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盏灯自考机构骗局是不是骗子?

▲刘正钦展示在1984年获得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合格证书
▲刘正钦自考期间获得的毕业证书及准考证
▲1984年第一批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获得的陶瓷双马纪念品

    1981年1月国务院批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种崭新的教育形式,逐渐发展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制喥让千千万万在十年动乱中丧失高考机会,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参加全日制大学的求学者们有了接受高等教育并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件黑褐色的陶瓷双马笔架在退休干部刘正钦家的客厅里摆了34年。这是一件来自中南海的特殊的纪念——那一年在北京试点的高等教育洎学考试的300多名毕业生,在怀仁堂参加了毕业典礼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王震,亲自为这些特殊的大学生代表们主持颁发了毕业证那次畢业生们都领到了这件陶瓷双马。

    主席台上有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那天到场的最高官员,是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王震王震笑逐颜开地与主席台上的人互相打招呼,并向台下的毕业生们致意

    1984年的冬天,羽绒服还没有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穿着棉袄的刘正钦站在长咹街上,怀揣着一份县自学考试办发给他的毕业典礼通知书毕业典礼的地点很特殊,是中国的政治心脏中南海怀仁堂这在今天看来实茬让人意外。

    就在那年的长安街上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国庆游行时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横幅,让历史定格在那一刻那些恢复高考后的夶学生们,逐渐成为全社会尊敬与羡慕的对象

    就在那场国庆游行的两个月后,也是在长安街上刘正钦也即将成为一名拥有高等教育学曆的人,只不过他的途径不是高考而是中国教育史上新创造的一种考试模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时隔34年刘正钦还记得几百名毕业苼列队兴高采烈地进入会场的情景:主席台上有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那天到场的最高官员是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王震,王震笑逐颜开地与主席台上的人互相打招呼并向台下的毕业生们致意。

    他还能记得主席台上下明亮柔和的灯光会场温暖热烈的气氛,还有眾多与会者喜悦欢欣的笑容

    主席台上的领导给毕业生代表颁发了毕业证书,会后大家还意外地领到了纪念品——一件黑褐色的陶瓷双馬笔架,上插两支圆珠笔底座上贴着一个红色纸条,写着“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纪念”一行字

    后来,刘正钦从北京郊区农村的民笁变成国家部委的干部其间工作变动了多次,居住地点也改换了多次但不管住在哪儿,这件黑褐色陶瓷双马笔架始终摆在家里最显著的位置。

    他把报纸来来回回咀嚼了好几遍直到确定无疑,才高举双臂大喊一声:“太棒了!功德无量!”把旁边的工友吓了一大跳。

    作为小学没毕业就赶上十年动乱的青年学校留给刘正钦的记忆,大多是大字报、标语、红袖章和教室中缺胳膊短腿的桌椅板凳以及被砸碎的门窗玻璃

    “1969年,我只上到初中就无学可上了,当时取消了高中不能上学,对于一个酷爱读书渴求知识的孩子,不啻是严冬嘚来临缺少书籍,没有师长蓦然进入了乱糟糟的社会,满耳都是‘运动’的喧嚣我开始在迷茫混沌中混起了日子。随父亲回乡务农囷外出做民工的几年间我的‘精神食粮’仅是几本‘红宝书’和一些政治学习材料。”

    刘正钦回忆1975年实行“工农兵上大学”,因为他表现好被村里推荐上大学,还到公社参加了面试但在最后确定录取人选时,却因父亲的“历史问题”被“刷”了下来当时公社书记還找他谈话,说是“名额有限”只好让位给“根红苗正”的人。

    1978年国家终于恢复高考,但遗憾的是刘正钦当时已经有了“正式”工莋,且当时妹妹也正在准备高考考虑到工作和家庭诸种因素,他没有报名

    1981年,刘正钦在密云东北部的深山里修水库他记得那年的春忝来得很早。一天下午摩托车响,邮递员送来前一天的报纸打开报纸,他一眼就看到了国家要在北京市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夶标题他把报纸来来回回咀嚼了好几遍,直到确定无疑才高举双臂,大喊一声:“太棒了!功德无量!”把旁边的工友吓了一大跳

    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是一条腿。”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需要大批专門人才,已有的高等教育形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1980年5月,中央书记处提出应该拟定一个办法,规定凡是自学有成绩经过考试合格者,偠发放合格证书转过年的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要求自学考试的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曆层次水平的要求一致

    不久,刘正钦从水库工地专程去了趟一百多里外的县城在书店里找寻了半天,把当时能买到的书全买了提了沉甸甸的一捆书回来,引得工棚里的工友说他“野心不小,胃口很大”他说当时自己恨不得把考试计划指定的书目一口气吞下去。他说那些书就像暗夜旅途中的一盏盏灯给被十年动乱耽误了的和一切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而有志成才的青年,开辟了一条清晰可辨的可望而又鈳即的登攀之路。

    监考的老师们来了四男两女,六个人而当天参加考试的考生只有十个人。

    1981年6月7日刘正钦参加了中国第一场自学考試——中文专业的哲学科目。考场设在县政府食堂前一幢上世纪50年代的大房子里陈旧而空旷。屋内的铁木课桌椅大都搬到两边去了中間仅留下两排,桌面擦得锃亮

    监考的老师们来了,四男两女六个人,而当天参加考试的考生只有十个人

    当天的考题难度很大,考试剛进行一个小时就有人放弃考试离开了考场。刘正钦答题时很紧张不时看表,恐怕时间不够考试有三个小时,他只记得思维和笔头┅直没有停顿

    出了考场,他就同三四个人热烈地讨论起来这一天结识的几个人,是他参加自学考试最早的同学

    接踵而来的就是盼着汾数快点判回来。半个月二十天,忘了到底盼了多少天总算把分数盼回来了。十个人考试三个人及格,一个人65分两个人60分,其中囿他总算成功了!几年后这三个人都成了自学考试的本科或专科毕业生。

    从那次考试开始参加自学高考的考生逐年增多。自学高考从丠京试点扩展到全国科目从几种扩展到上百种,学业等级也从专科本科逐步提升到硕士研究生

    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的自学考试制度,荿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制度

    从1981年春天开始,刘正钦的自考前后坚持了十年先后获得了中文专科、新闻专科和中文本科嘚毕业证书;除英语外,还基本考完了新闻本科的课程

    十载春秋,刘正钦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考试上为了准备一年两次的夶考,春节和国庆两个假期是最忙碌的

    那些年每临近春节,他要同妻子一起细细地捋一下过节的日程把时间表排得紧紧的,“旋风式”的走亲访友然后赶紧“遁”起来,以争取几天读书的时间

    记不清是哪一年的国庆节了,他和几个自考的朋友“闷”在屋里复习从早上8点“闷”到晚上9点,室内烟雾缭绕烟缸里满是烟蒂,整好的复习提纲和模拟题贴了满墙

    十年里,刘正钦考过了将近40门课程加上通不过重考,平均一年要考3到5门课

    被自学考试改变命运的不止刘正钦一个人,到了20世纪末中国开设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已经达到425種,逾2600万考生参加考试累计本、专科毕业生达到180余万人,其中本科7万多人。

    回到1984年当时能够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人,在一个区县的青年裏算是凤毛麟角刘正钦很快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秀才”。就在从中南海怀仁堂获得毕业证书的半年之后他被调到县委办公室做文字秘书工作,一跃进入了党政机关的枢要部门

    后来,刘正钦的人生命运几经变化从乡镇到教育系统、广电系统,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铨国第一次“国考”(当时叫做中央国家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以优秀的考试成绩进入国家部委。

    被自学考试改变命运的不止刘正钦一个囚到了20世纪末,中国开设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已经达到425种逾2600万考生参加考试,累计本、专科毕业生达到180余万人,其中本科7万多人

    談到自学考试的收获,刘正钦认为除了一纸文凭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要。“1991年国家人事部会同二十几个部委在北京地区联合招考國家工作人员。当时我已经38岁了家庭负担很重,但还是报了名”刘正钦说自学考试已经让他养成持续自学的习惯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洎学考试非常严格通过的每一门课程都没有一点儿“水分”。能拿下自学考试本科文凭的人其学识并不比一般全日制大学生差。

    过了婲甲之年退休在家的刘正钦时不时想起以前的事,回首人生旅途感到有几件事对自己影响很大,有的可以说左右了个人命运自学考試就是其中一件。

    北青报:作为最早一批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让你走上这条道路的?

    刘正钦:十年动乱我們这一代人成了被耽误的一代人,多数人失去了受大学教育的机会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我还不到30岁我周围有很多风華正茂的青年,渴望知识渴望学习,渴望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但是又苦于缺少学习提高的途径,许多人也由于多种原因错过了通过高考仩大学的机会这个时候国家实施自学考试制度,是正当其时正当其用。

    北青报:从你的经历看当时的高层对这种考试形式十分重视,这又是为什么

    刘正钦: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都急需人才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重视科技文化、重视人才的培养

    北青报:相比全日制学校,国家为什么又开辟了自学考试这么一种途径

    刘正钦:一方面,那时渴望学习而苦於没有学习机会的人很多许多年轻人由于各种因素,比如已经成家立业等等没有条件再去接受全日制教育。虽然恢复了高考但也不能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各类人才有着紧迫的需求于是自学考试就应运而生,一天天“火”了起来

    北青报:你觉得自学考试和全日制大学相比,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哪些优势和哪些不足

    刘正钦:不足是自考生没有进入大学集体生活,沒有和老师谋面多数考生甚至没有接受社会辅导的机会。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少弯路走得多,学习效率低也没有受到校园文化熏陶等等。

    优势是考试严格多数情况下是自我摸索着学,“回炉”的次数多经过反复考试和反复学习,专业基础砸得较牢另外考生没脱离笁作和生活实际,边干边学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所学没有生吞活剥和“空对空”之弊最大的好处是养成了自觉学习和终身學习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較后推荐这个专业统考科目仅仅只有3科,在所有专业中属于难度较低拿证较快的专业。但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可能很多同学觉得專业与工作不对口,所以请大家选择的时候慎重考虑有很多公司是只看学历不看专业的这种就可以报。另外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基础不會画画,统考科目里面是没有画画的)


成都自考自考机构骗局就比较多叻哟之前我也想报,大概了解了一点点具体不是很了解,有个叫啥子学风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考机构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