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了解澳贝森汽车黑科技技?行业前景怎么样?哦!市场好不好?

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body style="overflow-y: scroll|雅兴问问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当前位置: & 问答系统 提问 回答 知识搜索 问问 搜"/>
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body style="overflow-y: scroll & 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cache.soso.com/wenwen/deploy/css/ued/wenwen/pc/dist/css/style 未解决问题 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cache.soso.com/wenwen/deploy/css/ued/wenwen/pc/dist/css/style<img class="double-border" src="http://img.yxad.com/UploadFiles/img.jpg" border="0" width="450" alt="搜问问-搜旗下最大互动问答社区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不知道说什么,送你一朵小红花吧

本页链接:
满意答案相关内容大家还关注AD160-600“惊喜”之作:SAMYANG 森养光学 推出 14mm F2.8和50mm F1.4 FE自动对焦镜头_资讯中心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SONY()在FE系统上已经“耕耘”近三年,在传感器的技术上保持一定的领先,但光学设计上的沉淀并不厚重,换句话说,FE系统的群不算丰富。就算上最新的GM镜头,FE系统给消费者的选择依旧不够丰富,尤其是广角镜头、大光圈标准定焦等较为稀少。
不过“是未来”,很多传统第三方镜头厂商也再渐渐向FE系统倾斜,不过大都是推出MF(手动对焦)镜头,而另一“黑科技”的Sigma()则是推出了以“曲线救国”。因此FE的第三方镜头群还是处于较为尴尬的境界。
之前一直有推出FE手动镜头的SAMYANG“出人意料”的,这二支AF镜头也是SAMYANG首次推出的自动镜头,似乎只提供E卡口,规格上分别为广角的14mm F2.8和大光圈标定50mm F1.4,近期将会在首尔COEX展亮相,具体上市日期将会在6月,至于价格应该依旧会保持SAMYANG的“高性价比”的特色。
SAMYANG&14mm F2.8 ED AS IF UMC及50mm F1.4 AS IF UMC都将支持A7系列的反差和相位对焦,而眼控对焦的支持情况暂时未知。光学结构上14mm F2.8采用10组14片结构,50mm F1.4为8组9片结构,都会配备超低色散和非球面镜以提供良好的成像表现。
至此,SAMYANG&14mm F2.8 ED AS IF UMC也超越了成为FE系统最广的自动对焦镜头,而50mm F1.4 AS IF UMC也成为FE 50mm焦段内首支F1.4的自动对焦镜头,不过,50mm F1.4的体积相对来说就稍大了些。SAMYANG的这两支新镜头不仅是SAMYANG的首款自动对焦镜头,同时也增加了FE镜头的丰富程度。最后,FE系统的自动超广镜头和大光圈50定竟是由三阳率先推出,实在是有些“惊喜”。
▼SAMYANG&FE50mm F1.4 AS IF UMC与索尼ZEISS FE55 F1.8、索尼FE50 F1.8镜头体积对比。
体积对比图片来自:
以上图片引用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什么值得买资讯中心,全景关注各行业的发展风向,集中报道新品发布、业界动态和海淘情报,致力于呈现时效性和价值性俱佳的精选资讯。
已有74人赞过
微信号:smzdm_smzdm
资讯频道:关注数码、家电、时尚、智能硬件新品发布、业界动态和海淘情报,呈现时效性和价值性俱佳的精选资讯。
赞219评论255
赞155评论191
赞159评论247
赞49评论216
赞44评论64
小度在家 智能视频音箱
Lynk & Co 领克 01(三天使用权)
SteelSeries 赛睿 Sensei 310/Rival 310 游戏鼠标(随机发货)
森然播吧二代电音版
优必选Alpha Ebot
【轻众测】飞利浦 便携迷你USB桌面旅行插座
赞102评论157
赞47评论70
赞59评论54
收藏10评论9
收藏15评论13
收藏7评论9
收藏10评论9
收藏15评论13
收藏13评论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百姓网公众号微信扫码关注百姓网小程序微信扫扫立即体验扫码下载手机客户端免费抢油卡、红包、电影票您正在浏览信息,点击查看更多服务如何开好洗衣店?澳贝森科技干洗&1月4日 14:26 &...次浏览 &&服务范围:所在地:和燕路408号联系人:张先生联系:联系时,请一定说明在百姓网看到的,谢谢!见面最安全,发现问题请举报其他联系:x微信号: ganxi  如何开好洗衣店?澳贝森科技干洗,近年来,干洗店&&发展比较迅速,而且行业发展态势比较不错,很多投资商都被干洗店加盟吸引,希望加盟其中,希望能够分到干洗店加盟的一杯羹,那么干洗店加盟哪家好?很多人都了解不到,下面小编将会为你着重说明,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如何开好洗衣店?澳贝森科技干洗,开干洗店,据小编了解,有自主经营和品牌加盟两种模式,其中,以品牌加盟居多,那么,接下来,小编以品牌加盟为例,为大家介绍如何开一家干洗店,具体流程步骤如下:
  1、项目了解:通过热线、传真、电邮等途径,与心仪的干洗店品牌总部取得联系,了解项目详情及最新的加盟资讯(加盟费用、加盟条件及加盟...  如何开好洗衣店?澳贝森科技干洗,近年来,干洗店&&发展比较迅速,而且行业发展态势比较不错,很多投资商都被干洗店加盟吸引,希望加盟其中,希望能够分到干洗店加盟的一杯羹,那么干洗店加盟哪家好?很多人都了解不到,下面小编将会为你着重说明,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如何开好洗衣店?澳贝森科技干洗,开干洗店,据小编了解,有自主经营和品牌加盟两种模式,其中,以品牌加盟居多,那么,接下来,小编以品牌加盟为例,为大家介绍如何开一家干洗店,具体流程步骤如下:
  1、项目了解:通过热线、传真、电邮等途径,与心仪的干洗店品牌总部取得联系,了解项目详情及最新的加盟资讯(加盟费用、加盟条件及加盟政策等)。
  2、实地考察:经初次接洽,如确有好感,有意合作,至总部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总部招商人员进行初步商洽。
  如何开一家干洗店 干洗店加盟哪家好?
  3、递交申请:经过沟通,意向明确,向总部递交加盟申请,并附以个人相关资料,以供资质审核。
  4、签定合同:审核通过之后,双方就合作进行深入沟通,如无异议,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按照合同,加盟商缴纳相关费用。
  5、开业筹备:在总部的协助下,加盟商进行开业筹备工作(具体包括:门店选址、设计装修、设备购买、人员招聘、系统培训等等)。
  6、正式营业:一切准备就绪,择吉日,正式营业,总部委派专人驻店指导。
  澳贝森科技干洗是一所集黑科技人工智能管理、智能机器人物联网运营、干洗店设备、干洗技术培训、干洗门店选址、干洗店面设计、干洗原料销售、干洗售后服务、项目嫁接于一体的科技多元化干洗集合连锁加盟公司。澳贝森科技干洗于2000年引进五星级酒店全球化奢侈品干洗洗染设备,立足于欧洲市场,借助领先的AI智能科技,自行引进、研发云端大数据系统。除此之外,澳贝森科技干洗更是拥有来自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的专家护理团队,旨在成为全球智能干洗品牌的先行者与领军者,为高端顾客提供品牌全覆盖的便捷智能生活干洗服务。百姓网提醒您:1)接受服务前请仔细核验对方经营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
2)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号的行为,均可能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
小贴士: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详情请阅读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cpro_id,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信息设置为“搞定了!”状态后,其他用户将无法查看您的联系方式。您确认搞定了这条信息吗?重新发布后可使用“刷新”将发布时间更新为最新时间,并将信息排到第一页。商户推广合作加盟服务支持合作伙伴|&| 沪公网安备16号4&G:183&GM:307
描述:请填写描述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上传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即可完成绑定 -->绑定后,您可以:1. 立即在手机上收到用户给您的留言2. 使用手机快速完成付费推广的续费动作3. 第一时间了解到百姓网付费推广最新的促销活动,以及享受微信端独特的促销活动4. 更快速地将信息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同事、朋友圈5. 如果您是招聘类目用户,还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简历通知下载APP无需登录实时接受私信提醒,联系更便捷!或点击下方先登录再进入私信联系基于技术和市场的分析,真钢琴可以被数字钢琴取代多少?
来源:zhihu.com
【基于技术和市场的分析,真钢琴可以被数字钢琴取代多少? 有人说真钢琴会被数字钢琴( Digital piano )取代,还有作曲领域内的人说两者「就这点差距」。 数字钢琴,即用电子技术模仿传统钢琴音色和手感的键盘乐器,和 Fender Rhodes 这类开发新音色的电子键盘乐器不一样。 姑且把取代定义为占据百分之80以上数量的应用场景 从物理角度分析,真钢琴可能无法被取代,因为两种乐器键盘结构发生机理不一样。但是这个限定过于严格,如果在加入了听众水平、音乐传播方式以及环境、经济、市场多种因素,真钢琴能否被数字钢琴取代? 相关问题: 小提琴会被电小提琴取代么? - 音乐 电吉他会不会取代木吉他(民谣、古典)? 计算机音乐(乐器)是否可以代替传统乐器? - 音乐 电子乐器可以完全取代传统乐器吗? - 音乐 十年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会迅速取代金融和数据分析师吗? - 金融 IT 用机器人代替公务员的想法是否可行? - 贪污 程序员在未来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 生活 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 在德国学钢琴的怒答,看不下去那么多人不懂装懂的,自以为是的胡说八道,忍不下去了。最近去附近大城市专门到琴行试了各种电钢琴,和传统立式琴三角琴做了下比较,又把思路整理了一下,再补充几个点。 另外一个相关问题的某高票答主前一阵隔三差五在我其他相关答案下评论轰炸+私信,一会居高临下,一会酸溜溜冷嘲热讽,似乎一定要说服我让我说电钢琴好才行。这么热衷的在知乎推广电钢琴,一半的回答都在推广电钢,把电钢琴说的比施坦威还好,也不知道图个什么。。。 太多的人把电钢琴妖魔化,想用一堆参数神马的证明电钢琴多么强大,暗示机械钢琴(或者很快就)一无是处。 电钢琴能不能比得上传统钢琴不是一堆理论上的数据就能证明的,更不是一些只看了点数据的人一知半解,只罗列了极少一部分数据就能说服专业弹钢琴的,但是这种伎俩忽悠知乎无知百姓骗个赞绰绰有余了。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完全不懂钢琴,更不懂电钢琴,只知道点皮毛,就各种批判职业音乐家,自以为很科学,自以为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有些人以为电钢琴模拟真钢琴就是那几个评判点,想的未免也太容易了,就好比测出了一碗方便面汤里的谷氨酸钠,核苷酸比一碗大厨熬的佛跳墙高,那这碗方便面汤是不是就此佛跳墙鲜了?“音色”,“触感”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词,其实包含了无数个数据,想要分析,模拟,还原真钢琴的触感和音色,是一个极其细致,极其复杂的工作。首先要有能力辨别音色, 但很多人对于自己不了解,没能力了解的事物直接就贴上了“玄学”的标签,自以为自己很科学,其实是愚昧无知加自大。 用理论,用数据看似很客观,但这不是在分析一个已经有的事物,而是在评判一个人造的,模拟已有事物的新生事物,更何况这是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并不是这几项数据就能说清楚的。虽然不想说这句倾向很强的话,但是不得不说,实践出真理。一辆赛车快不快不是工程师的理论数据多牛,0-100加速多多快,极速多少,过弯极限决定的,而是赛车手在赛道上,经过多次测试,看最快圈速,最终看排名;理论上再有效的药,有大量数据支持其机理,但也要先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然后被批准做大量人体实验,都确定好了才能上市。 用那些人列举寥寥几点数据证明不了什么,模拟钢琴远比这个复杂, 判断电钢琴和真钢琴再哪个方面哪个好,也不是用知乎上这些答主列举的这点数据就能说清楚的。只有专业学钢琴的,花了十几年几十年大量时间去练习触键,打磨耳朵,练习听力,辨别音色,才能说是可以辨别一台钢琴的好坏。我们弹钢琴的可能说不出来那些理论上的数据,但多年习得的经验,知识,练出来的耳朵,没有外行列的那零零星星几个数据,标准有说服力? 有些人连触键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大谈手感,不知道弹有没有辨别音色的能力就敢说出“我有台施坦威D-274,我的电钢音色手感都比这台施坦威好”,“现在玩琴的公认雅马哈N电钢完爆同价位的C1”。这种话还敢说出来,居然还真有人信。。。 对于这种人我只能呵呵呵,就像汽车板块比亚迪秒天秒地秒上帝的人一样,和不讲理的人是讲不出道理的。 要是电钢琴这么好的话,为什么专业演奏会不用电钢琴?为什么全世界专业院校采购钢琴的时候都不买电钢琴,哪怕练琴房也是宁可买1万人-10万民币/欧的立式琴也不买同价位电钢琴?电钢琴那么多优势,大师,专业演奏家,教授,专业人士都不不知道?依旧推荐哪怕也初学者用真钢琴。还是全世界的人都是慈禧太后不接受汽车一样的老古板,完全不接受新生事物?全世界音乐家都被情怀蒙住了双眼,失去了辨别能力是吧? 包括厂家,雅马哈这种掌握电钢琴最尖端技术的,依旧首先宣传声学钢琴,电钢琴摆在乐器展的角落里。电钢琴研发成本高,但是制造成本比传统钢琴低得多,如果真的同价位电钢比真钢好,哪怕能比得上真钢琴,为什么不大力宣传电钢琴赚取更多利润? 目前厂家只宣传电钢的某一些性能接近真钢,主要卖点依旧是便携性和音量可调,连厂家公关部门都不敢用电钢和真钢比。 另外某人所谓的“盲听实验”,就是把一段电钢琴录的和一段真钢琴录的放在优酷上,视频网站压缩的那么厉害,能听出来才怪!要测就测现场! 有人拿数码相机,胶片机和电钢琴,传统钢琴对比,但数码相机和胶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把光投射到一个东西上面并记录下来,在数码相机上这个叫感光原件,在胶片机上这个是胶卷。而电钢琴是从0开始模拟真钢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不是像数码相机一样进化来的。 前一阵去隔壁大城市特意跑去琴行,又仔细感受了一下高端电钢。 键盘: 目前最高端的电钢用的还是模仿真钢琴的机械键盘,手感还可以,但是这种电钢在德国不比立式琴便宜,6000欧起 ,6000欧可以买雅马哈B121,P116,Kawai K3这种日本原产中档琴。Kawai有一款用了所谓的Bechstein同款键盘,之前有人在评论里说用的是旗舰D282的击弦机,想也知道不可能,几千欧的东西能用十几万欧顶级演奏琴的击弦机?这种击弦机请专业技师调整一次都要几千欧!看了一下显示的击弦机结构的样品和电钢,首先明显琴键短,并且机械结构部分简化了至少一半,试了一下感觉还好,手感方面不影响弹奏,但是依旧和真钢琴有差别。雅马哈NU1用的是立式琴的击弦机结构,手感和小型立式琴差不多,不如高端U,YUS系列121的琴,和131的U3,YUS3,YUS5完全没法比。N1,N2,N3用的是三角琴击弦机,也是阉割过的,好于立式琴,也好于之前那台Kawai,但是不如三角琴,并且过于偏轻。这个虽然不能说是缺点,但是总弹轻的琴也不行,希望用机械钢琴的电钢也可以请技师调整重量。。。 另外很多三角琴如果很慢的下键,前一大半是一个力度,到最后1/4会卡一下, 需要用更大的力才能弹到底,当然这个不算是优点,很多厂商都在尝试优化这个问题,但真钢琴始终会有一点这种感觉,并且很多钢琴家会利用这一点做特殊的触键。而电钢,包括用了三角琴击弦机的电钢完全没有这个感觉,可能是厂家觉得没必要,但是弹多了老施坦威的上来弹这种“畅通无阻”触键的电钢尤其会觉得很奇怪。 某些人在其他答案里说的“静态荷重”和“动态阻尼”是在机械钢琴的标准之下。我只能说 这是最最最基本的两个参数,真钢琴的手感靠这两个远远不能还原,一个琴键带动几十个机械零件运动,最终让榔头敲击琴弦,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如果普通电钢能模拟,那为什么各大厂家旗舰电钢都用真钢的击弦机? 音色: 首先, 电钢琴音质(不知这个用词是否准确)完全没法和真钢琴比,几个扬声器出来的声音质量和琴弦带动音板带动铸铁板以及整个琴身几百公斤的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尤其低音和强音,弹一下就能听出来。 最简单的例子,几十万的音响,用多高清的音源,发出来的声音也无法模拟现场。只有雅马哈N3除外,当时被震惊到,后来回家看了宣传手册,原来N3不但用了击弦机,还用了真钢琴上的音板,这也是为什么N3尺寸和价钱和小三角琴差不多。这一点我100%确定,让专业的人盲听也能听出来。 其次, 关于电钢琴的音色有多少级,多少层采样,这些我不管,我关心的是通过我在真钢琴上习得的,习惯的触键手法,能不能出来我要的音色或者效果,毕竟现阶段电钢琴是在模拟真钢琴。 雅马哈的高端电钢琴N系列(官方叫混合钢琴,用了真钢琴的部分机械)大体上还可以,普通的都可以做出来,大概和普通雅马哈中档立式琴差不多。从中弱到强都可以,浪漫派之后的弱和极强都不太行,弱不下来,强不上去,强上去了即便音量勉强够,但是上一段说的“音质”不行。给初学者,大概到中级(国内业余七八级)都还可以,但是一些比较高级的触键,比如半触键,半松键完全不行。本来这样触键会出来很弱的声音,弱不下来就不说了,不知为何同样一个和弦重复,但某一个会莫名其妙突然特别响。并且用不同乐曲不同的几个段落试了一下,都有这个问题。 另外,大圭说的那点之前没想起来, 演奏钢琴不仅是“弹”钢琴而已,二战后很多作曲家都在研究各种其他的可能性,比如用不同的东西直接击弦,在琴弦上做不同的改动,敲击钢琴的各个不同木质结构的地方等等 ,这些就算电钢琴能模拟,恐怕要比模拟目前的“通过键盘”演奏还要复杂得多得多。肯定有人要说,这种演奏方法绝大多数人用不上。那绝大多数人还不听古典/严肃音乐呢(包括欧洲)!古典音乐也淘汰算了!文学美术雕塑所有的艺术也都是小众的都取消,只留下“对人类发展有用的”那些工科好了。 至于初学者,买琴预算达到一万人民币以上的,依旧建议买真钢琴,至少我在国内弹过的两万人民币以下的电钢琴,没一个可以说是ok的,只是“能出个声”而已。和立式琴有可比性那些有真的击弦机的电钢,售价不低于中低档的日本原装进口立式琴 ,并且占地面积基本和真钢琴(雅马哈N系列占地还比立式琴大)差不多,重量也都在一百公斤以上,雅马哈N3达到了200公斤,和中型立式琴差不多,便携性也可以忽略。并且这里只有雅马哈N3有可以和真钢琴媲美的“音质”(详见上文),德国标价2万欧,大概是1.5台雅马哈顶级立式琴YUS5(1.4万)的价格,2台印尼产小三角GB1(1.1万)的价格,接近一台标准三角琴日本原产C1X(2.2万)。但是对于专业的,除了触键之外,N3依旧无法取代立式的YUS5,虽然有旗舰CFX的音色,但是这一点用都没有。 另外知乎风气也越来越奇怪,现在不仅是不懂装懂的和自以为是的敢写答案批判专业人士,甚至有些一上来就抱着“我不懂,但是你说的不对”的态度胡说八道。现在学科分的这么细,同一个领域里的下分学科之间都“隔行如隔山”,更何况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呢? 答题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对钢琴懂多少,自己都知道不懂的就别跑过来胡说八道! 这么多专业音乐家都在说,至少现在的技术,电钢琴还不如真钢琴,一大帮音乐方面半吊子,业余,甚至无知的人在用自以为科学的思维在冷嘲热讽,鄙视,否定专业人士的结论。这么多音乐牛人的结论都趋向一致,你们不信,去信那些一知半解,胡说八道的?学艺术的都是老古板,先入为主?只有情怀没有判断能力? 这就好比有现代的治疗技术不信,非要去信民间偏方,还是那些传统中医都不承认的,近几年开始谣传的,还结合现代科学的民间偏方/谣言,比如赭石有放射性能治病,柠檬用蜂蜜泡两周里的酵素能抗癌。 关于那位ID是强谏犯的,在自己答案里回复大圭说“我确实装逼失败,不过就是省里交响乐团,给校级艺术节做做技术支持和培训而已”呵呵,但是在我答案下面的回复自己说的“我是彻底的钢琴外行”。并且从前四行回复看来,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演奏家是二次创作都不懂,演奏家要把乐谱上的东西分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都不知道,以为弹钢琴就是把音符弹出来而已,作曲作词指挥交响才有意义。另外,人工智能和本题的电钢真钢有直接关系么? 拜托,不懂真的不要跑来胡说八道……这种答案是目前得到赞同最多的(748票),虽然由于很多人点反对被排到下面去了,可依然很震惊! 更新:这人果然不是来讨论问题的,偷换概念,强词夺理,还一口一个小朋友故作老成,最后自己都用“撕逼”来形容自己和同事的行为。 突然想起这张图^^ ======原答案====== 不是情怀, 目前的电钢琴对于专业人士和发烧友的耳朵来说来说就是比不上真正的! 电脑合成无法取代实景拍摄一样!目前电钢琴的技术只可以模拟不同音量,音源当然都是各品牌的顶级钢琴的音色,可是不能模拟出来不同触键出来的不同音色。 有一次钢琴课弹舒伯特奏鸣曲,两个小时教授只讲了第一行,讲了用各种动作,姿势,指法,踏板的踩法,踩多少,试了无数种可能,不同的方式组合出来无数种不同的变种,细腻得让我自己都吃惊,哪怕是身体上甚至脚的位置都可以影响到演奏的音色的不同,这只是第一行的第一句,接下来光第一乐章还有一百多倍这么长的音乐呢!而换一台同样型号的施坦威,又是不同的音色,对我们来说又要用不是完全一样的触键方法。 专业人士对音色的细腻程度的要求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专业做电子MIDI音乐的如果没有深入接触也无法想象! 所以如果不是专业学钢琴的,对这些东西完全没有概念,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靠自己有限的知识来比较! 学校里的一个琴房有两台Grotrian-Steinweg,同样型号,同时出厂,甚至连琴号都是连着的!从出厂就放在同一个屋子里,一切一切都一样,可有很多人都能感觉到是弹起来的不同。 同样型号的声学钢琴专业的都可以听出差别! 日本琴追欧洲琴追了一百多年,终于在2010年的肖邦大赛大放异彩,雅马哈收购了贝森朵夫还不够,最新的CFX结构上简直就是施坦威D-274的复制版,可是弹起来一听确又是雅马哈的音色, 钢琴这么精密的乐器八千多个零件 (现代汽车只有一万个) ,哪怕有一个地方有小小的不同,出来的声音对于我们专业的来说都是不小的差别。 连钢琴之间都有这么细微的差别,以现在的技术,电钢琴怎么可能100%的模拟一台好琴! 价值二十万人民币的雅马哈的旗舰电钢琴我也弹过,对细节要求变态的日本人直接给电钢琴装了一套三角钢琴的击弦机,甚至连弹下去琴键随着弦的共振都模拟。如果细一点说,这个震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是弹下去一瞬间,还是弹下去之后过0.1秒?这个震动是一开始就这么强还是渐强?从多弱到多强?渐强是直线上升还是曲线上升?每一个音的强度都一样么?震动频率一样么?不同大小的三角钢琴的震动有什么区别?每一个琴键的震动有多大差别? 一个小小的触觉上的震动就有这么多要考虑的地方,更何况音色呢? 当然,音源用的是雅马哈最新旗舰CFX的音色,可是不算怎么弹都是一种不变的音色,完全没有变化,更没有色彩。当我弹完这台昂贵的电钢琴以后又去试了雅马哈日本原产的最小的,高度只有108的立式琴,除了手感之外,其他任何一点都比不上哪怕是最入门级的立式琴,电钢琴音色变化基本为0,音量变化也小,和我要求的细腻完全扯不上关系。 音色不仅是钢琴本身的音色多好,而是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产生不同的音色 ,一个和弦通过不同手指不同的触键方式,产生不同的色彩。这也是为什么施坦威Steinway现在是最受钢琴家欢迎的钢琴品牌,B?sendorfer,Bechstein等当年叱咤风云品牌在顶尖音乐会出现的越来越少。一台好好琴需要很细腻的音色变化,有经验的钢琴家可以很容易的做出各种颜色的音色,冷的暖的,深的浅的。如何产生这么细腻的音色变化,这是世界顶尖钢琴家,顶尖钢琴制造师,国际钢琴品牌依旧需要研究的问题。 为什么Volodos弹极强的时候声音充满整个两千人的音乐厅而音色一点都不刺耳?其他钢琴家极少有在同一个厅用同样的琴想做出同样的效果,不是音量不够大就是音色太“炸”,一般学生想尽量弹得强,不但没有他音量大并且音色已经让人想捂耳朵?有些东西不是单纯靠数据就可以总结出来的,更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复制的,就算最终有一天人类的技术可以模拟出来,花了 这么多时间,人才,技术,财力,模拟出来了像上文中一个价格昂贵,可最终还不如价格只有1/5入门级真钢琴的四不像。 可能对于业余人士中的业余人士,只是想弹弹流行歌曲,一些所谓的名曲, 在正确的时间按下正确的琴键,对于音乐没什么要求的人 ,电钢琴的好处太多,轻便,便宜,可以调节音量,几乎不需要维护。对于要 演奏钢琴 的人,一台状态好的立式琴也比目前市面上最顶级的的电钢琴好得多。 当然人类的科技总有一天能达到可以完全模拟真钢琴 ,一台电钢可以一键切换,施坦威贝森朵夫法吉奥里换着花样的模仿。可能到时候可能人类都不用动手做任何事情,在大脑里一想就可以办事。但不是现在,也不是不久的未来,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 有人说这个答案跑题,感觉莫名其妙,后来用电脑一看才知道,题目被人一改再改,现在已经面目全非。想补充说明,给大家理清思路当然可以,但是不要把题主最开始的描述删掉!这样一弄几百个答案全都跑题了…… 4月10日更新。利益相关:儿童音乐启蒙教师。看见这个题目,有许多感触,一边阅读各位的回答,一边通过网络搜索解惑,很有乐趣也增长了见识。感谢。 这两年,碰见好多直接买了数码钢琴找来学钢琴的家庭。一般不会主动去说服家长购买更昂贵的立式钢琴,对于启蒙阶段的学生家庭来说,一两万起的乐器,有些时候,就会断送一个想学琴孩子的美梦。爸爸妈妈会有更多的考量。更多的花费对于承受不起的家庭来说,压力最终会导向孩子。 在普通家庭用琴这块,传统声学钢琴的销售份额不可避免被侵蚀了。一些大的钢琴产商调整战略,数码钢琴逐渐作为重要的销售增长点。价格越低廉,广告媒介影响越广泛,就会有越多的父母购买数码钢琴。不远的将来,对于消费型键盘乐器来说,数码钢琴全面取代传统钢琴不可逆转。 对本人来说,目前在使用的是一台三角钢琴雅马哈C3、一台立式钢琴雅马哈U2和一台廉价的数码钢琴P85,接下来会考虑购买心仪的数码类键盘乐器。 分享几个数据。链接手机发不了,随后补上。 根据NAMM 2014年的全球报告,美国在2013年销售立式钢琴20242台,同比前一年下降8.3%,十年间销售总量拦腰折断。而数码钢琴的销售量上升1.9%,全年销售额130432。 三角钢琴在过去十年,销售总量下降了63.34% 传统声学钢琴总体下降了60.76% 数位自动演奏钢琴也很惨烈,下降65.45% 最后来看数码钢琴,销售量同期上升接近10%,平均价格反而下降约10%。经济如此不景气,以量取胜是王道。如果没有了数码钢琴,钢琴这种键盘乐器在美国几乎要被边缘化。 全球的声学钢琴销售增长疲软,在发达国家下滑已久,厂商只能通过抢占新兴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来保持钢琴盈利。例如雅马哈公司在2010年开始实施的产业大转移,将工厂建到离木头原产地近的印尼雅加达,以及离销售市场近的中国。 目前声学钢琴依然占据着中国乐器销售市场近三分一的份额,但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同时,数码钢琴的市场比重扩大。 相比之下,数码钢琴在中国几乎在用飞一般的速度大跃进。 中国的钢琴以及电子乐器厂商,能上不能上的,都在加紧抢占数码钢琴市场,珠江集团的目标是年产10万台的数码钢琴,以满足需求。 将来,普通民众说起钢琴,会不会泛指digital piano! 未来,对于在家自学音乐自学数码钢琴,本人持乐观态度。科技的进步带动了键盘乐器的发展,没有不可能,似乎是这样。 数码钢琴无疑在综合性音乐学习方面有着更广阔的空间,假如类似Tido、Touchpress或者苹果这样的公司将他们的研发应用到数码钢琴系统,人们将拥有更多元化的方式来学习和感受音乐。在这方面,日本的乐器生产商已经先行好久很难追赶了。 最近在中国热门的THE ONE 虽然饱受诟病,但不可否认音乐智能教学是大的趋势。另外还有被网龙公司收购的Promethean,该公司是一个研发教育领域互动学习技术的开发商,上个月在上海幼教展感受了他们的触控式学习桌,乐器学习平台就像一个超大桌面的Garageband。 想象一下戴上Oculus
配合数位键盘跟着Hiromi上原广美学习爵士钢琴的情形吧。 图片拍摄于上海幼教展Promethean展台 以上,就将结束吧。 引用数据来自: The 2014 NAMM Global Report https://www.namm.org/files/ihdp-viewer/global-report-DB2CE27A075DMusicUSA_final.pdf http://www.yamaha.com/about_yamaha/ir/presentation/pdf-data/2010/pres-101202e.pdf 最后分享彩蛋: 这是上周来上课的一位五岁小女孩。我们使用了一台韩国大宇生产的琴,它出生在1982年,购买这台钢琴花了大约?4000RMB。瞧,这个价格其实也还行吧。不要以为钢琴都很贵。小姑娘在钢琴上谱了一首曲子名字叫《太阳照草儿长》。 夜晚,陪着她弹出一个个细腻又充满想象力的音,好听极了。竟然还能自己摸索出F大调的手位,厉害吧。不知道她碰到第四级音要怎么办 假如你有幸得到一架钢的琴,要好好学习,下苦功夫哦!会懂得演奏真钢琴的人,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可玩转时空的超人耶。 更新一下。 用更通俗的方法概括一下最近这题下的争论,就是这样的: A领域的爱好者跑到B领域和其相关从业者说: “我跟你说,我发明了xxx可以完美替代你们现在用的xxx,完全改变你们这个行业的面貌。” B:“谢谢啊,但是,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没这么简单的。首先,您造的这个东西,跟我们使用的东西还是很大差别的呢。” A:"你们领域的东西虽然我没学过,但我也是懂的呀。不就是xx,xx,xx这些内容吗?你看,我们通过科技已经完美模拟了呢。你们现在用的东西可以替代了。” B:“其实,不止xx,xx,xx这些的呀,还有oo,oo,oo这些。” A1:"哪有这么复杂?我看已经是完全一样的了!“ B:"看来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A1:"哟,辩不过别人就开始用这种话来回避了。“ B:"......" A2:”哪怕现在我们不能做到,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能做到!“ B:"好。。。好吧。但是,我们好像并不需要这个呢。。。我们现在用的东西已经够好啦。” A2:"真是不可理喻。我们从科技的角度能够做到更好,你们凭什么不要!” B:"因为,从我们这个行业的角度来说,第一,xxxxxxx;第二,xxxxxxx;第三,xxxxxx." A:"那你看其他行业,那个啥啥,啥啥,啥啥行业,现在不都是用xx代替了自己原有的东西了,然后不是变得更好了?” B:“那些行业跟我们不一样呢。他们是偏向实用和竞技,我们并不是呢。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评价、时间和发展体系和理论。” A:“你们竟然拒绝我们的高科技,我看你们就是装逼,情怀党。情怀能当饭吃吗?要不就是传统行业从业者的自我危机感。反正,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们发展出的这个东西一定会替代掉你们现在用的这个东西!” 结果: 过了N年,A来知乎提问:“为什么我明明发明出xxx的完美替代品,他们就是不用呢?” —————————————————————————— 下面有个ID叫“强谏犯”的答案,对自己的描述是“我对音乐的理解,估计大部分学音乐的都不如我。”这估计可以成为自某博士“再学20年”的言论红遍知乎以来又一次引发广泛关注的音乐相关的言论了。他的答案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艺术生用各种形式和逻辑在评论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友好交流。最终“决定世界走向”的工科生们得出了“认为电钢无法模拟真是钢琴就是装逼、卖情怀、不相信科学”的结论。 我不懂工科,所以我对各位的结论不做点评。我只想问下:宣称“懂音乐”的某些人,你们真的知道当今的钢琴作品都是怎么演奏的吗?要不你们把下面这个钢琴的音色给我模拟模拟? Lei Liang: Tremors of a Memory Chord (記憶的弦動) 1/2_土豆 (懒得看完的从1分40秒开始看好了。) 你以为钢琴演奏就是坐在键盘前面按按键盘吗?钢琴的演奏法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钢琴的新音色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就算你模拟出传统演奏技法的钢琴音色,传统钢琴也不可能被替代。你也不可能模拟出一个乐器的所有音色。钢琴如此,其他乐器也如此。口口声声说可以模拟可以替代的,你对音乐的理解,从理论上和演奏实践上,都处于贴吧水平。如果说,学习20年是专业与否的衡量标准的话,你们中很多人差不多是六个月零三天。但是送你一句“隔行如隔山”你又不高兴,那怎么办呢?送你一个电三角铁可好? 本来想痛心疾首地问一句:在自己不懂的领域不要强答,做到这点真的很难吗?很难吗?后来发现,问这句还真不合适。因为人家不是在自己不懂的领域强答,人家是真的觉得自己懂。 ________ 更新。 更深入的讨论在评论区。懒得更新到答案里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里去看。 先说答案,不会。现在的好的电钢跟三角钢琴其实很多方面已经十分相似了,但学过琴的还是一弹就能感觉到区别。不过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士,的确他们可以不在乎输入过程和所谓的手感,只在乎输出。 但这不是情怀的问题。对于一个足够复杂的系统,要用其他东西去模拟它, 付出代价去换取相似程度这件事情是有边际效应的。 如果对相似程度要求极高,那还不如用它本身去实现划得来。 既然物理被掺和进来,那我也掺一脚(以前做过声学相关的课题,现在不是专业做声学的,欢迎打脸)。 做科研的人应该都知道,做实验没那么难而且不很耗时,但是系统本身参数很多很复杂的话,我们肯定倾向于做直接做实验而不是用计算机做 simulation。否则等你代码写好 debug 到一切都跟直觉上实验结果相似(然而还是不能确定是不是对),人家结论都拿出来了。做 simulation 都是实验上难或者在某些 specific 的问题下,系统确实可以被简化的 model 描述我们才做。 要模拟真钢琴,音要相似有两个方法, 第一直接采样建立音色库,第二模拟其物理过程 。 第一种方法,如圭多所说,钢琴的新音色也不断被发掘出来,你要建立音色库模仿钢琴,就得新音色也加进去吧?那 电钢就永远只能跟着经典的钢琴后面 ,钢琴显然不会被淘汰。 第二种方法,用过有限元模拟的软件的话就知道,对声学系统来说,一个边界条件改变,模拟的结果就完全不同。觉得钢琴这个物理系统「简单」的,只能说高中物理题做多了才会觉得是个汽车就能被简化成小滑块是个声学系统就能简化成一个全闭/半开半闭/全开的腔体。为什么钢琴会不断有新的音色被发掘出来,就是因为它不是个简单的声学系统。 所以其实问题还不是有没有解,而是这钱砸得值不值,越想完美相似花的成本越多,而且这个成本非线性增长(95% 到 99% 需要下的功夫显然比 60% 到 95% 要多得多)。而且其实到 95% (这个数字只是举例) 很多不专业弹钢琴的人听录音已经分辨不出来了,那我们需要花更大的代价让它在每个人眼里都跟一台三角钢琴一样吗?不需要, 因为越往上走越难,音色本身不听现场可能分辨不出(听现场如果不加其他音响设备,哪怕是同样价位的三角钢琴和电钢琴,我觉得普通听众也能听出区别),而手感和足感是比音色更难解决的问题,手感和足感不仅仅是所谓的压力感应可以说清楚的。 而跟钢琴最相似的,只有钢琴本身 。 另外我也要反驳「钢琴不必再学了」的观点。 模拟复杂,但可能不可能呢?当然可能,但哪怕直接模拟物理过程,假定我们计算能力够对音色产生的原理也足够清楚,初始参数和条件也还是要自己输入的,一个频率固定的音叉敲击的时候还可以分轻重呢。 如果认为电钢跟三角钢琴的输出一样丰富,那他们的输入就必须一样丰富 ,始终给一个初始条件但是它给你不同的结果显然会乱套。在同样的时间内,输入同样多的信息意味着哪怕你不学现在的钢琴技巧,你还是得学其他的技巧,因为你的两只手两只脚要同时控制很多东西。我赞同具体的技巧可能不重要,但我们最终还是需要一种技巧。正如下面评论说的,「管你用手指还是脚趾」, 我也不在乎你用的手指还是脚趾,只是不认为你用脚趾会比手指简单罢了。 实际上光从输出上说,恐怕好的电钢琴在一般水平的听众耳朵里已经不会跟好的三角钢琴有区别了。而「钢琴能不能被电钢琴代替」显然不仅仅关乎输出,我们得在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过程。这个 map 是不是精确,快速,舒服。很多人说手感不好,就是说这个转换过程不够让人舒服。而至于圭多提到的因为声学结构的复杂(虽然有人认为简单)而造成的钢琴的新音色被发掘新弹奏技术的产生这些要求,电钢琴更是很难实现。 只要我们还会希望看到任何「现场表演」而不是录音,那么除非我们真的到了脑电波能直接输出电信号的那天,我们都需要技术去操控输入,不管是现在的钢琴弹奏技术,还是一些人想象中的电钢琴以后对应的技术。脑电波控制输出不见得不能实现,但是,我相信那也不是因为「为了完美模仿三角钢琴」而实现脑电波控制技术。而是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而已。这根本不妨碍现在的人学钢琴,到时候各种键盘都不需要了呢,现在还不是得打字啊? 另外机器人也可以弹钢琴,还比一些经常撞车事故的钢琴家们精准,但机器人不还是得靠懂琴的人来调教么,不学琴怎么懂琴呢?再发展一点,我们可以用程序直接把谱子翻译成机器人可读的代码,甚至也可以设定机器人对同样的谱子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但人弹奏一首曲子随时可以按自己的发挥和理解把原谱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机器要临时增加一种新的演奏方式,恐怕得调试半天吧?如果到了机器人通过图灵测试,能自己学乐理,做出跟人类的作曲家们一样水平的曲子,能自己读谱子并且还比人精确的弹出来还能随时有自由发挥的那天,我们当然可以什么都不学,我们可能吃喝拉撒都不需要自己负责——但似乎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钢琴的技巧,音乐的常识,至少现在能被传承下去。 - 当然,在一些人想法里一个 iPad 上钢琴 APP 就跟真钢琴一样了,那跟他有啥好争呢。 还真跑来争了。请先理解答案再评论,如果理解不了请参考下面的话: 1. 我说的不是「我们没必要研究电钢」。 2. 我说的不是「技术上或者物理上没可能」。 3. 我重点说的是「如果非要用电钢去模拟真钢,恐怕并不比制作真钢学会弹奏划算」。 4. 要讲道理就好好讲道理,别在那里「少年blablaaa 」,这样故作老成的说话只能显得自己自负且蛮不讲理。 5. 觉得电钢不会代替真钢不是不相信技术和时间的力量,而是觉得 没必要 ,因为成本大于收益,而企业是逐利的,所以这个「没必要」会导致「电钢琴不会取代钢琴」。电钢本来就是一种新的乐器,有钢琴没有的优点,能产生钢琴没有的音色,也比钢琴便携很多。强行去模仿钢琴才是思维局限的体现。 --- 不好意思,因为评论区 胡国华 同学不能终止他胡搅蛮缠的评论,我只能关闭评论了 。说两句题外话: 大家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 , 在不能互相说服的情况下,我们相互之间的争论已经失去了意义,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大家都写自己的答案,给一些对问题好奇但没有特定观点的人看,让我们的看法对其他人还有一点意义。 其实我对科技的发展是有信心的,但从来不是最乐观的那类人。我觉得做某件事情代价大于某个能让我们获利的界限,我们就可以想想其他方向的可能,把力气花在刀刃上。具体到这件事情上,就是两点: 1.「电钢要达到专业人员无论从弹琴到听都分辨不出来的程度」恐怕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 2.
弹钢琴的人员应该才是钢琴能不能被取代的重要因素。 第一点我已经解释过了,第二点其实也解释过——不论未来的乐器多么简单,单位时间要输入同样多的信息去体现音乐的细节,那么就是需要技术的。所以钢琴要练,电钢琴同样要练,这件事是有门槛的,而大部分普通听众 如果不听现场 其实是无所谓电钢还是三角钢琴的。能不能被取代,在可见的未来,自然主要看弹琴的人怎么选择而不是听琴的人怎么选择。 而这两点,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也都很正常。比如你认为「代价不大,几百万美金就可以搞定,然后批量生产,每台成本可以降到几万,比好的钢琴便宜」,那么就用你的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就好了——可以是物理学声学工程学或者钢琴。或者你认为「听众才重要,以后只要是普通人,都可以创造音乐」,那你也说明做音乐的门槛有哪些,普通人为什么能够跨越这些门槛就好了。甚至,你也可以对我「做某件事情代价大于某个能让我们获利的界限,我们就可以想想其他方向的可能,把力气花在刀刃上」这种做事哲学有意见,比如你觉得这样会限制我们的发展,那么你就说出你的做事哲学好了。这才是我认为比较有意义的讨论——当然你可以对这个「有意义的讨论」的定义有意见,这样的话我们还是终止讨论比较好。 *更新下,知乎最好的就是集合了各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大家可以很方便地把脑袋里的东西互通有无,我看到很多答案感觉很棒很厉害,原来电子技术和音乐已经有这么精细的合作啦XD。但是这题里出现了诡异的无脑站队,有个带头的…… 你们应该知道我想驳谁,没错就是强谏犯,所谓“我对音乐的理解,估计大部分学音乐的都不如”的大神。 此人撑死是个百度贴吧撕逼水平,很多言论都是活在梦里才说得出来的,本打算写点东西驳他,可是突然看见他的一条评论: 这真的是……瞬间low到我连驳的兴致都没了,你年纪轻轻泡不到妞就泡不到呗,长篇大论攻击音乐人给人扣情怀党的帽子是搞笑么╭(°A°`)╮ 这真的是……瞬间low到我连驳的兴致都没了,你年纪轻轻泡不到妞就泡不到呗,长篇大论攻击音乐人给人扣情怀党的帽子是搞笑么╭(°A°`)╮ 那么我重点想表达的是:钢琴电钢琴都是乐器,再怎么说最有话语权的都是它的消费者而不是制造者,为什么音乐相关的人一致认为无法取代呢?他们也不是四五十岁的大叔或者六十好几的老古板吧?何况各位有多少是在研发或制作电钢琴的呢?让我举个例子吧(以下举例仅针对极个别“科技信仰”站队者,感谢和欢迎讨论交流心态的各位)—— 我用最尖端有机物复合技术研发了一款辣条,我认为这辣条十分无敌,在口感和口味上已经超越了和牛。 但是真正试吃辣条的人还是表示讲道理真牛肉更好吃。 还有美食家很细致的告诉我从口感和口味上来讲为什么辣条还是没有和牛好吃。 我:不可能的,用这种原料和技术做出来的辣条绝对强于和牛了,我吃起来觉得简直好吃。 美食家:因为balabala等等,这辣条还是比不上真正的牛肉啊。 我:那么我用balabala等等的牛逼科技,改变辣条的结构,把辣条的纹理和汁液全部变得和牛肉一毛一样,服不服? 美食家:…… 我:我可是学了数理化的,你们这些追求吃的家伙怎么会懂,早晚科学会取代你们,你们只是人类进程上的附庸( ̄ヘ ̄) 美食家:……不是自己的专业强行答题不可取(?o . o?) 如果硬要说钢琴是高逼格是在装逼,那么辣条有没有好理解一点? 。 。 。 。 以下是心平气和的原答案: 题下若干音乐行业的学习者和从业者都是客客气气讲道理深入浅出地解释为什么不会被取代,而那些钻牛角尖地用科技信仰坚持一定能够取代的人态度实在不太友好,隔行如隔山,要是好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论支持我们当然尊重,何必明明自己是不了解钢琴的门外汉非要说一帮练钢琴听现场交响乐的人是在装逼是在坚持没有意义的情怀? 不少人认为几个答案里说不同的钢琴声音都会有细微差异,演奏技巧如此复杂讲究就是一种糟粕,该被将来更人性化更容易的电钢琴取代,但实际音乐就是因为这些细节才值得追求,不然为什么一首曲子要有这么多版本?音乐本身就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需要用心凝练的艺术。 例如一首曲子拍号是四三拍,但演奏者心里需要打八六拍,心里有连续的小拍子曲子才会有律动,这就是很常见的一种二次创作。同样的和弦两种触键表现出来的音色就是两回事。弹慢板比快板更要功力,充满内心戏才能满足听众。说极端点使劲砸琴那种琴声在木质音箱里炸开回响的音响效果电钢琴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而且电钢琴已经是最容易电子化的乐器啦,以前我也觉得电子合成乐没什么乐趣,钢琴还勉强,小提琴这种没琴键没品位的乐器能怎么模拟?后来学作曲的朋友带我涨见识,确实很了不起,各种细节强弱,四分之一揉弦都已经能用电脑做出来了,但是solo还是不可能和真人真乐器演奏相比,那些顶级音源也是从真人真乐器采过来的,用音响播放钢琴曲和坐在音乐厅里听现场独奏也始终是两种体验嘛。 所以电钢琴会越来越先进和普及,但不会取代钢琴。 更新2:事实上,电钢琴在古典音乐领域(从钢琴发明直到现在,不包括未来专门为电钢创作的音乐)是永远不可能被电钢琴完全取代的。不懂音乐还要瞎说的某些人天真的以为电钢能模拟出跟钢琴一模一样的声音,或者比钢琴“更丰富”的音色(比钢琴“更丰富”的音色太多了,你以为音色丰富就等于更好么,奶衣服),就可以取代钢琴。事实上严肃古典音乐领域一直尽量避免和拒绝使用电声设备和电子乐器。现代的潮流反而是用羽管键琴去演奏巴洛克。钢琴根本没有取代羽管键琴,在巴洛克音乐演奏实践中,完全没有钢琴的一席之地(钢琴也就能约定俗成的弹弹巴赫斯卡拉蒂)。所以未来就算科技再发达,电钢取代钢琴来弹古典音乐的钢琴作品是不可能的成为主流的。(当然未来全团都用电声乐器演奏的乐团是有可能存在的,毕竟也是创新,我很期待) 更新1:我相信电钢在未来能够发出非常棒的音色,也非常期待早日听到你们口中那“更丰富”的音色。电钢琴作为独立的一门电子乐器我相信前景是很大的,但你们口中这么牛逼的科技拿来模仿钢琴真的是亏了。。。你再怎么模仿,也只是仿制品,钢琴遍地都是,除非省钱省地方不愿意扰民,否则何必呢?你模仿得再怎么像,也不会比真三角施坦威更像三角施坦威吧?但是当电钢琴不再有“模仿真钢琴”这一束缚时,反而会更好的展现自己的音色。应该赶紧找音乐家为电钢琴这一明日新星创作专属的音乐作品啊对吧,罗斯特巴耶夫第十四电钢琴协奏曲(Roshtobayev No.14 Digital Piano Concerto R.288嗯随口编的)啥的 ,想想就威风霸气超级酷炫有没有?当然那个时候电钢弹弹拉三,也就跟现在钢琴弹弹巴赫差不多。但是钢琴却永不可能取代羽管键琴管风琴,就如电钢也不可能取代钢琴,一个道理罢了。 ------------------------------- 电钢琴如果只是模仿钢琴的话,是永远无法取代钢琴的。因为大家要听的是钢琴这件乐器发出的物理声音,是小木槌敲击钢丝弦发出的振动,每一台稍微不同的琴,每一个不同的钢琴家弹奏出来的音色都有差异和变化。电钢琴就算模仿得再像,甚至人耳分辨不出区别的那天,也只是模拟合成的声音罢了,永远只是钢琴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就好比一副仿制的蒙娜丽莎,就算肉眼看不出跟原作的区别,仍然远远无法取代原作的价值。所以有好的真钢琴时,再好的电钢琴也会被抛弃的。你以为大音乐厅真的花不起上百万去买一台演奏级三角施坦威么?以及你们真的高估了音响的还原度了,世上最好的音响系统也不能百分百完美还原现场施坦威的演奏声音啊,差的还远呢。 电子键盘真正牛的地方在于运用电子合成器去做出一些物理乐器无法发出的声音和效果,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 最后的吐槽(如果你不这么想,那么就不是在吐槽你,请勿对号入座多谢):什么?你觉得机器可以取代钢琴家演奏钢琴,取代画家作画,取代诗人作诗?脑子真的没进水么?我要欣赏的是人的创作,艺术家的创作,机器技巧也许可以“完美”,但技巧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啊,音乐创造力,音乐想象力和演绎处理在哪里?你听不出区别所以喜欢机器模拟的声音,那你去听呗。什么?你说我们以后都不需要学钢琴了,这么费功夫又有机器代替何必呢?你连机器弹奏和真人演奏的区别都听不出来还好意思说自己有一丝半点的音乐审美能力?抛开艺术和艺术审美不谈,现在汽车、机器人绝对可以轻易跑得比人快,那为什么还要有人这么费功夫练短跑?机器投篮肯定比人准,为什么还要有人这么费功夫练习投篮?解决数学问题肯定比人快,人为什么还要学习数学? 我一谈人文精神你就说这是情怀,一谈情感表达你就说这是情怀,一谈艺术你又说是情怀。你小学初中语文没学好,这俩字就卡脑子里了?在你那可悲的冰冷黑白的脑子里,就只有科技伟大,其他的一切就只剩情怀了对吧?赶紧给自己造个机器人妈妈,造个机器人老婆,再造个机器人孩子吧。你看机器人又可以干XX还可以干XX,你还要真人干啥?别去贪什么情怀哦,情怀都是虚荣~对吧? With all due respects to technology and science,这些觉得科技可以完全取代一切的这种晚期科学主义癌患者,请速就医。 妄议音乐实践的人,从来也不会少。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撕逼都撕过了,想不到如今还有人大言炎炎喑喑狂吠,公然开历史的倒车。我不是针对某一个所谓强谏的答主,我是说在座的认为音乐理论压倒实践的,都是辣鸡。—————————————————————————————————————— 电钢琴暂时无法替代甚至将来可能一直无法替代真钢琴的原理,我目前想到的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声学上的复杂度。 稍有物理学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谐波与共振的概念。钢琴在不踩踏板时弹下一个音,发出的是这个音的基音、泛音(二倍频、三倍频、etc)。而如果踩下踏板,制音器抬起,弹下同一个音时不仅这一个音会发音,其二倍频、三倍频的弦,或者说纯八度、纯十二度etc都会因为共振一同鸣响。琴弦振动显然是阻尼振动,每个琴弦又根据各自的阻尼系数振幅慢慢变小。至于同时弹下两个键、三个键等等因为音程、和声关系的复杂,引起的泛音、共振又不全相同,更何况各个键也可以受不同力度,还要再考虑到钢琴琴壳产生的共鸣。如果目前理论计算或实验检验的结果不能给出一个简单的公式去计算这些叠加,则需要去将这些音响效果采样……这数据量,各位与其说弹电钢,不如说弹计算机。并且可以说每一台不同的真钢琴,就是这么一台不同的“计算机”。物理学很多时候会使用近似,但近似就会失真啊。 不知某位所谓“所有乐器我都测试研究过”的“音乐理解”与声学原理“大师”,能否拿得出这样的数据或这样的公式? 就算拿得出,电钢也很难功能性灭绝真钢琴。不同琴弦、不同琴壳材质、不同琴槌硬度琴槌重量等等,都会带来很多参数改变,导致钢琴的“个性”。 另一点是技巧上的。某位强谏答主大言炎炎的认为钢琴家练习技巧不值得,认为琴键该所谓“压感触摸”,不免太过异想天开了。钢琴技巧是多方面的,这里我要说的是基本功:触键技巧。我们可以想象有一把刻度尺,显然刻度尺有两个重要的部分:刻度和长度,或者说,精度和量程。一把尺子的“性能”自然决定于精度和量程,量程越大,精度越高,这把尺子就越有用。弹钢琴的手也类似这么一把尺子,练习触键技巧就相当于增大量程(手指力度),提高精度(弱音上的控制力),这也是学钢琴的人如此在意“手感”的原因。钢琴练习者或者钢琴家与只玩玩钢琴的人关于“手感”差别并不是情怀,而是技术。 情怀不值钱,值钱的是技术。某位答主对技术的外行程度,都不配去质疑别人的情怀。 相应的,电钢琴琴键要有足够的下键阻尼,才能够模拟这个手感,然后通过极其精细的测量来反应手指下键的力度。最简单的方式,大概就是把真钢的琴弦换成压敏传感器(笑),然而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用真钢琴呢?至于那位答主突破天际的脑洞,“压感触摸”“用眼睛弹”“用脑波弹”,简直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压感触摸”这一点上,刚才在弹触键技术的时候也说过的,尺子的精度和量程问题,如果换成压感则手的量程显然被大大削弱,而无论压感灵敏度能达到多高,人手的“精度”,或者说触键的力度控制却很难达到,毕竟很多练钢琴的人应该都知道,钢琴弹响容易,弹弱难。如果用所谓的“压感触摸”只能大大限制了音乐表达,并且为了配合“压感触摸”的控制力上的技巧一点不比真钢琴简单。至于眼睛弹脑波弹,就算不考虑其中的“噪声”能否消除,那种力度控制、音响控制固然很难做到,未经钢琴训练的人又如何能收摄心神去用这种方式演奏钢琴? 有控制力才有精度,无论哪方面控制力都是技术都需要练习。那位答主妄想提高所谓“带宽”,但是想的点子并不见得能提高什么“带宽”。退一步讲,随着科技进步将来也未尝不有可能出现这些技术,但是这玩意还能叫钢琴吗? —————————————————————————————————————— 我上面提到的是电钢琴模仿真钢的两大难点,并不排除将来这两点被攻克可以造出媲美真钢琴的音色和手感的电钢琴。然而这样的电钢琴面对真钢琴,首先价格上不一定有优势,其次很难冲击成熟的钢琴产业,再次很难体现钢琴的“个性”,最后还有个情怀问题。 并且,就算造出了媲美真钢琴的音色和手感的电钢琴,又有什么必要?与其来强行升级以替代真钢琴,数字钢琴不如去更加完美地去实现其作为合成器等方面的功能。 —————————————————————————————————————— 刚刚发现@Fazioli 的精彩回答,真实去考察了很多顶级的电钢琴。哈哈哈哈果然目前顶级电钢琴为了要机械钢琴的触键、音色还需要机械钢琴的很多机械上的东西,甚至包括音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某答主能拿点真材实料出来么? 谢 @邹上 邀 先占一个位,问题已被修改,我也觉得其实从多角度来讨论,这样问题讨论的范围就更加广了,也就不必纠结于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在各个领域所看到的一些观点 新答案可以让大家也都可以选择一个想看,觉得信服的答案点赞,而不是。 4月5日更新总进度85%。。 貌似是目前知乎上最热烈的音乐类讨论话题了。。。。知乎音乐届的大V,千古,圭大都来。。。。我只是来声援这两位大神的。。。。 当然如果觉得专业内容太难懂了,可以直接跳过去看“四”,一到三可能是分钟就能看完,四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而且很难懂但是很重要。。 ---------- 致学电工程的,我能理解你们是怀揣了满心的梦想和热情,想要凭自己所学在自己的领域跃跃欲试创出一番事业。。。。抱歉,每一个音乐家也是如此!所以你们批评 @圭多达莱佐 大神电工知识的缺乏,那又试问你们对音乐,对人类美学,对艺术史有多少研究呢?至少我看来知乎上的圭大和千古留名一直都是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阐述一些含金量非常高的音乐艺术知识,他们并没有嘲笑讥讽你们对现代音乐的浅薄理解和无知。。 有机会可以看一看圭大提出的。。我自己作为一个音乐艺术为主业的研究者,在艺术领域的研究探索远超过技术工程领域。。本身是很反感人们把我当成技术人员来看的,原问题把我的思维导向了一个需要从电声信号这方面去解决问题的回答思路,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回答的主题,其实我在哲学部分想要说的,才是自己真正想回答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更多的思考。。 ---------- 我的观点也是钢琴永远都会存在下去 ,我学习的是当代艺术类音乐,其中最擅长的要数电声音乐了,我想我这种天天跟电子设备,音质,音色,电子特效打交道的人来说,我应该是比一头埋在公式或者电路里,研究工科理科生还要明白这当中的原因的。。当然如果你们觉得自己在傅立叶变化很有造诣,能用Z转换,卷积等就能把文科生打蒙了,我还是自信可以一战,至少我并不是对此一无所知。。。。亮出你的公式和构想,如果真的有用而且符合实际我挺愿意见证一个隐藏在中国某处的天才,怀揣着突破人类极限的梦想,然后通过知乎让所有人明白了他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好了,一个不怎么简短的开头之后进入正文.。 一、电声音质(85%进度) 绝大多数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来源还是:技术越来越发展音质越来越贴近钢琴了。所以电钢琴能不能够超越钢琴。 我首先说说,音质是什么,关于现在的电声乐器,主要还是分模拟信号Analogic signal和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两种, 1.1模拟信号 是一种直接用某种其他信号来模拟并记录声音所产生空气振动的内容,然后通过还原这种模拟出的信号来还愿声音,因为可以尽可能模仿拟真出拥有最高的保真可能。但是使用模拟信号的蛇鞭普遍存在弱点是: *发热,使用电子信号电热结果不可避免,这个热的级别不是三四十来度的热,而是必须装风扇呼哧呼哧转的热。。否则基本呈不过十分钟左右基本报废级别。。。。 *音质达到一定级别后,越是趋向高保真则意味着价格就越是昂贵,而声波还原的进展质量依旧堪忧。 *难以进行特效处理,目前能对模拟信号比较成熟的技术也只能在音量和频率上进行改变。。 *噪音难以避免 电钢琴目前还不能采用轻便可观的模拟信号 1.2数码信号 数码信号保真度相比于模拟信号来说就要,横向对时间进行采样,纵向对音量进行采样,就好像是把一个世界分成一个个的像素点,像素点越小就代表越逼真。。那么就有人提出来当这个点像素点低于人的辨识能力的时候就已经是无损了。。然而事实上我们发觉随着新技术的革新,人们的观念也在一通更新,对真实的定义也不断在进步,这个“无损”真的太美,就是小学做的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追的应用题。。。。具体在第四节哲学中会讲 数码信号的采样的时间点和力度的灵敏度都远不及模拟音效 时间上48KHz,96KHz,192KHz代表的都是离散时间上的每秒采多少帧百度维基知乎上这种基础知识很好差的,简单点说就好比玩游戏的人都知道FPS一样,网络卡了,或者电脑配置不够,导致帧数不够打起来就跟幻灯片一样。。声音也一样一卡一卡的根本没法听,人耳的时间差识别能力在0.01秒左右,而对于音高的灵敏度更高,几乎是全频谱范围。。此外,采样点的基本原理是基立于数学原理,即我们听得到范围,数学的缺陷就是只能证明,难以证伪。。通过公式推导出的结果经常,难以经得起推敲在实践中真理的推敲。。在实践中,你们会发现音高的值大多都是质数,或者无理数,信号叠加的时候每秒几万,几十万个采样点真的很难把波形表现正确,至少需要再上一个级数的采样点才能完成,但是我们的计算机遵循摩尔定律,目前除了Lego以外还难以制作出能够达到那个灵敏以及计算量级的。。 对于音量量级的区分,也有的朋友说24位不够上32位就都OK,是没问题,但是你上个64bit给我看看。。。。理论上当然可以128bit都可以,但是你实际给我个设计图看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64bit的量级是2^64约等于1.844x10^19量级,是什么样的概念。。前几个月大家都还记忆犹新的探测到引力波,要探测到我们所能够解析的量级就必须是5x10^22以上。。真做出来了灵敏度达到128Bit级别的采样设备,那也没必要跟我们这些学艺术的在这里BB了,自己投简历去NASA,MIT,十万美金年薪等着你,期刊头条都为你敞开。。你的大名将会被印在我们的课本上,成为人们传颂的在中国被埋没的天才少年。。。。 如果说那么高的精细度有意义吗?感知不到?目前支撑最主流的淘汰观点也是认为“能够超越人的感知能力”,甚至如果使用了有损转码,但是只要这个超过了人耳的听力极限就是理论上的假想无损状态。。确实单一频率上,确实超过了20K赫兹的高音人耳已经听不见了,甚至说Mp3的量化采点能够制作出更精确的声音。。我不知道是新什么新的我没看懂的公式,Mp3的量化滤走了人耳听不到的弱音和奇怪频谱,取走了这样的一层之后就已经是失真了,即使是有反而让人有一种“声音变得更清晰了”的错觉。。但是这样品质的声音素材,在整体的频谱上也是严重失真,如果做一个实验对比我们真人说话MP3的录音之间的音色差距,并不是想象的几乎听不到,而是结果非常明显。。 可是很多发烧友的反馈都说“64Bit比32Bit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我就不说专业的音乐家了,音乐家对音色的挑剔是无比的精确的。。请注意, 任何传统乐器根据演奏力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音色都是不同的!! 而数码直接损毁的“音质”实际上指的是整体音色质量的感觉,这个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以看我的另一个回答 为什么播放的录音一听就能分辨出是录音,而不会以为发声体的自然原声? - 王兆谷的回答 如果你看明白了上面的内容,然后跟我说未来多少多少年能够达到,我觉得太遥远了,你跟我说现在就有了那也别扯了,就如圭大说的未来我们音乐家还不知能发明多少多少开脑洞的钢琴玩法呢,还有要搬出超声波对于超高频率理论的也请绕一边去,那是一个研究脉冲和反射的,本来就不需要考虑听得到听不到的,听不听。。就好比跟爱因斯坦聊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跟米开朗基罗聊骨质疏松。。有类似于 @虾丸 致力于向我科普设备发烧友的常识级别知识,我真是谢谢你们了,最终搞得大家都很累,我宁可你砸出一个比较能让人信服的线性算法来还原采样点波形。。我记得知乎曾经一个大V说过,这玩意不怕你不懂,就那种怕刚从学校出来的一懂半懂。。。。数字信号是之后一切电声乐器信号处理,计算,设计的基础。。数字信号在被定义的时候就出现了局限了,也就代表了一切电声乐器的局限,就好像黑白画面无法让看到自己爱人羞涩的神情一样。。对于这些为反对而反对我也不想多解释什么了。。。。突然觉得真羡慕某博士凭他的知识程度就能动碾搬出20年定律,多简单啊,我这么码了几万字还指不定要吃多少工程师派别的“反对”和“没有帮助”。。 1.3数码与模拟相互转换 DAC与ADC(啊喂,不要说英雄联盟你们够了),是一个将信号从数码转成模拟,或从模拟转成数码的设备。。我所说的无法超越的观点,是基立于我们所处的数码时代的知识。。 对于为什么数码就一定有损,我们对比一下曾经作为模拟技术的主流磁带能有多少的精度,以往磁带氧化铁,氧化镍等多种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晶体颗粒大概在3微米~0.08微米之间。。实际应用中磁带宽1/4英寸=6.35毫米,按照国际标准专业工作室里使用的速度每秒钟有17厘米或者34厘米,也就是说一秒钟有上亿个晶体颗粒参与记录声音,虽然我自己都对这个数值表示怀疑,也不知道这样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正确,但是这一定完爆了目前十万级的采样点。。之所以以前磁带被淘汰是因为记录和读取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晶体之间的相互软磁消磁作用以及晶体的相互碰撞,从而导致了一个全频谱范围的杂音,即使这样磁带的逼真程度是真的超越于数码技术,我们经历过磁带年代的录音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磁带,仿佛声音就是捏在你手里能够感受得到那个触感”。。所以有些专家是真的认为回归模拟信号才是真正的出路,因此索尼等大企业也将对数码开发的力度转回了模拟技术的开发,据说也所最新开发出来了一种新材质的磁带能够完全报废掉现在所有已知的电子存储技术实现几百个T的容量,这有可能我们的信号处理有望进入到一个超模拟时代。。 此外我还可以举出无数个原因,但是我觉得最有力的是2500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试图回避无理数的存在,用整数解释一切数。。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他错得很离谱。。可是现在的数码世界就是只有0或者1,不能有2和小数,也许要用量子计算机来表示一种新的计算机算法。。对于时间上来说只能有一个采样点,或没有采样点,小于采样点间隔的信号变化无从得知,因此而损失信息。。。。事实0和1之间永远都有无穷尽的分数小数,回避音量和频率存在无理数这一事实,用信号转换做出来的很多音量都无法表达,而使用傅立叶转换绝对无法回避的欧拉公式里,e和Pi都是无理数。。转换到复数坐标轴上,用复数代表的频谱做出来的值几乎也全都是无理数,可是目前的计算机以及所有算法都只能取近似值来进行运算。。。。我们可以用手来做各种Z转换的算法来实现音频处理得到一个个无理数,分数的值。。而计算机智能对最终结果进行一个近似值运算。。。。而我们目前唯一可以做的正确的近似值运算只有0.....=1。。也就是说经过了数码处理后的一切一切都只是“看起来好像是”的问题。。 二、传统钢琴的工艺(进度50%) 首先要告诉大家,传统钢琴答题分为立式和三角钢琴,立式钢琴指的是钢琴里面的钢丝是垂直水平面摆放,三角钢琴则是钢丝横卧着摆放,如果说能电子琴能淘汰传统钢琴的,那我只能说抱歉了请多读点书了,传统钢琴里立式和三角钢琴都同时存在。。。。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去看看钢琴里钢丝的形状,是一个很优美的函数曲线。。这就是前人的黑科技。。 有人举出了”自动钢琴”的例子,这是一个在上世纪初就出现的技术了,音乐节早就有Gyorgy Ligeti写了数十个练习曲,把自动钢琴“非人手所能及”的钢琴曲音乐家其实早就玩过了一遍。。包括 至于传统钢琴演奏的技巧,请读完 @Fazioli 的回答再说。。 这样的精益求精的哲学,一定是出现在德国,法国,英国,甚至匈牙利,日本这些经历过文艺复兴一直到古典主义思想熏陶的民族。。。。就算撇开艺术,说工业制造的话,也是差不多的一个情况。。单一维度的超越并不代表淘汰整个工艺,和文化,更何况音乐已经不再是一门单一研究旋律,配器,节奏等的艺术了,在观念以及思想上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飞跃。。传统思想难以适应。。 @Molho 刚中之脑提到了传统钢琴,踏板会出现的琴弦之间的相互振动,并且在最后提出了一个哲学的疑问。。我会在第四章里面探讨出来。。 @上官人 在他的思想实验中提到了一个现场性产生声音的“设备”,非常的有意思,这些思想在新媒体艺术中有很多很多的例子,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艺术也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个性。。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评价、时间和发展体系和理论。。 圭大更新的回答其实也是非常有力的。。艺术与技术在这方面的讨可以进行的更加深入旷阔,如果不了解就直接说取代,那是依旧说明还是停留在一个并不成熟的想法。。 三、电钢琴实际应用(80%进度) 3.1电钢琴究竟是什么 在回答里有很多很多很多,支持电钢琴一方的他们的观点主要是在“电钢琴超越真实钢琴”。。 是,这个问题上在功能性上一点都没错,电声乐器可是,进行分型运算。。MIDI和Computer music是这50年来音乐发展的总体趋势。。。。可是音乐和艺术从来都是存在超越而不存在淘汰,梅西安 超越 德彪西 超越 拉威尔 超越 瓦格纳 超越 舒曼 贝多芬 超越 莫扎特 超越 巴赫。。。。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会被历史淘汰的,本身用“超越”这个词汇就是逻辑上严重的错误。。音乐和艺术从来都不是单一维度的事物。。管风琴没有办法对力度进行掌控,被后来有力度钢琴超越,但是我们还是会保留管风琴的演奏专业。。。。用金属制作木管乐器能够形成更好而且更稳定精确的泛音共振,但是我们还会称金属做的萨克斯是木管乐器,而这种“超越”使得我们丧失了很多古时候的演奏韵律和技法,而变得过于模式化了,逻辑更进步了可是技法反倒倒退了。。我们对超越的定义该是什么样的呢?请到哲学篇章中接受重度精神污染。。 电声钢琴使用的主要是在MIDI领域,要纠正一下各位大V @千古留名 @圭多达莱佐 @Fazioli 的错误,目前真的做得好的电钢琴是带有按键力度感应的,也增加了琴键的仿真手感力度设计。。。。从算法逻辑上是尽量做到与真钢琴一模一样,好的电钢琴的费用大概在2万人民币往上走。。这里指的不是我们年少时候看到的给小孩玩玩的电子琴。。。。如今的仿真电钢琴发声原理已经可以做到根据感应几十万个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来计算出这个力度对应的音锤会产生多少敲击的力度,可以使琴弦产生什么样的震动,并且通过卷积运算在有限的采样点里面把声音尽可能按照真实的情况叠加,并且表现出来,据我所知这项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是雅马哈独享的黑科技了在半导体应用的非常纯属的当时,到达这种程度是必然的。。。。最终结果也的确是能够和真实钢琴来相媲美, 在这个领域里,工程师们真的做得最好了,真的是一个值得佩服的工作。。 然而我在电声音质篇章里面已经讲过了所有的电声算法,最终都必定会面临音质的损耗。。。。工程师如果抱着真正的求知钻研的态度,也就意味着必须承认这一点并且为此而努力改进技术,现在还没有到能本末倒置的地步。。 并且。。。。这些都是基立于数字工程设计,如果想让这些工程师他们明白弹钢琴还有Prepared piano,让他们明白音乐里的时间与感官等概念。。那就回到了我们领域需要继续做的很多工作,至少要让人们慢慢明白了解现代音乐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至于让人说听不懂的就是现代乐了。。。。反正作为这块领域的学者,大家懂就好。。。。 在此之外 @上官人 的答案也提供了蛮有意思另一种观点。。我本来就很想写在答案里,可是因为个人时间比较紧张,接下来会在第四章哲学讨论中详细分解, 3.2傅立叶函数 傅立叶是一个法国数学家,傅立叶就基于微积展开了的数学研究。傅立叶转换还有它的意义,就是可以通过数学计算,使得数学计算使得多个正弦波形相互叠加“形成”任意一种波形(理论上来说不能用“形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无限接近)。将一些采样点型号到了复数坐标的表示出采样点和频谱之间的转换。。。。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一般来说傅立叶转换都是针对于离散时间的信号采样计算的。。 10年前,我还是个高中生时看着《心灵捕手》里傅立叶转换似乎只是凸显天才少年威尔的垫脚石,当时的我正纠结于高中解析几何怎么那么简单的问题,对此也是毫无概念。。而现在我是知道这是个通过公式 能够打开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学世界。。什么意思就是理论上通过数学公式我们可以将多个波形进行叠加,用数学来计算出全部的现实中声音的波动情况。。理论上我们可以生成任何波形。那么理所当然的这个任何波形的集合肯定包括钢琴所能够生成的声音。。。。然而这就是运用纯逻辑的数学的漏洞,因为它只能证明,不能证伪,在推理时一切都是那么的正确,殊不知疏漏了什么,只有当错误发生的时候才回头查找问题所在。。 然而,这又如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连续傅立叶转换,使用卷积来进行滤波和频谱上的某位跟我争论了半天说这是常识性的知识,那请你把这些雅马哈工程师正在研究的“常识性知识”来教教我们这些中小学知识级别的人来普及一下。。我所知道的“常识性知识”一点都不简单,具体在3.1应用里面都已经分析过了。。。。还是一样的话,如果有一位天才对“常识性知识”能掌握得如此精通熟练了那么请应用于实践,申请专利,发表到期刊让大家都来看看。。 现在电钢琴逼真的声音并不是使用真钢琴的样本,而是分析了钢丝结构之后对进行一个模拟计算得出相应频谱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音高,最后将这些泛音叠加后获得一个非常逼真的钢琴键音高。。通过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模拟出以假乱真的钢琴音色了,并且由于是数字信号,使得任何对信号的处理变得非常简便,我们可以很快速的通过改变音色的算法产生各种各样的电子琴音色。。 四、对于科学技术正确的哲学理解(40%进度先发出来,日后补充) 作为艺术生出身的多少也算个文科生了,我很喜欢聊聊哲学问题。。而我这里想要给大家并不是直接给出这个问题的绝对答案。。艺术很快就接受了其他领域的思想变化进入艺术领域,而如果说就单单涉足该领域,并有更强的,凭此可以取代一些现有艺术理论,艺术思想那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 不可否认,这些新技术的开发的确是足以颠覆我们所有人对真实对世界的理解,不停的在惊奇与恐惧情绪的交叠之中发问,质疑。。可是我们的艺术,哲学,人类社会也是一直不断的在接纳改变,在变化中产生历史和文化。。 预警一下,这部分重度精神污染,可能引发无数个无法解决的疑问,有颠覆对世界认知和基础常识的危险。。 先脑补一些知识,2400多年前柏拉图说什么是存在?比如我们做的一张桌子,桌子本身最终会朽坏,被毁灭消失。。但是木匠却能根据桌子的样子重新做一个新的,制作的工艺也会改良,桌子的形状也会变化,木匠会死,但是制作方法会传给下一代木匠,也可以把方法传播到地球另一端的地方,让本森没有桌子的地方产生桌子这件事物。。精神世界里思想概念里的桌子会永远存在下去,不管它是木制的,塑料的,玻璃的,不管它的结构再怎么变化,形而上学来讲它还就是桌子。。那么就是说钢琴,它自始至终就都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我为什么要在上面长篇大论的说一些电子信号处理的缺陷,就是想说明,本质上传统钢琴和电子琴的发生结构,原理等等都是不是在同一个声学维度上,这正是类似于 @上官人 的替换本体的思想实验在古希腊时代其实就已经有人尝试过了,也是一个人类思维必不可缺的思维方式。。。。近代哲学的发展也告诉我们,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后结果必然就会产生二律背反,同时出现两个命题 钢琴可以被技术取代,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完全可能出现了一个可以实现或者超越钢琴的产物,但本身不是钢琴的事物。。 钢琴不能被技术取代,一切开发为了模拟钢琴样而开发的失误,本身就讲钢琴的存在本来特质注入了设计中,因此钢琴的存在于形象依旧存在于新开发的事物中。。 两种说法在各自的思维方式领域都完全成立,但是结论却相互矛盾。。我们现在的认知程度,单单从形而上学去思考问题的本源已经陷入了困境。 显然这样看来就不难明白,真实,取代使人们艺术中的一个观念,也就是说只要这两样东西不属于同一事物,人们就必然会从相同的维度,和不同点去发现他们的差异,以及功能性。。比如生活大爆炸里有一段佩妮不小心在谢耳朵的坐垫上打上了油漆弹,然后反过来伪装,正常人觉得没差,但是谢尔顿却完全接受不了!!去请专业人员洗了之后,谢尔顿依旧要吐槽表示不能接受那化学药水的难闻味道。。我们每个人构建认知,构建相同点和不同点也都是不一样,即使在本领域觉得铁板钉钉的事情,一旦上升跨越到不同领域在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逻辑和知识之下,很快就土崩瓦解。。。。同样的道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上面的对于数模转换的知识以及证明是讲的清楚的,铁板钉钉的事实,都是在。。所以很容易让人信服,相反一些难以说清的事物,。。音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事物而存在的?我们音乐家也说不清楚,钢琴又是如何存在的呢?圭大其实说的很清楚了,单单是目前已知的发声体系,去替代完全一模一样,作为两件不同的事物我们永远都会发现钢琴能做一些事情,电钢琴能做另一些事情。。。。对于什么层面上的取代,替代,淘汰这个定义本身就很难下,由此替代取代,真的很难说即使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究竟是会不会,能不能,为什么会,或者能我们都不关心因为我们一直都是无从得知,无从证明。。我们知道的只有,这个存在并不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从没发明到被发明的,整个技术改良的过程也是一步步在进行的,我们又怎么得知现在的电钢琴只是对钢琴的一个跨度比较大的技术改良而离所谓的替代差的很远呢?我们都无从得知,所能够拥有的标识就只有钢琴这样的存在,它作为一个本身事物,联系了整个音乐文明,电钢琴作为整个文明之中下挂并且新衍生出来的一个形态,何以谈替代?。。所以即使假设有一个科幻的时代了,那么由此必然会有行为艺术家“不插电演奏钢琴100天”,这样的行为艺术还是标记了钢琴的存在无法取代,替代,淘汰。。有人会说这是艺术家无非就因为情怀,都是没有实用性的。可是事实上却有着无数围绕关于此类主题的艺术存在激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另一方面,我们对真实的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是在不停的更新进步的,这个过程中取代替代的意义如果不明确的话,自然而然的我们的疑问就会被导向——如果这样钢琴就能被替代,人类能有在什么层面就会被替代呢?最终我们只能说技术能做到怎么怎么样,相对于真钢琴比较来说怎么怎么样,技术发展在实现某些非钢琴的事物能具备钢琴的功能,或者擅自定义了钢琴的主要功能,而无视其中一者的其他特质,那么这个能不能也就站不住脚了。。。。 稍微轻松一点说,我们查史料能知道早在最初的黑白胶片电影出现后不到就30年,就很快发现了平面电影没有纵深,有许多电影艺术家还没有解决彩色电影的时候就有一些脑洞比较大的人在做立体视觉,三维空间概念时尝试,以百年前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开发并且含香现在的IMAX电影。然而我们现在,裸眼3D,全息投影,VR技术的理论原形都已经做过尝试了,可是人们依旧感觉不到“真实”。。。。其实所谓的“真实”是一个观念,哲学层面的尺度,当我们提到一个拟真技术的时候,那本身它就一定是虚拟的,我们无法把事物它当作真实的事物来看,即使它可以真实到可以完全欺骗我们的感官。。为什么我在上面刚刚讨论完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困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念讨论呢?其实我是想说另一个角度的想法。。我们开发出一个一个事物,还有另一个根本因,“我们曾经没有这件事物”。因此我们开发电声乐器,电声钢琴,开发人工智能,一切本身就是为了逼近或者是超越的形象去开发区设计,因此最终结果呈现出的形态,必然是让我们的思维感觉到是一个被超越或者即将取代的概念。或者说这些新技术会让我们产生一系列的疑问,更多的就是因为本身我们就是想要它们变成这样而去开发的,因此我们的思维才会朝着这个方向被引导,即使当下没有实现这个技术,但是顺着推理最终会认为“一定会产生一个可以取代的技术”。。这是我们固有的思维漩涡,可以说人类在完全。。我们本身便是以在某个单一方向更优的情况去构思设计开发这些新技术,AlphaGo与李世石4:1的结果除了因为它强大的计算力外,这个开发本身即是要实现一个与人脑匹敌的计算机,这次AlphaGo输了一句,技术人员就会进行更进一步地改良,因为在他们的领域,不在这个单一维度上彻底击败人类就是誓不罢休。。。。然而稍微转换一下思维,AlphaGo作为能不能像李世石那样传授棋艺呢?不提沟通交流的障碍,设计人员根本就没有在这个维度上进行开发。。只要这个机器是人类开发的,那么它本身就不是人类,也不能超越取代人类,因为它就是被人类开发的。。即使这台机器能够在今后实现自我学习,但就好像爹生娃,在发生的一刻就成了既定事实,不论怎么改变都无法这是我们人类构建伦理社会的基础,也是产生这些技术的基础,推翻就意味着我们的一切推理都被推翻,因而取代人类的可能性也被推翻。。。。 回到钢琴的案例其实也是一样的,技术人员为了解决当下的技术难题,如果把“逼近甚至取代钢琴”设定为目标进行开发,那么它永远都是烙上了真钢琴的存在,无论成为为什么样的形态都无法取代,哪怕是拥有无数种额外功能,可以折叠展开当直升飞机开的电子钢琴,都不能取代钢琴的存在。。。。但是倘若我们把技术开发作为目的,开发一种新钢琴。。作为一种应用技术,在音色上会逐渐产生另一种性的特点,产生更多的与钢琴不同的。。最后成为与钢琴毫不相干的另一种食物。。。。这也正是电子音乐,电子钢琴发展的真实现状, 开发的新技术,新的音乐理论体系,是针对于整个当下时代而进行思索的,新的音乐理论基立于传统艺术理论,也必然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疑问和想法,因此才称为另一门新理论 。。。。跳出有限维度下的思维方式后,我们才能把不是钢琴的事物命名为“钢琴”,而继续拿这两者来比较功能性或者讨论也不在具有意义。。夸张一点说就好像,我们不会用一把螺丝刀来替代挖掘机来挖掘,也不会用挖掘机来做螺丝刀的工作。。。。退回来说,如果技术是为了实现一些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一个构想。。如果这个目标是定义为替代取代超越某一个事物的话,这个科学意义的探索就到头了,转变为工程学的实现。。我们的视角必须是很广阔的 关于一些新兴的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我见过很多很多因为科技发展把我的脑洞轰得稀巴烂的,发明创作。。比如一个叫Stelarc作的一个很重口的艺术,就是在自己的胳膊植了“第三个人工耳朵”,这是个很有名的东西,搜一下应该很快就跳出来了。。那个作品从外观上看样子很恐怖,很惊悚,一点都不美,但是为什么我们要承认这些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开发者的本身想要尝试的是从一个本不是为听觉而存在的部位进行听觉方面的神经开发,倘若我们的大脑能够因此而改变逐渐建立一个新的神经系统,或许从而我们可以听到现在人耳所能听到的频谱以外的声音,比如原本我们听不到的超声波,与次声波。。如果是真的话,那我们的语言,艺术,甚至人类社会和文明都会被整个颠覆,向一个我们如果没有这种感知能力就完全无法想象的方向去发展。。。。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到了这个层面钢琴就是成为了我们人类对真实的一个图腾。。象征一个虚拟时代之前的图腾,人类的操作行为——演奏,生产行为——演奏出音乐,互动行为——演奏出音乐给人听。。。。由此也有创作音乐,改良钢琴,答到这里是不是已经跑题了?其实没有我们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一个思维的时候就必须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当我们提到计算机,科技,这些是文明的层面,是存在升级竞争淘汰等观念的。。而文化,却是一个扎根于整个人类所有的习性和生活当中,无法被轻易改变或者。。。。人们常常抱怨过年气氛越来越淡,但绝不会说咱别过年了,就因为意识里有“年”的文化观念,所以才会抱怨年味变淡了。。王东岳老师在西方哲学课中讲过:不管是什么样的物理学,科学理论往深层次钻研必然是要解决一个哲学问题,否则那就只是一个工程学的应用,而不是科学。。 *用文字这么大篇幅阐述,解释,争论,的过程。。艺术的奇妙语言里,这一切都敌不过一台钢琴真实的摆在我们眼前,即使它是破旧不堪的,即使它是经历年代甚至有损毁了的。。。。摆在这里,一切尽在不言中,就看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去看去体会这个事物,它是多么的不可替代。。我想大家看完我的这部分回答,再回头看钢琴的存在,所带来的感受,思考也一定是跟以前不再一样了。。。。 @强谏犯 他说了AlphaGo还有那些机器人,的确是最近非常厉害黑科技的成果,如果读完了我这段哲学篇章所描述,他的回答还那么站得住脚引起共鸣吗? 此时我就想问问 @强谏犯 ,类似这样的研究开发过程你有参与过吗?你真正了解这些一线技术开发人员每天在做的工作吗?。。。。你所谓的的超越究人类并且淘汰竟是自己研究并且有一个突破构想?还是只是看了我们早已知道黑科技,心灵被震撼了之后然后进行的一系列幻想?如果是前者,请对我说的一切嗤之以鼻,出门左拐马上建立团队去找风投,你真有想法就不是要说服我们这些没钱还玩音乐一根死筋的穷屌,你需要的是有开放思想并且有钱能给你个几亿美金估值的风投。。。。如果是后者,要不我给你买条毛巾买块肥皂,给你快点去洗洗然后早点睡吧。。。。 卸腰 不会 原声乐器永远都会存在,哪怕电音乐器发展得再好。现在的合成器什么音色做不出来?可是为什么大家学乐器还是去学原声乐器而不是学如何玩合成器调制音色? 因为他们弹的是一种情怀。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吃饭的目的反正是吃饱,为啥要花心思去做美食,而不是直接按健康比例去吃各种营养素? 电钢琴中本身的声音就是真钢琴的采样,没有真钢琴,就不可能有电钢琴。如果哪一天没有了真钢琴,电钢琴音色的采样从哪里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电钢琴相比于真钢琴,除了不笨重之外,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连接电脑作为输入信号。真钢琴只能用来演奏,但是电钢琴可以拿来制作音乐。要想百分百模仿真钢琴的手感,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和真钢琴一样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科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