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宣传标语

“十三五”规划勾勒改革路线图 顶层设计渐明朗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按照惯例,“十三五”规划预先调研工作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而编制工作在今年初夏启动。
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规划更强调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目前多个行业的“十三五”规划已基本完成,未来几个月将陆续公布。从顶层设计看,预计“十三五”规划将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农业、改革、绿色协调发展及民生六大领域勾勒出新的改革路线图。
顶层设计渐明朗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为“十三五”规划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勾勒出“十三五”时期的改革路线图。
5月召开的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的十大目标,包括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十个方面。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今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审议研究和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并对“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六个必须”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从这两次会议的内容中,可以大致窥见“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方向。和“十二五”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更强调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预计“十三五”规划将着重于六大领域。一是经济增长方面,稳定经济增长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要务,但经济增速将有所下调;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仍将是重点内容;二是产业结构方面,“十三五”期间,工业化和信息化领域、现代服务业领域、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强调,并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三是农业方面,“十三五”规划中或将引导农业现代化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四是改革方面,“十三五”规划中可能涉及的主要改革领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资源价格及要素市场改革,以及社会事业体制的改革;五是绿色协调发展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区域协调政策将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为基础,形成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战略格局;环保的核心则主要包括寻求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以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六是民生方面,“十三五”规划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致力于定向、精准而高效的扶贫举措,完成扶贫开发的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座谈会。会上传达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十三五”规划所作的指示,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工程、一批重大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表示,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下,“十三五”要解决制约经济新增长的软硬件环节。“三个重大”将围绕贴近民生领域、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领域、能拉动消费的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围绕实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展开投资。
多个行业规划将陆续推出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期,多个行业“十三五”规划已进入实质性编制阶段,不少行业规划已完成并将陆续发布。
发改委6月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报告提出,将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大力推动创新药物审评审批、低空开放,制定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日前表示,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据了解,互联网“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将在今年三季度成稿,经相关部委审议及征求行业意见后,有望于四季度正式发布。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十三五”规划将更多聚焦如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互联网行业在“十三五”期间顺利发展,并推动与其他行业快速融合。
市场人士称,“十三五”期间,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有望突破两万亿元大关。根据目前专家组完成的内容,加快包括高速宽带、4G网络、IPv6网络、云计算中心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互联网“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
此外,家用电器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讨论稿正在制定当中,预计年底正式稿将会公布。据业界透露,“十三五”期间,家电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探索会更加积极,中国家电行业拥抱互联网时代而引发的“智能化战略、智能化产品、智能化转型”趋势将加强。
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化解短期增长压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建设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晓河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社会结构、需求结构的“三重转型”。对于社会结构而言,中国的社会结构想发展为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就要培养中产阶层,就要增强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消费率在60%以下,既受到收入分配政策的制约,又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还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我们要最终解决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问题。”马晓河说。
“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迟福林表示,如果谋划好、把握好2020年这个“中期”,就能奠定未来10-20年公平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如果错失2020年“中期”这个重要历史机遇期,就会失去经济转型与改革的主动权,从而带来系统性的经济风险。总的来看,“十三五”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加快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改革,尽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新格局。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明确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目标,并推进相应的转型与改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通过测算认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十三五”期间要保持每年6.8%的经济增速,为了做余量考虑,7%左右比较合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研究员王天龙认为,这样的经济增速会实现我们既定发展战略的目标,也能保证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责任编辑:多语种网站
多语种链接
围绕制定“十三五”规划和经济建设提出提案2093件
&&&&来源:&&&&&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改革发展稳定主题,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日下午2时,共提交提案5857件,提案委员会按照经济发展、政治法律、社会管理、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宣传、医疗体育、资源环境等14大类。
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和经济建设方面共提出提案2093件。
关于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建议有: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系“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完善综合运输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交通运输一体化协同发展;将服务业占比、碳排放配额作为约束性指标;制定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壮大信息消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关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建议有: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民间投资准入审批制度,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境外投资行政审批,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关于完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建议有:完善预算改革,细化配套措施;适度改革现行分税制;发展民间金融机构,缓解融资难。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建议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财政补贴力度;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直播摘要:
(责编:刘卫东(实习生)、仝宗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问总理上头条
两会关键词杭州出台经济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 2018年“同城同待遇” - 区域热点 -杭州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杭州出台经济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 2018年“同城同待遇”
来源:每日商报
昨天,《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市政府网站发布。
2018年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实现“同城同待遇”
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标杆城市
“十三五”期间,杭州经济如何率先过坡越坎,继续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昨天,《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市政府网站发布。
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促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制度规则更加接轨国际、符合创新创业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率先形成、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以及协调共享的城乡一体化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
八大改革任务:
建设阳光服务型政府
继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建设。
全面推进市、区县(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加快落实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推广产业园区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化零为整”改革试点。扩大“证照网上申请、快递送达”适用范围,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试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健全部门间“先照后证”改革后协作机制,构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监管信息体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出台《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杭州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大非涉密部门预决算和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力度。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开展国际标准对标行动,研究开展旅游、文化、会展等国际化机制建设,营造接轨国际的医疗、教育、出入境、行政服务等便利化服务环境。出台《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研究出台杭州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
提升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竞争力。完善“六体系两平台”,力争到2017年年底在通关、退税、金融、物流等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与服务领域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基本形成一套适应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利用两年时间在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等8方面进行探索试点。
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杭州国际空港综合建设,构建临空型产业体系,创新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打造全省重要的空港产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开放合作平台。
健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大浙商回归创新力度,形成“稳量提质、以质为先”的招商导向,建立内外资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创新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和风险防控监管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深化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际轨道、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杭州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能级。
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以高新区(滨江)、临江两大国家高新区、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力争实现“一区十片、多园多点”市域全覆盖。
积极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全面开展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着力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7条”,积极推动杭州高新区(滨江)、未来科技城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和人才生态示范区,推进创建人才特区。
大力构建创新创业培育机制。促进发展众创、众筹、众扶、众包新模式,探索实施创业担保基金等创业失败的成本分担机制。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好商事登记制度“新九条”,下放外商企业登记权限,开展注册登记网上办事服务和全程电子化。
落实供给侧改革
建立完善“三去一降一补”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体制机制,强化降成本、补短板的制度保障。
健全“一号工程”推进机制。建设“全球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中心”,实施《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完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
实施《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培育一批省、市级特色小镇。
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覆盖全市所有信用主体,全社会广泛使用信用产品,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氛围,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标杆城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放宽放活社会投资
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支持融资平台赴海外招募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
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建立PPP项目联审机制,加快组建市PPP项目服务中心,建立PPP项目库,建立完善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
建立规模400亿元的城市发展基金,推动杭州都市交通建设投资基金、杭州都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杭州PPP支持基金落地生效。力争到2018年,各级政府设立的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150亿元,撬动1000亿元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批投资子基金,投资杭州产业发展。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全市国有资本80%以上集中于基础设施企业、公共服务企业和金融产业,竞争类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比重、资产证券化率分别达到80%以上、60%以上。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促进绿色高效发展
深化医疗、养老、公共停车场(库)等公益类用地市场化改革,完善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低效工业用地市场化退出机制。
加快建立钱塘江金融港湾联动推进机制,完善“1+X”金融业扶持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创投改革试验区,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发展节能环保市场,推行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全面建立要素分层定价、企业分类指导、农村产权“确权、活权、同权”、扩大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企业投资高效审批和创新驱动发展等体制机制,切实提升改革综合效应。
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建立差别化用电、用水、用能及排污收费等价格机制。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 开展千岛湖引水工程供水价格研究。
开展新安江和千岛湖水环境补偿国家试点,东苕溪(杭州段)水权制度改革试点,萧山、余杭和富阳三区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以杭州产权交易所为基础,搭建综合性要素交易平台,推动土地使用权、排污权、用能指标、水权等自由交易、市场化配置。
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科学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加强农业空间和生态 空间保护红线管控,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深化淳安县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
推进“多规合一”,实施市区规划统一管理制度。探索行政区划调整。
推进临安市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健全完善美丽县城建设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化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改革发展。
稳步推进市、县、乡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农合联执行委员会改革,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及有效运作的体制机制。
实施共享改革
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全面融合。以户籍、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公共卫生、市民卡服务、公积金制度、公交、产业政策等领域为重点,到2018年实现“同城同待遇”。
“三权到人、权随人走”改革。推进农村“三权”确权颁证,完善“权随人走”配套制度,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户口迁移政策。制定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整体方案,形成积分落户和居住证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城乡政策的接轨和统一。
热日 10:56
热日 12:26
热日 08:17
热日 07:59
热日 10:00
热日 08:30
热日 12:38
热日 07:57
热日 07:59
热日 06:28
热日 09:15
热日 09:07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时间:&浏览次数:951
[] [] [&&] []
改革开放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制胜法宝。&十三五&时期,杭州将迈入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新阶段,实现率先过坡越坎,确保继续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确保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的根本出路和根本动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率先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将对改革全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本规划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根据《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要求,总结回顾&十二五&取得成效,分析研判&十三五&面临形势,提出&十三五&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未来五年全市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和改革蓝图。
一、回顾总结
&十二五&以来,杭州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深入推进省级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和&杭改十条&,各项举措落地生根、亮点纷呈,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改革成效。1.国家重大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杭州获批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56条创新政策顺利落地,一批先行先试管理制度和试点经验得到国务院高度肯定,并向全国复制推广。作为第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两个规划和一批创新举措正在抓紧制定中。
2.&四张清单一张网&向纵深推进。全面完成权力清单梳理制定工作,市级部门行政权力精减幅度达70.8%。市级部门责任清单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清单公布实施,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全面开展,资金管理清单公开。项目审批制度重大改革实施,行政审批事项削减51.3%,85项投资建设项目市级审批管理权下放,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不再审批出台,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建成,上线运行的行政许可事项达554项;&五阶段&审批新流程全面推行,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缩短40%,审批职能归并率达100%。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废止和宣布失效文件543件。
3.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出台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政策文件,成立市投资项目决策委员会。先后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信息产业投资基金,筹建设立规模逾400亿元的城市发展基金和200亿元的PPP支持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大力推进,推出91个PPP项目,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PPP示范项目名单。累计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95亿元,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试点获批,企业债券发行支数及规模均居全省首位。青春宝集团等市属国企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
4.要素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出台实施&亩产倍增&计划、工业用地评价考核体系、差别化供地等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2015年单位建设用地GDP比2010年提高50%以上。能源消耗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率先推进,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制度实行,居民用水和天然气阶梯价费改革平稳推进。排污权交易机制持续创新,初始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权抵押贷款实施,排污权登记中心全国首创,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启动。东苕溪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和水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水权确认基本完成。
5.创新创业机制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30条&&人才新政27条&等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四位一体&科技金融体系、科技资金竞争配置和绩效评价机制成效显著,高新区省级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一号工程&&十大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机制不断健全,新经济、新业态培育机制加快推进,41个省、市级特色小镇蓬勃发展,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开局良好,列入国家孵化器管理体系的众创空间占全国十分之一。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区域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全面推进,私募金融、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亮点纷呈,浙江网商银行、杭银消费金融公司等一批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6.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成效显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五证合一&全市覆盖,&多证合一&&证照合一&&就近登记&等多项便利化改革推行,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成为首批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线运行,10余个信用制度出台,实现6亿多条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的实时归集,信用建设杭州模式全国推广。萧山成为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各项政策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新增市场主体26.31万家、注册资本14692亿元,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达55家,连续13年居全国城市第一。
7.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深化。城市国际化战略启动实施,国际化行动纲要正式发布,旅游国际化发展机制积极推进,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获批实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十二五&期间累计到位外资284.06亿美元,截至&十二五&期末,已有1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杭投资188个项目,国内招商引资引进到位资金4663.2亿元,上报省浙商回归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928.52亿元。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年均增长31.1%。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我市经济首位度从2010年的48%上升到2015年的50%。
8.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发力。淳安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临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等国家级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多规融合工作方案出台。富阳撤市设区,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大江东管理新体制实体化运作,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钱江经济开发区实施两区整合提升。省级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镇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区、县(市)协作和联乡结村工作成效明显,落实区、县(市)协作资金13.77亿元,筹集联乡结村帮扶资金6.02亿元。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启动实施,农村供销、生产、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完成。
(二)存在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市在继承中巩固发展、在创新中优化提升、在补齐短板中实现突破提供了强劲动力,但也必须正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突破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难度加大,更加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断和勇气。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进入市场还有诸多隐形壁垒,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尚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等现象依然存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束缚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创新机制活力有待加强。城市国际化短板亟需精准发力,三区四县(市)与主城区一体化机制亟待完善,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市也将迈入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对改革提出了新使命。&十三五&时期,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期,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支撑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资源条件和动力因素正逐渐消退。为此,必须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显著变化,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二)全球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创新驱动渐成主动力,对改革赋予了新路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杭州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互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新设市场主体加快成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正加速形成。为此,需要把握重要改革先行先试、&双创&发展率先探索的机遇,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进一步激活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城市国际化成为杭州首要战略,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长三角城市群、杭州都市圈建设深入推进,开放共赢、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杭州将城市国际化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首位战略、首要任务,需要以承办2016年G20峰会和筹办2022年亚运会为契机,深入推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开辟城市国际化发展新路径,着力健全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和区域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四)城乡区域结构加速转型,美丽中国样本建设深入推进,对改革提出了新命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区域结构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十三五&期间,我市应尽快培育功能协调的空间发展结构,积极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新命题,在二元户籍制度、公共财政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探索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城市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同步转型、城市竞争力与群众获得感同步提升。
三、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为导向,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以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为首要任务,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主攻方向,构建可充分激发、利用浙江乃至全球企业活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东方品质之城和美丽中国样本建设提供发展新动能和坚强保障,确保杭州继续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与注重实效相结合。围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凸显、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困难,抓住影响杭州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补齐短板&,精准发力,切实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又强调改革举措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推进条件等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选准主攻方向,以局部试点和基层创新为先导,把握改革关键环节,合理选择时间窗口,力争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带动整体改革创新。
&&坚持改革创新与依法合规相结合。在坚持法治原则和途径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以局部试点和基层创新为先导,全面落实好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省级层面的改革要求,紧密结合杭州实际大胆实践,实现创新探索和于法有据的有机统一,带动全市整体推进改革创新。
&&坚持纵向联动与横向协调相结合。既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对接,及时了解中央和省级层面的重大部署;又要注重改革办、领导小组和职能部门各方力量,建立市、区县(市)上下联动机制,促进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三)改革目标。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率先在重大改革上引领示范,率先在难点问题上探索攻坚,圆满完成中央、省和市部署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保障,促进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提升的协调互动。
&&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努力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投资环境最优&,高品质、高绩效的公共治理和政府服务的&杭州标准&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促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制度规则更加接轨国际。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管理方式、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程度显著提高,跨境电商生态圈全球最优,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更加活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成为&网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
&&符合创新创业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率先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作用充分显现,符合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激励创业的制度环境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实现再优化再升级,创新人才和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创新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显著增强,放宽放活社会投资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土地、资金、能源、环境等关键要素的集聚、供给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方式绿色低碳的格局加快形成。
&&协调共享的城乡一体化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效果显著,新型城镇化机制深入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各类权能得到进一步保障,城乡区域关系更加协调,服务全省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四、改革任务
(一)建设阳光服务型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继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建立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镇街基层延伸,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执行情况跟踪督查机制。推广服务清单模式。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基层联合执法新模式。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和权力事项,厘清市与区、县(市)两级职权边界,探索实施更加科学高效的分级管理。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逐步组织现有政务应用向政务云平台迁移,简化部门间业务专网,实现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信息孤岛&。
2.全面推进市、区县(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继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新经济市场主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水平。加快落实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深化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推广产业园区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化零为整&改革试点,更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动投资项目网上联审联批,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扩大&证照网上申请、快递送达&适用范围,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试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全面推进市、区县(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全面深化涉审中介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投资项目审批中介管理向区、县(市)延伸。
3.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效率。按照事前指导、宽进严管、全程服务的要求,加强对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加大公共安全、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消耗、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实施推广社会信用体系、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等监管制度,建立市场主体事前信用承诺机制。健全部门间&先照后证&改革后协作机制,构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监管信息体系。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加快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逐步完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构建财政资金激励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规范专项资金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分配机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加大非涉密部门预决算和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力度。
专栏一 阳光服务型政府建设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
深化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建设。
增强企业投资自主权
全面推行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政府不再审批新流程,推广产业园区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化零为整&改革试点,推进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探索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和建设工程&多测合一&制度,推进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动投资项目网上联审联批,扩大&证照网上申请、快递送达&适用范围,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
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事前指导、宽进严管、全程服务的事中事后监管办法。
财税体制改革
出台《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构建财政资金激励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
新一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结合中央公车改革精神,根据省车改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制定出台杭州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新一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确保平稳运行。
(二)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引领对外开放合作。
5.深化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首要战略任务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加快构建国际会展国际旅游发展新机制,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创新完善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对外宣传和城市形象推广机制,打造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构建接轨国际的市场规则体系,营造以外籍人员医疗教育、出入境、就业居住等便利化为方向的国际化服务环境,加快引进境外商事仲裁和调解机构,构建接轨国际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空港经济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6.提升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先发优势,继续推进在跨境电商B2B业务标准、便利通关、信保支持、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等方面创新,基本形成一套适应和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的管理制度和规则,提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完善&六体系两平台&功能,建设全球最优跨境电商生态圈,打造&网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和网上开放门户。
7.完善与国际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规范。创新落实&互联网+外贸+中国制造&模式,实现跨境贸易大发展。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化升级,争创杭州综合保税区。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再造服务贸易制度体系,高标准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争取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打造外贸综合竞争优势最强城市。
8.健全招商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招商引资跨区域协作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优化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形成招商合力。推进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增加外资准入的透明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按照国家部署逐步放开外资在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促进内外资创新融合发展。推进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和风险防控监管机制,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
9.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主动接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强与上海、长三角区域和国内外城市的合作交流。加快杭州都市区和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杭州中心城市龙头作用,使杭州都市区成为全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尖兵和龙头,完善杭州都市圈合作模式。
专栏二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开展国际标准对标行动,研究开展旅游、文化、会展等国际化机制建设,营造接轨国际的医疗、教育、出入境、行政服务等便利化服务环境。出台《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研究出台杭州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
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完善&六体系两平台&,力争到2017年年底在通关、退税、金融、物流等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与服务领域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基本形成一套适应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出台试点细化方案,利用2年时间在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等8方面进行探索试点。
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加快杭州国际空港综合建设,构建临空型产业体系,创新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打造全省重要的空港产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开放合作平台,争取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健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市域内外资统一的招商体制、部门协调机制以及统筹流转的重大项目招引推进协调机制,加大浙商回归创新力度,形成&稳量提质、以质为先&的招商导向,建立内外资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
创新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和风险防控监管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杭州中心城市龙头作用,加快杭州都市区通勤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建设。完善杭州都市圈合作模式,深化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际轨道、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杭州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能级。
(三)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创新活力之城。
10.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完善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体系,健全示范区建设管理体制,落实示范区&1+X&政策措施;加快完善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分工协作机制,打造全国创业创新生态的先行区和最优区。形成以高新区(滨江)、临江两大国家高新区、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力争实现&一区十片、多园多点&市域全覆盖。
11.积极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落实推广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全面开展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研发资金投入方式,加快科技经费&拨加投、拨加贷、拨加保&等间接支持,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健全重大科技专项竞争择优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检察院,鼓励企业申请国际专利。创新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落实科技成果处置权与收益权改革政策,建立杭州科技大市场,探索境外创新投资和技术消化吸收创新激励制度。
12.着力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7条&,积极推动杭州高新区(滨江)、未来科技城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和人才生态示范区,推进创建人才特区。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健全人才使用评价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构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加快建立杭州科技创新发展院,探索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增强人才体制机制的灵活度和开放度。
13.大力构建创新创业培育机制。加快推进未来科技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各方力量合作搭建全要素、全创新链资源集聚的双创服务平台,促进发展众创、众筹、众扶、众包新模式,着力打造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要素支撑的众创生态系统,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发展样板。深化国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探索民间资本向风险资本、创业资本转化通道。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完善政府购买创新服务政策,探索实施创业担保基金等创业失败的成本分担机制。
14.不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创新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工商注册便利化措施。争取外商企业登记权限下放至具备条件的区、县(市),方便外资企业就近登记;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简化企业注销流程,推进注册登记网上办事服务和全程电子化。
15.着力优化服务创新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新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构建激发创新活力、推广创新成果、支持业态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知识和智力资源更快实现经济价值,推进新经济蓬勃发展,汇聚增长新动能。
专栏三 创新创业机制建设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出台《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落实&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第二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申报
启动编制《杭州市创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方案》,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
构建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体系,按照&三统三分&的职能界定理顺体制机制,制定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产业、人才、科技金融等创新的政策体系。
科技体制改革
落实中关村&6+4&先行先试政策;落实重大创新产品首购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推行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个人和单位之间合理分配的制度;对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职务发明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限制;实施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容错机制。
创新创业重大试点建设
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未来科技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深入实施&人才新政27条&,建设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杭州未来科技城)。
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建设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推广创业服务券和活动券,探索创业失败成本分担机制。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落实好商事登记制度&新九条&,下放外商企业登记权限,开展注册登记网上办事服务和全程电子化。
(四)落实供给侧改革举措,推动发展质效兼优。
16.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强势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施去产能行动方案,分类有序推进低端和过剩产能淘汰,优化处置&两链&特困企业。建立健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调控机制,完善土地供应调控机制,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住房保障货币化推进力度,加快&去库存化&。落实国家和省&降成本&政策,清理和废除一批市级收费项目,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财务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等,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重点补齐科技创新、民间投资、传统制造业改造、制度供给和行政区划调整等短板,为建设世界名城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17.优化&1+6&产业体系推进机制。落实&互联网+&战略,深入实施信息经济与智慧应用互动融合发展的&一号工程&,在重点领域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抢占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形成万亿级信息产业集群,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实施《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与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时尚等六大重点产业,跟踪发展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增材制造、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前沿产业,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深化园区整合优化提升,探索市域跨区域协作模式,推动转型发展。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不断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有效转变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方式,基本形成直接与间接、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政府产业扶持机制。
18.健全特色小镇培育发展机制。深入实施杭州市《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特色小镇创建评审、季度通报、年度考核、退出淘汰等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市级特色小镇考核办法。按照&引领示范一批、创建认定一批、培育预备一批&要求,分类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集成完善、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小镇。
19.深入打造&信用杭州&。加快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立完善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的信用标准体系,全面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行业和市场监管体系。培育规范多层次全方位的信用服务市场,依法推进信用产品市场化运作。探索打造&信用+城市&新模式,营造&诚信有价、信用惠民&环境。构建城市信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与国家、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合理有序开放信用数据,提升信用决策支撑和风险防范作用,使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专栏四 发展质效提升机制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建立完善&三去一降一补&制度
建立健全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体制机制,强化降成本、补短板的制度保障。
健全&一号工程&推进机制
建设&全球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中心&,深化完善企业战略合作机制,实施《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完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
特色小镇培育发展机制
实施《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培育一批省、市级特色小镇。
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
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创建
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覆盖全市所有信用主体,全社会广泛使用信用产品,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氛围,打造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标杆城市。
萧山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开展千企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汽车关键零部件和化纤行业的&机器换人&推进工作试点。
(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放活社会投资。
20.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加大政府投融资平台整合力度,探索设立以行业板块为依托的产融结合的新型投融资平台,打造一批大型市级投融资平台。深化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融资合作。创新投融资方式,推进投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加强与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的合作。支持融资平台赴海外招募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
21.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完善财政资金投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加大国家和省各类基金、债券及资金争取力度,做大产业发展基金,有效利用杭州城市发展基金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采取特许经营、股权投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各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完善PPP项目合作机制,组建运作杭州市PPP项目服务中心,健全投资回报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目录,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22.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业务同类、资产同质国企重组整合力度,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注重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完善以落实董事会职能为核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和员工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全面实行市属经营性资产的统一监管,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
23.创新投资管理体制。完善重大项目统筹决策机制、要素保障及项目推进机制,优化重大项目科学决策体系,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统筹协调力度,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审查、稽察、竣工验收和后评价机制,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
专栏五 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国有投融资平台
组建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大型市级投融资平台,承担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及建设任务。
PPP项目合作机制
建立PPP项目联审机制,加快组建市PPP项目服务中心,建立PPP项目库,建立完善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
政府基金运作机制
(1)城市发展基金:建立规模400亿元的城市发展基金,推动杭州都市交通建设投资基金、杭州都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杭州PPP支持基金落地生效。(2)产业基金:力争到2018年,各级政府设立的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150亿元,撬动1000亿元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批投资子基金,投资杭州产业发展。
投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科学的重大项目管理机制,设立杭州市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优化政府投资资金使用方向,创新政府资金投资方式。
国有企业改革
全市国有资本80%以上集中于基础设施企业、公共服务企业和金融产业,竞争类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比重、资产证券化率分别达到80%以上、60%以上。
(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绿色高效发展。
24.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产业用地差别化供应,在供应方式、使用年限、地价修正等方面试行差别化政策,探索&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实施分类分档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激励与倒逼机制,完善低效工业用地市场化退出机制。深化医疗、养老、公共停车场(库)等公益类用地市场化改革,完善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新增用地指标分配与存量土地盘活、土地产出效益、规划空间、耕地占补平衡资源挂钩制度,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节余指标市场化配置机制,推动&存量换增量,以增量撬动存量&。
25.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等资本集聚转化大平台。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等新业态,支持发展浙江网商银行,继续争取设立民营银行,积极构建高效的资本转化机制和规范的财富管理体制,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和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和挂牌,大力发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规范发展各类场外交易场所。组建文创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杭州联合银行文创特色支行。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发展,加快形成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和拓展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规范推进民间融资创新管理试点,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26.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差别化定价机制,实施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惩罚性资源价格政策。遵循&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原则,有序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合理制定电网、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巩固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及时开展千岛湖引水工程供水定价研究,实现用水&同城同质同价&。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政府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
27.构建市场化生态保护机制。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健全排污权市场化机制,推行重点监管企业主要污染物刷卡排污制度,制定多因子计收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费政策,培育和活跃二级交易市场,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探索污水处理服务费用与污水处理效果挂钩调整机制。推进新安江和千岛湖水环境补偿国家试点,深化东苕溪(杭州段)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重点用能企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实施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有偿交易制度,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推广排污权质押贷款,完善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探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专栏六 资源要素配置改革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行产业用地差别化供应机制,深化医疗、养老、公共停车场(库)等公益类用地市场化改革,完善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低效工业用地市场化退出机制。
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
加快建立钱塘江金融港湾联动推进机制,完善&1+X&金融业扶持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创投改革试验区,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
(1)发展节能环保市场,推行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2)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全面建立要素分层定价、企业分类指导、农村产权&确权、活权、同权&、扩大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企业投资高效审批和创新驱动发展等体制机制,切实提升改革综合效应。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1)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建立差别化用电、用水、用能及排污收费等价格机制。(2)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开展千岛湖引水工程供水价格研究。
资源要素配置改革试点建设
开展新安江和千岛湖水环境补偿国家试点,东苕溪(杭州段)水权制度改革试点,萧山、余杭和富阳三区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搭建综合性要素交易平台
以杭州产权交易所为基础,搭建综合性要素交易平台,推动土地使用权、排污权、用能指标、水权等自由交易、市场化配置。
(七)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提升协调均衡水平。
28.积极构建城乡发展体制。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淳安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探索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新模式新途径,争创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积极推进&多规融合&,支持区、县(市)先行先试,力争实现&空间一张蓝图、项目一个本子、数据一个平台、管理一套机制&。实施市区规划统一管理制度。探索行政区划调整。
29.健全中小城市、中心镇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临安市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健全美丽县城建设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小城市培育、中心镇、特色镇改革发展,探索中心镇&多规合一&,创新完善中心镇管理体制,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新城倾斜,引导中心镇区域范围内和周边乡镇企业向产业功能区集聚,培育建设镇级城市,探索新型设市模式,促进人口向中心镇集聚,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强化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和文化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30.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涉农部门职能转变及企事业单位改革,强化服务功能和社有资产经营,推进淳安、临安省级试点,出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方案,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及有效运作的体制机制,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专栏七 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科学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加强农业空间和生态 空间保护红线管控,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深化淳安县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
科学规划体制建设
推进&多规合一&,实施市区规划统一管理制度。探索行政区划调整。
中小城市、中心镇培育发展机制
推进临安市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健全完善美丽县城建设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化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改革发展。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稳步推进市、县、乡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农合联执行委员会改革,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及有效运作的体制机制。
(八)实施共享发展改革,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31.推动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全面融合。按照社会保障、规划管理和财政体制先行的思路,以户籍、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公共卫生、市民卡服务、公积金制度、公交、产业政策等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萧山、余杭、富阳三区与主城区融合体制机制建设,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到2018年实现萧山、余杭、富阳三区与主城区&同城同待遇&。
32.开展&三权到人、权随人走&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三权&确权颁证,尽快将权证发放到人,以&精准确权&全面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按照审慎稳妥原则,加快完善&权随人走&配套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市区村级留用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形成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入市制度。探索农村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试点,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3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户口迁移政策。全面启动实施市域范围内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整体方案,形成积分落户和居住证管理办法。协同推进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财力保障、农村产权等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专栏八 共享发展机制重点工程
重点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内容
萧山、余杭、富阳与主城区全面融合
以户籍、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公共卫生、市民卡服务、公积金制度、公交、产业政策等领域为重点,到2018年实现&同城同待遇&。
&三权到人、权随人走&改革
推进农村&三权&确权颁证,完善&权随人走&配套制度,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户籍制度改革
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户口迁移政策。制定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整体方案,形成积分落户和居住证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城乡政策的接轨和统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各区县(市)、有关部门要把改革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抓总、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合力攻坚的改革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及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严明责任分工。
加快规划责任分解,制定年度改革任务实施计划,严明进度安排、完成时限或者阶段性目标,明确市级有关单位、各区、县(市)的职责,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设计的系统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抓紧抓实改革方案制定、评估、督查、落实等工作;配合部门要加强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三)抓好协调推进。
建立重大改革任务项目库,按&继续推进一批、启动实施一批、谋划设计一批&的思路实施动态管理。实施分层分类协调推进制度,建立专项小组市领导对口联系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开展&年报告、季通报、月联系&推动落实制度,建立问题交办单制度,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四)有序推进试点。
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和节奏,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动各项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形成一批有分量、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大胆探索和创新,积极争取政策和要素支持,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分类分层推进国家、省级试点,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对接协调,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谋划布局一批市级改革项目,合理确定试点任务、试点数量、试点范围和时限要求。推行改革试点总结推广制度,及时梳理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争取面上推广。
(五)注重督查评估。
健全重大改革任务督查机制,将重大改革任务列入市委、市政府大督查内容,组织开展改革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年度改革考评的重要依据,督促改革落实。坚持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加强对重大改革试点、改革项目进行改革效果评估。建立完善改革实绩考核及成果反馈制度,实施以正向激励为导向的综合考评,鼓励引导党政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
(六)营造改革氛围。
注重以法治保障改革成果,探索建立改革创新的免责机制,着力消除改革者的思想顾虑,形成鼓励改革、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保护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健全改革宣传引导机制,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进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