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尼康d750打鸟如何设置0

&主题:今天下午去尼康体验店玩了下D750,什么都好,就是
泡网分: 4.098
注册: 2010年08月
说实话D750让我很满意,因为手柄很深,握感极佳,整机也很轻,取景器明亮,高感随便试了下,也还不错。同时我也试了wifi功能。
唯一让我担心,也许是杞人忧天的是,翻转屏是通过排线连接到机身的,小小纤薄的排线维系着非常重要的屏幕和机身。让人非常担心,我没有接触过其他尼康的翻转屏机身,或许这种排线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我总感觉那根排线经不起折腾,以前MD时代,SONY的R909就是被排线问题折磨的全军覆没的,从那时候起就对弯曲的排线心有余悸。
瞬时对D750没有兴趣了,至少需要观望一阵,等小白鼠们试验了再说。
下午拍了几张照片,但是我只有768K的权限,非压缩不可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8662&&回帖:81 &&
泡网分: 44.862
精华: 2帖子: 11885
注册: 2001年01月
mathweiwei 发表于
这个我还真没留意,我觉得包皮,,,呵呵不是问题就算脱胶了以后换新的就是了,关键还是看内部核心部件。我感觉D750的做工比不上D810 ,但是比D610要稍微好点,日本人的等级观念非常森严。
前面有朋友提到快门声,我觉得D750的快门声音很轻,我试了Q,QC,感觉和普通快门没什么区别,说实话,少了点感觉,不过现在尼康的机身快门声音普遍疲软,从减少机震来看是好事。好的,谢谢。最近在考虑,是不是出了5D3,重新入N家。
泡网分: 0.249
注册: 2012年02月
现在知道了为什么模特要穿白色肩带的衣服,为了后期调色用。
作为一个D700用户,当我晚上光线复杂的时候要拍东西之前,连我媳妇这个摄影盲都知道会给我一张白纸:“又要自定义白平衡了?”
泡网分: 0.006
注册: 2014年08月
排线问题应该不用担心,我60D可以先180度掰出来,接着360度旋转,用了几年都没问题,我用到旋转屏的几率也不是很高,一年就几个场合,没事别去动它,用的时候再掰开, 看起来D750的旋转方法更结实,当然也就没那么灵活
观望中。。。准备把60D升级到全副,D750在重点关注中,6D2还没见影
泡网分: 0.465
注册: 2005年03月
学着调一下,感觉这个主观性太大了
泡网分: 78.53
帖子: 31254
注册: 2007年06月
runyee 发表于
这个磨得太。。。。。这个是感动模式
泡网分: 17.297
帖子: 3250
注册: 2008年05月
雨中赏花 发表于
感到模式,一键完成。
这个磨得太。。。。。
泡网分: 5.303
注册: 2010年05月
也试试颜色,好像平淡了点
泡网分: 4.098
注册: 2010年08月
nikkorjun 发表于
请教楼主,D750的包胶饰皮是D800那种还是D610那种 ?谢谢!担心开胶啊。这个我还真没留意,我觉得包皮,,,呵呵不是问题就算脱胶了以后换新的就是了,关键还是看内部核心部件。我感觉D750的做工比不上D810 ,但是比D610要稍微好点,日本人的等级观念非常森严。
前面有朋友提到快门声,我觉得D750的快门声音很轻,我试了Q,QC,感觉和普通快门没什么区别,说实话,少了点感觉,不过现在尼康的机身快门声音普遍疲软,从减少机震来看是好事。
泡网分: 78.53
帖子: 31254
注册: 2007年06月
老兵新手 发表于
你那个是翻转270度,或者其他2轴翻转的都是用多芯同轴线的,那个的确是比较脆弱的,至于这种单轴翻转的叫FPCB,也就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工业标准是要耐150万次的弯折,可是如果用这种线的话就不能多轴翻转了
估计尼康不敢用多轴翻转屏就是因为这排线的稳定性,多芯同轴的确不稳当,而FPCB肯定没问题多谢,学习了。
泡网分: 8.225
帖子: 8192
注册: 2014年07月
雨中赏花 发表于
有数据支持你的话吗?
俺的2台摄像机都是翻转屏排线坏了,修比买新的便宜不了多少。你那个是翻转270度,或者其他2轴翻转的都是用多芯同轴线的,那个的确是比较脆弱的,至于这种单轴翻转的叫FPCB,也就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工业标准是要耐150万次的弯折,可是如果用这种线的话就不能多轴翻转了
估计尼康不敢用多轴翻转屏就是因为这排线的稳定性,多芯同轴的确不稳当,而FPCB肯定没问题
泡网分: 0.325
注册: 2010年04月
色彩是可以调
泡网分: 1.605
帖子: 1574
注册: 2012年01月
青青大草鱼 发表于
总感觉没d700 810之类的对焦扎实(只是凭感觉哈)。排线断了可以重新修,对焦的话可是基本是一次性的非常关注自动对焦,如果没有810好,就只能810了
泡网分: 4.45
帖子: 4393
注册: 2013年11月
青青大草鱼 发表于
就这张片子而言,色彩是完全可以校正的。就怕有的机器拍下的色彩骨子里面就不对劲,怎么调整也不好看。确实是,这几张D750的片子人像结像还是非常真实的,色彩完全可以后期调整,这才是成熟CMOS的特征。相比之前的机型,怎么调也调不出需要的色彩。
泡网分: 202.917
精华: 5帖子: 50586
注册: 2003年09月
沧海渔火 发表于
受教了,谢谢。
这个皮肤细节是肉眼可以察觉的,所以让人觉得舒服和自然。模特身上的光影处理的平润而又错落。整张片子给人以自然光下的感觉。看来克资玩得是自然流,自然的让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哼哼,准备从克资身上挖二两宝出来)要感谢你的认同和对演示的推敲,因为你的谦逊好学,深信通过不断的实践一定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没有必要去寻求所拍即所见的机身,也没有必要去强调直出即所见的效果,人人都想省力,但对于数码相机玩家而言这样的好事未必那未容易实现,学习后期才是必不可少的。 本帖最后由 老克 于
19:50 编辑
[本版禁言]
泡网分: 0.257
注册: 2014年07月
传奇老枪 发表于
从肩带看,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你这张调得好多了,看着舒服。
泡网分: 78.53
帖子: 31254
注册: 2007年06月
感到模式,一键完成。
泡网分: 78.53
帖子: 31254
注册: 2007年06月
老兵新手 发表于
现在的FPCB, 也就是所谓的软排线已经非常成熟了,都能耐几百万次弯折的,除非楼主用剪刀去剪它, 哈哈有数据支持你的话吗?
俺的2台摄像机都是翻转屏排线坏了,修比买新的便宜不了多少。
泡网分: 20.8
帖子: 1401
注册: 2005年09月
an1942 发表于
赞同这种观点,衡量机震大小不是靠声音和主观的震感,而是要看拍片对机震的反映。快门的声音属性表征的是由快门设计思路,程式以及工艺,材质一系列因素所反映出来的外在特性和快门开合时所产生的震动值不是一个概念。声音大的快门机震未必就大,声音柔和的快门机震未必就小,至于声音悦耳与否更是和机震不直接关联的个人爱好,不足采信。跑题了,你说的是声音和震动的关系,楼上网友直接说的就是震动。而且对全幅单反来说,机震主要来自反光镜而不是快门
泡网分: 28.83
帖子: 7633
注册: 2008年08月
hombbb 发表于
小调一下调得很舒服!
泡网分: 5.654
帖子: 5619
注册: 2012年01月
wp2xitek 发表于
看94在蜂鸟介绍说提高橙色明度,和你是一个意思不?嗯我没有去蜂鸟看过,不过应该是一个意思
泡网分: 3.571
帖子: 2124
注册: 2008年10月
hombbb 发表于
白平衡稍稍调整,加了点黄色通道亮度,眼眶下暗部稍稍提亮点。稍稍磨点皮因为额头有些痘...看94在蜂鸟介绍说提高橙色明度,和你是一个意思不?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4.862
精华: 2帖子: 11885
注册: 2001年01月
mathweiwei 发表于
说实话D750让我很满意,因为手柄很深,握感极佳,整机也很轻,取景器明亮,高感随便试了下,也还不错。同时我也试了wifi功能。
唯一让我担心,也许是杞人忧天的是,翻转屏是通过排线连接到机身的,小小纤薄的排线维系着非常重要的屏幕和机身。让人非常担心,我没有接触过其他尼康的翻转屏机身,或许这种排线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我总感觉那根排线经不起折腾,以前MD时代,SONY的R909就是被排线问题折磨的全军覆没的,从那时候起就对弯曲的排线心有余悸。
瞬时对D750没有兴趣了,至少需要观望一阵,等小白鼠们试验了再说。
下午拍了几张照片,但是我只有768K的权限,非压缩不可了
请教楼主,D750的包胶饰皮是D800那种还是D610那种 ?谢谢!担心开胶啊。
泡网分: 2.831
帖子: 2286
注册: 2011年12月
深海浮沉 发表于
请问是如何调色的????求方法!在ACR里色温色调分别减32左右
其实我就是拿白平衡工具在灰点里点了一下
泡网分: 25.187
帖子: 1023
注册: 2004年09月
为什么不用摄像机那样的翻转屏,旋转角度大,不用的时候还可以翻过去,保护屏幕。
泡网分: 8.225
帖子: 8192
注册: 2014年07月
现在的FPCB, 也就是所谓的软排线已经非常成熟了,都能耐几百万次弯折的,除非楼主用剪刀去剪它, 哈哈
泡网分: 23.166
注册: 2004年11月
只能上下翻我觉得排线应该不容易出问题,可以问问售后换条排线多少钱。这种排线我觉得比转轴里穿线的更耐用,而且易维修。
泡网分: 40.348
帖子: 7716
注册: 2004年01月
担心翻转屏的排线,那你就把它当固定屏使用好了,就当它不能翻转的好了。有啥纠结的?
泡网分: 10.329
注册: 2009年08月
这个应该不用过份担心,D5200和D5300好象用的就是翻转屏,貌似没看到有人抱怨排线出故障的,以前用nikon 995,直接就是整个镜组可以旋转的,基本上只要拍照就要旋转,比屏幕旋转应该更频繁,一直用到报废,也没什么线出问题。
泡网分: 19.762
帖子: 5607
注册: 2009年06月
NEX用户表示 排线很皮实~~~
泡网分: 5.654
帖子: 5619
注册: 2012年01月
wp2xitek 发表于
粉嫩粉嫩的。调的色温?白平衡稍稍调整,加了点黄色通道亮度,眼眶下暗部稍稍提亮点。稍稍磨点皮因为额头有些痘
&版权所有:&&&&"D750" 相关的内容:带上尼康D750 共同品味京城深秋之美
作者:申沛
  北京从进入秋天以来,迎接我们的是接连不断的雾霾天气,“雾都”之下的我们实在难得有幸见到天日。但是秋天是短暂的,此时已经进入深秋,无论如何也要抓住秋天的尾巴,品尝一下属于北京独有的深秋之色。于是周末便拿起相机来到了具有老北京特色和文艺相结合的五道营胡同,开启了一天的觅秋之旅。  说到北京的文艺去处,我想大家立马会想到三里屯、798、后海、南锣鼓巷这些受年轻文艺青年所追捧的洋气的地方。如果说到品尝地道的秋色,那么三里屯和后海这些以酒吧闻名的地方未免逼格太高,而798这样一个艺术家聚集的朝圣地,似乎也不太接地气,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又接地气并且文艺十足的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位于二环边上紧邻雍和宫的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胡同全长600多米的沥青小路,左右两边是风格迥异的特色店铺和甜品店,与南锣鼓巷不同的是,更藏隐于闹市,有种不被打扰的清幽,我想这么一条文艺的胡同一定会有我想要的秋色。于是整装出发,装备很简单,24-85mm的人文镜头配备尼康D750,跟随我一起品尝深秋。  为什么选择尼康D750?因为它采用了镁合金和碳纤维面板的机身结构设计,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机身的强度和耐用度,同时还有效的控制住了机身的重量,对于我们女生来说,还是喜欢那些结构紧凑,小巧便携,重量适中的单反。D750就很好地权衡了这两点,无论是外形还是重量上,都能让我们在游玩的一路上轻松自在。  一会的功夫就到了目的地,如果你是无意路过这里,或许你会想起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站在胡同的路口,便会豁然开朗。“胡同幽远,小铺,有院落门牌藤萝之属。巷陌交错,猫狗相狎。其中往来穿梭,男女衣着,修短合度。胜友相逢,高朋,并谈笑宴宴”。我想形容这里再合适不过。  往里走,会发现里面的建筑都很有年代感,这里有老北京传统的住户,也有融入了现代元素的欧式小铺。中西巧妙的融合这条胡同内,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唐突,反而更有特点。比如这家餐馆的设计风格就是中西合璧,店内的装潢偏欧式,店外则选用了皇家宫廷的边框设计,搭配窗外的一片文竹相呼应,我觉得非常妙!秋天的竹子已不像夏天那样青葱,夹杂其中的黄色,更为文竹增添了一份味道。  走进胡同的深处,你会惊喜的发现许多藏不住的秋色。这是我在一户住家门外拍的,枫树叶缠绕在大门的门框之上,垂下来的几只好似害羞的少女,红着脸颊,静静地等候在那里。  起初只了解到尼康发布的这款D750相机是定位于D810和D610之间的一款机型,便认为是尼康D610或者D700的升级版本,但是真正接触到了D750发现并不是这样。虽然D750也采用了与D610同样的2432万像素传感器,但不同的是采用了全新开发的FX格式,相比以往读取速度更快,并且实现了低噪化。与D700相比,虽然都采用了FX传感器,但性能方面看起来更向尼康D610看齐。总之在处理器、对焦系统以及连拍等诸多方面的提升,让它成为一款综合表现颇为全面的全画幅新品。可以看出尼康在D750的这款产品的开发上,是采用了全新的思路,定位全新的产品线,特点鲜明。猫咪若有所思的仰头凝视这个...眼神好像在说“到底有完没完 再拍我要收费了”  继续往前走,发现一间店铺门口蹲守了一只可爱的猫咪,拍摄这只小猫时,可能是由于它有孕在身的缘故,喵麻麻总是走来走去,对于黑乎乎的镜头似乎有着强烈的不安,所以我只能躲在有掩护的石阶后面偷偷拍它,不过后来它还是很配合我的。作为一台准高速机,尼康D750拥有着6.5张/秒的最高连拍速度,对于抓拍小动物而言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搞定。原图100%放大  尼康D750的画质表现到底如何,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此次的尼康D750并没有去除低通滤镜,但是从实拍的画面可以看出,采用了FX格式的高图像品质依旧保证了画质的高清锐利。连拍模式下扑捉到的瞬间,100%放大也清晰锐利。异域风格小店门前的装饰窗台下的酒瓶装饰  游走在五道营胡同随处可见的就是这些空洋酒瓶,特有的洋文字体和包装,是这些原本单调的酒瓶重新焕发了生机,唤起了装饰的意义。别说,整齐的排列在一起还真是一道小风景。  大红门、门墩、石抱鼓这些都是老北京胡同的特色,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古香古色,有老巷子的味道。  每一处细节,尼康D750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画面的色彩还原度、饱和度都极高。24mm下的大广角,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感受过了尼康D750的高画质和连拍功能,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对焦。别看这台D750的定位是尼康的中端全画幅单反机型,但实际上这台相机可以称得上是现在尼康单反中对焦组件性能最为强劲而全面的一款。全新的Multi-CAM 3500 II自动对焦感应器让D750具备了在-3EV的环境下完成AF自动对焦的能力。虽然距离光源还有一定距离,但总体的对焦表现还是不错的,光源周围的树叶纹理清晰,光源之外细节表现也不错。原图100%放大  从五道营胡同出来,顺道往北,步行五六分钟便来到了地坛公园。秋色满园关不住,一片银杏出墙来,还没走进园内,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园内浓浓的秋味。可是未曾想到真正走进园中,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犹如新生的绿草地,已至深秋古园里竟还有如此生机盎然的小生命,不禁让我欣喜。绿油油的映衬下,斑驳的红墙似乎也宛若新生,为幽静的古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走进园中,随处可见的是银杏落叶,绿色黄色和红色交织在一起,更是为园子增添了秋的韵味。这让我联想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所写的“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听说,深秋风铃声与银杏叶更配哦。  此时已经深深的被满园的秋色所吸引,尤其是走近园中,两列银杏树整齐的排列在两侧,好像迎宾的队伍。由于已是晚秋时节,树上的银杏叶已经被秋风打落下了不少,铺在地上满满一片,于是我又拿出相机准备拍一拍地上的银杏叶。尼康D750翻转屏低角度取景低角度取景拍摄银杏树  拍摄地上的落叶我打算用低角度来取景,因为这样更能显现出秋天的萧瑟、凄美之感。好在尼康D750的机身背面搭载了一块3.2英寸的RGBW排列LCD显示屏,180度的翻转可以轻松实现高低角度的取景,再加上紧凑的机身和舒适的手柄设计,整体的操作都非常方便。这对于拍照也要看起来优雅得体,不想一副用绳命在拍照的姿势的女生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同时对于拍摄,实时取景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入秋之后的连续雾霾,让我们周围的空气都好像笼罩上了一层灰色。镜头记录下的画面有时候并不像肉眼所见那样颜色鲜亮,此时可以用D750拥有的RAW格式记录,这样就可以为后期的修饰提供保障啦。未经调整的原图 整体灰蒙蒙的颜色不够明亮后期处理后 颜色更加饱满画面更加明快掩盖在层层银杏叶中的路灯红色铜门映衬下的银杏叶  值得一提的是,D750在尼康FX格式单反中,首次突破性的内置了Wi-Fi功能,并且支持尼康开发的Wireless Mobile Utility 移动设备APP软件,可以支持移动设备遥控D750进行无线影像拍摄和传输。  下面是用尼康D750记录的一段秋叶的视频:  可以看出视频截图画质非晰锐利,色彩饱满。D750的确在视频拍摄功能方面加强了不少。使用存储卡来记录D750的视频拍摄时,采样格式是H.264/MPEG-4 AVC,如果D750外接外置HDMI视频录制设备时,从D750的HDMI接口直出的视频画面可以达到无损无压缩,而在视频录制时的基准感光度是100-12800可调的。 如果视频分辨率为1080P(60P)帧逐行扫描状态时,最高码流可以达到42Mbps。  很快便逛完了地坛公园的秋色,时间也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一天的赏秋之旅也该告于段落,于是简单收拾一番准备去填饱肚子!要说入秋转冬,最适合下馆子的当然飞涮羊肉莫属了,想到这里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热腾腾的蒸汽和麻将香气。牛羊肉组合拼盘 看着是不是很有食欲  伴随着热腾腾的火锅,一饱口福之后一天的行程宣布圆满结束。北京的秋天虽然短暂,但也不是一天可以体会完全的,不同阶段的秋天还会有不同的景象,尼康D750伴随我领略了老北京胡同和古院的深秋之美,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美景还要小伙伴们走出家门切身去体会。  当然,关于尼康D750的魅力当然也不仅如此,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款均衡全能型的全画幅单反,无论是拍摄高画质的照片或视频、还是拥有诸多实用功能的翻转屏单反相机,都可以在下面的视频中更全面的了解。  参考报价:  ¥9399
(责任编辑:HN666)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玩转全片幅:Nikon D750 影像实测
我的图书馆
玩转全片幅:Nikon D750 影像实测
Nikon的全片幅DSLR家族成员,可说是目前各家厂商中声势最为浩大,产品线切割得越来越细,拥有不同的功能和价位,似乎也能迎合不同预算与需求的进
阶摄影者,现在Nikon D750正式登场,让Nikon FX全片幅家族又增添一名生力军。Nikon
D750从型号来看,似乎是一代铭机Nikon D700的后继机种,但根据原厂的说法,Nikon
D750并非D700的后继机,其实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线,其定位介于D610与D810之间,具备恰到好处的2432万划素全片幅感光元件,同时内含与高
阶机种相同的51点自动对焦系统,在新功能方面,也一口气加入了翻转萤幕和内建Wi-Fi传输,可说是Nikon近年来最大胆的尝试与突破。
目前各厂牌全片幅DSLR逐渐成熟,且价格越来越亲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回Nikon
D750带来多项承先启后的功能与特色,是否真的能够获得摄影玩家们青睐,甚至掏腰包添购,就得看Nikon
D750自己的影像性能表现了。由于这回笔者借测Nikon
D750的时间相当短暂,所以本文还是会以画质、新功能、自动对焦与动态录影为主,进行介绍与实测。
Nikon D750实拍照片Part I (机身JPEG直出)
Nikon D750机身设计与细部功能
从机身外观来看,这台Nikon D750俨然就是D610的翻版,无论大小造型都十分相似,事实上Nikon
D750比D610机身体积更小,且单机身整体重量也轻了10公克,等于是在缩减体积与重量的状况下,还能增加许多崭新的功能,这到底是如何办到的呢?其
实是因为这回Nikon在设计D750的时候,除了工程技术成熟的镁合金机壳之外,也导入了新型碳纤维复合材质,运用于机壳前盖和反光镜箱,在维持强度同
时也大幅减轻重量,就算是新增翻转萤幕机构,也丝毫不影响Nikon D750整体重量。
Nikon D750登场!按照惯例先来装个50mm F1.4看看,标准定焦镜头50mm F1.4体积不算特别大,但在Nikon D750机身上感觉好像特别大,可能是因为Nikon D750机身设计实在太轻巧了,才会有这样的错觉。
拆掉镜头,可发现Nikon
D750与D610设计非常类似,但事实上D750机身体积还比D610还要再小一点,同时握把设计也兼顾到握持感受,特别加深了握把凹陷处,让整体握感
更好,提升手持拍摄稳定度。Nikon D750机壳后盖与顶盖为镁合金材质,前盖部分则采用最新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同时具备防滴防尘耐候特性。
这次Nikon D750最大的机身特色,就是这一个全新3.2吋可翻转液晶营幕,即便加了翻转机构,机身也能维持一定的厚薄度,不影响整体操作,同时按键配置上依然维持左右开攻模式,没有因为翻转机构而更改设计,维持同样的操作感。
Nikon D750机顶部分,左侧为拍摄模式与过片模式转盘,右侧则是录影键、对焦启动、快门释放钮与相机资讯显示萤幕。
Nikon D750握把部分设计挺为合手,整体线条十分圆润,实际握起感觉还蛮舒适的,加上大面积蒙皮也有止滑作用,就算是长时间拍摄也不至于疲累。这一侧还有SD记忆卡插槽。
Nikon D750机身左侧,这里配置一些IO输入输出接口,支援主流规格的麦克风输入和HDMI影音输出。
Nikon D750机身底部,产地为泰国制,脚架孔部分仅设计止滑格纹,没有止滑橡胶贴皮,一旁为电池舱盖与垂直手把电子接点。
验明正身!Nikon D750的Logo采用立体刻印,并非一般印刷上去的字体,质感大大加分。上方有红外线遥控接收器、BKT按键与内建闪光灯控制纽。
电源开关整合快门键,此一区域是摄影者拍摄时最常使用到的区块,因此一些重要的拍摄设定键也整合于此,包括曝光补偿、测光功能切换键,还有重要的前方控制转盘。
Nikon D750的机顶资讯显示萤幕,很明显的萤幕尺寸有点小,虽然面积不大,但该有的资讯还是都在,依然能帮助摄影者在昏暗微光地区,确实掌握各项拍摄资讯。
机顶配置Nikon标准型的热靴座,相容于Nikon原厂TTL外接闪光灯。
Nikon D750仍然内建闪光灯,没有因为防滴防尘考量而被拿掉。这个内建闪光灯除了能用来补光,亦可支援手动闪灯与离机闪灯触发模式。
独立拍摄模式与过片模式转盘,需按住不放锁定纽后,方可转动进行功能切换。
后方的控制转盘,正好在大拇指位置,方便单手操作。一旁的AE-L、AF-L按键,能透过选单自行指定该按键的细项功能。
机身右侧的多方向控制键、info资讯显示键与独立的Live View、录影模式切换启动键。
左侧也整合一些重要的基本功能,例如白平衡、影像品质与ISO感光度,最下方的i Key能即时呼叫更多拍摄选项,大幅减化拍摄途中还要进入选单更改项目的流程。
若要连接电池手把,要先将Nikon D750机身底部的橡胶垫片拆下,方可进行功能连结。
电池舱门部分,也有防滴防尘橡胶垫圈设计,使用的是EN-EL15充电锂电池。
Nikon D750可支援SD双插卡,可自行设定为额外空间、备用与RAW、JPEG分开储存,同时也能指定动态录影的储存位置。
Nikon D750主要的IO接口,从上到下为外接电源、耳机监听孔、麦克风输入孔、USB与HDMI影音输出。橡胶舱盖分为三层,使用单层孔位时不必一次全部开启,仅需打开其中一层即可。
机身前端的Pv与Fn按键其实比较接近自订功能键,可在选单中自行更改该键代表的功能。
Pv与Fn按键的按键设定可在选单中选择.大部份都是一些辅助对焦、测光与拍摄的设定。
Nikon D750翻转萤幕
为迎合摄影变化多端的构图角度,这回Nikon在D750上新增翻转式液晶萤幕,也是第一台拥有翻转萤幕功能的Nikon全片幅DSLR,拍摄时能配合
View即时预览或动态录影,创作出全新视觉感受的多变构图,无论高低角度都能轻松胜任,摄影师再也不必辛苦的趴在地上或扛铝梯制高拍摄,同样能捕捉到理
想的影像构图。
Nikon D750配备122.9万像素3.2吋液晶萤幕,支援RGBW显色技术,比一般萤幕多了白色像素,色彩更为鲜明且利于放大检视,但并未支援触控功能(笔者觉得翻转加触控还是稍微方便一些)。
若觉得萤幕颜色有些不准确的话,可使用萤幕色彩平衡自行微调,减低预览影像与实际影像的色彩落差。
这个翻转萤幕向上的最大角度差不多为90度,利于低角度拍摄取景构图之用。
Nikon D750的翻转萤幕配合Live View即时预览模式,保持优雅姿态也能轻松以低角度进行拍摄,再也不必整个人趴在地上弄得灰头土脸。
Nikon D750萤幕向下翻转的最大角度也差不多是90度,只要把双手举高,就能避开前面人群与障碍物,达成高角度拍摄功效。
萤幕向下90度翻转后的高角度拍摄模式,对于身材较为娇小的摄影者来说相当好用,实现高准确度的俯视构图。
D750的翻转萤幕结构,属于常见的多关节式设计,可惜翻转角度不大,只能支援上下90度翻转,更别说是自拍角度了,其实这种设计在以往的微单眼与消费型
数码相机上就曾经见过很多次,但在Nikon全片幅DSLR当中却是首见,令笔者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另外,这个翻转萤幕的电子排线外露的程度
非常明显,使用时要小心别去拉扯到了,以免造成萤幕排线接触不良或断裂脱落。
Nikon D750自动对焦性能
Nikon D750首次搭载改良版的自动对焦系统CAM3500
II,总共有对焦点51点,中央15点为十字对焦点,其中11点对应到F8.0光圈镜头,可搭配增距镜头一同使用,而最令人赞赏的是,Nikon
D750对焦检出范围,达到-3至+19EV,甚至比高阶机D4S、D810的-2至+19EV还要强大,也就是说在微光与高反差环境下,Nikon
D750的自动对焦能力有望超越D4S、D810,而且也同样具备新型Group群组对焦功能,大幅提升Nikon D750自动对焦的准焦信赖度。
有关对焦的功能都整合于此,包括自动、手动对焦切换,对焦模式AF-S单次、AF-A自动、AF-C连续,以及对焦点区域选择,只要按住这个按键再搭配主控制转盘,就能即时更换对焦模式。
Nikon D750自动对焦模式包含:
AF-S:单次伺服对焦,半按一次快门后,对焦距离即锁定不动
AF-C:连续伺服对焦,持续半按快门不放,对焦距离会随着主体位置移动而不动改变
AF-A:自动伺服对焦,在AF-S单次伺服和AF-C连续伺服对焦模式之间自动切换
在开始拍摄之前,我们可以在51点对焦点当中,自行更改欲使用的对焦点数目与位置,以符合拍摄主题与环境。
左图:单点对焦,可自由选择对焦点位置(对应AF-S、AF-C与AF-A模式);右图:9点对焦,一次移动9个对焦点,于范围内对焦(对应AF-C与AF-A模式)。
左图:21点对焦,一次移动21个对焦点,于范围内对焦(对应AF-C与AF-A模式);右图:51点对焦,启用全部51个自动对焦点,于范围内对焦(对应AF-S、AF-C与AF-A模式)。
左图:3D对焦,移动1个对焦点,锁定后自动进行对焦点追踪(对应AF-C与AF-A模式);右图:Group群组对焦,于对焦点分布范围内对焦(对应AF-S、AF-C与AF-A模式)。
D750的对焦系统确实相当成熟,虽然对焦点数目依然维持在51点,但在对焦准确度与效能上,确实有长足的进步,无论对焦反应速度与运作敏锐度,都能够与
高阶机D4S、D810并驾齐驱,不过,前提是摄影者必须熟悉各种对焦模式所代表的特性,再来选用适合该主题的对焦模式,才能完整发挥Nikon
D750对焦性能。
使用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模式,反复对焦Model脸部与后方背景,可看出Nikon D750的对焦反应速度。(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启动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模式和3D追踪对焦,即便Model一路向我走来,对焦点依然可以自动追踪Model脸部位置,相当适合拍摄动态主题。(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Nikon D750高速连拍
D750拥有无可挑剔的自动对焦能力,其高速连拍速度也还算不错,最高可达到每秒6.5张,而且每一张皆是2430万划素的影像。笔者以RAW加JPEG
档案格式,AF-S单次伺服对焦模式,M模式手动曝光,快门速度固定在1/500秒,并搭配SanDisk Extreme UHS-I
SDHC(45MB/s版本)记忆卡进行连拍测试,刚开拍时连拍速度维持得相当不错,但在连拍到第十张之后就开始出现卡弹现象,可能是RAW加JPEG的
写入档案过大,造成相机内存的写入缓冲区满载跟不上,如果切换成JPEG(L+Fine)档案格式的话,就可以撑到大约第23、24张,连拍速度才会开始
有变慢的感觉。
我请Model用力跳跃起来,然后按下快门开始连拍,Nikon D750一秒连拍6.5张,制成GIF动画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天空色彩断阶部分为GIF转档限制,原始照片可参考附加档案)
Nikon D750 EFFECTS特效模式
方便好用的EFFECTS特效模式,现在也出现在Nikon
D750的拍摄模式转盘上,因此我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简单创作特殊风格的影像效果,其中包含了低色调、高色调、剪影、保留特定色彩、微缩模型效果、色彩
素描以及夜视效果。在全片幅DSLR上创作这些特效影像固然好玩,同时也能获相当不错的画质,但还是有一些功能限制,例如这些EFFECTS特效模式都无
法自行调整光圈快门值,建议先通盘了解之后再开始拍摄,会比较得心应手一些。
光圈与快门:
EFFECTS特效模式皆不可调整
EFFECTS特效模式皆不可调整
可调整ISO感光度:
低色调、高色调、剪影、保留特定色彩、微缩模型效果、色彩素描
可调整对焦模式:
低色调、高色调、剪影、夜视
可调整对焦区域模式:
低色调、高色调、剪影、保留特定色彩、色彩素描
支援RAW档案格式:
低色调、高色调、剪影
仅支援JPEG档案格式:
保留特定色彩、微缩模型效果、色彩素描、夜视
低色调与高色调是大幅强调明暗对比的EFFECTS特效。
剪影EFFECTS特效可协助拍摄反差大的剪影效果,而保留特定色彩可自行决定要保留的影像色彩。
微缩模型可营造出类似小人国的影像,色彩素描则能强调物体的轮廓与色块。
夜视EFFECTS特效会拉高ISO感光度,但影像会强制切换成黑白模式。
要调整EFFECTS特效的设定值,一定要先切换成Live View即时预览模式,才有办法直接看到EFFECTS特效的最终效果,若用光学观景窗取景的话,根本看不到任何效果。
在Live View即时预览模式下,能直接设定EFFECTS特效的强弱与特性。
EFFECTS特效实拍:色彩素描。
EFFECTS特效实拍:高色调。
EFFECTS特效实拍:微缩模型效果。
EFFECTS特效实拍:保留特定色彩。
EFFECTS特效实拍:夜视。
EFFECTS特效实拍:剪影。
Nikon D750动态录影模式与Live View自动对焦
在动态录影方面,Nikon D750最高可支援主流fps的Full
HD高画质动态影像,同时也带来许多实用且富有创意的新功能,例如能让光圈变化更加流畅自然的电动光圈功能,提醒摄影者影像可能过度曝光的高光显示斑马
纹,以及颇具创意的EFFECTS特效录影。
Nikon D750提供相当多元的动态录影格式档案,而且也能切换各式影像调控档来进行录制。
现在Nikon D750动态录影有专属的短片拍摄选单,各项与录影有关的功能都集中在这里,再也不必在选单内翻来翻去找寻各项动态录影功能。
为了增强动态录影时的收音效果,Nikon D750在军舰部两侧各有一个立体声收音小麦克风,大家可以仔细找找在哪儿。
Nikon原厂表示,为了提升D750在动态录影功能上的效果表现,除了在硬件上新增翻转萤幕外,Live
View即时预览的自动对焦效能也进行提升,所以笔者这回在实际拍摄时,无论是静态或动态影像,都特别大量使用Live
View即时预览模式,感觉Live
View即时预览的自动对焦效能,虽然比不上光学观景窗中的相位式对焦系统,但跟以往的机种比较起来,在精准度与反应速度确实有二到三成的提升,室内微光
环境的迷焦发生率也降低许多,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Nikon D750在动态录影模式下的显示方式,有参考格线与电子水平仪可供选择。
开启高光显示功能,可以从录影画面中得知,哪一些区域是过度曝光没有细节的部分,可帮助摄影者调整动态录影的曝光和打光。
如果觉得镜头不够远,可以切换成DX格式来录影,如此一来就能获得1.5倍等校焦长的高画质动态影像。电动光圈则是以1/8级来更动镜头光圈,呈现更为平顺流畅的曝光与散景过度效果。
由于Nikon D750的Live
View即时预览的自动对焦功能,是采用常见的对比式自动对焦,没有动用到相位自动对焦部分,所以其对焦速度和效能还是落后给相位自动对焦一大截,但基本
上还是在笔者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过,在使用动态录影时,建议不要使用Live
View自动对焦的AF-S单次伺服对焦模式,因为对焦一次之后镜头就会停止追焦了,这样一定会出现跑焦情形,记得要切换成AF-F追踪对焦,镜头焦点才
能追着主体跑(或是想用MF手动对焦来慢慢对也可以)。(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启动脸部辨识与AF-F追踪对焦,Nikon D750在录影追焦途中,同样能正确捕捉Model脸部,不会发生焦点跑到背景的情形。(使用镜头:AF-S 16-35mm f/4G ED VR)
电动光圈实测,使用手动调整电动光圈,从光圈F1.4一路调整到F16,可观察背景与亮度的变化。可惜的是,光圈收放与镜头对焦的声音依然颇为大声,会相当清楚的录制进去。(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开启EFFECTS特效中的微缩模型效果来录影,结果会变成像缩时摄影一般的特殊效果,虽然录制时间比普通模式来得还要长,但只能说等待是值得的。(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之前Nikon D800上颇受风景摄影玩家好评的微时摄影功能,这次也内建于Nikon
D750的动态录影功能之中,只要预先设定好拍摄频率、时间与张数,再开启曝光平滑化功能,拍摄完毕后Nikon
D750会自动生成一段高画质影片档,免去繁琐的后制合成过程,实在令笔者相当赞赏。
这段微时影片大概只有十秒钟,大概就花了几十分钟来拍摄,好在Nikon D750会自动帮你算出微时影片的推估时间长度,不必担心照片张数拍得不够多而无法合成微时影片。(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想保留大部分的明暗阶调,可考虑使用扁平Flat调控档来录制动态影片,可发现暗部细节会变得非常丰富,利于一些影像后制处理,但影像整体的对比与反差会变得较小。(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这是标准调控档所录制的动态影像,可与上面的扁平Flat调控档来比较一下。(使用镜头:AF-S 50mm f/1.4G)
Nikon D750各阶ISO感光度实测
除了自动对焦与动态影像性能之外,各阶ISO感光度的表现,相信也是许多玩家非常热切想知道的项目,根据Nikon原厂的说法,D750虽然划素与
D610差不多,都是两千万划素之谱,但其实D750搭载的是一枚全新设计的全片幅感光元件,实际有效划素为2432万,与D610的2426万划素不
同,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才差6万划素这么一点零头,效果会有差别吗?俗话说,魔鬼都藏在细节里,仔细端看两者的最高原生ISO感光度,D610的最
高原生感光度为ISO 6400,而D750的最高原生感光度一举提高到ISO 12800,两者相差了一倍之多,说明了Nikon
D750与D610的差距,绝对不仅是区区6万划素而已。
Nikon D750原生ISO感光度为ISO 100至12800,同时也能自行设定相对应的最慢快门速度,让自动Auto ISO感光度运用起来更加有效率。
既然Nikon D750换上了全新感光元件,而且原生感光度也提高到ISO 12800,那么各阶ISO感光度表现又是如何?是否符合大家预期的表现?笔者在此就来实际测试Nikon D750的各阶ISO感光度。
本次测试基准设定如下
减低高ISO噪声:标准
减低长时间曝光噪声:关闭
Picture Control风格档:SD标准
主动式D-Lighting:关闭
档案格式:RAW+JPEG Fine
对焦模式:AF-S单次伺服对焦
测试镜头:AF-S 50mm f/1.4G
光圈值:固定在F2.8
曝光延迟模式:1秒(减低震动)
使用脚架拍摄
从各阶ISO感光度的实拍照片中,笔者先从ISO 50(Lo1)的延伸模拟感光度开始看起,细节表现都还算不错,接下来在ISO
100到3200之间,照片中的毛球细节和图案网格,都保留的相当良好,到了ISO
6400,虽然细节开始有所损失,不过还在可以使用的范围内。再来是ISO 12800,也就是Nikon D750原生感光度的最后极限,与ISO
6400相比,可明显发现细节部分已经消失非常多,可能是NR降噪功能开始大力介入,导致为了去除噪点而导致影像细节丢失的状况发生。最后是延伸模拟感光
度ISO 25600(Hi1)到51200(Hi2),这部分就属于比较备而不用的阶段,因为不仅影像没有细节,甚至连噪点噪声都变得有些明显。
Nikon D750调控档色彩表现
调控档对于不擅长后制的摄影来说,可说是相当方便又实用的重要功能,Nikon D750也提供默认七种调控档供摄影者自行选择,不过这次Nikon
D750的标准调控档,饱和度与对比度就相当强烈,反而切换到中性模式之后,笔者才比较习惯这样的发色。其它像是鲜豔、风景调控档,都属于重口味风格,反
倒是人像调控档的饱和度和对比度较平衡一些。另外,在Nikon
D810首见的Flat扁平调控档,也下放给D750使用,当我们面对高反差或逆光环境时,不妨考虑将调控档切换成Flat扁平模式,如此一来就不会错失
过多的影像细节。
你能清楚分辨出哪一个是标准调控档,哪一个是扁平调控档吗?没错,扁平调控档就是细节比较丰富的那一张。Nikon
D750内建了Flat扁平调控档,面对高反差、逆光环境,较能够完整保留亮部与暗部细节,利于后制编修处理流程,虽然饱和度与对比度看起来不是很讨喜,
但至少能把细节全部留回来,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Nikon D750高动态范围表现
刚才我们提到了Flat扁平调控档,能够保留更多亮部暗部影像细节,那么,许多资深的Nikon玩家一定会问,Flat扁平调控档与D-Lighting、HDR高动态范围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在此笔者也特别找了一个高反差场景,以照片来实际检视这三者的不同之处。
如果什么都不改的话,Nikon D750默认值拍出来的结果会是这样,相机还是以前景的暗部细节为主,天空的细节根本就是已经放弃了。
接着启动Nikon D750的主动式D-lighting功能,开到最强的结果会像是这样,虽然说前景的暗部细节更明亮,但是天空的细节一样不尽理想。
关闭主动式D-lighting,再来使用Nikon D750的Flat扁平调控档拍摄,照片整体的对比度变差,饱和度也降低了不少,但是天空的云彩细节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囉!
在上述几种方法都没有用的话,不妨先将Nikon D750照片格式设定为JPEG后,开启机身选单内的HDR高动态范围功能,再来尝试看看。
打完收工!HDR高动态范围功能的表现实在太令人惊豔,而且Nikon D750的HDR拍摄方式相当特别,只需释放一次快门就能完成HDR拍摄,不像有些相机拍HDR要等它跑完好几次快门才行,非常适合直接以手持方式进行HDR拍摄,不必依赖脚架就能轻轻松松大功告成。
Nikon D750 Wi-Fi无线传输实测
另一个NIkon
D750的大亮点,就是直接内建Wi-Fi无线传输功能,也是Nikon首次于全片幅DSLR中导入Wi-Fi功能,好处是不需另外添购原厂WU-1a、
WU-1b配件,就能将照片直接传入智慧型手机与平板,而且透过原厂推出的Wireless Mobile Utility
App,还能自由选择要传送RAW档或JPEG档,同时也能选择是否要压缩照片,如果想传送原始大小的照片档,当然也没问题。
至于大家在意的传输速度和稳定度方面,经过笔者实测的结果,只有在一开始预览缩图时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之后一张RAW档大概只需三到五秒就能传输完毕,
只传JPEG档的话就会更快,对于有即时影像上传、打卡的摄影玩家来说,有非常实质上的帮助,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传输延迟与配对时间。
启动Nikon D750选单内的网络连线,即可选取机身内部照片档案,与智慧型手机或平板成功连线后,传输任何一张想要的照片档。
当然也能透过智慧型手机、平板端的Wireless Mobile Utility App,直接主动连上Nikon D750的Wi-Fi局域网路,然后自行挑选想要的照片内容。
传输速度的快与慢其实相当主观,因此笔者特别录制一段照片传输的过程影片,可自行判断Nikon D750的RAW档与JPEG照片传输速度,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Wi-Fi功能除了可以传照片之外,也能透过Wireless Mobile Utility&App,进行无线同步拍摄,但可惜目前只能传输JPEG档案格式,尚未支援RAW档同步传输。
Nikon D750拍摄心得与建议
就笔者之前试用Nikon全片幅DSLR的经验来看,这台Nikon
D750可以说是一台最“丰富好玩”的Nikon全片幅DSLR,首先是初次在全片幅DSLR登场的翻转萤幕,虽然翻转萤幕的角度有限,加上不支援自拍功
能,但有了这个翻转结构,面对许多难以拍摄的场合,能更加得心应手,例如笔者经常支援记者会活动现场拍摄,有时候想用超广角镜头带一点人潮进来,就必须把
相机抬高,又因为看不清楚萤幕只能用盲拍快门来碰碰运气,有了Nikon
D750,日后就能以更加精确的构图方式,拍摄心中理想的画面。除了高角度以外,低角度拍摄更是一般玩家日常生活经常使用到的功能,举凡拍摄婴儿、孩童或
者宠物,都是翻转萤幕发挥的绝佳题材,也让Nikon D750这台全片幅DSLR操作起来更加容易上手。
再来是画质与高ISO感光度部分,Nikon
D750的画质令笔者感到十分满意,因为色彩调校非常符合笔者的喜好,几乎JPEG直出就有一定程度的鲜豔度和锐利度,加上全新感光元件与EXPEED
4影像处理器协同,同时可带来相当不错的高ISO感光度画质表现,尤其笔者特别赞赏Nikon D750在ISO
之间的影像表现,因为与之前试用的Nikon
D610比较起来,实在进步非常多,在万不得已的情形下,依然可以安心使用高ISO感光度去纪录细节。
对于笔者来说,Nikon D750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建全新CAM-3500 II第二代自动对焦系统,在实际把玩Nikon
D750之前,以为Nikon D750还是沿用现有的51点对焦系统,与D810、D4S应该没有太大的差距,没想到在室内和微光环境下,Nikon
D750的对焦速度与准确度真的非常出色,甚至令人有使用Nikon
D4S对焦拍摄的错觉,而且也下放了高阶全片幅DSLR才有的Group群组对焦模式,实在诚意十足。
其实我觉得,Nikon D750重量体积轻巧,加上有翻转萤幕与内建Wi-Fi,是否有机会成功打入女性摄影玩家的市场呢?
Nikon D750另一个主打的功能,就是动态录影部分,Live
View即时预览的对焦速度还算可圈可点,追踪对焦的反应时间也大幅提升,配合翻转萤幕一并使用,加上Nikon
D750原来就具备的画质和宽容度,相信能符合专业影音工作者的需求。除了一般PASM创意拍摄模式,新增的EFFECTS特效模式,除了能运用于静态影
像,在动态录影模式下也能直接开启使用,让影像创作更加多元。
说了这么多,到底Nikon
D750值不值得入手呢?以台湾的建议售价单机身新台币66900元来看,你得到的绝对比这个价钱来得更多,甚至是物超所值,这台Nikon
D750可说是全片幅相机市场的一枚震撼弹,光是新型51点对焦系统,加上不错的高ISO感光度,就足以让人心动,更何况还有内建Wi-Fi与翻转萤幕,
简直是把专业DSLR与亲民的微单眼功能相结合,同时在对焦速度与性能表现上又能直逼高阶机D4S与D810,Nikon
D750确实是近年来Nikon端出诚意最多的一盘牛肉。
所以,到底谁适合入手Nikon
D750呢?如果你不想要D810的超高划素,同时也不想按捺于D610的39点自动对焦和高ISO表现,那么真的可以考虑购入在各方面均优的Nikon
D750,尤其是旧款全幅D700、中阶APS-C D7100的用户,就更该考虑升级一下了。
值得入手重点:
影像画质表现优异
机身组装品质佳
重量非常轻盈
高ISO表现优异,最高可用ISO约在之间
自动对焦效能反应极为出色
直接内建Wi-Fi无线传输
高动态范围表现佳
内建全新Flat扁平调控档
动态录影品质优,可套用设定丰富
Live View自动对焦速度进步
翻转萤幕实用性高
AWB于人造光源下准确
希望改进项目:
EFFECTS特效模式无法自由调整各项参数
Live View即时预览模式较为耗电
自动对焦点分布太过于集中
翻转萤幕角度可再多些变化
Nikon D750实拍照片Part II (机身JPEG直出)
馆藏&1916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d750如何锁定测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