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格光栅尺精度是什么与分辨率的区别有哪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关于光栅分辨路问题.请大家写出具体计算公式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光栅唯一传感器信号分析电路采用四细分电路,如果光栅尺每毫米刻线条数为100,则其分辨率为多少?、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分辨率 = 狭缝总数N * 衍射级m最小分辨角 = 波长 / 光栅宽度
你的意思是这道题的分辨率是狭缝总数100乘以级数4吗?你说的可能专业了,请你看看我的问题,具体回答一下。
我只能提供公式,具体数据自己计算吧。电路方面的具体情况,不甚清楚。
可你给的公式在题目里面根本就没有,我怎么计算。我后来又查了查,这道题应该是,算出光栅距。1mm除以100得0.01mm,用四分电路看到了0.01,则原来的看到的应该是0.01除以4,得0.0025.
电路不甚清楚。感觉你说的电路光栅和我讲的光学光栅好像不是一回事,一些术语都不一样?
这是一道数控技术的选择题,没有什么电路的,就是这些文字表述,可能你的更专业吧,还是谢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0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绝对式光栅尺产品的精度检测设备与精度修正方法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绝对式光栅尺产品的精度检测设备与精度修正方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1|
上传日期: 15:06: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绝对式光栅尺产品的精度检测设备与精度修正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doc】提高计量光栅尺分辨率的几种细分方法细分,文档,光栅,光栅尺,光栅尺细分,计量光栅,光栅尺原理,光栅尺安装,光栅尺精度,绝对光栅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doc】提高计量光栅尺分辨率的几种细分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于光栅尺分辨率的提高对驱动器和电机的影响-专业自动化论坛-中国工控网
关于光栅尺分辨率的提高对驱动器和电机的影响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8:37:00
各位大虾:&&&&&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我想用0.01mm分辨率的磁栅尺替代0.1mm分辨率的光栅尺,对驱动器和电机有影响么?在原有运动精度不变的情况下,是否驱动器的脉冲频率也随之提高?另外,对原有的伺服电机或者直线电机运动会有影响么?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1:44:00 1楼
你的光栅尺或者磁栅尺的信号是接到那里去的?这个不明确,后面所有的问题,都无从答起。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2:54:00 2楼
信号是方波输出,通过接口板到饲服电机驱动器,&驱动器型号无,电机3相输入.&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3:00:00 3楼
“0.01mm分辨率”“驱动器的脉冲频率也随之提高”———这么高的反馈分辨率还要用脉冲式伺服?大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3:15:00 4楼
TO&波恩大哥,&&&目前暂时找不到此类小尺寸的光栅,我也知道用不了那么高的分辨率,就想知道有啥影响.&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0:31:00 5楼
如果驱动器能接受频率的提高,那么就有提高性能的可能,分辨率高了,运动可能更平稳。不过,光栅换磁栅,可能会由于磁栅的西粉误差比较大,反而影响引动的平稳。找不到小尺寸的光栅?你需要多小的尺寸?比磁栅小体积小的光栅不难找啊?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9:40:00 6楼
西粉误差?&不太明白,&刘哥能解释下么?&我需要的光栅长23MM,&高9MM,&250线.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0:35:00 7楼
典型的直线光栅的物理刻线密度为50线/mm,即栅距为20μm,经过简单的信号四倍频处理,可以获得5μm的检测分辨率,要获得更高的检测分辨率,则需要对光栅的原始信号进行电子细分处理,即将20μm的栅距通过电子技术分割为更细密的检测距离,比如要得到0.1μm的检测分辨率,则进行200细分。磁栅的物理栅距一般较大,因而要获得0.01μm的检测分辨率,则需要进行更高倍率的信号细分,细分倍率越高,对原始信号的质量要求越高,在原始信号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则细分倍率越高,细分误差越大。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1:03:00 8楼
错别字,是“细分”误差。另外,对光栅的尺寸要求没看明白,“我需要的光栅长23MM,&高9MM”,&这是对读头的尺寸要求吗?如果是,这个要求不算高。250线,是什么意思?1微米分辨率的意思吗?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6:30:00 9楼
&&&不好意思!前段时间出差了,昨天刚回来!抱歉抱歉!&&我需要的光栅长23MM,&高9MM”,&这是对读头的尺寸要求吗---是光栅尺的整体尺寸;&&&250线,我只是在标示铭牌上看到,我现在换算了下,大概是0.1毫米的分辨率。&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2:02:00 10楼
0.1mm分辨率的光栅,我大概知道是什么样的东西了。我到是很感兴趣,您用的是什么磁栅,体积会比这个光栅小。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0:52:00 11楼
回刘哥:&&&&比这个光栅小的磁栅大概也不多见了,我知道的是供应商将磁栅的尺寸人工分割成小尺寸,下星期做实验,主要看信号的匹配和测试。&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8:52:00 12楼
建议磁栅贴长一些,一边最好多出3厘米以上,否则影响精度。具体要长出多少,问一下供应商吧。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9:20:00 13楼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1:34:00 14楼
现在找的是德国希克的代理,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会继续发出进度报告的。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3:54:00 15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
现在有最新的进度报告:
今天刚测试了用磁栅尺切割出来的小尺寸磁栅,并安装到移动部件上做模拟测试,情况如下:此磁栅尺是德国希克产品,5线式,输出为方波,电源电压5V;2根电源,A,B,Z相,分辨率0.01mm, 循环原点,如示意图,每间隔5mm有个原点区;当安装到移动部件上并核对接线正确后进行实验,通电后:
检测编码器读数:脉冲数在2345个,原来的脉冲数是2512个;
移动距离:
现在还有个问题,上电后系统寻找原点失败,检查后发现在将编码器移动到与原来原点一样的读数时,实际物理位置与原来相差6mm;系统中有可以设置原点参数的,此位置原点在系统中原设置为24.13mm,现在由于回原失败,无法得知具体数值,但手动移动到原来的原点物理位置,读数显示为28.448mm,也就是说现在的编码器读数比原来的多了4.318mm,
我后来问了供应商,磁栅尺并不是按照磁栅上零点区切割的,那么是否无论往前还是往后,都会比零点多出一定的尺寸?供应商决定再次调整磁栅尺的切割尺寸和位置,下次再来测试。
另外,原来的光栅是绝对式的,每次上电都要回零。
请高手帮忙分析下,不能回原的原因在那里?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9:13:00 16楼
磁栅上的磁极眼睛直接看是看不到的,所以,切的时候,确实很难保证零点在什么位置上。电机正常回原点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原来的光栅如果是绝对式的,为什么每次上电还要回零?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9:02:00 17楼
呵呵,磁栅还是不行,换雷尼绍的光栅尺,体积小,尺带任意剪切,非常方便,功能强大,容易安装。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9:24:00 18楼
回刘兄:所以切的问题很难把握,我的建议是上电后看编码器读数,当到零点时做记号,再切割;&&电机回原点是在慢速情况下来回移动,反方向移动到栅尺极限点后再返回,在软件里定义了物理位置原点,这个数值是基本不变的,误差不会超出3mm,或者说允许偏差3mm;&&我概念糊涂了,绝对式的不是上电后需要回零的么?那么是相对式的,请刘兄再次解释下。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9:28:00 19楼
to&辽宁人:&请问你时如何保证每次回零的?或者说你们的产品回零以什么来做基本点?还是不需要回零?&&其次,光栅尺表面的清洁度有什么特殊要求么?若有油污或者灰尘之类的遮盖光栅,你们如何保证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2:47:00 20楼
雷尼绍的原点是外加的一块磁铁,就这个原点的体积就不小了。一般来说,绝对式是不需要回零的,增量式的才需要上电回零。磁栅的极限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看懂。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9:10:00 21楼
都在驱动器里处理了&参数不同&对电机和精度没影响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0:29:00 22楼
磁栅的极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名词,应该说是磁栅的2头范围,比如250线的磁栅,从原点移动到另外一头再返回。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0:36:00 23楼
to&CZX:&那么比如原来分辨率是0.01mm,&现在用0.05mm的配套磁栅读头,对原来系统会有影响的吧?原来的系统软件恐怕不会认得出这个新磁栅的分辨率,我们刚开始就碰到这种情况,原来是0.1mm,&用了0.01mm的磁栅,系统认不出,显示出来的脉冲数和系统原来的数量差了10倍,位移量也和原来的不一样,不过并不是10倍。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8:07:00 24楼
“显示出来的脉冲数和系统原来的数量差了10倍”这是当然的。“位移量也和原来的不一样,不过并不是10倍”这就比较奇怪了。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8:17:00 25楼
是啊,我也没想通,供应商也说不出来,可能就是我说的系统认不出的问题,原来是0.1的分辨率,系统以这个基准来检测位移,现在提高了10倍,但系统里所能接受的脉冲数并没有提高,&那么从磁栅上得到的读数并不被系统所接受吧;&现在就看明天再次做测试了.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4:11:00 26楼
今天测试结果:&&&&上电复零还是失败;仔细检查了磁栅的脉冲数和位移距离,发觉换算出来的分辨率居然不是0.01mm,大概在0.0087左右而供应商地产品说明书明确写明是0.01mm的分辨率;这个结果让我们都很郁闷,只有继续努力............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6:49:00 27楼
分辨率的问题,问清楚供应商吧,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计数结果不对。磁栅的精度不是很好,但是到这个程度,应该不是误差了,一定是有什么错误。磁栅上的读数不能被系统接受,这个,我一下子想不出有什么可能的原因。系统的资料中是否有相关的介绍?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9:01:00 28楼
现在进口设备大多没有这种比较核心的技术资料,有的只是些操作方法,常用参数调整,连驱动板型号,规格,技术参数都没有,也真叫人无奈。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4:08:00 29楼
人家这个是技术保密呀,谁让我们做不出来呀,就雷尼绍光栅尺的尺子,那么小的一个头子3000+呀,国外的都差不多的价格。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1:52:00 30楼
我是德国siko公司中国分公司的技术支持,在技术上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姓周,联系电话:021-,mb:,公司网站:www.siko.cn,目前你的问题实际上是通过一个线路板再接入驱动器的,估计信号发生方式可能存在一点问题。希望你电话联系交流。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3:00:00 31楼
&目前你的问题实际上是通过一个线路板再接入驱动器的&为什么不直接到驱动器?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0:11:00 32楼
to&周sir:&&&&是不是siko的周工啊?to&刘岩利:&&&刘老师,他说的我知道,因为我们对光栅信号输出有误解,一直以为是方波,后来发现应该是正玄波的,在经过变换输出到驱动的。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2:31:00 33楼
&因为我们对光栅信号输出有误解,一直以为是方波,后来发现应该是正玄波的,&磁栅输出的,应该是方波了。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9:03:00 34楼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4:56:00 35楼
既然你知道信号是正弦波了,说明你可能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如果需要技术支持的话,请直接给我打电话联系。现场上的东西可能线不好找,希望你耐心点。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4:59:00 36楼
我是siko的周工。电话:021-。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0:12:00 37楼
&&&让大家等了这么多时间,非常抱歉!&&&&这个月公司在进行ISO9001的质量认证,处理了N多的条文,规范,操作定义,设备系统规范,真让人头晕!&&&今天终于抽空又试了下,具体情况如下:&&&磁栅的测试再次进行,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输出信号确定为正弦波,通过接口板的3块MOTOROLA&AM26LS31PC(4路3态波形转换)芯片进行正弦波到方波的转换,输入信号是光栅读头的A,B,Z&3相信号的3路信号,输出转换成正,非2路信号到运动板,由于磁栅输出为方波,而且是8线,所以找了块备用接口板,跳过IC,直接将磁栅的3路6根输出线焊到IC的输出点,并分开正,非点;&上电测试,在系统中发现编码器的脉冲数和位移距离和原来的还是不一样,脉冲少了333,位移短了3.04MM,大概是0.12IN原先设想原编码器分辨率0.01MM,磁栅的分辨率调整为与之一样,但现在脉冲数居然还是有差别,真叫我们郁闷了好久;后来想到编码器的触发频率我们还不得知,由于手头没有示波器,只能再等下次做测试,现在由供应商拿回去调整编码器里面的触发频率,估计是原生产厂家为了技术保密,特意将触发频率做成非标.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02:50:52 38楼
快一年了,现在的结果怎么样了,呵呵。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1:14:49 39楼
光栅尺与磁栅尺的应用都是为了位置环,位置环更加重要的是精度,一般的是光栅尺的精度(或重复精度)要高一些,分辨率其也是可以(正余弦)再细分的,而磁栅尺的优势在于抗油抗尘抗振方面,精度与光栅尺比并没有优势,&& 如果是为了提高精度而将光栅尺改磁栅尺,好像是弄反掉了。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12:56:22 40楼
支持@Q的看法。&&&&&&&
给TA发消息
加TA为好友 发表于: 22:08:56 41楼
驱动器中应该有一项1step = ?个counts的选项,直接在原来的基数上乘十理论上就和原来的控制精度一样了,控制程序也不需要做修改了
周点击排行
周回复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格光栅尺精度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