露财报之后,股价应声大涨,直接封上涨停板。事实上,即便金融业务本身并不盈利,它也能够带来其他价值,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京东金融。很显然,京东作为一家急于实现盈利、美化财务报表的公司,京东金融没有达到增加盈利的目标,反而是为巨额亏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在去年底京东集团剥离京东金融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在为整个集团的盈利创造条件。不过拆分之后的京东金融,一方面仍然始终在为集团的各条业务线服务,另一方面,其本身也有了更大的品牌溢价空间。今年 3 月,京东金融完成私有化交易之后,估值较 A 轮融资也有所提升。我们都知道,不同的类型业务估值模式是不一样。对于综合性集团来说,估值一般较低。而且,放在京东集团内,京东金融未来也会有估值瓶颈,而剥离可以增大估值空间。许多电商、互联网巨头将金融业务进行拆分,其实都是这个思路,一方面可以继续发挥金融业务对内的服务价值,另一方面在资本和市场上又能争取到更多机会。一旦形成平台或生态,具备对外输出品牌和技术的能力,其潜力甚至可能超过其主营业务。繁华背后,隐忧重重当然,硬币的另一面同样不可忽略。与其它领域的创新不同,一旦涉足金融业务就不得不面临潜在的政策和业务风险。这也是眼下不少公司要把金融板块独立拆分的原因之一,就世界范围来看,金融业都是受到监管最为严厉的领域之一。最近,百度就受到其金融板块的拖累,被国际评级公司穆迪列入了评级下调复评名单。原因是由于与核心业务相比财务和执行风险更高的金融业务增长迅速,百度的发行人评级因此承压。穆迪称,百度于今年 4 月 27 日披露的 3 月底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 3 月底,其全资所有的、负责理财及小额贷款业务运营的金融服务事业群总资产为人民币 250 亿元,相当于百度总资产的 12%。百度向个人投资者出售此类金融资产。穆迪担心此类风险较高业务的迅猛增长令百度面临项目开发及中国
(Aa3/ 负面)中小企业融资敞口风险。此外,金融服务事业群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将推升百度的杠杆水平,这对其评级具有负面影响。并且,穆迪的报告显示,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相关业务发展时间较短,未来 12-18 个月此类业务的执行风险仍然较高。百度受累于其金融板块,那是不是拆分独立就可以减少这部分负面影响呢?现实情况看来,貌似也并不是。除了流量、客户、数据之外,对于涉足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已有的品牌效应和隐性背书才是让它们得以快速跨界的核心优势——大大降低了平台与投资人建立信任的成本。但反之,这种深度捆绑的关系也容易引火上身。比如,几天前,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在官网发布了一份公告称,5 月中旬,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网络巡查发现,国美旗下的互金平台美易理财的多个产品存在与其疑似关联公司进行交易的情况,涉嫌自融自保。被官方组织指名道姓地质疑自融的情况并不多见,事实上,这已不是国美旗下的互金平台第一次被质疑了。前不久,另一个板块 " 国美在线金融频道 " 也曾曝出涉嫌关联企业融资、关联企业担保等情况。而再往前看,早在 2014 年末,新浪旗下的互联网理财平台新浪微财富也曾 " 踩雷 ",其平台上销售的来自 P2P 平台中汇的产品——汇盈宝和外贸贷出现兑付问题。最后不仅发现提供资产公司有问题,连基础资产中的票据都是假的。而当时,新浪微财富不仅为中汇在线的产品提供了流量和客户,官方宣传资料中还出现了 " 模式成熟、风险趋零 " 等词汇,对于该产品的描述更用了," 由银行承诺兑付,安全稳健,100% 资金安全。"事发之后,新浪微财富也因风控不到位、过度宣传等问题饱受诟病。其母公司新浪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舆论压力,毕竟大多数投资人都是冲着这个品牌去做的投资。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隐忧之外,一些业内的朋友告诉我,大公司转化能量和资源到金融板块的效果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除了有跨界带来的文化、理念、专业上的差异外,不同版块之间的资源调配和协同合作其实难度相当高。某门户媒体系的互金平台高管告诉我,尽管母公司有较好的品牌知名度、用户基础,甚至传播渠道,但金融板块并不能随意调用其核心资源,就连最基本的借助其平台做内容传播也是要计费的。跨界不易,且行且珍惜。原创声明:馨金融的每一篇原创稿件都经过反复的打磨,只希望能带给大家更有价值的阅读。我们欢迎知识的分享,但更希望自己的劳动能被尊重,在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馨金融(Xinfinance)。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投资理财3小时前
金融界1小时前
金融界3小时前
金融界3小时前
金融界3小时前
金融界3小时前
金融界2小时前
金融界3小时前
金融界3小时前
金融界5小时前
金融界6小时前
金融界6小时前
投资理财8小时前
投资理财8小时前
金融界7分钟前美国穷人消费金融服务进退两难
和普通大众一样,那些容易被大银行忽视的人群,也需要有银行账户、借记卡以及信贷。若有企业愿意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这当然再好不过了。但在消费了金融服务后,这些正努力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好一些的人发现,情况反而更糟了。
不与银行打交道的成本更高
卖帽子为生的美国男子肯·马丁(Ken Martin)每个月支付孩子的看护费时,用的是汇票而非支票。马丁说,使用汇票没有透支的风险。而通过银行汇钱产生的费用仅为7美元(约合人民币46元),要是在邮局办理的话费用更低,只需1.25美元(约合人民币8.2元),只不过去邮局并不方便。
去年秋天,马丁境况不佳,不得不露宿街头,常常错过了邮局的营业时间,但他宁愿怀揣数百美元的现金睡在大街上,也不愿冒着透支风险使用支票。因为一旦透支,高昂的费用“简直要了我的命”。
日常生活的开销太大!这是美国低收入群体的共同感受。在这当中,金融服务产生的费用就是一座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去年9月报道称,有8%的美国家庭以及1/3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88万元)的人口没有银行账户。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期则报道称,2013年,有近1000万美国家庭没有与银行打过任何交道;将近2500万家庭虽在银行开设了账户,却用借记卡或信用卡之外的理财方式量入为出,如预付费借记卡、发薪日贷款或其他支付方式。
很多美国人使用这些理财方式是出于无奈: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不稳定或信用评分很低,他们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在银行办理信用卡或借记卡,并经常性地使用银行的金融服务——对于他们来说,在银行开户太贵了,很多人甚至都达不到免交每月手续费的最低收支额度。还有一些人觉得,面临承担未知费用的风险太大了,因此即便开户也不敢使用银行的服务,正如马丁那样。
上述这部分人被称作次级借贷者(underbanked,即缺乏银行服务者)。然而可悲的是,不与银行打交道让他们的生活成本更加昂贵。
据《经济学人》报道,在信用合作社或类似机构兑现支票,须缴纳不菲的手续费,通常是票面价值的2%~5%。左翼智库“美国进步中心”的工作人员乔·瓦伦蒂(Joe Valenti)表示,那些没有在银行开户的人最终还是逃不过两种费用:兑现支票要交手续费;把现金换成汇票也要交费。不要小看这些“小钱”,另一家智库“布鲁金斯学会”2008年曾预计,若不在银行开户,一名全职工作者整个职业生涯要缴纳的此类费用加起来可达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35万元)之多。
信用糟糕仍能申请到信用卡
看来,生活在金融时代,不与银行打交道是不现实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消费行为,你就需要有银行账户、借记卡以及信贷,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腰缠万贯的富人是各大银行争抢的“香饽饽”,不过穷人也并非无人问津。例如,美国各大银行极力推行的“发薪日贷款”,便以低收入群体为目标客户。
据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美国非盈利机构“责任贷款中心”2013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包括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地区金融银行等美国大型银行,正在极力推销利率极高的“发薪日贷款”。
所谓“发薪日贷款”,又称薪水预付或工资抵押贷款,是一种一至两周的短期贷款,借款人在领到薪水后即偿还贷款。其额度一般在100~1500美元(约合人民币658~9882元),借款人多为低收入者。“责任贷款中心”的报告显示,2011年,平均每名借贷者贷款的次数为13次。
FICO是美国最著名的消费信用评估公司,该公司的信用报告被美国三大信用机构采用。按照FICO的说法,信用评分达680分及以上视作信用卓著,金融机构可以毫不迟疑地发放贷款;如果低于620分,借款人就会被要求增加担保,或者被拒绝借款;若低于600分,则被视为高风险客户——据美国财经网站The Stree报道,此类客户的违约率约为1/8。
可即便信用评分不高,也会受到金融机构垂青。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便报道称,虽然当时美国仍未从金融危机中走出,但在汽车贷款中,仍有一些金融机构愿意借钱给低信用者,而且这一比例在增加。此外,美国汽车数据服务公司“益百利汽车”高级主管梅琳达·萨布利斯基(Melinda Zabritski),2014年8月在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的采访时表示,当年第二季度,全美金融机构发放给信用评分在619~550之间者的车贷为1200万笔,占总量的近两成。
“大型银行暂时退出了这方面的业务,”“责任贷款中心”专门研究掠夺性贷款(predatory lending,一种有误导性或欺诈性的贷款行为)的克里斯·库卡拉(Chris Kukla)说,“但仍有大量处于金融业务边缘的公司,愿意利用次级借贷者的困难发放贷款。”
至于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信用卡,即便是信用评分低于600分的高风险客户也能申请到。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最近在报告中指出,一些金融机构喜欢向次级借贷者,甚至是“状况最糟糕的”次级借贷者——信用评分远低于600的人——提供服务。
位于南达科他州的普瑞密尔银行就是这样一家金融机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行2009年向客户推出了一种“预先批准”的信用卡。这意味着,只要用户愿意,即便“你的信用状况糟糕……但仍能申请到(信用卡)”,个人理财网站CardHub首席执行官奥迪希斯·帕帕蒂米特里奥(Odysseas Papadimitriou)说。
“雁过拔毛”让穷人的经济雪上加霜
向更多信用不佳的人提供信用卡等金融服务,这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吗?不是说接受服务的人越多越好吗?并不总是如此!
《大西洋月刊》称,一些信用卡发行公司的业务模式,依赖于向客户收取高额费用,高到客户可能无力承担。而且只要你还想使用信用卡,就无法摆脱这些不断增长的收费,如按月收取的账户维护费——相对来说,大的信用卡发行公司是靠收取利息及滞纳金赚钱,而非这种经常性的收费。这也意味着,即便这些边缘金融公司的客户不做任何违规的事情,也要“破财”,因为这是之前合同里已经规定了的。
比起高昂的持卡成本,边缘金融公司吸纳客户的方式或许危害更甚。根据CFPB的调查,此类公司在锁定目标客户后,会向他们发送“预先批准”的信用卡申请邮件,里面的语句有意含混不清,艰涩难懂的金融术语一大堆,而且篇幅比其他借贷机构的此类文件平均长70%。
“尽管这些小公司发送的文件篇幅更长,里面的信用卡术语更多更复杂,但它们更倾向于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发送邮件。”CFPB在报告中写道。要看懂这种文件,至少需要接受两年的大学教育,然而,收到过这种邮件的人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没有上过大学。而且,在年间,收到过这种邮件的家庭数量翻了一番。
当诘屈聱牙的合同送至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手里时,在急需金融服务的迫切心情促使下,他们往往会没怎么弄懂合同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时就不要指望金融公司会“善心大发”,不占那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的便宜了。事实上,“它们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将客户吞噬”,库卡拉说。比如,那些不能尽快还上“发薪日贷款”的人,往往会被提供贷款的公司收取高达300%的利率;而出售预付费借记卡的公司也常常收取额外费用,有时候,用户即便往卡里充钱也会被收取费用。
形形色色的“雁过拔毛”,让正努力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好一些的人发现,在签下合同、使用一款新金融产品之后,自己的经济状况反而更糟了。
对于这种情况,在纽约一家幼儿园当教师的桑度·霍利斯特(Sando Hollister)深有感触。她在接受《纽约邮报》的采访时称,自己用了某金融机构的信用卡后,在5个月内被收取了逾700美元(约合人民币4611.8元)的信用保护费(可使持卡人在经济困难时享受一定优惠)。桑度称,她从来就没有向发卡公司申请信用保护,“是他们把这项服务夹带着给我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退两难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