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在了 没退休 企业房租补贴贴去哪里拿?

公租房两年补贴发放近亿&最大公租小区不愁入学养老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公租房两年补贴发放近亿 最大公租小区不愁入学养老
  24日,京原家园小区幼儿园,孩子们正在玩耍。目前,这所公立幼儿园已接纳来自该小区的40多名孩子入园。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12月24日上午10时,家住京原家园的79岁独居老人杜秀英买完菜回到家中。老人算了算日子,她入住公租房整整一年,“我在这里住得太好了,来北京60年来,我头一次住上楼房。”
  到下个月,这个小区就满“两周岁”了,从京原家园落成那一刻开始,各保障部门就在不断地推动惠民政策,如今京原家园住户在入学、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都有保障,这也让他们住得很安心。
  独居老人
  养老有依靠,盼提高补贴
  2011年,北京推出了公共租赁住房这一新的保障房品种,面向的是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
  2012年1月,位于石景山区的京原路7号(京原家园)公租房小区迎来了第一批公租房家庭,这也是北京首个、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整建制公租房小区。同时,它也是全市第一个面向城六区及非京籍公开配租的公租房项目。
  1953年就来到北京的杜秀英早先一直住在古城地铁附近的平房,后来房屋拆迁,她和家人只能租房住,租的也是小平房。“房间里全都是黑的,白天都得开灯。”
  去年,老人住进了京原家园小区,不过独居并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不便。“管理站的几个小伙子太好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没得说。三天两头地来看我,暖气热了、凉了都是他们来调,帮我打扫卫生,地上有垃圾就扫了,有时候厕所脏了也是他们给弄。”
  紧挨着老人饭桌的墙壁上,贴着一个便签条,上面写着联系电话。杜秀英说,只要有事,一打电话,几分钟小伙子就准保来。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运营部部长何丹说,在京原家园里,像杜秀英这样的独居老人有5户,他们普遍体弱多病,项目管理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热心居民组成志愿者团队,采取“一对一”的结对方式,为这些老人提供生活、精神和情感上的志愿服务。
  杜秀英老人租住的是一个40平方米的一居室,一个月的租金是1500元,政府补贴25%,实际交纳的租金是1100多元。同样面积的楼房,附近中介报价都在3000元以上。
  低廉的租金对老人而言还是有些高,她的工资是1900元,除去房租,勉强够吃饭、日用零花。老人说,如果生病,这钱就不够用了。
  北京市住保办副主任张国伟告诉老人,市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像她这样的家庭将提高补贴力度,届时老人的房租负担就会减轻了。
  年轻租户
  孩子跨区进入公立幼儿园
  住在另一个单元的段先生是第一批入住京原家园的租户,两口子带着三岁半的女儿租住一间50平米的一居室。他们是海淀区的保障房轮候家庭。之前在八里庄与老人们住在一起,5口人挤在一个也是50平米的小房子里。
  “以前生活不方便,而且是老楼,小区里也没有活动空间。如今好了,楼下就是花园,而且小区是封闭管理的,没有车,带孩子玩也不担心。”段先生说。
  最让他满意的还是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当时来的时候,想着有房子住就不错了,先住上再说。后来没想到我们海淀区的户口,能跨区上小区里的幼儿园。”段先生说。
  段先生女儿所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是石景山区幼儿园的分园,属于一级一类市级示范园。这里比大多数幼儿园的配备都要好,每个班有独立的卧室和活动室,有钢琴、电视、空气净化器。幼儿园里还有国画班、泥塑班、音乐教室,就连孩子们到户外活动,都会统一发放羽绒背心。
  幼儿园吴园长说,这个幼儿园只有40多个孩子,都是小区公租家庭的,“目前刚开园,只开了3个班,我们这是9个班的配置,将来肯定会扩大招生,但首先要满足本小区的孩子,还有空余才会招外小区的孩子。”
  “给孩子报名的时候,我们怕报不上,6点多就去了。结果幼儿园和我们说,不用来排队,只针对小区租户开放。办理时也特别简单,拿到租房合同和户口本就行了。”段先生高兴地说,幼儿园就在他家楼下,下楼拐个弯就到了,接送孩子特别方便。
  幼儿园的学费也给了他一个惊喜,“我们之前问过一些幼儿园,都是一个月两三千起,没想到这个幼儿园一个月才1200元,而且一个班15个孩子有4个老师。”段先生说,每个月孩子上幼儿园省下的钱,都已经够他交房租的了。
  前段时间,段先生还看到小区贴的告示说,“这个小区对口的是古城二小,也是不错的小学,将来孩子可能会继续在这边上小学。”
  公租户子女入学的便利来自于今年2月,北京市10个部门联合下发的新政策,公租房租户享受与属地户籍居民均等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义务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公租户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在公租房所在地就近登记入学。
  【地理】
  京原家园
  位于石景山区鲁谷桥和衙门口桥之间、西五环路附近,距离地铁1号线八角游乐园站不足1公里。一共8栋楼,可提供2436套公租房,是北京目前最大的公租房项目,月租金标准是37元/平方米,解决了约7000人的居住问题。
  据统计,今年北京房山金地朗悦等7个公租房项目7531套房源共计吸引9个区县2.5万余户家庭参加配租。
  【改革者说】
  公租房补贴发放近亿元
  新京报:北京推出公租房已经3年了,已经有多少人入住了公租房?
  市住保办副主任张国伟: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分配公租房5.4万套。
  新京报:现在越来越多公租房项目是市级统筹分配,这种可以跨区选房的方式今后是不是一个大趋势?
  市住保办副主任张国伟:是的,这种方式使保障家庭可根据租金承受能力、上班距离远近等因素灵活选择房源。截至目前,已有10余个项目、1万余套市级统筹房源实现了统筹分配。
  新京报:针对低保户、独居老人这样的困难住户,是否会提高租金补贴力度?
  市住保办副主任张国伟:2012年北京开始实施公租房租金补贴,符合人均月收入在2400元以下等条件的家庭承租公租房,可获得政府提供的租金补贴,并按照租金的10%到95%分六档进行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租金补贴7490户、9659万元。
  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相关政策,像低保户、困难户、独居老人或者突发大病的承租户,可以到住保部门提出申请,提高一档租金补贴,减少租金支付的压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马力
(责编:邢郑、夏晓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老年人退休后做什么?九成“银发族”自己养自己_网易财经
老年人退休后做什么?九成“银发族”自己养自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调查发现,广东佛山超八成老人们可以“自食其力”,仅一成左右依靠子女供养。不少退休人员返聘,一些依靠村里分红和房租生活。
本报记者独家调查佛山老人退休后情况——上周《广州日报·新闻》对发布了独家调查,报道了佛山人对延迟退休的看法,70后叹忧伤,“小鲜肉”们表示无所谓。实际上,延迟退休并非不可接受,因为佛山已经有人在“延迟退休”啦,他们退休后被,继续发光发热。那么,佛山退休老人们生活如何,他们主要依靠什么养老呢?调查发现,超八成佛山老人们可以“自食其力”,仅一成左右依靠子女供养。此外,还有一些具有本地特色养老方式,比如村里分红和收房租,占比约13.6%。调查1多少人愿返聘?有企业返聘率高达30%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企业,了解佛山退休人员的返聘情况。佛山陶瓷、家电等企业都存在着退休人员返聘的情况,甚至有佛企表示这两年返聘的人员有所增加,占比在20%到30%之间。“有一些员工不想这么早退休,他们的精力都很不错,想继续工作,还有一些技术类的员工,掌握着公司的核心技术和资料。”佛山一家知名家电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返聘退休的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大约在20%到30%之间,主要集中在技术类、管理业和基层类三种岗位。对于一些不可或缺的、紧缺的人才以及能力较强,对企业影响较大的员工,企业会主动提出返聘,但是也有员工主动申请退休后继续工作的情况,通常返聘时间都不超过5年。除佛企外,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都存在着返聘情况,比如负责保洁的阿姨、从事多年的财务会计等。从医疗方面来看,退休后返聘的较普遍,特别是一些中医老教授、名医,通常都特别吃香。2&啥岗位返聘多?技术、管理类多记者采访了解到,并非所有企业都喜欢返聘科研人员,这跟企业的定位和类型有关系。佛山一家知名家电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通常返聘的管理类岗位较多,技术类岗位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的车间主任、厂长等。”此外,她表示基层岗位也有退休返聘的,但通常都是本地员工,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退休后主动申请回来工作的。“有些基层岗位的员工退休后想继续工作,减轻家庭压力。通常我们会进行评估,比较轻松的工种,对体力要求不高的,才允许返聘。”但是,记者发现,并非所有企业都爱返聘科研类人员。“研发人员一个都没有返聘的,因为我们的研发团队都特别年轻化,总共有50多人,平均年龄在30岁到35岁之间。”佛山一家主要做外贸生意的企业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更新变化得快,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的动态,要求有活力和冲劲。退休后靠什么生活?养老金&&&46.6%村里分红&6.78%收房租&&&6.78%子女供养&11.8%积蓄&&&&&24.6%其他&&&&&3.38%(调查总数118人)关注大学教授多不爱返聘记者调查发现,佛山的大学教授们多数都不爱返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表示,返聘回来虽然工资100%发放,但是每月几千元的补贴没有了。”据他介绍,佛山退休的教授约有30%会做兼职,通常不是返聘回本校,而是去一些私立学校、二级学院任教,仅有少数的会返聘回本校。八一八靠什么生活?自食其力!此前记者发起了微调查,118位佛山退休老人当中,近半数表示主要依靠养老金。而排在第二的就是年轻时的自己积累的财富啦,占比24.6%。从各大选项来看,佛山的退休老人们多数是“自食其力”,超过八成都是通过养老金、年轻时的积蓄等来养老的。还有约为13.6%老人,靠村里分红和收房租来养老。退休后做啥?爱游山玩水从调查的211人来看,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旅游、帮子女带小孩。从占比情况来看,前两者占了绝大多数,都超过了四成,帮子女带小孩的人数不到两成。他们的故事老姐妹相约“看世界”
“都工作几十年了,终于有时间可以找以前的姐妹们出去玩了,现在大家都退休了,才有时间一起出去。以前都是忙着工作,没有时间聚。”在西樵某企业退休的邱姐说,上回大家去看银杏叶,都是从不同的城市赶到韶关会合,有些路途远的就提前出发,大家买的票都不相同,但都是同一个目的地,这种感觉真好。“姐妹们相聚在一起,当然很开心啊!”电路老师傅不想退休就在去年9月份,陈师傅(化名)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在佛山顺德一家电器企业工作,负责整个厂的电路规划。他不仅资历老,而且技术特别好。眼看到了退休的年龄,陈师傅却并不想退休,自己特别热爱这份事业,好几次跟人聊天都提到“不想退休那么快啊!”该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了解后,就在他退休的第二天就返聘陈师傅回来,工资福利都保持不变,这让陈师傅特别开心。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周文吉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上海老人浙江深山租房养老_网易新闻
上海老人浙江深山租房养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城市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上海,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养老院里群居养老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
浙江不少景区新建农家乐,目标直指上海异地养老市场。
相比于传统的居家养老、敬老院养老和具有现代意味的老年公寓养老,去深山老林租房养老或许可谓是后现代养老生活了。
浙江天目山的脚下就有这么一群上海老人,爬山、钓鱼,在鸡犬相闻的小山村过起了异地养老的幸福生活。
“未富先老”使我们的城市面临急剧老龄化的一系列挑战。许多城市开始了多样化养老方式的探索。
在哪里养老?如何养好?怎样满足老年人在生活与精神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我国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已经表明,养老院、老年公寓不应成为中国社会化解决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结合才是解决多数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
上海市“ 十一五”规划确定了城市“9073”的养老格局。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上海正在探索在更大范围内解决养老问题。近年来,环沪“养老房产带”貌似成形,浦东新区民政部门不久前也组织了千名老人到风景秀丽的浙江安吉试住测评。
市场与政府不约而同走向了异地养老的探索方向。但以医疗保障制度最为突出的一系列体制与机制问题又影响了异地养老在更大范围内的推进。
如何建立、完善城市间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城市间的功能互补,构建本地养老与异地养老的有机结合,探索多元化的城市养老模式,是长三角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杨 江)
确实许多上海人来购房,但养老房往往变成投资房了。
调查发现,90%的老年人愿意居家自我照料,他们或者眷恋长期居住的环境和邻居,或者担心被议论子女不孝,因此并不愿意到机构去养老。
在浙江天目山朱陀岭,村民们盖起了一幢幢小别墅,吸引了来自包括上海在内的老人,来到深山之中安度晚年。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结合才是解决多数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
撰稿/杨 江(记者)
一位上海老太的山村生活
当夜栖在村头柿子树上的雄鸡飞落到一旁的竹林空处,踱开方步、扑腾着翅膀、伸长了大红脖子仰天长啼时,九狮村朱陀岭的清晨开始了。太阳尚未爬上村东的山头,薄薄的雾气漂浮在水塘上,村支书汪苗华家的一窝小狗把头埋在母狗怀里,懒洋洋不肯动身。
朱老太太在被窝里暖了一会下床了,没有戴起手套像往日那样到池塘边的空地上打太极拳,一个人在不到40平方米的屋子内忙碌起来。衣服、鞋子,还有那些装药的瓶瓶罐罐,东西零碎,可是并不多,朱老太太把它们全都塞进了一个黑色的提杆箱内。
66岁的朱老太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老伴3年前去世,9月份,做外贸生意的儿子把她送到了浙江天目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避暑养老,3个月一晃而过,如今,深秋季节的山村寒气渐浓,儿子前一天晚上打来电话,说要接她回上海了。
阔别3月,老太太确实想念儿孙,想念上海街坊里的那些老姐妹,甚至还有农贸市场里那熟悉的吆喝声和飘溢的油条香气。虽然,这3个月内每过两个星期,儿子都会驱车3个多小时,带着妻小到山里来陪她住上一两天。
临安九狮村,与别村合并前叫“九思村”,朱陀岭是其中的一个小组,48户农家,两年来逐步发展成了一个上海、杭州等地老人养老的乐土。
汪苗华说,两年前的九思村“穷乡僻壤”,几乎无人知晓,因为毗邻天目山景区,村中7户农家翻盖了农屋,率先搞起了农家乐,“客人每年三四百人次”。
杭州一家企业的老总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提出了一种合作模式,即企业出资推翻农屋,盖建崭新的4层洋房,房屋产权归属农户,农户一分钱不需要出,但须将三四层楼的30年使用权出让给企业,作为回报,农户每年从企业领取物业管理费7200元。
望着破旧的农舍,朱陀岭的村民们觉得天上不可能掉馅饼,“4层洋房起码要三四十万元,就这样送给我们,还给我们发工资,可能吗?!”“村民们都担心有猫腻。我第一个吃螃蟹!”汪苗华的算盘是:不管企业打着是怎样的算盘,也不管企业是否变卦,房子盖好,他总不可能把房子从山里背走吧!
汪苗华的老宅本来已经破败,“迟早都要推倒重建。”他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几个月后,一栋4层洋房伫立在汪苗华的宅基地上。“我们本来的想法是搞农家乐,但操作后却发现吸引了大批上海、杭州地区的老人。”该企业的总经理介绍。
新房一共15间,每间40平方米左右,汪苗华将底楼使用权归自己的一些房间也一并出租给了企业,在他之后,又有几户与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栋栋农家洋房拔地而起。
“企业将这些房间30年的使用权拿到城市里销售,底楼的一般一间4.5万元,三四层的5.5万元。”汪苗华介绍,朱陀岭青山绿水、民风淳朴,加上企业的大力宣传,很快先期建好的房子就被上海、杭州正在寻找安逸养老场所的老人抢“购”一空。
“距上海毕竟还有一段距离,买30年使用权的主要还是杭州的老人。”汪苗华说,老人们一般8月至11月才搬到朱陀岭。“主要为避暑,这里自然环境好,吃的都是没有污染的农家菜、本地鸡。”汪苗华介绍,“上海老人多是包吃包住,费用原先是每月800元,现在物价涨了,提高到1200元。”
城里老人的出现立即让懵懂的山民意识到了企业如此大方的“玄机”。于是剩下的部分村民走出山外另寻合作商,甚至自己贷款盖楼,迄今,48户中已经有90%做起了养老生意。
走在朱陀岭,随处可见正在建造中的洋房,农妇向红英把记者当成了山外的老板,一定要拉记者进屋参观。这是一栋两层的农家别墅,因为不舍得推倒重建,向红英没有与企业合作,她将楼上楼下所有的房间都改造成了三四十平方米的单间,添上床铺、电视,每间再建一个卫生间。
向红英前几天刚送走一批上海客人,她希望记者给她介绍能“买”她房子的上海老人,“价格好商量,你看那栋房子,今年建的已经涨到8万元一间。”她指着对面一户4层洋房。
向红英的别墅北边还有一套已经破败的老宅,“也是我家的,但我没有资金,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合作。”别墅往南10米,村中最大的一栋“养老房”刚落成,向红英说,那是一个临安老板投资的,“池塘对面,还有上海老板投资的”。
身体好了,就是有点寂寞
向红英打开鸡舍的小门,一窝鸡仔跟在母鸡后面,一路小跑钻进门前竹林觅食。那边,朱老太太也开始边散步边与村民道别了。“今年村里接待一千多人次的老人。”汪苗华说,朱陀岭的经济被显著带动。老人“买”下单间后,自己出钱装修,伙食包给农户,一天伙食费25元。“不包括土鸡,老人们都说这里的蔬菜非常好吃。”
老人入住山村后,子女每到周末来探望,这又带动了村里的假日经济。村民每打扫一天房间还可以从杭州那家企业得到10元报酬,如此,村民们有了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汪苗华介绍,现在一般与企业合作的农户每年可以赚五六万元,而自家独立经营的高达八九万元。
由于环境优越,老人到朱陀岭后,按村民的介绍:长期失眠的,两三天后就可以睡得安稳;一些患呼吸道疾病的老人,住上一段时间后甚至不再需要每天服用大把的药物。朱老太也对这里空气的清新赞不绝口,她说几个月下来,体重增加了不少。
不过,这个季节在朱陀岭已经很少见到外地老人了,“天凉了,老人陆续离开了。”汪苗华说,前几天,住在他家的一对老红军夫妇被子女接到海南过冬去了,“80多岁了,从南京过来的,住在这里两个多月。说明年还来。”
山村里,一辆推土机正在铺路,一个村民在另一条路边修建下水道,汪苗华介绍,这都是城里老人的建议,这几天还要安装路灯。老人入住朱陀岭后,每天早上爬山锻炼身体,中午晒太阳、打打牌,到了晚上一起唱歌、跳老年舞。在本村老人的眼里,这些城里的同年人很开放、活跃,活得很有滋味。由于几十年不同的生活背景,城市老人与乡村老人在最初并不能很快融入到一起,往往是城市的老人在跳舞,村里的老人做观众。
因为涉及自己的养老环境,城里的老人还对山村的管理、建设提出了很多要求。山民们历来都是将污水直接排进村中的池塘,但来自上海的几个老人发现后找到汪苗华要求改正。于是,现在的九狮村村委会决定花费35万元全面改造村里的排污系统,并且引入山外资金清理、开发水塘,修建亲水平台。
这两年,除了铺设水泥马路,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也都在朱陀岭增设了信号接收设备,山村里没有宽带,但很多上海老人炒股,村委会于是出资解决。
不长的时间,外来的老人们便渐渐与村民融为一体,尽管有些村民至今仍对上海的老人们有点小意见:他们喜欢算账,斤斤计较。汪苗华说:“很多老人晚上到村民家串门,还有个上海的退休医生,有一阵子每天早上在村子里转悠,观察村民刷牙,然后纠正村民的姿势。”
村头的一个小山顶上有几栋木质别墅,汪苗华介绍,那是村里补贴给杭州那家企业的地皮,别墅同样卖给城里人养老,30年后,产权、使用权交还村委。
企业在城市里的宣传是:“花5.5万元就可以拥有一个舒适的养老场所,天然氧吧,每年不到2000元,这个费用甚至不到城市里养老院一个月的费用。”
不过,也有精明的上海老人说,“40平方米,折合单价就是1375元一平方米,而且只有30年的使用权,按商品房70年算,就是3000元左右单价。临安城区的房子不过多少?!”
“企业总是精明的,就是抓住人们总价低的心理。”向红英笑了。太阳爬过山头的时候,朱老太太儿子的帕萨特轿车也出现在村口,老太太很兴奋,抱起从车里溜出来的小孙子就亲。
汪苗华坦言,由于刚起步,老人娱乐设备缺乏,住久了,难免乏味。朱老太太说,毕竟在喧闹的城市住了大半辈子,乍一到山村,觉得耳根清静许多,但时间长了,心里还是难免失落,老太太进山的第二个月还跑回上海住了一个星期。
对于老人最关心的医疗问题,汪苗华解释,村里准备设一个医疗站,如果老人身体不舒服,也可打电话叫山下派医生上来,再不行就送老人到临安城里的医院,“不到一个小时”。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还不是很突出,毕竟来这里度假养老的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体都比较健康。”汪苗华说。对于农村医疗条件的相对落后,朱老太太事先也有估计,所以进山前,大大小小的药罐带了一大堆。
向红英硬是装了一大袋红薯干送给记者尝尝,朱老太太临走也带走了一大堆山里的特产,有农户送的,有儿子替城里的朋友买的。有村民说,自从来了城里的老人,山里的特产供不应求,有老人的子女将单位同事组织到村里,一顿晚饭就将他家的土鸡吃光。
除了想家,朱老太太觉得在朱陀岭几个月的养老生活没有更多的不适,临走,她表示,明年还会来住一段时间。当然,最好叫上几个老伙伴一起来,否则一个人闷得慌。
下一页:这要比养老院好
本文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杨江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于退休人员房屋补贴问题!【范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7,758贴子:
关于退休人员房屋补贴问题!收藏
家里的老人是事业单位退休的,关于这个房屋补贴问题一直很困惑想请问到底有没有这个政策?如果有的话该去哪要。谢谢
住房补贴是国家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而给予的补贴资助,即将单位原有用于建房、购房的资金转化为住房补贴,分次(如按月)或一次性地发给职工,再由职工到住房市场上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2009年11月,国家对于享受住房补贴的个税问题规定:对职工因未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或虽已享受国家福利分房但未达规定面积标准的,单位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补贴标准,一次性或按月计入职工个人所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专用账户的住房补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目录 简介 形式 标准 资金来源 流程 第一步:单位咨询 第二步:单位填写表格、准备资料 第三步:中心受理 第四步:中心内部流转审核 第五步:单位领取相关资料 第六步:单位领取缴费卡 属性分析 补贴涵义 补贴额 已有住房的“补贴” 传统体制下福利住房制度中的“补贴” 公房出售过程中的“补贴”与提租“补贴” 住房建设的“补贴”与公积金中的“补贴” 住房分配货币化中的“补贴”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主要区别 对象范围不同 构成不同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主要联系 简介 形式 标准 资金来源 流程 第一步:单位咨询 第二步:单位填写表格、准备资料 第三步:中心受理 第四步:中心内部流转审核 第五步:单位领取相关资料 第六步:单位领取缴费卡 属性分析 补贴涵义 补贴额 已有住房的“补贴” 传统体制下福利住房制度中的“补贴” 公房出售过程中的“补贴”与提租“补贴” 住房建设的“补贴”与公积金中的“补贴” 住房分配货币化中的“补贴”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主要区别 对象范围不同 构成不同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主要联系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住房补贴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无住房职工或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发放的现金补贴。   住房补贴发放的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平均工资,以及职工应享有的住房面积等因素具体确定。   住房补贴发放的对象是职工。目前,经济发达地方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已经实施,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参照执行,经济欠发展的地区还无法实施。   已按房改优惠政策购买了规定面积标准住房的职工不享受住房补贴;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在自愿退出所租住的住房后,可以享受住房补贴。职工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住房补贴办法和职工住房面积标准按地方政府规定施行。   职工的住房补贴额:向职工发放的住房补贴额等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贴额与该职工的住房补贴面积的乘积。无房职工的补贴面积,按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的乘积。无房职工的补贴面积,按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计算。每个职工的住房补贴由各职工单位自行负担。发放住房补贴应考虑建立在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职工工龄。 编辑本段形式  
住房补贴住房补贴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国家下拨的建房资金;二是单位售房资金;三是单位多种渠道筹集的资金。   发放住房补贴的基本形式有:一次性住房补贴、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等三种形式。   (1)一次性补贴方式,主要针对无房的老职工,在职工购房时一次性发放。   (2)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方式,按一般职工住房面积标准,逐步发放基本补贴,各级干部与一般职工因住房补贴面积标准之差形成的差额,在购房时一次性发放。   (3)按月补贴方式,主要针对新职工,在住房补贴发放年限内,按月计发。   (4)哦 编辑本段标准  
瑞典是高福利国家的代表,在住房补贴对象的选择上,也明确规定为退休人员和低收入、多子女家庭。德国向低收入家庭租用的“社会住宅”建设提供补贴,年间,政府为“社会住宅”建设提供了180亿马克。我国现阶段的住房制度改革是按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实施的。《通知》指出:对房价收入比(即本地区一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之比)在4倍以上的城市可以实行住房补贴,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应该说,我国住房补贴对象也是明确的。即以贫困家庭或相对于经济适用住房市场价(租价或售价)属于贫困的家庭为补贴对象。住房补贴是一种具有福利性质的财富自高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转移,其实施的手段自然是税收与税收转移支付。政府作为收税者,也自然成为税收的支出者。国家是住房补贴的当然承担者。   劳动力价格理论认为:劳动的价格是由生产费用即为创造劳动力这一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换句话说,工人的劳动的价格是由必要生活资料价格决定的。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不仅包括用于工人自身的食物、衣服和居住等等自然需要,还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子女的生活资料。所以,简单劳动力的生产费用等于维持工人生存和延续后代的费用之和。劳动力的价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格,其最低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住房属于维持身体与养育子女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在工人的劳动价值中必须有所体现。这就是说,职工工资中应该包含有住房含量。在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住房含量大小可以不同,但住房含量作为劳动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不能不在其劳动报酬中体现。   作为职工劳动力购买者——职工所在单位,是职工工资的支付者,也自然是职工住房含量的承担者。职工和单位之间的劳务交易是自愿交易。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自愿交易中——简单地说就是在自由市场上——出现的价格能够协调千百万人的活动。人们各自谋求自身利益,却能使每一个人都得益。职工单位按市场供需状况支付职工工资。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与供给关系决定。工资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出现涨或跌,但不会低于最低工资额。最低工资额是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的费用的价格。在保证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费用的基础上,将工资交由市场确立,是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也是效率与公平实现的必要条件。   既然职工的住房含量蕴涵在职工的市场化工资之中,在住房作为商品存在于市场上时,职工使用或消费住房就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方式先获得住房的使用或消费权。为获得这项权利,他或她必须支付与该项权利等值的货币。交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支付短期使用权费用以获得住房的短期使用权;二是一次性支付整个住房寿命期的使用费用以获得该住房的永久性(寿命期)使用权。由于住房是高价值耐用品,又是基本生活必需品,在职工没有足够的劳动剩余时,第一种交易方式会普遍存在。即职工从其每月工资中拿出当月的住房消费资金,从市场上购买到当月的住房使用权。一旦职工有了劳动剩余,他就可能购买更长期限的住房使用权,甚至整个住房寿命期的使用权,交易方式由第一种向第二种过渡与转换。这种转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在各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不同、劳动剩余量不一致的情况下,让每个劳动者都一次性支付整个住房寿命期内的使用费用(相当于购买住房),反而不现实。 编辑本段补贴涵义  1、住房补贴直接来自国家财政,间接来自于政府税收。   2、住房补贴的对象是低收入或贫困家庭。   3、住房补贴用于保障低收入或贫困家庭的基本居住权利。将住房补贴定性为一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用于解决低收入或贫困家庭基本居住条件的政府财政补贴。 编辑本段补贴额  向职工发放的住房补贴额等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贴额与该职工的住房补贴面积的乘积。无房职工的补贴面积,按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的乘积。无房职工的补贴面积,按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计算。每个职工的住房补贴由各职工单位自行负担。发放住房补贴应考虑建立在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职工工龄 编辑本段已有住房的“补贴” 传统体制下福利住房制度中的“补贴”  一般认为,传统体制下福利住房制度中含有很高的政府住房实物补贴。“刚性低租金”的运行就表明了政府住房保障与住房补贴的存在(“房租补贴=应交租金-现有租金”的住房补贴模型,由此而来)。也有人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存在住房保障与住房补贴。其理由是,既然国家将职工工资中住房含量进行了社会统一扣除并作为建房资金来源,也就承诺了为职工提供住房。因此,从理论上讲,职工住房已有保障,而没有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必要。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一项措施——住房补贴也不会存在与没有必要存在了。我们用二主体模型来分析传统体制下福利住房制度中的“补贴”。设想这样一种情形:V-L值很小,L-S值也很小,但都大于零。此时,S、L和V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在低位趋近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供给线。
这种情形,在劳动生产率很低的情况下会出现。由于Z+G&V-L,所以Z+G值更小。在V一定时,要增大Z+G,唯一的办法便是降低L。计划体制下的L具有可调性。然而,调整的幅度是有限的。由于S具有低位“刚性”,当L接近低位S时,劳动者没有积蓄,没有劳动剩余,只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国家在V-L很小时,任何一项支出,哪怕是绝对量很小的支出,其相对量都是很大的。因此,出现了国家财政负担很重和职工住房条件很差共存局面。   这种情形下,即使国家希望给予住房补贴,也没有经济实力支付住房补贴。国家要做的及国家能做的是尽量使低位的Z+G趋近于最基本的[S(α,β,γ,τ)+R]。在[S(α,β,γ,τ)中,β(衣)和γ(食)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权重大于α(住)。国家首先要保证城镇居民的基本“衣食”,然后(或稍后)才能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住房。在城镇居民必须凭票购买衣食的情况下,国家所提供的住房只能是最基本的。如果国家所得到的V 很小,L中的α、β和γ又具低位刚性,国家很难承担L中的τ和R。也就是说,存在Z+G小于[S(α,β,γ,τ)+R]的可能。果真如此,由(5)式可知:Zb&0。此时,住房补贴不存在。即使国家住房补贴不存在,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个体都没有得到住房“补贴”。当某个劳动者t的Zt+Gt&Lt时,劳动者t就在享用住房“补贴”。由于住房补贴总量几乎为零,那么,t的补贴实质就是对其他职工基本生活费用的一种侵占。t的补贴越多,其他人的被侵占量越大,社会收入分配也就更加不公。当然,对于无劳动力的城镇居民家庭,政府从V-L中支付了一部分作为他们的住房补贴。 公房出售过程中的“补贴”与提租“补贴”  1982年首批在郑州、常州、四平和沙市4市实施“三三制”公房出售试点。旧公房按新建住房的土建成本价出售,个人支付售价的1/3,其余分别由政府和单位各补贴1/3。1984年-1985年,住房补贴出售的试点已扩大到160个城市和300多个县镇。1988年下半年推行“甩包袱”折价出售公房政策。在1992年下半年至1993上半年的“房地产热”中,公房低价出售出现高潮。政府与研究者几乎都一致认为:公房出售过程中国家支付了大量住房补贴(故称其为“补贴售公房”),低价出售公房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事实上,国家是否给予了住房补贴,依然要考察是否存在Z+G&L。如果存在Z+G&L,存在国家住房补贴;否则,便不存在。总体看来,在大多数城镇居民住房条件较差、储蓄有限的总体格局下,Z+G&L的可能性并不大。对职工来说,如果他们所支付的公房售价P0大于或等于公房市场售价P与他们的劳动力价格中应有的住房含量Vd之差,即P0≥P-Vd,他们就没有享受住房补贴。问题是,的确存在一部分人,在公房出售过程中享受着“补贴”。他们所支付的公房价格P0小于公房市场售价P与他们的劳动力价值中应有的住房含量Vd之差,即P0&P-Vd。单位领导,作为公房购买者,又是单位公房售价P0的实质决定者,自然会给出很低的公房出售价格,以致部分职工的P0&P-Vd。如果国家在总量上未给予住房补贴,部分职工在公房购买过程中所享用的“补贴”就来自于其他职工劳动力价值的损失。该“补贴”实质上是职工劳动力价值的一种不公平转移。   公房出售过程中,“补贴”的最大受益者是有权得到大面积住房又有权确定公房售价P0的人,最大受损者是付出了多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劳动时间而最后无公房可购或只购得很小面积的人。公房出售“补贴”,是否就是这两类人之间的转移支付?目前,政府对已购公房上市给出了限制,或许已经意识到公房出售过程中存在“补贴”不公平。提租补贴试点,始于1986年。国务院部署在烟台、蚌埠和唐山三城市进行试点。1988年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首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住房商品化目标的实施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提租发补贴。租金按五项因素成本租金计收,提租部分发给补贴,补贴系数按标准工资25%以内测定,补贴总额与新增租金总额持平,补贴资金来源于原有建房和维修资金。第二步是把补贴理入工资,完全进入企业成本或列入财政预算,租金逐步提高到商品租金水平。提租补贴,是一种模拟市场化的游戏。职工单位,左手发“补贴”,右手收“提租”,好像一个人把左裤袋的钱拿到右裤袋一样,并没有真正的交易发生。当然,可以认为它提高了单位和职工的市场化意识。但付出的代价是:单位资金周转困难和受到“分配不公”的责难。有住房者有补贴,无住房者无补贴,多住房者多补贴,少住房者少补贴。 住房建设的“补贴”与公积金中的“补贴”  一般认为,房改以后,政府依然在对住房建设进行“补贴”,经济适用住房(安居房)建设补贴最为典型。可见的“补贴”有:土地出让金和部分税费的减免。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完全成立。与商品住房购买者相比,经济适用房购买者在房屋购买时的确少付了土地出让金和部分税费。但问题是:购买时“少付”并不等于可以永久性“不付”。土地出让金减免,涉及到住房用地的权益问题。既然购房者未交土地出让金,他(她)对于土地只有暂时使用权。理论上讲,产权人可以随时收回让与的使用权。
经济适用住房再交易时必须补交土地出让金的政策,实质上已经明确:少交的土地出让金只是暂时性缓交,而不是可以永久性不交(当然,你可以为了永久性不交,而永远也不出售经济适用房。也可以按市场租金出租,获得商品房利益,而不交租金。这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现行土地利用制度的完善问题)。从现有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导向看,土地出让金减免似乎更具无息贷款的意味。假如减免的税费是不合理的税费,那么,经济适用住房的政府补贴就只剩下土地出让金利息了。   经济适用房的市场表现可以证实以上分析。理论上讲,在国家给出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补贴和价格上限以后,经济适用房的需求将大于供给,“排队”等待将会出现。然而,排队购买现象在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市场中并没有出现。经济适用房不但没有求大于供,而且还稍有积压。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增长率远小于商品住房的购买增长率。1998年个人购买商品住房面积为7792.6万平方米,1999年增至10408.5万平方米,增幅为33.6%;1998年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面积为3466.4万平方米,1999年增至3970.4万平方米,增幅14.5%。在对经济适用房购买者几乎没有任何实际限制的情况下,大部分购房者选购商品住房而不是有“补贴”的经济适用房,表明存在着某些与“补贴”相抵触的因素。当然,经济适用房质量与商品房质量有一定差距。从经济角度考虑,如果补贴的价值大于质量差距的价值,人们自然会选择经济适用住房。在市场上,人们更多地选择商品住房,表明经济适用住房补贴价值并不明显。   经济适用住房,是一种政府补贴性住房。提供补贴性住房,并不是中国政府的独有做法,大多数政府都提供补贴性住房。其动机在于保持新住房能有较低的价格以适合低收入阶层需求。问题是:中国经济适用住房提供的数量很大,补贴面很宽,户均补贴量却很小。经济适用住房(安居房)补贴的享用者是该类房屋的购买者。无论他供职于国家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三资企业、私人企业等单位,只要他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安居房),他就得到了该项补贴。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房改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住房市场化有积极意义。按现行政策规定,住房公积金的交纳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0%(近期高校已提高至16%,单位和个人负担8%),其中职工个人交纳5%,职工所在单位交纳另一个5%。从补贴角度提出的问题是:住房公积金中的单位缴纳部分是什么性质的住房补贴?显然,它不是来自于政府财政的补贴,它是单位理应支付的职工劳动力价值中应有的住房含量。政府对单位交纳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强制,实质是对单位在职工工资中应加入住房含量的一种强制,是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时的一种政府调节。   有人会说,单位所交纳的住房公积金最终是要计入成本并抵扣税收,政府在单位支付职工住房公积金时,减少了原有的税收,税收减少量构成了政府的一项“暗贴”。果真如此,政府的“暗贴”不就给予了效益好单位的职工了么?因为只有具备支付住房公积金能力的单位能得到政府补贴,无力支付单位则不能得到补贴。效益好单位的职工得到了单位住房公积金补贴,而效益差单位职工则不能得到公积金补贴。效益好的单位,又较好地解决了职工的住房。急需解决住房问题的效益差单位职工,在单位无力交纳住房公积金状况下,又失去了运用公积金购房的权利和政府“暗贴”。总的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强化劳动力价值中的住房含量、推进住房升级意义重大,对解决低收入职工住房短缺作用不明显。 住房分配货币化中的“补贴”  相关剪报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什么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目前有很多种解释。有人认为,住房分配货币化就是住房分配工资化、市场化。即改变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为发放货币形态的住房补贴,也就是将过去单位以实物方式给职工分配住房,转换为在按劳分配的前提下把住房分配列入职工工资。也有人认为,住房分配货币化就是以住房补贴的形式将住房含量全部打入工资之内。还有人认为,住房分配货币化就是在原来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取消实物分房方式,转而根据职工工资、工龄、级别、现行住房状况,将原来用于建房、购房等资金以住房补贴、住房津贴、住房有价证券的方式发给职工,由职工自己到市场上去购买或租赁住房,从而实现住房的社会化和商品化。林文俏教授认为,实现住房商品化,首先要求住房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流通与消费,即国家把用于住房消费的国民收入部分以货币形式发给职工个人,由职工自己买房或租房。[13]住房实物分配向住房货币化分配转换,实质上是把原来用于住房建设的资金等转化为住房补贴资金。考察两个命题。命题一: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强调“职工货币化工资a中应有住房含量”;命题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指“职工原有货币化工资a+住房(含量)补贴b=货币化分配政策下的职工货币化工资c(即a+b=c)”。比较命题一和命题二,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二是命题一的特例。在命题一中,若a中完全没有住房含量b,则b应与a相加,形成含有住房消费因素的货币化工资c,即a+b=c,命题二发生,命题一与命题二同义。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租补贴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