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无风险利率上调基本利率对港股市场有何影响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正常反应
  e公司讯,3月22日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中标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去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近期虽有所收窄但仍有不小的利差,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可进一步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作用。
责任编辑:zfs
黄金T+D 同花顺旗下
了解黄金交易>
一手收益波动达2.3%
*以上为黄金TD收盘数据 *投资黄金有风险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北京博星安徽分公司看香港上调基本利率对港股市场怎么样的影响?
所在区域: >
> 所属类别: >
联系人:电 话:用户认证:
  虽然美联储的此次加息动作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但对港股市场的资金面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美元兑港元上周五已经站上了7.8442的历史高位,美联储加息将导致港美息差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港元汇率进一步走低,无论是触及弱方保证金管局出手干预买入港元或利差导致资金流向美元,都会导致港股市场资金面有所收紧。
  港元面临加速贬值压力
  自从美联储2015年12月起开始施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以来,一共已经加息5次。市场几乎一边倒预期美联储本周将再次加息25个基点。
  随着美联储的加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将随之上升。而金融危机以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香港市场上资金面非常充裕,2015年香港的基础货币总结余曾经高达4244亿港元。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后,虽然总结余出现了显著下降,但截至2018年2月,香港总结余仍有1797亿港元,仍然保持很高水平,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保持低位。因此美联储加息导致Libor的进一步上升将加大港美之间的息差,从而导致港元出现加速贬值。
  事实上,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来,港元汇率已经出现了持续走弱。港元汇率自2017年初起持续贬值,美元兑港元汇率本月已多次升破7.84,其中3月16日盘中更是升破7.8442,刷新自联汇制度以来的历史高点,距金管局设定的7.85的弱方兑换保证仅一步之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日前已经表态,称若美元兑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则金管局将出手稳定汇率。因此相信在美元兑港元突破7.85之前,金管局并不会出手干预,因此本周三的加息,料推动港元汇率进一步走弱,或有机会历史上第一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7.85线。
  资金外流风险升温
  港元从1983年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香港金管局为汇率限定了波动的上下限,弱方兑换保证7.85,强方兑换保证7.75,在汇率波动至上下限时金管局将进行货币买卖,以对公开市场汇率进行控制。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港元汇率的贬值空间,但一旦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线,香港市场上的资金面将会出现被动收紧的局面。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本轮港元汇率走弱的直接原因是港美利差的扩大。美联储加息后,港美利差持续扩大,将进一步助推套息交易。将当美元利率明显高于港元利率,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借入港元换取美元套利,资金流向美元。叠加美国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和全球主要央行同步进入正常货币政策的态度,虽然目前并未出现外资大幅流出香港市场的现象,但美元回流不得不纳入香港市场资金面今年面临的一个风险。
  另一方面,一旦美元兑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将出手买入港元释放美元,以保证港元汇率在联汇制度的保证范围内上落。不过截至2月底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43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在强大的外汇储备支撑下,香港金管局对稳定港元汇价信心十足。
  香港利率上涨,对一切的借贷成本便会上升,就会冲击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而形成类似于1998年的“空头狙击”模式。香港的资产价格仍在高位,这一风险不容忽视。
  在1998年的港元汇率狙击战中,索罗斯等空头大鳄正是通过抛空港元,令金管局被动提高同业拆借利率,从而诱发港股暴跌,并通过提前做空港股而实现其“跨市场套利”。
  但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周四上午表示,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自2008年以来有超过1300亿美元流入港元,令香港货币基础大幅上升至1.6万亿港元,这庞大的货币基础为香港银行提供大量流动性,并将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推至一个很低的水平。
  有市场投机者认为,如果港元与美元脱钩,港元将逐步升值,并追赶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对港元而言,人民币的影响力不可否认在不断上升。自2010年离岸人民币市场在香港建立以来,境内和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的走势趋同,港元受人民币的影响逐渐增大。
  若香港主动放弃联系汇率制度,并让港币重新盯住人民币,有分析称,这对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而言,会更加有利。
  除了让港元盯住人民币的选择外,还有一种建议是,让港元从盯住美元转而盯住一篮子货币,这也是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的看法。也有人建议称,港元兑美元(7.75~7.85)的波动区间可以微调,这一建议可能更为合理。
信息管理(信息编号:2_)
Copyright& qd8.com.cn 版权所有. 京ICP证110417号同花顺财经
香港上调基本利率对港股市场有何影响?
来源:同花顺综合
  虽然美联储的此次加息动作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但对港股市场的资金面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美元兑港元上周五已经站上了7.8442的历史高位,美联储加息将导致港美息差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港元汇率进一步走低,无论是触及弱方保证金管局出手干预买入港元或利差导致资金流向美元,都会导致港股市场资金面有所收紧。  港元面临加速贬值压力  自从美联储2015年12月起开始施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以来,一共已经加息5次。市场几乎一边倒预期美联储本周将再次加息25个基点。  随着美联储的加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将随之上升。而金融危机以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香港市场上资金面非常充裕,2015年香港的基础货币总结余曾经高达4244亿港元。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后,虽然总结余出现了显著下降,但截至2018年2月,香港总结余仍有1797亿港元,仍然保持很高水平,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保持低位。因此美联储加息导致Libor的进一步上升将加大港美之间的息差,从而导致港元出现加速贬值。  事实上,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来,港元汇率已经出现了持续走弱。港元汇率自2017年初起持续贬值,美元兑港元汇率本月已多次升破7.84,其中3月16日盘中更是升破7.8442,刷新自联汇制度以来的历史高点,距金管局设定的7.85的弱方兑换保证仅一步之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日前已经表态,称若美元兑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则金管局将出手稳定汇率。因此相信在美元兑港元突破7.85之前,金管局并不会出手干预,因此本周三的加息,料推动港元汇率进一步走弱,或有机会历史上第一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7.85线。  资金外流风险升温  港元从1983年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香港金管局为汇率限定了波动的上下限,弱方兑换保证7.85,强方兑换保证7.75,在汇率波动至上下限时金管局将进行货币买卖,以对公开市场汇率进行控制。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港元汇率的贬值空间,但一旦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线,香港市场上的资金面将会出现被动收紧的局面。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本轮港元汇率走弱的直接原因是港美利差的扩大。美联储加息后,港美利差持续扩大,将进一步助推套息交易。将当美元利率明显高于港元利率,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借入港元换取美元套利,资金流向美元。叠加美国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和全球主要央行同步进入正常货币政策的态度,虽然目前并未出现外资大幅流出香港市场的现象,但美元回流不得不纳入香港市场资金面今年面临的一个风险。  另一方面,一旦美元兑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将出手买入港元释放美元,以保证港元汇率在联汇制度的保证范围内上落。不过截至2月底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43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在强大的外汇储备支撑下,香港金管局对稳定港元汇价信心十足。  香港利率上涨,对一切的借贷成本便会上升,就会冲击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而形成类似于1998年的“空头狙击”模式。香港的资产价格仍在高位,这一风险不容忽视。  在1998年的港元汇率狙击战中,索罗斯等空头大鳄正是通过抛空港元,令金管局被动提高同业拆借利率,从而诱发港股暴跌,并通过提前做空港股而实现其“跨市场套利”。  但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周四上午表示,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自2008年以来有超过1300亿美元流入港元,令香港货币基础大幅上升至1.6万亿港元,这庞大的货币基础为香港银行提供大量流动性,并将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推至一个很低的水平。  有市场投机者认为,如果港元与美元脱钩,港元将逐步升值,并追赶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对港元而言,人民币的影响力不可否认在不断上升。自2010年离岸人民币市场在香港建立以来,境内和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的走势趋同,港元受人民币的影响逐渐增大。  若香港主动放弃联系汇率制度,并让港币重新盯住人民币,有分析称,这对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而言,会更加有利。  除了让港元盯住人民币的选择外,还有一种建议是,让港元从盯住美元转而盯住一篮子货币,这也是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的看法。也有人建议称,港元兑美元(7.75~7.85)的波动区间可以微调,这一建议可能更为合理。香港上调基本利率至2.0%|加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香港上调基本利率至2.0%
香港上调基本利率至2.0%
  中国证券网讯 据新浪港股3月22日消息,香港上调基本利率至2.0%,隔夜美联储加息,宣布年内还将加息两次,但2019-20年加息速度将加快。
文章关键词:
@@status_text@@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2018年黑天鹅风险在何处
  2018年,高危风险组合和受影响国家将快速轮动,全球资产配置亦需要顺势调整。而风险共振和轮动之中,中国经济有望呈现确定性的比较优势,并支撑港股市场继续保持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  2018年黑天鹅风险在何处&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2018年,虽然全球经济复苏开启“换挡提速”,增长前景整体向好,但是风险暗流并不会停止涌动。经济金融层面,基于危机期间遗留的内生短板,全球风险偏好逆转、石油出口国债务危机、新兴市场货币风险的“灰犀牛”正在步步逼近。地缘政治层面,以美国政策摇摆风险、欧洲一体化倒退风险和区域冲突失控风险为突破口,&“黑天鹅”正在振翅欲飞。  更为重要的是,“灰犀牛”与“黑天鹅”有可能碰撞共振,进而倍增全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冲击强度,并引致各国复苏可持续性的显著分化。有鉴于此,2018年,高危风险组合和受影响国家将快速轮动,全球资产配置亦需要顺势调整。而风险共振和轮动之中,中国经济有望呈现确定性的比较优势,并支撑港股市场继续保持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  经济金融“灰犀牛”步步逼近。“灰犀牛”之所以危险,不仅在于其发生概率高、风险体量大,更因为人们对其心存侥幸、视而不见,以致最终猝不及防、束手无策。2018年,随着全球复苏步入“换挡提速”,全球市场自喜于总量性的风险舒缓,而容易忽视结构性的危机先兆。事实上,由于本轮危机期间积弊而成的全球经济金融内生短板,三类“灰犀牛”风险正在迅速膨胀,不断迫近爆发的临界点:  第一,&全球风险偏好逆转。2015年12月美联储首次加息后,全球风险偏好的系统性上升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6年,主要动力是耶伦鸽派加息引致的货币政策“明紧实松”,风险偏好上升的影响集中于美股市场,表现为美股各大指数突破危机前水平。  第二阶段是2017年前三季度,主要动力是欧洲地缘政治冲突的阶段性缓解。风险偏好上升在范围上扩大,推动全球股市整体向好;在程度上极化,表现为VIX指数数十次低于10%,创下过去三十年罕见之记录。  第三阶段则以2017年10月为起点。10月以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暴涨,出现明显的增速拐点。正如我们此前研究指出,虚拟货币并不具有完备的货币属性,与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相比,几乎没有内在价值。加之当前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和地缘政治风险回归,因此这一拐点表明,风险偏好上升的主动力已脱离经济基本面,切换为不可持续的“赚钱默契”。  一方面,金融市场心照不宣地勉力维系和谐氛围,在新危机前尽力赚取快钱,因而不断加码杠杆水平、冒险行为和“博傻交易”,大举进军比特币等高投机性资产,反而加速了新危机的到来。另一方面,一旦外部冲击超过心理阈值,当前的乐观共识就会跳转为变盘时的拥挤踩踏,倍增高估值市场的调整幅度。  有鉴于此,当前的第三阶段既是风险偏好趋于极端乐观的舞曲终章,也是市场情绪盛极而衰的暴雨前夜。2018年,全球风险偏好的骤然逆转,以及伴生的风险溢价跳升和全球市场系统性调整,将成为一只蓄力已久、难以规避的“灰犀牛”。随着这一风险的爆发,在第一、二阶段积累了较高估值水平的发达国家股市将首先受到严重冲击。  2017年10月以来全球风险偏好的系统性上升进入第三阶段&  第二,石油出口国债务危机。2014年6月至今,美元指数中枢水平整体抬升,导致国际原油价格陷入低谷,造成了主要石油出口国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和外汇储备的持续下滑。2018年,美联储预计将加息三次,支撑美元指数维持相对强势。加之全球石油供过于求的格局,国际油价大概率难返高位,将进一步推动财政风险和债务风险向石油出口国聚集。根据IMF预测数据,在2018年全球GDP总量前一百的经济体中,石油出口国在负债率增量前十中占7席,在财政赤字率前十中占8席。  其中,巴西、沙特等国作为全球石油供应链的重要支柱,面临着债务激增和财政困顿的双重压力,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在上升。一旦这一风险发生,将大概率形成全球范围的供给侧冲击,延缓2018年各国的供给侧改革。2017年11月,拥有全球最大原油储量的委内瑞拉出现债务违约,标志着上述“灰犀牛”已经近在咫尺。因此,虽然2018年全球复苏风险总体舒缓,但是石油出口国仍将是最脆弱的木桶短板,值得密切关注。  2018年全球重要经济体中&财政赤字率前十和负债率增量前十&  注:“全球重要经济体”是指IMF预测2018年GDP全球排名前一百的经济体  第三,新兴市场货币风险。2018年,由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渐次收紧,新兴市场的汇率稳定性将迎来两方面的严峻挑战。其一,美联储鹰派加息与特朗普税改有望形成合力,吸引短期国际资本流出新兴市场。委内瑞拉、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等国,既缺少优质的投资机会以延留外资,也不具备充裕的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因此汇率振荡将大概率加剧。  其二,当前印度、南非、巴西的资本市场呈现过高的宏观市盈率,估值水平脱离经济增速,如果全球风险偏好发生逆转,估值泡沫的破裂亦将加速资本逃离、削弱主权信用,从而冲击汇率稳定。与之相反,根据IMF《2017年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在本轮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中,中国的资本流出量占GDP比重预计远小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因此,2018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长期稳定,中国经济亦将在全球复苏换挡中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  地缘政治“黑天鹅”振翅欲飞。受地缘政治冲突的外部驱动,2018年将成为“黑天鹅”的多发之年。较之于同样意外频出的2016年,2018年“黑天鹅”的威胁不局限于小概率事件本身,更在于其与“灰犀牛”风险的碰撞共振。  一方面,内生的“灰犀牛”步步逼近,不断压缩政策空间、掣肘政策工具,倍增了“黑天鹅”的可能性和冲击力。另一方面,外部“黑天鹅”的猝然发生,将提前激发积蓄已久的“灰犀牛”,导致局部扰动迅速升级为系统性风险。具体而言,2018年“黑天鹅”风险将聚集于以下三个领域,并可能引发广泛的风险共振:  第一,美国政策摇摆风险。虽然2017年12月以来,特朗普税改接连取得重大进展,但是2018年美国政坛的博弈强度仍将有增无减。从动力来看,由于特朗普税改取消了众多税收优惠与抵免,相关利益群体的反对浪潮将陆续涌现。叠加美国中期选举的关键契机,两党的政治角力将趋于白热化,进而加剧“泄密门”等“黑天鹅”风险,反复冲击特朗普新政的实施进程。  从效果看,在政策不确定性的驱动下,税改效果、加息步伐与市场预期的差距有望扩大,进而产生显著的外溢冲击。如果税改效果大幅落后于预期,可能加速全球风险偏好逆转,市场调整将由美股波及全球。相反,如果税改效果大幅强于预期,则将支撑美联储更快加息,进而恶化石油国家债务危机和新兴市场货币风险。  第二,欧洲一体化倒退风险。经历阶段性的舒缓之后,2018年欧洲一体化倒退风险将卷土重来。经济层面,由于2018年全球多元化涨潮,欧洲经济对核心国家与超主权治理机制的制度依赖性大幅降低,而各国对于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的分歧有望加剧,此消彼长之间将强化离心倾向。  政治层面,2017年,欧洲民粹势力看似遭遇挫败,实质上在法国、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国大选中均已完成历史性的政治扩张,从短期运动式爆发转入长期制度性影响。2018年仍是欧洲多国大选之年,民粹政党将借力欧洲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对底层利益的触动,继续鼓吹“脱欧”和“本土主义”以扩大票仓,进而加速欧洲分裂和社会割裂。匈牙利和意大利大选、塞浦路斯和希腊退欧风险等都可能演变为“黑天鹅”,并激活全球风险偏好逆转的“灰犀牛”。  第三,区域冲突失控风险。随着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8年中东地区的脆弱平衡趋于破裂,叠加沙特内乱和沙特、伊朗对峙,武装冲突“黑天鹅”的发生概率大幅上升。而地区动荡将提升外部融资成本、抑制内部经济复苏,持续加剧中东石油出口国的债务压力。  由此,沙特等国向外转嫁危机的动机更加强烈,冒险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进一步高涨,从而陷入“黑天鹅-灰犀牛”的风险循环,使中东地区成为全球火药桶。除了中东地区外,2018年朝核危机亦将游走于战争边缘。随着朝鲜宣布拥有洲际导弹,美国提速加码东亚军力部署。重压之下,一旦双方误判行动而引致战端,将开启全球风险偏好的迅速逆转和全球市场的系统性调整。  2018,当“灰犀牛”撞上“黑天鹅”。2016年“黑天鹅”纷飞迭出,2017年“灰犀牛”崭露头角。而在2018年,两者的碰撞共振将成为全球风险演化的新主题,风险共振对各国的冲击强弱,亦将引致复苏可持续性的显著分化。为此,我们分别以“黑天鹅”、“灰犀牛”为横纵坐标,构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风险矩阵,并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把握风险的“动”与“不动”。一方面,上述“黑天鹅”、“灰犀牛”两两形成了9种风险共振组合,各自覆盖了不同的主要经济体。2018年,随着各类“黑天鹅”、“灰犀牛”风险的强弱起伏,高危的风险组合和受影响国家将快速轮动,全球资产配置亦需要趋利避害、顺势调整。另一方面,沙特、巴西和印度均涉及4种风险组合,成为多类型风险的交汇点,在风险轮动中持续位于危险区域,值得保持长期警惕。  第二,重视确定性的价值。在风险矩阵中,中国涉及的风险组合单一,且具有强劲的增长韧性、充裕的政策空间以阻断“黑天鹅”、“灰犀牛”的风险共振,呈现出确定性的比较优势。以此为基础,2018年港股市场有望继续获得国际资本的青睐。  第三,关注比特币市场的先行信号。风险矩阵显示,全球风险偏好的骤然逆转将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灰犀牛”。当前,不同于沉寂的VIX指数,比特币作为全球风险偏好涨潮的浪尖,正从新角度敏锐地反映市场情绪的潜在变化。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风险偏好进一步趋于疯狂、敏感,比特币行情有望再度振荡上行,并且伴随振幅的持续扩大。一旦比特币泡沫破裂,并转入长期下行轨道,则大概率预示着风险偏好开始逆转。  (本文作者介绍: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领域为全球宏观、中国宏观和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zwl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宝港股通恒生香港3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