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速递客户户的分类有多少类?

消费之前需要注意哪些“陷阱”?诱导消费者的话术和骗局都有哪些?黑猫投诉平台帮您避开这些消费障碍,保障您合理的投诉需求。

  【关注】快递员涉嫌入室强暴女客户,出门后继续派件!中通回应来了

  记者从浙江温州市鹿城公安分局获悉,9月14日晚,在温州市鹿城区洪殿住宅区一出租房内对一名女性房客实施强暴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9月15日凌晨,记者从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陈警官处证实,犯罪嫌疑人自称系中通快递员工,目前,警方正在加紧审讯犯罪嫌疑人,调查结果将会及时公布。

  据受害人的朋友张先生透露,9月14日傍晚 5 时许,一名中通快递员来到 29 岁的湖南籍受害者家中取件,起了色心,对受害者实施了强暴,之后逃离现场。

  受害者随后报警。张先生说,受害者身上多处受伤,有待进一步验伤。

  图为受害者张小姐拍到的嫌疑人和车辆外观

  据张先生介绍,受害者张小姐打电话叫快递,中通快递员来到她家,几句言语后就发起了侵害,40 分钟后快递员走出她家,继续送快递。张小姐追出去想留证,发现该快递员的电动车没有任何牌照,但还是拍了他的身影和车辆外观。嫌疑人看到张小姐追出来,便当着路人的面说:“ 我喜欢你,我会对你负责的。” 然后继续上路送件。

  【警方通报】鹿城警方官方微博发布案情通报称:9月14日17时50分许,110指挥中心接警称,温州市区渔械新村发生一起强奸案。接警后,警方立即介入调查,于当晚6时许在案发地附近将嫌疑人张某抓获。经审讯,张某(男,1995年出生,贵州水城人)对临时起意强奸未遂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强奸未遂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

  【中通回应】中通快递媒体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联系温都全媒体,介绍了针对该案的内部自查情况:他们关注到温都全媒体的相关报道,公司高度重视,总部层面成立了特别小组专门处理此事。目前,当地网点正积极协助警方调查。公司将依据警方调查结果严肃处理,不会容忍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行为准则的行为。他们会及时通报事件的处理进展。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积极联系受害人及其亲友,配合处理后续事宜。

  对于涉案员工的具体情况,中通方面未予明确介绍。他们表示,每位快递员入职前都会进行身份证的核验、登记,并进行包括法律知识在内的岗前培训。

  1.收货地址最好选择单位。

  2.最好选择熟悉的快递公司,因为快递公司会安排专人负责某个区域,一般不会出现生面孔。

  3.网购时,要求快递公司“送件前先打电话联系”,电话中可以核实对方身份以及所购物品。

  4.独自一人时,下楼接货。

  5.遇到陌生快递员敲门,一定要先核实对方信息及所购物品,不要因购物多而嫌麻烦。

  发生在电梯中的危险

  视频中,穿白衣的瘦弱女生在小区里等电梯。有一黑衣男人也和她一起进入。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这正常的事情中,埋伏了极大的风险。

  电梯门刚一关上,黑衣男就扑上去,把她推到电梯墙上,对她猥亵。

  电梯到了5楼,门开了。女生逃离的时机到了。她拼尽全力,要冲出去。但又被健硕的男子拉回电梯,继续猥亵。

  独居叫外卖也有危险

  福建泉州的一个独居女孩,也是被歹徒盯上了。有一天夜晚,有人敲门。对方称:“我是送快递的。”

  等她一开门,歹徒立即抱住她,将她使劲往里拉。女孩本能地反抗,疯狂尖叫,挣扎着往外逃。

  女孩的呼救终于惊动了住户。直到大妈开始伸手帮助女孩,并威胁要报警,该男子方才离去。

  【女性独处安全防范贴士】

  女性独居,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 提高自身和家宅的安全系数,千万不可大意,注意以下几点,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吧。

  转发给家人、朋友!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5日彭博报道,阿里巴巴的物流合作伙伴中通快递计划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3亿美元。

根据周五提交的一份文件,总部在上海的中通快递正在以每份16.50-18.50美元的价格推介7210万份美国存托凭证。

中通快递计划利用募集资金购买土地、卡车和分拣设备、建设相关设施以及用于一般性经营用途。

中通快递2015年净利润2.004亿美元,营收9.158亿美元。2016年前6个月,该公司净利润1.151亿美元,营收6.388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是此次发行的牵头行。中通快递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ZTO。

关于中通上市的几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问:为何快递企业都扎堆上市?

  第一个疑问是针对快递行业的:为何今年快递企业都扎堆上市?结论是,行业进入淘汰赛,各企业都在储粮备战。

  目前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五点:

  (1)行业继续增长

  (2)包裹数量放量,但单价创新低

  (3)营业额增长放慢

  (4)五大巨头被电商直属快递蚕食

  (5)五大巨头急需强化投资、整合加盟商应对挑战。

  2015年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收入累计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预计2020年快递年业务量达500亿件,收入达8000亿元。但竞争越来越激烈,毛利率持续下滑。据中金公司数据显示,快递行业毛利率已从2007年约30%的水平,下滑至目前5%的水平。行业增长率和毛利率上双双下滑,上市或找到更可靠的资本财团支持成为现阶段中国快递业生存的不二法则,这也是中通上市的主因。

  在增长率更高、利润更好的跨境市场分一杯羹

  近几年,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保持高速增长,但跨境快递业务主要被海外巨头垄断,国内快递公司受益有限。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15年中国进口电商零售额1184亿元,同比增长112%,在中国网购交易额中占比为3%,到2018年中国进口电商零售额将达到5260亿元,同比增长54%,在中国网购交易额中占比为7%。我们从艾瑞预计的年中国网购交易额中剔除跨境电商的数据,得到的增速仅为29%、24%、18%,跨境市场的争夺需要投入巨资。

  二问:“本土”管理层为何选美国上市?

  5家快递巨头,只有中通选择了美国。

  笔者帮助过一些“本土”的中国企业到美国Nasdaq上市,后续股价表现都不好。到美国上市适合洋化、美国国籍、美国教育和国际工作经历的管理层,否则会与海外机构投资人沟通不畅,价值观上的差异也会令老外无法认同,就好比拿A股与美国估值说服美国投资人,美国基金经理会嗤之以鼻一样。过去中国概股在财务和披露舞弊上问题不少,导致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有歧视,对中概股的信心至今没有恢复。美国中概股因估值太低,纷纷选择回A或港股。在A股的高市盈率,是不少中概股“回归”A的原因。

  中通到美国上市与其股权结构有很大关系,由于引入了渣打创投、华平、高瓴等美元基金,这些机构都希望海外上市,以便美元投资可以退出。而据《邮政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国内上市可能遇到困难。

  美国上市是唯一选择

  中通快递是通过在2014年和2015年收购部分的国内加盟商和关联企业组成,并为上市搭建了VIE架构。并委托6位股东自然人持有合约关系控制的国内中通。这导致在财务报表上与经营了十多年的旧中通在历史上隔断,在开曼群岛搭建上市主体。

  一旦VIE结构搭建后,拆掉VIE就有很多的潜在问题和挑战,基本上已经箭在弦上。

  业绩才两年半在香港主板上不了

  香港对VIE结构趋于谨慎,上市审批保守繁复,且主板上市对审计业绩需求至少是3年(中通2013年进行重组、可延续的财务业绩只有两年),笔者以打开招股书就想看2014年底的累计盈利有多大,大于2014年盈利证明这是一家过去赚钱的公司,累计盈利小于2014年利润意味者过去都是亏的,结果一无所获。报表只有2年半,其他往绩都无从考究。

  到香港上市导致审批时间延长,对审批申请存在不确定性。因加盟商收入和成本均未全部纳入,保荐人对收入和成本无法穿透,香港上市审批难度极高,因此美国是不得已的选择。

  三问:中通增长和表现真的有这么好吗?

  据招股书前段部分披露的数据很惊艳,约2300个网点,拥有7700个加盟合作伙伴,74个分拣中心,26000名直接雇佣员工,通过加盟网络覆盖全国96%的城市,管理1800个线路和维护3300辆运输车辆。在2011和2015年的年处理包裹达到年化的加权平均增长率80.3%,运营利润率(经营利润/销售额)25.1%。

  行业分析结论是矛盾的:京东、苏宁等规模不断扩大,B2C电商市场占比逐步提升,份额已超过淘宝为代表的C2C平台,而该平台正是中通75%的收入来源。第三方快递提供商开始建立快递运力,克服物流短板。导致毛利率持续下降,2014年,异地快递平均价格较08年下降一半以上,仅为同城快递价格的1.5倍。有统计指出,快递企业每年利润已由2003年的30%下降到2014年5%左右。

  中通对比其他快递巨头可发现,其营业收入、毛利率等核心财务指标与其同行大相径庭,圆通、申通2015年业务量分别为30.3亿件、25.7亿件,而营业收入则分别为120.96亿元、77.11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42%、16.32%。

  中通和韵达的业务量为29.5亿件和21.3亿件,营业收入分别为60.86亿元和50.53亿元,中通竟比圆通销售收入少一半,毛利率分别为34.30%和30.91%,竟比圆通多1.5倍,三通一达定位和目标客群类似,收入和利润率应十分接近才对,但对比的结果竟然是天渊之别。

  为何中通有25%的运营利润率?

  深扒中通重组和上市前融资的数据,答案就开始明朗。

  收入和成本来自加盟商,业绩被隔断、显示财务包装风险大

  仔细分析,发现中通快递收入大部分来自7700家加盟商,他们的真正客户,互联网电商,成本也大部分没有全额纳入。

  一般而言,许多公司在上市时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值和融资,都有粉饰利润的动机。A股和港股的监管机构为了防止上市申请人财务上出现的粉饰行为,一般要求保荐人在谨慎调查的时候要对其成本和收入进行穿透的谨慎调查,也就是说要追踪收入和成本到最终用户。原因是:

  (1)、加盟商和供应商都是与上市申请人有较深利益关系的商户,协助财务粉饰的风险高;

  (2)、如不对收入和成本穿透,意味者根本无法核实对上市申请人的真正收入和服务成本。

  加盟制的快递公司从收件到派件,总共经过三大部分:(1)收件端加盟商、(2)中通的运输干线、(3)派件端加盟商。三个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股权关系,如要合并收件加盟商和派件加盟商的收入和服务成本,每单快递从上一环节到下一环节都需要向其支付运费。如需合并加盟商收入要求协议对加盟商的行为有足够控制,而且审计师就需要了解加盟商的真实成本。

  虽工作量较大,但是对财务数据的公允性和准确性就比较高,这种方式在税务上要求比较透明,要求加盟商经营的规范性比较高。

  如运营商不合并加盟商成本,多半可能是因为:

  (1)加盟协议对加盟商的控制力比较弱,关系较松散;

  (2)加盟商在税务上不规范,穿透加盟商后出现很大的税务漏洞,会为上市申请带来大量的合规风险;

  (3)需要加盟商配合业绩。

  加盟和直营的市场利润率是不一样的,加盟模式的每个包裹利润低,但因其销售没有纳入,企业毛利率高。而直营能进行时效和服务多元化,服务承诺更容易保证,因此单包裹利润高,但销售纳入财务报表,销售额高,但帐面毛利率低。

  A股和香港的上市监管机构都有一潜规则:对增值税和所得税成本高的上市申请人信任度高,对免税企业、难以测试真正成本(如海水养殖业、种植业)都怀有戒心。这些企业财务粉饰税务代价低,因此风险高。

  基于上述分析,中通的报表的公允性和真实性就较难把握,至少应该说出现误导的风险相对其他在国内同行而言更高。

  中通在2015年相对于2014年增长迅速,税前运营利润约为15.29亿人民币。但分析中通历史盈利能力最大难点,在于上市主体是后来搭建的虚拟结构,按照中国最新修改的外商投资企业法,海外上市主体并不真正意义上拥有中通国内内资企业的实际运营资产,只是通过一些法律协议进行。也就是说上市主体等于是一家2013年搭建的虚拟主体,中国主体的财务业绩、税务缴纳情况、历史盈利或亏损数据完全在2013年被拦腰截断,而无从得知,2013年以前的情况和表现无法从财务报表上找到痕迹。基于美国会计准则在股权收购的采用的权益法原则,光看2015年和2014年的增长,无法准确反映中通的实际增长率。

  考虑到中通在2014年和2015年对其网络经营商均进行大量的收购,因此其营业额增长并不能准确反映其业绩年度的增长,只反映了其被收购企业合并了报表的结果。因原来基数小,真实的内部增长要比招股书上显示的要慢得多。

  过去十年赚回来的家当都去哪了?

  维基百科显示中通快递是中国一家物流快递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8日。2006年曾计划在美国IPO。再看中通2016年6月30日财务账,包括上市不成功须赎回的优先股在内,股东权益为89.74亿人民币,其中41.57亿元是2014至今溢价收购形成的商誉,属于无形资产。真正有形净资产只有48.17亿左右。

  中通2014年末扣除商誉后的净资产仅有10亿元人民币,扣除当年4.06亿元盈利,2014年初净资产仅有5.54亿人民币,而中通股东2015年还通过出售股权(这部分在未能上市的情况下是需要赎回的)就套现了20.16亿元,考虑到如上市不成功的赎回,扣除商誉加回体外循环的赎回责任,中通的实际净资产应为负才对。

  一家快递巨头,2014年初竟然只有5.54亿元的有型净资产资产,这与笔者对中通快递营造的利润丰厚、资产庞大的快递巨头形象大相径庭。

  2015年底中通进行了融资,收购活动令2014和2015年账面商誉达23.8亿元和40.9亿元,2016年6月30日达41.57亿元人民币。光41.57亿元的商誉就占其2016年6月30日89.74亿元股东权益的46.32%。

  四问:中通的税务风险有多大?

  从审计师不合并加盟商的报表的决策来看,中通和韵达对加盟商的控制是四巨头中最弱的,也是最不透明的。加盟商未来仍可在税务上维持草莽的习惯(你懂的),但对中通存在潜在被税务处罚风险加大的隐患。

  实际操作中,加盟商基本上不会按照收入和成本全额报增值税和所得税,对税务监管带来极大挑战,导致税源的流失。未来要转型比直营的模式代价更大、阻力更大。市场愿意给予的估值更低(直营的顺丰估值远高于两通一达)。

  在加盟制模式下,快件分别由寄件方和收件方所在地加盟商分别负责揽收和派送,而快递费用一般是由寄件方直接支付给揽件加盟商,因此揽件加盟商需要向速递总部支付面单费、中转费等费用,同时需要向派件加盟商支付派送费。对于派送费,申通、圆通分别计入了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而中通、韵达则是采取了相关款项在公司体外循环的模式,派送费并不在其财务数据中体现,这种财务处理制度使公司的真实收入和成本必然失真。

  其结果是,虽同为加盟企业,申通和圆通对加盟商的管控能力更强,有利于对发展时效差异的服务,但也导致其全网税务成本和运营成本要显著高于中通、韵达。

  从公开披露的报表看,申通和圆通2015年派送费收入分别为39.3亿元和42.4亿元,按照6%的增值税率计算,也就意味着其加盟商网络多承担税费金额分别约为2.4亿元和2.5亿元,为了保持服务网络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加盟商的上述税务成本最终也是由申通及圆通通过调整与加盟商间结算价格等方式承担,在账面一定程度上折损了总部的盈利能力,但财务数据可信度会更高,税务风险更低,未来应对竞争的能力更强。

  五问:中通的基础风险如何回避?

  中通招股书所披露的基础风险包括:

  1、严重依赖于电商行业。国家对电商征税制度变化,对侵权商品监管都会很大程度影响电商行业收入。来自阿里巴巴收入占公司总收入75%;

  2、对来自阿里巴巴导引的业务超75%。其2014、2015和2016年6月30日,80%、77%、75%的收入来自于阿里巴巴平台,阿里巴巴虽不是公司的客户,但可很大幅度上影响公司获取客户的能力,且阿里巴巴已建立了自己的派送网络,截取较为时效性质包裹。

  3、大量合作伙伴难以控制和管理。大约4200个网络合作伙伴使用中通的平台,在加盟制快递服务网络中,快件的派送是快递服务链条的重要环节,派送费的处理也是业务运营的核心要点之一。快件分别由寄件方和收件方所在地加盟商分别负责揽收和派送,而快递费用一般是由寄件方直接支付给揽件加盟商,加盟商的任何逃税、漏税、工伤、劳动纠纷等都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4、竞争剧烈和电商自建网络威胁。中通所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阿里巴巴和京东和苏宁等电商已建立配送网络中通竞争。

  5、人流密集型产业固有风险。作为劳动力密集产业,人员成本不断升高为公司带来额外风险。

  6、过去收入和利润成长依赖收购。过去收入和利润成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收购的供应商所提供的贡献,并非全部来自于公司自身,未来公司未必能够重复这种成功。

  7、关联交易令真实成本难以透明。每年有大量的成本支付给一单独为其提供服务的运输商,该运输商是公司的关联方,成本中关联交易占比重大,其2014、2015和2016年6月30日分别占6.44亿、7.03亿和4.18亿,该金额在公司的运输线路成本上涨明显的情况下却没有显著提高。占年度运输线路成本的39.56%、30.33%和25.5%。

  8、隐患的VIE结构

  目前澳大利亚ASX市场拒绝VIE上市,新加坡也持负面态度(基本不可行)。香港在2015 年 1 月 19 日商务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来,专门就VIE结构的上市推出上市指引函,自该指引推出后,鲜有VIE公司上市。目前唯有美国对VIE仍然抱开放态度。

  虽然至今还没有对VIE结构的任何制裁行动,但是该结构被认为是对法律法规的一种规避,而且其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尚不能明确。未来所有以“协议控制”方式实施的投资将需遵循新的外资法体系。至于如何对待限制或禁止行业里已有的采取VIE结构的公司,外资法草案附带的说明中提出了三种选择,并就此公开征求意见以作进一步研究:

  在上述三个选项中,第一个“申报”选项对VIE结构更有利,而第三个“申请准入许可”选项将是非常严厉的措施。目前对快递行业是否纳入负面清单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由于把快递业纳入负面清单的国际化影响比互联网和电商业要小等多,因此被纳入负面清单的风险比其他行业高。

  六问:按A股圆通快递的二级价格市场估值,是否太乐观了?

  中通选择到美国上市,在其他三家在A股的买壳交易时估值在180亿人民币以下,如过能按中通计划的估值下线筹资10亿美元(假如发行10%),则估值相当670亿元人民币,远高于二通一达的买壳估值、甚至顺丰的估值也望尘莫及,是否太乐观了?

  这次IPO主承销商,包括摩根史坦利、高盛、瑞士信贷、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券商,才2亿美元利润的公司,主承销却占了国际顶尖投行半壁江山,可见管理层对估值期待很高,希望尽量找多的投行来帮忙。不过,这并不等同于未来股价表现就好,主承销团成员众多反而令股票处于三不管状态。

  2015年中通曾宣称融资数十亿元,真实状况是2015年部分旧股东套现3亿美元(某些股东提前退出),相当于20.16亿人民币。另发行优先股融资3亿美元,发行30,079,918股,相当于另外20.16亿人民币。也就是股东套现和公司融资40.32亿元。

  上市前融资估值等于投资者认同中通的估值吗?

  笔者一直有一观点,如存在限制性条款、回报保障条款和上市不成回购条款,什么估值都是浮云。

  作为投资者,只要锁定自己的回报,再高的估值都可以给。中通优先股占IPO前股份4.562%,等于65.76亿美元估值,事实上估值加了前提,高低就已经不重要了。因此参考中通上市前的入股估值毫无意义,这就是为了做高估值的障眼法。

  中通上市前发行629,226,522股普通股和30,079,918股优先股,优先股投资者获得承诺上市时获利不少于年内部回报率的25%,以及上市发行价相当于优先股认购估值至少一倍,否则需额外补偿。如上市不成赎回须支付优先股股东除本金外加8%年息。

  以中通优先股入股时65.76亿元的估值的200%推算,发行估值须达131亿美元才不用向优先股投资人补偿。以2015年度约2亿美元税后利润计算,历史市盈率须达65倍。如按的2.7366亿美元的调整后EBITDA计算(一般剔除收购成本和整合、折旧、摊销及上市成本),市值/EBITDA倍数也为47.86倍。

  相比联邦快运的历史市盈率20倍,德国邮政DHL的历史市盈率18倍,中通要完成对赌,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3亿美元也需要与股东对赌)。

  笔者认为期待在美国释放10%股份集资15亿美元简直是异想天开,美国机构能够给予像快递这种传统公司的估值有几个特点:

  1、参照行业的领导者,然后相对行业的领导者的估值给予折让,而行业的领导者历史PE在17-20倍之间,从这个角度而已,中通16-20倍的历史市盈率比较合理;

  2、对中国的市场风险、经济下滑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就估值进行折让;

  3、考虑行业的利润成长率(不是行业规模和送件数量成长)、竞争烈度和市场趋势考虑是否提高估值,中通增长率是多家加盟商收购后拼凑的结果,成本和收入都在外,财务报表有被粉饰风险,实际利润率比行业5%的普遍利润率不相符,因此报表增长率没有参考价值,只能给予1-2市盈率的上调。

  4、目前快递的增长数据的驱动,主要来自于跨境业务。艾瑞预计的年中国网购交易额中剔除跨境电商的数据,得到的增速仅为29%、24%、18%,而且当中还要考虑五巨头整体份额和高价值订单被直属快递侵食的问题;毛利在继续下降;海外业务面临重大投资,境内快递公司没有优势。

  笔者预测中通的真实利润增长最多只能达到年复合增长率的20%,而且实际利润能力差。考虑到行业的的竞争烈度,IPO估值应该比国际巨头有所折让。

  5、IPO对比A股二级市场毫无意义,原因是美国IPO后,战略投资人和小股东股份全部自由买卖,抛压巨大。A股买壳后,买壳股东长期锁定。原股东货源归边。美国的估值如能达A股一半,就不会有这么多公司回A了。

  如按照稀释10%股份,筹资15亿美元计算,中通的IPO估值将达150亿美元,相当于1000亿人民币。不过美国投资者绝对不会认可:按照行业领导者(UPS 20X,Fedex 26X, DHL 18X)打折是估值潜规则。而且上市与买壳不同,不存在盈利保证,业绩可以顷刻变脸、不确定性更高。

  笔者认为按价值投资方法分析,估值是历史市盈率的16-20倍,股份稀释后214-268亿人民币的估值为合理区间,不论是670亿还是1000亿元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 中通速递和中通E物流没什么区别。都是中通公司的。只不过中通E物流是和淘宝合作一个产品名。同个妈生的。

  • 其区别是字数等差递增的

  • 很显然,名字上就有些许的差异。

  • 没什么区别,中通BJ也许是个代理,运单中通可以查到的
  • 也就是接单 扫描 发货 包括仓库管理 人员管理 还有客户关系管理、交通管理等等
  • 没什么区别,中通BJ也许是个代理,运单中通可以查到的
  • 就是说快递已经到了你们哪儿的网点然后已扫描的状态,然后快递再分给每个快递员再派送可是!快递员看到快递之后发现他们派送的范围!这是只能重新扫描,只能你自己去取
  • 中通快递太烂了,我12月1号寄的金华到宣城的重要文件,今天还没到,电话宣城业务电话说快递没到,还在杭州中转站,电话查询部,人家说中转站不关他们事的,那就电话中转
  • 这不是运单号,中通单号由12位数字组成,常见以2008**、6**、010等开头。
  • 个我查查,上面有查这的
  • 最快的是顺丰! 中通、申通、圆通,这些都差不多速度的! 请采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通速递客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