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位小主有众博总代清华大学博导联系方式式?

国考名师班讲义(理论部分)申论 2013 年国考名师模块班讲义 理论与方法部分第一讲 把握方向――申论大纲解读 ..................................................................................... 4 一、大纲关键词解读 ....................................................................................................... 4 二、大纲比较分析 ........................................................................................................... 5 第二讲 脚踏实地――申论材料与题型分析 ......................................................................... 5 一 申论材料分析 ............................................................................................................. 5 1、追根朔源――材料来源 ..................................................................................... 5 2、乱中有序――材料组合 ..................................................................................... 5 3、深不可测――材料选择趋势 ............................................................................. 5 二 申论题型分析 ............................................................................................................. 6 1、高屋建瓴――题目类型 ..................................................................................... 6 2、琢磨不定――问题设置趋势 ............................................................................. 6 第三讲 有条不紊――材料阅读与答题步骤 ......................................................................... 6 第一 材料阅读 ................................................................................................................. 6 第二 答题步骤 ................................................................................................................. 6 第四讲 有的放矢――申论审题方法 ..................................................................................... 6 第一 审题对象――答题内容 ......................................................................................... 6 第二 审题对象――答题形式 ......................................................................................... 7 第三 审题对象――题目关系 ......................................................................................... 8 第五讲 条理清晰――单一概括题答题方法 ......................................................................... 8 一、摘抄关键词 ............................................................................................................... 8 二、提炼信息点 ............................................................................................................. 10 第六讲 层次分明――综合概括题答题方法 ....................................................................... 11 一、环节分析 ................................................................................................................. 11 二、矛盾概括 ................................................................................................................. 15 第七讲 深入浅出――推理分析 ........................................................................................... 16第[1]页 一、分析的双重维度 ..................................................................................................... 16 二、分析的方法 ............................................................................................................. 16 1、齐头并进――递进分析法 ............................................................................... 16 2、主次有序――主客分析法................................................................................ 17 3、内外有别――内外因分析法 ........................................................................... 19 4、继往开来――历史现实分析法 ....................................................................... 20 第八讲 由表及里――原因分析............................................................................................ 21 一、负面原因分析 ......................................................................................................... 21 1、直接原因分析 ................................................................................................... 21 2、深层次原因分析 ............................................................................................... 23 二、正面原因分析 ......................................................................................................... 24 第九讲 等级分明――影响分析............................................................................................ 25 一、意义分析 ................................................................................................................. 25 二、危害性分析 ............................................................................................................. 25 第十讲 运筹帷幄――提对策的方法 ................................................................................... 26 一、对策的写法 ............................................................................................................. 26 二、提出对策的方法 ..................................................................................................... 26 1、摘抄关键词 ....................................................................................................... 26 2、从问题到对策 ................................................................................................... 28 3、套用模式 ........................................................................................................... 29 第十一讲 有的放矢――对策分类解析................................................................................ 31 一、宏观对策 ................................................................................................................. 31 二、微观对策 ................................................................................................................. 32 三、综合对策 ................................................................................................................. 35 第十二讲 中规中矩――公文写作........................................................................................ 35 一、上行文..................................................................................................................... 35 二、下行文..................................................................................................................... 36 第十三讲 主观与客观之间――字词解释 ............................................................................ 39 一、单一词字解释 ......................................................................................................... 39 二、复合字词解释 ......................................................................................................... 41 第[2]页 第十四讲 全面系统――句子解释........................................................................................ 42 一、简单句子解释 ......................................................................................................... 42 二、综合句子解释 ......................................................................................................... 42 三、段落句群解释 ......................................................................................................... 43 第十五讲 体察社情――时政评论........................................................................................ 44 一、 正确观点评论 ....................................................................................................... 44 二、 错误观点评论 ....................................................................................................... 44 三、辩证观点评论 ......................................................................................................... 45 第十六讲 明察秋毫――判断辨析........................................................................................ 45 一、明辨是非――判断观点 ......................................................................................... 45 二、谨小慎微――判断对策 ......................................................................................... 48 第十八讲 画龙点睛――文章标题........................................................................................ 50 一、 抄材料,取标题 ................................................................................................... 50 二、找结构,取标题 ..................................................................................................... 50 三、个性化标题 ............................................................................................................. 50 四、 正副标题搭配 ....................................................................................................... 50 第十九讲 开门见山――文章开篇........................................................................................ 51 一、抄材料..................................................................................................................... 51 二、 借模式 ................................................................................................................... 51 三、 开篇常见问题 ....................................................................................................... 51 第二十讲 论证有力――文章正文........................................................................................ 51 一、观点......................................................................................................................... 51 二、 分析....................................................................................................................... 52 三、 论证....................................................................................................................... 52 四、 对策....................................................................................................................... 52 五、正文常见问题 ......................................................................................................... 52 第二十一讲 意味无穷――文章的结尾 ............................................................................... 52 一、展望式..................................................................................................................... 52 二、警醒式..................................................................................................................... 53 三、递进式..................................................................................................................... 53 第[3]页 第二十二讲 策论文的写法 ................................................................................................... 54 一、宏观对策 ................................................................................................................. 54 一、 重点微观对策 ....................................................................................................... 55 第二十三讲 议论文的写法 ................................................................................................... 56 一、论点表述 ................................................................................................................. 56 二、论证方式 ................................................................................................................. 56 第二十四讲 高难度文章写作 ............................................................................................... 59 一、 批判式文章 ........................................................................................................... 59 二、 个性化文章 ........................................................................................................... 60 三、 “片面”的文章 ................................................................................................... 63 附:原创申论范文精选 ......................................................................................................... 64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 64 家 底........................................................................................................................... 65文化创意的基础在哪里? ............................................................................................. 65 论对待财富几个错误观念 ............................................................................................. 66 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 ....................................................................................... 67 论城市的制度包容性 ..................................................................................................... 68 慵懒比贪腐更可怕 ......................................................................................................... 69第一讲 把握方向――申论大纲解读一、大纲关键词解读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 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 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 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 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第[4]页 二、大纲比较分析副省级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 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 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 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 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 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 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 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 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 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 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 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 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 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 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 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地市级 阅读理解 能力 ―― 要求 能 够 理解 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 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 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 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 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 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 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 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第二讲 脚踏实地――申论材料与题型分析一 申论材料分析1、追根朔源――材料来源1) 2) 3)政策 新闻 学术著作2、乱中有序――材料组合1) 2)材料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题目之间的关系3、深不可测――材料选择趋势1) 2)多重性 思想性 第[5]页 3)争议性二 申论题型分析1、高屋建瓴――题目类型① 客观题与主观题 ② 单一题与综合题2、琢磨不定――问题设置趋势① ② ③ ④新颖性 模糊性 微观性 综合性第三讲 有条不紊――材料阅读与答题步骤第一 材料阅读一、顺读 二、逆读 三、选读 四、不读第二 答题步骤一、单一题目答题步骤 二、综合题目答题步骤 三、文章写作答题步骤第四讲 有的放矢――申论审题方法第一 审题对象――答题内容例一一、根据给定资料,分别指出我国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和网络传播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20 分)第[6]页 例二1.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请依据“给定资料 1”分别进行概括。 (10 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 200 字。 2.“给定资料 3”中环保专家认为“兵库县堪称‘环保错位’的典型。”请结合资料内容,对“环保错 位”的实质进行阐释。 (10 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150 字。例三1.根据“给定资料 2” ,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 “人防”加以解释。 (10 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150 字。第二 审题对象――答题形式例一二、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 宣传材料(20 分) 要求: 1.体现国家节约水资源的有关精神,说明为什么要节水; 2.简明、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 3.不超过 400 字。 例二A 市 F 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 “给定资料” ,从“安全文化 理念” 、 “增强安全意识” 、 “日常安全须知” 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 分) 要求:(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第[7]页 第三 审题对象――题目关系例一(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 分) 1.“给定资料 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 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 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100 字。 2.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 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10 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150 字。例二(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 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四)“给定资料 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 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 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 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第五讲 条理清晰――单一概括题答题方法一、摘抄关键词例从目前我国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看,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占了绝大部分的份额。根据民政部的第[8]页 统计,2008 年我国民政事业费支出为 782.3 亿元,这对于 4000 多万需要救济的城乡贫困人口来说, 人均一年只有大约 200 元左右的救济款,可谓是“杯水车薪” 。在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中,各界人士也 纷纷解囊相助,据统计,截至 2 月 12 日,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 7 个重灾省 (区)接收救灾捐赠款物近 12 亿元人民币。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我国每年的捐赠 75%来自国外, 来自国内的 25%中, 15%由富人捐赠, 10%由平民百姓捐赠。 而美国的慈善捐款 10%来自公司企业, 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民众。 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最初是由直接捐款开始的,而捐助的对象多是各种“官办”基金会。 很多至今颇具影响力的公募基金会,都脱胎于政府部委。比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是团中央办 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是全国妇联办的,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农业部办的。中国的民间慈善组 织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准入门槛太高。 成立民间组织所依据的法律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 不仅申请手续繁复,而且审批条件苛刻,比如民间组织到民政部门注册时,必须要有一个党政机关 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而且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这使得许多民间慈善组织因为找不到主管部门 挂靠,要么成立不了,要么走“曲线救国”的道路,采用工商注册登记的办法寻求合法注册,而这 样操作,就必须按企业的标准照章纳税,组织和运作成本负担相当重。同时,人手较少,尤其是缺 乏专业人士,也是目前困扰相当一部分由企业设立的基金会的突出问题,慈善活动都需要有一个专 业的慈善项目组织管理人才,在中国这才是最为棘手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最有力手段就是制定明确、优惠的免税政 策。而我国目前对于免税问题政策比较模糊、优惠的额度偏低、程序繁琐,无形中打击了人们特别 是企业捐赠的积极性。比如,根据我国目前的税法,企业为公益事业捐款,在应纳税所得额的 3% 以内,企业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一旦捐赠金额超过 3%,企业还得为所捐款项的超出部分纳税。这 就造成企业捐得越多,税交得也越多。对于个人而言,享受免税待遇所要经历的繁琐程序,也让人 望而却步。 一遇灾祸,大凡机关单位总是按人头、依职务指派捐款或赠物,捐多捐少都有定数,行政 色彩浓厚、缺乏自愿性、独立性和自觉性。一般说,你想不捐或者多捐似乎都是说不过去也是容易 被当前“另类”的。捐赠了款物,心里都愿意知道这些款物用在什么地方,是否起到了雪中送炭的 作用。由于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为 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管理上存在漏洞,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 现侵占、挪用、贪污捐赠款物的行为,使得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最近,一家媒体专门就唐山新生代企业家进行了一番“透视” ,唐山的新生代企业家们却大 发“好事难做,善门难开”的牢骚。李某自称是个“听招呼型”的捐助者。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 参与过为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受灾者、失学儿童、白血病患者捐款捐物等多种慈善活动, 但每一次都需要通过街道组织或媒体发起形式实现。而平时想做些善事,总需要到处打听,不免产 生了“善门难寻”的感觉。从事珠宝玉器经营的刘先生则属于“扔下就走型”――每次捐款都是扔 下就走,从不留姓名。接受来访的他千叮咛万嘱咐不可透露自己的名字,并直言并不是想当做好事 不留姓名的活雷锋,而是自己经营的生意本大利也大,免得树大招风,引起社会对自己财富来源的 关注,招来麻烦。 在胡润慈善排行榜上列居第五位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花 5000 万资助 1000 名品学 兼优寒门学子完成大学学业,但是他同时不得不自己再掏 200 万去找真正的受助人。原因是有关部 门以往“盖着公章”送来的贫困生中,有一些并不贫寒,还有的竟是领导子女,慈善腐败以及慈善 成本高昂是李书福遭遇的无奈,亦可看作中国慈善事业困境的缩影之一。第[9]页 问题:材料中反映了哪几个主要问题?请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将其概括出来。要求:概括全面, 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二、提炼信息点例1.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 9 月 1 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 18 名学生走进了简陋的教室。同是小学教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创办的“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 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最早的一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 生存了下来。这样的学校数量有限,仍有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在某民办大学做管理工作的孙某为了让从农村接出来的孩子有学上,在郊区找了五六家公立小 学。但是,校方要收取 1 万元到 10 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孙某感到发懵。 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 而出。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 命运。已有 3 年“办学经验”的秦老师说:“要拿办学许可证,必须有房屋产权证。可由于经费紧 张,学校只能租用别人的场地及房屋。别说我们拿不出房屋产权证,就连房东也拿不出,因为房东 也是租村里的地。”一度拥有 1500 多名学生规模的私立金星小学就是因为校舍所在地被拆迁,从此 销声匿迹了。“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办学人代某说:“艰难办 学,最希望的是能有合法的地位,学生可以放心读书,老师也可以安心工作。”实际上这类学校的 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往往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都把私立学校当作跳板, 一旦找到合适工作,立马就跳槽走人。 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因为交不起 300 多元的学费,12 岁的陈某迟迟没有报到。和陈某一样,由 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树人学校也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学已经 一周,还有 100 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校长既失落又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 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春节过后,8 岁的乡村女孩儿张某在 B 市郊区的一所公办小学里迎来了新学期,但更多“漂泊” 在市郊的农民工子女难有这样的待遇。“我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至少那里有好的食堂,但学费实 在太高。”一想起夏天早上带的饭菜到中午有点变味发馊,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心里就有点发酸。第[10]页 “B 市的公办学校,用的都是 B 市地方实验教材。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孩子还得回去 考,怎么办?”从山西来 B 市打工的张某愁苦地问。考虑到这个因素,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 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我妈妈很少给我零花钱,我也没有什么新文具,总觉得在班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有幸” 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的孩子所遇到的尴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 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都有孤独、自卑的感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研究员表示,要警 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他说,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 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不理解。生 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1.“给定资料 1”和“给定资料 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 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 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第六讲 层次分明――综合概括题答题方法一、环节分析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包括:农药,兽药,重金属超标;食品掺假;食品 储运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感染;加工过程中滋生有害物质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食品加工卫生条件差,大量使用违禁产品;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不 健全内容不配套;安全执法监督体系混乱,职责分工不明;法律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给人们的生 命安全、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上述情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行动,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测体系,有力 打击了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相关人士指出,政府部门应加大在监管力度,出台新 第[11]页 的安全标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安全立法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澳大利亚对安全标准进行分 级,并在公开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35)答题思路1、总体的问题 2、表面的具体问题 3、深层次的问题 4、影响(危害)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应该采取的措施例1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西北的北焦村,是市二环路内 45 个城中村之一,有 1200 多户、 3000 多人,一些外地人在村里租房做生意,多数村民靠收房租生活。 1968 年 2 月,河北省会从保定迁至石家庄,市区迅猛扩张,近郊土地被征用的速度急剧加 快,修铁路,盖生活区,建机关、厂矿、医院、学校,都要征地。71 岁的原村支书陈某说:当时土 地征用,政府不给钱,但一亩地拔 2~3 个名额给村民,身份由农民转为工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 征地越来越多。省政府的外贸、内贸、轻工业和化工等七个厅局级机关先后来到北焦村扎寨,村中 布满机关宿舍,北焦村因此号称七局宿舍。 1975 年,陈某还是生产大队长。他记得 70 年代开始国家征地有了补贴。这些补贴主要归 生产大队,用于发展集体企业,村民进企业做工,北焦村靠土地补贴盖起了旅馆、商店,办起了塑 料厂、鞋厂等 20 多家企业。 当时国家规定土地按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来补偿,补偿费分为土地补贴、劳动力补贴和青 苗补贴三种,1971 年,1 亩地补贴 240 元;1976 年,每年 1 亩补贴 1 000 元。陈某说,补贴增加是 因为村民改种粮食为种蔬菜,土地产值增加了。 1986 年陈某卸任时,北焦村还剩下三四百亩地。之后,北焦村剩余农地陆续被征用,目前 只有 30 多亩自留地,供村民种点菜,但多半荒草丛生。 《财经时报》2004 年报道,中国过去 10 年间转让土地达一亿亩。 《中国改革》杂志 2004 年引用一项调查表明,被征土地的收益分配大致是:地方政府占 20% ~30%,企业 40% ~50%,村级组 织 25% ~30%,农民仅占 5% ~10%。地方政府采取强制性土地征用政策,低价征地,高价出售,从中 获取巨额土地资本增值收益;同时,城市化进程又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被媒体大力地宣传。在商业 利益和政治双重利益的驱动下,城郊农民大量失地,而不法之徒也由此得以权利的寻租。 从北焦村乘车行驶不到半个小时,可到达西营村。西营村处在石家庄市城市地下水源一级 保护区内。工厂不让进,企业也不让进。但 2002 年 8 月经省里特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准备在石家 庄市北效征用土地建新校区。 第[12]页 西营村村委会主任杨某说,当时为了争夺学校进村,其他村都相互压价,贱卖土地,最后, 学校倾向于在西营村征地 920 亩。2003 年西营村党支部西营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决定对学院征地一 事进行民意测验,89% 的村民同意征地,11% 的村民不同意征地。村党总支和村委会据此成立谈判 小组,与学院正式谈判。双方达成的结果是,学院为每亩地支付征地补偿费 7 万元,还有其他补偿。但在 2004 年 4 月一份集体上访的材料上, 至少有 360 多名村民签字画押反对上述征地方案。 西营村现有村民 2 000 人左右,反对者占 18% 以上。按《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 重大事项,村委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决定,方可办理;有 1/10 以上的村民提议,也应当召集村民 会议。 该建设被确定为河北省 2004 年重点建设项目。3 月,省国土资源厅和石家庄市政府同意该 项目进行工程用地的前期准备工作。但为平整土地,学院和村委会跟村民多次发生冲突。结果是, 学院派施工人员用履带拖拉机将土地推平,村委会派人把耕地下面用来灌溉的地下水道挖断,致使 大部分耕地闲置至今。学院原定 2004 年 9 月新生入住新校区,而到了 11 月,还未破土动工。 眼瞅着十几亩的果树一棵一棵干死,村民高某很心疼。100 多亩蔬菜大棚,菜秧都长出一 寸了,他们说拆就拆。村民傅某说,一家 5 口共有 5 亩地,其中 2.7 亩被征用。他说,2.7 亩地若 种小麦和玉米,年收入有两千来元,种蔬菜年收入也有两三千元。5 亩地一年收入一万来元,勉强 够全家一年的开销。他说,家里的粮食,两个小孩子上学,日常花费,都是从地里出。村里一个企 业也没有,我们都指着土地吃饭。一想到所得补偿也不够几年花销的,我就发愁今后的生活没有着 落。 据村委会主任杨某介绍, 到 10 月, 学院仅付款 2 350 万元, 只占总额的 1/3 多, 其中, 2000 万元平均分给 2000 多个村民,每人 1 万元,剩下 300 万元先由村委会保管。杨说,等省国土厅发布 公告,征地款才能全部到账,到账后也将全部分给村民。现在村里欠每个村民 2 万元。 1998 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 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 3 年平均年产值的 6 至 10 倍。安置 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人的补助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 3 年平均年产值的 4 至 6 倍。按照这个标准的最高倍数乘以 2 000 元的亩产值,西营村村民每亩地最多获得土地补偿费 2 万元,安置补偿费 1.2 万元,总计 3.2 万元。 《土地管理法》还规定,依照上述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 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30 倍, 则西营村村民每亩 地最多可获得 6 万元补偿费。 如此计算,政法职业学院向西营村支付征地补偿费每亩 7 万元,似乎村民已经占了便宜。 2003 年 4 月,石家庄市政府公布了市区土地基准地价,将商业用地分为八级,一级每平方米为 4723 元,折合每亩 94 万多元;8 级每平方米为 497 元,折合每亩 9.9 万元。这意味着,西营村被征用土 地所获得的补偿,比用于商业开发,每亩最低少 2.9 万元,最高少 87 万元。西营村部分村民一直想 按照商业用地的市场价出让土地。但政法职业学院建新校区不属于商业用途,村民的愿望在现行法 律和法规中找不到依据。事实上,村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 西营村的情形在中国农村非常普遍。据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从 1990 年到 2002 年,全国占用耕地 4 736 万亩用于非农建设,今后每年非农建设用地仍需要 250 万-300 万亩。 这些非农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 那里一般人均耕地不足 0.7 亩。 每占用一亩耕地会造成 1.4 第[13]页 人失去土地,依此推算,13 年来至少有 6630 万农民失去了土地。 专家认为,由于征地补偿标准 低,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不足以创业,政府又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些 失地农民大都成了无地可种、无正式工作岗位、无社会保障的流民,而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动荡,流 民都成为隐患。2 ?北焦村的土地所剩无几,村办企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也相继破产。从 2000 年起, 北焦村就陆续有村民上访,开始六七个人,到现在已有几百人集体上访,累计上访 1 000 多人次。 石家庄石长安区南高营镇西古城村,有关部门为搞土地开发,造成 380 亩耕地、菜地无法耕种,至 今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已闲置了四年。村民上访无效后,自发组织起来,在耕种地旁搭了间瓦房, 日夜轮流看守,反对圈占。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但大量 营利性商业项目,都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强制征用土地,从而引发农民的群体性上访和干群冲突。调 查显示,农村土地纠纷已经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 发展。一家长期研究农村问题的学术机构收集到 2004 年来发生的 130 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中 87 起因土地问题引发,造成数百名农民受伤,3 人死亡。专家认为,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障,土地 涉及巨额的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土地争议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的特征。 某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专家提出,农村城市化进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将原有的集体 经济组织全部解散,农民以独立的家庭个体进入城市经商、打工,但前提必须实现公平分配;另一 种是保留原有的农村社区组织,并对产权缺席和组织形成进行彻底改造,以适应城市化的进程。 2004 年 10 月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强调农用地转用和 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不得违反法律 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下放土地审批权。该《决定》对农民最关注的征地补偿作了新承诺:土地补偿费 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政府可以用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县级以上政府应当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这意味着各 级政府要将土地出让金部分转移给被征地的农民。 部分媒体称这个决定是“土地新政” ,并给予较高评价。但部分上访农民则有更高的期待。福建 厦门市海沧区霞阳村的许某说,村里的 3 000 多亩地都被征光了,他希望中央政府真正给农民土地 所有权和使用权。政府要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不要与农民争利,更不能把 农民的土地抢走给开发商,他期望征地制度改革能让农民拿自己的土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有的专 家,倾向于根据土地使用性质,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以保障农民得到应有的补 偿。这位专家还指出,目前存在两级市场,政府对一级市场具有垄断权,土地交易先由国家或集体 收回,再进入二级市场交易,这导致转让利益分配严重不均。问题:根据“给定材料 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500 字。第[14]页 二、矛盾概括 答题思路1、正:已经采取的措施+作用(取得的成绩) 2、反:存在的问题+危害性 3、合:将要采取的措施(如何发扬成绩,改正问题)例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我国汽车工业优势与问题共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成绩和优势表现在: 1、发展势头强劲,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去年一至七月,汽车行业的各项指标都有较大幅 度的提高,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 2、市场前景广阔。私人购买和使用的发展势头良好,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各种专用汽车、 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会有较大增长。 3、市场环境较为宽松。目前国内的汽车市场还处于“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现行市场 环境中,我国的一些汽车主导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汽车工业存在成绩和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产业政策不合理。国家长期采取 “扶弱抗强”的政策,导致行业内缺乏起领头作用的大企业, 使我国的汽车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2、技术落后。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 3、汽车行业的消费环境不容乐观。汽车销售管理、服务、维修等方面不完善,存在大量的 损害消费者的行为。 4、汽车消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跟不上汽车需求的发展,与此同 时,针对汽车的税费和政策限制过多,导致汽车消费的成本过高,影响了私人汽车的消费; 5、消费不足。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过于保守,存在着严重的“持币待购”现象,汽车消费能力与我 国实际国力明显不符。第[15]页 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为: 1、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汽车行业面临重组。我国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 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集团; 2、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汽车生产行业将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售价低廉、排量小的经 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消费的需要; 3、发展汽车工业的硬件环境将得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将得到加强。我国一方面将增加全国 范围内的公路里程,尤其是高速公路里程;另一方面,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 交通配套设施; 4、汽车消费的软环境将得到很大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汽车消费的政策更加宽松。相关 的企业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汽车消费的配套服务质量,优化汽车在保险、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 服务质量。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将清理、减少不合理的汽车税费,出台鼓励个人购车的政策, 鼓励百姓购车; 5、 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入世之后市场的开放成为大势所趋, 相关的汽车行业必将加快发展步伐, 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迎接挑战。第七讲 深入浅出――推理分析一、分析的双重维度1、原因分析:负面分析(问题分析) 、正面分析(对策分析) 2、影响分析:危害性分析、意义分析二、分析的方法1、齐头并进――递进分析法分析问题,如果我们把它定义得狭窄一点可以说成是分析问题的原因。原因本身可以分为很多 的类别,如内因与外因,物质原因与精神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偶然的因素与必然的因素等 等。我们很难做一个模型,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按照某种原因分析方式来做。为了让我们得到更多 的信息,我们可以采用推论的方式,找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齐头并进的 递进分析法。 以就业难为例:一次分析为什么就业难,一方面因为人口多,另一方面因为就业的岗位少; 为什么岗位少,一方面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另一方面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16]页 为什么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为消费不足;二次分析为什么就业难,因为就业者的自身素质存在问题 为什么素质有问题,一方面因为缺乏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另一方面因为缺乏良好的教 育 为什么缺乏良好的教育,因为教育体制不合理,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三次分析为什么就业难,因为受到就业观念的影响 就业观念为什么有问题,一方面受到不良的历史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不健康,另一方行业收 入差距过大 为什么会受到不良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因为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四次分析为什么就业难,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只想就业,不想创业 为什么不想创业,一方面是因为创业限制过多,存在资金和相关政策的障碍,另一方面很多年 轻人缺乏开创精神。 为什么缺乏开创精神,一方面受到传统求稳的文化影响,另一方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创业失 败之后缺乏生活保障。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找到十几个方面导致就业难的原因,如果你能够想到,你还可以想到很多。 有的人说,我想不到那么多,怎么办?一是平时要多想,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比如你坐公交车 可以想公交车为什么这么挤,挤半个小时的公交车你可以想出很多原因。你上班的时候可以想为什 么工资这么低,也可以想为什么考公务员的人这么多……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不仅对答原因分析 的题目有帮助,对很多题目都会有用处。不过务必要注意的是,想的时候不能完全天马行空,要有 一定的依据。 齐头并进的分析方法是最好用,也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它的分析方法是奠定在这种方法基 础上的。2、主次有序――主客分析法1、人口多,基数大 2、就业岗位不足 3、受金融危机影响 1 这里为什么只分析岗位 , 不分析 人口 多 呢 ?是因为人口多不能再分析了,并不是说人口多就没有原因,而是因为 4少 、 社 会处于 转 型 期 再分析就和就业问题离得比较远了。分析的时候我们只向着那些和主题关系紧密的方向分析,不能离得太远。 5、城市化步伐过快 第[17]页 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1、专业设置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式 4、学校管理 5、师资力量 学校教育就业者为什么会出问题→ 6、考核方式 ……1、能力 2、知识 就业者的原因→ 3、品德1、家庭要求 家庭原因→ 2、家庭负担 3、家庭教育 4、家 庭 结 构 (对子女的抚 养过长)……1、教育体制 政府原因→ 2、产业政策 3、就业政策 4、经济调控 5、社会保障 ……1、自身素质 会责任 et 人方式 4、工作条件、 待遇第[18]页 企业原因→3、内外有别――内外因分析法在使用内外因分析方法的时候同样会用到齐头并进的分析方法。同样以就业难为例:内因:就业者自身的因素→二、能力;2 知识;3、品 德;4、精神 5 、 观→ →教育的偏差→1、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 3、社会教育→教育体制→1、教育内容 2、教育方式 3、考试制度 4、高 等 教 育 与 基 础教育对接 5、高 等 教 育 与 职 业教育关系第[19]页 外因:就业岗位严重不足→1、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2、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滞后 3、创业不足,中小企业发展落后 4、公共部门人员饱和 5、企业对人才战略不够重视 6、企业整体素质低,对高端人才需求不 足4、继往开来――历史现实分析法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眼下,很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存 在的,除了现实选择之外,也有其历史原因,历史原因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环境造成的 原因。运用历史现实分析法,也就是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在,也要回溯过往,去探究问题的来源。 教育公平问题近来又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人指出:我国当前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公平问题,既有 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如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和户籍制度的 限制都属于历史原因,而公立学校门槛高,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了借读费、资格考试、入学手续等 限制;以及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受到师资、硬件设施、教学方式和标准等影响这类原因我们可 以将之归于现实原因。例 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说明导致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20 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 200 字。参考答案一、思想观念存在偏差:1、政绩观错误,片面注重经济效益;2、法制意识淡薄,有法不依;3、 企业、民众环保意识不强。 二、管理体制有缺陷:1、对污染整治力度不强,缺乏预见性;2、责任认定不清,缺乏问责制; 第[20]页 3、行政处罚力度及标准太低,手段单一。 三,法律规范不完善:1、环境污染的国家标准太低;2、缺乏规范不完善,不全面;3、缺乏公 害病的诊断判定标准。 四,经济结构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对低端产业依赖性过强。第八讲 由表及里――原因分析一、负面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分析例2. 据统计,我国有 68.8%的国民认为当今社会阅读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有 32.1%的人对个人 阅读情况表示不满意,有 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有关全民阅读的调查显示, 我国人均年阅读图书仅为 4.5 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20 本,日本的 40 本,俄罗斯的 55 本,以色列的 64 本。2009 年我国 18-70 周岁国民中,图书阅读率为 50.1%,报纸阅读率为 58.3%, 期刊阅读率为 45.6%;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 14.70 分钟,人居每天读报时长为 21.02 分钟,人均每 天读杂志时长为 15.40 分钟,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 34.09 分钟;与上年相比,国民每天平均接触图 书、报纸、期刊的时间有所下降,而上网阅读和手机阅读的时间则在增加。 据统计,2008 年我国内地人均购书经费是 0.794 元。在购书经费的投入上,全国绝大部分省份 都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其中,上海的人均购书经费达到了 7.612 元,而河南只有 0.158 元。全国各 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是 0.501 册, 上海的人均藏书量是 3.39 册,最少的三个地方安徽、河南、西藏都只有 0.17 册,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在 0.1 至 0.3 册之间。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公共服务指南,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应该以每人 1.5 到 2.5 册为标准。 在 C 市阅读状况的调查中,关于“您一般多久买一次书?”的调查结果是:9%的人每个月都买, 20%的人 2~3 个月买一次,28%的人 3~6 个月,35%的人 7~12 个月,8%的人是一年以上。关于“您 认为书价多少合适?”的调查中,3%的人认为图书平均价格应该在 15 元以内,83%的人认为应该在 20 元以内;10%的人认为 25 元以内;4%认为 30 元以内。单女士说,很多喜欢阅读的人都被价格吓第[21]页 住了,与 10 年前相比现在的图书价格涨了 1 倍多。 3. 据有关青少年阅读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 7-14 岁的少年儿童中,每个学期课外书的阅 读量平均仅有 3 本,其主要原因是孩子们课业负担重,自由阅读的时间少,书太贵,作业多,以及 找不到感兴趣的图书。在中小学,学生主要阅读的是课本与教辅资料,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 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阅读。一些教师和家长教导孩子们:当务之急是课内学习,要把眼前时间多用在 学习课本及课后练习上,少看或者不看“没用”的课外闲书。 目前,部分大学生读书主要以流行、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化读物”为主,很少读经典名 著和“大部头”的理论书籍。在某著名大学,记者发现校内报亭每天各进 2 份的几种大报,直到傍 晚仍无人问津。报亭老板说,思想性、人文性较强的《读书》杂志,最多时一个月才卖掉 4 本,以 后就不再进货。在该校门外的书店里,卖得较好的书有四类:一是实用书,如《股市操练大全》等 经营、炒股书籍;二是考题,如《GRE 红宝书》 、 《世界 500 强面试题》等应考宝典;三是青年作家 或网络作家的小说,如《暖暖》 、 《杂的文》等,四是有“噱头”的书,如《20 几岁决定女人的命运》 、 《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 、 《甩了,甩了,甩了他》等。一些畅销书的趋势是“快餐化” ;插图越来 越多,内容越来越少,趣味越来越“戏说” ,功利化越来越强,精神性越来越弱,部分学生也表示, 读“深”的读物乏味吃力,读“浅”的轻松有趣,还能做谈资。 在各地书店、书市,一些形形色色的“升职记” 、 “营销三十六计” 、 “商战孙子兵法”等书籍, 一些不遗余力宣扬穷小子只要肯干、无需读书,就能挣大钱,成大名,立大业的如《比尔?盖茨如 是说》 、 《李嘉诚如是说》等书籍,受到白领们的广泛追捧。而曾连续十周占据某报周图书排行榜第 一的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此外,时下前仆后继的各种电视选秀、婚恋节目,各类大腕走穴造 就了一些年轻人只想一夜成“名” 、 “名利”双收,热衷于走这条“捷径” ,何必读书呢,读书还不如 参加一场选秀节目出名更快、挣钱更多。 4. 图书馆是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也是读者集中阅读交流之地。 “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图 书馆的重要责任。近日,某图书馆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现在中国的读书氛围是很糟糕的, 迫切需要清除社会中某些浮躁的东西。现在很多人认为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浮躁, 认为没有时间读书,也没能形成读书习惯,把读书作为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 现在的书籍市场也太乱,图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出版的书,你抄我,我抄你, 还有代笔写的,没有自己的研究,出版两年就扔到垃圾堆了;有些书,不是一种精神食粮,而是一 种污染,导致“开卷”未必“有益” ;图书馆有责任来推动书评,向读者推荐好书。 第[22]页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我国民众读书现状不令人满意的原因。 (20 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 300 字。参考答案一、读书态度不端正。1、心态浮躁,急功近利;2、读书氛围差,缺少读书习惯;3、读书方法 不科学,不求甚解; 二、图书质、量问题。1、作者职业素养低下,抄袭现象严重;2、市场混乱,粗制滥造,内容 少、缺少精神性; 三、硬件不完善,政策不合理。1、图书馆少,区域不平衡;2、经费投入不足,藏书少;3、教 育体制不完善; 四、读书时间、空间少。1、书价格高,增加成本;2、工作学习负担重,时间少;3、生活多元 化,网络、电子阅读影响阅读。2、深层次原因分析例东莞某鞋厂的林老板,2003 年来东莞办厂前,在台湾地区打拼了 20 多年。他说现在很糟,最 近赔了几十万。他已经不再接美国鞋子大卖场和贸易商的定单了,觉得风险太大。他给记者算了一 笔账,2007 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影响,合计增加的成本超过 20%。 “广东山区对我来说太陌生,我没有太大的兴趣内迁,到一个地方又得从头再来,需要很多时 间。补给线拉的很长,对我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林老板这样回答记者提出的是否借这次广东产业 转移的机会,内迁到粤西北山区投资的问题。 有朋友劝他将工厂迁移到越南。但林老板看得很清楚: “越南劳动力缺乏,税收各方面跟这里差 不多。我的一些朋友搬到那里,也没好到哪里去,做几年我估计他们也会走。 ” 当记者问林老板,有没有考虑走出低端化生存,增加企业的研发能力,推出高端产品,林 老板有点无奈地笑着说: “还没有这个能力。 ”参考答案第一,不愿内迁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地区政策不统一、各项经济配套措 施不完善;相关行业发展不平衡,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二,觉得风险大表明了企业发展落后,具体主要包括: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自主品牌缺乏、 利润率低 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等问题。 第[23]页 第三,林老板不愿增加企业的研发能力反映了我国企业规模小,同时技术研发的成本高,风险 大,更为根本的是我国还未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机制。二、正面原因分析例 5.东汉永平 12 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己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 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 900 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 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 800 年,据分析与 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 “十里立一水门,令更 相回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 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 王景治河至隋代的 500 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 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 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 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 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 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 又一次加剧了水土侵蚀,黄河下游灾害增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 和内蒙之间,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草原几乎全部为当年生 栽培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 800 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给定资料 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 800 年的 主要原因。(10 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 200 字。参考答案从主观治黄工程方面看: 1、政府重视,保障有力:投入大量人力、资金。 2、策略正确,因地制宜:依据地理优势,治理汴渠; 3、技术先进,方法科学:利用水门放淤,修建大堤防洪。 从客观自然条件方面看: 1、气候、地理条件有利。中游地区大暴雨较少,下游分支较多,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下游 水患减少。 第[24]页 2、人口减少,植被增加。这一时期黄土高原人口减少,农业重心南移,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 失减缓,输沙量减少。第九讲 等级分明――影响分析一、意义分析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各级党政干部为什么要多读书、读好书。 (20 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 300 字。 参考答案1、有利于提升个人能力、拓展视野、丰富内涵、修身养性,进而提高党性修养和精神境界,为 提高执政能力奠定基础。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政能力,更好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和百姓疾苦,转变工作作风,为 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3、有利于带动全民读书,转变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的读书风尚,促进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4、 有利于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为全民族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5、多读书、读好书是抵制腐败意识和腐败行为的重要方式,是打造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塑造 政府形象、提升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二、危害性分析例一1 食品安全问题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 食品安全问题对现有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造成了冲击和不良影响。 3 食品安全问题极大程度上对诚信、责任等传统文化信仰造成了破坏,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 形成。 4 食品安全问题给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造成了隐患,扰乱了日常生产生活的秩序,不利于 社会稳定发展。 例二1生活秩序。垃圾短信中存在大量的强制制定套餐 第[25]页欺骗等内容,给消费者 的财产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2、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短信业务的行业形象。垃圾短信降低了人们对这个行业整体的信任, 给短信行业带来巨大的长远损失; 3、影响社会和谐。垃圾短信中存在大量商业陷阱,造成了社会信任的危机,对社会的精神 文明造成破坏。 4、影响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垃圾短信中存在大量的欺诈、色情广告,助长了违法犯罪,破坏了 正常的社会秩序,对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构成了威胁。第十讲 运筹帷幄――提对策的方法一、对策的写法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当前,食品安全事件 接二连三地发生,一波为平一波又起,很大程 度上是由于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政出多头, 职责 分工不明,无法形成打击的合力。因此,必须 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保持高压态势,加强打 击的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食品安 全工作做好。 全面落实产品质量监管责任制。建立和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包保责任制,实行综 合管理与打假责任区域划分及执法专题责任 分工,组织人员按责任片区对生产加工企业 进行拉网式巡查,基本上做到企业检查无“盲 区”、“盲点”二、提出对策的方法1、摘抄关键词例8.在瑞典,几乎所有未被大坝截流的河流均被法律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在美 国,大约有 l 6000 千米的“杰出”河段在 1968 年通过的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 (National Wild and Rivers Act)中得到了保护,还有许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级的立法保护。 在加拿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生态资源一直是当地居民在使用,所以采用居民以 生态资源入股的方法,个人入股大约占 30%左右。只要电站还在发电,还在创造经济效益,失去土 地的当地居民就不会为生存担忧,他们一直与电站、与电力企业贫富与共。 20 世纪 70 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 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几千年来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 沃土壤,冲积形成了富饶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淤 泥,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尼罗河两岸绿洲失去了肥料的来源,没有足够的淡水冲刷土壤中的盐分, 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埃及这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日渐消失。同时,高坝下游河段沉 积物日积月累,使污染情况更加严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尼罗河下游成了静止的&湖泊 &,为血吸虫 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阿斯旺地区附近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高达 80%~100%。 第[26]页 9.漫湾水电站开发中的第一期工程。现在国家财政每年可从漫湾电厂获得 1 亿多元,其中,云 南省财政获得 5000 多万元,所涉及的 4 县获得 5000 多万元。 漫湾电厂和云南省电力公司共获得 1.2 亿多元。漫湾电站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对移民的扶持显得十分微弱。漫湾电站实际移民 7260 人,移民经费实际支出 5500 万元,其前期补偿严重不足,人均不到 8000 元,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 要。据调查,在库区淹没前,漫湾地区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平均值 11.2%,1997 年库区淹没 后,这些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平均值的 46.7%,收入大幅下降。 田坝村距离漫湾电站大坝 800 米,漫湾大坝截流,村庄被淹,村民们不得不东一家西一家地搬 至群山众壑之间。有的村民说: “以前在河边的土地灌溉很方便,而现在山上的土地没有水,种不了 粮食,要抽水上山就必须买设备、付电费,可是我们哪里有钱呢?”由于无工可做,无地可耕,一 些人只能翻山越岭背井离乡去打工,有的人只能依靠拣电厂的垃圾为生。 漫湾水电站规划在计划经济时期,修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运行在市场经济时期。 漫湾电站的周边地区,类似田坝村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困难悬在空中,反映、上访多次都得不 到解决。 漫湾水电站建成后出现的许多问题,超出了工程建设者的预料。移民普遍搬到了山上,开垦地, 砍伐树木,导致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在 1993 年蓄水后的很短时间 内,就发生了 100 多处崩滑坡,财政拮据的当地政府找电厂交涉,电厂认为这是后期滑坡,自己没 有责任。10.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 10.5 万平方公里,干流全 长约 1050 公里,地跨费吉尼亚、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等 7 个州。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该 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 水运不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33 年,该流域的人均 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通称 TVA) ,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流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到 40 年 代末,TVA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者。目前,TVA 电力经营年收入达 57 亿美元。TVA 通过植树造 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洪水泛滥,扩大灌溉面积,通过航道建设,形成了 1000 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1945 年以来,水道吸引了 30 多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加速了地区工业的发 展。河流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 44000 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机会。 经过 40 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 兴。到 1977 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 1933 年增加了 34 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 TVA 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 纳西。水电工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贫 困落后面貌,使其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11.负责水利水电的某职能部门,就反对在怒江建设水电站的意见(即“给定材料 6” )准备予 以答复。讨论后,形成该部门答复意见的初稿。下面是初稿的基本内容: 慎 对每条河、每个大坝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 第[27]页 9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好环评报告,就每坐大坝的生态问题, 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 国家生态功能区等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 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设,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水电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在生态脆弱――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 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有资源优势,但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否一定能够转化为地区的全面发 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对以前那些资源开发规模 上去了、但经济发展水平并未相应提高的案例要总结教训。作答要求:请根据给定资料 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 200 字。2、从问题到对策例2.1996 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首先要考虑 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而满足居 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使城市成为适宜所有居民环境,进而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使城市成为适宜所有居民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家园。 扼守渤海海口的 W 市曾被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宜居城市”称号。W 市为了进一步建设“宜居城 市”,准备扩大城市的“宜居”范围,决定把污染海水的养殖业逐步取消或迁出市区,此项计划已进入 实施阶段。如 W 市城区东侧的海湾,以前有成片的养殖区,自从开发附近岛屿为旅游风景区,先前 的海水养殖逐渐外迁到了 70 公里以外的外海。 最近, W 市又着手将污染环境的渔港码头搬迁到郊区。 渔港码头搬迁后的新址在市区最北端的远遥村。记者看到,村边到处都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刚 刚下过大雨,污水冲刷着垃圾堆,向大海直扑下来,沙滩脏得没处下脚,海水散发出扑鼻的恶臭, 新码头的修建已经动工,眼下正在用建筑垃圾填海,渔港码头搬迁到这里,引起了当地村民的不满。 村民们说,它们会转移污染,会把这里的海水弄脏,村子弄脏,村里的小渔船也将没有生存空间。 另外,远遥村的村民们还养着几千亩扇贝,等渔港搬来后,这项生产也难以为继了。W 市对海岸环 境的整治,是从“景观治理”的角度来搞的,而市区的渔村,没有主打的旅游项目,常年以传统的渔 业、海水养殖业为经济支柱。“远遥村的人也是 W 市人呀,他们什么时候也能过上‘宜居’的日子?” W 市所辖的银滩自然环境优美,在 2002 年 11 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 4A 级旅游区。银滩开发 初期的定位是建一个旅游区,后来外省某大油田在此处投资 4 亿元买地盖房,准备将 4000 户油田职 工家属搬迁过来。紧跟着,又有几家石油化企业出来开发房地产,盖楼卖给自已的职工,相关石油、 石化产业也准备搬迁过来。大喜过望的 W 市提出口号:“把银滩打造成不出石油的石油城!”据称, 如果这些油田所开发的楼盘全部售出,可以安置 60 万人,现在整个银滩开发区大约只有 2 万居民。 银滩管委会宣传科科长告诉记者: “某大油田投资 5 亿元, 正在银滩以北建一个工业园, 已经奠基了。 ” W 市今后怎样发展,怎样建设“宜居城市”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第[28]页 建设年年上项目,名气越来越大,收入肯定越来越多,前景应该看好。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十年前 W 市还破破烂烂的,现在真像个大城市了,来这儿旅游的人很多了,钱也好赚了。记者问他:“你 们就不担心人多了, 这里就不再清静了吗?” 这位司机说: “挣不到钱, 怎么生活, 光清静有啥用?”问题:针对 W 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 问题的具体建议。(20 分) 要求: 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 300 字。3、套用模式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达到 5.4 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 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 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 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第二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 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 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 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 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 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 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第三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 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 疫病防 第[29]页 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 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0%左右。发 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第四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 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 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 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 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一节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 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 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第二节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 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 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第三节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 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 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 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第[30]页 第十一讲 有的放矢――对策分类解析一、宏观对策例5、毛泽东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是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以矛盾的分析为核心,以群众路线为实质 的完整体系。 《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处理复杂问题思想的形成。1978 年邓 小平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 理论与实际不结合,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套方针、政策,不可能把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不可能 处理好各种复杂问题。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实事求是的路线,提出要坚定不移,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了处理复杂问 题的方法。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要有创新的理论来武装,而越是进行理论创新,就越要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方法,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冲破过时的思想观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这一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要不断实现从一 个理论境界向另一个理论境界的跨越,创新的真谛在于能够随社会历史进步,不断概括和总结时代 精神、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富有时代气息。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旗帜的前提下,推动理论创新,寻求新的方法,不断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新问题。 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真理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因此,考虑问题,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 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要用实践去发现本本”的实践观点,说明各种社会 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调查研究的途径来解决,这也是处理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 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这一重要思想,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始终能从复杂的国际国内各种矛盾中, 抓住中心,把握住问题关键,突出问题的重点,着眼问题的全局,不为现象所迷惑,不为局部所左 右,妥善处理各种国内外复杂事物。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党员干部要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 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强调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这一方法突出了处理复杂问题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团结群众,相信群众的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 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发展是硬道理,稳 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 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及时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们要始终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 护最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全面把握我国社会稳定大局,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 和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 “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 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要妥善解决这些 第[31]页 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就必须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发展中形成 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断推 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 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 “群众利益无小事” 。 “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 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小事之中有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 的观念,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当作执政用途的第一信号,及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紧 迫的问题,切实把群众的每件小事都办实、办成、办好。 去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 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 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因此,公务员 用真情、出真心、讲真话,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实乃当务之急。 用真情、出真心、讲真话,可以说是公务员做好群众工作的“真经” 。但是,每一名公务员能不 能在实践中把这一“真经”念好、做好、落实好,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愿不愿意做好群 众工作,会不会做好群众工作,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是衡量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和 重大考验。问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 5”简述当前处理复杂问题应当掌握的原则和主要方法。要求:概述准确, 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字数不多于 300 字。参考答案处理好复杂问题应坚持的原则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的原则;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 具体方法包括: 1.1 深入调查的方法。 要对复杂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了解复杂问题的真实情况。 2.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根据现代的新形势,国内外的各种矛盾等复杂问题的变化,用新理 论来武装头脑,不断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来解决问题。 3.抓住主要问题的方法。要着力解决突出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握住问题的 关键。 4.用真心、真情、真话打动群众,争取群众信任的方法。要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要认真听 取群众的呼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二、微观对策例一第[32]页 5.2010 年 7 月,某网站设置了“你会配合普查员进行入户登记吗 的问卷调查,选择 会的 只有 43%,选择“不会”的占 14.9%,选择“看情况而定”的占 42.1%。其实,民众有这样的担心 不是没有理由的。某先生曾在一家中介机构留下个人信息,于是各种各样莫明其妙的买房、卖房信 息便源源不断发到他的手机上,甚至银行账户、股票账户等私密性极强的信息,也在网络上被公开 出售……有专家指出,人口普查受阻的背后是一种不容低估自信任危机。 某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在城市还是农 村,在同城多处购房,甚至多城购房的情况已很普遍。 ‘人户分离’现象非常多,这就需要自住户准 备好自己家人的证件,普查员上门时直接登记就行了,省时省力;如果是租住户,最好提供一下房 东的相关信息或联系方式。 ”另外,本次普查要求尽量入户登记,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区都出现 了入户难的问题。 一天上午,记者跟随某社区普查员小袁来到普查小区。在某单元的一住户门前,上前敲门,敲 了许久,一直无人应答。 “可能是没人在家吧!”小袁一边说着,一边想迈步离开。这时,门“吱” 的一声打开了,一个睡眼朦胧的男子伸出头来问: “什么事?”小袁把挂在胸前的普查员证一亮,礼 貌地说: “先生,您好,我们是社区居委会的,现在入户进行人口普查,麻烦您出示一下您家的户口 簿!”或许是不满美梦被人惊扰,对方不耐烦地说道: “我的户口簿,被我妈带出国了,你们要找, 就到美国找我妈去吧!”说完就把门关上了。 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做好普查工作推出了许多举措。20l0 年 8 月,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求各 区人口普查办携街道、居委会普查人员,在试点小区门口摆设展台,集中悬挂横幅,并给每户居民 发放了《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 ,就入户登记问题做介绍。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除做好当天的 宣传外,还将担负试点小区入户普查的 10 名普查员的照片张贴在小区门口。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以《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为依据设计制作了该市人口普查《保密承诺书》 ,对个人信息,如住址、婚 姻状况、住房状况、联系电话等做出依法保密的承诺。普查员入户时与普查对象现场签订《保密承 诺书》 ,并留下监督举报电话,确保普查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问题: “给定资料 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 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 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 300 字。例二第[33]页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宗胜果品有限公司是农民办起来的。入股农民有着多重身份,既是 农村集体成员,也是公司股东。同时,他们还在公司工作,像城里人一样,领取一份应得的工资。 43 岁的公司董事长余安全说: “成立公司,完全是形势逼出来的。 ”1998 年,余安全先是在自家承包 的土地上试种柑橘,而后逐渐扩大规模,发展到周围村民的几十亩土地。余安全的示范带动了其他 村民也开始种果树。然而,他发现一家独户的种植方式很难形成规模,水果的质量也难以标准化, 而变幻莫测的销售市场就更难把握了,进而“拿土地当股份”的构想开始出现。2005 年,在镇领导 支持下,余安全提出这一构想。看到余安全不仅把自己租来的上百亩地全押上,还拿出了 5 万元现 金,村民们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加入。石堰镇党委杨书记说: “新鲜事物搞不好会带来 隐患。为了防范风险,最终我们决定在 508 户的 514 亩土地上进行试验。 ” 如今,地有了,柑橘苗也有了,但树苗从种植到挂果需要 5 年的周期,这 5 年的管理养护费用 如何解决?虽然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愿意提供贷款,但麒麟村的村民不能借款,他们必须注册 公司具备法人资格。通过反复动员,从村民中选出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人数,长寿区政府承 诺财政贴息,担保公司(恒河公司)提供担保,重庆市工商局最终同意特事特办。2006 年 3 月,宗 胜果品有 限公司在麒麟村挂牌成立 ,余安全当选公司董事长 ,514 亩土 地的承包经营 权评估作价 253.42 万元,货币资金 25 万元,后者由麒麟村 508 户农民和恒河公司共同投入,共担风险。 在杨书记看来,麒麟村的试点效果明显。宗胜公司对土地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恒河公司提供技 术培训与技术支持。6 万株柑橘苗成功种植下去后,成活率接近 100%。根据估算,等到柑橘挂果的 季节,每亩土地每年的产值将达到 4000 元,除去成本,每亩地的收入有 2000 元以上,而过去每亩 地每年的收益只有 250 元左右。无疑,农民的纯收入将大大增加。问题 给定资料介绍了当前农村探索土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大学博导联系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