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折旧函数以7%速度递增,如何确定初年折旧值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为什么?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C.2%×5%×8%×7%&&&&&&&&&&&&&&&&& D.(2%×5%×8%×7%)-100%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是A,因为环比增长均是本期与上一期比较得来的(分别较上年增长2%、5%、8%和7%时,则说明当年的速度是100%+2%、100%+5%、100%+8%和100%+7%),而定基增长是本期与以前年度你想要比较的那一年为基数的来比较(被比较的那一年是100%---基期),所以是.(102%×105%×108%×107%)=124.76%最后还要减一个100%------是因为124.76%是当年的发展速度,100%代表的是基期,相减才是增长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有关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立法的比较研究
聚焦命中&& 转第条
显示法宝之窗
隐藏相关资料
【期刊名称】
有关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立法的比较研究
【副标题】 拟订科技进步法的一个思路
【英文标题】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Legislation Relating to the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in Enterprise
【英文副标题】 A Thought on Formulation of the Law Governing promo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作者单位】
【分类】 【期刊年份】
【期号】 4【页码】 12
【全文】【】 &&&&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加快。尤其是在能源、原材料紧缺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提前更新耗能高、效率低的旧机器设备的必要性日益显示出来。
  为加速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现在世界各国都普遍采取加快折旧速度的政策,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一般已缩短到5至7年。美国早在1954年就在税法中规定,各企业可按平均折旧率的两倍提取折旧基金。近年来,进一步规定机器设备的平均折旧年限由11年改为5年车辆改为3年。此外,法国、英国、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无不采取措施,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使企业较快地收回固定资产投资,加速采取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本文比较研究了几个国家的折旧政策法规,并对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建议。
  一、日本的折旧制度
  日本政府通过《企业合理化促进法》推行“特别短期折旧方式”。按照这个规定,凡属于实现机械设备现代化而设置的机械设备,可以从当年的企业收入中提取相当于该设备价值的50%的资金作为折旧费。由于提前折旧部分可以免税,大大加速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利润以折旧形式转化为企业的内部积累。
  日本政府制定的加速折旧制度分为一般折旧制度和特别折旧制度。
  一般折旧制度从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资产再评价三方面对一般行业进行折旧。日本整个产业的设备折旧率,1936年为4.1%,设备更新周期为25年;1963年折旧率为11.5%,设备更新周期为9年。另外,、1953年进行了三次资产再评价,以保证企业资本的实际价值,因通货膨胀而产生的差额大部分都转为折旧费。因而从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和资产再评价三方面可以加速企业的资本回收,促进企业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采用。据统计,1951年至1963年的13年间,日本法人企业的一般折旧总额为73,494亿日元,而企业设备投资总额为264,704亿日元,一般折旧总额占法人企业设备投资总额的27.7%,1966年至1974年,一般折旧总额为企业新增资本额的4.6倍。可见,一般折旧在企业实现设备更新和采用新技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大。
  特别折旧制度是日本政府根据特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科技政策,对某些特定行业规定高于一般折旧率的折旧方法,以加速资本回收和设备更新的一种制度。特别折旧制度是从1951年开始实施的,先在机械、船舶等行业实行,规定3年间折旧率递增50%,1952年为促进企业合理化,对钢铁、化工等产业规定比一般企业高得多的折旧率。如钢铁企业在1952年至1953年间更新设备利用资金,有1/3来自特别折旧率。进入高速增长准备期后,为促进技术行进和技术革新,相继规定了《试验研究开发用机械特别折旧制度》、《科学技术振兴特别折旧制度》、《新技术投产用机械设备特别折旧制度》等数十种特别折旧制度。进入70年代,又相继制订了几十种能源有效利用及开发本国基础资源的发展科技的特别折旧制度。
  二、美国的折旧制度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美国政府对私人企业实行巨额补贴的积累形式。美国企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固定资产折旧是可以从收入中扣除的项目,因此每年的折旧率越大,当年应税收入就越少,应纳税款也就越少,这样,企业获得的实际收入就大大增加。
  1954年国税局法规规定:“折旧应与F公报中规定的、经过仔细估计的使用寿命相一致”(F公报将资产分成5,000种类别和相应的纳税年限),方法为直线折旧法;1946年起,允许可选择使用150%余额递减折旧法;1954年的国内岁入法批准使用另外两种加速折旧法,即双重余额递减折旧和使用年限合计积点折旧(年数合计法);1958年,美国对小企业提供了额外优惠,准许它们在第一年就冲销固定资产价值的20%;1962年的岁入法对折旧年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将F公报5,000种类别分成100组,把设备纳税年限缩短了30%~40%;1971年美国财政部颁布了《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调节制度》(即ADR制度),允许纳税人自行在法律规定的三种折旧方法(即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中任选一种,并允许在固定资产的基本折旧期限上上下浮动20%;1981年的《经济复兴税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缩短了3年、5年、10年和15年四种,对所有的机械设备来说,年可采用150%余额递减折旧法,1985年可采用175%余额递减折旧法,最后1986年可采用双重余额递减折旧法。
  美国等发达国家都采用“快速折旧法”以提高折旧率,并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加大成本,缩小利润,以推迟向国家财政交纳一部分所得税,从国家获得一笔“长期无息贷款”,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得到大量补偿。企业发展后,利润率增高,折旧率却大大降低,企业应税额也大大提高。企业如果想从这项制度中得到好处,就不得不保持旺盛的投资热情,从而加快了扩大再生产过程。战后时期,在美国每年的投资中,折旧提成所占的比重在66%~90%的范围内摆动。由此可见,加速折旧能刺激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加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加速折旧的特征是折旧年限和实际使用年限相脱离。以美国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为例,美国《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调节制度》规定,这两种设备的折旧年限都是12年,实际上,在1977年美国机械工业拥有的198.7万台金属切削机床中,就有67.6万台(占34%)已经使用了20年以上,69.5万台(占35%)已经使用了10~20年;使用了10年以下的为61.3万台(占31%),锻压设备的役龄构成是:l已使用20年以上的占35%;已使用10~20年的占369%;已使用时间不足10年的占29%。
  三、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折旧政策
  1.提高折旧率,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折旧率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更新和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提高速度。长期以来,苏联东欧各国折旧率一直偏低,严重偏离固定资产的实际磨损状况,对技术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大批企业中机器设备严重老化,维修费用日益膨胀,工艺水平陈旧落后,产品质量低劣,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难以降低等等。
  针对这一问题,苏联和东欧国家普遍采取了提高折旧率的措施。70年代以前,这些国家工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折旧率一般只有3.5~4%,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通常长达20多年。1972年苏联规定了新的折旧率,从日开始实施。它考虑了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影响。也考虑了减少修理费用支出的因素,调高了基本折旧率,调低了大修理折旧率。目前,苏联国家企业和组织的全部固定资产,(不包括住宅)的基本折旧率为4.53%,比1963年时的3.95%提高了0.58%,调高幅度约13%,其中机器设备的基本折旧率为8.2%,比1963年时的3.9%提高了1.3%,调高幅度为18%。
  波兰从1974年起将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率从3.85%提高到5.29%;保加利亚从1977年起把平均更新折旧率提高到6.5%;捷克工业机器设备的平均折旧率提高到7.3%;匈牙利从1984年起,折旧率按四大类分别规定:厂房折旧率按不同使用期限为1~6%,建筑物为2%,机器和设备为6~20%,其他固定资产为8%。
  2.采用更加灵活的折旧方法
  苏联及东欧国家基本上一直采取直线折旧法,随着生产集约化进程的深入,这种方法显然过于僵死,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因此,有些东欧国家对折旧方法进行了改进,实行了一些更为灵活的折旧方法。
  从1977年开始,保加利亚工业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把某些种类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提高50%,但企业必须于年初把将要实行的变动通知国家计委、财政部和银行;波兰企业经财政部同意后,可以在保持额定折旧年限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性固定资产最初几年的折旧率;匈牙利企业在1984年开始实行新的按四大类固定资产规定的折旧率之后,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改造和更换老化设备的可能性,独立决定每大类内部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只要保证按大类平均的折旧率符合规定的标准即可。
  3.扩大企业使用折旧费的权力
  改革以前,在苏联和多数东欧国家中,大部分折旧费要上缴国库或上级国家机关,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这部分由国家集中的折旧费实际上主要用于新建投资。这正是企业技术改造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70年代后期以来,折旧费中上级预算或上缴机关由国家进行再分配的部分已明显减少,大部分折旧费留给企业作为自有资产。苏联从1979年起,固定资产折旧费的10~50%和大修理基金的85%留作企业的生产发展基金;保加利亚从1979年起,企业只把折旧费的10%上缴预算;波兰从1984年起规定,企业靠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建立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费全部留给企业自行支配,靠预算资产拨款建立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费一半上交预算,一半留给企业;匈牙利企业在1984年以前,要把折旧基金的40%上缴国家财政,但从1985年起,国家允许将全部折旧基金都留给企业作为生产发展基金。
  四、对我国折旧政策法规的分析
  1951年起,我国企业执行综合折旧率,主要是根据固定资产物理磨损和自然磨损状况制订的。1985年起实行《》,仍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折旧,其折旧率的制订仍然是按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状况来定的,一般每年折旧在5%左右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长达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这样,企业根本无法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年复一年地抱残守缺。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低折旧政策,使折旧基金无法成为企业设备更新的重要资金来源,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从1950年至1980年三十年间一直在3%~4.2%左右,1985年由于实行了新的《》,折旧率才上升到5%左右的水平,而美国早在1942年起就规定了加快折旧速度的政策,大大提高了折旧率,1962年和1971年又分别作了调整,其整个国家设备折旧率一般都在10%左右,个别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折旧率高达20%~30%。从我国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美国相比,不难看出我国折旧率不但偏低,且变化亦不大(见表一)。
  中国工业企业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率一览表
  ??????法宝用户,请后查看全部内容。还不是用户?;单位用户可申请试用或直接致电400-810-8266成为法宝付费用户。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欢迎。法宝快讯:&&&&
本篇【】 &&&&&&关注法宝动态:&
法宝联想【共引文献】  孙亚明&《法学杂志》&1985年&第5期& 祁群&《法学》&1992年&第5期& 胡建淼&《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2期& 曹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引用法规】  [总裁说]公司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薛向东是如何做到的?
他是世界上最有钱的100人之一,多次跻身于福布斯排行榜;他带领的公司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并稳居行业冠军;他的身价市值180亿,却依然每天朝九晚五的去中关村那幢已经建了20年的老楼里面上班。
他就是东华软件股份公司董事长薛向东。上周六《总裁读书会》栏目播放了薛向东的创业人生,节目中他向大家推荐了《创新者的解答》一书。这本书对他的创业之路有何启发?他的“创业法宝”到底有哪些精髓?今天小书童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他的成功经验。
1拒绝企业被迫成长 坚持稳健创新
薛向东说自东华软件从成立那天起,他们曾多次放弃过“一夜暴富”的机会。2006年东华软件上市后,放弃过买地皮做房地产的机会、还曾放弃过购买药厂、煤矿的机会等,日,东华软件依然又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一场投资200亿的并购,就可以迅速成长为一个市值1000亿的公司。why?只因这些所谓的“机遇”与东华软件一贯坚持的发展理念不同。
《创新者的解答》一书第一章就向读者解释了“企业被迫成长”的问题,由于金融市场的压力,许多企业为了生存选择了被迫成长。薛向东认为国内的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最后利润大跌、效益大减,很大原因是“选择性错误“,选择了不该并购的企业、投资了不该投资的项目。那些以“创新名义”包装的企业,他认为实则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是创新的泡沫。东华软件的发展理念一直坚持的是稳健的创新,拒绝这种泡沫创新,拒绝企业被迫成长。
2选择正确的业务范围
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面临过一个难题“公司发展要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薛向东认为无论走专业化路线还是走多元化路线,都有成功的案例,关键要依据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来选择正确的业务范围。
东华软件走的就是专业化路线,专业于信息技术领域,多领域拓宽业务范围,依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选择企业的业务范围。东华软件从创业之初做企业管理软件,后来做医疗软件,随着最近几年“互联网+”的浪潮热,业务范围又拓宽到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博弈云等多个领域。
薛向东说东华软件小心谨慎的去做创新、做投资,小心谨慎的去选择行业,选择业务范围,才造就了今天成功的东华软件。
3没故事的背后实则有真正的“故事”
东华软件从最初成立时仅有的几个人到现在的7000多人的规模,从上市时只有几千万利润,到现在有十几亿利润,却有不少人评价说东华软件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企业。
薛向东认为东华软件没有故事的背后,实则是坚持不断的稳健创新,在细分技术、细分市场、细分领域,坚持创新、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的创新基础上,才成就了东华软件今天的故事。薛向东说东华软件今天的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臣”,那就是读书。东华软件的高官们都喜欢读书,读书是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法宝,是企业家家庭幸福的源泉。
选择正确的业务范围,坚持稳健的创新,小碎步的保持前进,培养高管与员工终身爱好读书的良好习惯,成就了今天的东华软件。
咨询沟通,请联系总裁小书童
加入总裁读书会会员: 桐桐
平台合作及活动合作:岩岩
分支机构与商务合作:晴晴
编辑 郝颖俊
欢迎点赞分享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加速折旧为什么要调增?-百科大全-就爱阅读网
加速折旧为什么要调增?
加速折旧对企业有很多好处:一是迅速将固定资产使用费用进行分摊,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少交所得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二是迅速收回固定资产资产,便于企业扩大再生产;降低由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贬值风险。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加速折旧,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准予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的办法,加快折旧速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其目的一是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二是可以增强公司未来竞争和融资能力。折旧是企业的一项费用,折旧额越大,企业的应课税所得越小,税负就越轻。从总数上按,加速折旧并不能减轻企业的税负,政府在税收上似乎也没损失什么。但是,由于后期企业所提的折旧额大大小于前期,故税负较重。对企业来说,虽然总税负未变,但税负前轻后重,有税收递延缴纳之利,亦同政府给予一笔无息贷款之效。
加速折旧,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准予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的办法,加快折旧速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其目的一是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二是可以增强公司未来竞争和融资能力。计提折旧费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管理部门用的固定资产)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生产车间用的固定资产)借:销售费用--折旧费(销售部门用的固定资产)
加速折旧法的依据是效用递减,即固定资产的效用随着其使用寿命的缩短而逐渐降低,因此,当固定资产处于较新状态时,效用高,产出也高,而维修费用较低,所取得的现金流量较大;当固定资产处于较旧状态时,效用低,产出也小,而维修费用较高,所取得的现金流量较小,这样,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折旧费用应当呈递减的趋势。加速折旧法使折旧费用呈递减的动态,则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便呈递增的状态。与直接法相比,所得税的现值总和就更低,这实质上可以使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从这个意义上讲,折旧是国家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可用于鼓励某一行业的发展或刺激投资。美国政府就曾对税法中的折旧方法作过多资调整,1952年为鼓励电子等新兴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税法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方法。1962肯尼迪政府为复兴经济实施“直接计划”,将折旧缩短30-40%。1971年为配合尼克松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制定三种使用年限不同的加速折旧方法。1981年里根政府制定《经济复兴税法》,实行资本成本回收制度(CCRS)。(1)年数总和法(sum-of-the-years’-digits):以呈递减状态的年数分数对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2)定率递减法(declining balance method):以固定比率和递减的折旧基础对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折旧费用的大小取决于所估计的残值,如果残值估计为零,则折旧率为100%,固定资产成本一次计入当期费用。为限制过高的折旧率,美国税法规定,定率递减法的最高限为直接法的两倍,故称双倍余额递减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在定率递减法下,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账面成本来计算,而不是折旧基础(原始成本-残值),残值不是在计提折旧时事先扣除,而是在最后一年确定的,表现为最后一年的折余价值。由于定率递减法的计算误差,特别是双倍余额递减法中折旧率的人为因素,最后一年的折余价值很可能高于或低于估计的残值,这样,残值可以通过“折旧费用=折余价值-估计残值”来确定。如果误差太大,很可能使最后一年的折旧费用过高或过低而与以前的折旧费用产生重大差异,与整个减趋势不相称,不符合固定资产折旧“系统而合理”的基本要求,若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的最后二年采用直接法。(3)直线法与加速折旧法: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直接线法下,每年的折旧费用为一个固定不变的金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每年以定额减少,在加速折旧法下,折旧费用和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均呈递减状态,下图可以表示不同折旧方法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及折旧费。可见,如果折旧方法不当,将会对每年的收益产生相反的作用。从会计报表的角度出发,选择折旧方法应当考虑维修保养成本和价格变动两个因素。考虑维修保养成本可以使固定资产总成本与其所产生的收入相配比。如果每年的维修保养成本相同,而且每年的成本、总成本、折旧费用、维修成本、年经济利益也相同,那么,通过直线法和相同的维修保养成本就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总成本;如果维修保养成本递增,那么,递减的折旧费用和递增的维修保养成本也同样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总成本。此外,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还应当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即是否以不变货币计量未来实现的收益(参见通货膨胀会计)。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需要在预计使用年限内补偿。一般情况下采用平均年限法,预计寿命年限内年折旧额相等。一部分人认为,固定资产逐步老化、技术进步贬值等,可提供的收益逐渐减少,其补偿额逐渐减少,从会计谨慎原则出发,固定资产可创造收益较大时,应该多提折旧,剩余账面价值与其实际性能等状况相匹配。因此西方财务会计出现了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行不行都采用,赞一个奥。
一般情况下需要调增,因为税务处理的加速折旧情况不多,如果符合的话需要报备才能不调增,比如强腐蚀震动会引起资产加速折旧的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指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也称作物质磨损,是由于使用而发生的机械磨损,以及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损耗。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当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损耗。1、年限平均法概述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计算公式: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2. 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3.1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3.2 年数总合法   年数总合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某设备预计使用5年,则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为15(5+4+3+2+1)。第2年时尚可使用寿命为4,此年的年折旧率为4/15。编辑本段常见折旧法的比较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余下全文>>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更加完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不断投放市场,使原有技术相对落后的机器设备的继续使用成为不经济,因而引起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缩短,甚至提前报废而形成无形损耗。因存在这种无形损耗,原有设备虽然可继续使用,但不能满足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增加产品品种的要求,并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如果继续使用,就会给企业和社会财富造成实际损失。因此,以补偿无形损耗为主的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更具有现实性。由于加速折旧法鼓励企业尽早回收投资,采用新技术,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加速折旧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和竞争的要求。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企业尽早收回投资,更新固定资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竞争能力。这就势必淘汰那些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2、有利于防范物价变动风险,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当前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现象客观存在。加速折旧法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而直线法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加速折旧法把固定资产全部初始投资按利息率分配于各会计期间,而一般情况下利息率是由货币时间价值率与通货膨胀率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加速折旧法是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率双重因素的折旧计算方法。在物价变动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条件下,实行加速折旧法可以提前收回大部分投资,减少因物价上涨而发生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实现固定资产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统一,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要求。3、有利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计提折旧,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但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在比例税率情况下,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但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保持不变。与直线法相比,企业所得税的现值总和就更低,实质上使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从长远角度看,加速折旧法不会降低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企业通过迅速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实务中我国税法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范围作了限定,例如规定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的机器设备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申报纳税时应将采用的加速折旧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这就避免了某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实行加速折旧法而引起当期缴纳企业所得税大幅减少,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波动的现象发生。
加速折旧法的优点有如下几点:①技术设备加快更新速度通过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尽快收回投资,更新固定资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竞争力。从而淘汰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②物价变动风险减少加速折旧法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率双重因素,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条件下,采用加速折旧法能提前收回大部分投资,减少因物价上涨而发生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要求。③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内更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这样做,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而从长远来看,加速折旧法并不会降低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反而,企业通过迅速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增加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加速折旧法,也称递减费用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寿命内加快得到补偿。加速折旧法的分类:分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①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②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所称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加速折旧为什么要调增?》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折旧摊销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