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工作方面考试很累方面的短语

我的图书馆
  《现代汉语》试题库  一、填空题(共150空,每空1分)  第一单元 语法部分  1. 词的形态可分为两种:其一指 构形 形态,例如重叠;其二指 构词 形态,例如加词缀。  2.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因此,词类其实质是对词的  语法 分类。  3. 词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其中主要依据是 语法功能 。  4. 在词类划分中,作为依据的语法功能是指:(1) 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5. 汉语词类划分中所参考的意义并不是指词的词汇意义,而是指同类词的  概括意义 或意义类别。  6.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层是指 语法学,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 。  7. 语法学一般分词法和 句法 两部分。  8.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 抽象性 、 稳固性 和民族性等属性。  9.了解语法单位是学习语法的基础,本教材把语法单位分为以下四级,即 语素 、词、短语、 句子 。  10.句子是  具有语调 、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11.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  句调 的一组词,它们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12. 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 词的结构、词的形态  13.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 类型 。  14. 句法成分是按照它们在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 结构关系 定出的不同的名称。  15.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本教材共把汉语的词分为 14 大类,其中实词 10 类,虚词 4 类。  16. 根据各自的语法特征,汉语的实词可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 区别词 、数词、量词、副词、 代词 、 拟声词 、叹词;虚词可再细分为介词、连词、 助词 、 语气词 。  17.现代汉语中特殊的实词有两类,分别是 拟声词 和 叹词 。  18. “是”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在“今天是很冷”和“这孩子是双眼皮”中“是”的词性分别是 副词 和 动词 。  19. 动词可以按带宾语的功能分为及物动词和 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又可以分为名宾动词、  谓宾动词 和 名谓宾动词 。  20.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为 ABAB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一般为 AABB 。  21. “万能”、“昏沉”、“悄悄”、“下去”的词性分别是区别词、 形容词 、 副词 、动词。  22.量词可以分为 名量词 和动量词两大类。“走了两趟”中的量词属于 动量词 。  23.数词、量词与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接近,三者合起来成为与谓词相对的 体词 。  24.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大同小异,可以把两者合称为 谓词 。  25. 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类,如果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 代谓词 、 代数词、代副词 。  26. 对于代词,传统语法常按作用划分成三大类: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 指示代词 。  27. 疑问代词有任指和 虚指 两种引申用法,它们都不表疑问。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哪里”属于两种引申用法中的 任指 ;“我什么地方也不想去”中的“什么”属于两种引申用法中的 虚指 。  28.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一下子都傻了”中的“你”、“我”是人称代词的 虚指 用法。  29. 每一个虚词都有很强的个性,但作为一个整体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 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 ;三是 不能重叠 。  30. 介词短语在句中常作状语,少数可以做补语和 定语 。  31. 助词一般可以再细分为以下几类:结构助词、 动态 、 比况 和其他助词。  32.动态助词“着”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 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  33. 动态助词“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 动作或状态的实现 。  34. 动态助词“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 曾今发生过这样的动作或曾今具有过这样的性状 。  35. 词的 兼类 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36. “这本书是我的”的“的”是 结构助词 ;“他是会来的”的“的”是 语气词 。  37.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借助于 语序 和 虚词 。  38. 依据短语内部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短语可分为固定短语和 临时短语 。  39. 短语根据它们的成句能力来分来,可以分为自由短语和不自由短语,又叫 。  40. 在短语的结构类型中,五种基本类型分别是主谓短语、 动宾 、偏正短语、 中补 、联合短语。  41. 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 数量短语 ,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叫 指量短语 ,两者统称量词短语。  42. 同位短语因为前后项有互相说明的复指关系,故又叫 复指短语 。  43. “买三碗”、“买了三次”、“经济的发展”从内部的结构看,分别是 动宾 短语、 短语、 定中 短语。  44. 主语的语义类型,概况起来可以分为 施事 、 受事 和中性主语三大类。  45.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孩子我也疼她”两句的主语从语义类型看,分别属于 中性 主语和 受事 主语。  46. 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限制性定语和 描写性 定语。  47. 状语的语义类别可以粗略的分为限制性状语和 描写性 状语。  48. 补语的语义类别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七类,即结果补语、 情态 补语、 可能 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趋向补语和 时地 补语。  49. 分辨动词后的成分到底是补语还是宾语,主要是看标记、关系和 词性 。  50. 中心语根据同它配对的成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即定语中心语、 状语 中心语和 补语 中心语。  51. 根据表意作用,独立语大体可以分为四类:插入语、 称呼 语、 感叹 语和拟声语。  52. “我猜得到他们的心思”、“我闻到了菜的香味了”两句话中的补语从语义类型看分别属于 结果 补语和 趋向 补语。  53. 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其中句型是根据 句法成分 分出来的类,句类是根据 语气语调 分出来的类。  54. 存现句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它可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 消失句 。  55. 根据语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甲句变成乙句,这叫做句子的 变换 。它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实现的。  56. 疑问句根据提问的手段和语义情况,可以分为四类:是非问、 特指问 、 选择问 和正反问。  57.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是按照句子的___语气语调_____所做的分类。  58.“明天你去不?”属于疑问句中的___是非问_____。  59. 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 请求 劝阻 。  60. 凡是就单句整体的结构或词性特点定出的类名,叫句型;凡是就单句的局部某一结构特点定出的类名,叫 句式 。  61. 汉语语法的系统研究始于百年前(1898年)马建忠的 《马氏文通》 。  62.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 互不作句法成分 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63. 从复句中关联词语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用关联词语来表示,这种方法叫 关联法 ;有时不用或不能用关联词语表示,这种叫 意合法 。  64.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 两大类。联合复句又可以分为并列、顺承、 、 、递进五小类。  65. 把“你只要一听,你就会明白”改为紧缩句: 。  66.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偏正复句内部可以分为条件、假设、 、 、转折五个小类。  67. 根据结构层次多少划分,复句可以进一步分为一重复句和 。  68. “尚且……何况……”是 递进 关系复句使用的关联词语。  69. “与其……还不如……”是 选择 关系复句使用的关联词语。  第二单元 修辞部分  1.“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指 客观存在 ;第二指 修辞知识或 ;第三指 依据 。  2. 词语锤炼一般从 内容 和 形式 两个方面入手,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3. 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句式叫做 同义句式 。  4.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 整句 ,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 散句 。  5. 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 相关性,其特点是隐去 ,只出现 。  6. 比喻一般由 本体 、 喻体 、 喻词 三部分组成。比喻的种类,一般根据三种成分是否同时出现,分为 明喻 、 暗喻 、 借喻 三种。  7.“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借代 。  8.“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这一句话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夸张 。  9.辞格的综合运用常见的连用、套用和 兼用 三种基本类型。  10.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但两者也有很大的不同,即借喻侧重“相似性”而借代侧重 相关性 。  11.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 双关 。  12. 根据构成的条件,双关可以分为 谐音 和 语意 两种。  13.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__仿词____。  14.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  15.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 反语 ,也叫“倒反”或 反话 。  16. 利用前后语句的循环往复以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的修辞格叫 回还 。把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使相邻语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修辞格叫 顶针 。  17.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 婉曲 ,也叫 婉转 。它可以分为婉言和 曲语 两种类型。  18. 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以大致分为流水对、 、 三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属于 。  19. 甲乙事物连着说时,把原来适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连用到乙事物的修辞格叫________。  20. “树上有只鸟,鸟嘴衔小草,小草落地上,地上长麦苗。”这首儿歌中运用的修辞格是________。  21.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的歌声来了,春天的面纱撩起来了。”句中运用的辞格是 、 和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共103题,每小题1分)  第一单元 语法部分  1.“我就不明白你怎么连什么也没学会。”中的“什么”表示的是( 2 )。  A.表疑问的代词 B.表示任指的代词  C.表示指示的代词 D.表示虚指的代词  2.“在”是动词的是(1 )。  A.我在家。 B.我在家看电视。  C.我正躺在床上看电视。 D.我在看电视。  3.“我跟老张协商了一下,感觉还是稳妥一点好。”句中 “跟”字是( 3 )。  A.连词 B.副词 C.介词 D.助词  4.“激动得掉下了眼泪”属于( 1)。  A.中补短语 B.动宾短语 C.偏正短语 D.连谓短语  5.“他呀,不客气地说,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的。”中的“不客气地说”属于( 2 )。  A.谓语 B.独立语 C.定语 D.补语  6.“这些水果我们谁都不吃。”的语义关系是( 2 )。  A.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B.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C.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 D.大小主语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他的身体逐渐好起来了。”中的“起来”属于( 4 )。  A.判断动词 B.助动词 C.能愿动词 D.趋向动词  8.“咱们俩,谁也离不开谁。”中的语义关系是( 4 )。  A.大主语和小主语有领属关系 B.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C.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D.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2 )。  A.他是一名翻译,翻译了很多文章。 B.他比专家还专家。  C.他花了三块钱买了一盆花。 D.这位代表代表大家发了言。  10.下列各组中,短语的结构关系相同的是( 4 )。  A.格外美好、幸福美好 B.有人发言、我们渔民  C.爱唱歌、去唱歌 D.仔细核对、共同奋斗  11. 下列各组中,都属于偏正短语的是( )。  A.整顿市场、经济市场 B.改革开放、改革体制  C.经验丰富、刚刚拿走 D.极力推荐、热情接待  12.“秘密让他发现了”、“让他先发言”两句话中的“让”(   )。  A.都是动词 B. 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介词  C.都是介词 D.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是动词  13. “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  3 )。  A.谓语 B.状语 C.插入语 D.同位语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同位短语的是( 2 )。  A.今年元旦 B.今天元旦 C.元旦这一天 D.元旦是个好日子  15.下列各组中,没有歧义的一组短语是( )  A.进口彩电、发现敌人的哨兵 B.学习文件、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  C.检查大楼的电梯、撞倒路边的自行车 D.告别母校的学生、撞倒弟弟的自行车  16.下列句子中不带双宾语的是( )。  A.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B.他请教老师两个问题。  C.单位分配给她新房子。 D.他告诉我明天考试。  17. 跟“野生”词性相同的是( )。  A.女式 B.男士 C.出生 D.野炊  18.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表示任指的是( )。  A.你想说什么? B.你确实什么也没有说过吗?  C.他可能有什么心事。 D.我知道他想说什么。  19.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不能填数词“二”的是( )。  A.他买了( )尺布 B. ( )位请进  C.买( )条香烟 D.花了( )百元  20. 跟“想得美妙”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是( )。  A.值得表扬 B.觉得不错 C.等到12点 D.看到彩虹了  21. 有歧义的短语是(   )。  A.写得很好 B.写得完 C.写得好 D.写得整整齐齐  22. 下列句子中不是连谓句的是( )。  A.他俩站着不动。 B.他低着头沉思往事。  C.他看书看累了。 D.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功课。  23. 主语和谓语划分得正确的是( )。  A.这个人我‖不认识  B.九寨沟风景‖非常美  C.在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叫“晕”的光圈  D.他不参加,‖说明他有意见  24. “现在、马上”分别属于( )  A.前者为时间名词,后者为时间副词。 B.前者为时间副词,后者为时间名词。  C.都是时间名词。 D.都是时间副词。  25.下列说法中,哪个的“语法”是“语法规律”的含义?( )。  A.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  B.汉语语法有不同于英语语法的特点  C.《现代汉语》包括语法  D.你那本语法太难懂  26. 下列哪种词类是实词( )。  A.副词 B.助词 C.介词 D.语气词  27. 下列哪种词类是虚词( )。  A.叹词 B.形容词 C.连词 D.量词  28. 下列哪种词类是体词( )。  A.数词 B.区别词 C.拟声词 D.动词  29. 下来词属于名词的是( )。  A.开光 B.勇敢 C.忽然 D.谢幕  30. 下列各词中不是名词的一个是( )。  A.上面 B.附近 C.今后 D.永远  31. 下面四句话中划线的词不是副词的是( )。  A.铃声猛然响了起来。 B. 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C.铃声忽然响了起来。 D.铃声果然响了起来。  32. “问题是如何把同学们很好地动员和组织起来。”这一句话中有( ) 个动词。  A.3 B.4 C.5 D.6  33. 下列词属形容词的是( )。  A.黑乎乎 B.夺取 C.休息 D.喜欢  34. 下列词属区别词的是( )。  A.民用 B.努力 C.相继 D.大肆  35. 下列词属于语气词的是( )。  A.关于 B.依照 C.而已 D.自从  36. 下列短语属于述补短语的是( )。  A.罚款 B.听懂 C.讲情 D.很好  37. 下列短语属于联合短语的是( )。  A.眼疼得很 B.唱歌跳舞 C.明确目的 D.爱学习  38. 下列短语属于同位短语的是( )。  A.姐妹俩 B.一斤鱼 C.白纸黑字 D.红花绿叶  39. 下列短语有施事主语的是( )。  A.碗买来了 B.手弄脏了 C.人送走了 D.我说过了  40. 下列短语有受事主语的是( )。  A.他的学生 B.你真聪明 C.信刚寄走 D.他头疼  41. 下列短语有中性主语的是( )。  A.我相信 B.他勇敢 C.你邀请 D.我不去  42. 下列短语带定语的是( )。  A.十分清楚 B.新鲜牛奶 C.相继到达 D.非常应该  43. 下列句子带复指成分的是( )。  A.钱,我把它放在抽屉里了。  B. 书,我买来了。  C.自行车,他骑走了。  D.债务,已经还清了。  44. 下列句子属于紧缩句的是( )。  A.你不说我也知道。  B. 你叫他来一趟。  C.他走过去开门。  D.他笑着说了我几句。  45. 下列句子属于是非疑问句的是( )。  A.老张病了?  B. 老张是不是病了?  C.老张病没有?  D.老张什么病?  46. “端正态度”和“态度端正”中的两个“端正”属于词的( )。  A.兼类现象 B.活用现象 C.同音现象 D.借用现象  47. “尤其、分外、越发、几乎”是( )  A.范围副词 B.程度副词 C.时间副词 D.语气副词  48. “民用、国产、特等、初等”是( )。  A.区别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49. “有人找你”和“春城昆明”这两个短语分别是( )。  A.连谓短语、兼语短语 B.兼语短语、同位短语  C.同位短语、兼语短语 D.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50. “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 )。  A.体词 B.谓词 C.代词 D.名词  51. 下列短语中包含有复杂定语的是( )。  A.一位新来的同事 B.一种新式的炊具  C.他同学爸爸的上级的孩子 D.我的那位开出租车的好朋友  52. 下列词语中的“和”属于连词的是( )。  A.他和弟弟到北京看望母亲去了。 B.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  C.曲高和寡。 D.家和万事兴。  53. 下列几组词中,都属于助词的一组词是( )。  A.的、了、似的 B.得、着、吧 C.们、一样、被 D.了、而、着  54. “上来”是( )。  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  55. “他在黑板上写字”和“他在家”两句中的“在”是( )。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56. “今天星期二”和“今天完成”的结构关系分别是( )。  A.同位短语、偏正短语 B.偏正短语、偏正短语  C.同位短语、同位短语 D.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57. “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出版”分别是( )。  A.偏正短语、偏正短语 B.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同位短语、主谓短语 D.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58. “白布”和“白跑一趟”中的“白”属于( )。  A.兼类 B.活用 C.同音词 D.多义词  59.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汉语语法特点的是( )。  A.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B.虚词很重要  C.语序很重要  D.短语和句子结构基本同形  60. 下列词语不属于的名词的是( )。  A.上面 B.附近 C.今后 D.永远  61.“万一妈妈不答应呢?”这是一个( )问句。  A.是非问 B.特指问 C.选择问 D.正反问  62. 下列句子不属于存现句的是( )。  A.桌上放了一个花瓶。  B.山上有个庙。  C.书架上少了一本书。  D.老王离开了这个世界。  63. 下列短语中,宾语由动词的施事充当的是( )。  A.桥上走骑车 B.打电话 C.写文章 D.宰了一头猪  64. 下列短语中,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语的是( )。  A.他写坏了 B.他写累了 C.他写完了 D.他写清楚了  65. 能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词语是( )。  A.状态形容词 B.区别词 C.不及物动词 D.心理动词  66. “偶数、偶然、偶尔”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 )。  A. 数词、形容词、副词 B. 名词、副词、副词  C. 数词、副词、副词 D. 名词、形容词、副词  67.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形容词的语法特征的是( )。  A. 常做谓语、定语和状语 B. 多数能受副词“不”的修饰  C. 都能受副词“很”的修饰 D. 不能带宾语  68. “你今年到底几岁啦?”这个句子的句型是( )。  A. 名词性谓语句 B. 形容词性谓语句  C. 动词性谓语句 D. 主谓谓语句  69. 下列划线的数量短语中,充当的句法成分和其他不同的一个是( )。  A. 都九点了,还是一个人都没有来。  B. 北京他都去了三次了。  C. 那本书我看了一星期也没有看完。  D. 我等了你三个小时了。  70. “他酒后杀人这件事让大家感到震惊。”这句话的主语是( )。  A.他 B.他酒后杀人 C.这件事 D.他酒后杀人这件事  71. “高兴得跳了起来”的补语是( )。  A.数量补语 B.结果补语 C.程度补语 D.情态补语  72.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的到来”这一短语最大的一层结构关系式( )。  A.同位关系 B.偏正关系 C.主谓关系 D.动宾关系  73.“这些水果我们谁都不吃。”的语义关系是( )。  A.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B. 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C. 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 D. 大小主语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4. “咱们俩,谁也离不开谁。”中的语义关系是( )。  A.大主语和小主语有领属关系。 B.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C.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D.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75. 下列各句中包含词类活用的是( )。  A.他是一名翻译,翻译了很多文章。 B.他比专家还专家。  C.他花了三块钱买了一盆花。 D.这位代表代表大家发了言。  第二单元 修辞部分  1.“歌声像她姐姐一样,唱得那么柔美,那么清甜” 这段话运用了( ) 辞格。  A.比喻 B.拈连 C.比拟 D.通感  2. “树上有只鸟,鸟嘴衔小草,小草落地上,地上长麦苗。”这首儿歌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回文 B.排比 C.顶真 D.比喻  3. “韩老六的大老婆应声走出来,这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枣核样的女人,大枣核存  心把剩下的钱往小处说。”这段话中加点的词语用的辞格是( )。  A.借代 B.双关 C.比拟 D.借喻  4.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 )。  A.统一性 B.相关性 C.一致性 D.相似性  5. “我娘家姓赵…出嫁了,把名字也嫁了,人家叫我阿洪家的。”这段话加点处是( )格。  A.仿词 B.顶真 C.夸张 D.拈连  6. “收了工具,到自己屋中坐下,一气不知吸了多少根'黄狮子’”。这句话中含有()格。  7. “种下了一株株树秧,也就是种下了美好的希望。”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借喻 B.比拟 C.拈连 D.夸张  8. “一群红领巾从主席团前走过”这句用的辞格是( )。  A.借喻 B.双关 C.借代 D.婉曲  9.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这句话用的辞格是( )。  A.借喻 B.双关 C.借代 D.婉曲  10. “空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中所用的辞格是( )。  A.排比 B.回环 C.顶真 D.反复  11. “山城的灯火,好似一只梦幻曲,令人心醉神迷。”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  A.通感 B.拈连 C.比拟 D.移就  12. “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  A.对偶 B.顶真 C.排比 D.回环  13. “我是来工作的,不要在我和干部群众当中砌上一堵墙。”这一句话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夸张  14. 比喻的表达作用可以归纳为几点,以下不是比喻的表达效果的是( )。  A.可以使语言形象化  B.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C.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D.可以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15.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比是把一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修辞格式  B.排比是把三个或更多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修辞格式  C.排比要求结构上均衡,语音上协调,注意平仄  D.排比不能有反复的词语,尽量避免字面上的重复  16. “月光如流水,静悄悄地泻在荷花和荷叶上”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  A.暗喻 B.借喻 C.借代 D.明喻  17.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子公孙把扇摇”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  A.比喻、对偶 B.比喻、借代  C.比喻、拟人 D.对偶、借代  1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早上起来,江边成了欢腾的大海”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A.夸张、对偶 B.排比、借代  C.对偶、比喻 D.比喻、夸张  19.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0.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21. 辞格的兼用是指( )。  A.一个句子同时运用了几个辞格。  B.一个句子从不同角度看属于不同辞格。  C.一个句子的一个辞格兼有其他意义。  D.一个句子采用了兼语句式。  22.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这段话从总体看运用了( )辞格,内部又用了( )辞格。  A.排比 层递 B.衬托 对偶 C.对比 排比 D.对偶 夸张  23. “门前是一条河。”后面接下去最顺当的一组句子是( )。  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  B.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面。三面都裁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穿堂对着山门。迎面供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面供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24.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是( )。  A.长句 B.整句 C.整散结合句 D.散句  25.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使用的辞格是( )。  A.借代 B.双关 C.比喻 D.拟人  26. “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轮胎放炮——泄气了,那还行吗?”这句话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借代 B.双关 C.夸张 D.拟人  27.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格的是( )。  A.他低着头不做声,好像在想着什么。  B.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好像一副千斤重担。  C.叶子出水很高,好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用大兵团围剿等于高射炮打蚊子。  28.“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的歌声来了,春天的面纱撩起来了。”句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  A.比喻、拟人、夸张 B.反复、排比、拟人  C.借代、拟人、排比 D.拟人、比喻、排比  三、多项选择题(共60题,每小题2分)  语法部分  1.下列双音节词属于连绵词的有( )  A.参差 B.潺潺 C.沙发 D.蟑螂 E.蝙蝠  2.下列哪些词是重叠式合成词?( )  A.姐姐 B.姥姥 C.猩猩 D.刚刚 E.仅仅  3.下列词语有词缀的是( )  A.老虎 B.阿姨 C.老人 D.子女 E.儿子  4.“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包括( )  A.11个音节 B.9个语素 C.8个语素 D.6个词 E.7个词  5.语法学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其中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 )  A.词的形态 B.词的意义 C.词类 D.词的构成 E.词形变化  6.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词是实词。下列属实词的有( )  A.量词 B.副词 C.拟声词 D.叹词 E.语气词  7.名词的语法特点是( )  A.能受数量词修饰 B.能受“不”修饰  C.绝大多数能够重叠 D.能做主语、宾语  E.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短语  8.动词的语法特点是( )  A.能做谓语 B.绝大多数能带宾语  C.一般能受“不”的修饰 D.能用“很”修饰  E.多数可以重叠  9.名词和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不同,表现在( )  A.名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形容词不能作主语、宾语  B.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修饰  C.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形容词可以重叠  D.名词一般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做谓语  E.名词不能作定语,形容词可以作定语  10.下列哪些句子中的“是”表示了强调作用( )  A.这地方是挺热闹。 B.后面是一座小山。 C.他是卖饭的。  D.茶花是美啊! E.那样说是可以的。  11.下列句子中“和”是介词的有( )  A.小张和小李都是团员。 B.小张和小李谈过一次话。  C.小张昨天和小李打乒乓球了。 D.小张和小李是好朋友。  E.昨天小张没和小李去看电影。  12.下列句子中“多”是形容词的有( )  A.你们班有多少同学。 B.夜晚,外滩还有很多游人。  C.我们的收入也不太多。 D.进来吧,也不多你一个人呀。  E.这棵树有两米多高。  13.下列词语都属于区别词的有(    )  A.突然 偶然 必然 刚才    B.继续 努力 经常 伟大  C.长远 平常 高级 低级 D.初级 中级 家用 小型  E.美式 国产 特等 简装  14.下列属于区别词的是( )  A.男 B.初级 C.大型 D.国营 E.无记名  15.下列各组词都是副词的是( )  A. 幸亏 即将 B.偶尔 幸运 C.忽然 竭力  D.刚才 曾经 E.刚刚 马上  16.下列句子中“给”作动词用的有( )  A. 他从来就不给我一分钱 B.他把房子给收拾干净了  C.他给小王寄了一封信 D.他给人骗了 E.他给我一个命令  17.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有( )  A.服装 作用 疾苦 勇气 B.限度 智慧 兴趣 欲望  C.使用 盼望 果断 限制 D.聪明 可爱 痛苦 恋爱  E.爱情 感情 心情 恋情  18.“过”不作动词用的句子有( )  A.他去过杭州三次。 B.火车已经过了上海。  C.功与过自有后人评说。 D.翻过雪山就到了。  E.我从来没说过这种话。  19.量词的语法特点是( )  A.经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边组成数量或指量词  B.一般都可以重叠  C.有时与“一”组合可以构成“一A—A”、“一AA”形式  D.经常作谓语  E.可以从名词借用过来  20.下列短语中“没”做副词用的有( )  A.没钱借给他 B.没借给他钱   C.没把我怎么样  D.一个坏学生也没了  E.没关系  21.可以填入“ 他的死,我是很悲哀的”一句中空格处的介词有( )  A.关于 B.对 C.至于 D.对于 E.自从  22.下列属于动宾短语的是( )  A.联系实际 B.热爱劳动 C.开始工作  D.来客人了 E.准备开会  23.下列短语中属于联合短语的是( )  A.水声淙淙 B.伟大光荣 C.坐车回家  D.读书看报 E.作家画家  24.下列短语中属于主谓短语的是( )  A. 讲课明白 B.屋里坐 C.昨天阴天  D.屋里有人 E.团结互助  25.下列短语属于中补短语的是( )  A.看清楚 B.买一份 C.读一遍  D.干得很痛快 E.站着不动  26.下列短语属于同位短语的是( )。  A.明天星期一 B.接受批评 C.春秋两季  D.使人聪明 E.摔跤这种运动  27.“拉他一把”是( )  A.动宾短语 B.中补短语 C.兼语短语  D.谓词性短语 E.第一层在“拉他”与“一把”之间  28.“台上坐着主席团”的句法成分( )  A.“台上”是主语 B.“台上”是状语 C.“主席团”是宾语  D.“主席团”是主语 E.“坐着主席团”是谓语  29.“六千名代表汇集北京标志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的句法成分是( )  A.“六千名代表”是主语  B.“六千名代表汇集北京”是主语  C.“到来”的定语是“科学的春天”  D.“到来”的定语是“科学”、“春天”  E.宾语是“科学的春天的到来”  30.含有补语的句法结构是( )  A. 一年中,老吴住三次医院。 B.这些大道理我听不懂。  C.他俩一向合不来。 D.快把这些东西抬进来。  E.我不晓得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31.下列句子中插入语表示强调或肯定语气的是( )。  A.毫无疑问,你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B.据说,下一届的全运会要在咱们市举行。  C.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还能不管?  D.虎姑娘一向,他晓得,不这样打扮。  E.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2.下面句子中不是数量短语作宾语的有( )  A.好房多住几天。 B.好书多读几遍。 C.好花多看几眼。  D.好笔多买几支。 E. 好事多做几件。  33.属于非主谓句的句子是( )  A.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B.多么迷人的大海呀。  C.说着容易做着难。  D.这本书是他前年写的。  E.实行计划生育好。  34.下列句子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是(    )  A.同学们心早就飞到球场了。  B.在花园里那些花儿真漂亮。  C.这部小说艺术水平很高。   D.这个办法我觉得是不好的。  E.他一点儿书也不读。  35.下列疑问句类型相同的是( )  A.二弟人呢? B.他们不去呢? C.明天什么时候举行乒乓球比赛? D.你是问他叫什么名字? E.这是你的笔吗?  36.下列句子属于正反问句的有( )  A. 工资发了没有? B.是不是发了工资?  C.工资还发不发? D.是发工资还是不发工资?  E.工资发了多少?  3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句的有( )  A.队长教我唱歌。 B.队长叫我唱歌。  C.领导告诉秘书他下午要去开会。 D.领导嘱咐秘书看好电话。  E.上级通知我们明天爱卫会要来检查卫生。  38.下列属于兼语句的有(    )  A.他有个哥哥在北京工作。  B.我希望你来。 C.我知道他明天要参加考试。  D.他叫我马上打电话请医生。 E.我感谢你告诉我一条好消息。  39.“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是( )  A.主谓句 B.主谓谓语句 C.倒装句  D.疑问句 E.动词谓语句  40.“他有几句话没说完”是( )  A.名词句 B.主谓句 C.兼语句  D.连谓句 E.动词谓语句  41.“个别同志被天黑雨大吓住了”是( )  A.受事主语句 B.兼语句 C.“被”字句  D.动词谓语句 E.没有施事成分出现  42.“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是( )  A.主谓句 B.“牛郎”作主语 C.形容词谓语句  D.动词谓语句 E.“牛郎照看那头牛”是主语  43.下列句子中属于复句的有( )  A.绕过场地,穿过灯器室,我们来到材料间。  B.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C.一阵大风,下雨了。  D.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E.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44.下列复句中属于因果复句的有( )  A.要不是天下大雨,我早就来了。  B.我们出去玩一会儿吧,省得你一个人闷在家里难受。  C.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我就不再说三道四了。  D.就算小王是不对的,我们也不能得理不让人吧。  E.临时取消了升学考试,以至孩子们一直闷闷不乐。  45.下列句子中属于单句的有( )  A.我听说,我们学校今年分来三名大学生。  B.车子出了差子,上了大路。  C.为了孩子的上学,父母没少操心。  D.无论人还是鸟,都是大地的儿子。  E.这些人的特点是,组织能力强,业务水平高。  46.下列复句中属于并列关系的有( )  A. 你去,我也去。 B.你去,我就去。  C.不是你去,就是我去。 D.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E.不是你去,而是我去。  47.“我们有能力完成任务”和“我有个姐姐在北京”这两个句子( )  A. 都是连动句 B.都是兼语句  C.都是动词谓语句 D.一个是连动句,一个是兼语句  E.都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48.代词可以充当句子的( )  A.主语 B.宾语 C.谓语 D.定语 E.状语  修辞部分  1.下列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的是( )  A.他低着头不做声,好象在想着什么。  B.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好象一副千斤重担。  C.用大兵团进剿等于高射炮打蚊子。  D.老张看上去是个粗人,其实倒是好脾气。  E.叶子出水很高,好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2.“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包括下列哪些情况(     )  A.比喻和比喻连用   B.暗喻和暗喻连用   C.对偶和对比兼用  D.对偶和对比套用 E.对偶、对比兼用同时和比喻套用  3.“书本不是录音磁带,却录下了世界上最美好最动听的知识乐章。”这句话用的修辞格有( )  A.比喻 B.借代 C.拈连 D.借喻 E.拟物  4.“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句中所用修辞格有(    )  A、设问   B、借代   C、暗喻   D、排比 E、借喻  5.“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的歌声来了,春天的面纱撩起来了。”句中运用的修辞格有( )。  A.反复 B.排比 C.拟人 D.比喻 E.借代  6.“友谊、青春的波涛,一代一代地流动着,奔涌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永远不会中断”中运用的修辞格有( )。  A.对偶 B.排比 C.比喻 D.比拟 E.夸张  7.“小鸟在欢唱,溪水在奔流,人们在嬉笑”中运用的修辞格有( )。  A.比喻 B.对偶 C.比拟 D.排比 E.夸张  8.“人怎么能忘记自己的过去呢?不能,决不能!”中运用的修辞格有( )。  A.反问 B.排比 C.对比 D.反复 E.设问  9.“茵茵牧草绿山坡,山坡畜群似云朵,云朵游动响笛声,笛声悠扬卷浪波”中运用的修辞格有( )。  A.顶针 B.比喻 C.回环 D.对偶 E.比拟  10.“画家都是'手写长城一万里,笔画大地几千程’的能手”运用的修辞格有( )。  A.比喻 B.夸张 C.对偶 D.比拟 E.对比  11.广告词“买彩电就要买金星 买金星就如买放心”运用的修辞格有(    )  A.借代   B.回环   C.顶真  D.双关 E.拈连  1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的修辞格有( )  A.比喻 B.拟人 C.顶真 D.回环 E.排比  四、名词解释(共50题,每小题3-4分)  1.语法 2.词法 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 3.句法
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结构,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结构,以语素作为基本单位 4.语法体系
6.词 7.短语  8.句子 9.单句 10.复句 11.词的语法功能 12.实词 13.区别词  14.词的兼类 15.词的活用 16.句子成分分析法 17.层次分析法 18.独立语 19.存现句 20.比较句 21.变式句 22.句子的变换 23.句类 24.句型 25.句式 26.借喻 27.拈连 28.超前夸张 29.拟物 30.谐音双关 31.仿词 32.反语 33. 婉曲 34.设疑 35.串对 36.层递通感 37.双关 38.顶真 39.回环 40.标点符号.  (增加难度题,一般不用: 41.句法分析 42.语义分析 43.语用分析 44.语义成分 45.语义特征 46.语义指向 47.紧缩复句 48.标号 49.修辞 50. 文艺语体)  五、简答题(共60题,每小题6分)  第一单元 语法部分  1. 一种语言里是否只有一种语法?为什么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一种语言里归纳出来的语法规律可以有所不同?  2. 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3. 结合事例说明语法的稳固性和民族性?  4. 跟英语相比较,汉语语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 为什么要划分词类?如何给现代汉语的词进行词类划分?  6. 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例说明划分词类的必要性。  7.在汉语的词类划分中,我们主要依据的词的语法功能,那么究竟词的语法功能指什么?  8.形态可分为几种类型,形态能不能成为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为什么?  9. 既然通常情况下分辨一个词的词性往往是根据那个词的意思,那么如果直接把词义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到底行不行?  10.名词的语法特点之一是不能重叠,那么如何解释下列现象?  (1)妈妈、哥哥、星星  (2)人人、家家、年年  11.时间名词不同于一般名词的语法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12. “现在、过去”和“已经、曾经”都可以在句中做状语,但我们却说前者是时间名词,后者是时间副词,为什么?  13.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有什么共同点?如何区分这两类词?指出下列各词的词性:  从前 平时 时常 经常现在 正在 将来 即将 刚才 当初 目前 已经 将  14. 名词的一个语法特征是一般不能前加副词,但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名”的组合,例如 “很学生、很男人、很青春、很现代、很雷锋、很中国、很香港、很西藏”。请谈谈你对这类语法现象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15.现代汉语中哪些词可重叠,重叠的方式如何,重叠之后都表示什么意思?  16.所谓的“判断动词”仅仅表示判断吗?它都能表示哪些意思,请举例说明。  17.“以谓词性成分为中心语的短语都是谓词性的,以体词性成分为中心语的短语都是体词性的。”这话对不对?为什么?  18.有的教材把区别词放在形容词里面,称它为“非谓形容词”,你认为这种处理好不好,为什么?  19.形容词一般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可是“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叭叽”却不能,为什么?  20.传统上,总是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为虚词,本书则归为实词,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  21.同为否定副词,“不”和“没有”在用法上有没有不同?请举例说明。  22.以“将来”和“即将”为例说明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在功能上的异同。  23.以“突然”和“忽然”为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异同。  24.“偶然”与“偶尔”、“突然”与“忽然”是意义相近的两组词,它们的词性相同吗?如果不同,它们都属于哪种词性?你是如何分析它们的词性的?  25.介词大都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介词与动词同形,如何区分它们?举例说明。  26.“和、跟、同、与”是四个常用介词,又是四个常用连词,如何区分它们,试以“跟”为例加以说明。  27.语气词“的”和结构助词“的”在词形上是相同的,那么怎么去区分它们,举例说明。  28.在“啊!多么雄伟的长城啊!”之中,两个“啊”是否属于同一个词类,为什么?  29.“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那么请结合名、动、形三大词类来做具体的说明。  30.什么是词的兼类?什么是词的活用?谈谈二者的区别。  31.汉语里的词和短语的界限不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双音节的语言单位,比如“黑板”、“骨肉”、“开车”、“牛羊”等,那么怎么去区分它们?  32.“漂亮”和“关心”都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很漂亮/很关心),但为什么将前者归为形容词,将后者归为动词?  33.能愿动词和普通动词有相同的语法特征,也有不同的语法特征,请举例说明。  34. “端正”可以带宾语(端正态度),也可以加程度副词“很”(态度很端正),所以我们把“端正”看做是形容词兼动词;“了解”也可以带宾语(了解问题),同时也可以加程度副词“很”(很了解),但我们却不把“了解”处理为形容词兼动词,这是为什么?  35.“经济的逐步发展”“他们的估计”“分析的精确”等短语,就其功能而言应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  36. 下列短语都是多义短语,试分析它们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⑴咬死了农民的狗  ⑵我做不好  ⑶照顾孩子的妈妈  37. 汉语由于词形变化少,名词加名词,有可能是偏正或主谓的关系;而动词加名词,则可能是动宾或偏正的关系,请举例说明这种语法现象。  38.为了保证层次分析法的正确性,我们在切分中应该遵守哪些原则?请结合实例说明。  39.“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那么请结合名、动、形三大词类来做具体的说明。  40.中心词分析法曾经遭到严厉的批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运用,尤其在语言教学中。请你比较层次分析法,说说你的看法。  41.动词的后面既可以跟宾语,又可以跟补语,当只出现一种时,我们怎么去辨别它们到底是宾语还是补语?举例说明。  42. 如何归纳句型?哪些跟句子有关的因素不影响句型的划分?  43.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很相似,那么怎么区分它们?举例说明。  44.我们常说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那是不是说两者就是一回事?如果不是,请说明两者的区别?  45.“有个村子叫张家庄”是兼语句,也是非主谓句,这种判断对不对,为什么?  46. 什么是主谓谓语句?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47. (1)理智淹没了感情。 (2)我知道那件事了。 (3)我昨天下午遇见了一位老同学。  (4)我买了一本书。 (5)我开了一盏灯。 (6)你收拾一下房间吧!  请判断上面哪些句子可以变换为“把”字句,哪些不能变换为“把”字句试问,并说明不能变换的原因是什么?  48.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点的句式,在构造上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请概括说明。  49. 和“把”字句一样,“被”字句也不能由任何主动句变换而成,也有自己的构成和应用条件,请概括说明这些条件是什么?  50. 举例说明双宾句的特点。  51. 隐现句的动词有什么特点 ? 请归纳一下。  52. 从语义上说,主语都是施事,宾语都是受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53. 把字句的最简单移位规则是把宾语提前到谓语前,并添加一个介词“把”,如“我打碎了花瓶”可以变为“我把花瓶打碎了”,但是“我喝醉了酒”和“我听厌了说教”,就不能变为“我把酒喝醉了”和“我把说教听厌了”,请你分析一下后两个句子为什么不能如此变换?如果一定要变为把字句的话,应该怎么变?(提示:可以从语义指向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单元 修辞部分  1. 有人说:“修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请结合你的感受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  2. 有人说在信息化的今天,修辞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请概括说明修辞的作用都有哪些?  3.对偶和排比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对于两者的共性和差异,请给以具体说明。  4. 请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5. 请举例说明拈连和比拟的区别。  6. 比喻和比拟都是通过心理联想实现的,因此,有人将比拟归入比喻,你同意吗?为什么?  7.举例说明长句和短句各有什么修辞特点。  8. 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和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  9. 在修辞中声音的锤炼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0.举例说明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主要区别。  11.什么是比喻?比喻有哪些基本类型?比喻构成的条件有哪些?  12.什么是比拟?比拟和比喻有何区别?  13.比喻的主要表达作用有哪些?  14. 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有什么不同?  15. 举例说明语义双关和借喻的不同?  16. 举例说明层递和排比的不同?  17.举例说明对偶和排比的不同?  18.举例说明辞格的综合运用有哪些类型。  19.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多种类型,请简要谈谈在修辞中句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20. 北宋王安石曾经写了一首《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说有人看到了王安石的草稿,其中第一句原为“春风又到江南岸”,作者将“到”圈去,旁边注了个“不好”。后来又先后改成“过”、“入”、“满”,一共有十几个字,最后才选定了“绿”。请问王安石为什么选用“绿”字,“绿”字比其他字好在哪里?  21. 新闻语言,尤其是标题,特别重视词语的新鲜活泼,因为只有新鲜活泼的词语才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下面两则新闻标题是如何体现用词的新颖性的?试加以分析。  (1)打它个“短、平、快”——发展对外劳务承包业的探讨 (《人民日报》)  (2)限期扭亏为盈 否则调整领导班子 昌平县对76个亏损企业亮“黄牌” (《北京日报》)  六、分析应用题  A.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有歧义的分别分析。(共40题。每小题4分,有歧义的每种4分)  1.看不看《李自成》这本书  2.一个华侨投资的养鸡场  3.浓郁的充满乡土味的生活气息  4.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5.敌人活着的全部缴械投降  6.你回去请张总工程师来工地开会  7.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8.我们三个一组  9.热爱群众的军队  10.对厂长的意见  11.找到了叔叔的孩子  12.三个工厂的领导同志  13.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14.打烂了别人送的三筐鸡蛋  15.他妹妹小玲也打算明年去日本留学  16.咬死了农民的狗  17.我认为这个办法好  18.他的父亲的朋友  19.厂里的三位有丰富经验的优秀的车间主任  20. 打烂了别人送的三筐鸡蛋  21. 说得他脸都红起来了  22. 他身体很健康  23. 我派他去北京取文件  24. 他告诉我今天停电  25.他喜欢吃西餐  26.我们赠图书馆一批书  27.一定要把情报送出去  28.《长生殿》他看过三遍  29.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  30.对售货员的意见  31.看打乒乓球的小学生  32.照顾孩子的妈妈  33.反对用人唯亲的程××  34.讨厌酗酒和赌博的女人  35.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  36.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  37.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38.他和你的同学  39.关系企业生存的计划  40.宽心是健康长寿的灵芝草  B.用传统的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共20题 . 每小题3-4分)  1. 他 姐 姐 很 快 做 完 了 语 法 作 业。  2.我 在 学 校 门 口 看 小 学 生 匆 匆 忙 忙 回 家 吃 饭。  3.昨 天 他 的 弟 弟 在 校 园 里 与 同 学 小 李 用 木 棒 把 疯 狗 打 死 了 。  4.全 体 同 学 都 做 完 了 语 法 作 业。  5. 狼 咬 死 了 他 家 的 羊。  6.李 华 的 姐 姐 昨 天 买 了 很 多 复 习 资 料。  7.我 觉 得 上 大 学 好。  8.为 了 四 化 , 教 师 们 同 学 们 都 付 出 了 辛 勤 的 劳 动 。  9.那 位 老 乡 送 他 一 只 手 表 。  10.上 级 领 导 命 令 他 们 三 班 马 上 撤 退 去 老 区 。  11. 他 喜 欢 下 棋。  12. 在 他 面 前,无 数 的 战 士正 朝 着 他 所 指 的 方 向 奋 勇 前 进。  13. 有 人 看 见 一 个 穿 红 衣服 的 人 把 汽 车 开 跑 了。  14. 提 高 整 个 中 华 民 族 的科 学 文 化 水 平 , 是 亿 万 人 民 群 众 的 切 身 利 益。  15. 划 分 词 类 的 一 个 目 的是 讲 述 词 的 用 法。  16. 他 去 商 店 买 日 用 品。  17.他 十 分 懂 得 如 果 没 有 父 亲 的 支 持 那 是 什 么 事 也 办 不 成 的。  18.我 们 一 定 要 把 淮 河 治 理 好。  19.他 来 自 美 国 加 利 福 尼 亚。  20.他 让 排 长 汇 报 工 作。  C.分析下列多重复句,二小题一个用原句加线法分析,一个用框式图解法分析(共20题。每个层次连同语义关系1分,有几个层次就几分)  1. 只有充分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 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加速四个现代化进程。  2. 我讨厌定时约会, 到得早, 显得太急切; 到迟了, 人家说你摆架子; 准时到, 又似乎太拘谨; 索性不去, 他们就说你没礼貌。  3. 即使下大雨, 刮大风, 施工有困难, 人手也不够, 我们还是要干, 而且  要提前完成任务。  4. 今天下大雪, 路上行人和车辆都很少, 她满可以回到家里歇歇, 可是她屹  然不动地站在那里。  5.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 是和别处不同的: 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柜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  6. 不管父母说的多好听, 只要自己做的不是那么回事, 孩子一定是照父母做的学, 而且还多学了一手两面派, 所以父母本身的德行很重要。  7. 他虽然没有很用力, 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 火星溅得特别多。  8. 掌柜的一副凶脸孔, 主顾们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所以至今记得。  9. 我们有烦恼, 也有忧愁, 更有委屈, 因为我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 但是为了美好的追求, 我们把这一切都埋在心底。  10. 困难是欺软怕硬, 你的思想是硬的, 它就变成豆腐, 你要软, 它就硬。  11. 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 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 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 他们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12. 这个阿多高兴起来时, 什么事都肯做, 碰到同村的女人们叫他帮忙拿什么家伙, 或是下溪去捞什么, 他都肯; 可是今天他大概有点不高兴, 所以只顶了五六只“团扁”去, 却空着一双手。  13. 无论对方说什么, 他都是既不答应, 又不反对, 可是, 心里却不以为然,脸上的表情总是淡淡的。  14. 青年时代, 是人们精力充沛的时代, 所以对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来说, 只要他方向正确, 只要他肯钻肯干, 是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的。  15. 虽然是满月,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16. 如果我们既放下包袱, 又开动了机器, 既轻装上陈, 又善于思考, 那我们一定会胜利。  17. 地方那么大, 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太少了, 虽然我生在那里, 一直到27岁才离开。  18. 没有知识, 工人就无法做好工作; 有了知识, 工人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19. 杨柳婀娜多姿, 可谓妩媚极了, 桃李绚丽多采, 可谓鲜艳极了, 但是它们只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 不能给人以力量。  20. 内容有分量, 尽管文章短小, 也是有分量的; 如果内容没分量, 尽管写得多么长, 愈长愈没有分量。  D.具体指出下列语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格? (共20题。指出并说对一处修辞格2分)  1.这是一个壮观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联在一起,一条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砂土、石头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匆忙地奔跑着。  2.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峭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5.理想是石,敲出来了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6. 晚饭后他一口气抽了十几根'帝豪’,那架式好象跟'帝豪’有仇似的。  7.队伍虽然出罗网,韩英不幸入铁窗。  8. 精益眼镜 贵在求精 精益求精 精无止境  9. 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10. 但他钻到第三——也许是第四——层,竟遇见一件不可动摇的伟大的东西了,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正在流下来。他知道无可措手,只得顺着裤腰右行,幸而,在尽头发现了一条空处,透着光明。  11.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  12.我说它(指小白猫——引者)对娃娃鱼不怀好意,并不是对它的造谣污蔑。外屋水盆里那只小王八不知去向,就是它的“德政”之一。  13.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4.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  15.要不是咱们今天搞到这口袋小米,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  16.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17.是云?是雾?是烟?还是沙漠中常见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还是翻译同志眼尖,脱口而出叫着“骆驼!骆驼!”  18.然而,如果拿这点成绩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比较起来,又到底有多大呢?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骄傲的呢?  19.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论力气,米朵拉黑能和黑熊摔跤。  论人才,米朵拉黑像天神一般英俊。  论性情,米朵拉黑像一个温柔的少女。  E.自拟题目,综合运用所学过的任意四种以上的修辞格,写一篇300字的短文。(8分)(此题为增加难度题。为防止学生作弊早做准备,题目可以由教师产生试卷时临时拟定)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方面付出的爱情很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