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利息的银行90天理财产品利息总是抢不到,银行为什么不调低

2017各大银行存款利率一览 如何存钱利息高?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来源:财经晴眼
,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详情咨询:400-166-1188
  临近年底,经过一年的努力打拼,相信大家也赚了不少钱,相较于其他的理财方式,比如说,股票、基金等这些都是有本金亏损的风险的,而把钱存无疑是最安全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虽然银行存款的收益低,但是胜在安全性高,对于一些没有什么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来说,银行存款无疑是最佳选择。
  但不要认为银行讯存款很简单哦,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不是简简单单的直接把钱放银行就可以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存钱更划算吧。
  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各大银行的利率吧,从下图可以看出,虽然期限越长的银行存款,利息也越高,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和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并没有什么变化,差异甚小。
  想要存在银行的钱能获得更高的利息,首先就要选择利息较高的靠谱银行,选择利息高的银行。想要选择利息高的银行,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一些城商银行,相较于一些大银行遍地开花的银行网点,城商银行由于地域性的限制,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一些城商行的利率会在国家标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一些,因此利息更高。再者仔细查看一下银行不同期限的利率是多少,若是资金长期闲置不用的,也没有其他更有利的投资渠道的,可以选择期限较长的,利率较高的,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银行存款利率期限越长利息越高。
  第二,尽量不要选择活期存款,要选择整存整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期存款。存定期所得的利息要比存活期的利息多得多,而且定期存款的灵活性虽然并不如活期存款,但是定期存款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也是可以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算,没有支取的部分还是按照定期存款利率算。
  第三,存本取息加上零存整取操作。所谓的存本取息就是把钱存进银行之后,按月或者分多次支取利息,等到到期之后就能取出本金了。而零存整取就是,储户在银行存款的时候,像一样,以每月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金额把钱存入银行,等期限到了之后就能一次性的支取利息。两者结合之后,就是把资金按照存本取息的方式存入银行,之后把产生的利息办理零存整取业务,这样产生的利息就能达到利滚利的效果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存本取息是并不能办理提前支取业务的,并不适合资金闲置时间较短的储户。
  第四,月月定存法。就是每月定期存一笔钱入银行,时间是一年,这样一年之后,就能有12张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了,之后每间隔一个月,就会有一张存单到期。这样不仅能帮助一些月光族积累财富,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定期的灵活性。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李丽梦&RF13188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新手专享
新手专享12%约定借款利率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历史年化收益9%-17.75%500元起投,申购费1折8.7%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450 天可投金额 577,000 元9.0%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730 天可投金额 874,000 元6.3%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60 天可投金额 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银行理财产品究竟为何物?“营改增”后税务如何处理?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唐剑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随着银行经营的转型和市场竞争,银行理财产品无论发行数量还是规模均创出新高,围绕理财产品如何征税,征纳双方争议颇大。营改增后,因增值税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且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的特性,该问题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案例 某公司利用闲置...
百度 www.shui5.cn
  随着银行经营的转型和市场竞争,银行理财产品无论发行数量还是规模均创出新高,围绕理财产品如何征税,征纳双方争议颇大。&营改增&后,因增值税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且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的特性,该问题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某公司利用闲置资金1.5亿投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取固定收益400万,公司作存款利息收入冲减利息支出。某税务局对该公司稽查,认定该笔收入未按规定缴纳营业税,责成补缴营业税20万元,并加收滞纳金、处0.5倍罚款。该公司认为,投资该产品所取得的收益属于存款利息收入,不用缴纳营业税。税务机关解释,此收入不能等同于存款利息,理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客户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是金融商品,金融商品的买卖依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应缴营业税。此案例引出如下反方观点:
  反方观点一:投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属于债权类融资活动而非权益类融资活动,不属于贷款行为,投资人与银行的关系类似于存款,理财产品到期后并未发生所有权转让,投资人取得的无论是固定收益或浮动收益,还是按期付息或一次还本付息,都不用缴纳营业税。
  反方观点二: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是资金募集手段,没有形成类似于债券、基金、股票的标准化金融工具,将理财产品形成的收益视为金融商品买卖差价来征税,理由不充分。
  反方观点三,客户与银行是一种委托或信托关系,银行是作为经纪人,代客户投资和理财,风险大都由客户来承担,客户只能持有至到期,除非银行提前终结该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不属于其他金融商品。
  上述观点谁对谁错?银行理财产品究竟为何物?营业税有哪些政策规定?&营改增&后如何处理?
& & &事物的本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描述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运用专业投资能力,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归集投资者闲散资金,代理投资者集中进行投资的金融投资产品。按照投资方向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资本市场类、代客境外理财类以及结构性产品。
  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相比,在流动性、风险、收益、交易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储蓄存款流动性强可随时支取,保本而且可以获取规定的利息,而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相对较差,通常会事先约定能否提前终止,终止的日期等,有时提前终止客户还要承担一些损失。与传统存贷业务基本没有任何关系,与证券、尤其是信托业务存在一定的相似和交叉。由于大部分理财产品无活跃的交易市场,无公开报价,价值难以衡量,客户持有期间不得擅自转让只能持有至到期,除非银行提前终结,因此,理财产品与金融商品有区别。从法律性质上看,客户与银行不是委托代理关系,而是根据理财产品的类别分属于债权债务、信托和交易关系。
& & & 营业税政策分析&
  《》()第五条规定,以货币资金投资但收取固定利润或保底利润的行为,也属于所称的贷款业务。因此,单位和个人投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取得的收益应缴纳营业税,投资非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取得的收益并不固定,可能有收益也可能亏损,上述征税规定不适用。
  银行对非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在会计核算上等同于信托,按资产管理业务分产品单独建账在表外核算,那么资产管理业务的营业税如何处理?《》()规定,对受托机构从其受托管理的信贷资产信托项目中取得的贷款利息收入,应全额征收营业税。该规定是对资产证券化的开始端征税,随着银行同业业务创新和快速发展,该规定已不合时宜。这是因为,银行同业创新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通过交易实现信贷资产出表,一家银行资产出表,可能到另一家银行就入了同业资产,由于金融机构同业往来暂免征收营业税,这样一来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从应税就变成了免税。银行表外核算募集的非固定收益类理财资金,产生的收益在所得税前分配,自然就游离于营业税征税环节之外。
  上述案例产生征纳争议的根源,一方面来自以存款理财化、资产证券化为标志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产生的新经济现象;另一方面来自营业税制设计的局限性。营业税对课税对象采用列举法,未设置概括性税目,由于涉及的行业众多,情况复杂,当出现新经济现象时,营业税则无法将其纳入征税范围。
& & & 增值税政策分析&
  《》(,以下简称《注释》)第一条第五款第四项规定,其他金融商品转让包括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转让。将理财产品纳入其他金融商品的征税范围。第一条第五款第一项规定,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依此规定,单位和个人投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取得的收益和持有理财产品期间(含到期)收益应缴纳增值税。
  对于理财产品转让收益的税务处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三款第三项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第一条第二十二款规定,个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业务免征增值税。按照上述规定,个人转让理财产品取得收益免征增值税,单位转让理财产品取得收益按转让金融商品征收增值税。银行在运作理财产品时,如前所述会涉及到同业往来,该条第二十三款规定,银行在代理理财中产生的同业往来利息收入,无论在表内核算,还是在表外核算都要按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支付给客服的理财收益可从应税收入中扣除。银行发行产品取得的手续费、托管费、管理费收入,依《注释》第一条第五款第二项规定,按直接收费金融服务缴纳增值税。另外,银行代理销售理财产品取得的收入,依《注释》第一条第六款第八项规定,按经纪代理服务缴纳增值税。
  附:银行理财产品分析表
常见理财产品
流动性及风险
固定收益类
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高信用等级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
资产负债业务
不可提前赎回
信托贷款等
资产负债业务
不可提前赎回、借款人的信用情况是选择这类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
已贴现(或转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
资产负债业务
期限较短,均在180天之内、不可提前赎回
现金管理类
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
资产负债业务
交易灵活,收益较活期存款高,通常作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用来管理短期闲置资金。
代客境外理财类
境外债券、与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标的挂勾的结构性产品、境外基金产品以及境外上市的股票等
人民币或外币投资、一般期限较长,存续期可以申赎、风险较大、存在市场及汇率风险
资本市场类
投资于境内上市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工具
人民币投资、一般期限较长、存续期可以申赎、市场风险较大
结构性理财
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如信托、债券、央行票据,再将此部分资金所生的利息在国际市场购买一个期权。
产品基础存款部分纳入表内核算
以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为基础的交易关系
不允许提前赎回,即便允许,要收取较高的赎回费(违约金),且不能获取收益。  如题,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差不多是6.5了,基本上算是保本的,利息也完全能保证;  而银行如果发放商品房的商业房贷的利率好像差不多也是6.5吧,那么银行为什么还要为商品房提供贷款???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吗??还要承担房价大跌后有人断供的风险。  如果说新房子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强制要求银行发放房贷的话,那么给二手房房贷则对政府和银行都没啥特别的价值了。所以,我猜测现在是银行完全不想发放二手房贷了。  如此一来,二手房真的暂时很难申请银行贷款了;  目前,即便是利息6.5的理财产品,各个银行也是给员工压了任务,到处去拉大客户的。、  费这么大力气拉来的存款,再同样利息放贷出去,银行图什么呢??  大家说说吧,我是有点不理解。难道真的要给放贷大幅加息才能让银行有动力发放二手放贷。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日行一善、转帖也算,法律失衡,网友自救,替天行道!】  日,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因耽误产妇破腹产子,加上设备不齐,导致婴儿死亡。事后,主治医生孟会芹在查看病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谎称被产妇妈妈推倒,并报警,将60岁妈妈关起来,判刑一年。孟会芹用一个没有医生签字的病例证明骨折,鉴定为轻伤。同时让不在现场的医生护士为人证,而最具说服力的监控却照不到说什么是死角。同时,医院方多次跟患者家属协商,要患者家属赔偿80万,才能不判实刑。以上是医院出示的赔偿详细请单,请黎民百姓睁大眼睛,认清民营医院唯利是图,陷害并敲诈患者的嘴脸,罪不可恕!  
  商业贷款是向关系单位,特殊客户群的定向福利,没有关系想都别想。普通人要融资那要走高利贷。
  @倚剑醉卧梦遇仙 2楼
16:07:07  商业贷款是向关系单位,特殊客户群的定向福利,没有关系想都别想。普通人要融资那要走高利贷。  -----------------------------  我说的是商业利率的房贷,不是企业经营需要的贷款。
  银行的理财产品好像只是集资投资,银行赚取个手续费管理费,募集的钱投放到金融市场,并非用于放贷
  @lenovo7051a 4楼
16:15:51  银行的理财产品好像只是集资投资,银行赚取个手续费管理费,募集的钱投放到金融市场,并非用于放贷  -----------------------------  那银行为什么不把本来可以用于发放二手房贷的钱直接投放到金融市场??
  做大,赔也要做大,做大不死  
  @lenovo7051a
16:15:51  银行的理财产品好像只是集资投资,银行赚取个手续费管理费,募集的钱投放到金融市场,并非用于放贷  -----------------------------  @hbp403 5楼
16:18:47  那银行为什么不把本来可以用于发放二手房贷的钱直接投放到金融市场??  -----------------------------  银行是不会把理由告诉给你的,别人都知道了还要银行做什么。你只需要知道那东西是不保本的就行了。赚了你拿6.5%,亏了你可能亏65%,国外的理财产品还可以牛逼到让你欠他们的钱。
  @易大软件 6楼
16:22:53  楼主那个理财产品,不是存款,收益是不锁定的  -----------------------------  理论上是不锁定的,实际上,你不相信可以百度下,基本上100%是按照约定利息支付本金和利息的。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5%的理财产品有风险;  但是,好像从没听说过以前谁买了类似的银行理财亏本的;  有吗??谁听说过,请举一个例子我看看。  如果10万个人有一个人亏本了,那不是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可以忽略吧。
  我也不明白  
  理财亏本金的例子很多,楼主可以去百度。  再说了,楼主你见过100个都是白天鹅,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黑天鹅存在  
  回复第11楼(作者:@壹日就是壹两天+于++16:40)  我也不明白  [来自QQ浏览器]  ==========  不过我敢说一旦停了理财银行都破产  
  还有,理财是没有实物一对一担保的。房贷是有房子担保。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优质贷款,只是目前利率还不是市场化。  
  @seamanlee 12楼
16:43:50  理财亏本金的例子很多,楼主可以去百度。  再说了,楼主你见过100个都是白天鹅,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黑天鹅存在  -----------------------------  你说的理财亏本金的很多的例子,肯定不是我说的这种低利息稳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  我估计你说的是利息十几以上的基金这类的。  理财产品各大银行都在互相竞争,利息也都差不多,哪个银行也不敢让客户陪了本金;  别说赔了本金,就是是偶尔发生几次拿不到利息的事情,很快就没人买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了,银行又不是只有你一家。
  @seamanlee 15楼
16:48:36  还有,理财是没有实物一对一担保的。房贷是有房子担保。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优质贷款,只是目前利率还不是市场化。  -----------------------------  理财是银行欠客户的钱,银行的信用就是担保,照你的道理说,难道储户的存款也需要银行有实物担保给储户??
  回复第17楼,@hbp403  @seamanlee 15楼
16:48:36   还有,理财是没有实物一对一担保的。房贷是有房子担保。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优质贷款,只是目前利率还不是市场化。   -----------------------------   理财是银行欠客户的钱,银行的信用就是担保,照你的道理说,难道储户的存款也需要银行有实物担保给储户??  --------------------------  银行的存款目前是国家信用担保,这点你不要忘记了,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后,存款也等于没有担保了。至于理财,难道你没有看过南方周末报道的九千万拿去香港理财理成倒欠银行数千万的案例么?  
  因为地主家也没余粮啦
  下一步就是打包卖给“房利美”啦,有“房利美”卖去。
  还真是
  @hbp403   房地产贷款是银行业能找到的最优质的贷款,换了你会不赚?
  一看楼主就不懂,现在的理财基本上都是银行绕过银监会给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贷款,你买的理财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一个跳板。  银行如果用自有资金给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贷款是会占用资金成本的,而且税收也比较高,银行会绕道给他们贷款,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走信托的道,但是由于银监会明文规定不许银行直接弄信托,这样就需要其他银行的帮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同业),其他银行会利用理财来掩盖帮助贷款银行把信托漂白,这样贷款银行不光绕过了银监会的监管,而且信托的利息远远高于正常的贷款利息,而且还少上了很多税费,还不占用自有资金。  但是传说2月份就会出台专门打击同业的规定了,业内叫9号文件。这也是为啥年底的时候利率暴涨的主要原因,因为同业们都预期未来钱越来越不好借了,所以自然利率暴涨。  至于楼主的说的房贷完全是政府逼迫银行放的,要不真正的刚需真容易造反。
  6.5左右有是国债型产品的,不能写保本.但与保本无异,风险在于政府倒台,银行募集来买国债是8个点回报.给人6.5.自己还赚1.5  
  @andrew573 23楼
19:47:57  一看楼主就不懂,现在的理财基本上都是银行绕过银监会给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贷款,你买的理财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一个跳板。  银行如果用自有资金给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贷款是会占用资金成本的,而且税收也比较高,银行会绕道给他们贷款,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走信托的道,但是由于银监会明文规定不许银行直接弄信托,这样就需要其他银行的帮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同业),其他银行会利用理财来掩盖帮助贷款银......  -----------------------------  说的好清楚
  @andrew573 23楼
19:47:57  一看楼主就不懂,现在的理财基本上都是银行绕过银监会给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贷款,你买的理财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一个跳板。  银行如果用自有资金给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贷款是会占用资金成本的,而且税收也比较高,银行会绕道给他们贷款,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走信托的道,但是由于银监会明文规定不许银行直接弄信托,这样就需要其他银行的帮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同业),其他银行会利用理财来掩盖帮助贷款银......  -----------------------------  这个说的应该比较靠谱,也就是说和我想的一样,其实银行是不愿意发放房贷的;  是被政府强迫的,是吧,那二手房贷款是不是也是强迫的??  拿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是不是也是强迫的??不会都是政府强迫的吧。
  呃 这里涉及到期限错配的问题。  当下以6.5%的利率融资放房贷肯定是不赚的,但理财产品是短期的,而贷款期限很长,如果几个月后利率下降,那么银行可以用较低资金的成本再融资,银行还是有利可图的。  前提是利率不能一直飙升,否则银行就麻烦大了。
  @hbp403 10楼
16:39:01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5%的理财产品有风险;  但是,好像从没听说过以前谁买了类似的银行理财亏本的;  有吗??谁听说过,请举一个例子我看看。  如果10万个人有一个人亏本了,那不是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可以忽略吧。  -----------------------------  房贷是确保银行长期稳定的收益,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为了应付季末或年末上交的存款准备金等。  银行3%吸收存款,5.75%贷出给买房人;再以5%吸收社会资金,10-15%贷出给企业;季末或年末以6-7%(这个期限一般会很短)吸收社会资金,应付短期支出。
  @hbp403
16:39:01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5%的理财产品有风险;  但是,好像从没听说过以前谁买了类似的银行理财亏本的;  有吗??谁听说过,请举一个例子我看看。  如果10万个人有一个人亏本了,那不是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可以忽略吧。  -----------------------------  @ht6202 29楼
16:32:14  房贷是确保银行长期稳定的收益,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为了应付季末或年末上交的存款准备金等。  银行3%吸收存款,5.75%贷出给买房人;再以5%吸收社会资金,10-15%贷出给企业;季末或年末以6-7%(这个期限一般会很短)吸收社会资金,应付短期支出。  -----------------------------  楼主的意思是:为嘛银行3%吸收存款,不也都10-15%贷出给企业?
  楼主不知道银行放贷的利息要上浮吧?上浮50%都不一定拿的到贷款  
  以后个人房贷很难申请到了
  回复第30楼(作者:@1月和8月 于
16:37)  @hbp403
16:39:01  很多人说银行现在的6.……  ==========  你那个在术语里叫资产错配,期限不对,短存长贷,或者风险不对,低配高,如果发生挤兑,赎回甚至是一些利率的波动要出问题的  
  银行控制风险,不可能把资金全部高利息放贷出去。  个人房贷是风险很小的生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利率小于4%,6.5%房贷放出去,赚头还是很大的。
  @hbp403   楼主,你这就不懂了,我来给你解释一下,主要有二大好处:  一、你以为真的房款就是6%左右吗?错,你每个月还的房供银行可存着自动复利,如果你贷款20年,每年6%的利,其实你付出的是10%左右的利息。  比如,你贷款100万,供20年,月供8000,那么银行的总收入如下:  1、每月供的8000*20年=192万  2、每月还的8000银行存着复利收益:  8000元的20年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1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0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9个月利息  ...............................  以上计算得出:你贷款100万,20年,银行本息合计真实收入为288万,那么(288W-100W)/20年=9.4%  银行其实收益是利息9.4%左右,呵呵,不过现在来看,这9.4%银行也看不上。  二、这只是简单的讲,从复杂性来讲,银行吸收了理财产品的钱合,可产生400%以上的派生贷款,比如你买了10万理财产品,银行就有10万元钱对吧,那么就有人找银行贷走这10万,就算扣掉存款准备金,人家也可贷走8万,贷走8万这个公司就马上去购买原材料,于是卖原材料这家公司拿到了8万元,他又到银行存起来,银行又把这8万扣去20%准备金后的6.4万放出贷款,另一家公司贷到这6.4万以后又付了租金,那么收租的人又把这6.4万存银行了。。。。。。。。。。。。。  如果循环下去,你这10万可让银行产生差不多40万的贷款收益
  @hbp403   楼主,你这就不懂了,我来给你解释一下,主要有二大好处:  一、你以为真的房款就是6%左右吗?错,你每个月还的房供银行可存着自动复利,如果你贷款20年,每年6%的利,其实你付出的是10%左右的利息。  比如,你贷款100万,供20年,月供8000,那么银行的总收入如下:  1、每月供的8000*20年=192万  2、每月还的8000银行存着复利收益:  8000元的20年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1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10个月利息  8000元的19年零9个月利息  ...............................  以上计算得出:你贷款100万,20年,银行本息合计真实收入为288万,那么(288W-100W)/20年=9.4%  银行其实收益是利息9.4%左右,呵呵,不过现在来看,这9.4%银行也看不上。  二、这只是简单的讲,从复杂性来讲,银行吸收了理财产品的钱合,可产生400%以上的派生贷款,比如你买了10万理财产品,银行就有10万元钱对吧,那么就有人找银行贷走这10万,就算扣掉存款准备金,人家也可贷走8万,贷走8万这个公司就马上去购买原材料,于是卖原材料这家公司拿到了8万元,他又到银行存起来,银行又把这8万扣去20%准备金后的6.4万放出贷款,另一家公司贷到这6.4万以后又付了租金,那么收租的人又把这6.4万存银行了。。。。。。。。。。。。。  如果循环下去,你这10万可让银行产生差不多40万的贷款收益  那么你的理财产品银行总收益是多少呢?  A、第一步银行收9%,付给你6%=赚3%  B、由于你的钱银行产生派生贷款4倍,比如放贷是8%,吸引存款是3%,那么每一趟银行可赚8-3=5%,4趟就是5%*4=20%  于是3%+20%=23%,银行一年就赚23%而已,哈哈
  泛亚的理财投进去每天都能看到收益,年收益13.68% 呢,QQ
有时间可以交流交流
  没什么原因,原因只有一个,首套房贷银行都是亏本做的。为什么亏本?那是中央对地方ZF的补助?你们当中国的银行真的是商业银行?错,是政策性银行。政策指令下,还有免息贷款呢。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产品利息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