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召开的“城乡发展不平衡论坛”探讨了哪些内容?

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将于5月在京召开
  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和宏福集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于昨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将于5月5日至6日在北京郑各庄村举办。
  2月22日,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和宏福集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将于5月5日至6日在北京郑各庄村举办。图为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兴科摄影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国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主任徐小勇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宏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出席了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城市化不仅涉及到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转变,也涉及到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向城乡一体化体制的转变;既涉及到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也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还涉及到农业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
  由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和肯同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已于2010年12月在中原名城开封成功举行。首届论坛的主题是“土地制度、城市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据了解,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是指乡镇集体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不经过土地征用,在集体土地上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实现农民生产方式转变与分享经济成果的城市化模式。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在农民自主城市化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之所以选在北京郑各庄村的温都水城举办,也是因为北京郑各庄村在农民自主城市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让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并且成为了企业的股东,农民带着资本“进城”和“集体土地长出的城市”成为了郑各庄现象的一种发展模式。
  据了解,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旨在探讨如何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的原则实行城乡土地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从而对农民自主型城市化给予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导。
  据悉,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将邀请全国知名农村工作者、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农民自主型城市化的践行者、企业家、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就新形势下农村自主城市化过程中涌现出来了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切实为中国广大农村的深入发展和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李铁主任发表《城中村:起源、症结、出路》主题演讲&&&&&&&&&&&&&&&&&
&城市中国网&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于5月5日至6日在北京昌平区郑各庄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德平出席会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致辞并发表学术演讲。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所谓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是指乡村集体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不经过土地征用,在集体土地上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实现农民生产方式转变与分享经济成果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涌现出了许多农民自主城市化案例。
李铁主任在演讲中指出历史上众多留下最好的历史形态的城镇往往是农民自发建设而成,历史上农民享有土地的产权,具有开发的动力、经验和能力。在谈及城中村改造对策时,李铁主任认为应结合城中村建设实际,给予农民长期授权,使其免受拆迁威胁;同时市政基础设施要无条件地覆盖城中村;赋予农民相应的产权并允许其自主进行置换和改造。
李铁主任还指出城中村也可以是城市景观中一个新的亮点。例如中国澳门充分考虑到农民在城市发展中做出的长期的贡献,在政策制定中做到了尊重城市的土地所有、产权和个性,因而在城市发展中体现出城市重要的景观体现,并保持了时代发展特性。
与会并发表演讲的专家还包括:蔡继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陶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陈甬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柳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周天勇(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以及耿明斋(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各地有关方面代表共200人参加了会议。
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农民自主型城市化
当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漩涡中一路蹒跚前行的时候,中国经济已经在2010年悄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十多年来,在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化起到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从1980年19%的城市化率到2010年的47%,再到2030年预期的65%,城市化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转变,也涉及到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向城乡一体化体制的转变;既涉及到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也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还涉及到农业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既涉及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也涉及到政府主导和农民自主的模式定位。因此,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
本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所谓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是指乡镇集体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不经过土地征用,在集体土地上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实现农民生产方式转变与分享经济成果的城市化模式。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在农民自主城市化方面都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次论坛之所以选在北京郑各庄的温都水城举办,也正是因为郑各庄在农民自主城市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然而,农民自主型城市化受到现行一些政策法规特别是《土地管理法》的严重制约。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全面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的原则实行城乡土地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从而对农民自主型城市化给予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十年论坛在京召开,探讨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4日,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十年论坛暨云联创新经济模式研讨会在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举行。国家发改委、中国光大银行等二十多个中央国家部委机构的相关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共计15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由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主题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共建和谐美丽中国”。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共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本次研讨会运用统筹协调的观点,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重大政策、理论,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与新特征,城乡统筹发展趋势与新思路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旨在通过挖掘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典型模式,找出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推动下一阶段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和谐美丽中国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研讨会总结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比较分析中西方不同国家各时期城乡统筹战略发展,研析了城乡各种统筹发展创新模式,突出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本的情怀。
研讨会期间,主办方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向大家发放了由谢华平主任主编的《聚焦城乡》、《智谋城乡》的书籍。汇集了“十二五”以来由中心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和最新科研成果。
另外,与领导、专家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致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利益叠加,这就给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单位和专家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更全面的创新思维。现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正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新阶段就会带来新的问题。如存在着整体谋划水平不高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时间(到2020年)紧迫的问题,地方政府决策能力不到位的问题等等,形势逼人又催人。
与会领导、专家测算,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基本完成城镇化任务。但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发生一系列深刻的经济体制变化。比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等;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将与农村资源(如土地)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土地兼并和农业现代化。会议认为:以产业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产业和城市的和谐统一,这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研讨会对党的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充满信心。从2002年到2017年的十五年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是逐步丰富和日臻完善的,越来越切合中国城市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仅包含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又包含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既有当前的具体措施又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中国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乔全兴):4月16日,第二届中国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论坛由中国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和北京房展组委会主办,以“城镇化发展与房地产变局”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以产业改革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助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在加快以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天的论坛上,著名房地产政策专家王钰林,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李兵弟,分别就新常态下房地产的形势和出路以及绿色建材与新能源对房地产变局的重要作用发表演讲。而中国新型城镇化联盟主席崔海明则表示,房地产行业已经走出高利时代,如果企业还固步自封,必将被市场淘汰。只有结合新型化城镇建设的大背景,重视新型建材、新型能源,把建设重心由大城市转向小城镇,才能开拓房地产企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是综合性国家级产业联盟,由中国建筑技术集团、中国风电集团等近百家国际知名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发起,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产委批准成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