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mx4pro有没有货大佬有魅族pro8的消息,不会还用联

&的最新主题
上周pro5摔了,贴了钢化膜,戴着手机套,还是磕到了边角,内屏坏了。(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刚买了pro5的电池,还没到屏幕就碎了。)
查了网上说官方维修屏幕500块,而且没货。无意中看到说有高仿屏的,比较便宜,就想问问有没有大佬换过高仿屏的?和原装比较如何??
1、500元起步,好像就是组装的。
2、没必要修了。
弄垮其他屏用用好了
买个二手的pro5,也就500-600左右,拆下屏幕换上就好了,我就是这么干的。
我记的官方已经没有屏幕物料更换了,上淘宝看看吧
官网也没货,闲鱼有些卖屏幕的 当然是二手拆机屏幕,如果你手机里面有重要资料拿不出来,那就去闲鱼买个二手的手机,然后去维修店把屏幕换过来。我昨天还在闲鱼买了个高配pro5,准备给我手机换屏幕,我也是前两天坏掉了
淘宝在买回来换吧
一是Pro6plus不能用NFC,二是确实需要用两个手机,暂时不想买新的
我也看到闲鱼有卖二手的,而且也有比500块便宜的,感觉能行
pro5屏幕早就停产了
上传的图片不符合要求
来自的祝福
网络异常,抽奖失败
(本次不消耗打开红包的次数)
Please select your country or region
共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上网环境大佬的2018年会有多拼?马云准备读100本书,雷军要卖1亿台小米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源于过去经典,魅族LIVE的耳机之路深度长文评测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源于过去经典,魅族LIVE的耳机之路深度长文评测
本次评测会有很多内容,大家可以选择性不同内容标题阅读。第一次花了我最长时间众测的产品:2018年可能是我最糟糕的一次新年,笔者一月份拿到了LIVE众测前后却病了两次没能把握好这篇文章,而且LIVE煲机因素确实是很让人纠结根本从众测到手时间上不够。这款耳机也具有很多争议的地方对我来说都是一场耳机圈的利益争斗,对我来说评测这款产品也非常小心谨慎。所以笔者从2月份收货到现在反复去煲机23天,为了这篇文章嗑了一大堆感冒药反反复复甚至已经让笔者在怀疑是不是众测中签压力都这么大。毕竟众测就有义务拿点干货出来,每一次中签我都在想是不是能从以前的一些经验和开发角度,规划对大家以后剁手有参考的文章。(考虑到文章测试周期太长,未交待完的部分和删减修改部分,会以评论交流或者是后续文章形式发出来。)本文开始前先把三项主要内容的核心部分说清楚:一:魅族LIVE并不会比舒尔846强,以HIFI目前溢价口味风格来说LIVE要差846一些,低频也没那么松软,因为低频导管和迷宫腔体都是两种典型的低频应用手段,音色取舍上各有优劣。所以不要指望LIVE会跟846一样风格和音色,很多耳机初听之下感觉差不多,但细细聆听又感觉差距不少对于音频评测来说这点最耗费时间去对比。不过魅族LIVE确实做到了业界一些突破常规的设计。另外本人也经常抽空写各种耳机和舒尔评测,对于两个品牌了解也比较深。舒尔官网聆鉴汇也可以找到我对KSE1500评测。此外舒尔846是声扬的单元,而魅族是跟楼氏的定制设计的新单元打上了魅族和LIVE的LOGO,这跟早期国内某些耳机圈人士喜欢打自己LOGO的国产单元完全不一样门槛。目前楼氏定制新料号单元目前门槛和流程还是非常困难,如果说LIVE这款耳机之前,国内台面上并没有什么耳机品牌说从楼氏定制单元,国内某些小品牌老板还不了解这样的操作。二:由评测中会使用到一些播放器和测试音乐,会尽量选择一些公众音乐平台能找到的测试歌曲确保大家的内容因素差异减少。不过播放器素质差异还是会让不少读者感觉到评测上会有客观的差距,同时每个人听音经验不一样,所以结果也不一样。任何所谓金耳朵和这个耳机行业的电声测试工程师都有主观性,这也是业界个人能力的差距和经验问题,懂产品基础开发还不一定懂得哪些声音是溢价主流和不同时期的溢价要素,所以不同品牌在更换了工程师和金耳朵,都有可能影响对新品开发声音溢价的判断。三:任何音频产品都要试听过才购买,无论文章如何客观终究不代表评测就是你的喜好,每个人的耳朵都不同,尽管有客观的评测也不能满足你的口味差异,以及不同发烧程度的尺寸把度,就算老烧真的比萌新正确客观,也很难给萌新一下子提升功力和眼界审美观,所以对音频产品唯一的检验就是时间和经验才有客观!最后剁手前先试听!先试听!先试听!剁手需要慎重!大多数音频产品都有吃灰的命运,缘于并非真正需要的高频使用方向或者风格,这些都是耳机泛滥环境中很多人买了不需要的产品缘由。前文科普1-魅族LIVE丰达团队背景历史:(不喜长文建议跳过)每次都希望文章有一些科普内容可读性,这部分向大家讲述国内耳机供应链的早期历史,很多东西在业内也都心知肚明,对于普通读者或者萌新更多的东西,度娘一下丰达来验证就知道怎么一回事。魅族耳机本身有比较长产品线历史,魅族耳机PT系列在MP3时代具有不少的粉丝营销能力,为了对抗当年丧心病狂把森海MX400所有存货买断的OPPO播放器,也是当初魅族播放器在丰达找外援的原因。PT系列都算是MX系列公模变种,有魅族MP3年代中大多数人会买PT系列耳机。(其实当时森海MX系列外观权利是丰达的!)以下是丰达早期对外提供的代工产品资料图(现在森海和AKG的公模已经被更新删除了,可能考虑到代工历史资料保密缘故,很多代工厂都不愿意引起品牌方在代工设计的忧虑。)所以早在魅族PT系列耳机背后,就已经有来自丰达集团代工和设计制造背景,以至于后来魅族从丰达挖走了前耳机开发部长陈爱民。那这个来自日系大佬势力的丰达总规模有多大,其架构如何?丰达集团2017年83期架构状况,这是官方的中文版去年资料!41个开发、制造、销售基地、集团总人数4万9千人,作为工厂型企业事实上这几年大家都陷入招人难的困境。就算是我国电声龙头企业瑞声,这种在iPhone扬声器大有作为的企业也不过是3万人。丰达2017 83期第二季度和全年以及理念的营收公开83期丰达对外财报显示全年销售额约合人民币93亿元(160896百万日元)! 耳机通讯类受到17年日元汇率上涨和智能手机市场比较低迷,销售额仅为人民币42亿元(73815百万日元),销售总利润约合10亿人民币。(要知道这是一家以设计代工的工厂企业,还是以民用消费音频产品为主的),不过 90年代丰达还为BOSE制造过航天飞机上用的喇叭也算是涉足过航天。那魅族从丰达找来的前开发部长和团队到底做过哪些产品!以下是魅族现任耳机声学团队曾经于配件君媒体交流会中披露的曾经做过部分耳机资料,因网上找来已经有些太大的压缩损失了,有点眼力下图可以找找大家熟悉经典型号产品。下边这些数据......就连我都没想到森海当年有这么大的量!最后这个合作过的品牌大合集,各种大家熟悉的品牌都在其中。如果有点发烧经历的小伙伴们都会知道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甚至就连你曾经用过的某款耳机包括手机品牌耳机都跟丰达有生产或设计关系。可以说魅族真的挖到了业界唯一张SSR级别的好牌来开局,就像笔者朋友圈里某个外国品牌播放器同行说,就算魅族把以前做过的产品案例挨个复刻一下也足以冲击台面上的所有品牌。事实上在品牌对接产品开发和生产,很多品牌都一条龙交给像丰达这样的企业,对于一个日系开发生产企业来说,外边卖几百的东西也许生产成本不过几十块钱也很正常,但其中运营成本却不是大家看到那么划算,耳机亏本卖不动这年头几乎是比比皆是。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这就是耳机的调音师,事实上行业只有电声工程师职称和学习进阶,但针对耳机方向的专业人才真的很少。耳机也不可能随便就调出来,真正越严谨的开发过程越没有调这个字眼这么轻松,客观地说是一个设计过程。很多大品牌背后的耳机工程师并不会走到台前来,一方面是职务开发的保密协议,很多人也不知道国际大品牌背后的电声工程师团队跟现在台面上的小众品牌关联性不大。做开发做学术的几个圈子中,真要问什么某某国产耳机调音大师,很多这些真正大企业设计人员对市场上吹牛逼这些人都很陌生,而且最好不要说什么耳机调音师之类不专业的词汇,否则他们一定认为你不过是个耳机发烧友烧坏了脑子。耳机调音师神话最早来源于很多人对早期经典耳机型号上对丰达开发架构上的猜测,以至于被后来的某些国产人士利用到营销起来,作为“调音师”最简单笼统概括的市场营销新造词新造职业冲击萌新,国际和国内对应电声专业从培训到就业就有明确的职称,耳机行业来说大多数招人可以百度电声工程师 耳机开发方向。科普2:关于耳机溢价因素和未来无线市场的竞争变化。例如DIY市场流行了十几年的丰达各种某某型号原装单元,事实上在丰达这类企业的供应链中也就几块钱,品牌溢价和市场营销甚至是声音风格口味,甚至是产品造型做工看起来能卖那么贵的设计因素,都是从工厂到消费者口袋价格上是否能划等号的关键!例如APPLE的BEATS各款耳机换了更好的调音,销量方面同期却有所下滑,这里也可以看到口味差异化有时候比起声音是否HIFI和健康更重要。特别是airpods的技术创新,使得苹果耳机配件回暖,也是改变竞争力差异化成功的技术创新壁垒。目前苹果无线产品很多技术虽然没有在声音上多做文章,更多是技术整合和深入开发令人侧目,特别是无线半导体方面确实领先同行。毕竟很多人在拿着别一样的供应商芯片做耳机,苹果已经自己在做无线耳机芯片,这甚至让人觉得无线时代已经到了需要改变技术核心的竞争深化。无线耳机这几年最主要是功能如降噪有了让普通人消费的场景输出,同时供应链技术核心变革已经成熟更有做声音的空间,这些都会是接下来中高端无线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爆发。特别是高通吃下CSR后转化蓝牙降噪整合方案,最近公布的一些新方案都是未来18年市场大热之争。正文-开箱部分:无论什么产品,包装都是体现溢价和设计价值的一环,魅族LIVE的包装很大程度舍弃了上一波日系设计师那种简洁的用色风格。产品写实的效果图和黑色配搭一贯的银灰色长盒,某种程度有点偏向几个主流旗舰产品的套路。产品背面有SN二维码追溯和产品主要的设计特色,在设计特色描述方面魅族并没有太多让我惊喜的地方,这可能跟魅族市场部对产品音频描述不善营销有关系。右下角依然是日系阵营倡导的HI-RES小金标,这几年森海等国际品牌纷纷加入海瑞丝套餐,不过很少人知道真的要国产耳机不少产品,进入日本市场还得缴纳日本某公司的磁铁专利费用。考虑到包装运输,磨砂纸营造的保护和仪式感还是很有必要,魅族产品早期包装都是折腾的不得了,这或许跟日本设计师过于较真有关系,最近看多了值得买上的无印风连我自己都被洗脑了。耳机嵌入海绵套几乎是耳机包装行业无解的套路,到底怎么衬托出更好的点缀感。这一点索法其实也考虑过不少折腾方案,最终还是选择了网布嵌入比魅族LIVE这个还要LOW一些,不过对比欧美品牌魅族的收纳感还是很让人舒服。尤其是打开黑色包装底部整齐的海绵套收纳和白色金属收纳管,耳机包齐齐整整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感觉一千多买个耳机的开包感,LIVE包装还是能够达到超越预期的溢价能力。最早硅胶套彩色风格是索尼确立的,事实上黑色海绵嵌入各种轴管颜色的硅胶套让人呈现简洁深刻的色彩冲击对比。以往我给国内几个品牌做顾问在包装建议上,我觉得这个案例非得拿出来说一下,然而真正做好的也就魅族一家罢了。这个是我最不解的地方,虽然不少品牌都有三防收纳盒,某些厂家甚至直接采购大品牌或者是金属切割一套出来,可魅族这个收纳盒给我感觉就是有钱能折腾的案例。自己开了一套模具也就算了,内部内衬也是弄了一套,给我感觉就是有钱做耳机在供应链上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打开收纳盒内u,上下两层硅胶套内垫确保了冲击和收纳,不过旁边侧面的收纳管留空地方感觉做的不够合理。事实上很多人吐槽这是846的祖国版本,事实上舒尔也有国内工程师而且舒尔主要针对的更多是专业市场,民用入耳市场确实在国内早期是舒尔倡导了中高端消费,包括对MMCX的接口标准普及到消费者习惯上。然而LIVE的造型上根据我了解一开始并不是像这个造型,不知道为什么从魅族EP2X那种原来计划的风格跑到了LIVE这种道路上。事实上大多数多单元非定制公模最好做的,基本就是类似舒尔这种布局,在产品装置结构和稳定性甚至是生产良率等因素。在造型数据上几乎只要把魅族透明的部分用颜色遮挡起来,一般消费者可能就感觉设计就不一样了。透明部分如果不加红色标记R声道耳机,还是不大容易联想到846的身上去。关于LIVE的单元配置和一些设计看法:魅族向楼氏定制了低频复合大单元61809以及中高频复合小单元31129,作为一款三分频的纯动铁产品设计思路来说,双复合单元结构更加稳定高效,2+2的结构在很多案例上比2+1更加在能量密度两方面达到平衡的衔接,尤其是在声音细节密度=高端溢价的口味潮流里,反而简单粗暴的选择直接用楼氏定制复合双单元的供应链优势碾压过去更方便。对于动铁多单元产品来说,一个是分频部分的合理分配能够同时考虑后边的修正和滤波问题,因为动铁单元是前向导管发出声音,对于前出音导管的束导作用设计非常关键,高低频两组单元采用了独立金属导管部分作为混响通道。当然很多半路出家或者所谓的KOL大神并不懂得多单元设计中,混音位置的正确性和关键数据修正差距到底有多大。事实上耳机设计结构越简单高效越好,往往呈现给消费者很长很复杂的爆炸图意义不大,特别是核心单元部分不是定制或者自主设计,对于产品声音可调空间也就容易受到一些基础性能不足导致风格上的限制。例如笔者某款耳机喇叭低频不行,曾试过填充内部空间压缩容积,但这样做安装良品率会受到影响和模具造型改动而放弃,最终又必须完成符合腔体的新单元开发。一般针对量产型的代工产品我们耳机行业都会各种妥协,而魅族这款LIVE实际开发恐怕已经和业界传闻一样超过一年多的时间,所以楼氏定制单元恐怕也是计划之中的产物。当然有些萌新认为这是跟楼氏买方案,事实上绝大部分单元供应商不负责产品成品的调音,而市场上一些打着联合研发动铁单元的品牌也有些过营销化。不过魅族团队在单元设计方面的经历很资深,拥有的体量也足以支撑他们在供应链上深度设计。线材做工:此外LIVE的线材,我个人感觉就是原线的素质和麦克按键相当不错,不过按键的反馈来说键程有点偏短,手感方面比较中规中矩。另外有人吐槽带线控的耳机肯定音质不好,或者是线控设计不够专注HIFI这点也是脑放偏大了一些。而LIVE配置的线控用了MEMS,目前这种麦克风已经是市场上最好的选择,一般拾音都不舍得都花几个下去,标配线芯8芯的镀银铜线也是下足了本钱,主要是无焊点方面做工确保了声音的通透性和稳定。插头部分也是镀金和双料插头,当然我确实有点无法接受这个插头和收纳线扣有点沾灰的问题,毕竟外壳料为了增加手感都是硅胶料有点砸成本的套路。官方还留下了一个5N升级线的备选方案,不过目前还没有上市,一些好的线材确实具有改变声场和三频调整的能力,甚至有一些韵味和空间感的各种微细改善也比较大。但为什么这类线材很少走入量产化产品呢,一般都是成本偏高的手工线材居多。特别是发烧线材市场确实水分很大,无论是品牌商或者是哪怕森海这类大公司也只会在旗舰产品做线材优化,以减少从成本和批量需求的货期压力。关于声音:事实上谈到这个部分我还是有很多犹豫,因为这款产品热度太大了也确实性价比很高,可是每个人都不一定都有同样的喜好标准和同样的测试环境条件和对等的经验。从发烧友来说这款产品可能很多东西还是保守偏老烧,从萌新角度来说这款产品可能真的不够一耳朵讨好,其实舒尔也是这种类型偏向舞台监听的风格。最后就是它本身的风格其实不存在于现在的国产声音设计体系当中,LIVE算得上自成一派的风格产物,而且设计师本人也很少做国产耳机品牌的调音。关于导管和声音关联影响:考虑到这款产品很多人对导管的迷惑,我个人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先谈一下LIVE的个人导管选择方案。首先笔者已经大致了解了值友和贴吧的不少反馈,有些人建议桶掉导管部分的阻尼网,其实我个人建议不要这么做,因为人为损坏没有保修。而且不喜欢有滤网影响,其实可以考虑不安装导管直接上套也可以带的稳当。三款导管分别是黑色-中性默认安装好的均衡套:我感觉这个管子也就是高低频总体解析都比较均衡一些,但是给我感觉稍微有些高低频刻板,尤其是人声部分和乐器的中高频的舒适度长久听不够理想,所以我选择舍弃黑色。白色-+2db明亮标配在收纳管:这个管子对于高频确实有一定的加成,尤其是乐器明亮度,声场的空间高度等高频对空间的支撑改善确实存在,不过考虑到整个乐器的音色舒适度,这款导管的给我的感觉还是过于刺激了一些。蓝色--2db饱满标配在收纳管:对于中高频削减,这款导管事实上对低频没有过多的抬起加强,反而是整个中高频给我感觉更加舒适耐听。尤其是配合11mm(L)惰性海绵声音非常舒适饱满,最后我会选择这个方案作为评测核心选择。声场:耳机的声场很大程度除了自己的本身局限,播放器前端的三频走向和风格类型也是一个关键。LIVE的声场属于很典型的中小型近距还原形态,本质上不少播放器对它的声场横向表现不是那么理想。目前笔者试过LIVE最理想的声场形态,是在AK KANN下边感觉声场非常中正宽阔,特别是声场宽阔同时不会感觉空间细节不足,这一点国砖中低端产品很难做到。一般情况下,LIVE的横向声场不是那么宽阔,给人感觉人声前靠乐器前靠,即便是一些很渣的前端也能突出这个部分,不过导管作用对于低频和纵深空间处理的很好,本质上LIVE的导管应用对比846的迷宫腔体在声场纵深自然一些,而846声场相对宽阔一些比较固定和刻板一些,其实这也反馈LIVE在受到某些大声场高密度前端下的差异化要比846要大不少。低频:测试音乐:Steve Strauss Closer / Steve Strauss Youngstown&LIVE最具优势的地方莫过于低频设计,动铁多单元最糟糕历史问题就是太过于像敲铁皮。就连威士顿W40和535我也经常在贴吧看到有人这不是我要的声音,那种硬硬的铁皮声不喜欢想出掉之类的,这也是初次聆听动铁的低频不喜欢缘故。事实上在846之前很少多单元动铁通过迷宫腔体手段衰减出比较宽松的低频,而LIVE则采用双导管和复合单元的形式,整个低频声音设计偏向动圈方向靠,其实是目前高端定制和多单元动铁耳机主流的溢价。设计师其实很大程度参考了市场一些高端产品的案例摸索口味变化。本质上动铁耳机做成动圈的低频才是目前最难做好的一个设计手段,同时下潜没有过深导致声场紧迫和影响到一些自然感,背景的鼓点和沙锤微细细节能够很好表现出来,在这两首歌曲里空间和乐器以及人声的录音都很舒适表现出跟低频间的梳理关系。可以说低频不混在一块或者有鲜明的弹性和音色在测试低频是最为关键。LIVE的低频弹性在多单元动铁里边算得上非常灵活,尤其是我非常喜欢它在音乐收尾的金属低频方面也做的没有多少僵硬,这对于以往我听到的动铁产品来说几乎都很难做到这种水准,完全不一样的音色。很大程度上LIVE呈现出让动铁也能够像动圈一样表现出良好低频弹性和泛音,尤其是音色没有变得敲铁皮这点已经很难得,不过某些坑人的国砖前端可能还没有一台VIVO XPLAY6那样更好表现这一点。中频:测试音乐:Eugene Ruffolo Beyond Love &如果说动铁最糟糕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人声的情感表现问题,中频不够丰富自然的变化往往让动铁耳机人声情感不够。尽管不少厂家吹牛逼说自己的圈铁人声情感满满,其实音染也是一塌糊涂的让很多音乐变了味道。LIVE好在是很适合人声丰富层次感的一种音色走向,很多人以为这是人声糊的表现。其实动铁最大的问题是人声干硬,人声齿音和嗓音的部分变得非常像金属味道过于尖锐刻板。因此要把中频部分做到恰到好处的顺滑感是很难的,在取舍中频质感解析和顺滑感这个部分,LIVE选择了糊了一些中频部分音色的质感,让人声部分总体变得更松软一些。如果把LIVE进行盲听,可能大多数人还不容易分辨出这到底是动铁还是动圈的人声。然而LIVE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随便拿个手机去听很难了解到其实大多数苹果设备和手机在人声情感上做的并不好。这个部分我比较建议AK家的播放器和凯音的播放器,哪怕是最差也得弄一台vivo XPLAY6也很容易感受到LIVE的优势。同时白管和黑管在人声中频和乐器中高频上影响了中频的平顺感,往往用这两款导管几乎就不能谈什么耐听,很大程度上我更喜欢-2db饱满蓝管的原因也是这个关键。中频听起来都不舒服还真的一耳朵没办法听下去,也可以萌新理解为另外两款导管的中高频解析过于暴力,我完全无法接受那样的声音。而且从中频部分来说,LIVE确实还是有挑前端的问题,中频太坑的器材就不要考虑剁手了。不过索法A45和ZX300A这些我觉得也是可以在接受范围内。高频:Sara K.I Can Stand The Rain选择-2db导管+11mm海绵的关键优势,就是高频部分终于能够减少绝大部分的刺激感。特别是没煲开的LIVE我感觉真的可能是一般人听不出来为什么需要煲机,因为事实上高频音色主要是音色上更加灵动,尤其是一些微细节的泛音和弹性都能勾逐步出来。大概最少也要二三十天的样子,估计大家也就可以初步了解到这种感受。我只能说LIVE虽然定制了新单元,但是内部导管是金属导管,除非动铁单元和整体部分经过大量煲机,否则高频部分也比较难平顺。而且在海绵套选择尽量选择长管,还好LIVE配置的是惰性长套佩戴上问题也不大。LIVE的高频在不同的机器下可以很明亮,也可以是那种油光不刺激的明亮形态的高频,总得来说LIVE的高频形态是唯一最像动铁调音的地方,不过LIVE没有考虑把高频做的很薄很尖的走向。整个高频的质感和泛音非常饱和,尤其是一些弦乐的表现在高质量录音下,独奏的音色非常富有惊艳感。当然我建议有这种喜好的人可以考虑买台AK KANN专门聆听DSD,然而到底会不会有这个层次的发烧友剁手LIVE这点我反而深思了一下子。特别是大声场编制中,这样的高频不够纤细会影响整个空间的宽阔感,而且中低频密度有点稍大了一些,这也是LIVE不大适合大编制,特别是不少国砖低频太软量大就更坑。真要听大编制最少也得AK KANN之类的风格播放器,而A45听个ACG大声场也凑合,ZX300A高频则会反馈的偏暗可是层次饱满不少,这也是LIVE在高频素质上很容易反馈出前端实力的地方。2.5换线是否效果拔群:首先考虑到LIVE可以换线,又过年没时间去弄线淘宝也买了一根一般般的2.5平衡舒尔线材,感觉LIVE还是相当值得玩换线的。主要是空间指向和分离度提升很大,其次就是一些人换线不换前端,可能原来的机器声场不好,这些人也没有发现也是很关键在这里。最后就是声场跟录音也有很大关系,你听一些声场不大的音乐找寻声场改善,我还是建议不要浪费金钱投入了。总得来说LIVE的换线思路是,不能找一些音色太冷的线材损失掉原来温润的优势,银线之类的可能一下子让解析和声场出来,其实声音会很薄让人感觉不耐听,好的银线虽然综合提升好却很贵,复合银线做的好的也不多,所以真正考虑换线这个问题也是很头疼。如果不考虑太大投入,尽量选择一些靠谱的单晶铜镀银的线材,不用太贵也是可以的。总结:事实上这篇LIVE的评测文,本来年前就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评测,只是涉及到这款产品很多争议的地方我都会有些看法想整合起来给值友参考。声音风格还是让很多人脑补去846的方向,也有人更多觉得这就是W40的动圈口味增强版本,事实上LIVE的声音风格还是很有独创性,但很多时候魅族在耳机设计上和产品投入方面,动圈和蓝牙的优势反而更为突出一些。LIVE给我的感觉是魅族只是在投入高端产品市场,秀一下做工和调音上的功底,很多方面也只是魅族团队目前实力上的冰山一角。其次是LIVE我感觉被不少人影响了最终产品的效果,它的声音例如导管考量方面,个人还是认为只有偏饱满的蓝管才是正道,其余的导管都不是那么讨好老烧也是我个人看法。因此个人用最简单的语言总结起来,这就是一款声音饱满类似动圈的多单元动铁,喜欢薄声大声场的人完全可以不用考虑,除非你本身是KANN的用户或者播放器声场足够大,这款塞子更适合乐器和人声,至于非要定位流行也是各人看法不同!因为我一般都是拿来听动漫歌曲和纯音乐,当然更多是一些游戏音乐和纯音乐偏多一些,笔者本人也极少听流行曲。推荐LIVE搭配播放器和前端:VIVO XPLAY6 &SONY A45 SONY ZX300A AK70MKII2 AK KANN 凯音N5II 乾龙盛QA361
已有164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魅族 LIVE 四单元动铁耳机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Anker超极无线充
申领:20积分
搜狗Sogou Travel Translator
搜狗旅行翻译宝
申领:20积分
逸途科技 ET-Yidou 0308尊贵版 翻译机 逸豆智能旅行管家
申领:20积分
小瓦扫地机器人青春版
申领:20积分
极米无屏电视Z6
申领:20积分
畅呼吸智能空气净化器·超级除甲醛版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Mi6蜂巢锁暖科技2 in 1型动衣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pro7plus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