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最新消息:二胎政策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您的位置: &
2018年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
更新时间: 14:40:35
2016年国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即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二胎政策。国家放宽生育条件,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是指孩子的个数,而不是生育的胎数,如果一对夫妻已经有了一对双胞胎,那么他们便不能享受这个政策。那么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消息是什么?全面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全国各地区对二胎政策是如何规定的?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是如何规定的?二胎政策后如何办理准生证?二胎政策后还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吗?华律网小编将为您全面解读最新二胎政策相关问题,欢迎阅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相关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此外,每个省级行政地区还有相应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因此,需要全面落实二孩政策,需要将以上的法律修订方可。所以,全面放开二孩后,也要等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后出生的“二孩”才是合法的。如果夫妻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想要二孩,可要算好时间。昨日(12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日通过。延伸阅读:......
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已经生育双胞胎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全面放开“二孩”不会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这是因为社会转型对生育起较大制约影响,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育率下降是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生育观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的成本有了极大的提升,导致人们生育意愿大大降低。......
3全国各地全面放开二胎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 夫妻双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一)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有残疾或者第一胎子女系双胞胎、多胞胎均有&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下同)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据了解,现行的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奖励性产假包括晚育和独生子女增加的产假。对于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
办理二孩准生证要注意哪些事项:1、未孕前去申请一些妈妈怀孕后或者产后才去办理二孩准生证,这其实是违法的,被称为抢生,不仅需要交一些社会抚养费,而且家人也受到行政惩罚。此外,孩子将来户籍的办理很费劲,所以一定不要怀孕后再去办理。......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分别以当事人生育行为发生时上一年度当地县级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征的基本标准。已生育一个子女,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计征基本标准3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已生育两个以上子女,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加重征收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改变社会抚养费征收范围,不得擅自调整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不得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指标和任务。......
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昨日表示,全面落实该政策还需等待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的法律之后,方可最终落地。因此在我国各地区二孩政策出台实施前,抢生二孩是违法的,需要罚款。......
近年来,社会抚养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2014年11月,国务院就《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再度引发社会抚养费的存废之争,有人认为社会抚养费屡次发生违法征收、截留挪用资金等问题,应该取消;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立法完善。此番五中全会提出“普遍二胎”后,社会抚养费再次成为争论焦点。那么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社会抚养费还要征收吗?......
10优秀律师解答
  只要是涉及到生育这个字眼的证明,应该均由当地乡镇或街道计生办为你出具。
  至于怎么开,你无需操心,因为证明本来就不是由你开而是由计生办工作人员帮你开。你需要做的,只是向他们说清楚你想证明的是什么,或者说只要说清楚你拿这证明派什么用场的就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意识到些什么。男方护理假是给予晚婚晚育头胎夫妻的特别照顾,暂时未看到二胎生育男方护理假的规定。附参考条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九条 男二十五周岁以上、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次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
  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晚婚的职工,增加晚婚假十二天;晚育的女职工,增加产假十四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增加产假二十天。职工休晚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其工作单位不予扣减。
  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生育保险相关规定发放;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所在单位参照生育保险标准发放。
11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推荐了4位律师
吕金艳律师,10年专职律师从业经历,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严如春律师,苏州大学法学院学士、硕士,原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法院庭长...教育背景: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毕业,工作经历:2008年在江苏...贾学德,男,1963年生,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
12相关知识推荐
此内容有帮助
11,10,11,33全面放开二胎时机成熟 利好二胎概念股(附股)
&&& 开放以来,在原有较低经济基数下,通过制度改革激活劳动力、引进和创新技术、引进和激活资本,使得我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其中我国劳动力优势功不可没。虽然改革开放前开放的生育政策为我国提供了人口红利,但是也带来了巨大人口压力,所以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登上历史舞台。
  至今执行了36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减少了几亿人口的增长,减轻了社会承载和抚养的压力。随着60年代第一次婴儿潮劳动力的逐渐退出,以及80年代婴儿潮已进入壮年,后续劳动力的补给形势日趋严峻。同时,生育意愿的逐渐降低,例如单独二胎放开效果不佳,使得我国逐渐显露出劳动力的接续即将出现断层现象。此时全面放开二胎议题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问题。短期来看,生育率的提高会对资本市场相关领域的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带来投资机会。
  人口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的人口状况对经济的贡献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势变成了劣势。改革初期,60年代的“英雄母亲”生育的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成年进入社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是,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比已经达到9.7%以上,男女比例0~14岁的达到110:100以上,0~14岁的人口比例下滑到16.4%,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结构失衡、少子化等问题。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用工荒、内地出现“买媳妇”等现象。人口失调开始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许多民生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引起重视,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成为社会的负担。
  劳动力人口占比在2011年出现拐点,第一次出现下滑,改变了1982年以来从未下降的近30年历史;其中0~14岁比重逐渐降低,意味出生率较低,未来劳动力占比会继续下降。这个人口占比下降拐点的出现不是短暂的,具有趋势性;老龄人口比重逐渐增加,显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背后反映的是支撑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的人口红利开始下降,且最终越走越弱,失去劳动力的优势,甚至出现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这些预示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越来越严重,未来可能进入老龄社会。其中,2010年,我国超过65岁老人人口比例已经达到7%,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老龄比一直在增加,从出生婴儿看,未来这个比例会持续增加,甚至可能超过14%,进入老龄社会。老龄社会问题,主要是养老问题,将会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困难。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出现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很多投资者关注的领域。未来将会出现许多为养老有关的大公司。
  另外,2010年,我国0~14岁人口比例已经低于18%,进入16%~18%的少子化社会,这个比例同样保持下降趋势。从1982年开始,我国0~14岁人口占比从33.59%下降到%。从绝对数量看,1980年后出生人口为2.28亿,1990年后出生人口为1.75亿,而2000年后人口只有1.46亿。20年时间内,出生人口减少了36%。在未来10年,中国23~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的数量将萎缩44.3%。如果生育率没有明显提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降至10%以下,比“超少子化”水平还要低一大截。目前,世界上典型的少子化国家就是日本,其经济也是进入了近20年的调整期,一蹶不振。少子化问题也是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应得到重视。
  再者,我国男女新出生婴儿比例严重失调。我国男女比例有些年龄段甚至接近120:100,意味未来将会出现大量光棍。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目前,因城市人观念与时俱进,生男生女比例较为合理,但是在广大的农村男女比例扭曲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有调查显示,有些农村男女比例甚至达到2:1的地步,意味着全村出现一半光棍。
  全面二胎呼声大
  我国总生育率水平处于低位,且已经低常更替水平。从世界主要国家综合生育率基本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接近人口下滑的日本和生育率水平。我国2006年综合生育率为1.4,已经低于更替水平2.1,意味若干年后人口的出生无法弥补死亡的下降,导致人口下降。
  政策上从鼓励生育到限制生育,到最近的适当放松生育政策的转变。60年代鼓励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育政策是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一直以来,我国执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到日,宣布正式开放单独二胎,计生生育趋向严格的情况有所松动。我国人口现状除了政策原因,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婚姻观念的改变;为了保证自身舒适的生活;育儿机会成本提高,工作与育儿难以两全;避孕技术提高;堕胎技术的提高等等。如今,我国生育现状已经从政策降低生育水平到了大家主动不愿意生,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后、生育率的下降,世界上发达国家概莫如此,如,欧洲,日本,等。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叠加是导致我国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单独二孩放开作用有限,需要进一步改善。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放开单独二胎以来,截至2015年5月份,申请单独二孩仅有145万,占具备资格人群的13%,相当于在我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10%不到,影响极其有限,也无法弥补老龄化带来的缺口。即使有些没有立即申请,但是累计的二胎生育意愿也不会很高。中国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曾参与年江苏省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五年追踪调查,结果发现,符合生二孩政策的最终只有30%左右的人真的生育了二孩。所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并没有改变原有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总人口未来减少的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变化,在生育政策上需要进一步改善。
  如果全面放开二胎,并不会长期改善我国生育较低的水平。北京大学人口所学者乔晓春认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并不会像此前有关部门担心的那样会带来每年数千万的人口增量。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估计最高只有600万~700万,加上目前1600万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在2200万左右,峰值总和生育率也只有2.2~2.3。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如此水平的总和生育率预计只会持续一两年,很快就会一路走低,一直低到目前1.5左右的水平。
  二胎概念股孕育“升”机
  以日为原始起点,截至日,二胎概念指数变化区间在约[89%,718%],一直以来强于,即相对上证指数有很高的相对收益;即使从2012年底开始的指数,其表现也弱于二胎概念指数,足见二胎概念相关具有较好的回报。
  二级市场相关标的
  既然全面放开二胎能够延缓人口老化和短期改善出生率,不会出现人口数量增加的压力。在如今严峻的人口形势下,全面放开二胎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接受,未来放开可能性会逐渐增加。因为长期计划生育政策挤压了25岁-45岁的女性可生育人员的生育需求,存在短期补偿性生育释放的需要,将会导致未来3~5年生育婴儿有一个爆发性增长,与此相关行业将会顺应发展,逐步壮大。涉及的领域有与备孕和产前、产后初期、成长培育阶段相关的行业领域。
  备孕和产前
  备孕医药: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会带来补偿性生育,因为很多是积压生育,一般年龄较长,怀孕并不太容易,可能需要借助一些药物或治疗,包括安胎保健相关的医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收入提升,怀孕期间的营养、调理、保健等日益得到重视,对相关的保健药的需求也会提升。
  医疗检测设备:优生优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增加孕妇、婴儿相关的检测需求。
  孕妇装:因为怀孕之后,孕妇的形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需要重新购置一批衣服。由于办公室工作环境辐射较大,不少孕妇都会购置防辐射服。
  产后阶段
  乳制品:如果全面二胎政策放开,未来3~5年都处于人口出生,婴幼儿数量快速增加,那么对于乳制品、纸尿裤等产品的消费拉动将最为直接;婴儿用品,包括推车、奶瓶等也会增加;婴儿护理,包括保育、免疫、照看等方面业户增加需求。
  成长阶段
  儿童药:随着人口出生率回升,儿童药的销量必然受益于二胎政策的放开。 玩具:随着经济的提高和对孩子的重视,人们会更加重视在玩具上的投入。童装:这跟玩具的需求一致,即便两者都是耐用品,因为很多一胎的用品早已经处理掉,还是会有很多新增需求。动漫:这是孩子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早教:每个家庭都很重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
  相关公司
  (,):公司2014年显示,儿童药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大约为65%。公司儿童药营业收入放量对公司的弹性相对较大。公司销售进入第三终端,即挖掘潜在的农村市场;对于儿童来说,日常最容易生的病就是感冒发烧、着凉腹泻、发热疼痛。公司2011年开始就重点打造小儿腹泻药度来林、儿童感冒发烧系列产品金立爽、独家买断(,)的小儿布洛芬颗粒解热镇痛产品、以及携手宏雅基因,儿童大健康产业扬帆起航,双方联手开发婴幼儿遗传基因监测和个性化用药,都具有广泛儿童市场空间。
  (,):公司主营婴儿保育设备,主要包括婴儿培养箱、婴儿辐射保暖台和黄疸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病患儿等新生儿的急救、护理,属儿科、妇产科基础医疗器械。如果全面放开二胎,公司应该是短期最受益的,因为积压的补偿性生育最大特点就是产妇年龄大,以及间隔时间长,新生儿容易出现问题比例高。在婴儿数量突然增加30%~40%的情况下,新生儿使用保育设备的比例会更高,甚至出现翻倍增长。
  (,):随经济的发展、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产前备孕和怀孕阶段,还是孩子出生后,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大家都会增加检测频率。对于新增的大龄孕妇,孕检中微量元素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一般会检测两次。这将会带来短期市场空间至少30%~40%的提升。
  (,):2015年显示公司奶粉收入占到公司主营收入比例约95%,另有约3.5%是婴幼儿米粉。婴幼儿数量增加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弹性最大,受益最直接。如果全面放开二胎,除了第一年的30%~40%婴儿数量的增加外,第二年仍然维持约30%增量,因为婴儿奶粉不是吃一年的,而是要吃到3年左右,所以公司业绩不是一次性提升,是3年持续增长。(证券时报)
10/15 03:5610/14 13:2410/13 13:5810/13 10:0410/12 08:3510/09 17:3109/30 07:3509/30 01:23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桂浩明:全面放开二胎是股市的重大利好_财经评论_新闻频道_全景网
桂浩明:全面放开二胎是股市的重大利好
  我国自1980年起,全面实现严格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的政策,这对于抑制当时过快的人口增长、争取人口红利、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不过,这种强制计划生育的做法本身也是一把双面刃,特别是在延续了30多年以后,其所存在的各种负面影响正逐步显现,成为制约中国经济与社会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来说,由于推广一胎化,国内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率大幅度下降,现在已经到了超低水平,按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不但不能解决代际平衡问题,在若干年后还将出现人口的明显负增长局面。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少子化的同时,中国正加速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快速增加,人口红利变成了人口负债,这将极大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实施计划生育30多年,在人口总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相应提高,但现在则面临“未富先老”的棘手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就是尽快调整生育政策。差不多两年前,国内放开了单独二胎,而大家的普遍预期是,在不久的将来,会全面放开二胎,从而终结实施了多年、并且引起了巨大争议的独生子女政策。
  我们认为,全面放开二胎的意义,首先是为了确保国家具备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民族的昌盛奠定人口条件。而就资本市场来说,也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当年放开单独二胎时,就有人把提供婴幼儿用品的企业列为“二胎概念股”来炒作,现在也有类似的情况,市场上就有不少所谓的“全面二胎受益股”。其实,这些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短线炒作,没有可持续性。毕竟,全面放开二胎,未必一定会马上带来“婴儿潮”,且很多所谓的二胎概念股,大都也是望文生义想当然的产物,短期涨一下有可能,要持续上涨是不现实的。假设明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决定全面放开二胎,那么到那时现在正在炒作的二胎概念股,恐怕早就已经偃旗息鼓了。
  但是,这样说并不否定二胎全面放开后对股市的正面影响。其意义在于,首先此举的推出,表明过去那种以抑制人口增长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被改变,提出未来在满足人的消费方面有了更大空间,而这也就是改善了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其次,全面二胎的实现,在相当程度会影响到人们消费构成的改变,从住房到快速消费品,以及为低龄人士提供的服务等等。这些需求将是逐渐显现出来的,它对产业链的改变将引发新的投资与建设热潮;第三,中国一直是一个内需不足的国家,以往设想过刺激老年人消费,也就是搞所谓的“银发经济”,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消费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尽管是花了很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作为一个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现在真正意义上的“银发经济”却并没有出现,这也就告诉人们,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需要有新的思路。而全面放开二胎,就是有效拉动内需的一条路径。过去中国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国家会花大力气鼓励生育,这实际上也是它们的一种发展经济的手段。当中国也开始使用这个手段时,应该相信其作用是不会小的。而消费的提振以及经济的活跃,都会构成对股市利好的基础环境。如果说人们一度曾经为股市长期运行缺乏亮点而担忧的话,那么全面放开二胎就是一个最大的亮点。
  当然,作为一项利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提出还待时日,其作用的显现更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当人们充分认识了其意义后,就能够从一个较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对中国经济以及股市的未来,也会有全新的评判。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推荐内容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ARTICLES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个股分析专区
48小时排行
概念股专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