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个pr电视效果转场故障的转场,就像这样的

1.淘宝店铺恢复正常,港澳台海外用户无法直接在网站购买的,请到淘宝店购买:
2.店铺和旺旺名字都不是之前的了,但还是我本人在管理的,大家放心,希望各位新老朋友收藏下店铺,不迷路
点击登陆,QQ/微博可以直接登陆,更加方便
QQ群:(验证:gfxcamp)
高级素材推荐:《舌尖2》的争议带来一个最大问题:中国电视没有批评,只有吐槽(组图)_网易新闻
《舌尖2》的争议带来一个最大问题:中国电视没有批评,只有吐槽(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海纪实频道《大师》栏目总导演王韧接受早报专访,谈《舌尖2》的主题、人物、叙事和面临的种种争议
  正当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处于风口浪尖之际,上海纪实频道《大师》栏目总导演王韧主动致电早报记者。与记者刚一见面,他便直奔主题:“《舌尖2》多火,连我这样的人也来凑热闹。”
第四集《家常》中的一对河南来的母女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除了对红烧肉的做法表示质疑外,部分观众还认为有些内容“过分煽情”、“太做作”。有人指出,片中白马占堆爬树的镜头爬的不是40米的树,而是2米的树。这也使得一些观众对《舌尖2》镜头的原创性和真实性表示了质疑。王韧因其敢说敢做的风格被朋友称作“王大炮”。王韧认为,“挂面爷爷”这个一生忠厚、勤奋的老人,都在他的景别、角度中表现了出来,导演的剪辑堪称手艺。  在王韧看来,《舌尖2》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组人物是《心传》一集里菜籽油的那一组。当最后出现榨油的壮汉们光着膀子对着镜头憨笑,就给观众提供了联想的空间。
  “我有话要说。”正当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下称《舌尖2》)处于风口浪尖之际,上海纪实频道《大师》栏目总导演王韧主动致电早报记者。与记者刚一见面,这位敢说敢做、被朋友称作“王大炮”的导演便直奔主题:“《舌尖2》多火,连我这样的人也来凑热闹。”
  《舌尖2》的8个分集导演中有6人与上海有关系,其中家居上海的就有4人。而最近备受争议的第4集《家常》的分集导演邓洁,正是《大师》栏目组编导。一个月前,《家常》最终剪辑完成,邓洁把片子带回上海交给王韧。王韧一边看一边告诉邓洁,哪些地方拍得好,哪些地方“必须要改”,当邓洁告知“成片已经入库,动不了了”时,王韧在看片现场遗憾地直拍大腿。
  《家常》播出后,争议不断,邓洁因此备受指责。对此,王韧“很心痛”,“我看片子的时候,《大师》组所有编导都参加了,当时看到不足的、不好的,就暂停了细说。但那是一次业务学习,今天我要为‘舌尖’说话。”
  王韧认为,应该替《舌尖2》的创作者说句公道话,“‘舌尖’做到了用心用力,它的不足可以说是中国电视的不足,但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没有电视批评。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什么。”更要命的是,网络风暴中夹杂着的语言暴力。可这些在王韧眼中却是“财富”,“我要祝贺‘舌尖’的导演们,这么年轻能经历这样一次“大批判”,是何等的财富!”
  “大部分吐槽都不在点儿上,怎能客观?”王韧说,“我理解大家对《舌尖2》的争议。期待高、期待太久,又太有名了,人红是非多啊,而且央视9套商业化的周播运作,既留足了期待的空间,也留足了吐槽的时间,又居高而不做相关引导。”王韧认为关于《舌尖2》的争议,部分人泄愤似的挑毛病,已经引起鉴赏上的混乱,“中国电视本来就落后,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首先必须肯定,‘舌尖’在艺术上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参与拍摄的年轻导演都竭尽所能。这是他们探索期的作品,如果我们不抱着宽容的心态,将来还有谁会去拍这样的纪录片?!”采访中,王韧对前后两部“舌尖”的比较,《舌尖2》的人物、叙事以及它现在面对的网络困境都一一做了解读,“王大炮”的风格尽显无遗。
  谈主题
  美食是人创造的,所以必须讲人,没有人哪来“舌尖”。
  东方早报:有些观众认为第二部没有第一部好看了,这是心理作用还是新的表现手段带来的影响?
  王韧:我和他们的观点正相反,我认为就语言表现力来说,《舌尖2》高于《舌尖1》。后者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作品?因为当时是“三聚氰胺”、“苏丹红”刚刚过后,“毒大米”、“毒土壤”什么的也在到处被传播,食物安全堪忧;另一方面,中国人好吃,食文化中有无数可说道的东西,荧屏上到处是做菜类的节目泛滥,但就是没有一部像样的纪录片。历史与现实、人的理想要求与现状的反差让片子一下子热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算得上好片的绝不是“舌尖”一部,但只有它成了老少争说的一部热门片。
  而《舌尖2》的语汇则更丰富,如把一组写意或装饰感强的画面与原生态的纪实段落相接,常常为观众留出大空间。
  东方早报:有评论说《舌尖2》花大量笔墨说人物有些“跑题”,你怎么看?
  王韧:美食是人创造的,所以必须讲人,没有人哪来“舌尖”,看美女私房菜好了。第一季也没少讲人,你看第一季中卖黄馍馍的老汉拍得多好,人物纪录片的典范!我认为“舌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纪录片,正是因为它有人物。关注人有什么不对?
  “跑题”不是因为关注人物,而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写食物和写人之间的关系。个别段落中人和食物的配比有些失衡。换句话说,对人物和食物的叙事角度,或者是两者之间的分寸没有把握好。但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物没有处理好,就认为不应该拍人,为什么“挂面爷爷”被这么多人记挂在心里?大家记住他是因为挂面好吃吗?显然不是。
  “舌尖”本来就不是一部谈吃的纪录片,它火热的根本在“食文化”。中国的食文化有两个推动力,其中一个就是民族的智慧和爱心,当贫困和食物单调的时候,智慧就迸发出来,比如山西的面食就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智慧。环境越恶劣,历史越悠久,文化越深厚,小吃越丰富。我说的这点仅仅是中华美食的一个背景,构成不了全片,构成全片的依然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谈人物
  一首唐诗里有一句好句,整首诗就可以千古流传。“挂面爷爷”就是《舌尖2》中的好句。
  东方早报: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西藏林芝的白马占堆和“挂面爷爷”这两个人物,都在平常中说出不平常。
  王韧:同意。在创作上,西藏采蜂蜜这个镜头是珍贵的,值得褒奖。不以常态为满足,动脑筋想办法,不管树是两米还是十米,能让镜头跟着主人公的运动一起升高,这种表现是在向你的拍摄对象表达敬意。说它是抄的,说明你太爱这部片子了,其实,镜头的运动就那几种,戏法人人会变,就看你愿意不愿意花这个力气,是否有这个心去花这个力气。抄袭也好致敬也罢,导演真的就那样花了力气。
  不过我是很羡慕,当年我拍人民英雄纪念碑,用大特写把“人民英雄”满屏地一个字一个字移动下来,这种对被摄体用大特写贴着横移或升降,让镜头传递了一种抚摸感。但是我的片子没人爱看,自然也没人关注了,也更不会有批评了。所以我是真诚祝贺“舌尖”的导演们:你们的片子受到这样广泛的关注,并因为你们的作品形成一次网络风暴,可喜可贺!这可不是人人能得的荣誉。虽然刚才听说这么巨大的网络风暴背后就是五个主要推手,但我还是要恭喜。
  另外,“挂面爷爷”那个形象真是太好了,这个村里肯定有无数个“挂面爷爷”,为什么选择这一位,这一定是导演的功劳。七十多岁的陕北老汉,牙齿都掉了,但他们拍得美轮美奂,一个一生忠厚、勤奋的老人,都在他的景别、角度中表现出,其眼神、动作都让你入心,不会忘记。真是好。导演的剪辑算得上是手艺了。现在电视不好看,剪辑乱就是一个原因。
  还有,可能观众感觉不到,就是导演调动了所有的影像拍摄手段交代他们的生存环境。刻画了被黄土与山石环抱的村庄,这种生存环境的刻画在这个段落里非常重要,是写“挂面爷爷”和他后人的重要笔墨。正是有了这些笔墨,使得观众对人物产生了一种尊敬。你看这个段落最后的一个镜头,是用一个长长的航拍镜头向老汉他们一家、向黄土高坡告别。
  一首唐诗里有一句好句,整首诗就可以千古流传。“挂面爷爷”就是好句,一部片子里有这样一个人物,足矣。你想想看,黄土高坡的山崖边,一个从不为人所知的老汉的去世,都能成为新闻,让全国人民记挂,这就是“舌尖”了不起的地方。
  东方早报:《家常》里选择一对河南来的母女来讲红烧肉让部分上海人不太能接受,你怎么看?
  王韧:人没有选错,而且选得非常好!一个非上海人能做红烧肉,做得那么晶莹剔透,这不就是红烧肉的魅力吗?就算选择一家地道的上海人来做红烧肉,也会有人跳出来说,他们家做的程序不对,没有我们家做得好。我认为这个段落是没有布好局,叙事结构有问题,人物肯定是选得好的,它勾勒了一个流动的中国。
  东方早报:强调5年没回家哭诉的镜头让观众觉得“过分煽情”、“太做作”,你会给邓洁什么建议?
  王韧:她起笔从太行山转到同样高耸入云的陆家嘴高楼群,镜头从云端落到地面,多好。但母女俩的亮相两三句即可,紧接着就必须马上“舌尖”,他们千里迢迢带来的家乡的味道—河南抻面。现在的布局是人物交代的时间过长。一亮相必须讲主食。主食讲过才能讲生活。你可以说“她在上海已经做了5年的抻面了”,但不能单独说“离开家5年了”。因为人物一定是紧紧围绕着“舌尖”,抻面之后是孩子在学琴,学琴之后是母亲去买菜。再说学琴,红烧肉再出来。这就是她们的生存故事与她们的“食”形成ABAB交替的叙事结构,也是段落节奏,这就没问题了。
  红烧肉怎么说,要说一句过渡一下,比如“上海是个奇妙的地方,它会吸纳你,你也就学会它的很多东西”,这样“红烧肉”才能出来。
  我很喜欢片中女儿在演奏厅里演奏的段落。就是一种象征。在一段非常纪实的段落之后,接上一段非常艺术的段落,这种反差就是现在很少能够被掌握的一种语言。我们现在所谓的大片仍多为解说贴画面,仍然是慷慨激昂,你去看《公司的力量》、《大国崛起》都是线性的思维,没有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还有一点,最后的镜头应该是女儿获奖,而不是妈妈的哭诉。
  东方早报:其实《家常》这集中有一个很好的人物,就是登山的小伙子,直到最后一个镜头我才发现他是一个单亲孩子,爸爸半年才见一次,他和爸爸一起吃饭时的场景还是朴实感人的。
  王韧:据我所知,四川泡菜这段的主体本来是登山小伙的姑父。按常理,也应该是做泡菜的人,而不是吃泡菜的人,邓洁在处理这个段落时,其实做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以姑妈为主,一个以登山小伙子为主,但导演两相比较后,用了登山者做叙述主体的那一版,最后的点落在他与父亲身上,这个比苗家留守儿童那个段落巧。如果以姑妈为主,最后小伙子去给爸爸送饭,那又可能会在网络上被狂欢了。这就是叙事主体不同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东方早报:在塑造人物上,你认为哪一组最成功?
  王韧:《心传》里菜籽油那一组。导演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手段,把榨油的力量传达出来,先告诉你榨油的古老,然后松弛下来,一段纪实的段落,他们每天烧菜烧饭,包括油怎么储藏,当所有的段落结束的时候,每人一个笑脸。时间不多,大概也就5分钟,但有足够多的视听特效手段,还用了高速摄影的画面做交叉剪辑,当最后出现榨油的壮汉们光着膀子对着镜头憨笑,就产生了联想的空间。在这些可供思考的空间中,你会想到这个农耕民族走过了那么多年,虽然是在一个村庄里,你也可能联想到很多的现实,他们的将来会怎么样?让你感受到父辈几千年就是这样过来的,这对于我们自我认知是很有帮助的。挂面爷爷那段也很成功,是成熟的语言。
  东方早报:如果总是用笑脸,观众是否会感到疲倦,难道不可以根据不同人物的状态用其他的来代替吗?
  王韧:其实我们在2007年《和谐之道》就用过,我只能从自己的体会谈,为什么想出这个东西,这也是没招,你不可能有这个时间和篇幅把他的人生全都记录下来,那就得留白,所以用了笑脸。
  电视是形式感的艺术,但不能过分强求。就像篆刻的印章,不管你阳文还是阴文,边都是要破一破的,才觉有变化。但当电视这种形式感通篇贯穿的时候,本身也要有变化,要有破一破的地方。当然不一定是微笑的特写,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前面要有精准的铺垫,当纪实段落积累到足够之后才可以出现写意或装饰感强的画面。
  谈叙事
  画面重要还是文字语言重要?我从不问。我强调的是“得体”,讲恰当好处适得其所。
  东方早报:《舌尖2》在叙事上做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不是有些冒险,因为一旦多组人物的交叉出现且没有融合好,不仅没有增添可看性,反而降低了人物的辨识度。
  王韧:我又要讲为什么说“舌尖”是一部用心用力的片子。
  你说的这种交叉,天南地北、春夏秋冬、高山大川、水乡山谷,季节的反差、地域的反差、文化的反差、外观的反差,镜头就在其间大跳,这使他们每一集几乎跑遍中国。这样的用心用力,像我这样的人是完全能体会的。正是靠他们走遍中国,南北东西,高原与平原,山村与水乡,僻壤与都市,营造了叙事中的反差也就是对比。高山和高楼,偏远的山村和繁华的都市,贫瘠和富庶的对比都很强烈,有弹力。弹力强,节奏感就明显,转场也舒服;这样也使2分钟换个场景、5分钟换一个故事、换一个人物有了可能。这种段落间的差别也是一种对比产生力量,拉住你让你看下去。《舌尖2》的前四集这一点做得很自觉,尽管它在叙事节奏和结构上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总之,舌尖的影响力是与年轻导演们的用心用力分不开的。至于你说的人物辨识度的降低,可能是他们压力太大,将节奏推得太快了,密不透风做到了,舒展则不够,我想这里有经验问题,也可能是自信不足。
  东方早报:以前我们纪实语言,或者说纪实导演使用的是什么方法?能不能具体谈谈前边说过的自觉性?
  王韧:可以这样说,到今天为止我们绝大部分导演做片子是没有蒙太奇的。
  电视里文学叙事太少了。文学叙事有两种,一个是解说词的叙事,另一个是由画面和声音组成的视听语言的文学叙事,背后的精神应该有文学的精神。在《舌尖1》中,卖黄馍馍的老汉的故事为什么精彩?寥寥数笔,把食物的一个自然过程和食物的几千年历史交杂在一起,当中穿插了纪实,结尾告诉你,在最寒冷的冬天,老汉两个月可以卖掉15000个馍,每个馍1元钱,刨去成本赚8000元,这就是人生。
  整个黄馍馍段落有一个隐性的结构,那就是老汉卖黄馍馍的三声叫唤。第一次是朝阳洒在老汉的脸上,生命的自豪感都有所体现。到了傍晚,老汉迎着北风,“卖黄馍馍!”陕北老汉的生存状态令人过目不忘。这种东西在第二季里就变成了自觉。
  东方早报:电影强调电影语言,电视纪录片为什么那么强调旁白?电视纪录片到底是视听语言重要还是文字重要?
  王韧:纪录片作为一种视听语言,它里面就包含着文字,文字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画面上的字幕出现时,它属于视觉元素的范畴,当作为解说出现,又属于听觉元素的范畴。听有听的要求,看有看的审美。这个层面只有真正的电视手艺人才在琢磨,教授们不懂。
  你说画面和解说哪个重要,这一直是困扰中国电视从业人员的问题,画面重要还是文字语言重要?以前还有一个问题是画面重要还是声音重要,大概现在也在问。
  我从不问。我强调的是“得体”,讲恰当好处适得其所。电视你要多快好省,它的需要量太大了,所以我们总是借助文字语言的旁白。
  今天的纪录片解说词有两大问题,一是缺少文学性,二是有了点文学性便又太拽。《舌尖2》开篇,“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 ,这个是押韵和柔软的,这个是文学。但它有“拽”的嫌疑,不妨再简洁一点,改成“生活中的我们总在向前走着”,或“总在行进着”。因为生活概念很大,虚了,生活“催促我们”还没有直接的形象,观众又得绕个弯,不好。
  文学有虚幻的一面,习惯了这种思维模式的都会喜欢,但这种小说式的语言习惯和文学思维,不应属于纪录片的范畴。这难啊,我也时常来两下“拽”词,给自己壮壮声势。接下来,它简洁地进入主题:“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短短八个字描述了人类社会活动,“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一下子“舌尖”就可出场了。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运输,从烹饪方法的改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四个关系层层递进,四个都扣着“脚步”,文字的工整和语义的周延,完全有文学性。但是后面它写白马出场的小说式的文字我不喜欢,应该再简洁和白一点儿。
  陈晓卿可能一直深陷在美食里,忘了语言删繁就简的重要,还是没过华丽这一关。
  谈批评
  假使我们有健康而发达的批评,那对中国电视一定是有帮助的。批评将好的张扬出来,并能揭示出个中的道理。帮助作者,培育观众,是电视批评的动力所在。
  东方早报:现在有人指出,白马占堆爬树的镜头被指出爬的不是40米树,而是2米的树。有些观众始终纠结于纪录片镜头是否原创、是否真实,你怎么看?
  王韧:纪录片始终是一种商业生产,是一种艺术创作,它是一种主观驱使下的活动。我觉得观众还不知道纪录片的真实到底是什么真实,纪录片真实有三个层面:事实的真实,逻辑的真实和真理的真实。有这样三个层面,你只认一种真实,对于纪录片创作的理解可能就会狭隘。
  东方早报:如果强调人物,也有作家批评《舌尖2》并没有体现出人物的命运。
  王韧:只要记录了人物的生存状态,就含着他的命运在里边。所谓的“纪录片一定要有完整的人物命运”,这其实是从概念出发的伪命题。
  所以,文艺批评,就是电视批评应该有四个必要条件。首先要知道其中的艰辛和甘苦,设身处地地了解了才去解读作品,这当属陈寅恪所说“了解之同情”。第二,要有自己明确健康的电视发展方向。第三,你要知道今天的电视语言的弊端、问题和发展程度。
  再有,那就是能够关心社会、关心当下、关心他人。当然,还要符合视听语言特征和规律,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我以为这是有效、有益的电视批评的大前提。
  东方早报:大家的拼命吐槽,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对片子的喜爱?
  王韧:是的,我想应该肯定《舌尖2》的艺术成就。到今天为止,就视听语言的艺术表现来说,它超过了央视以往的大片。但它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结果影响越大,观众的要求也越高,这个也很自然。
  但是,在《舌尖2》的争议中,可以看到一个大问题:中国电视没有批评,只有吐槽。前四集收视率最高的是《家常》,但争议最大,吐槽最多,甚至发展到网络暴力。整个过程就是没有批评的帮助。
  我们现在没有电视批评,自然也没有电视批评的理论。网上不缺少意见,也不能说所有的吐槽都无聊,但我总以为观众表达任何直感都是有益的,只要你不是谩骂、攻击和造谣,但这仍不能等同于批评。
  过去文艺批评培养了像巴金、沈从文这样的大家,像鲁迅的批评就培养了萧红、萧军这样的作家。批评家可以提高大家的理解水平,帮助导演成熟,评论家要有建设者的胸怀和态度。鲁迅在晚年曾呼吁:“中国正需要做苦工的人。”不管是《舌尖1》还是《舌尖2》的导演们,他们是有苦工精神的,批评就应该从片中看到这一点,给予表彰。
  而“舌尖”一片中,有些叙事不经意地显得高了,调门高了,姿态高了,批评者可以条分缕析地讲出来,帮助作者,以提高社会的整体欣赏水平。我想这当属于鲁迅那种“文明批评”的范畴。记得鲁迅提倡“泥土”精神,到了晚年,还疾呼“甘为泥土的作者和译者的奋斗,是已经到了万不可缓的时候了”。
  在评论的时候,同时也将鲁迅的这些事告诉大家,这就是迫切需要的电视批评。如果更深入一点,鲁迅为什么会提出“苦工”和“泥土”的精神,要知道,鲁迅是绝望的,但他一生都在“反抗绝望”,做苦工就是鲁迅反抗绝望的身体力行!今天我们其实电视批评是缺失的。多少年来为什么没有人做这样的事情?和我们社会文化伦理、道德水准滑坡是同步的。大家都不需要批评,大家都害怕批评。
  假使我们有健康而发达的批评,那对中国电视一定是有帮助的。批评将好的张扬出来,并能揭示出个中的道理,另一个就是有坏的说坏,但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作者,培育观众。这是电视批评的动力所在。
  时间(纪录片导演)说得好,“‘舌尖’是对中国纪录片的又一个普及,但是请不要忘记纪录片永远是反思的。”这是批评的又一例证。
  作者:黄小河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完成南京拍摄,即将转场北京
作者:江仁福新闻来源:江苏检察文艺
  5月14日,大型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完成在南京场景的拍摄,下一步将转场北京完成最后的拍摄。该剧是由最高检影视中心发起创作,著名剧作家周梅森倾力执笔创作的一部反映当代检察战线反贪腐斗争的作品。著名导演李路执导该剧,当红实力派演员陆毅、张丰毅、柯蓝等几十位一线演员参演,格局宏大,贴近时代,被誉为2016年最引人瞩目的“反腐第一大剧”。
  当晚,剧组播放了100天来的拍摄记录和剪辑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片花,其叙事之宏大,制作之精良,让参加庆祝活动的全体人员先睹为快,震撼不已,纷纷拍案叫好。
――紧扣反腐主题首推国内第一大剧
  《人民的名义》这部新时代、新形势下敏感而又厚重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这一社会焦点问题,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其笔触之犀利,所涉及体制层面之敏感,人性拷问及政治伦理探讨之深入,在近年来影视乃至文学作品中都是少见的。
  周梅森说,当初最高检影视中心范子文副主任三次来宁邀请他重新出山创作剧本,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才最终答应下来。然而,“以往自己写了那么多政治剧,还能如何玩出新意?特别是对于复杂异常的反腐剧,创新更是谈何容易?”于是提出要求,去深入一线体验生活,去监狱采访贪官,把贪官找来开会,得到了最高检和江苏省检察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的体验生活、采访和材料研究,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做这件事了,“而且可以突破自己了”。创作过程太艰难,前后花了7个月的时间,用“一指禅”敲坏六个电脑键盘后,才把《人民的名义》剧本圆满完成。
  该剧不仅写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多面性,更将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法律、制度进行反腐的高度上。剧本延续了周梅森作品格局宏大、抽丝剥茧、悬念迭起的艺术风格,又结合当下的国家实际和社会热点多有创新和突破。因此在最初立项时就备受各个层面的瞩目,在剧本研讨会上,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的充分肯定,被业界称为当下国内“反腐第一大剧”。
――汇集国内实力派明星演员倾情演出
  《人民的名义》是最高检影视中心2016年重点拍摄的影视作品,国家广电总局将其作为2016年重点剧目予以扶持,江苏省委宣传部也将其列入江苏省2016年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予以重点打造。为此,剧组广邀影视圈内真正戏好、口碑好的实力派演员加盟,其中有三四十位扮演者都是“名角”,集中了陆毅、张丰毅、吴刚、张志坚、柯蓝、侯勇、高亚麟、胡静、彭篮、白志迪、施大生、许亚军、赵子琪、李建义、李光复、丁海峰、张凯丽等几十位一线演员参演。很多演员放在一部大戏里,都可以担纲男一号女一号,但在这部戏里却甘当配角,这样的演员配置在法制题材电视剧中是空前的。
  导演李路自告奋勇接拍这部戏,圈内人士把周梅森、李路、范子文戏称为“主创三剑客”。范子文把控政策方向,周梅森确保剧本品质,李路把控艺术创作和项目运营。这样的分工和阵容对于一部反腐剧而言,构成了业内一流层面的配备,保证该剧的拍摄制作筑起稳健的根基。
  开机拍摄100多天,李路几乎每天只休息三个小时,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凡事亲力亲为。然而,各位艺术家和演员的倾情演出,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不分白天黑夜,风餐露宿,一遍又一遍地拍摄,不厌其烦,相当辛苦,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体现出了很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各位艺术家和演员的敬业精神让李路深受感动。
――把反腐题材电视剧打造成精品力作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大体量的戏,人物多、场景散、大场面很多,拍摄难度很大。据介绍,总共有2700多场戏、300多个场景,单是剧中人物的家就近30处,更别说大量的办公楼、办公室和公共场所了。导演李路说,“一个戏的景超过人家三部戏的景”,这意味着需要投入几乎三倍的拍摄时间,付出三倍的精力,同时也要承担三倍的压力。
  为什么这么讲究?在导演李路看来,国产电视剧一直在进步,现在连网剧、网络电影都已拍得很精致了,电视剧更要强调精致化,“对于我来说,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属性一直大于商品,这么拼命就是为了使得《人民的名义》往极致化走,最大限度地对得起良心,最小限度地留下遗憾,让广大观众能够真正喜欢这部电视剧。
  演员们的敬业也为这部剧的精良制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部剧中的所有演员都爱自己这个角色,如果不爱肯定演不好。”李路介绍,很多演员一天拍摄了十几场到二十几场戏之后,晚上还会回去坚持做功课、背台词,“这部剧拥有大量的台词,大家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大量功课,拍摄要保质保量,演职人员确实都非常疲惫。”李路深有感触地说,“有时一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演员,一说错词会骂上自己一句,甚至抽自己一下,都挺较劲的,现在很少有这么较劲的演员了。”
――投入巨资确保电视剧精良制作
  《人民的名义》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立项,与解放军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天津嘉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利达影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影视单位联合出品。要拍好这样一部万众瞩目的反腐大剧,筹措拍摄资金压力很大。为了促进这部剧拍摄的顺利进行,担任导演兼总制片人的李路,更是自掏腰包,先期垫付了大量的拍摄资金。
  如今,1.2亿的巨额资金注入了这部电视剧的拍摄之中。“不浪费、不凑合、不铺张”,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剧的开机仪式和南京场景拍摄结束后的庆祝活动,都是低调进行,“珍惜投资方的每一分钱”,导演李路说。除此之外,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反腐剧投资,基本来源于民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反腐意识让周梅森和主创人员很是震撼,“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我们有责任把这部剧拍好”。
  据悉,这部反腐大剧有部分场景将移师北京拍摄,很快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期明年初将与广大观众见面,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责任编辑:齐梦晗]
 |||||||||
 |||||  ||||  |||||
 |||||  |||
Copyright & 2018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花屏转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