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般会在周五买基金星期一跌涨,然后降,为什么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第三方登录:美股收盘股指微涨 道琼斯涨156.72点
&& 【美股收涨】 
&& 【全球股市】
&& 【推荐阅读】
&&&========开始阅读========
  标普500指数收盘上涨7.87点,涨幅0.38%,报2078.52点,创收盘记录高位。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上涨156.72点,涨幅0.88%,报17961.52点。
  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上涨16.23点,涨幅0.34%,报4781.61点。
  周一美国股市收高,股领涨。标普500指数在获得2011年以来最大连续三日涨幅之后继续第四日收高,并与道指同时刷新了收盘纪录。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54.57点,报17,959.37点,涨幅为0.87%;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7.90点,报2,078.55点,涨幅为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6.04点,报4,781.42点,涨幅为0.34%。
  周一之前,道指的历史最高盘中纪录是日的17,991.19点,历史最高收盘点位是日的17,958.79点。标普500指数的历史最高盘中纪录是日的2,079.47点,历史最高收盘点位是日的2,075.37点。
欧股收盘指数微涨||金融界股票||###||日 00:38
  泛欧绩优300指数收盘上涨0.4%,报1366.42点。
  法国CAC 40指数收盘上涨0.3%。
  德国DAX指数收盘上涨0.8%。
  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上涨0.4%。
  欧洲股市周一收盘上涨0.5%,主要由于科技、消费者服务和金融类股走高。能源类股一度因油价回弹而得到提振,但随后油价转跌,令这一类股失去了上行动能。
  当日,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涨0.5%,报341.97点,该指数上周上涨2.95%,创下一年以来最高的周度涨幅。科技、消费者服务和金融类股中,荷兰半导体公司ASM国际(ASM)收涨3.7%,法国电信公司Iliad(ILD)收涨3%,Home Retail Group(HOME)收涨5.3%。
  原油勘探和生产公司Afren(AFR)收涨3.8%,盘中曾一度大涨两位数,主要由于该公司周一表示,尼日利亚石油公司Seplat Petroleum Development(SEPL)已经与其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双方可能会达成一项并购交易。Afren发表声明称,Seplat将在明年1月19日以前确认 是否将对该公司发起正式的收购要约。
  今年截至目前为止,Afren股价已经大幅下跌了70%左右,该公司与其他石油公司一样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自年中以来,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都已经下跌了一半左右。周一交易中油价曾短暂走高,但随后转为下跌。沙特阿拉伯石油部 长纳伊米(Ali al-Naimi)上周末称,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缺少沟通协调,再加上投机分子趁机做空以及误导性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油价大幅下跌,这一言论表明该国不太可能减产。
  其他能源类股中,服务公司Seadrill(SDRL)收跌6.4%,石油服务公司收涨Petrofac(PFC)收跌2.5%,法国石油巨头(TOT)收跌0.1%,图卢石油(TLW)收跌4%。
  (JPM)旗下Euroland Dynamic Fund基金的基金经理乔恩-英格拉姆(Jon Ingram)指出,即使是按当前水平的油价计算,石油巨头也仍可实现很大利润;其中有些公司的股息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建议投资者有选择性地买入这些股票。但他同时补充道,如果 原油价格继续下跌或保持在当前水平,则许多石油服务公司将无法获得业务,或是业务量大幅减少。
  希腊股市今天小幅上扬,原因是希腊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Antonis Samaras)上周日作出妥协,同意亲欧洲的独立分子进入政府,从而避免了在明年初进行提前大选。雅典综合指数收涨0.6%,报862.84点。其他欧洲各国股市中,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8%,报9865.76 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3%,报4253.6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5%,报6576.74点。预计本周交易量将比较清淡,原因是股市将在周四因圣诞节假期而休市。
  个股中,意大利西雅那银行(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BMPS)收跌6.9%,原因是投资者担心这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将面临重大减记。预计西雅那银行将在最后一个季度的财报中计入大约30亿欧元的贷款减记,远高于此前三个季度中12亿欧元的总减记额。法国半 导体工程集团Soitec(SOI)收盘暴跌54.5%,原因是该集团此前发出了盈利预警。阿尔斯通(ALO)收跌0.6%,原因是该公司同意支付7.72亿美元的刑事罚款,该罚款与其被控向外国政府官员行贿有关。(
亚太股市多数收低 日经指数收跌0.71%||金融界股票||###||日 06:11
  亚太股市周一多数收低,新西兰逆势收高。新西兰大选结果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新西兰股指反弹。
  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下跌115.27点,报收于16,205.90点,跌幅为0.71%;韩国KOSPI指数下跌14.55点,报收于2,039.27点,跌幅为0.71%;标普/澳证200指数下跌70.10点,报收于5,363.00点,跌幅为1.29%;上证指数收跌1.70%,报收于2,289.87点;深成指收跌1.88%,报收于7,895.87点;新西兰50指数收涨1.06%,报收于5,236.29点。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27%,目前报在23,998.36点;印度Sensex指数下跌0.33%,报在27,001.18点。
  日本股市方面,日经指数全天呈现弱势震荡态势。反弹及投资者获利回吐令大盘承压。
  方面,日经指数第二大权重股软银股价收跌6.10%,大幅跑输大盘。受到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消息刺激,软银股价在过去六周已上扬30%。软银预计从阿里巴巴上市中获得了约5,000亿日元(约合46亿)的收益。
中国概念股周一收盘多数下跌 网秦跌15%||金融界股票||###||日 05:52
  周一美国股市收高,科技股领涨。标普500指数在获得2011年以来最大连续三日涨幅之后继续第四日收高,并与道指同时刷新了收盘纪录。中国概念股周一收盘多数下跌,网秦跌15.4%报3.46美元。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54.64点,报17,959.44点,涨幅为0.87%;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7.89点,报2,078.54点,涨幅为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6.04点,报4,781.42点,涨幅为0.34%。
  中国概念股周一收盘多数下跌,3支股票跌幅超过12%,网秦跌15.4%报3.46美元,陌陌跌13.77%报10.83美元;4支股票涨幅超过4%,迅雷涨19.55%报7.89美元,一嗨租车涨18.29%报9.57美元,蓝汛涨5.55%报8.94美元,乐逗游戏涨4.92%报18.13美元。
美国COMEX 2月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下跌||金融界股票||###||日 03:57
  美国COMEX 2月价格收盘下跌16.2,跌幅1.36%,报1179.80美元/盎司,创11月28日以来最低。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一收盘下跌1.4%,报每盎司1179.8美元,主要由于美国成屋销售量下降至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以及由于原油价格继续大幅下跌。
  上周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周度跌幅达2.2%。分析师指出,金价的下跌与最近以来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以及美元兑国际主要交易对手的走强有关。金价近日一直都在很大程度上追随油价走向,原因在于原油是全世界交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与此同时,通常美元 汇率上涨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期货价格下跌,因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买入这些商品的成本将会变高。
与此同时,纽约商品交易所明年3月份交割的期银价格也大幅下跌34.2美分,报收于每盎司15.688美元,跌幅为2.1%。
  在周一的交易中,用于追踪美元兑一揽子国际货币汇率变动的《华尔街日报》有所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也一度上涨,对金价形成了支撑。但在随后的交易中,油价转为下跌,带动黄金价格也扭涨为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最新交易中下跌近2.7%。
  Hantec Markets的市场分析师理查德-佩里(Richard Perry)在周一较早时候指出,虽然黄金价格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小幅上涨,但其不仅面临近期到中期的下行压力,同时也面临长期下行压力;不过他同时补充道,如果金价能突破1212.80美元/盎司的关键阻力位,则将 推动其价格进一步上涨。
  经济数据方面,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NAR)今天公布报告称,11月份美国成屋销售量环比大幅下降6.1%,至年率493万套,创下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不及经济学家此前预期。财经网站MarketWatch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平均预期为年率518万套。
原油期货价格继续下跌||金融界股票||###||日 03:58
  美国NYMEX 2月原油价格收盘下跌1.87,跌幅3.27%,报55.26美元/桶。
  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1.27美元,跌幅2.07%,报60.11美元/桶。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一收盘大幅下跌3%,报每桶55.38美元,主要由于投资者仍旧对原油的供应过剩状态感到担心,从而触发了市场卖盘。 上周末海湾各国石油部长对欧佩克(OPEC)上个月的不减产决定进行了辩护,指出目前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原因在于非欧佩克产油国。其中,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Ali al-Naimi)指责称,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缺少沟通协调,再加上投机分子趁机做空以及误导性信 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油价大幅下跌。自年中以来,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都已经下跌了一半左右。
  上周纽约油价下跌2.23%,连续第四个星期走低,这四周时间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的累计跌幅达到了26.13%,创下自截至日的四个星期以来的最大四周百分比降幅。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周下跌1.24%,同样连续第四个星期走低,这四周的累计跌 幅则达到了23.62%。
  巴克莱(BARC)的商品分析师周一发布研究报告称,油价下跌的走势很可能尚未终结,并表示暂时而言预计油价仍将继续下跌。KBC Energy Economics分析师也指出,预计到2015年底以前能源价格仍将保持下跌走势。但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公司则押注于油价将会上 涨。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显示,截至12月16日当周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将其原油净多头增持至217723手合约,与此前一周相比增长了13.8%。
  集团旗下能源期货机构Citi Futures指出,目前看涨人士最主要的论点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下跌以后,现在的油价看起来已经很便宜。
人民币小幅收低 宽幅波动后再创近半年新低||金融界股票||###||日 00:13
  中国兑周一小幅收贬,创6月底以来新低。强势美元下,中间价连续第三日回调并创下近两周低位。日内油盘购汇和大行结汇交替表现,令波幅较阔;短期6.23元料继续提供支撑。
  截至收盘,美元/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6.2227,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点。
  交易员称,此前6.23元位置有较多结汇盘涌现,在今日油盘购汇较多的情况下,价格也未轻易突破该支撑位。短期人民币料在6.20-6.23元区间震荡。
  香港财资协会公布的显示,12月22日美元/人民币(香港)即期汇率定盘价为6.2178/98。
  “从6.1到6.2是贬值的,但还没有形成长期的贬值趋势;可是升值好像也升不动。”一股份行交易员表示,此前很多交易员认为人民币年底或会升至年初位置,而明年年初贬值是大概率事件,但目前看来这一波贬值已提前到来。
  他并指出,尽管上周五.DXY 触及逾八年半最高位,但美债长端收益率却在下降,美联储升息预期并没有令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扬。在通缩风险弥漫全球的当下,如果美国PCE(个人支出)一直持续在1.6%以下,美联储料不会太快加息,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反而有限。
  副行长易纲表示,从经济基本面看,完全有理由相信,人民币汇率可以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一方面,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相抵,经常贸易项下总体的顺差占GDP将会是较小的比重;另一方面,在资本项下,中国资本市场对全世界从长期看仍具有吸引力。
  离岸市场上,1年期美元/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报人民币6.3575/35元。
  全球汇市,周一亚洲盘初试探两年新低,本周伊始便表现疲弱,兑美元延续多月以来的无力走势,许多交易员认为这种格局在新的一年中将会保持不变。本周因适逢假期,交易时间将缩短。
  港元/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0.8023,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点;100/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5.1932,较前一交易日90点;欧元/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7.62615,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05点;/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9.7372,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8点;/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5.0712,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9点;纽元/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4.8181,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72点;加元/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5.37330,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6点。
美联储高官:忽视低通胀将重蹈日欧覆辙||金融界股票||###||日 00:18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称,在通胀上升前景并不显著的情况下,美联储传递出朝向更紧的货币政策转变的意图会威胁到该行的可信度。
  Kocherlakota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称,决策者“无法对低通胀作出回应的话,就会冒通胀出现损害性下行和长期通胀预期下行的风险,就像发生在日本和欧洲的那样。
  在12月17日的FOMC会议上, 他反对美联储修改前瞻指引中关于可能有的加息路径的表述。这份声明就是了解释他为何反对的。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属坚定鸽派的Kocherlakota将于今年年底失去在FOMC的投票权。
  据彭博社,本月FOMC的前瞻指引将原先的“相当长时间”后开始加息的表述替换成了“耐心”等待开始加息。
  Kocherlakota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美联储应该做的是强调“只要一到两年期通胀前景仍然低于2%的目标”,就不会开始加息。
  他表示:
  FOMC也应该清楚地表明,如果发现前瞻指引的效果不充分,它愿意采用购买资产等额外的工具使通胀重回目标水平。
  12月FOMC会议
  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2月FOMC发布会上表示,至少未来两次会议上不太可能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但耶伦表示,部分委员认为,2015年中期的经济条件可能适合加息。
  “委员会不可能在未来两次会议上开启货币正常化。”耶伦在今年最后一次FOMC会议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当然,这一评估是完全取决于经济的。”
  耶伦称,FOMC重新确认利率维持在0-0.25%的区间内是合适的。12月份FOMC决议声明显示,美联储可以在加息问题上保持“耐心”。耶伦强调,修改前瞻指引是由于经济发展进程的改变,但前瞻指引变化不代表政策意图的改变。
联储二把手费希尔:美国的新希望||金融界股票||###||日 05:38
  “费希尔(StanleyFischer)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师长。”这就是美联储前主席(BenBernanke)对费希尔的评价。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执掌,费希尔都是备受各方推崇的前辈。辞去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职后,费希尔曾任国际组织(IMF)的二把手,帮助带领全球经济度过年肆虐亚洲、拉美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费希尔曾任以色列央行行长8年有余,在他的领导下,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伤及以色列经济发展。
  “我相信费希尔会和耶伦成为伟大的组合。”也正是伴随着这样一句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年初任命费希尔为美联储副主席。目前最为现实且迫切的问题是――当年成功拯救了以色列经济的费希尔将如何支持美国持续复苏。
  虽然美国已经一扫2008年的危机阴霾,并在全球增速疲软的形势下一枝独秀,但中期通胀预期尚不达标、劳动参与率仍欠火候。更牵动世界神经的是,美国加息时点的不确定性和加息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仍难以判断。
  过去几十年中,费希尔以非凡的领导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博得了世界喝彩,只是他的美国之旅可能才刚刚开始。
德拉吉:欧元区的抗通缩斗士||金融界股票||###||日 05:39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量化宽松(QE)大行其道,货币政策一跃成为全球主角,而行长则成了统领全局的关键。其中,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Draghi)的任务可能最为艰巨,毕竟他是区18国的“监护人”。
  德拉吉曾带领意大利安然度过上世纪9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擅长危机处理的德拉吉早就在家乡意大利赢得了“超级马里奥”(SuperMario)的美誉。在那款同名经典游戏中,身穿背带工作服、靠吃蘑菇长大的大鼻子“意大利人”马里奥需要历经险阻,闯过一道道“关卡”。当前,德拉吉也必须过关斩将,只是他要拯救的是整个欧元区。
  众所周知,对于欧元区18国而言,削减赤字、结构性改革、重组和进一步的欧洲联合,这样才能确保欧元的光明未来。欧洲央行能做的就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货币政策争取更多时间,并且提供一个平台来为各国进一步的改善指明道路。
  不过,在当前各国改革惰性凸显、全面QE仍面临阻力的形势下,德拉吉的VE(VerbalEasing,口头干预)和其他配套宽松措施就显得越发重要。若要问欧元区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中短期内还是要靠“超级马里奥”来大施拳脚。
抵抗欧版QE 德国失败在即||金融界股票||###||日 00:16
  德国长期以来试图阻止欧洲央行进行大规模购买的行动已处在失败的边缘。
  德国央行反对大规模债券购买行动即所谓QE,反映出QE存在的合法性、有效性及道德危机的问题。
  鉴于如今区通胀只有0.3%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其实欧洲央行行长魏德曼(Jens Weidmann)原则上已经不再拒绝量化宽松这一选项。魏德曼不再怀疑QE对于摆脱通缩的必要性,他怀疑的是是否现在就有必要祭出QE:欧元区核心通胀持稳0.7%,长期通胀预期接近2%。西班牙虽然物价下滑最快,但者支出增长强劲。正如很多学者预测的德国央行预期下跌的油价可以促进欧元区增长。不过魏德曼认为:“未来几个月通胀率甚至可能降至零以下。”但是他又强调说有几个月时间通胀停留在零水准之下并不意味着通缩。
  即便如此,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表示,欧洲央行管委会基本上可以确定要在1月22日的会议上祭出主权债券购买,也就是所谓的QE。政策制定者们争论的是他们是否可以等待魏德曼的理论被证实,万一最后魏德曼错了,欧元区是否承担得起后果。
  政策制定者们担心持续容忍低通胀会有损欧洲央行的信誉,且会损及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且会降低未来货币政策的效果。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已经为明年一月会议上最后摊牌做好准备。他曾劝说魏德曼支持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来提振通胀,包括对提供廉价如TLTRO、购买私营部门资产如资产抵押债券或资产担保债券。不过这些措施对促进市场借贷和减少欧元区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分裂状况帮助甚微。德拉吉前段时间已经说服了大部分同事站在他这一边,并决定扩张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1万亿欧元左右,这个目标离开QE的话很难实现。
  魏德曼还心存怀疑的是原本目的是要刺激通胀上升的QE政策,最后可能使得欧洲央行以高价买进大量垃圾债券资产,替不思进取的政府买单。
  说到底量化宽松应该是纯粹的货币政策,按德拉吉的想法,欧洲央行不能为了保护自己,只购买最安全和流动性最佳的资产,而让市场自己去解决那些风险较高的资产。也就是说欧洲央行会限制自己购买欧元区最安全的债券,这里指的便是德国国债,也是欧元区唯一还有AAA评级的债券。
  欧洲央行没法确定原来持有德国国债的投资者们会突然开始购买意大利或希腊的国债,将这些国家的借贷成本按欧洲央行所想的那样压下来。所以欧洲央行将需要自己购买大量意大利和希腊的国债,意味着欧元区的QE成败与否跟各国的财政问题紧密相连,而各国的财政困局包括整个国家的结构性问题是欧央行无法解决的。尤其是欧元区不充分的司法和破产制度以及妨碍资源再分配的僵化的劳动力市场。魏德曼不愿看见那些本应属于某些国家自己的风险转移到欧洲央行身上来。例如希腊左翼政党风头正劲,如果上台甚至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类似的政治事件导致这些国家的长期债券永续性存在风险。
  但是很多QE的支持者也提出了QE的好处。美银美林预测在进行QE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2015年可增长1.2%,2016年增长1.3%,高盛预测不进行QE的话明后年增长0.9%和1.4%。
  对于魏德曼来说,默许欧洲央行进行QE的话也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德国可以监视并确保一切风险停留在发债国自己那边,并以此作为筹码要求这些政府进行改革,进一步确立德国在欧元区内的掌控地位。
欧委会:明年底前搞定TTIP||金融界股票||###||日 05:37
  心怀不同目的,美欧都下决心在美国下次大选之前,完成跨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谈判。新一轮谈判将在2015年2月启动。
  欧盟各国在上周末的欧盟峰会后的共同声明中再次确保:“在2015年年末,欧盟与美国应完成TTIP谈判。TTIP是一份雄心勃勃、全面以及互惠共赢的协定。”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Juncker)表示,“TTIP的完成目标时间始终是2015。”
  TTIP不同于一般的自由贸易区谈判,而是涉及双方货物、服务和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目标的、针对标准进行的谈判。欧盟和美国谋求在能源与原材料、地理标志、劳工和环境保护方面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规则。之所以耗时过长,其中一个关键纠结点在于,欧美各自都认为自己的标准高于对方。然而由于各自政治周期与经济诉求,2015年结束谈判。对于欧盟和美国来说,都是一个最佳时间节点。如果欧美达成TTIP,将会建起世界最大的自贸区,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和50%的贸易活动;且每年将分别给欧盟和美国创造1190亿和950亿欧元收入。
  欧盟内耗:反ISDS之声愈演愈烈
  欧盟新上任的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CeciliaMalmstrom)本月初访问美国期间表示,在2015年能够达成TTIP固然很好,但是她任期长达5年,言下之意欧盟并不介意将谈判战线和时间拉长。不过作为最高领导的容克并不是这么想的:尽管内部分歧愈演愈烈,面对欧元区疲软的经济复苏,容克带领下的欧委会选择TTIP尽快谈成。
  此前,由于欧委会换届以及美国中期选举,TTIP谈判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加之欧元区在2014年因斯诺登事件、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条款等引发民众争议,TTIP潜在最大受惠国德国变成当下TTIP最大反对国。
  因斯诺登事件爆出德国总理默克尔手机被美情报部门监听后,德国多家主流媒体都慨叹,“TTIP有什么可谈的呢,我们的谈判立场他们早就听到了吧”。
  然而,真正改变德国对TTIP立场的是谈判中的ISDS条款。ISDS条款是指,在该机制下,投资商有权使用争端解决机制(或起诉)外国政府。欧洲非政府组织地球之友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自1994年以来,企业根据投资保护条款对欧盟国家政府发起了127起诉讼,总索赔额超过300亿欧元。其中有约60%的案件与环境政策有关,中东欧国家则是重点被索赔的目标。
  德国明确表示,反对将ISDS纳入TTIP之中,换而言之,采纳ISDS,将造成一种被投资国政府的被动局面:因为怕被起诉,政府可能会因此放弃一些关键性立法,从而将风险成本转嫁到该国公民的身上。
  由于公众强烈反对,欧委会暂停了TTIP中的ISDS谈判,并开展了公众咨询。欧委会承诺在2014年前就公共咨询作出书面报告,但表示在2015年春季前不可能就ISDS的未来作出任何政治决定。其具体方式是,容克请欧委会第一副主席、负责法治和根本权利宪章的蒂默曼斯向其就ISDS问题提供建议,若蒂默曼斯也不同意ISDS,则在欧美贸易协定中不会出现ISDS条款。
  与此同时,谈判久拖不下,TTIP在欧盟的内耗也开始凸显:反对TTIP的欧盟民众已经聚集在“停止TTIP”的组织之下,并收集了110万欧洲公民实名签署的请愿书,将此请愿书当作生日贺卡在12月9日容克生日当天送给了他,希望欧盟能够叫停TTIP谈判。
  马尔姆斯特伦也在上周四承认,在2015年底之前达成TTIP的这种看法有点不是那么现实。
  欧洲人的噩梦:美国的食品安全
  欧元区亟须刺激经济增长,奥巴马政府则强烈希望在2016年总统大选之前能够完成对TTIP的谈判,这不仅是出于对奥巴马政府政治遗产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如不在大选之前尽快完成,TTIP的前途就将被卷入选战之中,其前景将无法预测。
  不过令美国谈判对手所没有料想到的是,通常欧洲的反美力量集中在极左和极右的势力中,然而TTIP将欧洲政治光谱上大部分团体团结在一起,其原因竟然是:食品安全。欧洲长期坚持自认为高标准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政策,不允许转基因产品出现在餐桌上,并建立了全面的食品地理标志系统。
  以德国为例,德国民众强烈反对美国的氯气鸡进入其食品市场。这份欧洲反对的名单上还包括美国的牛肉以及转基因蔬菜。在更为保守的法国,甚至在乡村的杂货店中出现了身着小鸡服装的工作人员,以显示反对TTIP的重要性,并号召民众去市政厅表达自己的心声。此前,法国演员们曾统一身穿小鸡套装,在公共水池中用氯气把自己洗了一遍,以教育公众TTIP将对法国人造成的危害。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公开场合赞同TTIP,其负责贸易事务的国务秘书费科尔(MatthiasFekl)则表示,不能忍受向美国的这些食品打开法国大门,“这是有关生活方式、人生道路,谁也别想强迫我们接受美国的氯气鸡和有激素的牛肉。”
  因而地理标志系统对于欧盟而言至关重要。“但美国并不是这么想的。”马尔姆斯特伦表示。最终,上述产品被排除在TTIP谈判之外。不过目前在谈判桌上,地理标志系统仍是争议焦点,作为交换,欧盟想进入美国的金融服务业,并平等地进入美国的政府采购协议之中。
美股评论:特斯拉免疫低油价||金融界股票||###||日 02:39
  导读:撰稿人穆兰尼(TIM MULLANEY)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人们因为汽油价格走低而担心特斯拉前途,打压其股价的做法其实纯属杞人忧天,低油价对特斯拉根本无法形成实质性冲击。
  以下即穆兰尼的文章全文:
  伴随汽油价格的下跌,特斯拉(TSLA)的股价也同步走低,从9月4日开始,跌了整整一个季度还多。不过,投资者很可能是多虑了,因为哪怕眼下每加仑2的汽油价格,其实也难以对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前进的脚步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么说绝非唱高调,而是至少有如下三个实实在在理由的。
  1. 那些心里总想着油价的人,基本上都是买不起特斯拉汽车的。
  人们肯花10万9000美元去买一部小轿车,为的绝对不会是节省汽油开支。政府的显示,6月以来的油价走低已经足以让每个家庭明年平均省下544美元。就算这样,三年省下的油钱都不够交一部特斯拉的销售税的。
  关键不在油价,而是在于,购买特斯拉汽车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一场绿色革命的一部分,或者是因为尼尔(Dan Neil)对其评价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明年他们还会推出X型,有七座版的SUV供者选择。换言之,人们购买特斯拉汽车是因为体验,或者是受到相关评论的影响。在贫富差距现在依然在不断扩大的社会当中,这样的产品是不必担心销售压力的。
  2. 不管油价多低,节油汽车总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能够对汽油动力车和混合动力车进行绝对精确匹配的对比,你就会发现数字的说服力。在这方面,我确实有自己的第一手体会,因为我6月间买了自己的第一部混合燃料车。这是一部现代索纳塔,当时我就算过一笔账,知道了它和2012款的传统动力索纳塔相比有多经济。
  具体说来,按照当时每加仑3.50美元的汽油价格来算,混合动力车未来二十四个月内为我省下的油钱就足够弥补两者间2000美元的差价。哪怕按照现在2美元的油价来算,差价三年也就补齐了,而之后,我还可以再开个七年到十年,接下来省的钱就都是白赚的。
  至于特斯拉,他们的产品可以换算出89的每加仑英里数,和直接竞争对手相比还是颇有优势的。奥迪A8每加仑英里数是17,宝马7系是19到22,哪怕是宝马Hybrid 7L,也只有25。根据Fueleconomy.gov的数据,按照当前的价格算,特斯拉汽车和12缸A8相比,在五年时间当中也能够省下1万美元。如果你是在乎油价的普通人,你也可以看到他们产品的好处。
  3. 哪怕没有电池革命,他们的目标也可以轻松达到。
  目前,看好特斯拉股价的人们,最主要的理由之一就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价格可能会戏剧性下跌,使得公司可以更容易地在2017年之前推出更大众化的产品,比如3型等,这诚然不假。问题在于,哪怕电池价格不下跌,我们也根本毫无理由认为特斯拉股价会继续走低。
  据摩根士丹利的乔纳斯(Adam Jonas)计算,如果特斯拉股价从现在的220美元左右跌到100美元,为了让这100美元价位合理化,该公司到2020年,S和X型产品的总计销售量不能超过7万部,而事实上,这一数字他们很可能2015年就能够达到。与此同时,该公司2020年的3型全球年销量也不能超过10万部,大致只相当于马自达3在美国的销量。
  当然,乔纳斯的计算只是为了说明,100美元这样的价位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他的最低预期是,特斯拉到2020年,特斯拉的汽车年销量将达到29万7000部,即便这样,该股目前也该值290美元。特斯拉自己的估计是,年销量2020年将达到50万部,平均售价3万5000美元。(为方便参考,提供一个来自IHS Automotive的数据,去年全球汽车总销售量为8300万部。)
  当然,特斯拉能够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电池成本降低的速度。正如乔纳斯所说,特斯拉到底会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品牌,还是像宝马或者梅赛德斯那样只是个小众市场玩家,关键就在电池成本。当然不必说,如果电池价格大幅下跌,他们还可能成为一个太阳能家庭电池的大卖家,像亚马逊颠覆出版行业那样颠覆公用事业行业。
  不过无论怎样,特斯拉会跌破200美元,就此进入长期下跌区间的说法都注定是无稽之谈。特斯拉的面前当然有他们自己的挑战,但低油价确实不在其列。
2015年全球市场十大“灰天鹅”||金融界股票||###||日 00:25
  “灰天鹅”事件并未完全难以预料,但隐伏于视线中,但也有升至“黑天鹅”的潜力。今年埃博拉疫情爆发可归类于灰天鹅事件。
  以下为MarketWatch认为2015年值得关注的灰天鹅事件。
  美联储政策失误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2月记者会上安抚看多股市者,承诺将稳定但缓慢的升息。
  但这仍是个高难度的平衡工作,如果美联储过早过快行动,或使经济复苏脱轨。在其他情况下,美联储或被证明过于耐心,之后或不得不快速升息以遏制通胀。
  油价逆转
  考虑到全球石油供应过剩、需求增长乏力,投资者普遍看空油价可以理解。但全球油气资产研究主管警告称,供需平衡或很快逆转。
  欧洲政治
  欧洲最紧迫的威胁,再次是希腊。1月提前选举仍有可能,民调显示反紧缩政党或掌权。
  网络战
  朝鲜显然对索尼实施了网络攻击,这凸显了网络攻击的威胁,不管是来自国家还是个人,目标可能是特别公司、支付系统,升至网络本身。
  流动性消失
  10月15日发生“迷你闪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降35个基点,然后收复失地,这凸显了对流动性的担忧。
  新兴市场货币危机
  油价下跌,石油生产国货币也在下跌,如巴西和俄罗斯。美联储已经明确表明,将在明年开始升息。这对新兴市场来说构成问题,投资者转投高收益率的将使这些货币快速贬值。
  乌克兰或其他地区的战争
  东乌克兰冲突远未结束,亲俄罗斯分离分子11月宣布Donetsk和Luhansk地区独立,看上去只有军事介入才能收回这些地区。
  埃博拉疫情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称,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扩散速度正在放缓,爆发全球性疫情不太可能,但仍有可能,疫情能够扩散至西非周边国家升至其他地区。
  恐怖担忧
  中日围绕钓鱼岛的冲突
欧佩克官员∶美国页岩油投资热潮即将结束||金融界股票||###||日 00:07
  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欧佩克)一位高级官员周一表示,由于油价大幅下挫,美国页岩油的投资热潮即将结束。阿联酋驻欧佩克代表雅布霍尼(Ali Al Yabhouni)称,北美对页岩和供需紧张的油气行业的投资热潮将慢慢中止,他还承诺阿联酋将继续投资石油业,以便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
  雅布霍尼在阿布扎比举行的一个能源会议上讲话指出,油价下跌是短期的,下跌是因为供应增加而非需求减少,主要是受新增供应影响,中国的战略储备购买活动将支持油价。
  他还认为,石油市场没有发生结构变化,需求仍在增长,未来几十年还将继续增长,而影响阿联酋国家投资政策的应该是需求而不是价格。
高频经济温伯格:最让我害怕的是俄罗斯||金融界股票||###||日 00:01
  高频经济(High Frequency Economics)创始人和首席经济学家温伯格(Carl Weinberg)向《巴伦周刊》表示,他最担忧的是俄罗斯,随着欧美继续实施制裁,并且把该国驱逐出全球金融系统,俄罗斯赖掉外债的成本越来越小。
  以下内容来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巴伦周刊》: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温伯格:最让我害怕的是俄罗斯。随着我们继续对俄实施制裁,并且把该国驱逐出全球金融系统,俄罗斯赖掉外债(现在大约为6,700亿)的成本越来越小。我们还面临着这样一种风险:随着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下跌,俄罗斯可能被推到即便想要偿还、履行债务,也可能无能为力的境地,因为该国储备正在下降。
  正如卢布近期的震荡所展示的那样,这是经济和政治风险的危险结合,而且没有办法预测俄罗斯将在政治上怎么出牌,以及将怎么结局。欧洲、美国和亚洲的以及企业和许多对冲,都面临着俄罗斯带来的金融压力。所以我们必须警惕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消息。
  《巴伦周刊》:俄罗斯出现违约对美国投资者会有什么影响?
  温伯格:如果俄罗斯违约,比如,在偿还外债方面,这是其可以轻易做的事情,则金融市场将存在极大风险。阿根廷过去曾这么做过,把它作为一个谈判工具。逾期120天的未偿将不得不计提准备金,而这对身为俄罗斯债权人的金融机构而言无异于处罚。未偿还将令银行和个人投资者产生资产负债方面的问题。俄罗斯拥有的庞大外债将使得外债成为武器,可以在与北约的经济战中动用。我们必须警惕俄罗斯金融策略引发金融风波的可能性。
用一张图看清150年全球货币政策演变||金融界股票||###||日 23:56
  今年全球的货币政策已经体现了分道扬镳的势头,美联储和英国央行都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启动六年来首次加息,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可能继续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这种政策分化是今年国际市场最关心的大事。
  而底部的高盛图表向我们展示了,150多年来,英、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的央行屡屡为挽救经济降息,这期间货币宽松也在不断进化,愈演愈烈。
  进入21世纪,从日本央行率先为刺激经济增长推出QE开始,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相继以近零利率和QE力推货币宽松。当然,欧洲央行的QE现在还不能等同于美联储购买国债的QE。无论如何,货币宽松的形式已经由零利率进化为“负利率”。今年6月,欧洲央行成为首个正式实行负利率的全球主要央行,瑞士央行本月也步其后尘。
有钱就是任性 中东各国纷纷表态不减产!||金融界股票||###||日 23:00
  沙特阿拉伯周日表示,即使非欧佩克国家选择现在减产,欧佩克各国也不会做出减产的决定。
  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i在阿布扎比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其他国家想减产可能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欧佩克没有减产的打算。现在的油价肯定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是我们相信油价肯定会反弹,虽然现在还无法预测反弹的时间。油价的下跌对于沙特以及其他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影响不大。
  Ali al-Naimi还表示,目前油价的暴跌是受到市场投机行为所致,而在打击市场投机行为上,非欧佩克国家的不合作是导致油价下跌的原因之一。
  沙特此番言论受到阿联酋的支持。阿联酋石油部长Suhail Bin Mohammed al-Mazroui周日在阿布扎比呼吁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不要减产,他相信油价很快就会企稳。此外科威特和伊拉克部长也纷纷表示目前欧佩克的不减产的决定是正确的。
分析师:美联储明年不会升息会推QE4||金融界股票||###||日 00:09
  CLSA策略师称,相比升息,美联储2015年更可能升息。
  伍兹称,首先,美国经济并非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强劲,例如,零售销售增长10月放缓至2.5%,而2011年2月为6%。第二,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美国也面临通胀下行。密歇根大学者信心调查显示,11月五年通胀预期降至2.6%,为2008年12月以来最低。五年远期损益平衡通胀率目前为2.23%。伍兹称,近几年,当通胀触及2%水平时,美联储重新启动宽松。
  CLSA经济学家费维克看法不同,他认为美联储将在明年年中升息。然而,升息并不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状况终结。他的看法基于泰勒规则。据该规则,当前美联储利率应在3.9%,较实际水平高出365个基点。这意味着美联储明年将上调基准利率。
  费维克认为,然而,由于市场预计升息步伐缓慢,理论上的利率仍低于实际利率,这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仍让宽松,投资者将希望购买更多资产,原因是“无风险利率和收益率低得毫无吸引力”。
跨入2015:全球资产配置与流向7大特征||金融界股票||###||日 23:58
  金融市场即将迎来新的一年,(Deutsche Bank)策略师团队梳理了全球金融市场近几年的头寸变动和资金流向情况,其中部分变化或趋势颇为出人意料,比如美国普通投资者偏爱从而基本踏空6年股市牛市、2008年以来美国股市的资金流入全球最低、养老和公司一直是的卖家和债券的买家等。
图 美国股市资金流入相对较小
  进入2015年,资金将流入债市还是股市?极高的多头头寸是否面临多头平仓的风险?原油是否依然是一种战略性资产配置?德银在报告中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回答。
  以下是德银提出的当前全球资产配置与流向7大特征:
  1. 金融危机后债券相比股票被过度配置的情况依然非常显著。与一般衰退期一样,2008年债券市场流入急剧飙升。但除了在联储削减QE时期,债市一直保持资金流入态势。相比之下,美国股市直到2013年才出现资金流入。普通投资者依然将很高比例的资金配置于债券、股市配置不足,从而基本踏空了6年的牛市。
  2. 利率正常化是周期性资产重新配置的机制。从历史上以及过去几年来看,利率上升通常会造成债市资金转投股市。不过2014年国债收益率下跌,资金重回债券,股市资金流入趋于停滞。在欧洲,由于预期欧推出QE,投资者将资金从股市撤出、投入债市。如果2015年利率走高,资金弃债投股的重新配置过程可能会恢复。
  3. 2014年债券资金回流到长期债券。2013年,由于联储告诉市场他们准备削减QE,投资者将资金从长期债券撤出、转入短期债券和高收益率企业债。2014年加息预期降温,情况刚好相反,高收益率企业债出现大规模资金流出,流入级别较高的企业债和长期国债。
  4. 虽然涨幅最大,美国股市获得的资金流入最小。2008年12月以来,累计资金流入最高的是新兴市场,然后是日本,再然后是欧洲,美国排在最后。2014年,资金向美国回流,与过去美元升值周期的模式相同。
  5. 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一直是股票的卖家和债券的买家。虽然这两类投资者的股票配置在不断上升,但这是股市上涨所带来的被动上升。实际上过去6年他们一直是股票的卖家和债券的买家。
  6. 美元多头头寸规模与上一个美元升值周期类似。尽管美元多头头寸很高、存在多头平仓的风险,但由于美元升值依然只到中途,我们预计美元多头头寸的规模将会持续下去。
  7. 原油和的多头头寸规模也可能具有粘性。原油多头头寸处于1年半的低点,但相比历史水平依然很高。就像去年的黄金一样,在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原油多头持仓“坚守”在高位意味着可能继续存在对原油和大宗商品的战略性资产配置需求。
油价暴跌创造良机 能源行业并购潮一触即发||金融界股票||###||日 23:53
  近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那些资金充裕的大型油企或将趁机掀起对较小同业的收购热潮,目标直指非洲、亚洲和美国的原油生产商和勘探商。
  过去六个月里,指标布伦特原油价格几乎腰斩,一路跌到每桶60。能源企业股价亦重挫,已经在调整资产估值和削减预算。
  西班牙Repsol上周以8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第五大独立原油生产商Talisman Energy,被外界视为一系列并购活动的前奏。
  尽管分析师们表示,Repsol的行动时机过早,但估计将有一连串交易跟进。
  “我们认为一旦油价持稳且开始走强,当前的环境将促使欧洲原油勘探与生产领域出现一波并购活动。”投资BMO Capital Markets表示。
  BMO表示,最具吸引力的收购目标是自身生产能力强而且处于生产初期的公司,它们的盈亏平衡价格相对较低,介于每桶20-50美元之间,位于低风险地区并得到当地政府支持。
  这类公司包括英国石油(38.92, -0.48, -1.22%)和天然气公司BG Group,该公司在巴西、东非和澳洲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其他潜在目标包括专注非洲的勘探公司Tullow Oil、Ophir Energy以及Kosmos Energy。
  自6月以来,Tullow和Ophir的股价下跌了大约50%,BG Group和Kosmos的股价也下跌了30%左右,同期的欧洲600油气数下跌26%。
  **油服公司也成为目标**
  石油服务公司也在收购者的考察范围之内。
  哈里伯顿提出以大约350亿美元现金加收购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不过Technip对法国地质勘探公司CGG的收购没有成功,后者仍是收购者的一个目标。
  现金流强劲且需要扩大生产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石油公司,将从收购规模较小的勘探企业和特殊服务提供商中受益最大。BMO的Brendan Warn称,这类公司包括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以及印度和中国的石油公司。
  欧洲石油巨头BP 和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最近几周都表示,低油价提供了收购的机会,尽管它们都在削减成本。
  BCS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主管Edmund Shing表示,利用上游探勘业务资金来收购规模较小的探勘和生产企业,以低价取得石油储备,大型业者可望透过合并业务而提高获利能力。
  BMO表示,历史上,在油价结束急跌并开始上涨之后,很快就会出现密集的购并活动,像是2008-09年的情况。
  “接下来的60天左右,我们将会开始见到企业宣布潜在的资产减损、潜在的减记,以及或许会有无力重新协商大规模额度的情况,”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旗下全球油气主管Dale Nijoka表示。
  “部分新兴市场的独立探勘和生产企业将必须面对成本、现金流和债务问题。它们可能会在项目中寻求规模较大且资产负债表更有弹性的企业加入,以利油气进入市场。”
  在美国,因油价下跌打击获利能力,页岩油生产商可能会选择出脱资产。根据美国投资银行Tudor Pickering Holt &; Co执行长Bobby Tudor,在Baaken、Permian和Eagle Ford地区的高品质资产将是最受欢迎的资产。
  “买家大可挑三捡四,”他表示。
周鸿t:马云的成功难以复制||金融界股票||###||日 23:49
  12月22日晚,2014黑马创交会“黑马学院”成立典礼在北京奥体中心举行,出席并发表演讲。周鸿t称的成功是因为他具备很多别人不具备的独特能力,不是能够简单复制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觉得,很多创业者染上了一种坏毛病,什么事儿也没做就觉得特别牛,好像我们就要成功了。
  我们公司有个经验叫发布会定律,这点分享给创业者:凡是需要开发布会,才能够让大家知道的产品,一定不是好产品。好的产品不用开发布会,也不用在行业里站起来振臂一呼,创业者就多跟用户说话,多去了解用户的想法,然后让用户形成口碑。
  我们以后少讲点儿大话、空话,我们的产品还没有找用户去验证,就宣布要革谁的命,谁会相信呢?我们应该悄悄地进村,枪声都不要,然后等到巨头们发现的时候,我们产品几乎已经上亿了,BAT想抄已经来不及了。
  原来我特喜欢跑会上讲话,讲完了之后,我自己体力有限、兜里钱有限,自己还没来得及干,发现都被巨头们干了。
  现在很多创业者融了很多钱,建议创业者不要做那么多演讲,除了你的竞争对手会认真研读你对行业的分析,用户永远会问一个问题,“大哥,我为什么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给我创造什么价值?我怎么用?我在哪能找到?”
  所以,任何伟大的公司,我们不要看他今天多牛X,无论刘强东、马云,所有人站在这里,今天人家太成功了,人家今天说什么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但你们不能跟他们学,因为我们作为创业者刚刚在行业起步,我们应该像他们当年一样,埋头扎在用户中,更多的去关注我们的产品。
  我经常等飞机没事儿就看马云的讲演,然后我就觉得讲得挺好。但是我发现,马云能够成功,他一定有我们所不了解的他具备的一些独特能力。比如说领导力、前瞻性,比如说他对团队的鼓舞。
  但是很多创业者,不具备马云这些在水面以下的能力,你看到的就是马云天天在对外讲话,马云天天出席各种会议,很多人只学会了这一点,你依然获得不了马云这样的成功。而且,马云这种天才也很难复制。
  所以,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天天去说这些话,我们只能把自己有限的精力花在内部产品的管理、经营和打磨上。
  马上无线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个时代,有人谈工业4.0,有人谈IOT,我更喜欢IOT这个概念。
  IOT最大的不一样是什么呢?首先,很多人把它庸俗化成叫物联网。其实,物联网是一个技术概念,加了一些传感器。我觉得,IOT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加一点传感器。它最重要的是说,把产品互联网化,把模式互联网化。未来,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你如何通过IOT的技术,做出一个产品,把这个产品和你的用户、和你的企业连接起来,其实所谓工业4.0、所谓的IOT,就是讲这个概念。
  这里面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当大家都站在这儿羡慕小米,或者羡慕那些新兴企业的时候,当然有些牛逼的企业成功了之后往往会做个总结,说某某时代已经结束了,市场上第一、第二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大家再进入了。
  错了!我觉得,中国手机未来也就15亿部就到头了,想想所有能看到的东西,从到房子,从电灯到开关,从眼镜到手表,甚至工业化里的车床、集装箱、运输设备,如果都变成智能化,中国未来5年会有200-500亿台设备会接入互联网,它们7×24小时产生的那才叫大数据。所以真正的无线互联网刚刚开始,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
  所以,当今天大家觉得手机、互联网就这样了,我恰恰觉得很多东西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很多真正的创新,把一个传统的商业模式、硬件,用互联网来改造,对大家来说,对所有的创业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我很欣赏《失控》作者KK,最近我跟他对了一次话,他说90%的东西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我非常认同。如果再引申一句话,任何事情,所以你会发现,打车、订餐都可以被互联网改造,甚至很多传统的商业领域,都可以被互联网改造,所有这些,我认为都叫IOT。
  记得早几年,每次我到黑马讲话,那时候我们普遍感觉到的是什么?是说中国年轻人创业没有资金,所以我们更多在忽悠有钱人拿出你的钱。早五年前说天使都很稀罕,今天遍地都是天使,我们的天使投资人肯定超过了硅谷。所以,大家今天融资已经感觉不缺钱了。
  这几年,随着很多创业营的宣传鼓动,我觉得创业精神也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从大公司离开,包括不再去考公务员,大家都愿意去创业,而且有很多人支持你们创业。是不是我们的创业就很顺利了呢?
  我最近去了次美国,我发现美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原来美国有很多叫孵化器,中国把孵化器学过来在很多地方都把这个经给念歪了,很多变成了,给创业者提供办公的地方,其实真正的创业者是不稀罕办公的地方的,你连办公的地方都搞不定,在你家车库、卧室里开发不了程序还叫什么创业者?美国现在出现了很多叫“加速器”,其中有很多创业者的人脉,定期把创业者找来,请很多师傅、导师,给这些创业者去答疑解惑。
  应该把黑马商学院变成黑马的加速器,应该让很多创业者在里面能感觉,“我进了黑马不一定要钱,我可能也不缺钱,但我真的能够在商业模式、产品策略、推广方式方面,能够得到这些导师的帮助,我觉得这才是对创业最大的加速。”
傅盛:逆向思考 移动互联网不需要零和博弈||金融界股票||###||日 23:47
&& 创新节于日在北京举行。猎豹移动CEO傅盛发表了名为《中国梦遇上美国梦》的主题演讲。
  傅盛在演讲时表示,要学会逆向思考。“什么东西是你一直认为正确,但是事实上不正确,或者很少人认为正确,但是你是坚持认为正确的东西”。
  对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傅盛认为,市场正高速增长,有着巨大的机会,并不需要零和博弈。“我们一直都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我们一直希望去跟别人竞争,我们一直希望考试的时候比别人考的好,答卷的时候比别人答的好,东西要比别人做的好,认为只有竞争才能提高效率,事实上竞争是传统规则上的游戏,只有侵占别人才能使自己获利,资源是有限的,竞争成了我们几千来上万年来的思维模式。但今天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处在高速增量的市场,我们有着巨大的机会,移动互联网向全世界,全行业展开了澎湃发展的势头。这个时候,是不需要进行零和游戏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傅盛: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能够跟大家沟通,这个演讲的主题是我在硅谷做的一次英语演讲翻译过来的。
  我第一次去美国,大概是32岁,其实我是一个出身很潘浚芷椒驳钠胀ㄈ耍膊皇歉欢N页錾诮饕桓龊苄〉某鞘小暗抡颍蔽依吹奖本┦保嬲劾锩嬷挥400块钱,北漂一族所有的事情,我都经历过。
  后来,我打算考一个很好的研究生或者MBA,一直又经历过很多的辛苦,直到进入互联网公司,发现世界有一点不一样,互联网公司并不看重学历。更坦率的讲,当时没考上,后来基本上放弃了。
  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公司很小,大概只有十几个人,非常艰苦。中间有一段历史渊源大家都知道,受到互联网里面最猛烈的攻击。但是我被深深震感了,到了美国之后和很多公司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有不一样的愿景、想法和创新,我在想为什么。
  最关键的是,他们每一天都在下午4、5点的时候休息,一到周末,他们拽着自己的小游艇出去渡假。我们工作比他们努力得多,他们创新却比我们多得多。我记得以前我学过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你努力所有都可以得到,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那么艰苦奋斗,美国人一边享受着一边高谈着创新呢?我认为我们整个思维体系一定有什么东西出错了,一定有一些东西坚持未必对。
  所以我一直深深思考,后来一直到我带我女儿去过五次迪斯尼,我觉得迪斯尼让我很感动的地方,在城堡上面满天焰火,美丽的故事开始讲述的时候,一直到最后,特别壮观的焰火在天空出现,整个迪斯尼园区里面,突然有一个声音响起来,“this is the moment that dreams come true”――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在那个时候就突然觉得,这种梦想的教育,的确是美国教育当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一个人必须要有梦想,包括习大大提出的中国梦,一开始我觉得好象挺虚的,后来我慢慢想,这的确是一个有高度的想法,只有有梦想,才会让自己开始变的不同。美国人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尤其是疯狂的梦想。我最近拜会苹果前CEO,把乔布斯投票投走的那位,他写了一本书《moonshot》也给我带来很多思考。就是说,Crazy dreams turns impossible into possible,turns possible into reality。我们在以前的思维体系里面想的更多是现实,想的更多是安全感,想的更多是未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你一定要考一个公务员,一定踏踏实实的,一定不要折腾。而美国的梦想式教育,让美国人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总是拥有无比强大的梦想。说的那句,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在互联网行业奋斗十年,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他还是天使投资人,没有创办小米。他见到我第一句话说,如果你要创业,要做十亿美金的公司,如果不做十亿美金的公司,不要和我谈,我都没有兴趣和你谈,我当时想投资人这么忽悠。我连PPT都没有准备好,几个人的小公司,还不知道想做什么,口袋里面十万块钱存款,恨不得卖了车创业,当时那个时候不能理解梦想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在美国,我有了非常重大的思想上的转变,我想我一定要有一个梦想,甚至是疯狂的梦想。如果回到那个时候,大家也可以看到,可牛刚刚和金山网络合并,当时处在整个竞争及其激烈的时候,当时大家知道金山毒霸是以收费软件为生,当时的风潮使得活跃用户每天下降50万,我接手只时,日活跃用户只有六百万,收入下降一亿多,处在崩盘的境地上,越是那个时候我越是想,如果只是就着事情本身想,一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所以一定要有疯狂的梦想。
  美国人想的更多的是think different,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这句话我想过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真正把这句话想的特别透,为什么要think different,为什么不能拷贝别人的模式,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风险性的创新?最近我读的一本书,《From zero to one》,从零到一,这本书没有中文版,我正在学英语,用英语读了差不多一半,其中有一个词让我印象很深刻,叫逆向思考。他说什么东西是你一直认为正确,但是事实上不正确,或者很少人认为正确,但是你是坚持认为正确的东西。他举了一个例子,讲了核心点就是竞争,他说我们一直都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我们一直希望去跟别人竞争,我们一直希望考试的时候比别人考的好,答卷的时候比别人答的好,东西要比别人做的好,认为只有竞争才能提高效率,事实上竞争是传统规则上的游戏,只有侵占别人才能使自己获利,资源是有限的,竞争成了我们几千来上万年来的思维模式。但今天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处在高速增量的市场,我们有着巨大的机会,移动互联网向全世界,全行业展开了澎湃发展的势头。所以,这个时候,是不需要进行零和游戏的。
  我们要寻找新的对自己来说独一无二的地位,不要强调竞争,不要强调“拳打北京百度,脚踢深圳腾讯”,还可以合资公司搞一下小米,这个大家都知道讲的哪一些公司,这种公司看上去像战神,但这个时代是不需要战神的,因为不断和别人的竞争当中消耗自己的机会成本,这个时代的机会实在太大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和流氓恶霸打仗呢?想清楚这一点以后,我就觉得我们可以有一个真正与众不同的梦想,但是这个思路的明确不是像故事里说的土壤就怎么样了。
  后来我在硅谷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和很多公司沟通,我发现这些沟通也不是三头六臂,作为中国公司有自己的优势。第三次去硅谷,旧金山很小很便宜的旅店里面,为了省钱,大约70美金一个晚上,电梯的门都要手拉开,晚上去旁边买了一瓶10美金的红酒在讨论战略,后来其实有时候的确想清楚了,喝了有点醉想为什么不做国际化,最激烈的安全领域最激烈的对手用最激烈的方式竞争呢?为什么不跳出来讲一讲,除了中国十几亿用户之外全球还有30亿用户等着安全软件免费?我们一定要做国际化,猎豹的计划去年开始做,短期实践发现可做全力以赴投入的,之前猎豹是0,整个的国际化是0,我的英语水平有一点点基础,优秀高中生的水平,我想国际化是我们最大的机会点。
  正是因为这样,大家知道猎豹在今年5月8号上市了,虽然上市对我们来说只是这一步,但是他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有着十几年传统的收费的金山毒霸完全摆脱过去收费和工业软件的模式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并且用国际化的路趟开了一个新的发展前景。我们大概用18个月的时间,在全世界高速获取用户量。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今年大部分时间里,google play 排行仅次于facebook和google的。下载量都是全球的前三,偶尔一个月还超过谷歌,整个全球的用户量,上个季度Q3达到8.62个亿,独立手机下载,我们的月度活跃用户超过3.4个亿,65%都来自于海外的情况下,欧洲和美国占了整个用户量的20多,我们海外用户的30%多是来自于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所以,整个全球化的布局当中,欧美这种发达国家占了绝大多数,不是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展开的,这也使得我们的用户有着非常高质量的表现。
  最近在海外整个收入的增长也是非常非常迅猛的,我们在整个海外化的尝试上,也取得了自己都没有预期到的很大的增长。我们移动端的活跃用户数18个月内涨了七倍多,去年初四千万,今年第三季度已经达到了3.4亿,我要强调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多快,去年1月份全是中国的,去年6月份海外大概活跃用户也有一千多万,现在已经超过2个亿,我们用了大概12个月的时间,全球拿到两亿多活跃用户,这是我们的全球化梦想,中国人的公司可以做全球化的企业,而且即便是我们也有机会在整个的竞争当中找到自己非常独一无二的位置,找到自己整个对于猎豹来说与众不同的定位。而且我们在宣布免费以后,在整个商业模式的探索当中,我们在过去两年里面,每一年收入增长是超过百分之一百五十,去年到前年,都是超过一百五十增长,今年只完成Q3,Q4的结果还不能报,但是应该和这个数字差不多,我们会有连续三年超过100%多的收入增长,我们公司的整个模式几乎被打垮重建。我们在去年年初的时候,为了海外化的安全发布了CM security,今年1月份,今年年初,我们决定做这个产品到发布这个产品,只花了20天,发布出去以后,今天全球下载已经超过1个亿,月度活跃超过五千万,都是非常高速的成长。
  我以前一直有一个理论,我认为工业时代,叫做体系带单品,先用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看上去四平八稳,人才、技术、资源等等形成巨大的体系,然后这个体系下,去实现好的产品的研发,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叫单品带体系,是用一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完美的体系,甚至看上去像土鳖和草根组成的团队,在一个点上全力以赴,完成对单点的突破,形成一个制高点,在制高点上,在瞬势而上,单品带体系。
  还有如何形成多个区域之间的联合,跨界联合未来要思考,工具软件未来不仅仅和工具本身,安全本身,包括和内容和电商,和新闻、社交都会有更多的跨界,也就是zoom in和zoom out 模式。然后我们在全球已经开始建立了很多办公室,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我们在台北的101大楼83层租了大半层作为台北的研发中心,去台湾玩可以去参观,去参观101大楼的话就不用买票了,因为84层以上买票,去我们公司83层就不用买票了。我们已经有超过5年以上的工程师,我们一起研发全球化的产品,而且我要说由于这个蓝图的展开,我认为今天我在硅谷做演讲的时候专门讲过去十年中国的很多模式都是从美国复制。
  但是今天,我们发现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独特的模式,越来越多独特的创新,由于中国本土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催发了更多有志的年轻人投身这个行业,使得中国开始成为世界移动互联网另一级,我认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中美两级带动全国发展,未来不仅仅美国模式被中国借鉴,中国模式一定也会被美国借鉴,阿里巴巴上市也说明这一点,猎豹虽然尚小,但是我们处在快车道上。
  中国的模式向全球复制有巨大的优势,可以把我们的眼光放眼全世界,跟我们一起成为全世界的公司,而且今年我们看到的一些数据和我们对明年的预判,这一点非常明显,越来越多中国公司会变成全球化的公司,中国公司全球化的梦想我认为可能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会真正的展开,而且我更鼓励,不仅仅是像BAT这些大公司开始全球化,我更鼓励更多小的创业团队和猎豹一样一起全球化,因为全球化这个舞台,现在移动互联网让全世界变成统一大市场,他再也不像以前区块分割,他的难度大大降低。未来我们的猎豹会像小米一样开展自己的生态链,我们希望更多的创业团队跟我们一起,我们能够去帮助更多的创业团队走向全球,成为全球的创业者,一起拥有疯狂的梦想改变全世界。
  谢谢大家!
  本文收自新浪会议――实录栏目,《实录》栏目不提供精心加工的“稿件”,只为还原真实的现场发言。
支付宝,你在憋什么大招?||金融界股票||###||日 23:10
  过完“双12”,支付宝的金融野心已经昭然。在这支付清算市场开放的前夜,“支付宝挑战银联”的说辞也随处可见。
  支付宝在憋什么大招?“双12”当日笔者就开始了采访,之所以晚了几天动笔,是因为想在支付清算模式经典的卡组织、、商户、持卡人“四方关系”里观察支付宝的站位和战略,然而落笔时才明白,“横冲直撞”的新玩法哪里可能被套进传统的框架。
  支付宝,你是谁?
  在“四方关系”架构里,支付宝本身谁都不是;在支付发卡、清算、收单的三大环节中,支付宝是持牌的第三方收单机构;自从宣布退出线下POS收单后,它就成了线上电子收单机构。而所谓“被挑战”的银联,是清算机构,两头分别连着发卡行和收单方,是稳定在原有“四方关系”中的一个基础设施或平台。
  但支付宝终究一步一步颠覆了上述学院派的逻辑。“四方关系”里它可以谁都不是,但在它自己的疆域里,它可以谁都是。它一侧背靠淘宝、天猫一众商户,对“四方”中的商户享有相当的话语权;一侧捏有几百家银行的合作接入,对“四方”中的银行也享有相当的叫价能力;在线上,“直连银行绕银联”的口水仗打了一年半,市场化的王牌底下,清算机构越来越插不上脚。
  用支付宝自己的话说,它是“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
  如果还需要“四方”思维,那支付宝做的是缩短半径,四方可以有时变成三方,有时变成两方,未来还可能是一些点对点的交互。如果不需要“四方”思维,阿里做的,是以每一大类的支付场景为突破口的疆域建设,然后套上它产品命名的“壳”,谁进了“壳”就要遵守它的“游戏规则”。
  这个“壳”可以叫“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也可以是纵向包抄行业切割或从场景切入的“快的打车”、“淘宝旅行”、“淘宝电影”、“淘点点”(美食)、“当面付”、“亲密付”、“AA收款”,以及已经铆足了劲儿暗谋着要在过年力推的“春节红包”。
  反扑线下,你们发现扫码支付不一样了吗?
  这样一砖一瓦建造的阿里支付领域城堡已经很炫。它还缺些什么?
  相比传统金融机构的布局,它有两块短板:线下和境外;相比传统金融账户的功能,支付宝钱包已经可以储值、,甚至借助“余额宝”等达成功能,但它缺信用功能和名正言顺的“当场刷卡”。
  在这样的逻辑下,“双12”轰轰烈烈地来了:当日淘宝无线总成交占比高达45.8%,比“双11”同口径的移动端占比42.6%进一步提升。而与之接踵的另两桩事件是:支付宝公布了10年账单,市场对支付宝即将开通透支功能的不实传言又泛。
  先来说“双12”。支付宝去年8月就正式停止线下POS业务了,但显然它不是不要线下市场了,而是放弃了一条“死路”重新择路。它选择的第一条路是二维码支付,一个扫码动作“滴”一声就把线下支付抛到线上,但是3月份“央妈”对此SayNo,暂时叫停了藏有风险隐患的二维码支付。它进而改良迂回包抄出另一条路,在这次“双12”被大家看到了。
  你一定会问我,“双12”不也是扫二维码吗?不,不,那不一样。
  被叫停的模式,是者“主扫”,用手机去扫商户的二维码,这其中就有商户造假码、价格篡改、藏匿病毒等隐患,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清算机构早有二维码支付技术但一直论证不到投放使用阶段的原因。一旦风险发生,支付宝不会也没必要因为商户的问题而承担所有资金损失,也无法对那么多商户端的二维码真实性扑上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到最后,很可能为风险买单的还是“刷卡人”(刷手机),因此监管机构不得不防。
  “双12”的模式反一反,是消费者“被扫”,商户那头的扫码枪或类似机具“主扫”。这样一来,承担风险的主体变成了商户,而商户也有某种资质可以接受相关业务,支付宝对消费者手机上的二维码控制性相对较强,以封闭体系运作来尽可能保证二维码真实性。这个二维码上再附加“消费金额”和“优惠折扣”两个信息,扫码触发支付宝钱包付费。
  所以,此前有银行人士撰文称“双12”是支付宝“抢占线下收单支付场景的起点”,此言不假但不全面。支付宝曾从线下撤兵再杀回马枪但踏空,这次,它可是“创新了二维码支付模式”的线下二次进攻。
  支付宝,你凭什么?
  支付宝凭什么?它的市场逻辑,一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浩荡消费者大军撑腰。就像淘宝、天猫每年递增的交易量让银行全部俯首接入支付宝,支付宝线下营销事件,有的是想坐便宜出租的白领、想看便宜电影的年轻人、想买便宜日用品的大妈来参与。
  拿什么换消费者青睐?三样东西:砸钱、创新、追求用户体验。背靠阿里上市,背靠互联网企业的基因,支付宝一直干得不赖。曾有一名支付宝员工告诉笔者:“支付宝对每一个应用的最多点击次数有很强的要求,一些应用,点击超过3次用户就会抛弃你。”
  也正是如此,互联网金融用户体验为上的逻辑,和传统金融风控为上的逻辑,一直各有千秋,也格格不入。
  砸钱能办到什么?第一是让更多消费者下载支付宝钱包软件程序,这就相当于在传统金融概念的“开户”,还做了交易。第二能打破原线下收单分润模式,降低商家的受卡费率,加之还能导入商家一大批消费者,这些对商家诱惑不小。
  当商家被一网打尽,支付宝的受理范围自然扩大。市场化后,清算机构,比的不就是这个?
  此外,笔者也独家从业内获悉,支付宝正在改造系统以增强银行端的信息提供能力。近期,支付宝交易接口已经开始具备从前模糊着的、向发卡银行提供准确完整交易信息的能力。过去不少银行收不到支付宝提供的银行卡消费具体商家名称,我们有些账单上也只显示“支付宝”,无法查到通过支付宝付费付给了哪个二级商户。
  而这种信息提供能力,恰恰是支付平台、清算机构所必须具备的。
  支付宝,你谋什么?
  如果以为支付宝谋的就是个“清算”,PK的就是个银联,那一定是低估了它。支付宝前两天否认“双12”是针对银联的,那还真不是句场面话。就像前文中提到的支付链条,从发卡到收单清算,哪块“蛋糕”吃得好不肥呢?
  接入支付宝后,银行的日子其实也不那么好过,因为清算方可以不再是银联,因此线下刷卡费率“7:2:1”的分润模式不再适用,刷卡费率也有所不同,支付宝享有话语权。换句话说,发卡银行能收多少手续费,还得看自己对于支付宝的议价能力。
  “有时候觉得我们反而是个通道,支付宝才是主角,银行端的‘蛋糕’,支付宝早就舔到了。”一名银行卡部人士说。
  在“双12”之前不久,支付宝推出的“10年账单”应用也颇值得玩味。这个看似只是增加用户黏性的小把戏,但却让不少银行人士发怵。“支付宝在和银行叫板。”一名银行人士称,“银行查10年账单要去网点排队和付钱,支付宝只要点鼠标、点屏幕。银行当然不会被支付宝淘汰,但出于成本考量、业务有实现难度,注定会加速客户分流和利润平均化。”
  在“双12”之后,支付宝又被传言将启动透支功能。这是个假消息,支付宝也已辟谣。可是,难道支付宝没想过要让“钱包”(账户)有透支功能吗?
  一名支付宝前员工告诉笔者,事实上支付宝早在2012年(或更早)就考虑过,还和某小银行谈过合作可能性,由该银行作为透支账户背后的资金结算方。这一方案虽然最后没有成熟,但支付宝的金融暗兵围城,不是次次都这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某日突以强兵攻城。换句话说,对支付宝透支功能的猜测,不是无中生有。
  最后说几句支付宝的境外市场渗透。因为离我们日常遥远,很多人不曾发现,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已经进入韩国等地,在首尔明洞等商圈可以用支付宝钱包完成消费;支付宝还在布点境外退税,拉拢了全球退税机构“环球蓝联”一起做。事实上,支付宝的扫码支付还曾尝试进入中国台湾地区,但被当地金融监管否决。
  在电商层面,支付宝推完海淘再推海外直购。这看似和金融无关的领域,未来却可以和支付宝的大金融战略合并作战。“阿里只要有资金、有人气,就有金融机构愿意合作,未来境外也会如此。”一名业内人士称。
  支付宝,你怕什么?
  阿里气势汹汹,支付宝也许真不怕什么。只是它搅局了传统金融,而那里有一套老玩家们共守的规则,以及出于这种规则的天然反弹。就像“余额宝”发展起来后,各银行划入支付宝账户的资金开始有了每日限额。
  “如果支付宝哪天真的有透支功能了,而且透支是基于其自有资金来做的(不是依托某家银行),那各家银行对支付宝账户的资金进出肯定会有更严格限制,以进行风控。”上述银行卡部人士说。
  绝大部分来自传统金融领域的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迅猛,是因为它们还没有被纳入真正的金融监管。“你总不能让穿西装皮鞋的和穿运动装波鞋的人比赛跑步。”上述卡部人士说,“等到金融监管一到位就像‘紧箍咒’一套,很多业务开展起来成本就大了。”
  而在“清算”的层面,现有境内外清算机构(卡组织)业务模式基本都是个“平台”,不抛开银行单干,也不与发卡或收单机构争利,这样才能形成利益平衡长久共生的“食物链”。如果阿里的综合金融业务与银行形成了太强的竞争关系,或许也会成为自己前行的阻力。“自己干成本很高,总不能天天像‘双12’这么砸钱。”一名清算组织人士称。
  此外,目前我国支付行业还有着线上线下两套定价机制的尴尬现状,导致有套利空间。但据接近的人士表示,线上线下费率统一是大势所趋,最快明年就会完成。届时,支付宝游戏规则里的定价空间也会被挤压。
美国传统零售商反击电商:价格看齐亚马逊||金融界股票||###||日 23:08
零售业巨头
电器行Fry’s的价格和网上完全一样
百思买承诺价格和亚马逊一样低
美国人用虚假的亚马逊截图欺骗沃尔玛
  折扣!血拼!爆卡!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剁手。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年底都是购物旺季。双十一狂欢,黑色星期五,双十二购物,圣诞节折扣,一波波的折扣活动让人欲罢不能。每每已经决心守住钱包,看到打折商品却总是蠢蠢欲动,看到账单后又觉得后悔残酷。
  线上线下两重天
  美国国家零售商协会(NRF)预计,2014年的岁末购物节会达到过去三年的最高水平,达到6169亿,同比增长4.1%。但对零售商来 说,旺盛的商机却并不均衡,线下与线上呈现出不太一样的两种势头。首先,在NRF的这一中,网络销售额会从前年的16%继续上升至30%。
  在整体销售额小幅增长同时,网购比例的急剧增长也意味着实体店销售额的缩水。感恩节与黑色星期五的销售状况直观地体现了这种差异。市场研究机构 ShopperTrak公布的这两天消费报告显示,传统实体商场在这两天的销售额为12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3.5亿美元下降了0.5%。
  而与此同时,今年的黑色星期五网购金额却继续创下新高,网上销售业绩大涨22%,其中eBay和亚马逊的销售额分别增长27%和24%。亚马逊 在黑五期间每秒就售出了64件商品。这种截然不同的销售势头的背后,是美国零售业从线下转向线上的大潮,也促使着各大传统商家开始顺应潮流实施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是电子商务的发源地,但美国网络购物发展规模却远远不能与中国相比。今年中国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销售额高达 571亿元(约合93亿美元),超过美国全部传统商店在黑色星期五当天的91亿美元,更是当天美国所有网络销售额(24亿美元)的近四倍。
  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这固然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美国人均GDP也是中国的七倍,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万美元,而中国只有3000美 元。或许在网络购物这个领域,阿里巴巴完全激活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让中国民众比美国民众更加舍得花钱,也更习惯在网上购物。
  话题回到美国购物网络化潮流,去年亚马逊全年营收74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连续数年保持着超过20%以上的增长。而百思买等传统零 售商却陷入低迷状态,增长缓慢、停滞甚至下滑。在美国经济并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来自亚马逊等网络零售商的压力是传统零售绩不佳的最重要原因。
  由于网络零售商无须实体店面等巨额支出,因而可以提供更为低廉的价格,足不出户购买商品也是网购的一大优势。为了从传统商家那里进一步争夺消费 者,亚马逊早在四年前就在自己的移动应用中设置了条形码扫描功能。当消费者在实体店发现意向商品之后,可以直接扫描获知亚马逊的价格,从而以更加低廉的价 格在网络购物。这一举措似乎让实体店彻底沦为了亚马逊的体验店。
  实体店比价亚马逊
  面对电子商务的大潮,或许零售商应当考虑的是如何顺潮而动,而不是逆潮而行。美国的传统零售商也在不断采取对策,一方面顶住亚马逊等网络零售商 的冲击开设自己的电商平台,另一方面推出各种措施努力将消费者引至自己的电商平台。这些传统零售商并不希望自己的实体店成为消费者的体验店,而希望把这些 客流从亚马逊手中重新夺回来。
  与网络平价就是传统零售商纷纷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亚马逊等电商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下单便捷,但传统零售商也有着实地体验、立即取货、售后简单等不可取代的优势。而这些都是电商平台的先天劣势所在。
  由于美国人工成本高昂,在亚马逊购物,免费送货的时间通常都在五个工作日以上,而想选择次日或者两天送货,则要付出价格不菲的运费或者支付每年 99美元的Prime会员费。以在亚马逊购买一部500美元的马兰士CD机为例,次日送货的运费甚至高达57美元,两日送货运费28美元,5日送货运费 15美元,而免费送货的周期则是在10天左右。
  在Groupon等网购商家,免费送货的时间甚至会超过两个星期。在大多数情况下,网上购物就等同于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收货,只有不急于收 到商品的消费者才会选择网络购物,或者每年多支出99美元去换取亚马逊的两日送货服务。送货问题是亚马逊大力研发无人机送货的原因所在。
  而退换货同样是网购的一大问题,并不是所有网购商家都可以像亚马逊一样支付退货运费。以笔者自身购物举例,在美国摄影器材商家B&;H网 店购买了55美元的摄影配件,为了退货自付了10美元的运费。而MyHabit等网络商家的退款时间会长达两个星期。这种退换货体验远远不如拿着商品直接 去实体店简单。
  如果可以按照网上的价格在实体店购物,或者坐在家里上网下单却在家门口的实体店取货以及售后,或许很多亚马逊的消费者可能会重新考虑自己的购物 选择。而这正是目前美国主要传统零售巨头所采取的回击亚马逊措施――消费者可以支付和亚马逊相同甚至更加便宜的价格,却享受实体店商家的线下便利服务。
  看看推出这一政策的商家,Target、沃尔玛、JCPenny、百思买、家得宝(Home Depot),都是有着雄厚实力的传统零售业巨头。这些巨头有足够的财力可以按照亚马逊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提供几乎覆盖每个城市的实体店的便利 服务。(以加州湾区举例,这里的城市只相当北京的一个区,相邻的两家店开车不超过20分钟。对车辆完全普及的美国而言,这个距离几乎是近在门口。)
  美国超市巨头Target去年就已经开始实施这一政策,消费者可以用其他商家的最低价在Target购买同样的商品,只需向Target的店员 出示其他商家低价的凭证。甚至当你买了东西回家后,发现别家提供更低的价格,凭着购物小票回去找Target售后,他们也会提供差价退款。
  美国最大电器零售商百思买则提出向更多商家价格看齐的口号,不只是亚马逊,而是任何一家网上零售商。沃尔玛提供的比价对象则包括了30多家网络 零售商家。与此同时,这些传统零售商的自身网上价格与线下价格也是完全相同的。换言之,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在百思买和沃尔玛买到最便宜的商品。
  不过,这些比价措施也存在着一些限制条件。举例来说,沃尔玛规定,一名顾客每天只能按照其他商家的最低价购买一件数量的同一商品。比价对象不包 括其他商家的清仓价和捆绑售价,还必须是当前正在销售的商品价格。百思买的比价不适用于优惠券折扣,也不能像亚马逊那样提供分期付款等服务。
  各大零售商家做出这些规定也是有其客观原因。因为有“聪明”的美国消费者利用沃尔玛的漏洞,自己在亚马逊等网上平台开个人店,以极低的价格出售 并不存在的商品,甚至制作虚假的网络截图,从而在沃尔玛骗取最低价。例如把原价400美元的PS 4游戏机虚假降价到90美元。在上当了几次后,沃尔玛终于学聪明,对比价措施做出了新限定条件。(在利益面前,美国民众其实和中国也是一样。)
  传统零售商反击
  这些传统实体商家推出比价亚马逊措施,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利润呢?从表面上看是如此,因为他们要比亚马逊承受更高的成本,但实际上把消费者从亚 马逊吸引到自己的实体店或者网店,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具体商品的利润下滑。因为消费者来到实体店之后,通常不会只购买原定的商品,而会随便看看选购了此 前计划之外的商品。实体零售商在某一商品损失的部分利润,可以通过增加销量来弥补。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商家希望改变消费者的一个固有观念:网上价格就是便宜,网购就去亚马逊。随着主流商家纷纷推出比价亚马逊的活动,消费者可以 在自家门口以网购低价第一时间入手商品,在实体店享受购物本该有的体验和便利的咨询与售后服务。即便不愿去实体店也可以在这些传统商家的电商网站上购买, 随后去实体店免费提取货物。
  与此同时,这些传统的零售商都在大举投资各自的电商部门,发展自己的网络销售业务。他们或是通过收购扩张业务,如沃尔玛收购营销软件公司Adchemy,并组建沃尔玛实验室研发大数据;或是投资仓库、运营和快递等电商基础设施,力争在电商体验上追赶亚马逊。
  从去年开始,美国主要传统零售商的网站部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增幅甚至超过了亚马逊。去年百思买的电商零售额达到15.7亿美元,同比增长 25.8%。沃尔玛去年网上销售额就已经达到100亿美元,今年增幅或将达到30%,连续两年电商业务增幅超过亚马逊。虽然电商部门还不是亚马逊的对手, 但沃尔玛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去年全年整体营业额5000亿美元,是亚马逊的7倍。
  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促销中,亚马逊则祭出了闪购的促销手段,每隔一段时间放出持续时间不长的新促销折扣,例如售价折合人民币4000元的LG 65寸1080P LED电视。要获得最新最大幅度的折扣,消费者就必须守在电脑前等待着惊喜,让他们无暇去实体店也无法拿着亚马逊的价格去比价。
  虽然亚马逊依旧是美国电商零售业的巨头,但面临着传统零售业巨头的强力反击,至少亚马逊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价格战武器。亚马逊在消费者心中最便 宜的固有光环也被逐步打破。据市调公司ShopSavvy统计,在黑色星期五中,沃尔玛超过一半商品的价格实际上已经低于亚马逊;在电子产品和电器两大核 心商品上,沃尔玛的折扣也高于亚马逊。
  以沃尔玛、百思买为代表的传统零售商与以亚马逊、eBay为代表的网络零售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无疑还会进行下去。这场商战的最终结果也无法获知,但至少亚马逊在价格战上已经不占有任何优势,在物流、客服和售后上更处于先天的劣势。或许,真正的竞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附美国目前宣布推出“比价亚马逊”措施的主流传统零售商名单:沃尔玛、百思买、JCPenny、Target、家得宝、电器行Fry’s、家居 品店Bed Bath&;Beyond、电器行Abt Electronics、母婴品店Babies R Us、家居店Lowe’s、办公品店史泰博、Office Depot、玩具店Toy R Us等等。
阿里或将布局自主品牌终端 称不与手机商竞争||金融界股票||###||日 23:01
  针对是否将推自主品牌手机,阿里巴巴集团OS事业群YunOS手机事业部总经理戴玮近日没有直接回答,但他表示,阿里巴巴不愿意也不想成为一个硬件公司,即便某一天阿里巴巴真的有了自己的智能终端品牌,也不会追求绝对的量,目的只在于为生态圈里的手机合作伙伴树立YunOS标准规范。这似乎在暗示,阿里有可能推自主品牌智能终端,但不是要与手机厂商们成为竞争关系,也不追求销量,而是为了发展其自主操作系统YunOS。
  阿里或将布局智能终端
  戴玮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做上述表示的。在谈到近期关于阿里将推出自有品牌手机的传言时,戴玮的回答一开始显得比较“暧昧”。他表示万物互联必然会是未来的大趋势,阿里巴巴一定会参与其中,并且愿意与大家分享在大和云计算上的积累。并且表示如果阿里巴巴某天真的布局智能终端,那必须为硬件厂商、终端用户、第三方应用服务提供者提供价值,而不是单纯做一个元器件的堆砌。
  此前有分析人士针对阿里可能要做手机的传闻做了分析,并且表示并不看好。但也有人认为,阿里巴巴从软件、服务布局逐渐走向硬件布局,做智能终端其实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首先,它已经花费三年多时间做了软件方面的布局――YunOS。作为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可控性强,无需像别的终端厂商一样,整日担心在条条框框的束缚日渐增多之后,未来有一天原先“免费”的系统突然会收费。
  尽管就目前来看,YunOS在市场上的普及率并不高,但是最新发布的YunOS 3.0与此前版本相比的进步,却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缺的就是一款或几款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终端来让更多人认识它、了解它。这可能是阿里有意推自主品牌手机的原因之一。
  即便推手机也不会与手机厂商成竞争关系
  事实上,安装YunOS的知名品牌手机的确不是很多。尽管此前与魅族推出的合作版本是基于YunOS操作系统所打造的,但是UI交互依然采用的是魅族自己的Flyme。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完整的YunOS体验,用户感知并不明显。
  显然,如果阿里的YunOS又像以前一样,找一些三四线的小品牌合作,其效果可能还不如阿里自己推出自主品牌来树立标杆来得有效。而在应用、服务、流量等方面,拥有强大的阿里系资源做支撑,YunOS也不用为此担忧。有了这些铺垫,走向硬件布局很是顺理成章。
  另外,现在互联网企业与传统硬件厂商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变得模糊,互相跨界、合作或转型比比皆是。就拿近期几大热门事件举例:小米入股美的、奇虎360投资酷派大神、乐视与北汽的合作等等。未来,类似这样的无论是资本层面的、还是产品层面的合作都不少。
  或许有人会担心如果阿里真的推出自有品牌手机,那么该如何处理与YunOS生态圈中原先就存在的、抑或有合作意愿的其他终端厂商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戴玮也做了回答。他表示,阿里巴巴不愿意也不想成为一个硬件公司,YunOS的最终目的是与合作伙伴们共同打造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即便某一天阿里巴巴真的有了自己的智能终端品牌,也不会追求绝对的量,目的只在于为生态圈里的合作伙伴树立YunOS标准规范,而不是与之成为竞争关系。
  阿里或与魅族展开深度二次合作
  在谈到了此前与魅族的合作。戴玮表示,“与魅族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其实说起来,不管是像和魅族这样颇为高调的发布会登台亮相之外,今年对于YunOS来说,也算是别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纵观整一年,YunOS有几个值得一提的大事件:7月,与上汽签订了“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7月,以唯一的移动操作系统的身份入围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商名单;与魅族的千万豪赌;10月20日,在北京隆重发布了YunOS 3.0操作系统,采用创新的卡片式设计,同时CloudCard服务中心开启了云端应用的风潮;紧接着10月21日,与魅族联合发布了Flyme Powered by YunOS版本的MX4;再加上这一回在移动合作伙伴伙伴大会上的亮相,200多平米的展台陈列了囊括手机、盒子、TV、智能家居等数十种设备,全面展现了YunOS生态圈产品。虽然不至于像一年开四场发布会的魅族那般“豪气”,但这对于一贯做派非常低调的YunOS来说,也算是颇为“高调”的一年了。
  戴玮还表示,与魅族合作的产品在功耗、速率、流量、安全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也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再次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两位阿里高层谈到最多的便是YunOS的“开放”,他们表示无论是对开发者、还是终端厂商,YunOS都将会抱着积极和欢迎的态度。
  驳斥业内的“伪”互联网汽车概念
  而关于近期炒得比较热门的“乐视造车”等,戴玮也提出了他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基金升降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