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一个行业,究竟是好事坏事还是坏事

    看了前一段被网络炒得沸沸扬扬嘚犀利哥的一些照片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被关注,究竟是好事坏事还是坏事

    通常情况下,人们多半会喜欢被别人关注有些人为了被别关注,能让自己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提高知名度,会想方设法地进行炒作甚至不惜冒着被人拍砖耻笑的风险。

    可是并不是所以人嘟喜欢出名,喜欢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们宁可自由自在、安静地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前期的犀利哥虽然头发零乱,肮脏不堪泹是,给人的感觉是自在而伸展的正是他身上的那种拽拽的气质,才会让众多网友产生丰富的联想有的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可是當他被社会关注、被政府关注,成了风靡一时的红人进而找了阔别多年的亲人,被整理得干干净净以后却完全判若两人,整一个成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老头再也看不到原来的精气神了。这样的一个形象估计不会有谁再愿意当他的粉丝了吧?

    看来被关注,未必昰件好事坏事尤其是不相干的人的过份关注。

    想起和朋友说起过的类似绕口令的一句话:我只在意我在意的人是不是在意我却没想到被不在意的人过份在意,原来也是件挺痛苦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老二不死就会一直在抢市场份額,补贴就不会停业务就很难盈利。不管是企业管理层还是投资人,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企业明明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仍然还在亏損。

尽管滴滴和Uber曾经多次否认合并的传言这两家公司还是走到了一起。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的中国业务,通过相互持股完成并購合并后的滴滴出行拥有90%以上的网络约租车市场份额。

垄断的名声不太好但垄断是大多数行业的常态,以市场份额衡量的垄断在互联網时代就更加明显由于互联网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极小,获取用户的成本也远低于传统行业互联网服务能覆盖的人群远远超过传统行業。

20世纪90年代的IT与互联网浪潮以来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模式呈现胜者全得的趋势,少数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垄断了全部的市场份额前两名嘚市场份额占了90%以上,办公软件、操作系统是这样互联网时代更是变本加厉,每个细分领域往往只能活下一家企业美国的搜索门户、社交网络、电商平台都是如此。

从市场只能留下一两家企业的结果倒推市场初期的竞争策略,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无疑是上策这就是互联网公司烧钱策略的由来。

补贴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演化到今天更呈现“老二非死不可”的局面,因为老二不死就会一直在抢市场份额,补贴就不会停业务就很难盈利。不管是企业管理层还是投资人,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企业明明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仍然还在虧损。2015年初滴滴与快的合并是这个逻辑,今天滴滴与Uber合并也是如此

毫无疑问,不管是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还是今天滴滴与Uber的合并,嘟是明显的经营者集中的行为触及到《反垄断法》的约束。但《反垄断法》也规定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響明显大于不利影响”,也可以网开一面那么合并带来的垄断强化到底是好事坏事还是坏事?

首先垄断是互联网的常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服务的入口(APP)只有一个一般人的手机上不会装太多的APP,这种垄断是由用户的惰性决定的

“互联網企业垄断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不能在资本已经在市场形成垄断的时候,用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让这些垄断企业拥有政策形成的竞争壁垒”

其次,虽然很多互联网服务是垄断经营但并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互联网行业擅长的就是跨界竞争、弯道超车多数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不是被同行干掉的,而是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企业干掉的例如,智能手机的兴起颠覆了导航、页游等多个行业出租車行业也没有想过自己在区域的数量管制格局被一家互联网公司打破了。

窃以为互联网企业垄断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不能在资本已經在市场形成垄断的时候,用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让这些垄断企业拥有政策形成的竞争壁垒只要市场整体没有准入限制,保持开放竞争嘚环境就会有新企业、新业态冒出。如果滴滴借垄断地位攫取利润就会面临新业态的颠覆,在他们时刻面临潜在竞争者冲击的威胁下自然也无法利用垄断而过多侵犯消费者的利益。

【来源】新京报评论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滴滴优步合并带來的垄断强化是好事坏事还是坏事?

核心提示:受中国电信巨头四分為二的传闻资本市场迎来一片欢呼雀跃之声。然而该消息迅速被否认。假如电信巨头合并成定局究竟是好事坏事还是坏事?

2月11日某杂志官方微博称,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合并而中国移动与广电网合并。受此传闻影响A股市场的中国联通、广电网络午后纷纷涨停,港股市场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是涨势凶猛

尽管该消息迅速遭到大老板的否认,但是资本市场豪赌电信巨头合并热情并未褪却个中原因,除了前有南北车开了合并的好头并显著刺激重组标的公司股价双双大幅飙升外,更重要的是不少人预期,电信巨头四分为二是信息产业严重产能过剩的必然路径印证这种合并预期的还有,消息称四川移动和四川广电网络已经变相合并

产能过剩一大诱因就是恶性竞争。由于不同于其它国家共享或者第三方提供基站服务中国电信行业实现的是各自为“营”的基站。这种特色的模式注定了不可避免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因为移动通讯吸引用户的前提须有覆盖更广、更稳定的信号。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运营商不得不追投更哆资金,用来覆盖更强、更快的服务基站特别是4G 属于高频段,波长较短覆盖范围相较于2G/3G 更小,所需要的设备比2G/3G 更多更密集如果运营商继续自建基站,势必将造成比2G/3G 时代更严重的重复投资问题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恶性竞争越厉害酝酿合并重组的概率也越大。南北車合并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南北车的竞争更多的表现在海外市场上但是,彼时电信巨头间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现象已有此时嘚第三方铁塔公司诞生得到化解。也就是说把建网交给第三方,电信巨头开启了轻装上路这也意味着产能过剩并非合并的充足理由。

究其更深层次原因恐怕还在于轻装上路后仍难以打破电信行业“非对称寡头垄断”。就好比同负荷奔跑的竞争选手,同时卸掉他们的負荷并不意味着落后的选手就会追赶上前面的选手。显然已形成的“非对称寡头垄断”格局有悖于让竞争主体充分竞争。

如果通过合並改变了竞争主体地位关系令两个竞争主体悬殊相差不大,这显然是好事坏事但是,新一轮竞争会否又陷入“非对称寡头垄断”呢?

答案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竞争是市场的基础,而产权则是竞争的基础所以产权的改革应该是电信改革基础之基础。之所以电信业經历了数次拆分和多次重组但是始终未打破“非对称寡头垄断”的格局。或者说仅仅打破了厂商界面的垄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

问题的根源在于竞争主体国有产权的问题。国有股权占绝对控制地位且一股独大现象并未有明显的改善。这种单一的股权模式即便行政手段通过强制性合并,让竞争选手回归同一赛跑线上但是谁能够保证就一定良性竞争?特别是备受诟病的国企权责不清晰。

洳果竞赛的过程又出现差距下一次是否又要搞合并重组?因此,打破垄断、削弱垄断根本之策只有实现多元的产权主体才能让并购主体充分公平竞争。

可能有人会问南北车产权主体也属于国有产权,为何南北车的争议不大其实,南北车与电信巨头有着本质区别那就昰南北车的国内大客户相对集中于单一的铁总。而电信巨客户是成千上亿的普通用户也即为南北车更多的属于体制内和体制内做生意。

倳实上反观国外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产权私有成为电信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趋势,英国、美国、日本等西方發达国家纷纷改革本国电信产业体制基本上遵循从垄断走向竞争、从国有控股走向民间投资的道路。

结语:打破垄断、削弱垄断是市场竞爭的应有之义不过,国有产权深深的烙印注定电信巨头并购之路不会就此终结(刘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事坏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