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中请贷款资料请完善资料 英文了又是这样那样是不是遇到骗子了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2016年,互联网大佬的“两会提案”精选:不同以往,一股浓浓的“民意”味
2016年&两会&还在继续,今天(3月7日)正在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环节。每年两会代表提案会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而随着互联网领域的代表正逐年增加,他们的提案多是与自己公司、自己所处行业命运戚戚相关的。&
虽 然互联网大佬们不乏借助两会提案营销一把,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焦点。今年两会在科技圈有个明显的特点,一线互联网大佬的提案上升到民 生、三农等高度了,亮点与互联网结合,比如马化腾提到医疗创新改革、雷军提出移动互联融合&三农&事业、杨元庆的&信息扶贫&提案等等,互联网大佬的两会 &民意&愈浓。&
另一个现象,新进入公众视野的那些互联网二线领军大佬,作为两会代表,其提案还是基于自己公司要做的事情去展开,本文就不在例举。&
下文摘编了2016年,互联网大佬的两会亮点提案:&
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
提案:积极支持并总结分级诊疗制度的创新与试点经验&
实 现分级诊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患者信息共享。只有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诊疗、用药情况,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 才能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在具体建议部分,马化腾提出,应该&进一步落实医生自由执业政策,逐步消除让医生成为&自由人&的 &隐性障碍&,让医生的医德和技术能够获得相应的市场价值,从而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马化腾建议监管部门,积 极支持并总结分级诊疗制度的创新与试点经验,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积极鼓励包括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分级诊疗制度在各地的探索 与完善中去。同时,可通过远程教育与远程医疗等手段加强基层医疗培训,培养更多合格的值得信赖的医生。特别是,培养基层医生使用移动医疗设备的习惯,做好 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可助力&保基本、强基层&。&
建议还指出,打破医院的&信息孤岛&,就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建立并完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制度,实现相关信息的可得性和互联互通。&
在 医保支付环节,建议也提出,可考虑在完善互联网医保支付使用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允许合规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进入,由居民个人选择支付公司,建立起便捷的&医 疗保险&网络支付制度及通道。马化腾建议强调,目前医院亟需实现处方电子化,实现患者对本人电子处方的可得性,同时医疗药品等相关领域公共数据相应地需要 开放共享。&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
提案:关于完善我国空域资源管理制度,提升民航准点率,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提案&
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极大推动了民航事业的发展。航空运输方面,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自2005年起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但是民航准点率一直低于 全球平均水平。通用航空方面,我国市场空间巨大且有待开发。在众多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中,空域资源不足已成为限制整个民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 对此问题,李彦宏委员建议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协调空军及各地民航管理部门,优化各类空域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制度,提升航空运 输准点率,促进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具体建议包括:开放更多空域资源,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建立协同决策机制,提高民航调度效率;进一步深化低空空域改 革,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
提案:移动互联网与&三农&融合&
大 力发展农村移动互联网可以使广大农村实现&弯道超车&跑步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实现农村&数字脱贫&,缩小甚至跨越城乡数字鸿沟,有助于实现国家信息化战 略。雷军认为,移动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尤其是与农村的商业、社会、生活、资源等的对接,必定会产生很多的新的商业机遇,并兴起很多新的业态、新的模 式。具体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加大推动提速降费的重大举措,创新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打通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二)加快农村移动终端普及力度,推行&手机下乡&活动。移动终端厂商应积极发展质优价廉、简单易用的移动终端,应扩大面向广大农村的供应力度,使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能用得起移动互联网。
(三)鼓励人才回流创业,投入&智慧农村&建设。政府制定全国性的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
(四)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农村征信体系,提供农资贷款、机械贷款等多种形式小额信贷,为农村互联网减轻资本障碍和创业阻力。
(五)各级政府接入农村大数据,打造&农村云&,推进云计算解决农村资源分配、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优化社会效率。&
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
提案:电商立法是行业健康发展重要保障&
中国企业未来的出路唯有走品质化、品牌化,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大量扶持本土品牌发展。有好品牌、高溢价,企业才能有利润;才能给员工加薪水;员工收入提高才能买得起高品质的产品;这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突破。&
京 东提出&品质、品牌、品商&理念,这是新经济、新秩序应该遵循的法则。电子商务已成为国内零售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假货、&水货&是制约电子商务进一 步发展的重要问题。要遏制假冒伪劣,除电商平台要加强自律外,相关监管政策技术服务:http://fw.b2q.com/、法规的出台也刻不容缓。电商立法是电商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
提案:鼓励跨境电商O2O发展,力挺&电子发票&落地成文&
打 造&前店后仓&式的O2O商业体,实现体验、提货一站式功能。利用线下店面公共展示、体验、服务的优势,择优选取一批平台型实体企业,把保税仓建在店里, 将门店仓库作为保税仓监控管理,实现展示、体验、销售、支付、即买即提等多重功能。同时还可以借助实体平台的安全、可信性,在线下进行个人信息的征集工 作,逐步完善跨境电商企业的个人信息系统,优化消费者跨境购物体验。&
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试点逐步取消纸质发票,在 电子商务、电信业、邮政业等用票量较大的领域和经济活动开展活跃的地区,可强制推行电子发票,试点逐步取消纸质发票。在他看来,取消纸质发票还只是电子发 票全国推的第一步。他还建议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纳入电子发票的范畴,同时,扶持企业改造自有ERP以及财务软件,真正实现电子发票的电子化报销入账,完善 电子发票从开具到报销入账的全生命周期。&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
提案:应加大力度推进我国&信息扶贫&事业发展&
先 要多方合作,完善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建设,从政府层面和电信运营企业两个方面入手,实现贫困地区宽带&最后一公里&的建设与运营;构建全国性的社会扶贫信 息对接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扶贫,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打造一个以互联网应用与服务为支撑的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该平台建设,建档立卡,把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充分挖掘出来,把社会扶贫项目摆出来,让供需双方信息对称、渠道畅通,由此推进扶贫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有效对接。最后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民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可以由政府、互联网企业、教育机构等多方合作展开。&
携程旅行网董事长梁建章&
提案:二孩政策需各方面配套措施&
&全 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符合中国未来的发展。而要让政策完全落地,让年轻人敢于生二孩,建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配套,一是包括出台一些补贴抚养小孩 的财政措施,可以像其他国家那样,通过直接的经济补贴、免社保和免税等方式进行;二是为育儿提供各种便利,尤其是教育、基础设施等规划需要更有前瞻性,现 在很多地方的学校数量按户籍人口规划,远远不够。未来,建议按城市的整体规模来规划教育设施,使育儿没有障碍、入学没有障碍。&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
最后,我们来回顾下李克强总理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已将&互联网&视为新经济的绿色动力,其中提到与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方向:&
1.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 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落实加速折旧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2.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3.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 +&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4.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你觉得哪位大佬的提案与政府工作报告的方向最一致呢?
盈利恐非刘强东所愿,深挖京东Q4财报八大隐秘
日(北京时间),京东发布了2015年Q4及全年未经 审计的财报。2015年Q4,京东营收、净亏损分别为546亿元人民币和76亿元人民币;2015年全年,京东营收、净亏损分别为1813亿元人民币和 94亿元人民币(下文没有特殊标注的均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
交易总额是京东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但它正在蜕变
京东财报的亮点是GMV(交易总额)持续增长:2015年Q4及全年分别达到1453亿元和462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9%和77.8%;2014年较2013年同比增加107.3%。2015年增速低于2014年、全年高于末季度,说明京东GMV增速正在回落。日前,某分析师预测2016年京东GMV增速将降至44%,而天猫、唯品会分别为36%和40%。2015年天猫GMV的36%约为4000亿元,同期京东GMV的44%约为2000亿元。如果这位分析师预测准确,2016年京东GMV增加额约为天猫的二分之一。
当然,69%的季度同比增速仍然是非常高的。正因为如此,尽管深陷亏损,京东仍在苛刻的美国资本市场获得362亿美元估值(按3月1日收盘价计算)。#当当网、聚美优品都抱怨被低估了#
GMV是京东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以致仅凭GMV预期给京东估值不会出现太大偏差。虎嗅日文讨论了基于GMV增长率的估值方法,认为京东GMV同比增幅保持在60%以上,才能维持当时395.5亿美元的市值。对京东而言,分析师关于2016年GMV增速为44%的预测不是利好。
GMV如此重要,不能只看数额还要关注它的蜕变。
第三方平台交易额占比
众所周知,京东的口碑靠自营业务树立并维持。许多用户是被&85%的自营订单实现当日和次日送达&吸引来的,王思聪买电脑桌体验那么差就是因为不会筛选呀。
&第三方&卖家占比越来越高,拉低了平台的总体购物体验。
2015年Q3财报公布后,虎嗅11月21日文章中点到京东GMV中第三方交易额占比45%,有读者建议剔除拍拍。刚好京东在2015年Q4财报中提供了相关数据。
但是,在剔除拍拍交易额之后,京东直营业务占只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2015年Q4,京东核心GMV是1432亿元(将拍拍交易额剔除),其中直营787亿元,占比55%。
2015年Q4,第三方GMV同比增幅为103%,远高于直营的63%,照此趋势直营业务占比会继续被压缩。其中的原因,虎嗅日文章已经说清楚,其中一个小标题是&第三方让京东如此美丽&。
截至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入驻商家达到9.9万。
GMV中的&水分&不可不查
GMV的定义是报告期间电商平台全部定单金额的总和,不论是否成交、有无退货。2015年Q4,自营业务GMV为787亿元,而营收中的自营业务收入为499亿元,成交率为63%。2015年Q3的成交率为66%。
自营GMV和营收之间的差值不限包括退货,而且退货的比率也没理由持续升高。实际上,京东的折扣及优惠也要从GMV扣除。好比航空公司以五折卖了张原价1000元的机票,可以把GMV说成1000元,但财报中营收一栏只能填500元。
2015年全年,直营GMV与直营收入的差值达879亿元。
电商平台变现率的变化
京东的GMV已经今非昔比,通过GMV认识、研究京东的方式也应有所调整。
电商平台的变现率,原本用于研究为第三方提供服务的平台(如天猫)的获得收入占GMV的比值。但许多情况下谈到京东GMV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第三方业务在GMV中占比的大幅提高和直营业务营收与GMV差值的持续放大,用营收与GMV比值可以较好地反映上述两方面的变化。
2013年Q1,京东营收、GMV分别为137亿元和240亿元,比值为57%。2015年Q4,营收只相当于GMV的38%。
无论如何,GMV和营收之间的差值都属于&水分&,一不用开发票、二没有真实的资金流入。上述航空公司如果想让GMV增加50%,把票价提到1500元,三点三折出售就是了。尽管合理合法,投资者还是不应视而不见。
影响京东毛利润率的三个因素
近年来,京东的毛利润率一直在上升,至少有三个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一是议价能力的提高。十 几年前家电厂商曾联手封杀苏宁、国美,到后来却被迫俯首称臣。京东也经历了同样的世态炎凉,但目前的议价能力较苏、美仍有差距。2015年Q4财报后的电 话会上,京东的CFO黄宣德说:&公司自营的部分的毛利润率比线下零售商明显要低,但是将会逐渐随着我们的规模扩大、从而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更高的返点而逐 渐改善。&
第二是毛利高的第三方业务占比上升。自营模式下,出售商品的总价被计为营收,采购价被计为成本,差价扣除平台运营费用就是毛利润。以4000元的价格销售一台进价3600元的电视机,再摊50元直接运营成本(系统运营、维护,带宽及直接人工等),则营收、毛利润分别为4000元和350元,毛利润率为8.75%。如果第三方卖家在京东平台销售一台4000元的电视机,京东按7%费率收取280元佣金(即营收),再摊50元直接运营成本,毛利润230元,毛利润率为82.1%。
第三是将部分营销费用&隐藏&在直营GMV与直营收入的差值中,2015年两者间879亿元的差值,可不仅仅包括退货。
京东自建物流的配送成本
京东自营业务增速远远落后于第三方(2015年同比增幅分别为63%、103%)的重要原因是自建物流进度的拖累。Offline总是追不上Online的步伐,这是普遍规律。
京东真正大手笔投入自建物流是在上市后。2015年末:京东固定资产(自建物流设备、设施的投入包含其中)达62.3亿元,较年初增加38亿元,增幅达159%;土地使用权的无形资产价值从年初的10.7亿元增至年未的19.3亿元,说明花费8.6亿元购置了土地。相应的,京东大型仓库从年初的123座增至213座、配送/自提点从3210个增至5367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工程从年初的19.3亿元减至12.7亿元,说明京东物流建设的峰值已经过去。
根 据财报后电话会透露的信息,京东自建设物流承担了第三方卖家20%的定单配送服务。以2015年Q4数据推算,京东自建物流承担了GMV为920亿的订单配送技术服务:http://fw.b2q.com/,但是这些价值920亿元的订单没有全部被配送。已知自营部分履约率为63%(包含返券),假设第三方退货率为10%,则京东自建物流承担了620亿 元订单的配送,同期履约成本为45.3亿元。可以算出,自建物流费用占订单金额的7.3%。
但京东没有披露2015年Q4的45.3亿元履约成本中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情况。
京东以赚钱为目标的时候未到
2015年,京东GMV及营收分别为4627亿元和1813亿元,分别是2012年GMV和营收的7.7倍和4.8倍。但市场费用、研发费用、行政费用占营收的比值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并没有体现出规模效益。
2015年Q4,三项费用共计47.7亿元、占营收的8.7%,履约费用占比8.3%。在毛利润率为14.3%的情况下,亏损是必然的。
对京东来说,成本费用已经控制得很好了,花掉的都是不得不花的钱。想要盈利不是没有可能,办法是继续提高毛利润率。根据以往的数据,要确保单季经营利润为正,毛利润率要提高大约3个百分点。法宝还是增加第三方占比!
其实讨论京东何时盈利与讨论中学生何时挣钱一样,为时尚早。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西方证券市场涌现出无数对股票进行估值的理论和方法,相关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看头&和&看脚&。前者看损益表的第一行--营收,后者看最后一行--净利润。
对大盘蓝筹股,比如谷歌、苹果、微软、IBM、GE、可口可乐等,还有中国的阿里、百度、携程,资本市场只看净利润,更准确地说是看&自由现金流&。讲故事只能听听,讲多了反而会被&扣分&,百度讲O2O&烧&200亿元的&故事&,市值跌了一大截,只好动手把&烧钱&的业务从母公司剥离出来。
对亚马逊、特斯拉、Uber这些仍在亏损的公司,只能看看营收、听听故事。论规模,这三家都已经不小了,但亚马逊是高中生,特斯拉是初中生,Uber虽然很&胖&却是个小学生,都没有长大成人,让他们挣钱还为时过早。
京东如果开始赚钱,投资人就会盼它越赚越多,逐渐地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它&&刘强东才不愿意过早进入这步田地。
(来源:虎嗅网)
互联网伸进医院,但绕不开这五大问题
在2015年底的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演讲时指出&网络医院& 新业态将快速发展。这是高层第一次明确提出&网络医院&概念,几乎是同一时间,乌镇互联网医院闪亮登场,多名院士站台摇旗呐喊,各种政策上的放宽简直亮瞎 眼,不难看出政府对于&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认可和高度预期。然而,我们都知道,行政认可和商业成功根本就不是一码事,互联网医院到底是走向高大上,还是 然并卵,至少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断言。&
什么是互联网医院?
网 络医院,又可称为互联网医院,是在贯彻国家&互联网+&的意见指导下,新兴的远程疾病问诊模式。其实,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发展基本历经图文咨询,电话咨 询和视频咨询三个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老百姓越来越觉得看不见医生的交流方式不靠谱也不方便,所以视频咨询逐渐为广大患 者接受。通过视频咨询,用户可以直接同选定的医生面对面交流的技术服务:http://fw.b2q.com/,并完成后续的诊断,处方和随访等多项功能。&
另一方面,原本高大上的视频会议系统,现在基本上一个笔记本电脑装上一个软件就能搞定,几乎是0成本,特别是视频这种直观的形式,几乎圆满的解决了医生征信问题,所以视频咨询这一模式,也越来越受到移动医疗从业者的喜爱。&
视频虽然便利,但是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比如网络带宽的限制,如果平台足够大,几十甚至上百位医生同时开启高清视频,压力想想都不小。另外,视频就意味着医生必须要正襟危坐,过去电话咨询时代医生一边坐马桶一边回电话的轻松场景将一去不复返。&
如何与医院系统对接?&
日,广东省网络医院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家网络医院。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陆续有企业和公立医院进入这一市场:&
目前国内网络医院市场尚处于早期&跑马圈地&阶段,各家网络医院系统功能均比较简单,主要是依托于音视频软件上的简单交流,不确定各家网络医院的数据能否和医院的HIS系统相关联。其实想想也是,那几家HIS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凭啥要和你对接呢?&
互联网医院的目标受众是谁?&
受 限于远程视频的形式,医生不能够对患者进行视触叩听等体格检查,亦不能通过网络完成医疗的化验和相关检查,年轻人最常见的感冒发烧,跑肚拉稀等情况并不合 适网络医院,所以目前各家的网络医院均倾向于&提供第二方诊疗建议&为主,主要面向慢病人群,满足其日常复诊和常规随诊的需求。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将是网络 医院的必争用户群体,但该部分群体平均年龄偏大,对新生事物接受意愿偏低,接受能力偏差,正所谓&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如何进行用户教育将是 影响网络医院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何应对政策和法律问题?&
2015 年2月10日,针对有媒体报道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全国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网络医院批准的医院&的说法,卫计委新闻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表 示,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机构类别当中并无所谓&网络医院&这个类别,也不存在&网络医院&的审批程序和标准。此言论表明了卫计委对&网络医院&这一新事物的 观望态度。随后,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荐&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5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等政策,特别是在2015年底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乌镇互联网医院上线,并得到当地政府的多项政策支持,这些情况极大的刺激和鼓舞了市场。&
另 一方面,首届医生集团大会于2015年9月正式召开。这标志着医生从体制内固定执业向体制外自由执业的转变,也同时意味着医生的远程医疗将从过去的擦边 球,慢慢向合法化、市场化发展。说通俗点,过去医生是单个走穴赚钱,虽然已经是潜规则,但毕竟上不了台面,有点阳光下的罪恶的感觉,现在的医生有了政策支 持,转瞬间扬眉吐气翻身把歌唱,哥几个平时玩的好的,组个团就是医生集团,弄的好了还能吸引投资,创立公司,甚至谋划上市,当真是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谈钱很俗,但还是要谈谈&
目 前各家网络医院均处于早期摸索阶段,尚无非常清晰和明朗的盈利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单纯以医疗服务收费的模式不可取。有数据表明,移动医疗产品春雨医 生,其免费咨询次数几乎是付费咨询购买人数的10倍。各家网络医院目前均以免费或极低的诊金来吸引天使用户,并通过后续的处方和进一步检查等方式盈利:&
药品销售:通过处方的药品销售,与参与合作方进行利润分成
医院引流:为合作医院引导合适高质量患者并收费
平台入驻:向合作入驻的医生或医生集团收费
广告盈利:网站,APP,自媒体的广告收费
大数据分析:通后台医疗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向药厂或科研单位提供数据报告并收费
不过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上述变现模式其实都只不过是美好的想象,究竟互联网医院到底会如何发展,还得用事实来说话。也正因为&未知的才是美好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日子内,互联网医院一定是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
(来源:虎嗅)
中美对照下,万亿级的“互联网+房屋租赁”市场还有哪些红利?
在房产的存量时代,互联网O2O平台对存量房产价值的传播和流转意义重大,相较于处于混战状态的房地产买卖O2O,租房O2O一直被认为是&大蛋 糕&中的一角,但行业内众多企业仍然动作频频。去年,爱屋吉屋完成E轮1.5亿美金融资,累计融资额达到3.5亿美金;链家与数家一线城市房屋经纪有限公 司达成战略合作,定位资产管理、交易服务和金融服务;主打&C2C+O2O&的房主儿也进一步积累了在房源和客户两端的势能。在城市覆盖、经纪人和房源资 源的争夺过程中,房主、租房者、中介、信息平台也在不断磨合寻找新的平衡点。&
租房O2O平台的两个O,线上是房屋信息的数据化和结构化,让租房需求与房源精准匹配,核心在信息交互方式和数据整合能力;线下是服务,服务的背后是透明度、高效率和高承诺,核心在交易流程的优化。因此,打通这个产业链有两点最为重要:&
1、连接优质的房源,在房源列表、实时更新速度和搜索匹配算法上优于竞争对手。
2、为房东和房产经纪人提供"便于管理房产&的功能,在案场成交、佣金结算上实现智能高效。&
一、中美租房O2O流程对照&
在中国搭建租房O2O业务,更接近于组建一个互联网中介平台,其核心在于提高整体体验的透明度、可信度和专业程度,用服务费(与客户评价和信用积分相关)取代传统中介费(与成交价格挂钩),让经纪人更加专注于服务本身。&
具体流程上,首先是构造底层结构,比如说虚拟上海、北京有不同的楼栋、多少层等等,数出来这个城市有多少套房子,每套房屋进行编号,录入数据库,搭建&楼盘字典&。其作用一是保证房源的真实性,二是提高匹配和交易的效率。&
基 础楼盘信息构建完毕后,就进入打市场阶段,当房东申请委托出租后,平台的工作人员会与房东取得联系,上门查看房产证、房东身份证、进行现场拍照,核实房源 和房东的准确性。在网站上发布信息后,租客可以通过官网或手机APP两种渠道搜索房源信息,如果看中满意的房源,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提交看房申请;平台根据 地理位置、对房屋的熟悉程度、口碑信用等因素,为租房者匹配合适的经纪人。双方在线上匹配信息,线下对接服务,由经纪人跟进后续流程。&
相 较于对经纪人缺乏闭环监督的传统模式,租房O2O平台以客户端流程管理代替传统人员管理,让经纪人全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可控。比如说经纪人与租客约了下 午5点,一般会提前到,提前的时间里他会打开客户端软件签到,与房东去的联系,确认房东在,等到租客到时,再签到一下说客户已到,让房屋出租的流程高度透 明。&
美国的租房O2O平台则立足于成为服务于房东和经纪人的租赁和营销平台,允 许他们管理库存房源、追踪潜在消费者、发布房源广告,同时可以与消费者进行实时沟通。Zumper和Nestio分别于去年6月和12月获得640万美金 和800万美金的A轮融资。以Zumper为例,其房源列表全是由员工手动创建的,提供的房屋信息主要包括尺寸、照片、家居用品,还有详细的邻里信息等, 并保持实时更新。&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美国互联网用户良好的付费习惯,Zumper同时向房东和房客收费。对于房东和 中介,可以付费使的自己的房产能得到个性化的显示,以及不错广告位和列表靠前显示等,对于租房用户,Zumper会收取他们信用记录和犯罪记录的运营费 用。Zumper将信用业务打造成升级服务,在其开发的Pro版本中,租房者的信用数据对于房东和中介来说是可以付费查看的。&
可以看到,中美租房O2O平台的共性在于,都借助低成本的互联网提升了寻找信息、匹配需求、现场看房、签约支付的效率,着眼于解决交易流程系统化、移动化的问题,从信息入口介入交易环节,完成交易闭环。&
二、租房O2O不是唯快不破的竞赛,而是步步为营的培育&
首先是技术渗透程度的不同,中国的O2O平台主要通过为客户做房源和经纪人的智能匹配和推荐,对接线下的经纪人进行转化,促进交易的撮合完成,通过流程化和部分环节的优化实现效率的线性提升。&
美国房地产市场则更注重与移动技术和软件解决方案的融合,典型案例如允许房地产商和他们的经纪人在移动平台上进行实时交易的Hightower,大大提高了跟踪重要文件和信息、查看实时分析的效率;Zumper则能够为房主提供实时的物业管理(如租户搬入或搬出过程中的监视)、日常维护、技术服务:http://fw.b2q.com/基于租客浏览数据为房主提供有关定价和信息呈现的定制化建议,在变革租房体验上拓展了新的场景和价值增长点。&
核心KPI方面,中国的O2O平台比较注重总房源、日更新房源、经纪人数据库、注册用户、月度成交量、用户信息数的积累等交易相关的运营数据;美国的租房O2O平台则更关注与平台长期生态相关的指标,如:单个房源或租客的获取成本(及如何有效降低)、与地方经纪人或者终结平台的合作关系、单个租客的周期价值、移动APP的渗透率等。&
不仅如此,美国在构建交易闭环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高度线上,但中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线下资源:在房屋租赁的交易流程中,有一些服务尽管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升效率,但价格谈判、相关手续等互联网改进空间较小及更具附加值的工作仍需回归线下。&
在 美国,其持牌经纪人制度和房地产经纪人协会从国家及行业层面对经纪人行为产生约束,且独家代理制度保障经纪人利益有关。但是在中国,信任感还需搭建在门店 等&比较重&的架子上。门店一般都离小区很近,在获取真实房源和业主信任上有一定优势,加上学区房、工作地点变动频繁等因素,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屋置换 需求比较旺盛,对于门店来说,相当于获得了双重客源。此外,门店还可能成为今后社区O2O的入口。&
此外,美国一般会与房东签订排他性协议,但独家代理在中国较难推行,一是因为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主占据了主动权,签订独家的好处并不明显,二是目前房主在多家中介公司挂牌基本上不需要签订任何合同,在目前信息类平台聚合的阶段,消费者更倾向于有多样化的选择。&
此外,美国的经纪人参与IDX可以获得MLS系统上其他经纪人的信息,从而获得市场上大部分的房源信息,但中国缺乏这样一套自愿共享的机制,因此,一定时间段内,优质房源的获取、渠道能力的整合仍将是租房O2O平台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
基于以上的对照,租房平台要将线上客源、线下渠道以及金融资源集于一身,完成真正意义上从信息流、交易流到现金流的O2O闭环,租房流程和租后市场上,还有哪些可想象的红利高地?&&
三、有信息厚度和人情味的房屋展示&
浏览一遍国内的主流租房网站,不难发现房主们并不懂得如何在发布内容时尽可能地展现出房间最好的一面:大部分照片做不到横平竖直,总有畸变或者奇异的角度;任意点开一个房间视频,15秒的时间里可能就会看到没叠的被子和光着膀子的一位居民。&
当前阶段来看,房产行业固然是offline价值大于online价值的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产网站的用户体验不需要太好就获得好的商业回报。事实上,不够精细的拍摄技术和粗心的房间布置,容易掩盖房屋本身的优势,让信息不对称另一端的租户隔着屏幕难以做出判断。经过精巧构图和光线把握的照片对租客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对于租赁平台而言,一般的做法是给用户群发邮件,教会他们如何去拍照,并给他们评估打分。但既然许O2O平台已经能做到一对一看房,不妨效仿早期的Airbnb,采取挨家挨户免费为许多招租者拍摄房屋照片和小视频的方式,至少在器材、用光、风格和后期上形成一定的基准。&
除 了房屋的户型结构,重点要拍的地方应该是卧室、洗手间、厨房的细节,房屋整体外观、所在的社区等,风格上尽量使用自然光,营造一种生活感。目前看来,租房 网站提供的房屋信息列表是高度标准化的,租户能够看到房屋的所有内置,还可以获得有关周边公交、学校、医院、购物等配套信息,但仅凭扁平化的信息组合,依 然难以想象&在这一房屋中居住的生活体验&,通过提供本地化的、个性化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房源展示,在信息交互上创造出与其他租房平台的差异化,会是提升 服务品质之外,获取高溢价的重要方式。&
四、有愿景也要有梯子,租房金融帮助提升平台粘性&
房产与金融的结合已成为行业共识,关键在于切入点的寻找和模式的具体设计。&
互联网对于租房行业的变革主要有三:&
第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始将信息传递到线上;
第二,转战移动端打造信息化平台,开始学会利用线上资源往线下导流;
第三是由提供信息向提供服务方向转变,尝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但这三个阶段,都没有解决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押一付三、押一付六会让租户资金吃紧,甚至会让原本能交易成功的租房交易最终流产。&
目前,房租分期市场已经涌现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如58月付、斑马王国、租房宝、宅急搜、会分期、自如白条、租了么等,平台往往与银行合作,允许用户在通过信用卡支付房租后采用分期还款,从每笔信用支付里抽取很低的比例作为服务费。&
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一领域进入门槛比较低,服务高度同质化,用户忠实度低。仅仅依靠低费率和与下游服务商(打车、保洁、外卖等)进行合作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平台需要提供足够差异化的服务。&
同时,如何将房子快速出租回笼资金也是房屋租赁中介(长租公寓)行 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房屋中介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为了获取房源,房产经纪人往往需要向房东缴纳全款或者部分租金,而激烈的行业竞争和房主动辄年付房 租的要求,许多中小型房产中介公司由于资金链不充足,无法承受房源空置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如何把中介笼络在平台上并让他们也产生粘性,流量和租客是勾引 手段之一,同样关键的是和真金白银挂钩,给他们提供贷款输血。&
为什么说平台可以做银行不敢做的事情?因为前者作为交易平台积累了大量中介方的数据:比如过去半年中介的租房情况,在平台上租出了多少套房屋、成交价格如何、资金结算速度怎样&&这些都是风险定价的基础。如果冠以&大数据&的名义,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特质之一,通过数据分析来识别风险并匹配定价,解决线下金融机构风险识别成本过高的问题。&
至 于个人的还款能力风控,吉屋网的解决方案是与蚂蚁金服旗下的第三方信用管理机构芝麻信用合作,尝试接合芝麻信用评分等服务,构建基于房产的大数据信贷系 统。租房平台也可以借鉴类似的做法,早期通过寻求第三方合作掌握大量客户的征信数据,加之同一租户可能会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形成多次的租房记录,后期还可 以结合平台自身沉淀的数据,利用智能运算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
五、需求驱动,提供辅助性房产物业管理&
租房只是一个入口,客户获取成本又难且贵,平台可以先掌握用户的信息,后续的联系搬家、置换家具、宽带安装、房屋清洁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为商业模式提供想象。一站式服务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租房流程中对于&快&的要求&&房东害怕闲置成本高,总希望快速租掉,房客也希望快速找到一个&家&。&
此外,可以拓展的场景还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财产险(包括车险),一旦房屋发生火灾等不可预测的事情时,房东和租客的财产人身安全如何来保障?这是以往租后市场缺失的重要环节。二是切入高频的生活服务,如家电维修、家政清洁、洗衣上门、生鲜电商等,搭建一个 &轻& 平台将服务开放给各垂直领域的 O2O 服务商。&
思考在租后的服务该如何去承接,房东和客户权益如何去保障,挖掘客户的需求,其中的逻辑在于:在线下通过物联网植入社区和物业管理,在线上提供品质服务提高满意度,从低频的租房过渡到中高频的其他场景,提高用户黏性。
六、深耕房产租赁领域的企业软件和后端服务&
针 对特定的分类和管理问题部署软件模块,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收入份额。软件供应商起家、已经于12年IPO的Realpage就是利用数据来帮助房地产 交易平台提高整合营销的效率,其提供的软件解决方案也可以为租房O2O提供新的思路,SaaS模式下,租房O2O平台获得了空前的数据捕捉和分析能力,它 们可以对捕捉用户数据,对其进行归档和分析,然后加以可视化。&
一方面,数据分析和跨层的关联统计能力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洞察客户,结合对网页和手机端上用户的每一个点击、页面停留时间等行为轨迹,进一步明确怎样的房屋信息列表和怎样的搜索排序原则能带来满意度更高的体验。&
另一方面,以前房东智能通过参考周边小区其他房东的价格,写下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价格&。但租房市场上信息噪音太多,个人房主并不总能做出最有利于他们的决定。新平台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租房定价模型,给房东一个推荐的价格区间,将房型、地理位置(地铁、公交、学区、就医购物等场景)、周边价格波动、房屋的紧缺性等因素纳入,且这个算法又能根据点击率的数据沉淀不断优化。未来,未来数据体系将成为租房平台的另一个获利点。&
O2O 的天然壁垒是用户口碑,无论是传统玩家、媒体电商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中介,实现线上线下实力的系统化构建才是未来竞争最基本的筹码。
(来源:虎嗅)
农业B2B不是装APP就可以解决的事
民以食为天,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需要依靠农业的不断发展来满足。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的国家,农业占据着中国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高速且扭曲的中国式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问题愈发凸显。食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大量滞销问题频繁出现,只有农业经营水平的升级才能够支撑起食品消费品的升级。
  想解决这些问题与以往传统互联网不同,坐在办公室里分析用户心理、开发App、投广告做补贴做装机、在一二三线城市做地推&&在农业里,这些都是&过时&的方法。农业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千军万马把渠道真正的下沉到农村中去,而业务模式和管理方法稍有不慎,公司未来就可能会被巨大的人力成本所吞噬掉(刷单除外,不过刷单也不会赚钱)。
  真正的农业升级将会是一场艰辛的带有使命感的硬仗,带着良心和做好吃苦的充分准备才能上阵,从此也再没有办公室的阳光和午后的咖啡!
  一、农业种植业的基本问题,源头在产地
  中国农业的现状大家讲了好多次但是还得再总结下:以种植业为例,究其根源,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1.人均耕地少,不科学种植未来可能会吃不饱
  &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平均不及3分,人均耕地面积只为美国的10%,法国的25%,加拿大的4.8%,澳大利亚的3%,。而如今耕地资源却仍然在持续的不断减少。&
  这就要求我们用更少的耕种地来种植出满足国内人口自身需求的安全农产品,如果再希望可以出口获取更多利润,那更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完善的食品溯源体系。
  2.土壤质量堪忧,这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
  &受污染严重,微量元素流失严重,我国21%的耕地缺少有机质,51.5%缺磷,24%缺钾,14%磷钾具缺。&
  而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在用药用肥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渠道获得专业的技术指导,甚至更有唯利是图的农资经销商将优质劣质农药掺在一起卖给农民,农民一旦施用,土地将会受到严重污染,而土壤改良自循环需要至少5年的时间!
  3.农民劳动力短缺,&农业工业化&的口号还是有道理的
  &目前务农人群数量少、能力弱且后继乏力。农村青壮年很少留村务农,大部分农村务农人群平均年龄在50岁上下,受教育程度低。&
  东北地区农户使用智能机的情况稍好些,而西南、西北地区30%的智能机普及率都很难达到,大部分人还在使用&超级大板机&,使用智能机的人对于app的使用情况还处于一二线城市5年前的状态,5年前你应该还不是微信用户吧?那一年微信刚刚上线。
  在以上三方面的影响下,种植业领域问题丛生,包括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产资料质量失控,收益持续下降,病虫害防治技术较弱,水资源缺乏及污染等,严重阻碍了种植业的发展。地如果还继续这么种,能吃的蔬菜水果甚至是肉类就更少了,当然其实现在已经很少了,基本只剩下那些自留地了。所以技术经营水平必须提高,食品监控必须做,趋势所在,有办法解决就会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那么,如何改善或是解决这些问题呢?
  1.做农业,人心要正,这是个良心行业
   目前农业的现状是起点很低,未来提升空间很大,很多人看到了农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机会冲了进来,而大部分农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并非农业出身更未从事过农 业,又难于俯下身段,所以问题出现了,接二连三的"死去"是必然。当然跨界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把两个或者多个不同行业的优质方法论结合到一起才有可能提 升效率。但是如果此前不懂农业,又不想吃苦受累,想靠坐在办公室里悄悄键盘,在高逼格大活动上将讲个话,弄个所谓的商业模式套套性感的金融概念成功,那么就危险了!每每忍受寒冬下乡东 奔西跑颇为狼狈的时候,我们团队的伙伴们也会唏嘘怀念办公室的温暖,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农业就是应该如此,应该走到村里真正做点实事儿,拥有农业应该有的气 质,如今老农帮的创始人杨磊同学,头像还是大半年前的白嫩码农形象)看起来已经像个村支书了,很好,已经能算作跨界的半成品 了!
  2.产地是一切的源头,拥有产地拥有农业
  农业是实体经济,不管是产业链中的 农资电商还是农产品电商农业金融贷款等等,源头在哪里?当然是庄稼地里!这就需要从产业链最前端的作物种植上把控,从产地的农业经营技术服务出发,做好管 理和服务体系,否则,都将离农业的核心问题远去!。产地管理,一方面需要靠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引导,比如退耕还林、加速土地流 转等人均耕地少的问题,在通过退耕还林死守耕地红线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政策促进耕地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为规模化运作拉动种植经营效率提升提供了基础。但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更容易市场化的,就是农业的科技化,也就是农业经营技术服务农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多强有力的武器,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农技。
  二、农业技术服务会赢在未来,而不是现在。
  首先,农技服务不等于测土配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有太多的投资人朋友提及。
   农业经营技术服务:真正的科学的农业技术手段可以在农业各个环节促进效率的提升,比如帮农民优化土壤质量,向其推广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产 品,种植过程中田间实地管理,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等。按照互联网的运营思维,如果每个环节上都优化10%,那效果将会非常惊人。
  同比美国这类农业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农业发展变革后,整个农业产业链趋于商业性的分工合作。美国的农技服务公司提供从种子、农药、化肥、灌溉设备,大型机械、金融、服务等连带技术上门技术服务:http://fw.b2q.com/,在提供硬性产品的同时,会将植保、预测、防控等软性服务同时植入。
   当然,很多符合未来趋势的方向,在现下启动往往会面临很多挑战,不如眼前容易赚钱的方向增长快,但是要在未来有核心竞争力,必须一步步坚实的寻找解决方 案,并不断优化。在我们实际推进的这2个多月中,虽然月交易额已数百万,农民也已经开始为农技服务付费,但是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农技服务的渗透正在面临着很 多的挑战同样面临各种问题:
  1.农业技术需求程度参差不齐,市场仍需培养
  在我们 线下地推过程中不断的与农民交流和引导大部分农民越来越看清楚清晰农业土地种植的发展方向和产业提高的需求怎样把自家的农田产量提高,把农作物的品质提 高。在我们实际推广过程中发现,,高产增收必须依赖科学优良的种植过程技术。一套农技服务方案很难通吃全国,按照种植品类划分:经济作物高频的富裕县、大 众产品种植的中等县,以及农业相对零散落后的区县对农业的需求由强到弱,差异化比较明显,所以这就需要用互联网思维针对不同类型农户精细化运营,提供不同的农技服务解决方案。
  2.农技服务人员数量质量需要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普遍都很缺乏积极性,服务意识也不是很到位,服务质量差以及农技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影响和阻碍给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拖了后腿。
  3.农技体系未工具化、系统化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现代化科技设备和工具缺乏,这也直接导致整个服务指导过程非科学、非精确,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壤结构每刻都在变化,如果一直延用传统的种植&土&办法将会对作物的生长、生态环境、农业增产等造成一定伤害。
  4.推广成本非常高
  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差,农民居住分散,信息交流非常落后,消息闭塞、对现代化种植手段和新型作物缺乏足够认识,这些问题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如何在眼下落地,这才是关键
  农业技术推广必须要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科技设备和工具等种种方法,让广大种植户认识到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作物的重要作用,了解农作物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将优秀的、正确的种植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才有钱使用好农资种出优质产品。
  1.农技推广在于要有强有力的落地网络
  传统互联网地推通过小几千人的线下团队便可以完成一、二、三线城市的覆盖。然而农业,全国一共2800多个县,60多万个村,推广和落地将产生巨大的开销。农业目前还是个低毛利的行业,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的推广必须&重&下去,扎根于农村,落地于田间,与农户面对面沟通,才能解决农业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我们在多个县建立各地农技服务中心,联动当地农 技专家、种植能手,形成当地农技师服务团体,同时结合自主业务、产品、工具,提供整套种植过程中的解决方案,然而更高效的推广方案还需要不断迭代尝试,降 低一分成本便多一分利润。
  2.覆盖之后的维护能力得跟上
  农户分布在边远农村,路程偏远又分散,地推团队沟通成本、运营成本、财力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上大部分农业互联网平台都面临同样的运营挑战,工具化的管理是必须的,但是究竟是先让那一部分人工具化比较具有可行性呢?
   当农户本身互联网使用习惯没养成时,好不容易推给他们了个App或是一个网站,但是当他们第二个月需要农资的时候有多大的可能性想起通过互联网购买?这 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有线下技师来维系与农户之间的联系。那么可能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农技师被互联网工具化是具有很大可能性的,而农户则是下一个阶段的事 情。这个阶段什么时候来很大程度与资本的关注度有关,资本、社会对于农业的关注度提升,大家才有可能更早日的吃到安全的食物。
  3.农技服务如何获得收入
  农业是个良心行业,但是作为公司想做大做强不得不考虑盈利问题。
  还是参考发达的美国的例子,美国的农技服务公司主要是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按照亩数收管理年费,另一种提供免费服务靠农资、农机等方式来赚钱。
  我们已经尝试了第一种方案,在中国的一些地区是完全可行的,但是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来优化服务提高付费率和额度,当然前提是真的帮农民有所增收,不然想让精打细算的农民付费还是很有难度的。
   对于第二种收费模式,和我们对于农技服务本身定位的理解是很相近的。在我们看来不论什么样的服务想到达农户,都先需要有到达他们的手段,而这就需要先有 一条铺在农村线下的渠道,这样各种服务的到达成本才会降低,才有单点盈利的可能性。而这种渠道应该是尽可能的由最高频的服务构成,农业经营技术服务应该就 是最为高频的接触农户的方式了。如果这样看来,农技服务本身的价值可能会非常大,因为有了渠道的属性,而会超越业务层面本身。
  从最为传 统的进口化肥营销,到村村乐的平台,再到现在奔跑在农业升级的道路上,几年看到了这个行业的种种变化,也强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在加速,效率虽然需要保持一 个很高的水平,但是做这个行业初心一定不能忘。当看到很多优秀年迈的老农技师会主动免费给年轻技师传授自己数十年的经验时莫名感动,其实互联网完全可以帮 他们把知识储存的更完善,传播的更高效,提高新一代技师、农户的学习效率,而不是每一代人都需要自己摸索从0积累。农业,这个传统的行业,里面的人思维变 了,这个行业才会变。(来源:搜狐财经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浅析:B端电商冲击下的供销行业路在何方?
  B端电商冲击下的供销行业路在何方?1月20日晚365商学院邀请快消行业一众大咖: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课题研究者潘文富、知名自媒体人赵波、B端电商研究者刘春雄、虎嗅网、亿欧网联商网专栏作者张陈勇、资深食品营销专家丁忠卫、外勤365产品总监董阳、自动售货行业网执行副总哲明、营销专家方刚进入365商学院社群开展圆桌论坛,对本话题进行讨论,以下是讨论全纪录。
  经销商和二批会不会在大电商和小B间的夹击下成为夕阳产业?
  潘文富
  1.关于经销商被取代的话题已经谈了十五年了,每过几年就换个花样炒一次。
  2.经销商存在的根本价值就两个字,成本。在中国商业环境下的成本。
  3.经销商能活到现在,靠的是三样东西,销售网络,社会关系资源,政府关系资源。销售网络最容易被攻击被拿走。但经销商多年积累的社会和政府资源却不是那么容易拿走的。
  4.京东说进入这个行业,要么是刘老板膨胀,要么是背后另有没公开的目的(我个人感觉这个因素更高)。
  5.这么高调的说,又没有试验田来验证,我觉得是在转移注意力,京东可能要推出的模式,不是派业务员跑店这么简单。
  6.资深一点的经销商,往往是利用自己在当地上三教下九流组合成的社会资源,对下游终端形成复合的利益关系纽带,不是单一产品或是价格因素所能突破的。
  7.即便京东落地干这个事,对经销商的影响有限,大不了少卖些价格透明度高的大牌货,多卖些价格透明度低的杂牌货。
  8.终端小店水深,老辣的经销商基本能对付,正规军大部队进来的话,终端店至少能想出上百种占便宜的办法出来,恐怕到时候京东是苦不堪言。
   9.最后,我个人感觉影响有限,且不说京东是否是放空跑或是有其他目的,即便是落地了,对当地经销商来说,多个经销商而已,影响部分价格透明度高的产品 声音,说谁取代谁,言过了再有,厂家是愿意把产品放给一个超级经销商(后期平台费用高脾气大)?还是分散个多个能控制的经销商呢?
  张陈勇
  1、烧钱有可能把B2B平台烧出来,资本市场会给钱,只要故事讲得好。
  2、传统业务员渠道下沉的方式,确实有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3、如果做成区域B2B平台,那么此平台能做很多事情,比如新品铺货,临期尾货处理等
  4、现在的趋势是伪连锁便利店越来越多,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包含供货鲜食等去整合小店。
  5、传统A类商品正在淡化,可能多元商品是未来趋势,这方面不是成熟经销商擅长的。
  6、我亲身经历过500米项目当时遇到网上订货没有业务员上门订货方便,价格上也不能做到更有吸引力。
  7、一号店、京东等做B2B的问题:有效期、价格、厂家控制。
  从时间轴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 零售体系从供销社到了批发一条街,再到了今天的经销商+二批商,再到了深度分销体系。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每一次的变革当中,新兴的行业出现,从来都不 是顺利的。经销商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个观点。包括常去批发市场进货的店老板。
  但是,现在批发市场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已经是一个市场小商品流通的补充!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我想,是三方面的原因:
  1.厂家在竞争中有分销的需求。
  2.批发市场的职能不是不可替代的。
  3.终端店主自身意识的改变
  对于现在的经销商来讲,它存在的价值不在于他在渠道链中替厂家做了多少工作,真正的价值在于多少工作是厂家和电商平台不可替代的。
  其实目前大家提到的理由,在新的技术革命和运营模式面前,变得很苍白。
  前段时间,烟台的一个物流公司找到我,聊起来一个话题,他们现在可以把物流成本吨成本由经销商的每吨15元降低到每吨7元,而且还有降的空间。而且他们现在给烟台的很多商贸公司做集中配送。
   潘文富老师之前讲到的一个观点,本土化的优势的确是有,客情+赊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短时间内来看的确不能被替代掉。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适合进 入,大企业有创新者窘境的问题,小企业有品牌认知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一定是各怀鬼胎,但是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替换是需要周期和过程的,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 周期,经销商应该是被渐渐边缘化的,而不是一刀切。什么趋势?
  未来的营销,渠道不再是重点,核心是全价成本。取代经销商的原因不是想取代他,而是用户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改变,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大量大单品出现的原因。
  但是,现在的交易,根本就不受空间限制,用户交易极为方便,意味着在哪里卖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的产品够不够好,口碑够不够有自来水效果。
  当渠道已经不再是用户交易的核心关键点的时候,我们讨论经销商是否会被替换掉,其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大电商和小B平台能否解决掉线下的部分经销商的职能?
  丁忠卫
  昨天看了肥鱼关于阿里和赵波关于京东的文章,我谈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阿里和京东做B2B的本质就是想做商品的全国总代理,这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事,会像之前很火的O2O慢慢会消失,或者转移话题。当然,在近阶段他们会扰乱我们包括线下的销售团队、企业还有经销商正常的思维,今天我们的讨论就是受到这个的影响。
  要说京东做的能否替代经销商职能?我认为京东完全能也完全不能,只要是有人能做的事,别人也能做,不能是为什么呢?就像前面潘老师说的,经销商很多积累的资源,目前这些难以替代。
  企业找经销商的目的是为了渠道、团队、物流、客情和售后等等,京东想从所有领域切入太理想化。最终它可能会成为区域经销商,但是做成商品的全国总代理很难。想替代全国经销商的职能,几乎达不到。
  企业里做销售的,类似于徐福记做过直营的都应该知道这件事很难,玩不起,手里必须要有资金,京东手里要有知名的一线品牌,带动其他的品牌,但是又有几个一线品牌愿意受制于一个特大的经销商呢?又有几个品牌会把所有渠道交给一个经销商去做的呢?
  其实京东目前的优势是价格,但是线下营销价格绝不是唯一因素,在潜规则下,这一因素作用极小。
  线上的打压对我们线下是一个&利好&,利于我们更合理、更科学的定价,如果我们调整的好,这也是一个机会。我认为没必要把这个事看待的很恐怖,我们在线下积累的经验不是线上一天两天能够学去的,我们学线上反而更快。
  我有一点观点和您不一样。
   问题是不仅仅是一个京东平台在玩,京东的重资产,还有阿里的轻资产运作,不仅仅有京东阿里,还有批多多,壹吉购,掌和天下等等数不清楚的小B,本土化小 B+区域小B,不同的商品形态,计划性商品和非计划性商品,快消品和耐消品,一定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来承载和对接,比如说饮料,在日本,大多都是被自贩机卖掉。可是在国内,即使是一线城市,也基本上都在便利店消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核心的因素有两个,人力成本和消费习惯的培育问题。
  丁忠卫
  我明白你的意思,也不是单单指京东,我说的意思是方向性上来说,我不认为这种方式能取代经销商和二批商,即使是国外已经存在的事,我们国内的情况也会有是有中国特色的。
  经销商在这样的格局下该要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外勤365产品总监董阳。前面几位老师都给出了非常好的观点,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对比表格:
  圆桌论坛全纪录| B端电商冲击下的供销行业路在何方?野心一样,做法一样,局势和后果也会一样,趋势也是一样的,当充分竞争时流量成本就会上去,最终趋于平衡。新势是大势所趋,旧势也不会立刻消失,最终会趋于平衡。
  下面我来分享下我对分销的一些观点:
  品牌商为了实现区域分销,就在各地找到合作伙伴帮忙,这些合作伙伴就是经销商,所以经销商的主要职能是分销,为了实现分销还兼顾了送货(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说这些呢?
  我们来看看京东阿里想做些什么?
  从上面那张图可以看出京东阿里要变成最大的分销商啊!就是他要做全国总代!这个观点我和丁老师是一致的。
  按照京东阿里现在的规划,零售终端下订单不需要在线下通过分销商了,而变为通过线上电商平台来下订单,所以他们把获取订单的事给干了。
  那么,分销的第二件事情&促销&谁来干呢?阿里和京东肯定不干,因为这个需要很多人,太重了,不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VC也不答应,最好的办法是找合作伙伴替他干,所以要找合作服务商。
  所以无论做经销商还是做服务商,促销这件事本来就是应该干的,这么多年下来,有的经销商已经意识到并且干的不错,有的是品牌商帮着干的,有的一直都没干好。那么干好这件事就很重要了。为了干好促销这件事,我给经销商朋友的两点建议:
  1、提升管理水平,干好促销这件事
  世界上最难管的就是人,因为人的诉求是变化的,人的行为是不受控的。而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标准化,也是提升效率的最好方法。标准化的前提就是建立人员作业标准,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采用工具软件采集作业过程数据,辅以量化考核和激励,这样的管理就比较有效了,并且是可以持续的。
  标准化不等于不是人性化,标准化管理是西方管理学很重要的思想,是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让管理者和员工更好单位协同,更高效的做事方法。
  2、打造品牌,在当地形成良好口碑
  产品更新很快,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会变,零售终端的业态也在变,在变化中能屹立不倒的就是品牌,并不是只有厂家要打品牌,经销商也要打品牌,有了品牌信任,卖什么不重要,你是谁更重要。
  经销商要在零售终端群体中树立自己的品牌,让他们都知道这个商贸公司做事靠谱,有章法,讲规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公司。
  嘉宾总结
  刘春雄
  我先讲讲B端电商现状:全国有1000多个平台,每个县有4-5家在做。这次是继阿里投入B端后,京东也投入了B端。
  现在B端电商分成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京东淘宝为代表的集中式B端电商,其特点是&去代理商化&;另一个阵营是现在很火爆的分布式电商,其特点是以代理商为核心。
  这两大阵营特点对比鲜明:一个是分布式,另一个是集中式;一个是以代理商为核心,一个是去代理商化。这里要普及一个概念。集中式电商就是全国共用一个平台,如现在的京东淘宝;分布式电商就是每个区域形成一个平台,然后全国形成一个大平台。
  B端共识是:社区便利店不可替代
  与C端完全&去中间化&不同,B端电商隐含的共识是:社区便利店不可替代。大家都在&讨好&零售店,特别是社区便利店。
  &夫妻老婆店是其他业态都难以进行渗透的。比如说中国农村每一个村子,都至少有一个小卖部,我们去镇上调研,用户觉得去京东买还是太远了,包括淘宝、天猫, 都觉得离得太远了,就镇上王五是卖手机的,他在镇上卖了15年的手机,卖得很好,服务非常好,有什么问题找他都能解决,他们是靠社交,社区,很小的区域范 围之内,有自己独到的生存模式,我们很难跟他们进行竞争,这已经超越了价格,超越了品质,超越了服务。&这是我贴的刘强东的话。
  刘强东 说了句大实话。C端电商影响最大的不是便利店,而是大卖场、商业中心,即所谓的&提袋购物&。便利店受影响其实不大。这与C端电商的商品属性有关。C端电 商一般是高附加值或高价值,而且是非即时消费。便利店的商品一般价值不高,随机消费特征明显。可以说,便利店的最大特点就是便利,其它商业很难替代,包括 电商。
  讨好便利店,说明&去中间化&在修正,首先B端是不去零售商。
  B端的分歧是:代理商可以替代吗?
   集中式B端电商与分布式B端电商的最大分歧是:代理商是否可以替代。这个也成为社群讨论甚至相互攻击的话题。分布式B端电商以代理商为核心,其特征是: 代理商融入互联网,用互联网优化渠道结构。集中式B端电商的典型特征是去代理商化,其前提等于承认:代理商是可以被替代的,至少是部分被替代的。
  同为B端,两者分歧如此之大,很难想像。
  代理商的角色,一直有很大的争论,主要观点就是&批发商无用论&。20世纪初美国有过争论,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也 有过争论,20世纪末的中国也有过争论。特别是厂家规模的扩大和KA的发展,代理商成为巨头中间的&夹心饼干&。这个问题潘文富也提到过。争论归争论,代 理商在商业中的份额在下降,但总营业额却在上升。这就是总的趋势,这个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会改变吗?中国的渠道变革一直是营销的主旋律,说明渠道是非常重要 的。
  与其争论代理商能否被替代,不如问厂家:你们敢放弃代理商吗?
  这个问题,不同的厂家回答可能不同。
  一些世界知 名品牌,比如可口可乐,或许真的敢放弃代理商。只要他们有信心在推出新品时完全依赖拉销,放弃推销。应该说,这样的厂家不会很多,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些小 厂家,本来网络就不健全,如小食品厂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放弃的。我相信多数厂家是不敢放弃代理商的,即使被逼上集中式平台,也是部分产品做平台,部分 产品做代理,两者相互区隔。
  为什么多数厂家不敢放弃代理商?
  主要是代理商承担的资金池功能、维护客情关系功能、市场拓展功能、新品推广功能等,如果离开了代理商,就只好由厂家自己承担,而目前在中国厂家很难做到。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终端是高度碎片化的。
  代理商有存在的合理性。这个是预测B端命运的前提。
  另一个问题是:零售店对集中式B端电商感兴趣吗?
  零售店不像消费者只买一个产品,他是要买长销产品,一直能够卖下去,平台上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这个条件呢?符合条件的不愿意上去,上去的可能不符合条件。
   既然对多数厂家而言,代理商的区域功能不可或缺,那么分布式B端一定有市场,而且市场总规模要远大于集中式电商。分布式B端电商,其特点在于立足现有代 理商,与互联网融合、优化渠道和管理,提高效率,节省费用。现在有些平台做得非常好,虽然仍然只是区域性平台,虽然只是在冷链产品、快消品和白酒等领域做 得很好。这类平台现在有上千个,未来肯定会有成有败,但作为一种模式,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
  有人问代理怎么办?
  我说很简单啊,代理商也做电商啊。分布式B端就是给代理商用的。京东、1688这样的集中式B端电商,目前也只有他们才敢做。他们要成功,一是逻辑要清晰,二是运作的技术服务:http://fw.b2q.com/含量很高。
  从商业逻辑上讲,集中式B端的逻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至少我等旁观者还不是很清楚,或许是我辈愚笨。
  马云很聪明,在操作上很有技巧性。他技术性的选择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这是很高明的选择。马云高明在何处?一是目前国内强大的购买力找不到出路,一部分购买力外溢到国外,另一部分就要在国内选择国外产品;二是现在新进口的很多产品,目前国内并没有健全的网络,没有存量包袱。这个成功的难度就小多了。
  如果马云的跨境电商成功了,他一定会向国内产品的B端进军。这是我观察马云的心得,只要他找到切入点,他就会撕开一个大口子,逼着大家跟着他走。这个时候,即使国内厂家不愿意跟他走也很难了。这就像C端电商时代一样,大厂家初期不愿意进驻,后期的投入甚至是不计代价的。
  京东B端比较难预测,因为透露的信息太少。如果像1688一样,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果直接从国内厂家入手,这个是非常困难的。
  困难在什么地方?
  一是主流厂家前期不敢轻易入驻,因为他们被存量绑架了,进驻就等于得罪代理商,就会受影响;二是如果入驻的不是主流厂家,零售店下单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这就像现在的白酒电商一样,不卖茅台五粮液没流量,而茅台五粮液又没有入驻的积极性。
  即使集中式B端成功了,厂家对待他们的态度仍然像做C端一样,开发一套适合集中式B端电商的产品,原来的代理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反正厂家已经有了通路产品、终端产品、C端电商产品三套产品体系,难道还怕做第四套B端电商产品吗?
  下面是我的结论:
  1、B端电商是大趋势,而且规模比C端大得多,至少是10万亿级的,这点不容质疑。
  2、集中式的B端电商能否成功,一看商业逻辑是否清晰,二看操作水平。不要以为是巨头做的就一定能够成功,京东淘宝农村电商的失利,就已经验证了任何延伸都是艰难的。马云近几年作为风投是成功的,但在创新领域的经营总体上是不成功的。
  如果群里有代理商,我提一点忠告:赶快做B端电商,越早越好。不要等到集中式电商来绞杀自己,自己先干起来。
  我在说我自己的的想法前我有几个问题先想让大家思考下。
  1、如果你是快消品企业,你敢彻底拥抱电商而放弃传统经销渠道么?2、如果你是快消品企业掌门人,一个是与你一路走来的合作伙伴,一个是新兴的合作伙伴,但要你一定要选择一个渠道进行站队你会怎么考虑
  我有几个拙见,同样分享给大家。
  第一我认为经销商体系在快消品市场是一个根生地固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是现有快消品公司立足的根本,因此我觉得眼下电商的介入,虽然为快消品企业提供了一个选择,但至于怎么选择,我觉得快消品企业还会有他们更深的思考。
  其次从市场层面看,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电商,本质上讲都是渠道的一种。从渠道管理上讲,我相信企业更愿意搞平衡,而不是一边倒。所以未来怎么把这两者融合才是关键。
  此外电商和经销商是否一定会你死我活,电商企业是否会兼容传统经销商,或是传统经销商引入电商服务,提升竞争力都是将来的一些看点。
  电商是空军,经销商是陆军,海军我理解就是物流网了!
  大家好,我谈一点关于B端电商的看法。
  B端电商的最关键的核心点是什么?
  我理解的是:订单!对于厂家而言,放弃不放弃经销商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一刀切!关键是终端订单在谁手中!
  阿里、京东B端电商逻辑是滴滴逻辑!B端电商的最关键核心是订单!一旦集中式B端能把C端订单掌控,不排斥衍生新的渠道,甚至越过渠道直接连接C端!(来源:365商学院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这8家初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最值得关注
高盛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消费者对传统银行系统信任度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互联 网金融初创公司已在不声不响中分掉了这个价值4.7万亿美元的市场。2014年,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投资金额高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一倍。 2015年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仅前三个季度投资额就已经达到104.9亿美元了。&
从简洁的支付流程到自动存贷款服务,都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初创公司备具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们简洁易操作,服务费用也低于传统的竞争对手。&
如 今,以Lending Club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已成为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新兴产业。尽管它的创始人Renaud Laplanche近期表示过去是艰难的一年,但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债券交易公司目前已经获得了80亿美元的融资。不过还是有像Wesabe和 BitInstant这样的公司已经宣告倒闭。&
因此,对于在线金融行业来说其商业模式的寿命仍备受质疑。业内分析师表示这类公司通常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并且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盈利。另一点不免让人担忧的问题在于安全性,信贷公司通常需要收集大量数据来提供给客户。&
TransferWise,一家位于伦敦,提供点对点国际汇款服务的金融初创平台每月处理高达7亿5000万美元的个人全球转账业务。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Taavet Hinrikus表示对安全问题的疑虑一直是互联网金融公司这种非银行机构所必需面对的障碍。&
&不过,既然人们可以相信谷歌、亚马逊、脸书等科技公司并在其页面上传个人信息,他们也将逐步开始对金融类初创公司建立信任。& Taavet Hinrikus说。因此,随着2016年的到来,以下8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初创公司或许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1.Betterment
这家位于美国纽约的初创公司主要为用户智能提供个人投资组合与建议服务。2015年对Betterment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在其创始人兼CEO Jon Stein的带领下,Betterment所管理的资产比去年增加了200%,从1亿美元到3亿美元。&
在Betterment用户提交自己投资条件(风险、收益、金额等),系统就可以依靠专业分析师团队建立起来的投资算法自动给出投资组合。它在投资管理方面的服务是不收取手续费的,不过每年需要根据你的账户余额计算年费,大约是0.15%到0.35%。&
此外它还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建议咨询工具401(k),为用户提供投资建议。用户将获得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并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开放纳税投资账户、IRA账户、Roth IRA账户交由Betterment管理,以通过分散化的投资对冲系统风险。&
Jane Bryant Quinn,一位已退休的经济学领域专家,近期也称赞Betterment说&我也会使用这种自动投资建议,这并不仅仅适用于年轻一代。&她说 Betterment是唯一一个不仅关注你眼下投资回报率还可以考虑到退休养老等要素的自动理财工具。当然,其他金融公司最终也将提供这些服务,因为这是 投资中你一定会关注的两部分。&
WePay 是一家位于旧金山主要为企业客户提供信用卡支付的在线公司,其客户包括GoFundMe 和 Care.com 等等,手续费通常为每笔交易额的2.9%再加30美分。创办初期,它为在线集市(也就是 C2C 电商)、众筹网站、募捐网站等企业客户提供 API,2013年联合创始人Bill Clerico 和 Rich Aberman决定关闭该部分业务专注于在线支付。&
2014年,WePay的收入达到2490万美元,这个数字在去年十月增长到7500万美元。在2015年全美公司5000强中Wepay排名62,预期估值将达2.2亿美元。&
由 投资人以及PayPal 的联合创始人Max Levchin在2013年创办的Affirm是一家为消费者在大型电商平台上提供分期贷款的公司。去年年底,该公司宣布将向参加由General Assembly,Bloc和Kaplan举办的编码及其它科技训练营的年轻学生提供贷款。&
目前,他们已经获得了2.7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此轮融资将主要服务于其贷款计划。不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贷款利率非常陡峭,范围从6%到20%。&
4. CommonBond
&不管你是称它为互联网金融还是市场借贷,它都已经完成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过渡。&CommonBond&&纽约一家信贷公司的创始人David Klein说。&
CommonBond是一家吸引到业内目光的初创黑马。该公司希望能够解决美国1.3万亿美元的学生债务危机。2015年CommonBond的用户数增加了一倍,并在9月拿到了350万美元的融资,未来将服务范围扩展到超过2000所学校。&
在 2016年末,CommonBond将预计发放超过1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它利用FICO数据来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包括工作经历以及存款信息。 (CommonBond客户的平均分约为770)虽然该公司目前还没有盈利,但让Klein引以为傲的一点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借款人拖欠贷款。他认为 CommonBond有望在两年内实现盈利。&
这家中小企业贷款在家公司中排名36,年收入预计4020万美金。它会通过一些复杂的数据判断来对借款人方进行信用评级。&
Kabbage 的与众不同之处有如下两点:较短的贷款周期和较大的贷款规模。这并不难理解,它70%的客户都来自小企业主,经营业务从美甲沙龙到当地服装零售商。联合创 始人兼COO Kathryn Petralia说。该公司利率高达42%,不过这主要得益于其区别于贷款的预付款商业模式,巧妙地规避了高利贷法案的监管。&
6.Orchard Platform
由Matt Burton创办的Orchard是一家为小借款人和出借人搭建联系的金融信息平台。他同时为第三方借贷公司提供服务,包括:Lending Club, Prosper, and Funding Circle。&
公 司目前已经吸引到了许多著名投资人的目光,如花旗集团前首席执行官 Vikram Pandit以及Capital One联合创始人Nigel Morris。从2013年创办至今,算上最近一轮9月的3000万美元融资Orchard已经获得了总计4470万美元融资。&
7.TransferWise
总部设在伦敦的TransferWise是由Skype前策略总监Kristo Kaarman和Taavet Hinrikus一手创立的。这两位爱沙尼亚移民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宜、高效的外汇平台。他们表示每月为用户节约的银行各项隐藏费用高达340万美元(银行利率因用户所在地各异,但是美国账户转账时TransferWise一般收取0.7%的技术服务http://fw.b2q.com/手续费)。&
一年前,这家公司将业务拓展至美国,其联合创始人认为目前这仍是最有前景的市场。TransferWise迄今为已融资910万美元,来自Richard Branson, Peter Thiel和Max Levchin等知名投资人。&
当主要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致力于颠覆传统银行业时,这家位于冰岛首都雷科亚维克的小公司却恰恰相反,力图帮助传统银行。&
Meniga 向北欧与西欧的25家银行销售资金管理软件的使用权限,并收取年费。去年11月,Meniga与桑坦德银行达成了合作协议,桑坦德银行是欧元区最大的银 行,控制着约1.3万亿欧元。这笔交易帮助了这家创业六载的公司收入增长了30-50%。其创始人兼CEO Ludviksson告诉Business Insider,去年Meniga的销售额增加了750万美元。&
其联合创始人将他们公司的软件比作是Facebook风格的新闻推送软件,只不过其中的内容是账户交易记录和信用卡活动等。Ludviksson关于这片快速发展的蓝海看法很简单:&大型银行对于隔壁银行的恐惧可要比对科技公司的恐惧小多了。&
(来源:逐鹿网 )
复盘2015:过去一年,阿里都遇到了哪些挑战和机遇?
对于再次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这件事,马云应该不太高兴。马云 2000 年 6 月登上《福布斯》国际版封面是这家电商巨头早年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宣传材料。15 年后,《福布斯》的一期封面标题是《阿里巴巴和他的四万大盗》。
马云先后两次成为《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因 为假货争议,阿里巴巴在 2015 年与奢侈品集团开云(Kering,Gucci 等品牌的母公司)有了一场国际诉讼。报道中,当马云被问到这件事时,&他几乎从沙发上一跃而起。马云说:&我宁可输掉这场官司,损失钱,也要赢得我们的尊 严和尊重&&Gucci 或任何其他品牌的手袋怎么能卖到这么贵?这很荒谬。我知道品牌公司不高兴,但我也说这是你的经营模式。你必须反思你自己的经营模式。&&很多用户可能确实不觉得 Gucci 值那个钱。但当作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电商,阿里巴巴在谈及假货问题的时候,指责原品卖得贵,无疑是一种让人意外的态度。这一年,马云也驳斥过海外投资者对阿里巴巴模式想当然的看法:&狭义的电子商务仅仅是今天阿里巴巴集团战略的一部分,我们追求的是打造一个开放、透明、协同的商业基础设施平台。&&换句话说,简单地把今天市场上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当作阿里巴巴的对手,是把苹果和苹果树相比,是对双方都不合适的。&考虑到这封《致股东信》是在公司股价跌到历史低位的 9 月发布的,还算是件挺有勇气的事&&2015 年的阿里巴巴不管是面对消费者、投资方、监管、竞争对手还是自己,处境都要比想象中更艰难一些。2014 年完成史上最大 IPO 这件事,可能也给阿里带来了一些&成名的想象&。它看起来已经像是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了,但依旧面目模糊,外加很多不确定性:独断的管理风格、过分美好的业绩、假货的原罪、下行的中国经济&&我们希望从五个方面来说明,这家公司可能不像想象中、或者我们看到的那样顺遂。财富价值:市值缩水了,但还有蚂蚁金服的 400 多亿美元阿里巴巴目前依然是中国最富有的公司之一,市值接近 1800 亿元。根据其 2015 年 10 月底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目前整个阿里集团拥有的现金及等价物储备超过 1000 亿元,比传统的&现金流大户&百度还要高。优异的财报数据背后,往往有一些合理的技术手段,比如将控股的阿里影业、阿里健康的相应增值部分计入集团利润。而当 2015 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增速下降到历史最低位时,华尔街投资者也毫不留情地给出了相应的惩罚。与阿里巴巴相关,还有一块不能忽视的巨额资产是蚂蚁金服。2015 年,这家从支付宝成长起来的互联网金融集团完成了第一轮公开融资,当时彭博社对其给出的估值就已经超过 400 亿美元。2016 年初,蚂蚁金服也对外确认,公司正在进行第二轮融资,规模将不低于第一轮的 100 亿元。这很可能将使蚂蚁金服超越 Uber,成为全球身价最高的非上市公司。根据马云在两大集团中的持股比例,彭博社&亿万富豪指数&目前将其列为了全球第 22 位最富有的人。他的个人身价在 275 亿美元,在中国仅低于王健林的 307 亿美元。&
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列出的中国前十大富豪&2015 年全年,阿里巴巴至少完成了 47 项对外投资,其中最大的几笔包括 45 亿美元现金收购优酷土豆、与苏宁的 283 亿元相互投资、以及年底以 12.5 亿美元参与投资饿了么。BNP Paribas 的分析师报告说,2016 年阿里在对外投资上可能还要再花掉 380 亿美元。而不管是花钱购回、持股上市、还是套现退出,这些投资,未来都有可能转化成阿里巴巴自身财富的一部分。
行业影响力,电商依然是重点2015 年的&双 11&,在销售额突破 800 亿后,马云照例与媒体见面,并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双 11&早已不是天猫一家的游戏,而是一个更大规模的社会实验:&双 11&当下创造的交易量规模,将会在 10 年后成为每一个平常日子里、中国全社会的消费水平;天猫只是在测试,在商家、客服、支付、技术、物流等各个环节,是否都已经为这样的规模做好了准备。这倒是类似全盛时期的沃尔玛类似的野心:以一个品牌或是平台的力量,就足以对整个国家的社会消费水平产生影响。但沃尔玛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美国市场。它对高性价比商品的追求,最终将全球的原材料和商品资源都统筹了起来;而目前的阿里巴巴,虽然喊出了&要帮助全球一千万中小商户&做生意的口号,它的主业依然在中国市场。在国际化这件事上,目前阿里巴巴能做的,还是帮助中国人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从 2014 年起,天猫开始扶持一个全新的跨境电商团队&天猫国际&,并将几乎所有一线国际品牌的资源倾注于此,要远好于京东、亚马逊等传统竞争对手,以及小红书、洋码头等创业公司。但在 2015 年&双 11&的前 9 个小时里,这个团队只完成了 10 亿元的销售额。考虑到先期的广告、资源的投入,以及预售商品在当日凌晨付款的规则,这个成绩不算好。中国市场对于阿里有多重要,从这几年那些被开发出来的需求上也可以看出来。比如连接线下服务的平台。在投资饿了么的时候,阿里似乎就已经承认,他们在&O2O&这一块的布局还是有些慢了。快的打车在 2015 年初被滴滴合并、持股的美团在与大众点评合并后接受了腾讯的投资、口碑网在方向上的摇摆不定&&这些对阿里都不是好消息。不 妨将广义上的物流行业,也纳入 O2O 的范畴内一起考虑。目前,阿里的&菜鸟网络&正在将平台化运营的思路复制到物流行业,为各类大小快递公司提供服务。但从今年&双 11&的表现来看,相对于京东、亚马逊建立起的高效率自营物流来说,菜鸟的模式似乎暂时还没法完全解决&最后三公里&的困境。&
"双 11"期间,天猫使用了来自苏宁的物流运力作为补充好在在音乐、视频、体育直播、媒体信息等领域,阿里不会被物流的问题拖后腿。根据 CEO 张勇近期披露的集团年度战略,规模更大、毛利率相对也更高的虚拟商品和服务领域,将成为 2016 年阿里巴巴的渗透重点。控制力:被腾讯抢走的 3 个大生意,以及共同看好的 3 个项目在讨论阿里的财富价值时,我们已经考虑到了公司 2015 年完成的 47 项对外投资。但不管是数量还是风头上,腾讯似乎都是 2015 年的胜者&&这一年,腾讯总共完成了 70 项投资,并且在 3 个最大的并购案中出现。阿里当然也有风光的时候,比如将苏宁拉入自家战线,或是 45 亿美元现金收购优酷土豆。这与其 2014 年的投资思路差别不大:以战略投资为主,希望被投的公司能够尽快与自己的电商主业产生协同效应。阿里的投资,很多都围绕着电商、支付、物流这些已经打好了基础的领域开展。相比之下,腾讯则是在社交、游戏的主业之外,尝试渗透那些之前不太擅长的领域,比如电商、医疗,以及从社交延伸出来的本地生活服务、O2O 业务。那些几年前就被这两家看上、并且花了点钱来投资的初创项目中,有好几个都成了 2015 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经典并购案例。离得最近的一个,就是 2016 年初宣布合并的美丽说、蘑菇街。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58 同城与赶集,这些在 2015 年最终选择合并的公司背后,都有阿里和腾讯之前的长期投资支持。但在合并后,这些新项目的追加投资,几乎都来自于腾讯;滴滴的强势,更加独立的美团,也进一步削弱了阿里在这些&新巨头&中的影响力。&
在《华尔街日报》列出的&十亿美元俱乐部&亚洲区公司中,滴滴出行、美团-大众点评(China Internet Plus)都在列不妨再来看看在对方的地盘上,腾讯和阿里都做了什么事:在腾讯擅长的社交领域,阿里这一年改为扶持企业社交软件&钉钉&;媒体领域,完成了对 SMG、《南华早报》等多家传统媒体的布局;在游戏领域,他们早年在美国市场看上的 Ouya 最终倒闭,但却在 2016 年将&UC 九游&改了个名字,叫&阿里游戏&。在阿里擅长的电商领域,腾讯不仅加深了与京东在营销领域的合作,还对从淘宝成长起来的美丽说+蘑菇街追加了投资;在想象力更大的移动支付上,目前微信支付的影响力也已经逐渐接近了支付宝。在两家的计划中,文化娱乐和线下服务都是会在未来拿到更多钱的业务。双方共同投资华谊兄弟、微鲸电视、Lyft,以及先后投资的饿了么,也都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未来战略:用蚂蚁金服再造一个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这一领域,蚂蚁金服没有太像样的竞争对手。微信支付在线下影响力已经基本可以与支付宝处于同一水平。但不管是腾讯、京东或是百度的金融部门,还是传统金融企业的在线业务,都没法将支付工具、小额贷款、理财工具、社会征信、网络银行等多个业务的技术服务:http://fw.b2q.com/同时运作得很好,并拥有 4 亿用户作为支持。在 与秦朔讨论阿里巴巴的发展策略时,马云提出了一个&履带战略&的概念:&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 3 年到 5 年都保持优势的。所以我们形成梯队发展、有机作战&&阿里巴巴B2B 需要修复,淘宝就当第一阵营,然后是天猫,然后接下来支付宝起来了,过两年再是云计算,再是菜鸟。&从 B2B 到淘宝、天猫、再到支付宝扩张而成的蚂蚁金服,正是阿里尝试扩张其影响力,最终将所有消费、交易相关的业务都囊括在内的思路。目前不断改造传统金融、仍处于上升发展期的蚂蚁金服,是马云为了再造一个阿里巴巴而准备的布局。当然,对于决定阿里巴巴股价的美股投资者来说,蚂蚁金服的未来再好也没什么用。所以 2015 年投资者反响最积极的时候是阿里巴巴宣布手机购物所占比例的数字以后。两年前,阿里宣布&All in 无线&战略,决定向手机购物转型。目前,70% 以上的用户已经更习惯用手机在淘宝、天猫上购物,而不是对着电脑屏幕挑挑拣拣。&
代表广告转化效果的&货币化率&走势情况,其中橙色为移动端、灰色为 PC 端,蓝色为总体情况最后,可能稍微有点让人意外的是,阿里巴巴真的在推进农村地区的生意。根据张勇日前公布的相关数据,目前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 1 万个以上的农村淘宝服务点,对于这些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的地区来说,对消费欲望的促进是明显的。当然,你也可以将这看作是一个预防措施:在经济整体不太好的时候,城市消费者每年花在购物上的钱,不会无节制地持续大幅增长。企业(家)形象没有太大变化在 2015 年,马云和阿里巴巴的管理层花了很多精力,在各类投资者会议、国际活动、以及可以见诸报端的公开信上,对外界解释了一批问题:阿里不是一家电商网站,而是一个生态系统,甚至是未来整个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中国的消费红利还没有消失,接下来几年才是增长最快的时候;对沃尔玛和亚马逊怀有敬畏之心,但我们很快就会超过他们。但从《巴伦周刊》那篇耸动的封面报道就可以看出,业绩增长或是商业模式,绝不是外界判断公司的唯一标准。判断会受主观情绪影响。投资者们可能还记得,早几年阿里巴巴B2B 业务刚从香港退市、开始筹划整体上市的时候,马云和公司董事会闹出的&支付宝事件&。马云曾表示,为了获得支付牌照,剥离支付宝是当时&不完美但唯一正确&的做法。直到现在,这件事依然产生着两个后果:阿里巴巴的股东们无法享受到蚂蚁金服的增长红利;合伙人而非董事会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们随时有再&越界&的可能性。同样不时被提起的,还有销售假货这样的&原罪&。在这个问题上,2015 年的阿里收获了一份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白皮书、来自美国市场的集体诉讼,以及来自若干个海外品牌协会和集团的指责。但在搭建于乌镇的另一个舞台上,马云却表示:他欢迎监管,欢迎针对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在海外有不少人讲,中国的互联网是不是管得太紧,但是我自己这么认为,不管怎么样,这个国家管出了七亿互联网用户,管出了 BAT,管出了无数的创新,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这样的表态,甚至引来了他早年工作过的商务部的工作人员的质疑:&有关部门曾经多次试图制定电子商务管理办法都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很多人就是怕把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管死了。而马云,一方面鼓吹管制互联网,另一方面又呼吁开放市场&&里外通吃,这就是马云欢呼管制的内在逻辑?&我们为什么要对阿里巴巴,或者其它体量巨大的公司的发展保持警惕?《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众号请完善表单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