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遇热带气旋 定增是利好还是利空空

微信扫码随时发布需求
贤集网技术服务平台欢迎您
面对复杂海洋环境,海上风电将如何应对?
安装并非是海上风电场唯一的难点。海上风电场的设计寿命长达20——30年,其工作环境比陆地恶劣得多。期间一旦发生故障需要维修的话,所需经费更是远大于陆上风电。如何保证风力机在复杂海洋环境和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安全运转,并经受台风、严寒、腐蚀、雷暴的考验?这是海上风力机制造厂家和基础设计施工单位必须考虑的问题。
台风来了,风电场还能运行吗?
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灾害天气,其影响范围广、平均风速大、湍流强度高、风向变化快、持续时间长,对风电场有着惊人的破坏力。可导致叶片断裂、塔筒折断、机舱罩倾覆等。
目前我国在台风多发的南部海域建设的海上风电场较少,从陆上风电场的情况来看: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于9月2日在广东汕尾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登陆点附近的风电场测得极大风速为57米/秒,其25台风力机中的13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8月10日在浙江苍南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7级,导致位于苍南的鹤顶山风电场28台风力机全部受损,其中5台倒塌;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7月18日登陆广东湛江,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7级,导致徐闻的勇士风电场33台风机中的13台风力机倒塌,5台风力机完全损坏。
位于台风频繁海域的海上风力机需要采用抗台风设计:增加质量阻尼器,减少台风对风力机的振动;加强机舱罩,确保在台风期间机舱完好;加强风速风向仪的固定,使其在台风期间能够正常运行。当预报有强台风到来时,需控制风力机停机,叶片变桨至顺桨角度,并进入自动偏航模式实时以风轮正面对准风向,保证台风对风轮的载荷最小。台风过后,需检查叶片、机舱罩等是否出现损坏、发电机构是否能正常工作。即使没有台风预报,风力机自身的控制系统也能在风速过大(大于25米/秒)时切出,并停机顺桨进入防风状态。
不过,包括台风在内的热带气旋带来的大风,在不超过一定强度时可以给风电场带来较长的满发时段(风力机在额定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满负荷运行发电,大致为10——25米/秒),这是对风电场运营有利的一面。据统计,登陆我国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6个是能够创造良好发电效益的“好台风”,3.5个是对风电场有威胁的“坏台风”。
极寒会对风电场有影响吗?
高纬度地区的海上风电场还面临着严寒的威胁。严寒会产生海冰,破坏风力机基础;水气(雨、雪、霜及海雾等)冻结在风力机叶片等部件上,影响风轮旋转;低温还会让风力机中各种材料(金属、橡胶与复合材料)和润滑油的性能下降。
▲面临海冰威胁的海上风力机
我国的海冰出现在冬季的渤海与北黄海沿岸,渤海的冰期一般超过3个月(12 月——翌年3月)。在冰期中,辽东湾北部海域覆盖有10——40厘米厚的海冰,漂流速度最大为0.5米/秒。大面积海冰会挤压冲击基础,并引起基础震动。水位变化时,海冰还会对基础产生上拔或下压效应。渗入混凝土基础表层的海冰在结冰时会产生膨胀压力,反复冻融会破坏混凝土。为此,位于结冰海域的基础必须设计抵御海冰的措施。
海上湿度较大,在严寒时叶片可能结冰,造成风力机发电能力下降,积冰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叶片断裂。在高纬度地区,寒冷的冬季通常也是取暖用电高峰,而叶片结冰会损失年发电量1%——10%,极端地区甚至能达到20%——50%。为此,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多种除冰方法,其中被动除冰是在叶片表面涂以特殊涂料,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疏水涂层,可降低叶片与水、冰之间的黏结性。而黑色烤漆可在白天借助阳光的热量除冰。此外,还有能够渗出可降低结冰点的抑制剂的概念涂层等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技术。主动除冰则是在叶片表面安装热电阻元件或加热叶片内部空气,使叶片温度处于0℃以上。高纬度地区的风力机一般需要结合主动加热和被动涂层的除冰能力。
▲用直升机为叶片除冰
低温还会让风力机各材料的性能下降。如果没有任何防护,风力机的最低操作温度一般是-20℃,而停机温度是-30℃。如果采用了抗低温的合金钢、密封的机舱以及各部件加热设备,则能让风力机在-30℃也能正常工作,停机温度可低至-40℃以下。不过,我国近海海域很少会有如此之低温。
来源:风电与光伏技术经济
声明:“贤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贤集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的内容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
请及时通过电子邮或者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专题推荐
风力发电机组
我来说几句
还没有人评论哦,抢沙发吧~
意见被贤集网采纳后,贤集网赠送一张限量版的U盘会员卡!
联系方式(必填)
您的意见(必填)
贤集网微信二维码
400-615-8109
周一至周五9:00-17:30
Copyright (C)2014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第14版:气象经济
降低台风对近海风能资源开发的影响
—对话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研究员张秀芝
本报记者 王 玲
&&近年来,风电作为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积极开发陆上风电的同时,海上风电开发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气象部门针对海上风电开发做了哪些研究?如何为我国的海上风电开发服务?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研究员张秀芝。&&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近海的风能资源状况如何?海上风电开发有哪些优势?&&张秀芝: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杭州湾以北年平均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300至400瓦,可利用小时数小时,杭州湾以南年平均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400至600瓦,可利用小时数7000小时以上,台湾海峡最高,年平均风能密度每平方米600至800瓦。&&海上风电的优势主要是风速较陆上更大,风垂直切变更小,湍流强度小,有稳定的主导方向,年利用小时长,因此机组运行稳定、寿命长,单机能量产出较大。此外,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且接近沿海用电负荷中心。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08年底,我国沿海省市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近160万千瓦,其中2008年一年就新增了90多万千瓦。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3台机组已并网发电。&&记者:听说您正领衔“热带气旋对中国近海风电开发影响研究”?&&张秀芝:对。这是中国————欧盟能源环境合作项目之一,去年10月开始启动。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虽然潜力巨大,但其运行环境较陆上更复杂。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沿海是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的地区,热带气旋引起的大风、海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使海上风电机组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如2006年“桑美”登陆时,台风中心正面袭击苍南风电场,对风电场几乎造成毁灭性打击,若干风机的叶片折断,个别风机的塔筒折断或倒塌,损失7000万元左右。在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的东南沿海,风电开发需认真对待台风强度以上热带气旋的影响。&&记者:那么您的这项研究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张秀芝:我国风电发展比欧洲起步晚,风机制造技术主要依赖引进。目前,我国风电场使用的风机中,外资约占38.4%,内资和合资约占61.6%,风机设计绝大多数依据欧洲标准。但是,欧洲没有热带气旋,要想风电机组适应中国的气候条件,必须攻克台风影响下风机的生存问题,气象部门责无旁贷。&&我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风机制造业如何适应我国近海的气候特点,特别是根据热带气旋的气候特点设计和制造风机;风电开发商在我国东南沿岸和近海进行风电场开发时,如何根据台风的极端风况选择适合的机型;在风电场运行过程中,开发商如何掌握热带气旋的基本知识进行有效利用和合理防范等。这些研究将有效指导我国近海风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证风电开发投资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记者:目前研究工作进展如何?&&张秀芝:我们计算了热带气旋影响下沿岸各测站和近海高分辨率的50年一遇设计风速,为风机设计、风电场选址和风电场抵御台风风险提供参考。同时,我们研究了热带气旋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及风切变,为风机设计、风电场选址、风机布局、风电场防台风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指导风电场管理人员合理利用和防御台风,我们正在编写《台风对我国风电开发的影响与对策》一书,此书主要包括热带气旋对风电开发的影响、影响中国大陆沿岸和近海地区的热带气旋气候特征、沿海风电开发中台风应对策略、风电场台风应急管理4个方面。&&其实,热带气旋有利有弊。我们分析发现,影响中国沿岸和近海约27.4%为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这些一般可以很好地利用;约45.3%为台风和强热带风暴,只要防范得当,会给风电场带来很好的效益。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热带气旋作用下复杂地形绕流数值计算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硕士论文
热带气旋作用下复杂地形绕流数值计算研究
【摘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超过6000小时,风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频繁受到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对该区域的风电建设和运营产生较大影响。实际上,影响风电场的热带气旋大致可以分为效益型和破坏型两大类,效益型热带气旋可以为风电场带来良好收益,而破坏型热带气旋可能会对风电场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复杂山地和丘陵地形较多,气流经过时其风速和湍流结构会发生显著改变,对风力机微观选址和承受载荷均有重要影响。由于过去缺乏统计性的实测数据,并未对热带气旋与复杂地形的相互作用进行详细研究。风力机设计广泛遵循的IEC标准对于热带气旋影响区域,推荐使用S级设计标准,由设计人员自行给定,随意性强,可操作性差。因此,为保证我国风电健康发展,开展热带气旋作用下复杂地形湍流风场的流场特性研究是极具必要的,这将对我国东南沿海风资源评估和风力机的微观选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气象学者的研究工作,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近十几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平均量和脉动量的统计特性,对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流场进行数学建模,构造了可以表征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主流方向特征的风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热带气旋作用下复杂地形湍流风场的数值模拟和验证性风洞实验。
数值模型选择k-ε两方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一定改进,近壁区采用自定义壁面函数。要准确模拟热带气旋入流条件与复杂地形相互作用的流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实现平衡大气边界层,即保证入流条件在达到模型之前其关键参数(速度、湍动能、湍流强度)沿流向不发生改变,满足水平均匀性。本文通过在壁面施加剪应力的方法实现了平衡热带气旋大气边界层模拟。
为了验证数值模型的适用性,本文对典型复杂地形进行了风洞实验,在传统尖劈-粗糙元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热带气旋高湍流特性的模拟,本文开创性的采用梯度交错排列的内六角螺栓代替常规粗糙元,成功模拟了热带气旋边界层,并针对典型地形条件开展了实验,为验证数值模型的适用性提供了依据。
采用已开发的数值模型,分别对二维单山、二维连续山和三维单山模型在典型效益型和破坏型热带气旋作用下流场的平均速度、风加速因子、湍动能、湍流强度等风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变化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热带气旋作用下的二维陡坡流场,平均速度的最大值在山顶取到,风加速因子为1.4,最大湍流强度在后山脚取到,为0.25,超过设计标准,山后4.5倍山高以内湍动能较大,不宜布机。通过不同坡度流场对比,表明坡度对流动分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带气旋作用下的二维连续双山流场,最好的布机位置为高山山顶;与二维单山相比,双山条件下最大风加速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高山受矮山影响较少,而矮山受高山的影响较大。IEC推荐的设计准则过低的估计了我国东南沿海风电场的湍流度,建议热带气旋作用下的风力机设计适当加大湍流强度设计标准。
热带气旋作用下的三维孤立山体模型,平均速度分布和脉动量的分布沿展向基本呈对称现象,山体两侧速度分布较好,湍流脉动小。与二维模型相比,三维山山顶最大风速值较小,并且三维山的分离区小于二维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P444;P42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娅敏;宋丽莉;刘爱君;;[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1期
魏慧荣;康顺;;[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刘心洪;闵健;潘春妹;高正明;陈文民;;[J];过程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石碧青;洪海波;谢壮宁;倪振华;;[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7年03期
庞加斌,林志兴,陆烨;[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4年02期
胡朋;李永乐;廖海黎;;[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2年06期
陈联寿,罗哲贤,李英;[J];气象学报;2004年05期
王东生;屈雅;;[J];气象;2007年07期
宋丽莉,毛慧琴,汤海燕,刘爱君;[J];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06期
黄鹏,施宗城,陈伟,顾明;[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安彬;[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凯;沈树勤;孙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朱桦;智协飞;俞永庆;;[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陈奎宇;邓圭玲;韩玮;;[J];半导体技术;2007年03期
朱伟亮;杨庆山;黄韬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陆中荣;[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刘心洪;郭欣;高正明;;[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关华;牟在根;沈银澜;朱忠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李成良;陈淳;;[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年06期
张富海;李军向;陈淳;罗晓军;;[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2期
刘少军;张京红;李天富;陈汇林;田光辉;蔡大鑫;黄秋如;;[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姝;李英;魏娜;;[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陆晔;滕蓓;祁恩荣;;[A];纪念徐秉汉院士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杨伟;金海;金新阳;唐意;杨立国;赵基达;;[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苏卫东;;[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杨易;金新阳;;[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王国斌;张成印;逄燕;刘赵淼;;[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敬军;郑立捷;吴军;梁中刚;;[A];2007年船舶力学学术会议暨《船舶力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周振凯;刘占芳;颜世军;;[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唐飞熊;秦大同;陈亮;;[A];2010年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班欣;沙文钰;冯还岭;姜有山;祁欣;;[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先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敏;[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王哲;[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井艳军;[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王晓东;[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马志勇;[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范忠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栗怀广;[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余志祥;[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李春曦;[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亚南;[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金大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崔文篆;[D];湘潭大学;2010年
许士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程明;[D];兰州大学;2010年
张彪;[D];浙江大学;2011年
田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徐大川;[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张海亮;[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金阳;[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洪岩,陈联寿,徐祥德;[J];大气科学;2000年05期
陈联寿,孟智勇;[J];大气科学;2001年03期
王斌,RussellL.Elsberry,王玉清,吴立广;[J];大气科学;1998年04期
谢炯光;[J];海洋预报;1999年02期
田荣湘;[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4期
洪小健,顾明;[J];建筑结构;2004年07期
陈凯,毕卫涛,魏庆鼎;[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3年02期
杨伟,顾明,陈素琴;[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张建;杨庆山;;[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6期
周宇;钱炜祺;邓有奇;马明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严光华,林仲平,吴志伟;[J];台湾海峡;1995年02期
高鸣!江苏;[J];水利天地;1996年03期
孔宁谦;[J];海洋预报;1997年01期
张秀芝,黄秀芬,李江龙,宋珊,吴术礼;[J];海洋预报;1997年04期
李曾中,薛建军,皇甫雪官;[J];气象科技;1997年01期
;[J];气象科技;1997年02期
林志强;[J];广东气象;1997年03期
孙峰,刘式适;[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刘天祥;[J];广东气象;2000年04期
刘婕;[J];辽宁气象;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申宜;张慧;解晓静;刘阳;叶向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吴如松;;[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戴秦如;陈宏义;;[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王祥涛;高超;;[A];2004防止船舶行事故新经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朱福海;;[A];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1集)[C];2010年
张永宁;曾振球;;[A];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C];2002年
何小娟;徐一晖;林佩玲;郭兴业;;[A];2008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应明;吕建华;徐明;杨秋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李晓丽;;[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陈芳丽;崔少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郭起豪 孙楠 张倩;[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姚小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刘绍翔;[N];台州日报;2010年
李伟;[N];中国气象报;2011年
;[N];中国气象报;2011年
胡玉蓉 陈世清;[N];中国气象报;2011年
王乃仙;[N];光明日报;2004年
;[N];中国气象报;2000年
卢志民;[N];湛江日报;2010年
王敬涛;[N];中国气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宇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周洋;[D];南京大学;2011年
胡邦辉;[D];南京大学;2011年
李青青;[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刘玲玲;[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张文娟;[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吴岩峻;[D];兰州大学;2008年
陈光华;[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黄勇;[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邹燕;[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恺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马轲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吴联要;[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傅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新厂;[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王腾;[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叶婷婷;[D];南京大学;2013年
梁朋;[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刘梦亭;[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赵军平;[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GL发布针对台风的风电机组认证指南--《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能产业》(2013年第11期)》2013年
GL发布针对台风的风电机组认证指南
【摘要】:正日,德国劳氏可再生能源认证部(GLRenewablesCertification)在北京发布了《热带风暴型风电机组认证指南》。该技术说明是目前风电业界第一个针对台风的标准,是对GL之前发布的《风电机组认证指南》的补充。热带气旋可能会给风电场带来很大的影响。今年"天兔"过境后,某些风电场的机组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在此之前,风电行业还没有对台风进行明确等级划分的标准,整机制造商难以确定其机组能否对抗极端天气。GL新版技术说明就这一问题提供了详细的信息。《热带风暴型风电机组认证指南》将台风分成了5个等级外加S级,加入了外部条
【分类号】:F426.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晓君;[J];中国社会保障;1994年05期
杭州大学“平阳县台风、洪水灾害与保险对策研究”课题组;[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季晓云;;[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J];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J];中国保险;1996年11期
葛俊松;[J];中国保险;1998年06期
郑玲富;;[J];浙江林业;2004年08期
陈新全;;[J];浙江林业;2005年10期
陈伯勋;王涛;;[J];浙江柑桔;2006年02期
冯仑;;[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宇迪;;[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国松;高山红;岳健;吴增茂;王永明;;[A];辽宁省气象局、丹东市气象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1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连重绪;刘鑫;王书晓;;[A];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C];2002年
陆汉城;康建伟;寇正;程艳红;钟玮;;[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林毅;刘爱鸣;林新彬;;[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徐亚梅;伍荣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黎伟标;;[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郑艳;周芝锋;陈红;;[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石立森;;[A];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C];2002年
陈永红;王中;;[A];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佳南 黄桂兰;[N];中国船舶报;2010年
苗艳丽 王素琴;[N];中国气象报;2009年
记者郭起豪 王瑾 通讯员阳揣环;[N];中国气象报;2009年
冮冶;[N];人民日报;2004年
沈耀胜;[N];福建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N];丽水日报;2009年
区青建;[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刘丹青 吴东升
朱忠东;[N];国家电网报;2010年
刘晓;[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冉瑞奎 林国平;[N];中国气象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武;[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顾海霞;[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黄文誉;[D];南京大学;2011年
刘红亚;[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陈朝晖;[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赵若红;[D];暨南大学;2008年
顾建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窦洁;[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徐建;[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付国宏;[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雪;[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尤浩贤;[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韩润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陈立智;[D];湘潭大学;2011年
刘光熠;[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唐彦;[D];广西大学;2013年
王慧;[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刘猛猛;[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支小丹;[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王小勇;[D];兰州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空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