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草根创业成功案例创业

一个90后的创业故事,从白手起家到身家百万,他是怎样做到的?一个90后的创业故事,从白手起家到身家百万,他是怎样做到的?新的阅读百家号见到陈林时,觉得他还像个稚气未脱的学生,戴着黑框眼镜,普普通通的装束,一脸灿烂的笑容。就是这样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已经身家百万。从刚走出校门的一穷二白的学生,到事业有成的多家店面老板,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01陈林出生在周口市一个工薪家庭,虽然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但很注重对陈林的教育。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陈林很小的时候就是个兴趣广泛、胆大心细的孩子,比同龄人要早熟,成绩也是名列前茅。2009年,高考成绩很不错的他被河南省内一所重点高校的金融专业录取了。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他不像大多数人一样忙着谈恋爱,或者拿着父母的钱吃喝玩乐。在轻松松散的校园环境里,他没有迷失自我,在大二,就开始在校外做兼职,赚一些生活费,也为自己积累了社会工作经验。大三时,电商开始火起来了,在网上购物成为了大学生一种新的消费渠道。陈林看准商机,在网上开了一家淘宝店,卖的主要是大学生需要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生意非常不错。就这样,他大三一年挣的钱不仅交了大四的学费,在毕业时,还积攒了一部分钱,为他之后的创业提供了启动资金。02在2013年,陈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墨守成规的上班族生活,而是继续经营淘宝店,但由于当时网店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陈林决定转型。但要做什么项目呢?在对郑州市场考察了几个月之后,他发现一个成人用品自助连锁加盟项目在郑州很是火爆,因为随着性观念的改变,成人用品、情趣用品的需求随之增多。但市场经营混乱,一些成人用品店店面隐蔽又简陋,进货渠道混乱,产品设计缺失,假货次货横行。而MAKING-H这个品牌不仅纠正了这个市场领域的不良风气,产品渠道正规,只卖正品,而且还是无人自助售卖,智能二代机是全国首家,解放人力,成本降低。项目理念也很先进:制造快乐,享受生活!最重要的一点是项目加盟优势很显著,投入门槛低,回本周期快,保本经营,稳投稳赚。这一切都把陈林深深吸引住了。这个项目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于是他决定加盟这个项目。03这次,很有生意头脑的他没有看错。前期他只投资了几万元,租了个店面,生意火爆。现在,他已经拥有了三家店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时的陈林已经身家百万。赚到钱的陈林没有忘乎所以,他在郑州关虎屯小区买了个三室一厅的小套房,剩余的钱都用来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2016年,他已获得了多个荣誉称号,并作为成功的青年创业者,去高校和众多大学生去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回首自己的创业经历,陈林很感慨,他说其实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或喜悦或心酸的创业经历。只要找准方向,勇于迈出第一步,然后坚持不懈,其实创业没有那么难。作为九零后的陈林相比同龄人,走的更快也更远。他敢想敢做,投身到激情洋溢的创业大潮中,用劳动、智慧创造奇迹,谱写了自己的青春故事。陈林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我们也祝愿这个可爱的大男孩创业之路越走越好。青春因劳动而光荣,因创造而生辉,因奋斗而绚烂!愿我们坚守梦想,不忘初心,一路高歌,一路前行!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新的阅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社会百态,做一名正能量的传播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2017年会 -->
已经被封上闹剧称号的95后“创业神童”王凯歆最近因为“跑路”一事又出名了,这是发生在她身上最大的一次风波,或许也是最后一次。4月6日起,多家媒体开始陆续报道,98年的创业少女,一度堪称95后明星创业者的代表,王凯歆已经“跑路”。其电话无法接通,手机无法定位,微信朋友圈名称和内容都进行了修改不可见……公开资料显示,王凯歆本次陷入纠纷旋涡,涉及代投金额达1.5亿元,目前追求其踪者甚多,但均不知其去向如何。95后创业者的最后挽歌?2017年12月底,王凯歆在朋友圈找币圈领路人。日,王凯歆声称第一期募集已完成并且完成3亿资金的募集。三天后,她直接高调发圈CTE要成为下一个百倍币。两个月后,代币项目落空,价值归零。投资者开始向SAY项目方维权,王凯歆也加入了维权大军,指控SpherePay项目投资人石一诈骗,侵占SAY资金,一度闹到了石一家门口,场面十分难看。这已是王凯歆继神奇百货关门、倒卖虚假保健品后第三次创业失败了,业界的忍耐也几乎到了极限。经过这三次创业,王凯歆的名字已经与“诈骗”两个词绑在了一起。王凯歆的创业导师林劲峰曾对媒体表示,虽然王凯歆更懂得“95后”的消费特点,但她根本组织不了这些资源,“组织一个供应链,管理一个公司,组建研发团队,设计产品,没有相当的阅历,不会有好的经营基础。”而对于与投资人翻脸,王凯歆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号称90后创业美少女余小丹,曾经创办了女性时尚闲置交易平台“空空狐”,上线三年时间倒闭,与投资人、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撕了个昏天黑地。2017年,周亚辉发布长文称余小丹“败光5000万投资,私人乱花投资款,包括“住最贵的私人医院看病、用公司的钱给个人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用投资款给自己发奖金、用公司钱给自己的干妈(不在公司上班)每月发5万工资、经常在微博晒包、花公司钱跟男朋友去国外旅游”等。相比之下被称为用惊人言论“荼毒”创业者群体的马佳佳显得头脑清醒得多。马佳佳又名张孟宁,身上的标签有高考状元、名校高知,曾以女嘉宾身份参加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创办了泡否科技有限公司专卖情趣用品。打开知乎,关于泡否的热点仅有一个:“马佳佳的泡否Powerful为什么没生意?”有趣的是,马佳佳曾经旗帜鲜明地对王凯歆表示了支持。被投资方看好的少年CEO刘栋,正在着手二次元项目,被公认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经验的人。有媒体在接触他后表示,刘栋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始终敏捷操弄着手里的《荒野行动》,每个星期出现在公司的时间,加起来没超过10个小时,敷衍的态度令人唏嘘。最耸人听闻的是90后“创业大神”许豪杰,微博认证为90后作家、《超级演说家》全国季军、搞笑视频自媒体。2017年被曝光有恋童癖,是一家恋童网站的管理者,直接卷入了官司。90后创业者在接触投资人时表现的犀利大胆毫不畏惧,反映的是他们对权威的藐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简直是创业者身上的硬伤。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逻辑都是自洽的。他们能给自己的错误找到无数种解释,也能凭自己的口才让所有的争端归于平息。他们的种种行为,不像一个根植企业市场土壤的开拓者,而更像一个随时随地刷着存在感彰显自我价值的演员。投资人故意为虎作伥?“如果说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舞台中央站着,就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明星,那么只有站在场外的观众才知道,如果没有人愿意让他们站上这个舞台,他们就什么都不是。如果有人愿意让他们站上这个舞台不是想看她的实力,那么到底是想看什么?”一位业内人士愤而如是评价。在90、95后创业者的成长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项目天使投资人、深圳创新谷CEO朱波。朱波在2008年担任互联网业务总裁时,负责风险投资业务,由此开启了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华丽转身。朱波在圈内号称90后投手,专投90后,许多90后一旦想融资,也会先想到朱波,算是打响了一块投资界的招牌。朱波先后投资了93年出生的温城辉创办的礼物说,1992年出生的钱勇创办的次元仓,1992年出生的王锐创办的兼职猫,1990年出生的余佳文创办的超级课程表等等,当然还有王凯歆。朱波曾经跟媒体表示,在他的投资逻辑中,投趋势、投事情、投人是整个投资过程中三根同等重要的红线。所谓投事情,就是要满足“刚需、高频、粘性”三个条件。所谓投人,即创业者的资源、背景可以支撑他要做的事情,而非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之外。朱波认为,创业者的能力和认知边界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90后、95后的创业者符合朱波的投资逻辑吗?一个资深的投资专家,不可能看不见缺乏经验的这些创业者能力的边界,而这一点就与“创业者的资源、背景可以支撑他要做的事情,而非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之外”的投资原则相背离。 然而2016年,朱波曾一再对媒体表示,不管是从个人能力上,还是在对目标市场群体的了解上,他都非常看好王凯歆。 “投资人的逻辑有些时候都是说给外人和媒体听的,而实际上,他们看中这些90、95后创业者本身有一定知名度,不管他们的项目成不成,投资人投了他们一定会炒热自己的知名度……”一位投资圈人士这样说出了行业内的潜规则。有资深投资人曾经这样解释自己的投资逻辑:“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误区,营销自己是创业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于风投来说,即使花了几百万投资不成功,可以权当做了广告,带红投资人。而王凯歆本身自带话题性,95后、女性、高中辍学这些关键词都充满营销爆点。而聪明的90、95后创业者们也已经意识到自己扮演了资本玩家的试验品,比如王凯歆曾公开表示,“(他们)投出去的钱就当是打了一个广告”。甚至有料爆出,神奇百货联合创始人黄秋云才是真正的项目运营者,他是创新谷某股东的儿子,王凯歆只是傀儡。 创业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成了一个消费品,无论是风投、杂志媒体都来消费他们。2016年5月,一本时尚类杂志给王凯歆做了一篇采访,把她描述成一个乖张跋扈、自我膨胀的迷途者。 也有借助媒体主动消费自己的,比如马佳佳。一再在电视节目上露面,甚至为了打响名气上了征婚节目,整容、混迹商圈,以年轻女性为噱头制造红利和诱饵。投资人也在乐此不疲地为她打着广告。国内情趣电商春水堂创始人“春叔”曾明褒暗贬地表示,马佳佳的聪明超过绝大多数人。聪明在哪里?—性,是娱乐圈永恒的搏版面良方,所以那么多艺人纷纷自炮绯闻。马佳佳和所有娱乐圈人物一样依旧借助了性这个符号来搏版面,但是极聪明的加上了性“用品”这个中间介质而没用自己的肉身—利用了性符号,远离了绯闻,却搏来了版面。作为成人用品行业的创业者和营销人,马佳佳是远不能算成功的。作为一个把自己个人当作标的来营销的人,马佳佳是成功的,放36计里这叫声东击西——所以,我很认同小马的人的营销能力,我不认同的是徐老师把小马竖为成人用品创业者营销典型。 演员和导演们互相扶持,各取所需,时候一到,不是过气演员被导演抛弃,就是导演寻到了更新鲜的流量热点明星。 曾有在红杉资本从事投资工作的人士在媒体采访时称:“大多数成熟的投资机构都会有风控和项目管理的环节,一旦投资项目出现重大问题,理论上从资金和财务方面都可以及时发觉”,有时候,为了让自己的钱不打水漂,投资方会开始各种对项目的包装或者夸大,甚至连自己都套进去。谁是真正的受害者?打开知乎论坛,关于神奇少女王凯歆“跑路”一事,产生了大量话题,中间有不少控诉为其背书、站台的业界大佬和投资人,“人家上来就是从顶级VC开始收割起的,收割一些小韭菜很正常啦”“这些其实都是提线木偶的游戏,真正的问题全都在大陆金融市场的垃圾投资人身上……” & 正如有了诸多的“目的不纯”之心理,投资人和90、95后创业者们已经形成了一丘之貉,双方联手策划了业界里的营销话题和持续眼球关注度,对于他们双方来说,这或许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 但事实上,这场双方联手导演的闹剧真的是没有输家么?“对于大多数踏踏实实创业的创业者来说,有这些乌烟瘴气的现象和事件存在,其实是一种极大的干扰,他们也让创业行业变得浮躁和功利,败坏了整个行业的风气,严重影响创业者的心理。”同为创业者的人这样评论。 正如知乎上一名叫“ying che”的网友所说:他们的商业实际上都是自我营销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永不会成为真正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商业人物。他们永远能获得风投,但不能盈利,但能继续获得二轮融资,三轮融资,直到整个新时代初期的迷雾彻底散去,有钱却无趣的VC们终于明白为止。但是,他们却让很多创业者在艰辛的创业路上迷失了自我,集体沦为受害者。 找到真正的自我是这个时代的呼唤。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有其规律,生命的成长也需要周期。 年龄可以是优势,也可以是劣势,但不应成为炒作的标签和赌注。让它回归它的自然属性,不再透支话题噱头下带来的红利,才是这个投资圈子应该有的规则。 众多王凯歆们的创业失败了,彻底沦为了闹剧和笑话。但他们自身所带来的话题属性和流量价值,谁知道会不会吸引来下一轮投资呢?有了这样的害群之马出现,整个90、95后创业者行业还会再被人信任么? 这真的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
【关于商道】派代商道定位为中小创业者的决策参考,内容集合电商业界评论、热点解读、高效资讯,聚焦创新创业、经营之道。 派代网微信订阅号——为中小电商创业者提供最鲜活、最干货的知识!电商大爷——全网电商精选内容,电商人必备APP,即刻扫码下载!
@你关注的人或派友
亲,先登录哦!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对方邮件地址:
您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为什么要嘲笑90后创业的失败?_网易财经
为什么要嘲笑90后创业的失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为什么要嘲笑90后创业的失败?)
虽然只有短短200多字,但情真意切、反思深刻,让人动容。然而一纸悔过书改变不了这位90后的命运,尤其是98后创业少女王凯歆的flop,让好事者对这几年来殒落的90后创业明星来了个大起底。
为什么是像彗星而不是流星呢?因为他们在划过天际的时候还留下了一条小尾巴,星星之火重新燎原也不是没有可能。让我们来复盘一下这些殒落的90后创业明星们吧。
神奇百货,1998年出生,15岁创业,2015年5月获得天使轮投资,2016年1月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6年6月神奇百货因为盲目扩张、大幅增员、大量引进供应商、没有合理管控公司现金流进行大规模裁员,以期尽快达到收支平衡。其间还爆出公司数据造假、为人嚣张、挥霍无度、拖欠工资、威胁员工等丑闻。日,神奇百货宣传暂停出售商品进行业务调整,平台未来将以一个“全新的神奇君”与用户见面。
泡否科技创始人,1990年出生,是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高颜值学霸。2013年一毕业,马佳佳的第一家泡否情趣店就在校门口开张,很快又开了三里屯分店。然而2015年消费者发现泡否情趣店已关门,IT桔子上显示泡否科技融资状态还停留在2014年年初。但据马佳佳介绍,她创立的新项目High嗨吗科技已经获得来自高榕资本的千万元天使投资。
1990年出生,超级课程表创始人,曾成功获得四轮融资,仅最新一轮融资便获得数千万美元投资。超级课程表覆盖了全国3000所大学,拥有1000多万注册用户。后因不能兑现“要拿1亿元给员工分红”公开认怂,并呛声自己的投资人,目前超级课程表没有投资。
虽然本人是1989年出生,但团队都是90后,2013年底创办了脸萌,这款应用软件在2014年长期长期占据App Store排行总榜第一名。但由于用户对这款产品的热衷度不够长久,脸萌还没找到有效的赢利模式便被封存。如今,郭列正带领他的团队在开发新产品Faceu。
1990年出生,大象科技创始人,用互联网思维来卖安全套,曾获百万级美金天使投资。但因为只关注网上渠道不发展线下,目前基本销声匿迹。
1992年出生,快看漫画创始人,靠着一组题为《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故事迅速走红,获得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和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但上线的APP却因版权和逃税问题陷入困局。
尹桑,1992年出生,一起唱创始人,获得A、B轮千万级美元融资。日尹桑发布内部信,表示由于C+轮融资失败,再加上此前采购大批硬件设备,账上仅有的现金已用尽,公司已无法维持员工工资。6月初,尹桑宣布一起唱还活着,已实现盈利。
除了上面复盘的几位90后创业明星,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90后创业者面临着创业的失败。那么,90后创业失败都有哪些共性呢?神奇百货投资人朱波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在天使期,90后创业者特别能吃苦,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在这个阶段,他们都表现出对钱来之不易的珍惜。但在完成一轮金额较大(千万级人民币以上)的融资之后,崩坏期就出现了。这时,很多年轻人失去对商业基本的敬畏和对资金的敬畏,希望快速把公司做起来。于是就大量扩充人员,招大公司出来的、所谓履历光鲜亮丽的人来充实团队,切入并不擅长的业务领域,在媒体上相对高调。
除了朱波提到的这些原因,以上几位90后创业明星的问题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供应链问题
神奇百货的一个致使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产品供应链,东西都是淘宝买了发货,图片都是盗图,商业模式价值极低。在融资成功前,王凯歆对选品抓得非常紧,当时数据亮丽,一大帮中学生用户挺她。融资成功后,神奇百货招了阿里、、的牛人,但产品没变化,只是盲目增加了SKU,有了一两百个供应商。并且,神奇百货版本由之前的两周迭代一个变成三个月一个版本都出不来。
第二,未做先说,过度营销
90后的一个特点就是极为张扬,认为事情在做之前就要说,没必要等到最后,比如泡否的马佳佳和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就是代表。成名后的马佳佳心态漂浮,四处演讲,知识水平广受诟病。余佳文在创业圈几乎无人不知,放出“用1亿元来分红”很有霸道总裁即视感。张扬也就罢了,心态膨胀到与投资顶撞,顶撞的话也十分令人反感:年轻人的企业就是玩出来的,不必太过较真。失道者寡助,超级课程表由众人追捧变成无人问津。
第三,用户依赖度低
郭列的脸萌虽然红极一时,但没有建立用户依赖性,虽有乐趣但不能持久。脸萌在想推出相关社交业务的时候,却发现微信等社交软件成了拦路虎,最后在还没找到盈利模式时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第四,竞争对手过于强大
刘克楠的大象安全套由于借鉴了小米的营销营销模式,借助社交网络实现了病毒式口碑传播,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但是,安全套的最大玩家是杜蕾斯,其市场份额为50%-60%,另外的强势品牌还有冈本、杰士邦等,大象的玩法很快被颠覆,资金、人才、渠道等各方面都无法与这些大玩家相抗衡,蚍蜉撼大树,结局可想而知。
第五,投资者协助不够
多数90后都是第一次创业,突然管理比较大的公司,风控、战略、人才,都是短板,投资后的管理应该变成常态,定期沟通。然而,由于90后创业者害怕公司被投资人控制,基本不开董事会,一般都是不定期碰面,错过了风险最佳控制时间,出现问题往往无法补救。
随着一个个90后创业明星神话的破灭,他们被贴上了一大把标签:90后创业不靠谱、90后创业昙花一现、90后创业成功率不足5%、90后创业失败被钱烧死、90后创业全靠嘴、90后创业者很浮躁的说法不绝于耳。国民老公一席“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说创业,其实是给自己不想早起、不想朝九晚五工作的借口”言论更是把批判的矛头直指90后的创业动机。
然而,除了出生的时代背景和经济条件与前辈们不一样,90后的创业动机、创业方向、创业动力、创业地点并非天马行空,任意为之。
从选择创业的原因来看,大部分90后选择创业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赚钱”、“提升个人能力与素质”、“遇到合适的创业机会”等,而非王思聪所说的为了给自己不想早起、不想朝九晚五工作的借口。此外,政府引导、社会氛围和学校的支持,让90后的创业选择更多了一些保障和信心。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35.7%的90后创业者会选择科技、互联网领域,30.1%的90后创业者会选择餐饮行业。可见,作为和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创业者选择了他们擅长且需求旺盛的行业,而90后选择的城市也多集中在创业者较多的一线城市。甚至,连90后创业的短板,资金、推广渠道与人才,都是大部分创业公司所缺乏的。
除了失败的90后创业明星们,成功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礼物说温城辉、渡鸦科技吕驰、云适配高婧、Teambition齐俊元、Bilibili创始人徐逸、进化时代张鹏芸等。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大学毕业生创业存活的比例也在上升。2010届毕业时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还在创业的比例为42.2%,2012届毕业生的创业三年存活率达到47.8%。而2016年上半年创业公司的死亡名单:蜜淘网、博湃养车、淘在路上、大可乐手机、美味七七、大师之味、金联所、地库、孔雀机构、大咖门、喜汽猫、最鲜到、迪通、平安好车、神盾快运等,这其中又有多大比例的创始人是90后呢?
恐怕上述失败的创业公司跟90后失败的公司,其失败原因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和界限吧!创业失败或成功跟年龄的关系不大,给90后创业者贴标签更是一种充满偏见的愚蠢行为。“90后创业者”不应该成为一种怪象被议论、被围观,而应该把他们当作年轻人来包容、鼓励和引导。因为这些人最具有颠覆性思维。、、facebook、、,每一个成为时代标志的公司都是创始人在20-25岁之间创立的。
正如同投资人朱波所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鼓励20岁左右的年轻人用颠覆性思维创业,更无法指望50-60岁的人去做颠覆性创业。”
生活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呢?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创业者,一直在路上。
本文来源:投资界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返回移动版90后创业开餐厅1年亏200万 天台写下“绝笔”回顾踩过的5个坑
来源:新芽NewSeed
作者:戴琛
原标题:90后创业开餐厅1年亏200万 天台写下“绝笔”回顾踩过的5个坑
  我叫戴琛,“一间茶馆”的创始人。我现在趴在楼顶的天台上最后缅怀一下这苦逼的一年,亏了两百多万,亏的都是自己的钱不是投资人的!
  这一个星期以来,我几乎就没有睡过觉。每天半夜都会上楼顶来坐坐,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想起这一年来经历的一幕一幕,思来想去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算是对这一年来的回顾,也算是对同样还在创业的朋友一些警醒吧。
  当电视、新闻都充斥着某某90后创业者怎么样怎么样牛逼的时候,我发现同样作为创业者的我显得如此卑微,从大学时期摆地摊做小贩开始,目前牛逼的事情从来没有在我身上发生过。不过作为一个90后在毕业两年的时间里就有了自己的两家小店和小几十万存款,还是有点点小自信的。可是悲剧也就从这点小自信开始的。
  2014年开始,新餐饮品牌的兴起,也让我心里痒痒的,在经过一系列要多不专业就有多不专业的市场调研后,纵身一跃就跳进了餐饮行业的浪潮里,反正那时候是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现在看来就是傻逼哄哄。
  首先说一下我们的项目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准确来说就是想将广式茶点和茶馆文化结合,并且将它推向全国。在我们看来目前国内(除了广东省之外)都市休闲餐饮几乎被西式餐饮给垄断,广式茶点几乎是一个空白市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踩进了遍地都是坑的餐饮行业。
  1、初级团队不要选择专业性很强的领域
  虽然我也算是创业老兵了,有几年的创业经验,但在餐饮行业就完全是个新兵蛋子,整个团队都是做营销和互联网出身,对餐饮行业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选择了应该算是餐饮行业里面最具有专业性的领域:广式茶点。
  可能大家(如果不是广东人)不知道这是什么,这个可以问下度娘,就不具体解释了。总体而言,广式茶点对原材料、厨师、楼面服务要求都非常高。数百款原材料,七八十款出品,定期需要推出新品,加水加茶各种细节问题。对于我们刚进入餐饮行业的菜鸟来说都是大问题。
  2、初创团队不要谈大格局,生存才是关键
  可能很多事看多了类似于“你是开饭店还是做公司”这样的高逼格文章,总会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
  先看一下我给我们项目设定的简单的体系图:
  我也曾规划好了茶馆前进的每一个步骤,要引进风投扩展门店,对广式茶点不断创新,改变国内休闲餐馆的格局,“饮茶、吃点心、讲故事”。
  我就是想这样把公司做起来的,但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事实,就是我们的启动资金只有150万,装修完开业就已经没剩下多少资金了。为了打造很好的产品体系更换了三批厨师,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最后的厨师团队人数达到16人之多,虽然产品好评率非常之高,但人工成本也是高的吓人。
  无法引入风投扩大规模,原材料成本也是居高不下,每个月25万左右的营业额原材料要花销近12万,再加上宣传营销的尝试,服务员培训的不完善,每一样都是需要资金去支撑,半年多时间就把启动资金外加我后面把其他两个店面转让筹集回来的资金消耗一空。
  开店还是开企业这是一个问题,开店的话一个两百多方的门店,在开业第一个月就做到近30万营业额,半年来平均营业额25万左右,不敢说赚多少,但肯定不会亏损,开企业就不好说了。所以对于我们这种草根潘看匆嫡叨裕孔咭徊奖匦肷髦稚鳎徊阶叽砭褪峭蚪俨桓础
  3、装修设计还是要请专业人士
  对于很多餐饮创业者而言,装修设计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很多人抱着能省则省的心态,我也不例外。自认为在审美方面还凑合,于是就没有选择找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和装修队一起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月,装修出来的效果整体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直到正式开业之后才慢慢发现了很多问题:
  第一、桌位摆放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不高,导致容客量有限;
  第二、灯光设计不太合理,整个餐厅偏暗;
  第三、排插安排不合理。等后面再想调整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4、厨师团队最好不要外包
  现在餐饮行业厨房基本就两个模式,一个采用外包,一个是直接聘用。我的餐厅采用了外包。
  人员基本无法管控,每次想要出新品会找各种理由搪塞你,产品出现问题很难找到根节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外包厨房的通病,但我们更换了两次都是一样的结果,最后在有近20年厨师长经验的想哥加盟我们团队后,才彻底改变了这个状况。所以餐饮创业有一个好的厨师长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5、一定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
  一定要有合伙人,合伙人和团队还是有本质意义上的差别,团队可以说是一起帮你创业的人,但合伙人确是和你一起创业的人。合伙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个人觉得最好的搭配就是一个人抬头看天一个人低头看路,在不断的据理力争中找寻正确的道路。一个人很多时候会很无奈。
  可能还有许多细微的地方没法一一去罗列,创业不是仅仅有一腔热血就可以成功的。从资产百万到现在资产负百万,我都不知道笑字怎么写了。还辜负了那么多相信我并给予我支持的朋友们,我现在只能尽量的去承担和赔偿他们的损失了。
  我没有想过这篇文章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投资,我只希望能够给予后来者一些些告诫,不然徘徊在屋顶的就不只是我了。
(责任编辑:陈洋)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创业适合做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