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官网布票成交价是多少钱

当前位置:
东京中央拍卖珍罕中国艺拍 刷新日本拍卖界历来最高价艺术品纪录
作者:未知 08:14:59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1/4)拍卖作品1
(2/4)拍卖作品2
(3/4)拍卖作品3
(4/4)拍卖作品4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 &在日本享负盛名的东京中央拍卖于9月4至6日在东京举行之秋季拍卖已圆满结束,会上呈献一系列极具历史及收藏价值之珍品,竞投气氛非常炽热,众多拍品成交价大幅超出原先估价。
& &会上最瞩目的拍品为仇英《松下人物图》,买家竞投非常激烈,叫价此起彼落,最终以801,780,000日元/46,904,130人民币成交,大幅超越原先估价(400,000-500,000日元),成为日本拍卖界有史以来成交价最高的艺术品。此作为水田竹圃旧藏,珍罕难求。
& &另一重要拍品袁瑛(清)《雪景山水》成交价高达278,880,000日元/16,314,480人民币,远超原先估价(800,000-1,000,000日元),附乾隆题画诗,以及石渠宝笈、嘉庆鉴赏等藏印。
& &古籍善本专场中,梁武帝萧衍写天监二年(503年)四月八日写经『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以110,390,000日元/6,457,815人民币成交。经卷以染黄厚纸书写,乌丝栏内写妙法莲华经,通篇字体端庄有力,流畅之中又寓古朴之风格。卷末署『天监二年四月八日梁国皇帝菩萨式弟子萧衍敬写』,可知乃帝王写经,极具佛学与历史价值。
责任编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的立场,也不代表的价值判断。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业务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东巷2号院3号楼6单元103
邮编:100069
技术部:北京市西城区虎坊路19号院10号楼1803室
邮编:100052
热线:服务QQ:电子邮箱:
Processed in 0.053(s)&& 13 queries memory 8.334(mb)2017东京中央拍卖兔毫建盏价格成交价是多少_百度知道
2017东京中央拍卖兔毫建盏价格成交价是多少
2017东京中央拍卖兔毫建盏价格成交价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好公司,不建议关注。拍卖骗子多,要小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东京中央拍卖公司2016春拍会拍品鉴赏
东京中央拍卖公司2016春拍会拍品鉴赏
东京中央拍卖公司2016春拍会拍品鉴赏_3
元明清瓷器
Lot 0423 元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
估价:8,000,000-9,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28.5cm
匣书:元代青花玉壶春云龙瓶 户栗美术馆元末战乱不断,元青花瓷器多流散于民间,至今得见于国内博物馆藏之精品甚是稀珍。而元青花飘洋过海,深得东瀛藏家珍爱。正如此元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得藏入日本戸栗美术馆,被惜存至今,殊为难得。元青花存世品多见小盘、高足杯等小件器,而玉壶春形制较为少见,其中又以龙纹为饰者罕见尤甚,弥足珍贵。正如此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体态挺拔,沿袭宋代玉壶春造型,而更见厚重饱满,颇具元朝民族豪迈大气之风范。底施白釉,细腻坚致,色韵古雅。全瓶以多层青花为饰,每层纹饰风格迥然,而又一脉贯通,繁复中见巧思,妙不可言。只见其肩托蕉叶纹,下承云肩,云肩纹取四之数,与元人服饰&制如四垂云&有异曲同工之妙。腹部主纹以云龙纹为饰,游龙张牙舞爪,呈仰天长啸、穿云破雾之势,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下腹饰变体莲瓣纹,与云肩纹取上下呼应之意,平添异域之色。纵观整瓶,纹饰层次分明,丰富饱满,线条流畅飘逸,勾勒渲染利落洒脱。而青花色泽浓重,蓝中泛黑灰色,更显纹饰之庄严大气。如此古雅难得之品,当值收藏。来源:(财)戸栗美术馆旧藏。
Lot 0424 明万历 青花五彩加官进宝人物碗
估价:5,000,000-6,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8.5cm;直径15.5cm
&大明万历年制&款此碗直口深腹,底端内收,圈足。内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款。碗形周正大气,碗壁厚薄适中,以白釉为地,绘饰青花五彩纹,繁缛丰富,意趣满堂。只见碗壁通景绘饰加官进宝人物图,以五彩如意纹为天,以树木花草为间,两两对饰阁臣童子,阁臣手捧笏板,两童子手捧宝物,寓意&吉祥长寿&。人物面部以青花勾勒,服饰设色皆不相同,神形具佳。外口沿的缠枝花卉纹与胫部的回纹颜色上下呼应,更添缤纷。碗心五彩绘一赤龙抱珠,内口沿以杂宝纹为边,颇见明万历时期的道教图案风格。此碗用色考究华美,纹饰繁缛多样。绘笔豪放不羁,朴拙中见精彩,五彩交错谱出一派喜庆祥和。实为万历朝五彩器之佳作。万历时期,五彩器的烧制达到高峰,堪称空前绝后。万历五彩与早期五彩迥然不同,以浓丽艳美,施饰繁缛闻名古今。《匋雅&卷下十三》赞曰:&万历五彩,草昧初开,往往显其拙相,&&皆非寻常匠手所能几及&。鲜艳饱和的色彩与奔放不羁的画风交相辉映,生出一种强烈朴质的美感,极具装饰意趣。这种独特风格备受海外各阶层人士的追捧。五彩瓷器外销活跃,蔚为大观。尤其是与中国文化一衣带水的日本,更是对其情有独钟。日本人尤喜五彩茶碗,称其为&古赤绘&。明末清初,被称为天启赤绘、色绘祥瑞、南京赤绘等五彩瓷器被大量引入东瀛,以此等为范本,东瀛创出了 &祥瑞手&、&五彩手&等初期施彩技法,而如今闻名的&九谷窑&五彩瓷器,亦可见明代五彩之遗风。明清流入东瀛的五彩瓷,不仅深得当时日本社会人士的喜爱,更被上层贵族和收藏大家所珍视。故现在日本如大阪市立东洋陶瓷博物馆,出光美术馆等皆有大量中国五彩名品收藏。进入清末民国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五彩瓷更加痴迷,不惜重金,纷纷来华求购,再次掀起收藏热。当时国内偏重宋瓷与永宣青花、雍干官窑,而五彩瓷价位甚低,故被大量收购,流散海外。故国内现存五彩精美者甚少,得见一佳品,实属难得。
Lot 0425 明万历 青花穿枝双龙戏珠纹镂空长方盒
估价:9,000,000-12,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长31.5cm;宽20.5cm;高11cm
&大明万历年制&款盖盒长方形,子母口,圈足,胎骨厚重,规矩雅正,予人端庄敦厚之感。盖中间以青花描绘双龙戏珠图案,双龙分居上下两侧,龙口微张,双目炯炯有神,火焰宝珠于中间翻滚,周围镂空铜钱纹围绕一周,呈现祥瑞气息。盖四璧亦以龙纹为饰,并绘穿枝花卉纹,藤蔓枝条互为联属,颇具齐整装饰之功。盒外壁亦为龙纹花卉穿枝纹,与盖壁上下呼应。盖盒底书&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胎色浓艳,胎体厚重坚致,釉汁肥腴温润,所见云龙飘逸灵动,极具神采,自有万历时期粗犷之风格,是为万历官窑不可多得之佳作。注:附&徐氏艺术馆&、&在望山庄&标签。来源:徐展堂旧藏。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中),耿宝昌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8月,页200-201,图版186。
Lot 0426 清雍正 青花缠枝西番莲纹罐 (一对)
估价:5,000,000-6,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11cm&2
&大清雍正年制&款此对瓶唇口短颈,筒腹圈足,形似灯笼,造型规整别致,秀巧可人。成双成对,殊为难得。瓶身以青花缠枝西番莲纹为饰,肩饰青花忍冬纹一周。青花发色研丽,纹饰布局疏朗,绘笔工致,尽显雍正青花瓷清丽秀雅之美态。雍正朝正处盛世,瓷器的发展愈臻高峰。雍正帝品味高雅,对瓷器样式和釉色都持最高度的关心。对于御瓷的烧制,严格贯彻 &内廷恭造之式&,不仅反复多次批示修改,甚至亲自设计瓷器的形制样式。在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的史料中,留下了很多世宗对瓷器的评语,可见雍正对瓷器的极致追求。在风格上,雍正更是要求&往细里收拾&,各种御瓷样式,尽是雅韵秀致。故而雍正青花亦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以柔媚、俊秀的风格取而代之。西番莲纹原是西欧纹饰,后由明代传入至清代盛行。有吉祥、富贵之寓意。在西方纹样中,西番莲纹有着和中国牡丹一样的特殊地位,又比牡丹花纹更委婉多姿,生出更多变化,成为 &洋为中用&花纹中之典范。此对瓶上之西番莲,变化为&生生不息&的青花缠枝纹,与清丽脱俗的青花色相衬,更生韵致。当属雍正青花之佳作,值得珍藏。
Lot 0427 清雍正 斗彩翠竹纹碗
估价:12,000,000-18,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4.5cm;直径9.5cm
&大清雍正年制&款雍正十年《清文件》记载:&茶圆、酒圆画的俱要,再画些。其画青竹子茶圆,但竹子不宜青色,嗣后,青色竹子不必画。钦此&。&茶圆&乃雍正用来啜茗之茶盅,原属紫禁城「茶库」之物品。亦有形制与茶盅略为不同者,如本斗彩竹纹碗,与故宫博物院、日本静嘉堂之藏品相类,或同属雍正茶圆之品。此碗侈口深腹,平底圈足,底青花双框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造型小巧隽秀,胎体轻薄,釉面莹润光洁。碗内白釉素纹,外壁闘彩绘翠竹,交迭成趣,意境幽远。纹饰纤细工致,以青花勾勒,仅施绿彩,妍青浅翠,殊为清雅。若为茶皿,捧之于手,翠竹先入眼,如闻竹声清脆,忘乎凡尘,不仅茶韵生香,更可清心。《陶雅》曰:&豆(斗)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雍正闘彩器较之康熙纹饰更精细,用彩透薄淡雅,柔和而不艳,极尽文雅之道。纹饰取有清一朝特有之工笔写生画法,笔法工整别致,细腻妩媚,所绘之物皆生动写实,赏心悦目。雍正帝涵养高深,好文人之雅趣。而若论清雅,非竹莫属。世宗曾作《题墨竹诗一十二首》赞美竹子;更有故宫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十二幅,画内或于窗外,或摆设纹饰,处处遍布竹之身影。可见竹之清幽雅致甚得帝王倾心。此碗制作精美,竹纹笔意设色皆得清新雅致之趣,当属雍正本朝官窑精品。参阅:1、《静嘉堂藏清朝陶磁景德镇官窑の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编集发行,平成18年(2008)9月,页44,图版34。2、《清康、雍、干名瓷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辑,秦孝仪发行,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中华民国75年,图版45。
Lot 0430 清嘉庆 浮雕粉彩百子闹元宵双耳大瓶
估价:40,000,000-50,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86cm
此瓶盘口,长颈溜肩,直腹束胫,圈足外撇,沙底,底 部无款。颈部两侧对饰青花螭耳,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口沿、胫部各描金彩一周,其下各饰一圈松石绿地彩色云头纹。颈、腹部以凸雕百子婴戏图为饰。婴戏图中婴孩众 多,画面宏大壮观,热闹喜庆,可见为嘉庆传承乾隆瓷器 凸雕工艺之佳作。嘉庆时期之婴戏图延续乾隆精美之风而场面更为宏大,婴孩数量亦更多,画面处处充满欢悦吉祥的喜庆 场面。此瓶百子婴戏图中的婴孩千姿百态,或举灯舞凤、 或舞龙戏狮、或燃放爆竹、或敲锣打鼓,一派喜庆祥和的 热闹氛围。并衬以亭台楼阁、山石树木、蝙蝠等,场面甚 为壮观。又以设色淡雅而丰富的粉彩相衬,更烘托场面之 热闹非凡。而此瓶体型硕大,烧成不易,实为嘉庆粉彩瓷 器中殊为少见的大器,弥足珍贵。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八年,上谕唐英,瓷器图案需与节日民俗关联,如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中秋节用丹桂飘香等。嘉庆承乾隆遗绪,各式瓷器均袭旧制,但嘉庆瓷将前朝浮饰之美,更发扬光大起来。此瓶之婴戏图,喜庆气氛一览无遗,充满吉祥寓意,亦可能为元宵佳节宫廷特别烧制之品。今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清嘉庆粉彩凸雕婴戏图螭耳大瓶,其彩绘之婴戏图,主题与本瓶极为类似,图案细节虽与本瓶略异,然寓意相同,或为成对烧制之作,可资参阅。参阅:北京故宫藏,清嘉庆 粉彩凸雕婴戏图螭耳大瓶,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珐琅彩?粉彩》,商务印书馆,2008 年8 月,页190,图版168。来历:Sothebys Australia,日,LOT160。
Lot 0431 明 德化窑书卷观音像
估价:700,000-9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43.5cm
匣书:建窑白瓷观音像一基,衣洲籾山先生遗爱也。光绪年间先生应张南皮之聘,备于讲武学堂教授之员,一日偶获之于坊间,先生爱抚不措未尝一日离座右也。任满携归,晚寓浪华,予始诸门乞教,契合日密,受益甚多,每访先生床头,见此像磁质秀润容姿端庄洵明窑之粹也,既而先生知予有陶癖也,许予以割爱焉。未几而先生下世,遗命遂以见赠,呜呼,先生不可复见也,对之恍如对先生,觉幽明之间有神自通也,岂可以寻常器视呼。怀德爱棠阴,感恩哀手泽,予之于此像,亦若是而已矣。大正十年五月,小门生,山冈千,谨识。此德化窑书卷观音,光绪年间曾被日本汉学家籾山先生收藏,后赠与其门生山冈千而续存之。匣书记载流续百余字,留下这位东瀛藏家山冈千与籾山先生的一段物缘。情牵一物,谊切苔岑,字里行间难掩惜爱之情。此观音作为此段物缘之传承,惜存至今,更增华光。按衣洲籾山,即籾山衣洲( 年),日本著名汉学家。原名逸也,号衣洲,日本东京人。明治卅一年(1898)应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之聘,赴台担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栏主笔。居台凡6 年,于明治37 年(1904)因就华北保定练军之聘,出任其翻译官数年。1906 年前往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担任日本教习,归国后定居大阪。曾辑《南菜园唱和集》一书,著有《明治诗话》、《支那骨董丛书》等。此观音容貌丰润,雍容端庄。头戴披巾,眉若弯月,唇若樱桃,垂目若俯视芸芸众生,尽显慈悲。观音裸足立于波涛之上,双手藏袖抱一书卷于身前。全身服饰简素,胸结璎珞,身着襦裙,裙摆自然飘逸如若迎风飘拂,愈显体态优雅。白瓷胎质坚实细腻,温润如玉,以瓷之脆硬表现衣褶之轻柔,取尽德化白瓷造像之妙,令人称绝。《天工开物》曰&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故德化窑以塑像著称于世,最适合塑造圣洁的白衣观音。而观音者坐像多而立像少,佳作更稀珍,此观音立像便是其中难得的精品。参阅:《中国陶瓷全集第13卷》 明(下),戴定九编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图版178。
Lot 1749 明 青瓷双耳瓶
估价:200,000-3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15.5cm
Lot 1750 明 龙泉窑刻花卉纹罐
估价:600,000-7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22cm;直径31.5cm
Lot 1751 明 青瓷刻花菊瓣纹盘
估价:800,000-9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5.5cm;直径33cm
Lot 1752 清雍正 仿官釉象耳衔环尊
估价:12,000,000-15,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31cm
出版:《景德镇千年展》,朝日新闻社,2006年10月,页56,图版37 &大清雍正年制&款
Lot 1753 清乾隆 仿官釉葵口花盆
估价:5,000,000-8,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5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匣书:年季尧冰裂窑小水盘 轮华式乾隆铭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埏埴流光》图册之一,宋官窑葵花洗此盆呈六瓣葵花式,腹壁下敛,底承六足,器底开两孔,应作花器。造型别致,自然典雅。通身施仿宋官釉,釉色灰青,静穆素雅。底足呈铁褐色,似宋瓷之&铁足&。花盆全身不事雕琢,略布开片,甚得宋器之古雅遗韵。器底书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配红木底座。乾隆皇帝品味精雅,喜研宋代瓷艺,专作《埏埴流光》等陶瓷图册,图文并置,逐一记录宫中典藏,可见其对宋瓷之重视。乾隆御窑集康雍之大成,所摹之器几可与宋瓷乱真。此花盆即为一例,其形制釉色与《埏埴流光》册中的宋官窑葵花洗相类,可见为皇家御制仿古之物。见其釉色与器型浑然一体,宛如天成,青釉静如清泉,极具自然意趣,堪称乾隆仿宋瓷精品之典范。
Lot 1754 清乾隆 粉青釉暗刻福寿纹盘 (一对)
估价:3,000,000-5,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2.5cm;直径11cm&2
&大清乾隆年制&款 盘敞口直壁,底承圈足,造型隽秀典雅,小巧精致。底书双行&大清乾隆年制&款。通体施粉青釉,釉水莹润,质美如玉,色泽粉润如雨后之天色,沁人心田。细细观之,釉面凝聚诸多微小气泡,如珠隐现,不甚莹澈,颇具&聚沫攒珠&之韵味。盘心暗刻祥云、蝙蝠、葫芦等纹饰,寓意&福寿绵绵&。纹饰布置疏朗,于淡雅的粉青釉中隐隐若见,雅致秀丽,韵味悠长。盘底近足处暗刻放射状蕉叶纹,叶脉清晰,颇见功力。盘面虽小,纹饰颇精,且见釉色浓淡随着纹饰深浅处而多般变化,意趣隽永,妙不可言。青瓷始烧于南宋,幽淡隽永的青色蕴含着高雅的文人气质,无论是哪种青,皆是东方含蓄审美之诠释。而其中,粉青色娇嫩淡雅,质美如玉,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深受世人喜爱。而仿粉青釉瓷者成熟于康熙,经雍正发展,于乾隆年间达到极致。乾隆皇朝国力鼎盛,四海咸宁,御窑烧造技术冠绝各代,对宋青瓷釉色更是掌控自如。《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便有载:&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乾隆之粉青色,古雅沉稳,釉润质坚,甚得宋瓷之古雅精髓,成就各种佳作。此对盘便属一例,无论造型釉色、纹饰布置皆臻至精至美,于小小的盘中,汇集了乾隆御瓷诸般特色,以毫无造作之颜色,彰显着皇家之华贵气度、内敛雍容。且成对出现,实为难能可贵的御瓷隽品。
Lot 1755 清乾隆 粉青釉绶带如意耳葫芦瓶
估价:35,000,000-55,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22.5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参阅:1、北京故宫藏,清乾隆 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2、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清乾隆 茶叶末双耳瓢形瓶3、《故宫文物宝藏续篇-华丽な清朝磁器》,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年,页36绶带耳葫芦瓶寓意&福禄寿&,又称&福寿瓶&,流行于清雍干时期,此瓶即为一例,其形制与故宫藏一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相似,可资对比。见此瓶拟取葫芦自然形态,两球相接,腰部细长,腰间弦纹上下各刻十二莲瓣,尤显圣洁。葫芦大肚小口,下腹圆润,寓意&吉祥圆满&;双耳呈绶带状,耳跟贴饰如意云头纹,&绶&谐音&寿&,寓意&长寿安康&;圈足,底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造型端正秀丽,气韵古雅。虽全身几无雕饰,却巧集&绶带&、&如意&、&莲&等吉祥纹样于一身,祥瑞满盈。瓶身通体仿龙泉窑粉青釉,色泽淡雅静穆,釉面匀凈,光润如玉,更显造型之隽秀风韵,尤臻不染尘情之美。葫芦瓶因形似葫芦得名,自唐以来备受民间喜爱。明代嘉靖皇帝崇尚道教,好祥瑞之物,葫芦瓶盛极一时,器形上诸多创新,如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代,葫芦瓶造型更多变,如康熙有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创一孔葫芦瓶等。而葫芦瓶与粉青釉色结合之物,唯有干、嘉、道三朝有烧制,又以乾隆之作质量最精,独步于三朝。见诸公私馆藏,乾隆朝存世之绶带耳葫芦瓶,多见施茶叶末釉,而粉青釉者甚是稀珍,故眼前之粉青釉绶带耳葫芦瓶,堪称当朝难得之佳作。
Lot 1756 清乾隆 茶叶末釉荸荠瓶
估价:4,000,000-6,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34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参阅:《静嘉堂蔵 清朝陶磁 景徳镇官窑の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2006年,页109,图版109荸荠瓶为清宫瓷器烧造的传统形制之一,始于康熙朝,而尤盛于乾隆。因器形似荸荠而得名,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充满赏趣。正如此茶叶末釉荸荠瓶,长颈滑肩、扁鼓腹,带圈足,底部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器形饱满端正,重心下移,愈显丰腴大方。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质润泽,釉色匀凈而深沉,诚如《陶雅》之所赞&茶叶末纹理之佳妙,有若干泥团之疏散于水中者,且其渐渐晕开,汇于底足,围绕周遭,直如鲜鱼腹皮之姿态流动,又于窑变外得少佳趣。&细细观之,此瓶造型端庄规整,釉质釉色静穆,尽显大气雅致,越是观之,越能感受到那股欲说还休的气质,能给人如此的体验,果不愧乾隆官窑之中佳品。
Lot 1757 清乾隆 炉钧釉折沿盘
估价:15,000,000-25,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9cm;直径39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盘广口折沿,浅弧腹,底内凹。全身挂满炉钧釉,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体态浑厚大气,造型规整,以简雅之形制,看尽斑斓的窑变之色。见其釉色蓝绿交会,班驳杂流,犹如孔雀尾羽般玄幻缤纷,且花纹流淌自然,如云如霓,气象万千。炉钧釉,创始于雍正年间,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名。在文献中亦多有记载,名流于世。《陶成事宜纪略碑》记:&厂内所造各种釉水、款项甚多,不能备载。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罍尊彝岁列供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于后&&炉钧釉,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南窑笔记》载曰:&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景德镇御窑的督陶官唐英的刻碑上亦有&炉钧釉&之名,可见炉钧釉作为唐窑烧成之重要瓷品以及理想御瓷,在清代种类繁多的釉彩中所占地位之高贵。至乾隆朝,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以呈大清盛世之气度。当下清朝创制的炉钧釉,其如云如霓之玄幻之质,正如大清当朝之气象万千,最合乾隆之意。此盘有承殷周重器之气韵,又集釉色流变之华美,实属当朝难得佳作。
Lot 1758 元 青花龙纹竹节马上杯
估价:400,000-5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9.5cm
参阅:《陶器全集11元?明初の染付》,平凡社,昭和35年3月,图版3此杯撇口,下承竹节状高足,造型拙朴巧致。全身施白釉,白中闪青,釉面润薄,竹节处泛白,甚是古雅自然。全杯以青花为饰,外壁饰游龙穿行于云间,龙爪锋利,躯体矫健,神韵生动飘逸,为元青花之典型风格。口沿内绘忍冬纹,杯心绘折枝花,笔触流畅灵动,尽显韵致。元青花一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的风格,以素雅的青白色独树一帜,以画风豪放、层次繁多,富丽雄浑而闻名于世。而元青花瓷器因多用于出口及国内战乱,存世稀少。故此杯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元青花瓷器,当值鉴藏。
Lot 1759 元 青花莲塘鸳鸯纹盘
估价:4,000,000-5,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7cm;直径41cm
此盘折沿,浅弧壁,圈足,沙底泛火石红色。盘心绘两只鸳鸯游弋于莲池中,一只凫水前行,一只回首相望,顾盼生情,周围荷花、莲叶、浮萍、水草点缀一旁,摇曳多姿,生趣盎然。内壁绘缠枝西番莲纹,茎上结出六朵盛开莲花。折沿上绘以忍冬纹,外壁绘一周仰莲纹。纹饰繁复有致,奢而不俗,与发色明艳的青花之色相得益彰,俊秀中见疏阔之气,堪称元青花绝佳之作。盘心所绘之莲池鸳鸯图属&莲池小景&题材中的一种,乃元青花瓷器常见纹样。元代《可闲老人集》载:&鸳鸯鸂鶒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早晚君王天寿节,要将著御大明朝。&可见&满池娇&是一种宫廷服装图案,以描绘池塘中的花、鸟景色为主,故青花&莲池小景&便是由此发展而来。现存的元代青花瓷器中,小型器多而大器稀少,得见如此大盘出现,实在难得。
Lot 1760 元 青花缠枝莲纹盘
估价:10,000,000-15,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4cm;直径27cm
此盘敞口,浅弧壁,圈足,内底素胎无釉,盘壁有一道螺旋痕迹,应是当时旋制时所留下的。盘胎质细密坚致,釉面温润匀净,以白釉为地,白中略闪青,内外绘饰青花。盘心以一朵盛开莲纹为中心,莲显圣洁,有&一品清廉&之寓意。莲花四周环绕莲叶纹,枝叶缠绕,翻卷灵动,生趣盎然。盘内壁绘缠枝菊花五朵,外壁承变体仰莲纹,菊寓意高洁,与盘心莲纹以两道双玄纹相隔,遥相呼应,寓意深远。此盘青花发色艳丽,深入胎骨,晕而不散,青料凝聚处有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颇具元末苏麻离青之神韵。且见纹饰布置巧妙,刻画流畅娴熟,与青花相得益彰,秀致之中不失疏朗大气,堪称元青花绝佳之作。元青花瓷器继宋瓷而起又愈臻巅峰,风格之多样备受藏家青睐。元青花以层次繁多,富丽雄浑的纹饰风格闻名于世,而此盘有别于其一贯的豪迈画风,以菊莲纹为主要纹饰,构图疏朗大方,多出几分文人气息。追其因由,不仅是元末西域&苏麻离青料&的引进,使青花发色步入新境界。更因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部分转向民间手工业谋生,从而孕育出画工精湛,风格独到的元青花纹样。明清青花风格愈渐精细柔美,使此种率真写意的元青花风格更加独步一时,冠绝于后世。而元末战乱不断,完整瓷器存世罕见,大器更稀少,故得见如此大盘,实弥足而珍贵。
Lot 1761 明嘉靖 青花如意纹瓶
估价:500,000-8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12cm
&大明嘉靖年制&款 嘉靖青花瓷以浓艳粗犷著称于世。其用料于弘治、正德之上,形成独特&幽菁&风格,浓中泛紫,不见铁锈斑点,颜色愈上乘。嘉靖帝尚道教,喜好祥瑞图案,故其青花纹饰亦愈趋富丽繁缛,画风潇洒写意,颇具本朝特色。正如此瓶,宽口长颈,溜肩鼓腹,束腰圈足,底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竖款。遍体青花绘饰,肩部以上饰仰式蕉叶纹;肩束回纹一周,其下接如意云肩纹,其内满饰卷草纹,华美别致,有天人合一之意涵,颇具深意;瓶端双玄纹生出卷草纹,充满自然意蕴。且观瓶上青花,发色幽蓝浓艳,青白分明,顿生雅韵,实属明嘉靖青花之难得逸品。
Lot 1762 明嘉靖 青花龙凤呈祥纹盖罐
估价:5,000,000-8,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17cm
&大明嘉靖年造&款 参阅: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明嘉靖 青花龙凤文香炉此罐带蒜头钮盖,敛口圆腹,圈足外撇,造型规正饱满。底落&大明嘉靖年造&六字楷书环形款。外壁以青花为饰,四面描绘龙凤纹,寓意&龙凤呈祥&。五爪苍龙呈腾跃之势,躯干遒劲有力,须发飞扬,凤凰与云鹤穿梭于云间,形态飘逸,灵气逼人。盖面青花纹饰与罐身相似,上下呼应,愈增祥瑞之气。整器造型巧致可人,胎质白润,青花晕散自然,纹饰模糊而形不散,颇见嘉靖青花之独特神韵。嘉靖瓷器多以凝重风格为主,如大盆、海碗、大龙缸等。而精工巧制者,如此青花龙凤呈祥纹盖罐甚是珍贵,且带盖保存,更属难得之品。
Lot 1763 明 青花人物故事罐
估价:800,000-9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42cm
此罐造型端庄大气,胎骨厚重坚致。唇口短颈,圆肩鼓腹,渐收,至底稍撇。罐身以青花为饰,由肩至底分饰三层,以腹部人物故事图案为主体,通景如入云雾仙境,两阁臣拱手作揖,上承锦地开光花纹,下饰蕉叶纹。绘工精美,笔轻线细,画意生动,且青花发色淡雅清丽,给人以清新悦目、幽雅脱俗之感,甚有明代大罐之风韵,乃难得珍品。
Lot 1764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估价:200,000-3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8cm;直径40cm
此盘敞口,弧壁,圈足,足内砂底无釉呈火石红色。通体以青花缠枝花卉为主饰,又以云纹、回纹带修饰边沿,将委婉多姿的缠枝花纹寓变化于统一,华丽中更见清雅脱俗。只见盘心居中绘一朵菊花,有&为官清廉,作人正直&之寓意。其外环绕缠枝花六朵,盘沿处环又绘花卉八朵,外壁一周亦等距绘饰缠枝花卉纹,构图饱满,缠枝花卉环环绽放,美不胜收。细观之,每朵花卉上皆有深浅晕染,更显立体,花瓣上刻意点染的深蓝斑点,平添生动,颇有明时苏麻离青之神韵。整体造型规整,色调清雅明丽,绘笔流畅自如,线条舒展柔美,一气呵成,尽显清雍正官窑秀丽委婉之精髓。
Lot 1765 清 青花花蝶图花觚
估价:1,500,000-2,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49.5cm
Lot 1766 清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估价:200,000-25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39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Lot 1767 清 青花龙形摆件 (一对)
估价:300,000-4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18cm&2
Lot 1768 清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瓶
估价:1,500,000-2,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37cm
Lot 1769 明 珐华八仙人物纹罐
估价:500,000-8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32cm
参阅:《美の求道者?安宅英一の眼-安宅コレクション展图录》,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読売新闻大阪本社,2007年,图版99此罐撇口短颈,丰肩鼓腹,体型硕大,庄重大方。通体以茄皮紫釉为地,以&堆花立粉&法堆塑白、蓝、绿诸色纹饰。颇见明嘉靖设色之风格。立体生动的纹饰与浓重深沉的颜色交相辉映,更显华贵雍容。见其颈部饰如意云纹,肩部开光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其下垂饰璎珞,与胫部的变体莲瓣纹,取上下呼应之意。腹部通景绘八仙人物图,八仙身着飘带仙袍,手持法器,各显神通;朵朵祥云漂浮其间,仙气萦绕。刻画细致,绘笔飘逸,可谓巧工妙制。八仙纹有&八仙贺寿&、&八仙渡海&等象征,寓意吉祥如意、万事顺利、逢凶化吉。此罐既绘八仙图,又遍饰如意,璎珞等祥瑞纹样,处处见美好寄意。法华器,又称&珐华&或&法花&器,始于元代,盛于明中期以后。&法&指代凸起轮廓线,&华&即指填色花纹,得名于其特殊的烧制工艺,即先以一种带管泥浆袋在素胎上勾出凸起的纹样轮廓,高温烧出后,再填以诸釉,入窑进行二次烧成,名曰&堆花立粉&。法华器创烧于元代,早期在山西蒲州一带烧造,明中期以后于晋南一带盛行。造型多大器、常以蓝、绿、紫、白等色为基调,雍容华贵。故其纹饰不仅色彩瑰丽,更极具立体感。法华器工艺复杂特殊,烧制历史不长,且多为民窑烧制,生产规模小,传世佳作不多。查诸公私馆藏,花鸟纹饰者多见,而罕见人物纹饰法华器,此罐以八仙过海为主题,题材生动,人物惟妙惟肖,可算是传世法华器中凤毛麟角之物,殊为难得。
Lot 1770 清康熙 五彩花鸟纹盖罐
估价:500,000-8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16cm
康熙五彩以鲜艳明亮,工致精丽之风格著称于世,且显劲利而结实,因此被称为&硬彩&,《饮流斋说瓷》赞曰:&清代彩瓷变化繁迹,几乎不可方物&&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此罐便属康熙五彩之精品,见其敞口短颈,溜肩圆腹,配蒜头钮盖,形制饱满周正,秀巧可人。通体施五彩,纹饰工致精美,以锦地纹为地,上绘五彩花鸟图,寓意&锦上添花,玉堂富贵&。锦地纹线条纤细,密而不见晕色,尤见绘工。花鸟图写意疏朗,笔法恣肆,抒情画意,配以五彩之色,顿觉春意盎然。此罐设色沉稳明艳,纹饰布置繁而有序,热烈而丝毫不见浮躁之气,尽显康熙硬彩之精妙,且带盖留存,殊为难得隽品。
Lot 1771 清康熙 黄釉三彩双龙戏珠纹盘 (一对)
估价:2,500,000-3,5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3cm;直径13cm&2
&大清康熙年制&款 参阅:《静嘉堂蔵 清朝陶磁 景徳镇官窑の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2006年,页56,图版46素三彩瓷传承万历所创之官品,尤以康熙朝最精。康熙朝后一度罕见,直到清晚期光绪年间才有仿烧,尤为珍稀。此对黄地三彩双龙戏珠纹盘正是康熙朝御用素三彩瓷之典范。且成对出现,尤为难得。盘敞口,浅弧壁,矮圈足,形制规整,秀雅巧致。盘底双圈内落&大清康熙年制&款。通体施黄釉,以茄皮紫釉和绿釉彩填绘纹饰。黄彩娇美明艳,紫绿彩低调深沉,三彩交相辉映,更显高雅。且观盘心双圈内暗刻双龙戏珠纹,盘沿内外各饰玄纹一周,外壁四面各饰绿叶,叶下垂挂葡萄,顿添生趣。整体纹饰隽秀,线条苍劲。双龙呈腾云驾雾抢珠之势,威仪横贯,尽显皇家风范。黄与&皇&同音,故黄釉器作为&至尊之色&,于明清两代仅作宫廷专供,受到皇室的严格控制,存世稀珍。此品黄釉明艳亮泽,当属标准的皇室用色。而宫廷礼仪繁缛,尊卑等级森严,内廷用器之纹饰颜色皆有明确规定。据《国朝宫史》载:&清代,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尊卑有别。不得僭越。&见此对黄釉盘上五爪双龙,乃皇族至尊形象,当属帝后专用之物,名贵尤甚。且盘上之&秃尾龙&纹,唯清代御厂独有,又以康熙朝最盛。带有浓厚的本朝色彩,地位特殊。故此对盘,不仅展现了康熙御瓷登峰造极的烧造水平,更具有代表着大清王朝改朝换代进入鼎盛时期的历史意义,是难得的收藏珍品。
Lot 1772 清康熙 天蓝釉描金寿字水洗
估价:8,000,000-10,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9cm
&大清康熙年制&款友谊商店是建立于1970年代的中国国营商店品牌,最初仅限服务于外宾、外交官和其他政府官员,曾经是&特权&的象征。此百寿纹水洗作为友谊商店文物书画柜台中的一件精品,配有附友谊商店标签的专用木盒,推测是被当时的外宾购买后流入东瀛。此水洗呈敛口,丰肩圆腹,卧足,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器形小巧玲珑,秀巧端正。外壁施天青釉,釉面莹润娟丽,口沿描金,全身以金彩写以字形各异的篆书&寿&字纹。寄&万寿无疆&之美意。此器虽小,却书满金彩&寿&字一百有余,个个精整灵秀,布置规整,可谓精工细作。执于掌间细细观之,甚有妙趣,见其&寿&字有圆形、三角形、寿桃形,更有的&寿&字上半呈小山形状,寓意寿比南山,或字体线条蜿蜒复杂,寓意生命连绵不断。且见器身之天青釉色匀净淡雅,而金彩华贵夺目,尤显皇家高贵气质,两者交相映衬,奢华之中见文雅,让人赏心悦目,不愧为康熙官窑之精美逸作。古时皇帝的寿辰又称&万寿节&,是普天同庆的节庆日子。尤其像康熙如此高寿的皇帝,万寿节之隆重更是古所未有,从故宫现藏一幅描绘康熙六十大寿庆典的《万寿盛典图》来看,其盛况可见一斑。而为庆祝圣寿,御窑厂亦会为皇帝进献万寿贺礼,见今故宫藏一釉里红百寿字笔筒,被认为是御窑为康熙晚期圣寿所特制。此水洗上的万寿纹与故宫藏之笔筒有异曲同工之妙,应属年窑为康熙万寿节特制的贺礼,至为难得。再观此水洗上的天蓝釉色,朗若晴空,是康熙御窑仿照天青釉创烧的一种名贵新品,存世稀少,故令此百寿纹水洗愈显珍贵。
Lot 1773 清嘉庆 黄釉洋彩花卉五福碗 (一对)
估价:3,800,000-4,8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6.9cm;直径15cm&2
&大清嘉庆年制&款 参阅:《静嘉堂蔵 清朝陶磁 景徳镇官窑の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2006年,页81,图版72碗敞口微撇,深腹,圈足。底书&大清嘉庆年制&款。整器端庄秀丽,胎釉轻薄。外壁以黄釉为地,明艳秀雅,以洋彩勾绘银莲花、郁金香、百合、石竹四式洋花,花繁叶茂,生机勃勃。只见枝叶缠绕翻卷,花间点缀各式大小花蕾,错落有致,别具空间感。碗心以白釉为地,莹润亮泽,矾红彩绘蝙蝠五只,环绕飞翔,寓有&五福同寿&和&洪福齐天&之意。观之整器,色彩艳丽,喜庆浓重,纹饰纷繁有序,勾勒细致,可谓极尽奢华之能事。参古今文献,此碗应是《清档》所记之&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之制式,所谓&洋彩&,乃仿画珐琅器物而创烧的一种彩瓷品种,始烧于乾隆朝,此后至道光历朝均有遵循烧造。最早见乾隆元年唐英的《陶成纪事碑》有载:&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洋彩以五彩、粉彩和料彩组合而成,图案细致,设色艳丽,充满西方装饰韵味,乃受西方巴洛克风格影响之产物,其富丽堂皇之美感尤显皇家高贵气质,今传世之品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所有,精品愈珍稀。此对洋彩花卉五福碗应属嘉庆官窑所制之一例,且成对出现,殊为难得,当值珍藏。
Lot 1775 民国 粉彩紫藤花鸟图瓶
估价:2,500,000-3,5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19cm
&静远堂制&、&程甫&、&意亭&款 注:附文物商店标签此瓶敞口,短颈丰肩,鼓腹束腰,圈足,体形优美挺拔,曲线柔美。底方框内书&静远堂制&红款。通体施白釉,釉色柔润洁白,宝光内蕴。瓶通景以粉彩绘紫藤花鸟图,寄寓吉祥美满之愿望。瓶身可见&程甫&署名,印&意亭&。按&程甫&即程意亭(1895年-1948年),&珠山八友&之一。原名程体孚,别名甫,斋名佩古,别号翥山樵子。江西乐平人,师从张晓耕、潘陶宇,后赴上海,拜上海浙派画家程瑶生门下,成为程瑶生的入室弟子,在上海数年,其花鸟画艺术,深得南宋画院派的艺术精髓。程氏花鸟,多用勾描填色之法,讲究骨法用笔,线条细润劲挺,工整圆润,刚柔相济。特别是以&钉头鼠尾&描法勾勒的花叶,行笔有繁有简,有粗有细。其画鸟惯用工笔丝羽法,在勾勒的基础上,用尖细的枯笔丝羽,再以色罩染,以求鸟的羽毛整体有厚度,工细入微,严谨精致。其富丽古雅,豪壮柔美的绘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瓶所绘之景设色古雅清逸,笔触细腻,构图精妙,实属难得之作。只见一株紫藤由瓶口向下延伸,两束紫藤花随形垂落,一鸟停于其间,回首鸣叫,灵动传神,春色满瓶,意趣盎然。&静远堂制&款瓷器作为民国&官窑&之出品,被认为是北洋时期大总统徐世昌之专用瓷器,其器多仿雍正粉彩风格,以素丽高雅著称,此瓶应属其中一例。民国瓷器处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故&官窑&瓷器的烧制时间短暂,流传于世的真品十分稀少,一品难求。且此瓶又绘有浙派名画家程意亭之手笔,足见珍贵。
Lot 1776 民国 福禄寿三星报喜图瓷板
估价:800,000-9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长43cm;宽30.5cm
&汪棣&、&晓棠&款 汪棣(),又名棣华,字晓棠,号龙山樵子,斋名&彤云山房&,江西婺源人,浙派画家,与潘匋宇、王琦、周筱松同为景德镇新粉彩派奠基人。汪氏才华横溢,书、诗、印皆精,擅画人物,师承钱慧安的艺术风格,尤以妩媚俏丽、姿态婀娜的仕女著称于时,惜英年早逝,作品传世不多。
Lot 1777 民国 墨彩溪山雨后图瓷板
估价:500,000-8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长48cm;宽34.5cm
&小亭&款 释文:溪山雨后。己丑春二月之上旬。汪小亭挥于珠山之平山草堂汪小亭(年),&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长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大瓷网&大陶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早期画风酷似其父,运笔轻灵巧逸,构图疏松淡致,画面清丽秀雅,四十年代中期与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时人称为&八小名家&。抗战胜利前夕回乡,以画宣纸画谋生,尔后画风大变,常以秃笔作画,笔力厚实雄健,洒脱奔放,善作奇山异石,意境苍润,深厚雄强。其自小长于农村,抗战时又长期逃难在外,故作品多写其心中的山水,即所谓&画我心中之画&。其技法娴熟,造型能力强,下笔随心欲,形神尽其妙,作品极富内涵,意境深远。
Lot 1778 民国 粉彩荷塘鹭鸶图扇型瓷板
估价:2,000,000-3,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长52cm;宽82.5cm
&竹&、&人&款 释文:壬午九月澹湖渔刘雨岑写新罗山人意于珠山觉盦。此瓷板画呈扇形,以粉彩绘就荷塘鹭鸶图。只见荷叶亭亭,一只鹭鸶栖息其间,寓意&一路荣华&。粉彩淡雅清丽,勾勒渲染,抒情画意。鹭鸶姿态生动,张嘴似作鸣叫状,让人顿觉生趣。画面款识可见此乃出自刘雨岑之手,按刘雨岑(年),属珠山八友瓷板画大师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安徽太平人,客居江西鄱阳。原名玉成,斋名&觉庵&,别号&淡湖鱼&,六十岁后雅称巧翁。曾拜知名画家潘陶宇门下,毕业于江西陶业学校后至景德镇从事陶瓷创作活动。擅长陶瓷粉彩花鸟。其画艺早年受华岩影响,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罗山人之精髓,逐形成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民国时期,随着清朝景德镇御窑厂的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民间陶艺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便是其中之一。珠山八友汇集了御窑厂停烧后流落民间的粉彩瓷版画高手,延续明清景德镇御瓷余韵,以扬州八怪为榜样,又融入西方陶艺风格,作品充溢着时代气息。刘雨岑便属其中技艺超群之代表,其功底深厚,创&水点&技法,用于烧制毛主席专用瓷,被誉为当代官窑。见此瓷板画制作精良,粉彩设色清雅,笔法娴熟,甚见刘氏之技艺精髓,实属刘氏之难得隽品。
Lot 1779 70年代 粉彩宝钗扑蝶图条屏
估价:2,000,000-3,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长105.5cm;宽45.5cm
&之&、&印&、&宝钗扑蝶&款 释文:恼人最是双飞蝶。逐到西来又向东。时在戊午年秋月。古越赵惠民画于景德镇市。此瓷板条屏以粉彩绘就宝钗扑蝶图,宝钗粉面朱唇,身姿窈窕,持扇戏蝶,水袖飘逸,见者倾心。画面布局经营,独具匠心,绘笔工致,行云流水,设色精丽,浓而不艳,让人顿生温雅闲逸之感。赵惠民(年),浙江绍兴人,艺名赵壁,当代陶瓷美术家,擅粉彩及仕女画,1959年被景德镇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曾多次赴北京为许多友好国家领导人绘制瓷画肖像,享誉国内外。此画制作之精,堪谓其仕女画之翘楚,诚可藏也。
Lot 1780 清 德化窑白瓷观音立像
估价:2,000,000-3,000,000 JPY
拍品描述尺寸:高51cm
&博及渔人&款 此白瓷观音柳眉秀眼,高鼻樱嘴,容貌端庄,头饰花冠,雾鬓云鬟,冠中饰坐化佛。丰姿绰约,纤纤玉手,前置法印,衣襟后摆,衣褶灵动流畅,似随风飘逸,愈见妩媚动人。整尊塑像雕琢细致,塑造生动,气韵不凡。通体釉色白中泛青,背落&博及渔人&款。按&博及渔人&乃苏学金(年),名光铨,号&蕴玉&、&博及渔人&。德化县城关宝美人。著名雕塑艺术家,一代瓷塑大师。苏氏生于清同治八年一个雕塑艺术家庭,一生以瓷雕为业,于程田寺格瓷业街营建店房作坊,以&蕴玉&为号,从事经营瓷雕制作。作品大多为传统题材,诸如宗教造像以及仿明等浮雕艺术品。此尊观音虽为清代所作,然不减明代德化白瓷盛时之风韵,古雅端庄,堪谓难得隽品。且德化白瓷以观音塑像著称于世,而立像存世稀少,尤见此尊观音立像之弥足珍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京中央拍卖20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