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机箱通风只要侧面和后面有通风孔,要怎么装散热风扇?

假如在机箱通风侧面装上一个进風风扇会反而使机箱通风空气不流通吗?

因为我的机箱通风前面没有风扇的后面又个抽风的,离CPU很近如果我在机箱通风侧面也就是對着CPU那里的地方装上个进风风扇的话,会反而使机箱通风内部空气不流通吗这样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全部
  • 我的机器使用风冷散热系统;目前的情况是:
    CPU一个风扇;电源两个风扇;显卡一个风扇;后面两个风扇[出];前面一个风扇[入]。
    优点:散热非常好 整体保持在25℃-37.5℃左右
    缺点:噪音很大;就像蚊子一样吵死了
    总结:虽然风冷投资成本低效果好,但是声音问题很困扰;最后还是想选择安静的水冷散热系统去了!报告完毕-_-#
    全部
  • 如果要装的话我认为完全可以,这样就增大了空气流动速度(相当于过堂风)可以大大降低机箱通风内溫度。建议下面的进风靠上面的出风(热气流在上面)。当然这样会有比较大的噪音我认为还是利大于弊。有楼主决定哦!
    全部

   机箱通风风道其实就是空氣在电脑机箱通风内流动的通道,而合理完善的机箱通风风道能够将机箱通风内几个发热大户(CPU和显卡)堆积到机箱通风内的热量迅速排絀到机箱通风外 并将冷空气重新补充进机箱通风,与外界空气形成流以加强机箱通风的散热性,保持机箱通风内的凉爽工作环境延長电脑硬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硬件发生故障的几率和 系统的不稳定性因此如今的机箱通风厂商也越来越重视机箱通风内部风道的设计。鈈过由于电脑硬件发热量逐渐飙升,机箱通风上安装的风扇也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噪音也 越来越大,而最令厂商和消费者都很头疼的昰如何来平衡机箱通风内部静音和散热的问题。 

    为了达到更好的静音效果现在不少厂商都给机箱通风穿上了“内衣”(隔音棉),但昰这种机箱通风一经 推出就引来各方争议有不少人都认,这种内置隔音棉的机箱通风静音是否良好,不敢确定但是机箱通风散热效果肯定很差,因为这种隔音棉机箱通风就像保温箱一样根本 起不到散热的效果,这种机箱通风就是个噱头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機箱通风穿了“内衣”之后散热效果真的很差劲么?因此笔者找来这样的一款静音机箱通风,来验证一下这种说法是否果真如此并苴通同机箱通风内部温度测试,也来向大家揭示一下如何才能玩好这种穿了“内衣”的机箱通风。

第2页:静音机箱通风简介——外观设計

  在进行测试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笔者找来的这款静音机箱通风。这款机箱通风是爱国者最新推出来的一款名为“疾风骑士”機箱通风产品机箱通风采用全黑化、上置电源设计,并且在机箱通风内部均贴有静音棉以达到减少声噪的效果。

机箱通风面板的I/O区提供了4个USB 2.0接口一组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以及一个eSATA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

机箱通风侧板设有大面积的散热开口,而这种设计与Intel提出的TAC2.0散热规范相符

这款机箱通风后部配有一个120mm的散热风扇,并且机箱通风采用传统的上置电源设计一共带有7个PIC扩展插槽。

机箱通风底部也设有通風口并且机箱通风四个垫脚均有带有橡胶防滑垫,以保证机箱通风牢固平稳的摆放

  下面我们打开侧板再来看看这款机箱通风的内蔀设计。这款机箱通风最大的特点就是机箱通风内壁的四周都贴有一层质地较厚的静音棉。

这款机箱通风的采用上置电源设计符合Intel TAC2.0散熱规范,但是用于机箱通风侧板散热开孔可以用隔音棉将其封闭因此机箱通风内部也可搭建处成水平风道进行散热。


机箱通风内壁四周貼满了静音棉

机箱通风内壁四周都贴满了静音棉这也是这款机箱通风最大的特点,但是这样的设计也是最被众人诟病的一点。而具体靜音棉机箱通风是否散热性能良好我们将在后面揭晓。

这款机箱通风驱动器位采用免工具设计提供4个5.25英寸光驱位;下部的4个3.5英寸硬盘位则为侧向放置,方便用户轻松的安装硬盘

  为了测试已经静音机箱通风散热效果,笔者将使用非公版GTX470、公版GTX465显卡安钛克 8cm风扇电源ECO430、酷冷12cm风扇电源GX550,分别在机箱通风侧板散热开孔开启和封闭两种状态下在CPU、GPU满载后,进行多种组合的测 试并且使用测温仪,分别在光驅位、硬盘位、显卡与CPU之间、显卡下方以及机箱通风后部出风口和电源出风口处进行温度采集记录结果。

  由于笔者的测试环境所限因此对于机箱通风的静音效果并不能进行非常严格检验,但是为了能验证静音机箱通风是否静音笔者将一对小音箱放入机箱通风内部,分别记录侧板开孔开放以及封闭时小音箱所产生的噪音值

  室内环境温度为25.6度,每一项记录的测试时间为8分钟

  笔者使用温度探头,分别在机箱通风内的光驱位、硬盘位、显卡与CPU之间、显卡下方以及机箱通风后部出风口和电源出风口处进行温度采集记录测试结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使用安钛克ECO430电源的测试结果

非公版开放式显卡GTX470



从上面的结果来看,在使用安钛克8cm风扇ECO430电源以及开放式 显卡时,由于显卡散热量较高并且显卡将大量的热量排放于机箱通风内部,因此在侧板封闭时机箱通风内部温度明显要高于,侧板开放时的溫度不过由于侧板封闭以及 8cm风扇电源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风道,因此即便是在开放式显卡满载工作时驱动器位置的温度要明显恏于侧板开放时的温度。

因此在使用开放时显卡时机箱通风对侧板开孔与否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也是什么Intel要推出TAC2.0散热标准的主要原因。

公版外抽式显卡GTX465

在使用公版显卡是侧板卡方与否对机箱通风内部温度的影响很大,由于侧板封闭外抽式显卡和8cm风扇电源、以及机箱通风前后风扇,可以组成一个良好的机箱通风风道而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但是由于侧板散热孔处于开放状态虽然对显卡与CPU之间的区域起到良好 的散热作用之外,机箱通风内部其余的区域均由于侧板开放导致的乱流所影响,使得机箱通风内部的散热效果也受到较大嘚影响。因此如果用户使用外抽式公版显卡的 话不建议使用侧板有大面积开孔,或是TAC2.0标准的机箱通风

下面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在侧板开启和封闭的状态下使用不同散热方式的显卡对机箱通风温度影响。

在侧板封闭时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茬使用外抽式显卡时,机箱通风内部各个区域温度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机箱通风水平风道的作用下,机箱通风内部的各处温度明显要低于侧板开放时的温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良好风道对机箱通风内部温度的影响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开放式显卡的散热性能要远过於外抽式显卡因此,为了组成一个良好的机箱通风风道而是用散热性能不是很出色的外抽式显卡,并且是让其在长期高温下工作的话这无疑是对显卡的一种考验。

  下面我们将电源换成酷冷至尊GX550 12cm风扇源后看看测试结果如何。

非公版开放式显卡GTX470



从上图数据中我们在使用开方式显卡机箱通风侧板开 放时,机箱通风内部温度也同样明显好于侧板封闭时的温度尤其是在显卡与CPU周围的区域,散热优势很奣显不过,在机箱通风的驱动位置的温度似乎有所变化在侧 板开放时,温度明显升高其实这是因为使用了12cm大风扇电源的缘故,由于8cm風扇电源是直抽式进风所以可以照顾到光驱位散热,使得热量不会聚集一 起而12cm风扇电源采用,进风口在CPU上方因此在不能照顾到光驱位的散热。而硬盘位的散热升高则是因为侧板开启后乱流所致

另一方面,由于电源的进风口不同也导致了电源 出风口温度和机箱通风絀风口温度的不同,如果与前面的数据相较12cm电源出风口的温度要明显高过8cm风扇电源出风口温度,而机箱通风出风口温度则恰恰相反 这昰因为,12cm风扇电源在进风的同时也随之为CPU散热器进行辅助散热,而热量也随之分流但是如果长期使电源维持在高热量工作状态的话,電源的使

因此对于使用上置电源机箱通风的朋友使用8cm直抽式散热电源要相对好一些,只是对电源使用寿命来讲

公版外抽式显卡GTX465


在使用公版显卡时,机箱通风的散热效果与前一页的结果类似在侧板封闭式,机箱通风风道的影响下机箱通风内部散热温度要优于侧板卡方式的机箱通风内部温度。

但是与前面所讲的一样由于使用12cm风扇电源,导致了光驱位的热量堆积对机箱通风整体的散热效果有所影响。

哃样下面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在侧板开启和封闭的状态下使用不同散热方式的显卡对机箱通风温度影响。

侧板封闭时温度对仳(点击放大)   侧板开放时温度对比(点击放大)

从上面的测试结果来看在机箱通风水平风道的作用下,使用外抽式显卡、侧板封闭时机箱通风内部温度的要优于使用开放式显卡。但是我们从图中可以发现在侧板开放时,在显卡下方温度则有所不同使用外抽式显卡時明显要高于开放是显卡,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由于侧板的开启外抽是显卡冷空气的来源,由原先机箱通风 进风口和┅个方向变为机箱通风进风口和侧板开孔两个方向由于在机箱通风侧板封闭时,外抽式显卡在从进风口吸入冷空气的同时还会吸入一蔀分显卡下方的热空气,进 行循环而当侧板开放时,主要进风来源有了改变而显卡下部区域责备忽略掉,因此造成了热量聚集温度升高。

   但对卡方式显卡来说由于本身进风方向就是从下至上,因此在侧板开放时热量能够从侧板处排出,所以就不会产生热量的堆积

  所以同样的,使用公版显卡的用户不建议使用侧板带有开孔的TAC2.0规范机箱通风

  下面就是笔者前面提到的机箱通风静音测试,由於笔者测试环境所限因此不能够完全体现出来这款机箱通风的静音效果,但是笔者将一个小音箱放入机箱通风内播放音乐来大体的演礻一下,机箱通风静音如何虽然这样的手法显得有些不严谨,但是还是能看出一些效果的


带有隔音棉时 为66.1分贝


没有隔音棉时 为75.6分贝

从仩面的比较来看,虽然有点略显儿戏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隔音棉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在带有隔音棉时,机箱通风时密闭的因此多少产生的箱体效果,低音比较浓重因此,虽然有一定的降噪效果但是低频噪声,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编辑总結:在经过所有的测试之后,我们发现对于上置电源机箱通风来说8cm 风扇电源是值得推荐的,因为这可以兼顾到光驱位的散热对于使用公版显卡的用户来说,不推荐侧板带有开孔的机箱通风或是TAC2.0规范的机箱通风,这样会影响 到机箱通风的散热效果而那些喜欢开放式显鉲的朋友,建议还是使用下置电源机箱通风毕竟上置电源不太适合这样高发热量的显卡。

   另外还有一点笔者不得不说的是,在温度测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侧板开放,使用公版显卡时选用8cm风扇电源后,显卡下方的温度为45.5度而将电源 换成12cm风扇电源时,显卡下方的温度升高至46.7度测温探头不动。笔者经过反复验证之后还是得出同样的结果。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变化散热方式不同的电源导致显卡下方区域的温度产生变化。说实话这个很令人费解,希望知晓缘由的朋友不吝赐教

CPU风扇吹风的最佳方向当然是朝后直接将风从后部通风孔排出。

如果受主板和底座的限制必须吹向其它方向时,尽量朝机箱通风上方或者下方吹也就是朝机箱通风电源的安装位置吹。因为电源本身自带风扇CPU吹出的热风可以借由电源风扇排出机箱通风。

不建议超机箱通风前部吹通常机箱通风的设计,前部都是进风口如果朝前吹,必然影响空气对流交换影响散热效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要看现在电脑发热量了。

如果温喥不高没必要装机箱通风风扇,转起来噪音听着影响使用舒适度

如果CPU和显卡温度偏高,可以加一个机箱通风风扇加强散热,降低温喥有利于延长硬件的使用寿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应该会在机箱通风侧面的圆形排列的小孔

没有必要在加风扇的它自带的都是够鼡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看应用需要.如果CPU温度高就可以装.这样可以形成风道.散热效果更好.缺点是噪音增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箱通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