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菲特靠什么赚钱信徒在国内赚不到钱

一个巴菲特信徒的港股18年
[摘要]:查尔斯关注公司的基本面、研究财报,阅读大量关于公司和行业的新闻和信息,在此基础上做自己的判断。
  “市场越下跌,我就越兴奋。”今年8月一个星期四的上午,我在香港红磡港晶中心9楼见到有18年港股投资史的查尔斯时,他正处于罕见的“兴奋”期。
  这一周,A股连续遭遇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周一沪指下跌8.5%,周二继续暴跌7.63%,失守3000点。查尔斯专注耕耘多年的H股(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股票。H股实行“T+0”交割制度,无涨跌幅限制)表现同样惨淡,恒生指数比一个月前跌了2800多点。
  中国市场的恐慌迅速波及华尔街。8月24日道琼斯指数开盘一度跌了1100点。我跟查尔斯见面的当天,彭博网站大鸣大放的新闻头条是:《下一场大萧条会产自中国吗?》。
  然而恐慌跟查尔斯无关。在这愁云惨淡的一周,他在自己红磡的办公室,淡然地买进了千万级别的H股。“人家恐惧的时候,我就贪婪。”戴着金边眼镜、穿着波鞋和休闲短裤、说话轻声细语的查尔斯笑起来像知识分子版的“老顽童”。
  “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真正要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他补充道。
  红磡是香港的交通枢纽、文化重地。查尔斯办公室出去步行几百米,就是红磡车站,每天发出往返广州、北京和上海的列车。查尔斯的街对面,是香港科技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步行距离内,还有大名鼎鼎的红磡体育馆。再多走几步,就到著名的星光大道。这里是观赏香港金融腹地中环唯美天际线的最佳地址。
  自1993年从四川来港,查尔斯几乎一直在红磡附近工作和生活。他喜欢这里的便利和宁静。红磡几乎有香港的所有优点:要海景有海景、要繁华有繁华、要宁静有宁静,你甚至能在这里吃到全香港最正宗的川菜——而一切都在步行距离内。
  就在我们见面的前几天,查尔斯在红磡临海买下了一个100平多方米、总价2700万港币的公寓,那是由李嘉诚的公司开发的一个新楼盘。
  这个价位的“豪宅”对于把“三面下床”作为毕生追求的香港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天方夜谭。对查尔斯而言,却是十分低调的置业。他说自己买的公寓只能从“缝缝”(成都方言:缝隙)里看看海景。
  “有没有想过买个几亿的豪宅来住一住?”我单刀直入地问。
  “不一定买得起,就算买得起,也不会买。”查尔斯笑着说,“我住个巴掌大的地方就够了。”
  1、财富没有改变我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会被财富改变,另外一种人不会。
  查尔斯穿着简单,不追求名牌,坐飞机只坐经济舱,不开豪车,喜欢坐公共交通出行——他的本田奥德赛7年开了一万多公里,早餐数十年如一日地吃OK便利店的花生味瑞士卷。走在大街上,你不会多看他一眼。
  事实上,哪怕已经丰衣足食、财务自由,查尔斯依然清晰地记得挨饿的日子。
  他记得自己拣“碳花儿”(成都方言:煤碳渣)的童年。7岁那年,“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家里六兄妹都吃不饱饭。查尔斯和三哥一起,每天凌晨步行10多里路(1里=500米),去成都的八里庄煤场拣“碳花儿”卖。两兄弟分工明确:三哥和他的同学负责去抢运煤的蒸汽火车上抛洒下来的碳渣,查尔斯负责看装碳渣的筐和包。天亮后,两人再说服架架车(成都方言:板车)帮他们把碳渣运进城里卖给小吃店的老板。
  拣“碳花儿”的生意半偷半抢,难以长久,终于有一次兄弟俩被人抓住,还被没收了“作案”工具——一个军用帆布背包。为了让六兄妹吃饱饭,查尔斯的妈妈又想出一招,就是自己做锅盔(成都小吃:类烧饼),让查尔斯和三哥搭电车去火车北站附近兜售。
  小小年纪的查尔斯和哥哥不得不学会一边跟顾客打招呼,一边跟潜在的饥民周旋,保护他自己和锅盔——以免遭偷抢。
  儿时吃过的这些苦,让查尔斯对后来得到的一切都“相当地珍惜”。
  “文革”里,查尔斯亲眼目睹曾参加国民党又去过台湾的父亲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见到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现在想起来他依然“心有余悸”。这段时间,他以生病为由,“赖”在城里,打各式各样的零时工。
  “我做过建筑工地的砖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但最多的时间还是做工地小工、炊事员助理、挖土工等杂工。后来去了建筑公司的水电队,做了钣金工、钳工。一次在钻床上钻孔时,手被卷了进去,差点酿成大祸。”他伸出左手给我看,食指和中指依然不能完全正常活动。
  同样在“文革”期间,查尔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读《毛泽东选集》,读前苏联和欧洲其它国家的小说,读父亲默写的古诗词——直到今天,他还能一字不漏地背完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1977年,中国恢复由于“文革”而中断10年的高考。查尔斯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1978年,他别出心裁地报了美术专业,结果落选。在母亲的鼓励和敦促下,查尔斯第二年又考了一次。为了准备考背功的科目,他把内容写在卡片上,卡在自行车的龙头上面,一边骑车,一边背诵。
  死记硬背查尔斯不怕。数学对他来说就难了。1979年,查尔斯数学只考了15分(满分100)。即便如此,他的分数让他顺利地进入了当时的四川财经学院(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
  “这是我人生很大的转折。”查尔斯说。
  2、我比巴菲特买得还低
  从四川财经学院毕业后,查尔斯进入银行系统工作。经过坎坷的青少年,他的人生进入“一帆风顺”的状态。
  “我(工作)一年就当科长,三年当处长,还下派到当时的万县市当副市长。”查尔斯说。
  这个信息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眼前的查尔斯,无论是外表、气质还是谈吐,与大部分我曾经打过交道的“领导”们,实在是大相径庭。
  1993年初,查尔斯来到香港。最开始,他做电子零件的进口贸易生意:从海外进口零件,重新分装后卖到内地。那让查尔斯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袭来。查尔斯开始尝试投资港股,他坦言这是自己“财富人生的开始”。
  “我那时运气好,正好有钱。”查尔斯在1998年恒生指数6000来点的时候入市。他记得香港ZF入市是8000多点。
  为了对抗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代表的炒家,稳定香港金融市场,香港ZF于1998年动用外汇投入股市,最终投入约1200亿港元购入港股。
  查尔斯的投资重点是在港上市的国企股。1993年,第一只国企股“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截至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H股一共有188只,创业板有24只。
  在内地长大,并且在银行和基层工作过,这让查尔斯对内地企业的文化、运作规律和行业背景都比较了解。国企股刚刚开始在香港上市,很多人还不太敢去碰的时候,查尔斯对内地和国企的理解,给了他巨大的投资先机。
  “比如中石油,我比巴菲特买得还低。”他说。
  根据巴菲特致股东信的披露,自2003年4月,巴菲特以约每股1.6至1.7港元的价格大举买入中石油H股23.4亿股。4年后他接连7次,以13.47港元的均价全部抛空所持有的中石油股票,赚到277亿港元。
  查尔斯表示自己从2000年中石油上市(1.28港元)就一直在买,现在都持有。中石油上周五(8月28日)在H股的收盘价是6.49港元。
  查尔斯印象深刻的另外一支“不受待见”的国企股是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机。
  “当时整个市值3000多万,股价三毛多。我知道是好股票,买了一些,后来涨到60多。”他说。东方电机,后更名为“东方电气”,截至2015年8月底在港股的市值为31亿。
  “那个时候很奇怪,大家对于国企股都不认同,巴菲特买了(中石油)之后还被一些投资家讽刺,大家说巴菲特一贯都很厉害,但怎么买国企股呢?”
  在多年的投资生涯里,查尔斯一直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他从来不听内幕消息——“那个钱不该我赚”,他不听所谓“股评师”的分析,他不预测经济、市场或者股价。对于自己“搞不懂”的股票,比如科技股,他也不去碰,哪怕这意味着会错失一些好股票。
  “腾讯3块多的时候我抽到一些,涨了几倍就卖了,因为看不懂嘛。”查尔斯说他丝毫也不遗憾,“一旦错过,我绝对不会回头”。腾讯经过拆股,2015年截至目前最高点是每股170元港币。
  除了看不懂的行业,查尔斯说他还尽量避免民营股。他认为因为相对于国企股,他们有更大的动机去做假账。
  查尔斯关注公司的基本面、研究财报,阅读大量关于公司和行业的新闻和信息,在此基础上做自己的判断。
  “有些事情错了,我认。股票涨10倍,我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所有的风险,都是我自己承担。”查尔斯说。
  查尔斯的大学同学、现任华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小泉认为,查尔斯的成功跟他“严谨、理性”的性格密不可分。
  “他自己看不懂的股票绝对不会买,只买他认为值的,而且有强大的定力去长期持有。”胡小泉认为,查尔斯的青少年“坎坷得几乎触底”,所以他在经历过人生最坏的状况后,能够淡定地面对市场的波动,没有太多患得患失的心理。
  “他不是我们那群同学里最早做证券投资的,但是是最成功的一个。”胡小泉说。
  3、香港是我的提款机
  “文革”期间养成的阅读习惯,让查尔斯能够独立地去研究自己想要投资的公司,获取他需要的信息。
  查尔斯的女儿Teresa出生在成都,留学英国后归港。Teresa告诉我,父亲每天“雷打不动”,早上起床后必然先去大楼里的会所看一小时的报纸;晚上七八点钟吃完饭,他会再到会所阅读,一直看到10点关门。周末更是如此。
  “会所里面十多种报纸、杂志,我爸什么都看,连八卦杂志都不放过。”Teresa说。
  查尔斯还有一种让女儿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能力:“如果我看了ABCDE,你第二天问我,我最多告诉你我看了ABCDE。但我爸看了ABCDE之后,就能把它们连起来,变成一副图画,然后他就能知道,哦,原来这个公司是这个样子的。”
  Teresa说,父亲对中国的前途有种坚定的乐观。当我问查尔斯,怎么看待“中国没有价值投资”这种说法。他告诉我,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股市最终会从赌徒市场成长为投资市场。作为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者,他的投资风格就是“买入,然后持有”。
  这样的投资理念决定了他极低的换仓率。查尔斯告诉我,他现在持有不超过25只股票以及一些债券,每年换手率不超过20%。“证券公司是最不喜欢我这种人的。”他笑着说。
  查尔斯熟练地使用杠杆融资。他通过抵押股票和债券,向香港的银行和证券公司借钱。银行通常会根据股票的流动性来决定抵押率。“抵押率从零成到7成不等,流动性越高的股票抵押率越高。”查尔斯说自己融资成本是1点几左右(年利率)。
  查尔斯这几年开始投资一些收益较稳定的优先股和高息债。买债券也是有风险的,也会踩地雷。查尔斯今年买有佳兆业的债券,“100块买的,现在已经跌到50”。但他表示自己买的是一篮子,所以风险整体可控。
  “我的投资其实波澜不惊,在外人看来,甚至非常沉闷。”然而对于查尔斯本人来说,价值投资是极其符合他“性格、人生观、能力”的事儿。“我真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适合我干的事儿。”
  查尔斯在投资中的角色既是操盘手,又是持有者、分析员,还是风控师。他不仅能一个人从头到尾把事情做完,还做得很出色。他透露,从1997年以来,他的回报率已经超过了巴菲特的28%。
  “有时候香港(股市)就是我的提款机,我知道它能给我疯狂的投资回报。”他说。
  4、这辈子最得意的三件事
  周五早上9点半,在跟查尔斯聊天的第二天,我再次来到他在红磡9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这里是查尔斯创办的“四川之友”协会的根据地。办公室有两个单间,一个小隔间放复印机,剩下的就是会客区。
  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15名来自查尔斯母校——西南财经大学的年轻人已经围着会客区的白色小长桌坐下。他们受“四川之友”之邀,来香港进行为期5天的参观和交流。今天是同学们在港最后一天。按照日程,他们聚在这里分享心得。
  脸上写着稚气、第一次来香港的同学们对“东方之珠”好评不断。短短五天的逗留给了他们惊喜和震撼。香港的排队文化、多元、快节奏、繁荣的中环、美丽的星光大道,以及香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乐观向上,都让大家感到新鲜。好几个同学摩拳擦掌,表示希望将来到香港深造学习。
  “走在中环的那些金融界的人,真的好帅,整个充满精英的气质!”一个金融系的男同学说,“真的想有机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路上那么多车,竟然没有人按喇叭。”另外一个同学说,“要是在成都,喇叭早就按烂了。”
  还有个女孩儿说:“看到香港大学的学生会,竟然可以有这么大的权力,能跟老师对着干,太震撼了。”
  同学开始发言时,查尔斯抽出一个棕红色的大笔记本,认真记录每个同学的讲话。每个人同学讲完,查尔斯都会作一个简短的点评。当所有人都发言完毕后,查尔斯像家长般,再次嘱咐大家今天下午在哪儿集合,八达通卡应该在哪里退,最后哪里可以买免税品。查尔斯发言完毕之后,同学们像追星一样,纷纷围过来要求跟他合影。
  “查尔斯人很低调,做事情非常专注。每次有学生过来,他都亲力亲为,带他们参观学校,还参加每一次分享会。”来自四川内江、现在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担任教职的钟丹说。
  钟丹也是热情的港股投资者,常常跟查尔斯交流。为了更好跟四川老乡分享港股的投资心得,查尔斯专门建了一个“川人港股行”的微信群。
  这个微信群里好几位都是在香港读书或工作的90后。他们都把查尔斯当成好朋友,从恋爱到求职到人生规划,各种难题都会找他倾诉。
  从2011年开始,查尔斯一手做起来的“四川之友”协会已经接待了来自四川55个院校共1300多名学生。同时,他们也组织了48批共867名香港学生去四川交流。
  近年来,陆港关系愈发紧张,让查尔斯觉得肩上的担子沉沉的。“香港和内地之间应该充满正向互动。”查尔斯说。他希望通过“让年轻人影响年轻人”,把这个正向互动建立起来。
  查尔斯说:“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三件事:一是门外汉做起了国际贸易,二是靠指尖敲键盘成就了财富人生,第三就是用很少资源创办了”长江之家“和”四川之友“协会,拓展了无限空间”。
  查尔斯的港股投资策略
  1、基本策略:
  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股价在H股比A股便宜;
  在香港买;
  长期持有(可能10年以上)。
  2、持仓股票加权应同时满足:
  PE&10,越小越便宜;
  PB&1,越小越安全;
  公司年成长率大于&10%;
  每年分红3-5%;
  大市值股票(市值大于600亿)应占到仓位的70%。
  PE,本益比,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PB,平均市净率,股价 / 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总资产 – 无形资产 – 负债 – 优先股权益。
  3、只有三种情况我会卖股票:
  需要现金做股票以外的投资;
  市场变成我不认识的样子了,比如2007年内地股市,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马上跑,跑了再不回来,直到重新具有投资价值;
  我喜欢另外一只股票,但是没钱买,需要卖股票来买票——这种情况不会经常发生。
  4、价值投资VS趋势策略
  我是价值投资者,我拣便宜的股票买。我会避开那些价格已经很高,但可能还会成长的股票。
  5、关于国企股
  国企可能会有贪污,会有低效率,这些我都承认。但国企股依然是值得投资的。我认为,中国调控经济的手段还很多,空间还很大。会竭尽全力保证国企机器的运转。
  作者:春晓
  来源:交易门(ID:tradingmen)
私募基金基金经理:近6月收益:14.47%近1年收益:26.84%基金经理:近1年收益:20.75%今年收益:-3.5%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6.5%~ 7%投资期限24月投资起点100万元国民信托发行,投向基础产业格上点评:预期收益率7.8%投资起点100万元格上理财发行,投向金融市场格上点评: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格上财富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私募基金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机构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
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进行调查问卷
根据基金业协会规定,您尚未完成调查问卷
进行调查问卷
您的测评结果未满足相关规定,建议重新测评
您的专属理财顾问会给您详细解答
感谢您的垂询!稍后为您服务!
马上咨询敬请致电理财热线:400-080-5828
咨询服务(预约成功后,格上财富专业顾问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咨询阳光私募
理财服务咨询
订阅格上财富周报
咨询信托产品
咨询私募股权
订阅格上研究报告
我愿意接受格上最新的产品和活动信息通知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当您/贵单位进行投资时,可能获得投资收益,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风险,比如资金损失风险、运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您/贵单位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相关风险揭示书和投资协议、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等文件,充分认识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中国赚不到钱_百度知道
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中国赚不到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这样的,巴菲特在中国石油上可是赚的盆满钵满的。人家该买的时候买,该卖的时候卖,在中国并没有赚不到钱。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巴菲特的理念没有问题,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寻找价值投资,就像巴菲特当年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一样,做的是一种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中国市场真正做价值投资的不多。
因为,他面对的是美国政府。在中国,他脾胃不合,水土不服,不输才怪。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冯仑:杨天南的「巴菲特进行时」_凤凰网汽车_凤凰网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S,将无法看到通过JS实现的效果
>全媒体>正文
请选择品牌
请选择系列
冯仑:杨天南的「巴菲特进行时」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冯总,我想来见见你。」我听出是天南的声音,感觉很欣喜。
我知道天南在回国后的这 10 年,一直在做投资。听原来老万通的人说,他做得非常成功,偶尔我也会看到他的一两篇文章。所以一直以来,我也很想和他聊聊,听听他聪明的建议。
于是我说:「好,什么时候都可以。」放下电话后,我开始在脑子里检索关于天南的记忆。
▲ 电话那头的天南,想必也在勾勒冯叔现在的样子
天南姓杨,是 1993 年加入万通的,当时他 24 岁,大学专业学的是新闻。那时候北京万通刚刚创立,潘石屹也才 29 岁,所以大家都很年轻,每天在一起信心满满地折腾。天南在北京万通金融证券部,负责定向募集股票,以及公司的一些融资事务。
潘石屹后来告诉我,当时之所以安排天南去做金融证券,和他的家庭背景有关。天南的父亲早年毕业于一所财贸学院的金融专业,后来一直在金融系统中做金融新闻的工作。这样说起来,天南也算是生在金融世家了。只是他父亲一开始学的是金融,后来做了新闻;而天南是先学新闻,后来转到金融。这爷俩的发展路径正好相反,但最后又殊途同归。
我还记得天南当时的模样:天生敏感,对金融事务很有好奇心,非常善于捕捉其中的微小变化,同时也很善于表达,特别是文字表达。于是,我特别好奇地想,当年学生模样的天南,今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 天南的书房|他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
当天南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发现他除了稍微胖了一点以外,还是一个非常本真的学生样。不过,在接下来聊天的过程中,他的谈吐、以及他充满智慧的语言风格,让我确信的确已经过去 20 年了,现在的天南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家了。
我好奇地问他:「你离开万通以后,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的投资家的?你的投资成就在中国太独特了,简直是巴菲特百分之百的信徒:不光是嘴上说的、文章里写的,还用 20 年的时间亲自去验证他的观点和方法,结果还真的成功了!」
天南说:「老板,你都忘了?要论起来,我走上今天的道路、与巴菲特的缘分还是你引的路呢。」
我说:「我一直都在做一些我自认为是梦想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看上去是盖了些楼,但其中真的有很多失败的事情。而且到目前为止,我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家,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企业战略规划人,一个董事会的召集人,一个公司的日常管理者而已。怎么会是我给你引路的呢?」
▲ 天南在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接受媒体采访
「你在 1995 年从美国给我带回来一本书,《巴菲特之道》(第一版),还是复印本。当时你对我说,这本书很好,可以看一下。所以我拿回去认真地看了,并一发而不可收地变成了巴菲特的信徒。」
经他这么一说,我想起了这本书的来历。那是我从中金公司拿来的。
那时候,中金公司刚成立。我一直对这家公司很好奇,因为它可以和美国摩根斯坦利这么了不起的公司合资。正好我有一个朋友在那儿当副总,于是我就约了去拜访,也想趁便看看这家公司到底在做什么。
▲ 去年是中金公司成立 20 周年
走进朋友的办公室时,我很吃惊。那个办公室也就 10 平米大小,非常局促。我说:「这么大的公司,办公室怎么那么小呢?」
朋友笑了,对我说:「我这办公室的面积是总部计算出来的,不是我想要多大就能有多大的。」
「一个办公室而已,至于这么复杂吗?你们是怎么算的?」
朋友说:「要根据我们整个营收成本来算,需要平衡房租、人工以及其他的成本比例,然后再用房租的总额除以高管的人数,算出每个人能够安排多大的办公面积。这样就可以非常好地控制成本。
▲ 现在中金公司的员工办公室
「公司刚刚组建起来,还没有盈利,但是成本是非常固定的,特别是房租的成本,一定要控制好,否则未来的收入都被成本消耗掉了,股东到什么时候才赚钱呢?」
这个观点让我觉得非常新鲜,我顿时对这个朋友也刮目相看起来。我问:「你们公司还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
他指着桌上的一本书说:「这本书叫《巴菲特之道》(这是当年的第一版),是本天书,巴菲特这个人非常了得,现在我们公司所有人都在看这本书。」
他告诉我很多巴菲特做投资的案例。我当时将信将疑,但是出于对书籍本能的痴爱,我说:「这本书给我看看吧?」没想到朋友说:「不行,你不能拿走,这是我们内部看的。」我说:「那你借我复印一本?」他说:「那你复印完了赶紧拿回来还我。」
▲ 不管再版几次,这本书都很畅销
因为这本书是英文的,我拿着复印本看得非常慢,于是我又找了一个翻译机构翻译了最主要的几个章节,把中英文的都订在一起。
我对天南说:「这本书从中金公司意外地流到我手里,又偶然到了你手里,改变了你的一生。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对我造成任何改变。可见,同样是一本经,传经人不如听经人。」
天南也笑了:「这本书我看了好多遍。当时感到非常震撼,这种感觉多年之后被我写在文章里,『如同黑屋中忽然射进一道灿烂的日光,又如同茫茫暗夜中的航船发现了指路的明灯』。我 1995 年底、1996 年初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放到了股市里,恰好赶上了两年大牛市,我赚了十几倍的钱,然后拿着这些钱离去美国读了 MBA。」
「这么说,你出国读书的钱是巴菲特帮你挣的?」
「没错,可以说是巴菲特思想帮我挣了钱,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我身上是真事儿。」
▲ 最幸福的人们不一定拥有了最好的东西
他们只是单纯地满足于当下
天南继续说:「后来我去了美国的洛杉矶,之后到圣地亚哥大学开始读 MBA;然后又去了美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去了加拿大宏利金融——这是我有史以来买的第一只加拿大股票。为了研究自己所购买的公司,我甚至加入宏利工作了一段时间。」
「听说你早就见到过巴菲特了?」
天南说:「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去见巴菲特的人,而且和他握手拍照。」
▲ 当年天南和巴菲特的合影
「在 2001 年的时候,中国知道巴菲特的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多。那一年,我去了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年会,一到那儿我就震惊了,居然有 1 万多人来参加股东会!当然现在更多,已经有 6 万人了。每年去参加他的股东会,人们都像去朝圣一样。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原以为见不到我的偶像,没想到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机会。组织者说,因为想见巴菲特的人太多了,所以北美的、加拿大的股东就不安排见面了,只安排远道而来的客人会面。
「于是我梗着脖子挤进去,告诉他们我是中国的。会议组织者说,还从来没有中国人来过,那么就给你一个机会。最后,他们选了 200 个人,我们可以近距离和巴菲特握手、说话、拍照。再后来有了巴菲特午餐,才听说要见巴菲特、和他吃顿饭,是要花一两百万美金的。
▲ 巴菲特拍卖自己的午餐,所得收益拿去支持慈善事业
「这件事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年轻人来说,真的是终身难忘。这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下决心也要变成一个巴菲特式的人。
「回国后,碰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年来,身边的朋友知道我的职业后,会经常问一些与股票相关的问题,被问买了什么股票之类的,我经常会直言相告。
「回国以后,我还是延续了这个习惯,直到有一天,有人质疑问:『你给人分析这么多赚钱的股票,还这么热心,还不收费,那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当时很诧异,意识到国内与国外环境的不同。于是我想,我就索性按规矩来吧!于是我开了这家公司,叫金石致远。所有委托我管理投资的人,都按照规范来做。这样一来,大家反而心安了。」
▲ 金石致远这个名字的出处
我对他如何验证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比较感兴趣,就问:「那你是怎么在中国验证巴菲特这一套的呢?有什么特别值得分享的吗?」
天南说:「问股票的人多了,我经常会写一些文章作为统一答复。这样,回国这些年不知不觉中,还做了一项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从 2007 年 4 月开始,坚持每月在杂志上写专栏,计划写 10 年。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 9 年 3 个月,这些文章的前 8 年集结起来,就是刚刚出版的《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这本书。」
▲ 天南的著作和译作
「为什么要写 10 年?」
「因为在国内,绝大多数人认为股市是赌场。我却认为如果我们能坚持正确的方法,股市也有达到财务自由境界的大道可循。短期的市场涨跌谁也不知道,但 10 年应该经历两个经济周期,水平高下应该可以见个分晓了。目前已经 9 年多了,我不经意间成了国内写专栏最久财经作家,这真是没有想到。
「在《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这本新书收录的是前 8 年文章,我把 100 万元变成了 698 万元,共计回报 598.84%;同期上证指数才上升 21%。每一个投资组合,我都用专栏的形式记录下来,毫无掺假,完全透明。相当于我做了一个实验,用 10 年来证明巴菲特的方法是在中国也是可以行得通的。」
▲ 有人整理的专栏投资组合 96 个月的数据
是一条自信上涨的曲线
我说:「这个回报相当不错,在中国证券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么高的回报是怎么形成的呢?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心得?」
他说:「通过这个为期 10 年的实验,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本书上记录的 8 年总共是 96 个月,其中 77 个月是不赚钱的,也就是 80% 的时间不赚钱。那么从 100 万到 698 万,盈利实际上只来源于剩下的 20% 的时间。
「正像巴菲特说的,宏观经济在短期内对股市会产生系统性影响,但长期的投资只跟个别公司的绩效有关,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公司来说,这个周期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 和自己的偶像在同一版面出现,想必很有成就感
「另外,优质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一般都很强,随着周期的变化,一定能捕捉到它在市场上的价值高点。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是冲着高点进来的,低了以后马上就沉不住气出去了,所以他永远在亏。
「有人从低点进来,但是看它总不涨,于是一两年也就撤了。而我的实验充分证明,如果你用穿越周期的时间段进行考量,回报会令人满意。」
我又问:「你有竞争对手吗?」
天南说:「像巴菲特所讲的一样,其实成功不是要战胜别人,而是要让自己做得更好,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其实和我没有关系。」
「也就是,『反求诸己』,把自己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不要老把眼睛盯在别人的身上。是这个意思吗?」
▲ 向内求,成为更好的自己
天南说:「是的。我做投资就是坚信巴菲特讲的那些,认认真真地研究企业本身,每天看 10 个,一年就可以看 3600 个。我们很少出门做所谓的实地调研,我二十多年几乎从来不出去约人吃晚饭,就是在公司研究企业,认认真真地讨论,认认真真地做自己可以做的事。」
我说:「你不是也要研究企业吗?为什么不去和他们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交流,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呢?」
天南说:「如果有机会,我当然也愿意和他们交流。可是每一个创业者、每一个企业家,即便不是骗子,基本上也都是怀有理想和情怀的人,会本能地高估自己,过于乐观,所以你可能会被他误导。
「正因如此,市场上经常会发生很有趣的事情,有些人靠内幕消息来投资,反而亏钱。而『不社交』是一种保持独立判断的方法,能使我们的研究相对客观。
「做一级市场的人,需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要捕捉机会、发现各种项目;而我们做二级市场,要尽可能特立独行、保持理性。」
▲ 建立一个口碑可能要 20 年,但毁掉它只要 5 分钟
如果你能时时想起这句话,自然能特立独行
我问:「那你怎么和客户打交道?难道这些客户你也不维护吗?」
他说:「在目前中国投二级市场的证券私募基金里面,我们的客户满意度、客户盈利面都是最高的。凡是委托我们来投资管理的客户,以 3 年为期考察,95%都是赚钱的,而且不少人从投资中的获利已经超过本业。
「在私募市场上,多数公司是认钱不认人。
「但我们是先看人、再说钱。我们希望客户首先能够认同我们的投资理念,必须要写一份申请,讲清楚为什么要让我们来管理。其中的核心就是要说服我们『你有钱,我们为什么要替你管?』只与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这是我们接受资金的前提。
「在申请表格中,委托人要将理念认同以及大致的财务情况进行说明,这样才有利于做好财务规划,才有利于最终的胜算。
「后来基金业协会派来的工作人员表扬我们,说我们『投资者教育』做得好。我说,我们很早就和投资者做了互动,以此来甄别投资者,我们需要双赢,需要能一起走得更远的合作伙伴,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理性的、长期的、高回报的投资道路。」
▲ 投资者和投机者有本质的区别
我觉得挺佩服:「巴菲特的书卖得非常好,但其他人为什么都没有学成巴菲特呢?」
天南答:「客户来委托投资的时候,我会问他们:你究竟是要成为一个投资家,还是想取得投资成功?培养一个成功的投资家,是非常困难的,可能 10 年也不够。但是取得投资成功并一定要成为投资家,因为世间还有另一条道路可以到达投资成功的境界,那就是找到一个成功的投资家。
「很多人听了之后就明白了。他们不用自己成为巴菲特,只要找到中国的巴菲特就可以了。在和伙伴们、客户们讨论时,我们也慢慢地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 天南在上海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到改变命运的这本书
我说:「真是了不起,你把这些问题都掰碎了、揉开了,讲得很清楚。你写的那本《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已经出版了,我也看了,觉得非常有意思。你这种写作的过程,以及你投资的实践,真的证明了『伟大是熬出来的』。那你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天南说:「我之前翻译的《巴菲特之道》卖得非常好,还得了很多大奖,所以出版社最近又拿着另一本投资经典《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让我来翻译,我希望这本书译完以后,再请您帮助指导。」
我说:「我可没法指导。我现在也要像你一样认真学习一些投资之道,而且不是表面的学习,而是认认真真地通过实践来体会你刚才讲的巴菲特之道。」
▲ 天南和冯叔的近期合影
天南说:「人生真的非常有意思。您 20 年前偶然拿到一本巴菲特的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不仅见到了他,还在 20 年的时光轮转之后,有幸翻译了这本书的最新版本。更重要的是秉承他的原理,成为他投资理念的践行者,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也帮助很多家庭改变了财务状况。人生这般际遇,这真是你我之间奇妙的巴菲特之缘啊。」
「这不是很好嘛,这就是一种理想的人生。」
天南乐了,他说:「我们的理想就是:每个家庭都财务自由了,这个社会就更和谐了。这就是我们的愿望,虽然不一定能实现,但梦想总还是要有的。董事长,您多年前说过「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这个理想,我们一直在追求啊。」
封面图片|天南和巴菲特合影
编辑|Hat 主编|寿佳茵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冯叔专栏
美女老板 |傻根|老奶奶教孙女做爱
泼妇|牛的性生活|悼念则西
管理自己|潜规则|赌场|男人的人品|底线
受苦是福气|人生的进与退|孤独
子宫|底裤|庸俗和堕落|凤姐
坟墓和鲜花|女人永远是男人的老师
-商务联系-
微信|niuniu-fengmaniu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0人点赞 | 评论0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或
大家都在看12345678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有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