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利空还配股是利好还是利空,请高人指点评论

银行再融资:到底利好还是利空? _ 东方财富网
银行再融资:到底利好还是利空?
作者:桂浩明
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去年银行业普遍都有规模巨大的再融资,也许是为了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一些银行明确承诺,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利润分配比例,不再安排新的再融资。岂知,言犹在耳,今年伊始就陆陆续续有银行提出新的再融资计划了。日前,一家颇有影响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提出了350亿元规模的配股计划,而就在一年前,该公司就已实施过220亿元规模的配股。如此频繁且大规模的再融资,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的确,对于银行来说,资本金规模的大小十分关键,对业务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这几年来,银监会不断强化资本金管理,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资本金要求,这就使得一些银行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资本金,就面临业务不能正常开展的困境。因而,在卖方分析师的有关分析中,对银行再融资基本持肯定态度。在这个意义上,虽然再融资会扩大股本、稀释利润,但毕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从历史来看,很多银行也是通过持续再融资,不断做大,从上市时的一个小企业发展为&巨无霸&的。而且,在这个壮大过程中,投资者通过不断地参与再融资,也分享到了其高成长的成果。2006年前后,确实可以看到不少类似的例子。也因为这样,对于现在银行所提出的再融资,在一些相关的分析中被认为是&利好&,最多也就提一句:短期对市场冲击,但影响有限,长期来看则提升了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  那么,实情究竟如何?就以这家刚提出350亿元再融资计划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方案公布后其股价一直在下跌,现在差不多是徘徊在今年的最低位。有舆论直接将矛头对准其提出再融资方案,认定是导致股价缩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显然,银行再融资,市场的感觉是很复杂的。  在理论上,再融资是的筹集资金行为,与首次发行本质相同,即通过溢价发行一部分股票来融资。因此。就其本身而言,无所谓利空利好。对于那些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创利能力强,并且又急需资金来扩大生产的中小企业来说,再融资有利于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给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是比较受欢迎的。前几年,一些银行每融资一次,股价就上一个台阶,为什么?因为投资者看到,银行能创造很好的效益,给其带来很高的回报,以致股价能上涨并且填满权。这样的再融资,当然是好事情。但也有些再融资,是在企业财务困难的情况下推出的,这个时候追加资金,并不能创造多少利润,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也不会提高,至多就是帮助企业避免陷入资金困局。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困难企业,本身就不值得投资了,提出再融资,对于股东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当然,现在的银行再融资情况也不全然是这样,但是其几乎每年都要进行再融资的事实告诉大家,在现行的监管条件下,这些银行已经不具备持续稳定经营的能力,他们的发展,是建立在需要股东不断投入的基础之上。一旦股东不再增加投入,就无法正常经营了。在这种情况下所推出的再融资,对银行是必要的,但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不能认为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在这里投资人所扮演的,实际上是&救赎者&的角色。也许,现在只能这样说,银行要再融资,恐怕的确是必要的,但这是要投资者为其作贡献,是让证券市场为其买单。因此,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说,就不是什么利好,而是确确实实的利空。  无须讳言,现在沪深股市走势很弱,而银行股的巨额再融资,客观上构成了制约股市运行的负面因素。对此,大家应有充分的估计。如果类似的再融资确实无法避免,那么大家对股市的期望,就只能更加谨慎些了。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是利好还是利空【股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02,449贴子:
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是利好还是利空收藏
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是利好还是利空
周末好冷清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银行股的利好与利空_网易财经
银行股的利好与利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银行股的利好与利空)
阎&岳最近,关于商业银行的消息不断。先是商业银行获准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继而金融机构可以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的试点被写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文件中。这些被看作是(后者不限于银行,但为行文方便,以银行股代称)的消息。而后,有媒体曝出商业银行理财新规已下发至各银行进行意见征求,其核心内容是不得投资股票,禁止发行分级产品。这被理解为是市场和商业银行的消息。先看利空消息。对于商业银行理财新规,其出发点是规范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从长期来看应是利好消息。但对于目前仍显孱弱的市场来说,这个消息就算是利空了。正如业界评论的那样,对于监管规则的调整要做好预期管理,并能兼顾各个层面,决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否则,规则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被放大,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但值得庆幸的是,媒体曝出的商业银行理财新规只是征求意见稿,何时实施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市场仅是在7月27日表示了一下,第二天就已恢复平静。也就是说,这个利空消息目前或许仅是“杯弓蛇影”。再来看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7月18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按照专家的说法,这句话释放了两个层面的信息,一是债转股试点开始启动,二是投贷联动试点的有序推进。债转股与投贷联动的相得益彰,让银行获得投资子公司牌照成为一种可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53万亿元。这些存款肯定不会趴在银行里,除了缴纳准备金、放贷等用途外,还要找到其他出口。但现在的问题就是银行与实体经济的连接渠道太少,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的突出。所以,决策层明确提出,要“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而“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就是疏通渠道之一。投资特别是有效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360亿元,增长9%,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一季度分别回落0.6和1.7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放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针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推出的这些利好措施,正是为了解决投资增速回落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的问题。
专家认为,商业银行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顺应企业股权融资的巨大需求,有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另一方面,股权融资业务以其轻资本、高收益的特点,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加快转型的重要创新方向。因此,无论是投贷联动还是依法持有企业股权,其初衷都是给金融机构以全新的成长空间,并期望其能够使金融和实体经济更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推动,良性发展。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银行股(金融机构)的利好政策用好了,对于中国经济的益处是明显的,对相关股票也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对于所谓的利空政策,只要沟通协调好、充分尊重市场及各方意见,平稳过渡可以期待。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作者:阎 岳
责任编辑:任万顺_NF52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3&分页:aaaaaa发信人: zql (亮亮), 信区: StockAnalysis
标&&题: 弱弱的问一句,银行授信对企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18 15:38:31 2010), 站内 && rt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0.75.220.*]
黑暗的太阳发信人: suney (黑暗的太阳), 信区: StockAnalysis
标&&题: Re: 弱弱的问一句,银行授信对企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18 15:50:27 2010), 站内 && 利好吧。
【 在 zql (亮亮)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人民灌水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3.108.186.*]
红魔永远是最爱发信人: leopard (红魔永远是最爱), 信区: StockAnalysis
标&&题: Re: 弱弱的问一句,银行授信对企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18 21:28:02 2010), 站内 && 当然是利好,授信就是贷款呀 && 【 在 zql (亮亮)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3.119.161.*]
文章数:3&分页: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时间确定 利空还是利好?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李子木
  最为担心的终将发生。有消息人士向华尔街见闻透露,已经陆续开始窗口指导5000亿元规模以上银行在明年九月后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前已有充分预期,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中,银行层面将开始缩减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并扩大吸储,从而补充流动性。
  银行间市场最为担心的终将发生。有消息人士向华尔街见闻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陆续开始窗口指导5000亿元规模以上银行在明年九月后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进行考核。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前已有充分预期,此次给出了如此之长的调整时间实为利好。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中,银行层面将开始缩减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并扩大吸储,从而补充流动性。
  “上周已经到北京开过会了。”一位知情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银行转型将开始逐步推进。
  一位城商行同业部负责人则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之前一直担心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会进行推行此项操作,现在给了这么长的时间窗,“可用的调整手段很多。”
  他并称,下一步银行层面就要开始控制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并加大吸储的力度。“资产已经不增长了,再给一段缓和期,再增长的资产可能就不是集中在同业存单,银行就可以吸收一些一般性存款。因为如果同业存单量下降,70%-80%要靠一般存款来弥补。”
  此前的127号文规定同业负债占银行负债总额不得超过1/3,因而银行间市场最大的担心即是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进行考核。今年4月连发7文治理金融业乱象,其中“三套利”、“三违反”等文件剑指银行同业业务,银行同业业务增速放缓。今年2月、3月,同业存单净融资一度分别达到9518亿元、4255亿元,而4月则急剧收缩至1157亿元,5月更是跌至-3328亿元。
  “纳入的事大家心里早就有预期了,我们早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一位股份制银行资管部负责人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MPA后表外理财纳入表内后,资产端下降。不过三月之后的速度虽然在下降,但是只说增量下降。庞大的存量还是存在的,存量至少要置换一半儿。” 一位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或者MPA后存量置换到达一定比例和规模后,同业存单存量的发行和规模才会出现下降。不过这需要时间。”
  不过,由于进入6月后银监会“三三四”专项治理工作节奏放缓,导致市场情绪再次乐观,当月同业存单发行开始。财汇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6月以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合计发行20054亿元,较5月份的12317亿元环比大幅增加7737亿元或62.82%。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合计发行95089亿元,较2016年上半年的60484亿元增加34605亿元或57.21%。
  “从二季度来看,同业存单发行基本上也算是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虽然还是比较高,但是肯定比三月要降了很多。”上述国有大行内部人士表示。
  在年间,同业存单成为金融加杠杆和监管套利的主要工具。自2013年推出后,同业存单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发行规模达13万亿元。(601878,)发布报告称,对银行而言,扩张了同业存单发行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整个银行体系的杠杆率;对而言,这增加了债市买盘,推动了债券牛市。
  而就纳入考核对市场的影响而言,业界层面此前对此一直偏于悲观。
  (601688,)研究所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发布报告称,如果将同业存单纳入统计,可能会引发同业负债2-3万亿的规模缩减,负债端的收缩必然会导致资产端的收缩,且同业存单筹集资金后,可能伴随加杠杆行为,一旦开始拆解杠杆的过程,也会面临资产端的抛售。我们对仍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不过,由于此次调整时间窗口较长,亦有部分市场人士表示乐观。
  “算是利好了,明年9月份简直就算得上大赦了。”一位国有大行固收部交易员表示,银行可以进行稳步调整。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赵昀伟&RF11518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禁是利好还是利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