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轮作休耕制度制度

当前位置: >
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粮豆轮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今天,农业农村部召开2018年第一季度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回答记者提出&大豆的市场运行情况是怎么样的?对于2018年影响我们大豆生产和大豆市场价格的因素在您看来有哪些?&问题时表示,国产大豆大家知道是以食用消费为主,需求相对稳定,由于去年的新季大豆产量增加较多,东北主产区大豆收购价稳中偏弱,近期受利好因素的影响,市场有所回暖,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8年1月份,黑龙江省的国产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是1.8元,环比跌了0.3%,同比跌了5.5%。今年春节之后,国家储备的大豆收购价为每吨3600元,较之前每吨上调了50-80元,收购价的小幅上升,带动大豆价格小幅的回升。3月份,黑龙江、吉林分别发布了大豆加工企业收购架构补贴政策,对大豆的价格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我们注意2017年秋收以来,玉米收购价格持续走高,种植收益比上年明显改善,所以东北部分产区反映了农民种大豆收益不如玉米,玉米价格高了,所以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唐珂还称,其实我们研判的话,今年有利于大豆生产的因素还是不少的,预计大豆的播种面积还将保持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是东北地区粮豆轮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二是东北地区今年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标准将高于玉米。政策的导向很明确,对大豆的补贴要高于玉米,而且鼓励向优势区集中,所以我们建议广大豆农密切关注大豆的供需基本面变化和政策的含金量,算好大豆成本收益帐,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
资讯编辑:余飞燕 021-
资讯监督:张端 021-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Mysteel客户自身使用;本文为mysteel编辑,如需使用,请联系021-申请授权,未经Mysteel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钢材价格指数
扁平材指数
中厚板调查
螺纹钢情绪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旗下网站:&|&
Mystee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上海大宗商品信息中心&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 &&
你上传的格式错误!半月谈搜索
东北现代农业拓展新空间
科学轮作,智能化生产,东北现代农业拓展新空间
作者:王建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原碧霞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说起东北农业,不少人的印象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农区,它更现代一些,因为那儿是大农场,尤其是黑龙江、吉林两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规模化、机械化都走在了前面。确实如此,但东北现代农业并不仅止于此,它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空间。
吉林松原前郭县国营红光农场水稻丰收 林宏摄
建立科学轮作体系
不久前,在黑龙江省北安市杨家乡新荣农机合作社农机大豆区,收割机正来回穿梭,合作社理事长邢海军抓起一把大豆咬了下&咯噔&响。&去年种的玉米,今年实行轮作种了大豆,一方面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黑土地的肥力;另一方面大豆有固氮肥田的作用,对土壤生态有好处。&邢海军说。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土地的耕作质量,今年农业部在东北推行了粮豆轮作项目。据北安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德友介绍,北安市成为粮豆轮作试点,今年共落实轮作面积2.7万亩,每亩补贴150元。杨家乡新荣农机合作社就是试点之一。
基层干部和农业专家表示,粮豆轮作,可以保护黑土地,减少病虫害,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span style="color: #15年新荣农机合作社拿出1万亩耕地作为粮豆轮作实验区。收割之前,北安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孙义春对新荣农机合作社的大豆进行了第二次测产。&第一次测产每亩达到340斤,比去年多了20斤。&孙义春轻轻一拨,几颗圆滚、光滑的豆子就掉了出来。
邢海军告诉记者,去年种玉米,今年种大豆,每亩单产起码能增加20斤至30斤,根据经验轮作的玉米产量可以提高5%~10%。并且每垧地(一垧地15亩)少施化肥100斤,减轻了土壤板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有利于黑土地的保护。
同时,粮豆轮作还可以减轻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专家表示,许多作物的病虫害潜伏在土壤和残茬中,若作物年年连作,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轮作可改变某些病虫的生存环境,减轻病虫危害,有利于作物增产;一些伴生或寄生性杂草如小麦田间的燕麦草、豆科作物田间的菟丝子,轮作后由于失去了伴生作物或寄主,能被消灭或抑制为害。
多年以来,由于粮食不同品种比价关系的变化,东北农民种粮出现了品种单一化的趋势。针对这些问题,东北不少地方都在开展构建科学轮作体系的尝试,这成了东北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和重要内容。
减化肥农药,改生产方式
在吉林省梨树县汇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玉米地里,收割机走过,成片的庄稼&倒下&,黄澄澄的玉米从收割机&喷&到相伴而行的小卡车上。&你看这片地里的秸秆留茬特别高,粉碎的秸秆也不清理。&合作社的拖拉机手蔡长全说。
&这叫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免耕生产体系。&合作社理事长马振生说,通过免耕播种、宽窄行种植和机械化收割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秸秆还田,&在宽窄行种植的前提下,专用的收割机可以直接将秸秆粉碎成小段,并通过高留茬将秸秆固定在地垄里,第二年在上一年未耕种的垄间使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
用这种秸秆还田的方式,梨树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得以提升,同时还减少了化肥的施用。在吉林省农安县,当地则通过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等,改善耕地质量。
农安县副县长陈志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有效减轻化肥对土壤的不良影响。农安县从2004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目前累计推广500多万亩,实现了粮食作物全覆盖。
据了解,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安县肥料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亩节约肥料2.5公斤左右,节约肥料成本5元以上,亩节本增效40元~50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效益,而且大大减轻了化肥对土壤的不良影响,对黑土地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陈志说。
近年来,东北粮食产量连连增产,但与此同时,黑土地也出现了水土流失、黑土退化、耕层变浅、土壤地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各地都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黑龙江创业农场&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试验田,记者看到,展示板上显示着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与一般施肥的对比情况。创业农场农业科科长暴勇介绍,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减少了施肥量,实现了高产、节本、增效。
&从今年秋季实收实测来看,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可实现每亩增产53.5公斤,增产8.7%,每亩增效160元。&暴勇说,侧深施肥避免了习惯性施肥造成的肥料蒸发、淋溶、排放的浪费,降低对水源等生态环境的污染,防治土壤过度板结酸化。
大力探索智能农业
金秋十月,在黑龙江省垦区友谊农场,一台约翰迪尔S670联合收割机正穿梭在玉米地里。一趟过去,机后吐出的是粉碎的秸秆,玉米棒则被吞进&肚子&里,出来的是玉米粒。不一会儿,一辆载重7吨的大卡车就装满了玉米。
友谊农场技术员刘洪新说,这台大马力联合收割机,集合了当今世界上农机最先进的科技,配有GPS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每小时作业面积近40亩。在驾驶舱里,你可以看到玉米的水分、产量、收获面积在显示屏上实时更新。
&从小四轮耕作,到大马力农机GPS定位作业,现代科技在农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刘洪新说。
智能装备仅是现代科技在农业应用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东北正在大力探索智能农业。
近年来,每到水稻催芽之时,黑龙江省肇源县四方山区域400吨水稻程控智能化催芽车间都排起了长队,农民再也不用&炕头上捂、大缸里泡&。&以前都是在自己家催芽,有长有短,还经常出现瞎种子,今年我选择了智能化催芽车间,芽齐苗壮,这是丰收的基础。&肇源县种粮大户郭培海说。
在黑龙江省富锦市水稻智能化生产示范园区内,技术员张国勤轻轻点了下鼠标,电脑屏幕上呈现出一幅画面:一名农机手正在收割水稻。技术员告诉记者,运用物联网技术,稻田缺水了现在已不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在田间的水位传感器会自动检测水层深度,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诊断后,发出的决策指令传输到田间的灌溉控制装置,之后水池内的水就会自动灌入稻田。
富锦市种粮大户柳军力1200多亩水田就位于园区内,他告诉记者,以云数据为平台,实现了对农田作物长势、养分诊断、灾害(旱情、主要病害等)预警监测与评估,互联网技术让种地越来越方便。(半月谈记者 王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热点排行TOP10黑龙江启动耕地轮作制度试点补助资金发放工作--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您所在的位置: &&&&&&
黑龙江启动耕地轮作制度试点补助资金发放工作
&&&&东北网
  日前,黑龙江省正式启动2017年耕地轮作制度试点补助资金发放工作。补助对象是与乡镇(农场)签订耕地轮作试点协议,在合法农业用地上开展耕地轮作试点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标准为每亩150元。
  2016年,国家在9个省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我省被确定为耕地轮作制度试点省份,安排试点任务面积250万亩。2017年,国家将我省耕地轮作试点任务面积增加到500万亩。按照农业部、中央农办、财政部等国家10个部门和单位《关于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16〕6号)和国家年度工作方案要求,我省制定了《黑龙江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方案》和《黑龙江省2017年耕地轮作试点工作方案》,将500万亩试点任务分解落实在第三、四、五积温带耕地面积占比大的黑河、伊春、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双鸭山、鹤岗等7个市和省农垦总局。
  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试点面积核实和补助资金发放操作程序,保证承担试点任务农户的合理种植收益,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耕地轮作试点面积核实和补助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明确耕地轮作试点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认真核实耕地轮作试点面积、完善耕地轮作试点公示制度、及时发放耕地轮作试点补助资金,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今年全省耕地轮作试点任务。
  近日,省财政厅已将耕地轮作试点补助资金拨付到各试点市、县和省农垦管理局。各试点市、县和农垦管理局要按照政策要求,在履行相关工作程序后,通过粮食补助“一折(卡)通”将补助资金兑付给补助对象。财政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套取,对违规管理使用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保证资金使用效益。(作者:王亮)
如浏览其他相关新闻请进行全文检索原标题:轮作休耕面积达1200万亩,192个县市参与试点土地歇口气 发展添活力(政策解读·聚焦)
土地轮作休耕,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轮作休耕面积达1200万亩,比2016年增加584万亩,共涉及9个省区192个县市。《探索实行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方案》颁布两年来,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动力。“不种地,还给钱,过去想都不敢想。”农民兄弟发自肺腑称赞这项改革制度。
用地养地结合
面对资源压力和地力衰减,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五塘村自觉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已有数年。村支书陈云飞说,每年水稻收完后,村民们不是接着种小麦,而是整块地撒上红花草种子,来年春耕时就能变成上好的有机肥。“土壤改良了,水稻品质提高了,每亩地能比常规水稻多卖400元。”试点以来,全国轮作休耕试出了基本经验,初步实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模式。
黑龙江省把轮作任务集中安排在第三、四、五积温带的规模种植区域,根据农民意愿确定轮作地块。内蒙古阿荣旗将30万亩轮作任务集中在18个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并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20万亩的轮作高粱订单种植。
在轮作区,实行“一主”与“多辅”结合。“一主”,就是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多辅”,就是实行玉米与薯类、杂粮杂豆、油料作物、蔬菜及饲草等作物轮作。在休耕区,实行保护与治理并重。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实行“一季雨养、一季休耕”,休耕季种植绿肥,防止地表裸露。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大力开展治理式休耕,休耕、治理、培肥同步推进,形成了“休治培三融合”休耕模式。
按试点方案要求,一熟区的休耕和两熟区的一季休耕,每亩补助500元左右。两熟区的全年休耕,每亩补助800元左右,略高于土地流转费用。
深化农业绿色发展
轮作休耕,不是弃耕、废耕、撂荒。两年来,试点各地在严守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原则的同时,不断创新实施模式,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融合,互促互进,深化农业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明显好转了。”哈尔滨市双城区新民村岚显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岚显说,很高兴合作社的地能进入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
种植结构优化。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面积调减3000多万亩,大豆增加1000多万亩。预计2017年玉米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缓解了玉米库存压力。
资源高效利用。河北省地下水漏斗区小麦休耕试点,平均每亩减少用水180立方米,共压减地下水开采3.2亿立方米。吉林省在东部冷凉区推行玉米大豆轮作,每亩节肥30%、节药50%左右。在西部易旱区推行玉米杂粮轮作,每亩节水1/3左右。
试点地区加大力度,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效果明显。去年我国首次实现化肥利用量负增长,减少了19万吨,同时农药使用已经两年实现负增长。目前,全国化肥利用率为35.2%,农药利用率是36.6%,要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政策创设接地气
从试点情况看,让过累的耕地歇口气,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政策创设上需要接地气,需要不断创新。
合理确定补助标准。补助以农民实际减少作物生产的损失为前提分类实施,区别化对待。比方,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西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一季休耕每亩补助500元,湖南重金属污染区休耕两季每亩补助800元。另外,对承担轮作休耕任务农户原有的种植作物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给予适当补助。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补助既不能过高,更不能过低。要考虑地区间收入的平衡,综合考虑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市场价格等因素,特别是要考虑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收入差异,合理测算轮作休耕补助标准。
补助对象要精准。开展轮作休耕都要签订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资金要补给生产者,当前一些地方,土地承包比例越来越高,轮作休耕试点要加强政策宣传、明确协议内容,将补助资金发给实际生产经营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提高补助的精准性。另外,对承担休耕任务的农户原有作物种植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给予必要补助,要防止出现拿了补助又不轮作休耕的情况。
创新补助方式。允许地方在平均补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试点目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对农户实施轮作休耕效果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以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实行保基本、重实效的补助发放制度。鼓励各地结合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与农业示范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合项目、集约资金,提高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政策实施效果。
轮作休耕制度推进,要做在细处,落到实处。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农地耕作制度化的探索,目标是要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广应用,寻求政策创设新的突破。
《 人民日报 》( 日 02 版)农业部公布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施方案:2018年试点规模翻番
摘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在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规模和区域上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2018年试点规模将比上年翻一番。
  2月23日电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在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规模和区域上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2018年试点规模将比上年翻一番。
  曾衍德介绍,下一步,农业部、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尽快形成制度,加快常态化实施。
  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将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已制定了今年的实施方案。主要体现在两点:一个是,规模上扩大。2018年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此后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力争到2020年轮作休耕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另一个是,区域上拓展。轮作在东北四省区的基础上,新增长江流域江苏、江西两省的小麦稻谷低质低效区。休耕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基础上,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纳入试点范围。
  此外,曾衍德表示将加快形成制度。今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一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组织方式,重点是探索实行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技术模式,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区域生产生态兼顾的耕作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用地养地结合的技术模式。三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政策框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种植收益变化,科学确定补助标准,初步形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区域轮作休耕、地方财政自主开展轮作休耕的政策体系。四是加快形成轮作休耕监测评价机制,运用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轮作休耕区域的跟踪监测。科学布局耕地质量监测网点,跟踪轮作休耕区域的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同时强化责任落实。督促试点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在手上,省、县、乡及试点农户层层落实责任,细化任务、细化要求。试点乡(镇)要与参加试点的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签订轮作休耕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试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有序开展。
  另会组织专家制定完善分区域、分作物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意见,指导试点地区农民尽快掌握技术要领,搞好机具改装配套,落实替代作物种子,做到科学轮作、合理休耕。
  曾衍德强调,农业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开展督促检查,重点检查任务落实、资金落实等情况,并进行考核评分。同时,继续开展第三方评估,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试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
上一篇:下一篇:
通用频道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