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去一,一二线城市去库存还是去三,四线城市好

2018年,你真的想去三四线城市买房?
(思进注:这些日子,好些网友不断问我,“为何新闻里老说楼市被
限购、限贷、限售、限价,
调控,不少城市房价在下跌,但是我所在的城市房价不跌反涨?”这类问题难以一一答复,中国太大了,城市太多了,各地情况都不同。刚读到下文,分析得挺客观,特转发和大家分享。
2018年,你真的想去三四线城市买房?
转自深蓝财经网
不可否认,2017年中国房地产的这轮“强势去库存”史无前例。政府去杠杆,百姓加杠杆,移花接木,堪称完美。
本来三四线城市可以成为中国安居乐业的最后一方净土,然而现在也跟着一线二线玩起了房价游戏。
结果老大老二发现情况不妙,提前刹了车,但他俩却因为“底盘太高”,飘了起来~
有些“专家”说,三四线房价飙涨的逻辑主要在于需求随着调控从一线到二线再到三四线的溢出效应。
那么17年贫困县的房价翻番又怎么解释?再溢也不可能溢到贫困县吧。除非大批的年轻人选择提前回家养老。
三四线城市房价飘起来后,背后接盘的却是收入不高,承受风险能力很差的老百姓。
一、奇怪的房价
大家有没有发现,2017年后中国三四线的房价很奇怪。就是房价先涨起来,然后才有了交易量。
这也就是说,房子在交易量低迷的情况下,房价竟然暴涨了。这完全不符合“供需关系”的市场经济规律。
其实换个层面也很好解释,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的完全交易市场。
就像之前有人问任总,中国的房价会暴跌吗?任总说:“在中国,不让你买房,也不让你卖房,都不让你交易了,还跌个屁啊,别的国家做不到,我们就可以。”
所以三四线房价疯涨的起因是庄家故意把价格抬高,制造上涨预期吸引散户入场,然后击鼓传花,一棒接一棒的传下去。
至于用什么手段拉高的,很简单,棚改。
这里,大家要留意一个词,叫做“棚改货币化安置”。
以往,政府拆掉棚户区,会给你换一套安置房,这叫“实物安置”;而现在,都流行给你一笔补偿款,你自个儿拿去买房吧。
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在一二线城市中大约只有20%,但在三四线城市已高达80%。至于今年房价飙升的典型三线城市芜湖,“货币化安置”的比例是100%!
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字,那么政府从哪搞到这么多钱?
这背后,又有央妈的贡献。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央妈大笔一挥,在国开行等金融机构中,搞出了一个叫PSL的东西来帮地方政府推进棚改。
PSL,中文名应该叫“抵押补充贷款”。你别管他名字有多洋气,实质就是一种期限长、利率低的贷款。
大家都知道,影响房价的短期因素,其实是货币。如今央妈正在不断收紧货币,但是通过这个PSL,依然可以给地产市场送钱。
这钱有多少?笔者查了下,截止 2016 年末, 央行PSL 余额为20526 亿。
换句话说,两年来,央行为房地产市场定向放水2万亿,而且主要都流向了三四线城市。
然后你就看到,在一二线城市普遍限购、限贷、限售、限价,资金锁死的同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水位渐渐抬高,领涨了今年楼市的下半场。
二、满满的爱
可能这份爱,只有三四线城市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
“棚改货币化安置”自启动以来,仿佛一夜之间很多人都成为了被亲戚羡慕的拆迁户。但实际上是,有些三四线城市的拆迁户可真笑不出来。
再拿保定举例子,保定旁边有一个清苑县(现保定清苑区),经过这轮大涨后,房价从7k飙升到1万左右,但是人均工资水平仅在3000左右。按照100平米的房子算,购房成本直接增加了30万,购房平均时长足足拉升了10年…
是不是货币化安置补给的拆迁费又送进去了?
更令人感慨的是,有的县城农村宅基地不准建房不准翻盖。不想挪窝的老人和换不起房子的中年人只能选择城中新盖的商品房,且低楼层买不起,只能去没有电梯的高楼层。未来的生活你可以想象一下。
所以表面看,拆迁完成以后,新房子都有人住了,老城区和农村改建成商业用地风景区了。城市一派新气象,人人赞不绝口。
实际上,原本不打算换房的中老年人也不得已把积蓄搭进了房市,空房有了接盘侠,政府就完成了去库存的任务,业绩也就做出来了。
其实所谓“棚改”,我总结的话就是:没有需求,我就硬硬给你制造出一些需求出来,好为市场去库存,而去库存又是为了赶快固定超发的货币,并且准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来临前消灭掉这些超发的货币。
那么,这份爱你能受得住吗?
三、为何如此疯狂?
之前和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反驳我说:“这轮三四线上涨疯狂的程度已经远超预期,绝非只有棚改和政府拉升房价这么简单。”这话我同意。
要知道在化学里面,一个公式要想快速发生反应,务必是要加入催化剂的。房产市场同理,三四线房价上涨的催化剂其实就是所谓的“有钱人”。
而且这个“有钱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有钱人”,另一类是“真有房人”。
“真有钱人”不必多说。对于那些人均工资3,4千的三四线城市来讲,手上可以拿出钱来买房的人大部分是有些积蓄的小生意老板。
随着房价上涨,这部分人把所有流动资金投进了楼市,因为对于三四线城市,投资产品少之又少,而且大涨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话不多说,一顿买买买,至于泡不泡沫,反正生意伙伴老王买了。
而“真有房人”,可以用“南京万人抢房事件”说明白,而且这里务必要提一下。(毕竟1.2万人寒风中夹着全款买房,这种事情历史上少见。)
这里面就要引入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有房人士,第二个概念是住房抵押贷款。
我们知道,从01年开始,住房市场开始飞速发展,到17年已经历经了16年的时间,里面有多少人,当初只是买1~2套房,有的是为了结婚用,有的是买了改善房。
但是这些房产,如今价值都上涨10~15倍,当初看起来如天文数字的贷款,如今只是毛毛雨,你能想象一个500万的房子,里面只挂了几万元的贷款吗。
那么再引入第二个概念,住房抵押贷款,这批人看中了新房的套利机会,但是手里没有现金,怎么办,火速还清老房子的贷款,然后去银行做抵押,这个抵押率是多少呢,6~7成。
也就是说一个500万的老房子,能贷出来300~350万元现金,贷款第一年还只需要付利息,不需要还本金。这样的房子弄2套去做抵押,那就是600-700万现金!
这个时候去抢新房啊,越大越好,越大赚的越多,先押600万现金在银行卡里,然后去摇号抢房,500万的房子直接抢,只要抢到,转手就能赚100~150万,何乐而不为呢,胆子大一点1000万的房子都敢抢。
总的来说,万人全款抢房,里面真正有全款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抵押贷款从银行套钱出来。而这万人里,是首套刚需的不是很少,是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身份去购买的,纯粹是炒房。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三四线城市。在房价上涨的情势下,一二线的一部分人用已有的房子去银行做抵押,然后投机在市场上购进新房卖出套利。只不过同样的把戏用错了场景,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四、疯狂的结局
有人说,对于大多数三四线民众来说,房价的涨跌也不重要,因为大多数都只会买一套房,在房价大周期下,你的房子涨了,其它房子也涨了,你的房子降了,其它房子也降了。我不明白,这个是什么道理。
“房价涨跌,在于杠杆”。
杠杆增大了收益,也增大了风险,也是十万块钱,没有杠杆,亏本了你只需要亏五万块钱;因为杠杆,现在你可能要亏五十万。
本金没了大不了重头再来,但突然就负债几十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
就例如棚改这个事儿,以前回迁还可以保证你在原地有原来的面积可住。
现在是另买新房要一万一平,而且是大套间每间一百平以上,而你的平房老屋只有二十平,每平补你八千元,你还得负债八十多万才能有个住的地方,你说你一个中老年人,月入四千,掏完棺材本还得欠人家几十万,这还怎么生活?
五、三四线的未来
再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截止目前为止,一二线和部分三四线任务完成的不错,去库存效果显著。
年中涨起来的一部分三四线城市有些现在已经开始回落。但是还有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还存在大量库存。
所以,2018年,这些城市和县城还将继续把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下去。至于是哪些城市,太多也说不完。
【陈思进作品介绍】
1、在蜻蜓FM推出“陈思进电台”,已开《十分钟读懂财经新闻》、《思进看世界》、《心机—绝情华尔街》、《时评》等专辑();
2、长篇小说《归·去·来》命运三部曲第一部新鲜出炉(亚马逊:;当当:);
3、超级畅销书《这么慢,那么美》姊妹篇《那么远、这么近》新鲜出炉(出版社天猫店:(签章版);亚马逊:);
4、跨国金融商战长篇小说《心机》全新再版《绝情华尔街》(正在影视改编,当当:;亚马逊:;京东:)
5、再介绍一下,我的头条号: ,如有需要答复的问题,请去到悟空问答向我提问: ,唯一的公众号:陈思进说(chensijinshuo)2018年楼市巨变,去三四线城市买房的人醒醒吧
我的图书馆
2018年楼市巨变,去三四线城市买房的人醒醒吧
不可否认,2017年中国房地产的这轮“强势”史无前例。政府去杠杆,百姓加杠杆,移花接木,堪称完美。
本来三四线城市可以成为中国安居乐业的最后一方净土,然而今年也跟着一线二线玩起了房价游戏。
结果老大老二发现情况不妙,提前刹了车,但他俩却因为“底盘太”,飘了起来~
有些“专家”说,三四线房价飙涨的逻辑主要在于需求随着调控从一线到二线再到三四线的溢出效应。
那么今年贫困县的房价翻番又怎么解释?再溢也不可能溢到贫困县吧。除非大批的年轻人选择提前回家养老。
飘起来后,背后接盘的却是收入不高,承受风险能力很差的老百姓。
在房产研习社听了大家的故事之后,感慨颇多,所以子木决定做一期文章,帮助大家看清三四线城市房价疯狂背后的本质,在三四线城市置业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奇怪的房价
大家有没有发现,2017年后中国三四线的房价很奇怪。就是房价先涨起来,然后才有了交易量。
这也就是说,房子在交易量低迷的情况下,房价竟然暴涨了。这完全不符合“供需关系”的市场经济规律。
其实换个层面也很好解释,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的完全交易市场。
就像之前有人问任老,中国的房价会暴跌吗?任老说:“在中国,不让你买房,也不让你卖房,都不让你交易了,还跌个屁啊,别的国家做不到,我们就可以。”
所以三四线房价疯涨的起因是庄家故意把价格抬高,制造上涨预期吸引散户入场,然后击鼓传花,一棒接一棒的传下去。
至于用什么手段拉高的,很简单,棚改。
这里,大家要留意一个词,叫做“棚改货币化安置”。
以往,政府拆掉棚户区,会给你换一套,这叫“实物安置”;而现在,都流行给你一笔补偿款,你自个儿拿去买房吧。
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在一二线城市中大约只有20%,但在三四线城市已高达80%。至于今年房价飙升的典型三线城市芜湖,“货币化安置”的比例是100%!
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字,那么政府从哪搞到这么多钱?
这背后,又有央妈的贡献。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央妈大笔一挥,在国开行等金融机构中,搞出了一个叫PSL的东西来帮地方政府推进棚改。
PSL,中文名应该叫“抵押补充贷款”。你别管他名字有多洋气,实质就是一种期限长、利率低的贷款。
大家都知道,影响房价的短期因素,其实是货币。如今央妈正在不断收紧货币,但是通过这个PSL,依然可以给地产市场送钱。
这钱有多少?子木查了下,截止 2016 年末, 央行PSL 余额为20526 亿。
换句话说,两年来,央行为房地产市场定向放水2万亿,而且主要都流向了三四线城市。
然后你就看到,在一二线城市普遍限购、限贷、限售、限价,资金锁死的同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水位渐渐抬高,领涨了今年楼市的下半场。
其中涨得最多的三四线城市所在的省份是山东,例如威海、胶州、潍坊、临沂等城市。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山东省已经连续3年,蝉联任务的全国冠军了。
记得在当初7,8月份,三四线城市涨势最猛的时候,有位粉丝咨询我说:“保定的房价已经涨到2万了,再不买可能还会涨,就再也没有机会上车了!”
我当时送给他一句话,“保定,作为一个工业起家的城市,现在还在环保大潮中风雨摇摆,凭什么支撑这么高的房价?凭爱吗?”
二&满满的爱
可能这份爱,只有三四线城市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
“棚改货币化安置”自启动以来,仿佛一夜之间很多人都成为了被亲戚羡慕的拆迁户。但实际上是,有些三四线城市的拆迁户可真笑不出来。
再拿保定举例子,保定旁边有一个清苑县(现保定清苑区),经过这轮大涨后,房价从7k飙升到1万左右,但是人均工资水平仅在3000左右。按照100平米的房子算,购房成本直接增加了30万,购房平均时长足足拉升了10年…
是不是货币化安置补给的拆迁费又送进去了?
更令人感慨的是,有的县城农村不准建房不准翻盖。不想挪窝的老人和换不起房子的中年人只能选择城中新盖的商品房,且低楼层买不起,只能去没有电梯的高楼层。未来的生活你可以想象一下。
所以表面看,拆迁完成以后,新房子都有人住了,老城区和农村改建成商业用地风景区了。城市一派新气象,人人赞不绝口。
实际上,原本不打算的中老年人也不得已把积蓄搭进了房市,空房有了接盘侠,政府就完成了去库存的任务,业绩也就做出来了。
其实所谓“棚改”,我总结的话就是:没有需求,我就硬硬给你制造出一些需求出来,好为市场去库存,而去库存又是为了赶快固定超发的货币,并且准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来临前消灭掉这些超发的货币。
上面冠冕堂皇,下面竭泽而渔。
那么,这份爱你能受得住吗?
三&为何如此疯狂?
之前和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反驳我说:“这轮三四线上涨疯狂的程度已经远超预期,绝非只有棚改和政府拉升房价这么简单。”这话我同意。
要知道在化学里面,一个公式要想快速发生反应,务必是要加入催化剂的。房产市场同理,三四线的催化剂其实就是所谓的“有钱人”。
而且这个“有钱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有钱人”,另一类是“真有房人”。
“真有钱人”不必多说。对于那些人均工资3,4千的三四线城市来讲,手上可以拿出钱来买房的人大部分是有些积蓄的小生意老板。
随着房价上涨,这部分人把所有流动资金投进了楼市,因为对于三四线城市,投资产品少之又少,而且大涨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话不多说,一顿买买买,至于泡不泡沫,反正生意伙伴老王买了。
而“真有房人”,可以用“南京万人抢房事件”说明白,而且这里务必要提一下。(毕竟1.2万人寒风中夹着全款买房,这种事情历史上少见。)
有人问,咋那么有钱呢?动不动就是500~1000万的,而且还是在限贷限购的情况下。刚需是不可能掏出这么多钱的,能出的起这么多钱的早就付首付买房了,谁还会拖到今天。
这里面就要引入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有房人士,第二个概念是。
我们知道,从01年开始,住房市场开始飞速发展,到17年已经历经了16年的时间,里面有多少人,当初只是买1~2套房,有的是为了结婚用,有的是买了改善房。
但是这些房产,如今价值都上涨10~15倍,当初看起来如天文数字的贷款,如今只是毛毛雨,你能想象一个500万的房子,里面只挂了几万元的贷款吗。
那么再引入第二个概念,住房抵押贷款,这批人看中了新房的套利机会,但是手里没有现金,怎么办,火速还清老房子的贷款,然后去银行做抵押,这个抵押率是多少呢,6~7成。
也就是说一个500万的老房子,能贷出来300~350万元现金,贷款第一年还只需要付利息,不需要还本金。这样的房子弄2套去做抵押,那就是600-700万现金!
这个时候去抢新房啊,越大越好,越大赚的越多,先押600万现金在银行卡里,然后去摇号抢房,500万的房子直接抢,只要抢到,转手就能赚100~150万,何乐而不为呢,胆子大一点1000万的房子都敢抢。
其实,01年到14年买房的人,基本上都有这个能力玩这一套把戏,换句话说,在手里几乎没有现金的情况下,南京有1套房,就敢去抢300~500万的房子,有2套房,1000万的都敢去抢,完全是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无风险套利。
这就是南京万人全款抢新房的幕后故事。
总的来说,万人全款抢房,里面真正有全款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抵押贷款从银行套钱出来。而这万人里,是首套刚需的不是很少,是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身份去购买的,纯粹是。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三四线城市。在房价上涨的情势下,一二线的一部分人用已有的房子去银行做抵押,然后投机在市场上购进新房卖出套利。只不过同样的把戏用错了场景,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四&疯狂的结局
有人说,对于大多数三四线民众来说,房价的涨跌也不重要,因为大多数都只会买一套房,在房价大周期下,你的房子涨了,其它房子也涨了,你的房子降了,其它房子也降了。我不明白,这个是什么道理。
“房价涨跌,在于杠杆”。而什么叫杠杆呢?
就是我看到一个东西投资一块钱,能够赚两块钱,我有一万块,能够赚两万,但我觉得这个东西发展潜力巨大,我就拿十万块钱去借了一百万,然后本来只能赚二十万的,现在就能赚两百万,听起来是不是美滋滋?但这是在上涨的情况下。
杠杆增大了收益,也增大了风险,也是十万块钱,没有杠杆,亏本了你只需要亏五万块钱;因为杠杆,现在你可能要亏五十万。
本金没了大不了重头再来,但突然就负债几十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
就例如棚改这个事儿,以前回迁还可以保证你在原地有原来的面积可住。
现在是另买新房要一万一平,而且是大套间每间一百平以上,而你的老屋只有二十平,每平补你八千元,你还得负债八十多万才能有个住的地方,你说你一个中老年人,月入四千,掏完棺材本还得欠人家几十万,这还怎么生活?
五&三四线的未来
再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截止目前为止,一二线和部分三四线任务完成的不错,去库存效果显著。
年中涨起来的一部分三四线城市有些现在已经开始回落。但是还有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还存在大量库存。
所以,2018年,这些城市和县城还将继续把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下去。至于是哪些城市,太多也说不完。
延伸阅读 :你以为楼市已进入下半场,其实政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楼市风向已变,多空已然转换,但如果你认为中国楼市已到了下半场,未来三年国内楼市低迷格局已定,那你就想得过于简单了。实际上,这盘棋局刚刚进入中场,至于下半场如何落子,高层已了然于胸,可你却还很懵懂。1
让我们先从近期楼市的各项新闻说起。
首先是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房地产的定调: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关于这份报告,米宅已有详细解读,可以看“中央定调了,2018,房地产要这么干!”
请注意最后一句:“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这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种级别的会议上,第一次承认了地方对于当地房地产市场具有调控权。
这句话非常重要,这说明,本轮调控已经到达了一个阶段,稳房价稳人心的初步成效已经收到,而面临复杂的楼市局面,一刀切的模式已不适合下一步的调控需求,下一步需要做的是因城制宜,甚至可以做到一城一制。
然后呢,发生了什么情况。 & & & & & &2
12月21日,在承认地方调控权的第二天,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就在官网公布了《武汉市房票(人才住房券)使用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公示。并在两天之后的23号就出台了关于房票使用的正式政策。
从时间点可以看出,武汉的房票政策一定是提前有所准备的,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发布时机,这个时机就是中央对地方调控权的正式承认。在得到确认之后,武汉连一天也不愿意多等,就立刻放出了房票这一个新型试水炸弹。
紧接着,郑州也出台了关于非郑户籍的购房指南,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不用审核社保和个税,即可买房,并于元旦过后就开始执行,反应比武汉还是稍慢了一步,但是,步子却是迈得相当之大。
12月24日,重庆紧跟着又一次放低了购房的门槛。
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重庆不是一直不限购吗?还怎么放低?
众所周知,重庆是全国唯二征收的城市之一,征收对象为三无人员,即在重庆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目标直指来渝炒房群体。虽然目前重庆征收房产税额度并不高,但一套一百多万的房产一年征收几千块也聊胜于无。
但是在最新政策中,所有的三无人员,只要能提供重庆公司出具的工作证明或证明免征房产税!只要直系亲属为重庆户籍的免征房产税!只要是在渝大学生免征房产税!
这几项免征条款中,尤其是第一项,满足的难度不是很大,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可以想象,其他城市不会听任武汉、郑州、重庆这样来解读政策,下一步一定会有更多的城市,在无限度放低落户政策的基础上,以更多的花样松绑政策跟进。
接下来,放松限购政策的会是谁?
长沙?成都?南京?西安?天津?杭州?
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松绑政策?
一切皆有可能。 & & & & & & & & & & & & & & &&3
高潮还在继续。
12月23日,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会议上,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指出:
2018年,我国要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库存仍然较多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
第一,又一次提到了差别化调控政策,说明中央对这一政策的进一步支持;
第二,在近一年严厉调控的大形势下,第一次提到了去库存的问题。
并且,去库存的范围除了三四线城市之外,第一次提到了县城。这说明,在历经一年多的全民买房大运动之后,广大四五线城市和县城的房产库存量仍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坚持房住不炒和长效机制的今天,在房产税预期不断加强的今天,在楼市被打压一年后终于见到成效的今天,在这一历史拐点的敏感时期,公开表示中央会支持这些地区的去库存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信号。
那么,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三四五线城市的调控不会加强,反而会放松的可能性很大。
这些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本身就没有限购限售,又该如何放松?大概率会以降低首付和打折等方式来进行。4
那么,照目前的势头来看,2018的楼市会是一样怎样的景象呢?
大概率事件:
一线的北京上海继续严格执行限购政策,加上超高房价的加持,成交量继续低迷,房价持续冰冻。
深圳由于落户政策的宽松和内在各项势能,导致房价跃跃欲涨,多空角力,但在多军即将胜出的关键时刻,总会遭遇政策的及时打压,如近期盛传的元旦之后深圳价与评估价将统一,直指高评高贷,导致12月深圳的激增。
为了不从一线城市掉队,广州限购或入户政策适当调宽的可能性很大。
二线城市,除了前期在抢人方面拼得很凶的武汉、郑州、成都、长沙、南京等城市外,预计会有更多的二线城市加入抢人和花样放松限购大战。
这些城市有可能会包括天津、合肥、杭州、厦门、石家庄、西安等。到2018年,大家很可能会发现在2017年需要全款抢房的二线城市,购房门槛变低了,全款变按揭了,买房更容易了,可供选择的城市和房源机会都变多了。但是,2017年的盛况却不会再重现了。
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其实17年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也普遍上涨了不少,但更多是在多年不涨的基础上,基于多年的货币增发产生的补涨,不存在太多的价格泡沫。
但即使有所上涨,和一二线城市的全民抢房大战比起来仍然不值一提,三四五线更多是基于本地人的购买,库存消化量有限。库存形势仍然严峻,地方财政仍然吃紧。
在这种大前提下,三四五线的楼市在2018年大概率以宽松政策为主,中央会给出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充分的政策自主权,预计到明年,我们会看到三四五线城市出台各式各样的楼市刺激政策,包括首付降低,贷款利率打折,降低交易环节税等。至于效果,就因人因城而宜了。 & & & & &&5
到这里,一盘大棋已经下到了中场,下半场的棋局走位已经呈现。
2018年,政府仍会严控楼市,但这个严控更多针对的是一线城市,二线会适当地留出口子,给其一定的政策腾挪余地,部分库存较多的三四五线则会放开,甚至给出足够的政策支持。
最终的目的是驱逐资金去三四五线,二线仍给留出吸纳资金和人口的空间,至于谁能得到更多的资金和人口,就看大家各自的本事了。未来两年会是一个诸侯乱战的年代,允许出现适度的争和乱,谁的胆子大,谁对中央的政策意图领会的越到位,谁就能抢先一步得到更多资源。但是,最终到了一定的阶段,一切仍要中央说了算。
不出意外,房产税在未来两年仍会不时提及,但是会持续强化城市的差异化征收,为资金最终流入三四线城市铺路。
而所有的这一切,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平衡全国的资源和资金,让资金不再进一步向大城市无限制地聚集,让更多的强二线城市胜出并崛起,同时希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向三四线城市逆向流动。
这一盘大棋,无论终盘如何,都要为决策者的大智慧鼓掌。
2018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6被浏览9,772分享邀请回答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还是二线城市买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