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随着经济的发展 矛盾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是否矛盾,为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乃至理论界出现了怀疑、动摇甚至主张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看法,这是不正确的,也是危险
  周为民(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
  卢周来(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他明确宣示: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哪些新内涵?本刊特邀请专家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编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正确的大战略,不可改变
  主持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党确定的关于国家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用“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这样坚定鲜明的语言来强调坚持这个中心,有什么深意?
  周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正确的大战略,不可轻变,以任何动听的或难听的说辞来改变都不行。制定正确的大战略固非易事,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它也很不容易,同样需要有清醒深刻的战略思维和良好的大局观,需要有清醒的战略和足够定力,否则就会在两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对大战略的动摇。一种情况是出现了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另一种情况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等)这个大战略来说,目前阶段,恰恰是同时出现了这两种情况。一方面,经数十年努力,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空前,经济实力大增,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其中既有长期存在以至不断积累加剧起来的,又有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产生出来的。于是,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若干怀疑、动摇乃至主张改变这个中心的看法。比如:有的认为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不需要再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而要以别的什么为中心;有的则把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归咎于这个战略,以至要否定它。说法虽有不同,但无非都是认为现在有“条件”或有“必要”来改变和纠正这个战略了。这样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也是危险的。如果真这么做,那么将有可能导致全局性、根本性的大错误。
  邓小平是一位大“战略家”,不仅以卓越的战略思维和智慧制定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而且以非凡的定力坚持这个战略。当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中国发展的大战略上发生动摇,所以一再告诫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动摇不得。而目前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出现的那些意见,正是他生前最担心的。由此可见,胡锦涛同志以“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这样坚定鲜明的语言来强调坚持这个中心,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意义的。
  怎样正确看待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种争议
  主持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近两年来围绕还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产生了不少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您怎样看?
  周为民:争议有很多种,如有一种意见认为,把经济建设确立为中心任务,就忽视了其它方面的重要任务,如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等。这种看法是偏颇的。强调中心,并不意味着脱离全局,丢掉其它方面。恰恰相反,中心正是就全局而言的,如果不是着眼于全局,也就无所谓中心了。同样,如果没有中心、重点,就不可能真正发动全局、把握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的正是展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这个战略思想抓住了在决定现代化全局意义上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重点,因而是完全正确的。离开这个根本、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发展的全局。
  另有一种意见,批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物本”思想,忽视了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这种批评也是不着边际的。为什么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直接最深刻的原因来自改革开放前长期脱离这个中心以至民生长期艰困的严重教训,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在于尽快改善民生,尽快使人民摆脱长期、普遍的贫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富民思想差不多是同时提出的,前者是中心任务,后者是这个任务所要达成的目的,不确立这个中心,不牢牢抓住这个中心任务,就不可能使人民摆脱贫穷而达到温饱、奔向小康,这就是“发展是硬道理”的道理。这个道理十分清楚,也是三十多年来使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实践逻辑。诚然,现在仍有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需要认真解决,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艰巨性,正是说明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动摇不得的道理。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进而导致以GDP增长为唯一目标的现象。这种看法也不正确。经济建设当然要求经济在数量、规模上的增长(GDP是其基本指标,不应轻视),但并非等同于增长,经济建设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创造财富、增强综合国力,是实现长期、整体的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在认识上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理解,在实践中是没有做好这项中心工作,这才是要着力纠正的问题。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本身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只能说明这种看法同样错误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同于片面追求GDP增长了。
  废然放松、脱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进程就迈不过关键的一道坎
  主持人:在当前阶段,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有哪些现实依据?
  周为民:首先,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的现状决定的。多年来,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在党的文献和领导人的讲话中,一再强调“两个没有变”,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第三个“没有变”,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加上这一条,明确“三个没有变”,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清醒判断,也很有针对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根据就在这“三个没有变”。
  其次,这是由中国现代化目标与任务决定的。中国的现代化正处于十分紧要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诸多曲折,付出了沉重代价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发展路线(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才得以确立,中国终于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自那时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便成为全党的一项战略共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尽管遇到种种干扰,但正是因为全党坚定地维护了这个战略共识,所以才有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空前成就。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尚可能功亏一篑,何况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果以国际标准来看,中国还有上亿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还需要十分抓紧已经不多的时间来做艰巨的努力,更何况要完成本世纪中叶的现代化目标还有更重的任务。在当前这个紧要的半途上,如惑于干扰,废然放松、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已持续30多年的,也是数十年来最有希望成其大功的这一轮现代化进程就迈不过关键的一道坎,以至就此落幕。果真如此,中华民族的前途就难以预料了。
  第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首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本清源地重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首要的一条就是明确这一点。诚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其基本精神和要求,也鲜明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固然不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动摇、脱离这个中心,就是动摇、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动摇、脱离社会主义。
  要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心一意谋发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主持人:目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哪些现实紧迫性?
  卢周来: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未来我们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面临的任务纷繁复杂,需要从事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国家不发生大的外敌入侵,我们就必须始终通过牢牢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实现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也正因为“三个没有变”,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因此动摇不得。也只有经济发展了,主要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了,才能为进一步解决其他矛盾创造条件。仅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例。我们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在我国,GDP每一个百分点增长可带动80万至100万新增就业岗位。“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年均新增900万就业岗位目标,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实现。
  目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这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契机和条件。而能不能继续抓住机遇、积极用好机遇,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即使不去主动挑战世界秩序,也可能因触及国际既有利益格局而遭受围堵与打压,我们面临的外部挑战将日趋复杂,“机遇窗口”并不总是为我们打开。这更要求我们倍加珍惜眼前机遇、抓住眼前机遇、用好眼前机遇,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
  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内涵
  主持人: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种提法有什么新意?怎样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卢周来:这一思想并不是简单地重申党的基本路线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伟大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同时还根据时代要求,赋予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的内涵,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周为民:这其实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思想所要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论断正确说明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二者是完全统一的,是逻辑一致的,如同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是统一的、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对立的一样。离开科学发展,就不能正确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这是不言而喻的,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决不是科学发展观,脱离这个中心,所谓科学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只能是一句空话。
  真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键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
  主持人:那么,怎样正确地在科学发展的意义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
  周为民:在科学发展的意义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的任务是尽快转变增长方式,从而有效调整经济结构。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其一,我认为还是“转变增长方式”这种提法更准确一些,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问题的症结在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主要靠高投入带来数量、规模的扩张而缺乏结构变革的增长方式,不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所谓经济发展,实质在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种发展是在结构变革中实现的增长。从这种意义上讲,转变的目标就是要把旧的增长方式变革为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方式,所以应当是转变增长方式而不是转变发展方式。其二,这里所说的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二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即经济结构问题是由旧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明确这一点决非无关紧要,因为由此可以知道怎样才能达到结构调整的功效。
  但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已提出很多年,历经几个五年规划,迄今无根本的突破,而旧的增长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强化。为什么?因为改革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坚”长期未能取得实质进展,旧增长方式的体制根源仍然存在。增长方式的问题说到底是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来自旧的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经济的方式。改革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架构和形式已初步建立,但仍远未完善,主要的问题是市场机制在要素市场上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行政性的力量仍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支配着资源配置,初步形成的市场体制相当明显地表现出权力控制市场的某些特征。只要这种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主要以政府、垄断性国企的大规模投资来拉动GDP指标的旧增长方式就转变不了,资源不当配置就避免不了,经济结构也就调整不了,因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基础、过程都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没有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将仍然只是一个口号。
  胡锦涛同志已明确指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因此,当前要真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键是要真“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但令人忧虑的是,一段时间以来,正当仍处于半途的改革亟待深化之际,在一些方面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改革的迟滞延宕甚至摇摆后退的现象,本是属于改革对象的一些东西反而被重新肯定。改革的条件和机会由于这样一些原因而正在继续流失。这种趋向亟须扭转,否则发展的战略机遇势必随之丧失。
  要注重协调式发展、创新式发展、绿色式发展、共享式发展等理念
  主持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新要求?
  卢周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要有新的理念: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协调式发展。未来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更加注重创新式发展。未来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注重绿色式发展。未来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要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共享式发展。目前,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更是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此,未来我们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才能最大限度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主持人:黄月平人物漫画:孙晓纲作)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困境和路径导向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困境和路径导向光明网百家号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困境和路径导向——中国第八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作者: 王政武 《改革与战略》杂志社、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陈宇倩《改革与战略》杂志社)[摘要]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核心在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共建共享。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准确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科学内涵。资本导向的传统经济发展形成人发展的约束条件并导致经济发展“人民性”弱化,其突出表现为劳动者主体地位被虚化、公有制经济主体性弱化、不利于人发展的制度强化和资本对劳动的异化等导致人的片面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重点是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劳动主体地位,培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新动力;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社会生产关系本文刊发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6期。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关系民生保障与改善,关系社会政治稳定,以人民共建共享为核心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重要纲领和指南。面对长期以来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不力、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收入分配不公、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不足等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或者理论层面,更关键的是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核心,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经济发展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以之指导在经济发展过程和实践中怎么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需要构建什么样的制度来保障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目的的实现。为推动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广西社科联、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于-19日共同主办了中国第八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科研处和发展研究院、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基地、《改革与战略》杂志社共同承办,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协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光明日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内蒙古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云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近40家单位约80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主题演讲、专题讨论和闭幕会四个环节。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韩卫东致欢迎词,广西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沈德海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所长颜鹏飞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兼产权研究所所长黄少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许崇正教授,广西社会科学院寿思华研究员,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省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汤正仁教授分别作学术主题演讲。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基地主任巫文强研究员致闭幕辞。会议主题是“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会议围绕主题重点讨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分配、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共享发展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互动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建构等问题。有关会议论文、研讨及相关学者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核心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很显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遵循和坚持的是人民群众理念,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理念导向和战略指引,其最终目的聚焦于怎么样引导和保障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物质文化等需求,进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由此可以判断,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统一体,既聚焦和关注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又要求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一问题的解决。从与会代表的发言、论文所呈现的观点来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普遍共识。其中,颜鹏飞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巧玲教授和上海大学刘铮教授等提出了鲜明具体的见解。颜鹏飞教授认为,马克思发展观是关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推动世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现实的人作为发展观研究的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作为发展观研究的主题,把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寻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发展观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劳动者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观的根基。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发展观的继承,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规律性成果的提炼和总结,是对国内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争论的解答和升华,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由谁来享受发展成果,以及如何以改革促发展、如何规范发展、发展如何对接世界等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发展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①朱巧玲教授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所阐述的“只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发展是为人及人类发展服务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等思想是一致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就是是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②刘铮教授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认为公平问题具有历史性,反对抽象片面地谈论公平问题,应始终把社会公平问题置于现行的经济和社会中进行系统科学研究;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提供了思想基础。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韩东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完善。④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丘小维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有品质、根本立场、基本原则相一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为研究主题,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充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与其是相一致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在现阶段的具体展现,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⑤二、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指向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马克思在其理论中早有明确阐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资本优先于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对人的发展的抑制甚至是异化,正说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也彰显出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导向、为目的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在本次研讨会中,对于该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内容,即如何认识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如何正确认识、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的人民的内涵。(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认同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和致力解决的问题。尽管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各种因素的阻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一些经济发展与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但这只是发展过程中局部和阶段性问题的呈现,而不应是对经济发展“人民目的性”的否定,更不应对此进行逆袭和阻挠。巫文强研究员认为,经济发展是以人为基础又以人为目的的社会生产活动;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产生就是为了要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开展社会生产活动需要以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企业的经营发展只是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不能把企业经营发展的目的与以社会生产活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目相等同,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或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始终都是为了要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问题,依据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来进行。⑥广西大学李欣广教授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基本常识,财富生产只是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手段,人的能力与个性全面自由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标志。⑦韩东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阐述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他认为,把人的实践作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主体,重视和发挥人的作用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是而且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最终要服从于广大人民的利益,服从于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以人民的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允许和鼓励资本的存在与发展,但其首先是以服务和满足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引进和发展资本来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但必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回归到人民发展的本源上来,由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⑧华中农业大学梁伟军副教授认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经济活动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和实现全面发展,这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经济发展应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导向,更加注重个体的生活是否幸福,个体的能力是否得到自由发展,而不是单一实现国家富强。⑨《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社长助理王政武认为,一切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成果都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坚持人民导向和人民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可能,经济发展的最高尺度应是人的幸福最大化。⑩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自人类产生以来就被固定下来,只不过是在不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下,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本真关系被有意或无意掩盖。经济发展必须服务于人的发展,只能是创造人的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不是使人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更不是经济发展的奴隶。人类劳动方式、改造自然能力的差异并不能掩盖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本质关系,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经济发展对人的发展的从属性永远不会改变。⑾此外,广西师范大学黄锡富教授结合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⑿,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刘涛副教授从共同富裕角度⒀,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金石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问题,广西师范大学李宏斌研究员、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副教授雷德雨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⒁,广西师范大学廉超结合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广西大学蓝梦芬从农业现代化视野⒂等,对经济发展与人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均认同经济发展要服务于人的发展。(二)科学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层面上,而是要厘清和把握好“人民”的概念和边界。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群体对人民的内涵有不同认知,特别是资本持有者和劳动者对该问题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从与会代表的发言和观点来看,尽管对人民的内涵的表述方式各异,但主要还是聚焦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侧重于指向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大人民群众,即劳动者。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施九青教授主张要认真准确区分“以人为本”“人本主义”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和差别,把握好前两者中的“人”和“以人民为中心”中的“人民”的关系和本质差异。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与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的人本主义,都承认人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都把百姓的作用看作是维护自身存在和保持统治地位的工具,但“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人身依赖关系,而“人本主义”表现的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的独立性的增强。“以人为本”它只强调人是主体的意思,不能准确表达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它既包含一般人的共性,又含有特殊社会形态具体的社会内容,这里面的人既可以是抽象的或作为自然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整个人类,一国公民,某一阶级、阶层、群体,或具体的每个个人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有具体规定的社会中的现实的人,即人民、劳动者大众。“以人民为中心”比“以人为本”突出地表达了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导向,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⒃常修泽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实质的一致性。要准确把握“人”的三层内涵:横向上是“全体人”、纵向上是“多代人”、内核上是“多需人”,在共享发展时发要防止把人的内涵狭隘化。要把“人的发展”贯穿五大发展理念体系,防止“物本位”和“官本位”,保证人的发展落到实处。巫文强研究员认为,人民作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需要作进一步规定。第一,人民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基本成员,至少占社会基本成员中的95%以上。第二,人民必须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的社会基本成员,在中国则必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正面作用的人。第三,人民是由众多社会基本成员组成的集体,有共同的目标、利益和命运,在社会中是一个人员数量巨大的命运共同体。第四,人民是一个与敌人相对的政治概念。第五,人民不同于公民、国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语境下,人民作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他们是在社会主义生产活动或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能够被赋予主人公地位、能够获得平等经济权利的人。⒄内蒙古大学王岩教授认为,人民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中的“人民”主要是指劳动人民、劳苦大众。在资本占强势地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中的“人民”要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相关论述来定义,所有人要靠劳动来谋生,而不是依靠于资本。⒅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卢现祥教授对于“人民”表示不同看法,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的“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作为经济学概念不好操作。三、资本导向的传统经济发展形成人发展的约束条件并导致经济发展“人民性”弱化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力来源于资本逻辑导向下的偏向于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一系列制度作用的发挥和潜力的释放。正是对资本的过度追逐和不恰当利用形成了人发展的约束条件,甚至构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主体地位被虚化、公有制经济主体性弱化、不利于人发展的制度的强化和资本对劳动的异化等方面。重提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很强的现实诉求和紧迫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需要全面、客观和科学把握上述困境并探求解决方案。(一)劳动者主体地位被虚化和人的发展被资本异化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就来自于个人生产力的发展,通过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直接或间接推动其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其自身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关键的是以此创造有利于人发展的条件和使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因此,不管是从人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工具性”,还是从经济发展目标服务于人发展的“目的性”来看,人即劳动者都应且必须处于主体地位,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进行相关经济制度设计的应有逻辑和理念,这也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及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实践。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矛盾冲突日趋严重,正如华南师范大学俞梅珍教授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劳动力市场化虽然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但在中国劳动力供需悬殊、资本极具稀缺性,而且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对财富增长的贡献率的背景下,劳动严重依附于资本。劳动依附资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驱动以及由此作出的以GDP为主要考量标准的官员问责制、考评体制等的作用下,民生问题被严重忽略,甚至不惜推行使民众利益受损的发展项目来谋求经济增长,由此导致劳动者身份发生较大变化:“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占据了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就业的工人具有比较明确的雇佣劳动者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本,服从于资本增殖的需要。⒆首都师范大学张敏主要是从金融化资本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探讨其对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消解。她认为,金融化高收益具有双面性,过度追求金融化资本收益最大化可能会加剧两极分化并导致人异化。在她看来,人是不同于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特殊力量,劳动与资本的地位、人和资本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只有人、人的劳动才是能动改造自然的要素;虽然财富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但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作为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颠覆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使人成为异化人、物化的人。⒇王政武认为,把经济增长加速、经济规模扩大和资本收益最大化作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资本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劳动被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和工具,劳动不但不再处于主体地位,劳动关系的主体、内容、性质和调节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资本成为起支配作用的主体和他人劳动的所有者,资本持有者和劳动者并不是完全的平等和双向选择的关系,劳动者处于被选择的弱势地位。完全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导致劳动有悖于劳动的本质和劳动对人发展的促进作用,压低劳动者工资,甚至是克扣、延迟发放工资,迫使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外部化、社会化,延长劳动时间和提供较为简单的劳动条件,减少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劳动者就业话语权不足、劳动安全权益保障不高、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低等使部分劳动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21)(二)不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缺陷形成了人发展的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怎么样以人民为中心以及结果如何,要通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来使其得到保障。正因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和坚持的是资本导向逻辑,以此为目标导向建立的相关制度必然是不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部分与会代表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侧重从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共享制度等方面论述其对人的发展的抑制。俞梅珍教授认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由此导致中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未全面化、保障水平低,经济发展与人民享有公平的公共服务不协调,促进人的能力增长,满足人发展需求的科、教、文、卫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供给不均等,一部分民众基本生存权保证问题尚未解决。(22)华南师范大学江波教授认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缺陷是导致公共教育、医疗、公共图书馆、公共交通服务等资源分配与供给不足,由此导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发展条件和空间存在差异化的重要原因。(23)此外,持有不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缺陷形成了人发展的抑制观点的代表还有巫文强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李鹏教授、朱巧玲教授、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陶泽元教授、黄锡富教授、李宏斌研究员、刘涛副教授等,鉴于有些观点比较相近,在此不再赘述。(三)非公有制经济强制性分工导致劳动异化和人发展的片面化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很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并促使其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条件。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催生出了许多不利于人发展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曹宗平教授、吴靖、李倩认为,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分工的强制导致了劳动异化,从而对私营经济中劳动者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阻碍,如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的主体意识弱化;劳动者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异化,人的劳动自主性减弱;劳动者同自己的人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精神生活片面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社会关系畸形化。(24)黄锡富教授认为,新自由主义认为公有制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公有制经济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只有私有化才能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是错误的。实际上,私有化只能导致社会贫富分化,经济社会发展只能是为资本服务,而不是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发展服务。读书难、住房难、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的产生和扩大与私有制所倡导的市场化、私有化等有很大关系。(25)有关代表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私有财产向资本持有者的集中会进一步加深劳动异化的程度,被资本控制和支配的劳动也就必然会带来财富的增加与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资本对劳动的控制、支配问题与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相关制度设计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现实存在的就业市场化、住房市场化、教育市场化、医疗市场化等问题,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膨胀、私有制扩张的结果和具体表现。(26)在研讨过程中,虽然有些与会代表的观点没有直接表明私有制经济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负面作用,但他们发言中关于公有制经济对人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也直接或间接折射出私有制经济对人发展的条件约束的意味。如贵州财经大学刘明国教授认为,中国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国有企业的税收。国有企业具有人民所有和公有的性质,而不是与民争利,其所上缴的税收就是通过国家财政分配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逻辑和路径(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管什么社会形态,社会生产关系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反作用于生产力。显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根本区别,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必然促进人与经济的同步发展。要真正做到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重构原有的生产关系,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必须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力相适应。这个问题极为重要,但却又被不同程度所忽视。巫文强研究员认为,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就是坚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占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基本成员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生产关系以便开展社会主义生产活动或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只有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关系,国家才能够真正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活动,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社会成员的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才有可靠的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要选择使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保障的生产资料公有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坚持在社会生产中建立越来越平等的劳动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和分配关系;坚持确立按劳动分配为主兼顾其他生产要素收益的社会分配原则。(27)王岩教授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规定的生产目的引领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特征和性质。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落实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引领社会经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围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所规定的生产目的深化改革,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各个领域构建和完善体现绿色发展、利益共享的管理制度及政策体系,引领生产力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不断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8)刘铮教授和许胜飞认为,要不断调整和理顺生产关系,让人民获得共享发展的就业机会、共享发展的基本权利和创造共享发展的成果分配机制。(29)与上述代表所有不同的是,朱巧玲教授以重建个人所有制为切入点提出建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的社会生产关系。在她看来,马克思提出的在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体现劳动者个人所有权的所有制与资本主义的个人所有制具有本质的区别。但马克思只是描述了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框架,并未对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劳动者结合方式、占有形式以及权力配置作出清晰阐述,也未对未来社会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提出明确的规律和系统性讨论。她强调,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重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矛盾,因为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体现劳动者个人所有权的所有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只有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能使人民拥有足够的财富、生产要素和自主权,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0)(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主体地位中国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以社会主义为前提和基础,由此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内在要求,对此大部分与会代表表示认同。寿思华研究员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坚持公有主体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是私有制,这是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经济与政治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的存在和私营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不是说要放弃公有制。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不能因为私有制在现阶段的一定程度发展而否定公有制。汤正仁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保障了人民大众对生产资料的共有权以及个人所有权,是人民能够真正当家作主的基石,也是确保人民大众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前提条件。(31)李鹏教授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根本的制度前提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公有制经济,任何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的补充和调节,都不足以保障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32)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不但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还要解决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要通过公有制形式保证人民能够参与公有制运行和实现人民的利益,现实中的社会第三方参与度不够,问题不出在公有制,而是出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重点是怎么更多地引入最广大最广泛的人民参与整个公有制的运行监督与管理,更好地体现人民性。曹宗平教授和吴靖、李倩通过分析公有制经济改革对非公有经济引起的劳动异化和人的片面化发展的矫正作用,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只有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条件下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3)黄锡富教授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保障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和保障广大人民根本利益。(34)陶泽元教授认为,只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只有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并有计划进行安排,劳动和生产资料结合以后,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韩东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中,所有制基础由公有制占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构成,公有制主体地位决定了整个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资本的发展,是人民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为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本身的发展,长期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可以把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交换中可能会产生的雇佣劳动关系限制在一定范围,使其受整个社会主义生产的制约,保持社会主义性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35)(三)坚持劳动主体地位,培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新动力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突出和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劳动主体地位回归来体现,而不是劳动被资本控制和异化。中国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做到真正坚持劳动主体地位构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经济发展生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朝科教授认为,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和坚持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问题。应把所有的劳动过程作为逻辑起点和范畴,由此构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的理论框架。第一个层次是在劳动过程中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第二个层次是劳动过程结束后的劳动成果分享,保证人民要有权平等分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第三个层次是离开劳动过程以后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通过构成完整的社会制度体系来保障每个人在离开劳动过程以后有权利有机会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36)李鹏教授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制度和政策,要突出价值创造上怎么回归劳动价值,如何体现尊重劳动价值,才能体现如何尊重劳动人民。(四)构建有利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就是要保障人民共建共享,能够公平、公正、有效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怎么样共享、以什么方式共享、共享的效果如何以及怎么样保障和扩大共享的成效显得极为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有利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保障制度。对此,与会代表聚焦于共享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层面进行探讨。卢现祥教授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的制度构建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和号召上,而是要明确怎么样创造有利于人发展的制度条件、环境,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制度和行动。刘铮教授和许胜飞认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由应然转变为实然需要有基本制度的基础规定和具体制度的保障,建立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与政治、法律制度相适应的层级秩序或规则秩序。制度安排要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公平的机会,使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都能受益,获得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平等发展的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具体制度体系,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合理分配。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改革和完善教育制度,健全保证公共产品公平投入的财政投资制度、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公共产品服务,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利益差距。(37)俞梅珍教授认为,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要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重点是要完善多元筹资机制、财政制度要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换;借鉴国外以社会保障为功用的自然资源公共信托基金,构建全民所有制下的全民共享机制,让劳动群众政治上国家主人翁地位与经济上共享国有资源收益有机结合起来。(38)黄少琴教授从“五大发展”理念的生态协调、供需平衡和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发展、扩大有效供给等措施,创造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促进人民共建共享,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9)梁伟军副教授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必须构建共享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全面自由发展、把人民群众全面自由发展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成效的主要标准。构建共享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让人民群众共谋共建共享,重点要深化经济改革,充分发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及“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优势,整合广大人民群众在多样化诉求,推进社会就业、收入分配、完社会保障、精准扶贫等改革,增强各项制度的衔接性,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共享发展成果水平。(40)还有代表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安排和相关目标的实现要构建有效的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互补双重衔接的发展成果共享体制、利益调整机制,着重处理好国家与民众、企业与民众的关系。重点是要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税收政策,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为重点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建立利益共享型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参与企业和经济发展共建,推进劳动成果合理分配和利益分享。(41)此外,江波教授从收入分配制度、教育与医疗的供给与分配视角,(42)曹宗平教授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石油大学刘林副教授从收入分配制度,雷德雨副教授从改革共享发展体制机制、调整二次收入分配制度、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和公共产品供给与服务机制(43),丘小维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利益平衡和处理体系(44)等视角探讨了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共享体制问题。[作者简介]王政武(1982-),男,广西博白人,《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社长助理,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人的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编辑学;陈宇倩(1994-),女,广西南宁人,《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学。注释:①参见颜鹏飞教授在中国第八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及提交的会议论文《马克思发展观研究:兼论基于“李嘉图—穆勒定律”的西方普适性发展观》。②朱巧玲《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再研究——兼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生产关系的建立》,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1期第7页。③刘铮、许胜飞《共享发展需要制度支持》,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7至8页。④韩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期第6至11页。⑤丘小维《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研究》,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1期第26页。⑥巫文强《人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兼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0期第1至3页。⑦李欣广《人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8期第1至2页。⑧韩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期第6至7页。⑨梁伟军《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11至13页。⑩王政武《劳动主体地位回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逻辑与路向》,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年第1期第 页。⑾王政武《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经济转型动力的转化及路径》,载于《长白学刊》2017年第2期第113页。⑿黄锡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宗旨》,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4期第至页。⒀刘涛、宫善纪《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现实意义与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途径》,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4期第至页。⒁雷德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3期第17至20页。⒂蓝梦芬《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的广西农业现代化研究》,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2期第100至103页。⒃胡钧、施九青《论“以人为本”、人本主义与“以人民为中心”》,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1期第1至5页。⒄巫文强《人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兼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0期第3页。⒅这一观点由王岩教授在中国第八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讨论中提出,笔者进行归纳。⒆俞梅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矛盾冲突及缓解对策》,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2期第6至10页。⒇张敏《资本收益最大化与以人为中心发展的经济发展——基于西方金融化视角》,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0期第15至19页。(21)王政武《劳动主体地位回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逻辑与路向》,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年第1期第102页。(22)俞梅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矛盾冲突及缓解对策》,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2期第8页。(23)江波《论要素贡献、人力资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76至81页。(24)曹宗平、吴靖、李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视角》,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期第1至5页。(25)黄锡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宗旨》,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4期第至页。(26)王政武《劳动主体地位回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逻辑与路向》,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年第1期第103页。(27)巫文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用市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兼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于《学术论坛》2016年第12期第75页。(28)王岩《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规定的生产目的引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2期第5页。(29)刘铮、许胜飞《共享发展需要制度支持》,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7页。(30)朱巧玲《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再研究——兼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生产关系的建立》,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1期第6至10页。(31)汤正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3页。(32)李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载于《理论视野》2016年第5期第3至4页。(33)曹宗平、吴靖、李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视角》,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期第4至5页。(34)黄锡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宗旨》,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4期第至页。(35)韩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期第9至10页。(36)此观点由王朝科教授在研讨会发言中提出,经笔者录音整理归纳而成。(37)刘铮、许胜飞《共享发展需要制度支持》,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8至10页。(38)俞梅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矛盾冲突及缓解对策》,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2期第9至10页。(39)黄少琴、孙鹏《习近平协调发展经济新理念的特征与重大关系探究》,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2期第25至30页。(40)梁伟军《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11至15页。(41)王政武《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经济转型动力的转化及路径》,载于《长白学刊》2017年第2期第118页。(42)江波《论要素贡献、人力资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9期第76至81页。(43)雷德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载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3期第19至20页(44)丘小维《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研究》,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1期第25至30页。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