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最好的银行柜员如何做好营销》读后感 南京廖华

的业绩,仅仅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思考,将工作做得更深入。只有精益求精,并时刻提醒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长此以往你将变得更加有实力,更加成功。 第八章 关键时刻做出业绩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职场中,想要一“战”成名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能够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定会让领导格外器重你。当然,为了这关键的一刻,你必须要积累深厚的资本,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才行。 1. 在困难中创造业绩 进入职场以后,职业生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遭遇困境是在所难免的事情,那么你应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困难呢?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困难,对于弱者来说是拦路虎;但对于勇敢的人来说,困难只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2.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身在职场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薪水待遇丰厚,深受老板赏识,但这一切都必须你自己去争取,如果你只是公司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员工,业绩不佳,能力不强,老板又凭什么重用你,拿出那么多钱供着你。所以让自己变得强大,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老板分忧急难,替公司创造利润,这样的你也有获利相对等的待遇。
3.超越自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突如其来的巨变,将汤姆求生的本能激发出来,在平时他可能想象不到他会有如此勇敢的一天。所以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为它提供一种适合它成长的环境,那么终究会被激发出来,带给人们无限的惊喜。 试想一下,若事例中的马歇尔一直勉强待在戴维斯的店里或是听人戴维斯的建议回乡下养牛,那么他经商的天赋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再次证明了潜能需要被激发,往往“山穷水尽”的时候就是超越自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最佳时机,一量潜能被我们激发出来,迎接我们的将是“柳暗花明”。 第九章 融入团队,提升业绩 如今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因此团队合作精神也日益成为一个企业重要的文化要素,对企业的兴衰成败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对于员工而言,要想在公司里发展得更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资只是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如果你能与团队打成一片,亲如一家人,在工作上合作得天衣无缝,这样的你才能够提升业绩,使自己在公司有长足的发展。 1.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2.合作达到共赢
不断刷新自己的业绩
1.从优秀到卓越
2.每天进步一点点
总结: 俗话说:革命不分先后,功劳却有大小。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勤奋工作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曾经做出过一定贡献、现在却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自以为是不干活的员工。在一个凭实力说话的年代中,讲究能者上庸者下,没有哪个老板愿意拿钱去养一些无用的闲人。
企业要永远保持创业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让“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强调的不应该是过程,而是结果,事情没有成功不应该为自己找任何理由。因为,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一切以业绩为导向。有业绩才是硬道理,说到不如做到,从现在开始,超越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用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一线教师读后感
《一线教师》读后感 俗话说“读书,多读教育经典,经典可以使人趋真向善;经典可以使人宁静志远;经典可以使人荣辱不惊;经典可以使人气质高雅;经典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改变我们的人生。”前不久经朋友介绍我在网上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这本书。 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这不就是我们一线教师工作真实写照吗? 书中记录了管老师作为一名底层的一线教师,每天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部分,看书中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仿佛就在记录身边的琐事。这其实应该是我们每个一线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曾经或正在抑或将来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学生作业问题,课堂纪律问题,班级管理问题,育人问题,考试复习问题及教学反思问题等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管老师以自己的智慧,以一个探索者的精神记录了自己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这过程中,管老师设身处地地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忙碌与艰辛却又快乐地工作着。这应该也是我们每一位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一线老师的心声,同进也为我们在教学方法,管理策略作了很好的引领,对我们真是大有裨益埃 让人佩服的一点是管建刚是一位校长,作为校长的他,能如此超脱,一心一意教自己的书,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为孩子们提供最切合的教育,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学生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什么叫用心做教育,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读《一线教师》感想很多,反思自己,总觉得自己有以下几方面忽略了。 一.无视学生独立个体的精神需求,忽略了学生“精神关怀”的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精神需要,是一个充满他自己的思想,情感、欲望,需要的生命体更需要老师对其进行“精神关怀”的心里需要。 二.漠视学生和老师同学的自尊需要,忽略了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视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从而主动亲近教师。 三.不善于沟通,缺乏倾听的耐心,忽略了学生的“真情告白”其实每件事学生都有他人心里的“认为”,这是学生对事物的判断,他的“是对是错、是美是丑”也是有标准的,也许这评分标准可能需要调整和指导。 四.“臆断”封住了学生的“辩解”,忽略了对“真实容观”的认识,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和奇思妙想。 作为教师,应该正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要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并不断修正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扩展阅读篇】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 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索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我看过一个孩子的读后感,从头到尾除了概括引用原文之外,就是在对别人指手画脚,搞了很多名言名句镶嵌其中,满以为光彩夺目,实则堆砌材料。让人不愿意读下去。这是很多孩子写作的共性。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注意:很多孩子的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就是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一盘散沙,主要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掌握\经典式\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拟主标题,这一部很重要。很多孩子直接写《 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拟主标题。过江龙进来的文章都学会了拟主标题,如:《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谦虚功的基石-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 》等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是好看了三分呢。 注意点: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第二步:述读--引 讲述: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点:1、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2、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 3、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成功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5、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了一半。这一部分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 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1、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你选的例子和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一些孩子在联系实际的时候,所选的题材和 感点貌似相似,仔细一对比,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样就让读者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了,切忌。 2、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3、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 注意点:1、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2、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报告
读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首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词语就是“梦想”。大学毕业后要选择什么职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可是在我十八年的意识中,职业对于我来说与梦想同等。 记得初三那个暑假,我参加了一个英语课程,第一节课,老师用英语问我们长大后打算做什么。班里大多都是和我同年或者比我小的学生,他们有的人说要当医生,有的人说要当编程员,而轮到我回答的时候,我只是一脸迷茫地说“我不知道”。而如果现在,我再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想我的答案应该会和三年前的一样,依然是“不知道”。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 如果有人现在问我:“你有梦想么?”我一定会无比坚定地回答:“有!”而且我的梦想就是我的信仰。在高一的时候我在网上看了一个贴子“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一组图片”,看完以后我已泪流满面,也许是从那一刻开始,那个梦想在我心中悄然发芽。那组图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张,一张是大学生在夜总会里纸醉金迷的情景,一张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城市的角落里捡着垃圾桶边的剩饭吃,而旁边有一行字:“我不是在影响市容,只是我饿了。” 我很想去改变。 我很想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过上我现在的生活,能够到设备齐全的学校上课,能够一日三餐吃饱,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 我很想有那么一天,我在搭公交车的时候可以随意地把手机拿出来不用担心有“第三只手”;我很想有那么一天,我走在路上遇到有人问路时,我不用警惕地屏住呼吸害怕被骗。 我很想去改变,这个信任缺失、道德滑坡的时代,这个腐败风行、学术流弊的时代。 然而很多时候我会觉得是不是把自己想得太伟大了?我可以么?我是否太过于理想主义?这是否只是空想呢? 但是我又记得曾有人说过,梦想要足够宏大,才不会在人生的过程中消失。 因此我在选择职业方面非常慎重,以至于我到现在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还没有丝毫概念。于我而言,职业是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桥梁。然而关于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我不只挣扎过一次。我曾在第一次班导师见面会时向我们班的班导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我也想赚很多很多钱,过很舒服自在的生活。然而我知道在当前这个社会,这二者是矛盾的,那我应该怎么做呢?”班导师对我说:“其实这二者是不矛盾的。有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你只要做好了你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但其实我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我在高三的时候一直希望读新闻系,希望当一名记者,发出那些被时代洪流淹没了的声音。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读经济,很多亲戚知道我要读经济以后都说我以后一定会赚很多的钱。可是读经济真的是我想要的么?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我记得曾看到过一条微博是问:“如果不考虑现实因素,大家想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很多人都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说出了他们想做的工作。如今现实的土壤太过复杂,不足以开出我们单纯的梦想之花。于是专业有了热门冷门之分,我们羡慕德国、美国的大学生,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勇敢地去梦想,自由地实现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可惜我们很多人与这种幸福无缘。 当我的很多小学同学都已经出来工作,而我还在大学里苦苦寻觅知识的宝藏,我不禁想到我和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职业无分贵贱,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读大学甚至读研究生呢?这个答案,我想也许要一年或者四年后我才能找到答案。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是在埋头读书,拼命考出一个很好的成绩让老师、父母称赞,然后一步一步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让我的许多同学羡慕,但于我而言只是盲目地按照大多数人的路线行走。然而在关于日后职业的选择问题,我不想再如此麻木。以前我的所谓梦想都被一个个分数与排名所量化,而如今,追求“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我很想把我那自以为崇高的梦想灌溉于我的职业之上。 我很敬佩闾丘露薇,在战火纷飞的国度写下自己用生命换来的新闻;我很欣赏白岩松,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勇敢地发出自己尖锐的声音;我很羡慕陈鲁豫,能够与如此多名人面对面,倾听他们的故事。渴望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渴望用自己的一支笔发出内心的声音。只是我的内心不断在犹豫,记者这个职业是否会太辛苦? 高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富有,我们拥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仿佛在高考成绩公布、录取通知书到达的那一刻就被宣布了前方的路是“通行”抑或“禁行”。我们班的班长,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记得她在讲台演讲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热爱这个讲台,我渴望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班里的同学都被她的热忱所动容,可是最终她没有选择读师范,而是选择了读经济,意味着她与老师这份职业无缘。而我的舍友,每次听到央广新闻都会指着那个音响对我说:“十年后,你会在那里听到我的声音。”可是她的高考分数不足以让她上中国传媒大学,她最后选择了读师范学校,打算以后当一名地理老师。高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可以瞬间让你跟你那美丽而羞涩的梦道别,可我又偏偏无比憎恨这种梦想屈服于现实的感觉。可是一个朋友跟我说:“梦想并没有碎,只是上帝要让我们走远点。”没错,只要梦想足够坚定,任何事物都无法打碎。 而对于在社会与自我这二者的矛盾中,马克思又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即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这个周末,我跟着中大登山队去爬了中珠的后山。在爬山和原路返回下山的过程中,很多次我以为我已经累得无法再动了,我以为我一定做不到了,可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把手伸出来扶我一把,或者是在我爬不动的时候托着我的背包推我上去。他们是那么的慷慨,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想如果没有了他们,我一定无法完成这次这么有意义的登山行。这个社会也如此,我们每个个体都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与支持。这个世界充满了善良与邪恶的斗争,要让它变得更加美好,很多人会选择去打击邪恶,去压制那些坏的因素。但是我却更偏爱去歌颂那些美好与善良,去发扬善的力量。的确,我觉得这个世界不够美好,甚至很残忍。可恶的高考让很多人止步于梦想的殿堂,可怕的现实让很多人无法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被认为冷门的专业,我们有太多的遗憾。但正是这个不美好的世界,才让我有了奋斗的动力,让它变得更加美好。我想不管我日后选择什么职业,我都要努力去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也许我无法成为一名记者,但是我依然会用笔记录下世间的美好,并让更多人看到、感受到;也许我这一生无法实现我渴望改变的一切,但我会努力,让同时代的人过上和我一样幸福的生活,让我的下一代免受我们这一代的遗憾。正如马克思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我应该感到幸运,在我彷徨之时读了马克思的这篇文章,仿佛心中得到了一个简单而有力的答案。也许十年后,我再看回马克思的这篇文章以及我现在正在写的这份读书报告,不知会作何感想。我只希望,到那时候,没有悔不当初,只有如愿以偿。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林静 这个暑假最大的收获不是在家度过了一段悠闲的时光,而是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我的感受可以用书中提到过的“愧在初为人师”来概括。作为像我这样刚走上讲台的90后教师而言,我没有经验,也没有方法,对于教育更多只是一种热情。然而对于教育,仅凭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我常常幻想能够像那些资深教师一样游刃有余、从容自信,然而不管我怎么努力,更多的时候感受到的却是力不从心和不知所措。尽管身边的同事、朋友都说“你已经做的很好了”,然而我依然为自己各方面的不足而深感愧疚。愧在初为人师,愧在不能带给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最好的一切。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泪如雨下,比如在读到《我和万同的故事》的时候,书中的文字朴实无华,然而字字句句都饱含了李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对爱的坚持。他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每个学生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谋生的工具。 “做最好的自己!”以前,我常对自己说;“做最好的老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李镇西老师强调:教师因学生而存在,一个教师是否“最好”取决于学生的评价。对此我十分认同,教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以真诚和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在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定好美好基调》这篇文章时,我得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深刻理解了“教育,应该把童年还给童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文章通过一部电影引出话题,电影讲的是一个犹太小男孩意外的和他的父亲一起被德国纳粹抓进了集中营。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就告诉孩子:“我们正在参加一个漫长而刺激的游戏,如果我们积满1000分,就能获得第一名,奖品是一辆真正的坦克。”可以想象,在被恐怖笼罩的纳粹集中营中,要让孩子长时间维持这种“游戏”的感觉是何其困难,然而这位父亲却做到了!当孩子问那些德国人为什么那么凶狠时,父亲告诉他“他们是另一方的,他们怕我们赢啊!”当孩子想看关在女室的妈妈时,父亲告诉他“这是规则,不能去看妈妈,否则我们就要扣分。”等等。
影片最后当濒临溃败的德国人决定大屠杀时,父亲悄悄把孩子藏进了一个柜子里并告诉他:“我们现在已经积满940分了,现在你必须藏在柜子里,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你,直到外面没有任何人了才能出去,否则我们积攒的940分就都白费了!”父亲不放心,又让孩子把他说的最后一句话重复了一遍:“直到外面没有任何人了才能出去”。父亲离开后不幸被德国兵逮住,当他被押着走向刑场经过藏着小男孩的柜子时,透过柜子的缝隙孩子看到被德国兵押着的父亲正悄悄朝他眨眼睛扮鬼脸―一切仿佛真的只是一场游戏。只是孩子不知道,父亲正在跟他做最后的告别,几分钟后他的父亲就在纳粹的枪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知过了多久,世界归于平静,孩子从柜子里爬了出来,正当他茫然的对着空旷的集中营不知所措时,身后响起了春雷般滚动的声音。他回过头,阳光下一辆坦克正隆隆冲破集中营的高墙向他缓缓驶来。“真的!是真的坦克!”小男孩惊喜的叫起来,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年轻的盟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在欢呼的人群中穿行。突然,孩子在人群中发现了还穿着囚服的妈妈,他跳下坦克向妈妈跑去,一边跑一边高喊着:“妈妈,我们赢了!1000分,坦克!我们赢了!”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或许很多人在看完这部电影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孩子总有一天会知道的”;甚至一些人还会以成年人“冷静”而“理智”的眼光把孩子父亲的行为定义为欺骗。然而,孩子还那么小,在本该天真浪漫的童年里,遭受如此沉重的灾难,无疑会让孩子的心灵过早蒙上黑暗的阴影。尽可能的去呵护孩子的童年,让他对这个世界怀着一份美好的期待,让他蹒跚起步的人生多一些美丽的回忆,我想这便是孩子父亲留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现今的很多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孩子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却习惯于将社会的阴暗面“实况转播”,或打着“不能欺骗孩子,要为他们的将来负责”的旗号对学生进行“直截了当”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这类 “切身利益”的诱导。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便“看透了世界”因而变得世故、变得成人化起来。在本该体验真善美的年纪里,是我们剥夺了孩子的童年,让他们过早的经历生活中的假恶丑。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应该懂得: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生活技能和生存智慧,更重要的应该是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怎么搞好教学,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灰暗甚至邪恶的环境中保持一份对真善美最纯粹的信任?如何让孩子在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中正视假恶丑的存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真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引导孩子做到: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初为人师,初次扛起班主任的重任,我深知任重而道远,我也在开学的第一天告诉孩子们要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其实,我也一直以此来勉励自己做一个让孩子感到幸福的老师,路途遥远,我会一直怀着一颗最纯粹的赤子之心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老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银行柜员待遇薪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