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 当利润达到到标准的前提下,最早什么时候可以申请IPO

IPO上市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具体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IPO上市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具体要求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5家公司IPO上会3家被否 3000万净利润成隐形红线 _ 东方财富网
5家公司IPO上会3家被否 3000万净利润成隐形红线
第一财经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5家公司IPO上会3家被否 3000万净利润成隐形红线】7月12日,5家企业IPO申请上会,3家被否,这样的被否情况让市场颇有些惊讶,然而这并非重点,引发业内再度热议的是,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的企业过会是否存风险?(第一财经日报)
  7月12日,5家企业IPO申请上会,3家被否,这样的被否情况让市场颇有些惊讶,然而这并非重点,引发业内再度热议的是,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的企业过会是否存风险?  在12日被否的3家企业中有2家2016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均未超过3000万元,类似的情况在今年被否的企业中多次出现。有券商投行高管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基本上扣非后的净利润3000万成为审核的一条隐形红线,在这条线之上的上会企业利润的可信度会高一些,这条线之下则过会的概率会低一些。  当然,即便扣非后的净利润达到3000万元也有企业IPO申请被否。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必优”)便是一个案例,其与经销商之间是否有利益输送、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经营的合法合规性成为发审委关注的问题。  在业内看来,IPO材料真实性是发审委审核的第一重要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审委主要关注上会企业利润的持续性、独立性以及经营的规范性。  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危险?  7月12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共审核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过会2家,3家被否。其中,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威科技”)、嘉必优、江苏联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联动”)3家未通过审核,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马科技”)、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弘电气”)2家获审核通过。  在一天的时间内连续3家企业IPO申请被否,如此较大的被否率让市场颇有些惊讶,甚至有市场人士发出疑问,是否IPO审核将更为严格。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监管政策基本没有变化,发审委的节奏也没有变化,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问题,只是凑巧有问题的企业集中在了一起。  而此次被否企业的业绩门槛问题再度引发业内关注。从上述5家企业的业绩规模来看,过会的万马科技和盛弘电气2016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498.96万元、5723.93万元,均高于被否的3家企业。而未过会的爱威科技和江苏联动2016年扣非后净利润均未超过3000万元,分别为2604.28万元、2894.63万元。  扣非后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企业过会概率低一直被业内默许为隐形规则,这次两家未达到该条件的企业被否,让“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的企业过会是否存风险”的讨论声再起。  有券商投行高管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基本上扣非后的净利润3000万成为审核的一条隐形红线,在这条线之上的上会企业利润的可信度会高一些,这条线之下则过会的概率会低一些。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认为,在企业达到IPO门槛标准比较勉强的情况下,监管层对上会企业IPO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等方面审核严格是正确的,以看是否有“注水”、“包装”业绩等现象;相对而言,企业业绩规模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一些,这些企业大多也度过了高风险期,上市后有利于保护风险意识不强的散户。  扣非后3000万的净利润或许只是一个参考条件,顺着这根藤找下去确实存在企业业绩勉强或持续性存疑的情况,而财务问题是A股IPO审核最大的命门。  暂停新三板股票转让转向A股的爱威科技,在近两年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金额均在1200万元以上,业绩存依赖营业外收入之嫌。江苏联动近年来也出现业绩增长乏力的情况,且2016年政府补助上升明显,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443.82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达12.24%,较前两个会计年度均高出400万元左右。  在今年被否的企业中,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元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近期被否的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体量也过小,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均不足2000万元,从聆讯问题看,发行人会计基础的规范性较差,不能排除财务操纵的嫌疑。类似的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均不足2000万元,且非经常性损益也主要是政府补助。  过会“拦路虎”  当然,今年以来被否的41家上会企业中,也有部分即便扣非后净利润达到3000万也难以逃脱被否的命运。这些企业的问题则多集中于业绩真实性、持续盈利能力以及企业规范性等方面。  在7月12日被否的企业中,嘉必优虽然扣非后的净利润达到3000万元,但是其与经销商之间是否有利益输送、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经营的合法合规性成为发审委关注的问题。  具体来看发审委聆讯嘉必优的问题,嘉必优向关联方、经销商、供应商嘉吉的销售额占当期经销收入的比例超过50%,且对嘉吉销售价格高于其他第三方,就此发审委询问不同客户间销售价格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在协议签署的参与方已不再是公司股东的情况下,协议履行的可持续性,以及嘉必优未来业绩对该协议是否存在重大依赖。  此外,嘉必优主要生产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烯酸(DHA),但自日后即未能获得授予公司整体的食品生产许可或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因此被询问是否因无证生产食品添加剂而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同日被否的爱威科技和江苏联动也被发审委提出询问,其中发审委对爱威科技提出4个问题,包括是否涉嫌商业贿赂、独立董事是否合规、毛与同行差异大的原因、是否涉嫌税务违法。  在董登新看来,IPO材料真实性是发审委审核的第一重要问题,同时关联交易有无利益输送、是否存在同业竞争等也是审核的重点;此外,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可以对上会企业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如,上会企业是否高能耗、高污染、偷税漏税等。  “发审委关注上会企业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利润的持续性、独立性以及经营的规范性等方面。”上述投行高管总结称。  根据证监会此前发布的消息,未通过发审会IPO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及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存疑;二是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三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四是关联交易及关联关系存疑;五是申请文件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性存疑。
(原标题:5家公司IPO上会3家被否 3000万净利润成隐形红线)
(责任编辑:DF318)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图文】IPO条件及程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IPO条件及程序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什么是IPO 呢?为什么会影响A 股_百度知道
什么是IPO 呢?为什么会影响A 股
我是新手,在百度上面也查过,专业性的名词我看不懂,有没有高手能通俗点告诉我?感谢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IPO对股市具有四大影响。  第一、强化了股市的融资色彩。虽说不能实现融资的股市不是一个健全的市场,但是对长期以来过分重视融资的市场而言,就应该区别对待。据统计,近10年A股市场的融资是现金分红的1.76倍。尽管近两年市场通过IPO融资的数额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但是再融资的现象却持续升温。在前十个月时间内,再融资余额达到了IPO金额的2.81倍。约有4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再融资预案。预计抽血达到107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稍有回暖,一些再融资大户又开始进行圈钱活动。如在本月27日,中国平安(601318)一项不超过260亿元的可转债募集计划通过了审批。前一段时间,民生银行(600016)发行的200亿可转债也通过了获准。面对这样一个股息率较低的市场,融资现象却频繁出现,试问A股的吸引力何在?若IPO重启,只会A股的融资现象推向新的高潮。  第二、打击了股民的投资信心。股市必向下!随着利空政策的陆续推出,股民的持股信心也必下降。  第三、扭曲了价值投资的本质。IPO重启难免会牵涉到不少的问题,如股票的“三高现象”、部分企业力求上市而出现造假的行为等等。假设一家企业上市前的PE值约15倍,而未来三年公司的净利润会以30%的增速增长。也就是说,股民以15倍左右的PE长期持有,未来仍可取得不错的收益率。然而,该股上市后就得到了热炒,PE值飙升至50倍的水平,严重透支了企业的增长预期。这时,股民选择买入并长期持有,亏损的概率相当大。因此,在缺乏严格监管的前提下,IPO重启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值投资的本质。  第四、助长了利益输送等关键问题。谈及此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IPO的四大辅助机构,分别是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IPO咨询机构。从细分工作来看,证券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发行承销工作、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进行核查,并出具保荐意见等;律师事务所主要对发行上市相关法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会计师事务所主要针对企业财务、盈利预期等作出专业意见等;而IPO咨询机构对企业融资服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相关问题提供服务。以负责证券发行承销工作的机构为例,承销费用属于机构争取的主要利益。也就是说,承销费用越高,机构取得的利益越大。根据资料显示,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承销费用约5%,而创业板企业IPO的承销费用约总募资额的3%。如果机构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企业的超募现象,则机构获得的承销费用会随之增长,利益输送也就由此产生。另外,股市“寻租”现象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逐渐恶化。甚至出现一种现象,如部分企业不符合上市的条件,却通过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顺利IPO,最后实现圈钱的目的等等。
理论就不抄了,原因我通俗点说一下吧,假设市场上的资金总量是有限的,股票数量越多,每只股票能够分到的资金就少了。IPO就是新增股票,越大规模的IPO会聚集越多的资金,对市场上其余股票的压力就越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IPO就是新股认购。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企业(发行人)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IPO就是首次公开发股票的意思,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如果IPO过多过烂股票市场就容易下跌。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lpo就是为上市公司融资和围钱,证券市场成立21年以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率,低于银行利息。大部分投资者只有付出没有收益的市场。在加上这些年来新股高价发行,股市只适合投机和题材炒作,这更加造成部分散户巨大亏损。所以目前的股市只为极少数人和机构服务和输送利益的场所。通俗的讲,假设市场上的资金总量是有限的,股票数量越多,每只股票能够分到的资金就少了。IPO就是新增股票,越大规模的IPO会聚集越多的资金,对市场上其余股票的压力就越大。
就是第一次发行股票,吸血鬼,榨干市场资金了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5家公司IPO上会3家被否
净利润不足3000万成隐形红线|证监会|江苏|爱威科技_新浪财经_新浪网
7月12日,5家企业IPO申请上会,3家被否,这样的被否情况让市场颇有些惊讶,然而这并非重点,引发业内再度热议的是,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的企业过会是否存风险?在12日被否的3家企业中有2家2016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均未超过3000万元,类似的情况在今年被否的企业中多次出现。有券商投行高管向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基本上扣非后的净利润3000万成为审核的一条隐形红线,在这条线之上的上会企业利润的可信度会高一些,这条线之下则过会的概率会低一些。当然,即便扣非后的净利润达到3000万元也有企业IPO申请被否。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必优”)便是一个案例,其与经销商之间是否有利益输送、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经营的合法合规性成为发审委关注的问题。在业内看来,IPO材料真实性是发审委审核的第一重要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审委主要关注上会企业的业绩持续性、独立性以及经营的规范性。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危险?7月12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共审核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过会2家,3家被否。其中,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威科技”)、嘉必优、江苏联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联动”)3家未通过审核,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马科技”)、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弘电气”)2家获审核通过。在一天的时间内连续3家企业IPO申请被否,如此较大的被否率让市场颇有些惊讶,甚至有市场人士发出疑问,是否IPO审核将更为严格。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监管政策基本没有变化,发审委的节奏也没有变化,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问题,只是凑巧有问题的企业集中在了一起。而此次被否企业的业绩门槛问题再度引发业内关注。从上述5家企业的业绩规模来看,过会的万马科技和盛弘电气2016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498.96万元、5723.93万元,均高于被否的3家企业。而未过会的爱威科技和江苏联动2016年扣非后净利润均未超过3000万元,分别为2604.28万元、2894.6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企业过会概率低一直被默许为隐形规则,这次两家未达到该条件的企业被否,让“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的企业过会是否存风险”的讨论声再起。有券商投行高管向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基本上扣非后的净利润3000万成为审核的一条隐形红线,在这条线之上的上会企业利润的可信度会高一些,这条线之下则过会的概率会低一些。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认为,在企业达到IPO门槛标准比较勉强的情况下,监管层对上会企业IPO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等方面审核严格是正确的,以看是否有“注水”、“包装”业绩等现象;相对而言,企业业绩规模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一些,这些企业大多也度过了高风险期,上市后有利于保护风险意识不强的散户。扣非后3000万的净利润或许只是一个参考条件,顺着这根藤找下去确实存在企业业绩勉强或持续性存疑的情况,而财务问题是A股IPO审核最大的命门。暂停新三板股票转让转向A股的爱威科技,在近两年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金额均在1200万元以上,业绩存依赖营业外收入之嫌。江苏联动近年来也出现业绩增长乏力的情况,且2016 年政府补助上升明显,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443.82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达12.24%,较前两个会计年度均高出400万元左右;而江苏联动也在招股说明书中提示,相关奖励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基于报告期内政府补助占发行人利润总额比例逐年上升,政府补助减少将对发行人整体利润水平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情况来看,江苏联动近三年上述两个数据均为负值,爱威科技则是近三年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均为2000万元以上。在今年被否的企业中,扣非后净利润不足3000万元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近期被否的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体量也过小,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均不足2000万元,从聆讯问题看,发行人会计基础的规范性较差,存财务操纵的嫌疑。类似的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均不足2000万元,且非经常性损益也主要是政府补助。过会“拦路虎”当然,今年以来被否的41家上会企业中,有也部分即便扣非后净利润达到3000万也难以逃脱被否的命运。这些企业的问题则多集中于业绩真实性、持续盈利能力以及企业规范性等方面。在7月12日被否的企业中,嘉必优虽然扣非后的净利润达到3000万元,但是其与经销商之间是否有利益输送、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经营的合法合规性成为发审委关注的问题。具体来看发审委聆讯嘉必优的问题,嘉必优向关联方、经销商、供应商嘉吉的销售额占当期经销收入的比例超过50%,且对嘉吉销售价格高于其他第三方,就此发审委询问不同客户间销售价格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在协议签署的参与方已不再是公司股东的情况下,协议履行的可持续性,以及嘉必优未来业绩对该协议是否存在重大依赖。此外,嘉必优主要生产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烯酸(DHA),但自日后即未能获得授予公司整体的食品生产许可或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因此被询问是否因无证生产食品添加剂而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同日被否的爱威科技和江苏联动也被发审委提出询问,其中发审委对爱威科技提出4个问题,包括是否涉嫌商业贿赂、独立董事是否合规、毛利率与同行差异大的原因、是否涉嫌税务违法;江苏联动则因其与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的问题被问询,同时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薪酬偏低、现金股利分配金额大幅提高且远高于当年净利润等方面被提出质疑。在董登新看来,IPO材料真实性是发审委审核的第一重要问题,同时关联交易有无利益输送、是否存在同业竞争等也是审核的重点;此外,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可以对上会企业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如,上会企业是否高能耗、高污染、偷税漏税等。“发审委关注上会企业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利润的持续性、独立性以及经营的规范性等方面。”上述投行高管总结称。这些方面也均体现在发审委的问询问题中,上海思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对关联方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被要求作出合理、充分的解释;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波动较大,曾要求就业绩和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等作出解释。根据证监会此前发布的消息,未通过发审会IPO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及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存疑;二是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三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四是关联交易及关联关系存疑;五是申请文件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性存疑。证监会发言人6月初时表态,证监会还将严密关注企业通过短期缩减人员、降低工资、减少费用、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等方式粉饰业绩的情况,一经发现,将综合运用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等方式严肃处理。(第一财经实习生李盼盼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润率达到多少才正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