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电商平台做得好吗?留意过没?

近日,蜜芽创始人兼CEO刘楠亮相长江商学院创创社区,分享了对母婴行业和垂直电商的思考,从行业、用户、运营三个维度分析蜜芽如何从垂直突围,领跑母婴垂直电商。

行业:定位是一家垂直行业公司 而非母婴垂直电商】

在过去的几年,母婴行业经历了一个从冰点到复兴的阶段。2012年被称之为垂直电商的冰点,伴随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红孩子被苏宁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基本上宣告了垂直电商在2012年是不被大家认可的一件事,在2012年,整个垂直电商有一个巨大的崩溃。为什么2014年开始又出现了一波母婴电商,而且比上一代母婴电商拿到的融资更多呢?

刘楠总结出了新一波的母婴电商的三大特性――

首先是移动端,在2014年的时候,淘宝和京东的移动端占比还没有那么高,都是50%以下,京东2014年大概是30%多,2014年出现的垂直电商都是移动端的。

其次是跨境模式,刘楠认为跨境不是一个独立的商业模式,但跨境最终会变成所有电商,甚至所有中国零售企业的标配,是标配型的供应链的延伸。跨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赋予了平台全球选品能力。 跨境第二个优势是改善了供应链效率,这个效率的提高,导致对进口商品加价率变低了,这会促进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的爆发。

最后内容,越是需要知识的垂直品类,就越有可能诞生垂直电商,因为它赋予了消费者一种解决方案,这个东西对用户是有价值的。

此外这个行业有其独特的特点:它是一个人群行业,不是一个品类行业。具体讲它是一个接口行业,这个人群上面接的是医疗,往下接的是教育,左边是零售,右边是服务。我们每个月支出,绝对都是成家以后变多的,就是生了孩子之后变多的,我们单身的时候都不怎么计较,水直接喝了,有了孩子之后开始想这个水是不是要软化一下,净化一下。消费升级就是在这种代际之间就升上去了,同时母婴消费的延展关联性特别强,直接关联的是家庭消费。

回到最初的问题,母婴垂直电商能做吗?刘楠认为首先,要在用户的生命周期里面赚到钱,你在他流失之前就赚到钱,否则就很麻烦。

其次,因为他是主动获取型的,一定要让他主动获取的信息实际在你这儿存在,让他主动获取到你,而不是你老去捕获他,利用他主动获取的用户行为。

刘楠最后总结道如果要做电商,真的不要做得太垂直,如果你要做垂直,那么电商只是你的一个工具。这是蜜芽给自己头上贴的一句话,蜜芽要定位自己是一家垂直行业公司,而不是垂直电商公司,甚至电商就是蜜芽垂直行业公司里面的一个业务板块。

而蜜芽坚信有机会做一家不错的伟大的婴童公司,因为有这么大的母婴市场,蜜芽要在这个领域深耕,做一家中国人的婴童公司,做一家中国销售额最大,利润率最好,有品牌,有服务,相对综合一点的婴童公司。

【用户:人群到底在想什么非常重要】

刘楠认为所有用户可以分为四类,新入用户、忠诚用户、流失用户、呆滞用户。在实战中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90后根本不在乎性价比,我们以为我们精心搞的促销打折,设计了这么多机关环节,跟夺宝奇兵一样,他根本就没看出来,买了就买了,这个太可怕了,做的跟人家想要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电商里面一半的人都在想尽方法做活动,做促销,做运营,这不是用户想要的,90后人群到底在想什么非常重要。

他们的一些习惯在变迁,但还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作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刘楠认为蜜芽在前期做了太多变迁的事,做了太少永恒的事,这是内部的检讨。变迁的事有可能是一两年的热度,甚至半年的热度,但是永恒的事情,尤其是人性的事情,一直在那儿发挥作用。

同时也发现这部分用户需求变得非常快,所有的母婴人群都是线下人群,因为周末一定要带孩子出去,母婴目标人群全在线下商场里,这个太可怕了,意味着投地铁广告可能效果不如我在商场里有品牌的露出。“他们的需求在哪儿,我们就应该去哪儿,我们发现这个东西在线下,可能效率更高,这一块儿我会有一些思索。”

另外入口是什么也一直是蜜芽在思索的问题,分析了一下,蜜芽的用户是主动获取信息型。如果主动去找商品,是搜索;如果被动去找商品,是发现;主动去找信息,是获取,如果被动得到信息,是影响。比如说现在朋友圈天天刷的很有逼格的关于育儿的东西,对应的是影响力。IP、红人经济为什么发达,尤其是在母婴里面很多应用,把被动信息的影响力做出来了。为什么微信公众号是母婴零成本创业最好的阵地,因为这个地方能做被动信息的影响力,当影响力做出来之后,他再去变现。其实这几个事情都要考虑到,到底要吃哪一块的量,这是蜜芽对用户的研究。

运营:运营三大刀网红+定制化+发现价值】

运营太过于复杂,没有办法一句话概括,刘楠认为在现场将其”切三刀“,把这三刀讲细了。

网红变现最能卖的是女装,其次就是化妆品和母婴。如果把所有的商业建立在一个人身上,太危险了,不一定是你卖假货,有时候是无妄之灾,别人就说是抄袭,就更危险了。作为这么大愿景的公司,这么架设商业组织,有点危险,这件事在母婴行业里还没有人干成过,在化妆品领域也没有人干成,刘楠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吗?不是,可能有一个坑,我们分析过。“

母婴是一个特别可怕的行业,用户时常会疑神疑鬼,网红会在构建信任体系和破坏信任体系这个环节不断循环,如果从网红往平台化发展,必须把这个脆弱的关系解决掉。

千人千面对移动电商太重要了。屏幕小,需求多,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展现在用户面前,千人千面的展现很重要。现在用技术方法解决的千人千面有一个问题,没有办法相对预测到你下一步要买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关联,最典型的就是尿布啤酒的故事。但实际到应用场景当中,真没有这么准,要么是不敢预测,一预测,一半以上都是错的。但是,知识类的垂直领域,我可以精准的知道你后面要什么。当你买L号的纸尿裤,一定知道你需要一双学步鞋,这不是基于数据判断,而是蜜芽知道你孩子快穿鞋了。

刘楠认为发现的价值,小红书做发现做得比较好。跨境供应链的赋能,让发现的都能买到。但是现在有一个矛盾,因为商品的供应链不是发现什么,想要什么,就真的有那个东西,而且还以你能接受的价格,还以能接受的服务。价格、服务、品类,一定有一个东西不可得。三者唯一可兼得的是跨境备货模式,但是一备货,又变成了标品,这是死循环。

现在很多人说,平台前端发现,后面匹配跨境供应链,这个地方有坑,要么你备货,有可能汇率损失赔钱,要么这三个东西无法兼顾,卖得越多被消费者骂得就越多。要么就是价格高,你量也起不来,这一块儿是有问题的,现在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这一块儿做得比较审慎,不敢太把量往上铺。

蜜芽2014年正式上线,不到两年时间完成4轮融资, 1.5亿美元的D轮融资也是母婴电商领域迄今最大金额融资。在36kr最新公布的独角估值排行榜中,蜜芽以87.4亿人民币估值高居母婴行业榜首。

  去年开始中国行业呈现新的增长风口,很多老牌综合电商品牌在做新型布局,还有新的垂直类的厂商,在这样一个大热环境里,未来中国母婴电商发展有哪些趋势?

  中国母婴电商行业概述及发展现状

  这张图简单阐述了中国母婴电商行业的现有生态,目前把这样的母婴电商交易平台分为三类,第一,淘宝、天猫这样的,综合平台母婴频道,第二,专注于母婴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第三,线下母婴连锁做线上线下融合O2O的电商。上游流量这一端,除了传统的搜索引擎、导购平台以外,PC端母婴社区和移动端运营工具,成为母婴电商非常重要的入口。

  上游供应链这一端,电商非常重要的标志是,需要在供应链这一端去中间化,目前很多母婴平台实现了很好的去中间化。底层是物流、支付这样的一些架构。

  这幅图把现在母婴电商的生态做一个具象化的描述,主流母婴厂商都在里边,上游入口除了传统搜索、导航还有很多,比如说PC端母婴社区和移动端运营工具,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者和电商合作做母婴流量输出。综合类的电商平台,比如说天猫,很早把母婴做了拆分,京东也是很早推出独立的母婴频道。京东还有专门针对母婴的独立APP,唯品会也有,苏宁很早收购了红孩子。除了综合以外还有很多专注于母婴平台的垂直领域,还有一些上海的母婴之家老牌的垂直的母婴电商平台。

  中国母婴电商行业发展的历程,中国最早母婴平台是乐友网,中国第一家尝试通过互联网形式售卖母婴产品,随后红孩子成立,获得了比较大的融资,率先在电商领域宣布实现盈利,随后几年经过一系列调整以后,到2012年,苏宁全资收购红孩子,并且天猫、京东将母婴平**立出来进行独立运作,标志着中国母婴行业重新进入增长轨道。

  2014年,大量垂直母婴电商相继成立。还有乐友把电商重新拾起来,开启O2O元年,还有跨境电商借助母婴品类快速崛起,去年开始中国母婴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

  从2013年到2015年第一季度,B2C规模接近1000亿,从竞争格局上来看,母婴电商个距离主要还是以综合的大平台电商为主,像天猫一家占一半的份额,京东也有很大的领先优势。相比综合类的平台,垂直厂商目前体量没有办法比,但是增长速度很快。

  中国母婴电商未来发展趋势

  社区和电商的融合。母婴社区,包括移动端的工具,和母婴电商都是服务于同一个用户的,就是现在的年轻父母,尤其年轻妈妈的群体,一个有产品,一个有用户,所以自然而然很容易做这样的结合。

  母婴电商平台,通过用户在社区里分享它的购物体系,一方面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增强用户粘性,另外可以给其他用户提供购买建议,乐友在线下不定期举办的活动都是线下社区活动的体现。

  除了电商积极做社区的融合,很多社区也在做电商的渗透,比如说妈妈网,旗下有一个小树熊,是比较专业的导购平台,育儿网也有导购平台,以导购形式向母婴电商做渗透。宝宝树,有一个母婴特卖平台,今年把电商平台做了重新梳理,一个全新品牌上线了。

  去年是中国跨境电商的风口,很大原因是来自母婴品类的推动,一方面国内很多的,比如说奶粉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导致了国内用户对母婴产品信任度有一定缺乏。另外,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很多收入提高的年轻父母,显然对国外母婴产品更有信赖感,跨境电商平台出现帮助他们购买优质母婴产品的渠道。

  相比海淘,我们可以看到跨境平台有很多创新,比如说供应链上,传统货物非常杂,商品几经周折,链条非常长,传统海淘对商品把控非常弱。跨境电商这一块有专业采购团队,很多到国外原产地进行直采,很大缩短供应链条,降低消费成本。

  传统海淘三大痛点:语言障碍、支付平台差异、等待时间长。

  传统海淘用户到国外网站购物,要看国外文字,另外就是需要按照国外不太习惯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交易,在跨境电商平台,仅仅仅需要在综合页面完成支付,同时支付方式是你非常习惯的主流方式。

  而且,传统海淘用户通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用于等待跨境物流时间。有的时候等待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同时支付高昂跨境费用,还要繁琐曝光程序。但是他们缩短了跨境物流的时间和成本,因为有专业团队帮助你走报关流程,所以你也不用面对很繁琐的东西。

  一方面用户消费需求的促进,另外一方面是跨境电商自己一系列的创新,很快把这个市场打开了。

  母婴电商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

  我们知道电商竞争力指标无外乎是产品、价格、服务,供应链能力高低将决定这个指标高低。我们知道国内母婴供应行业非常复杂,刚才我们提到很多的安全问题,用户对这种产品可能会有信任感,所以需要你有很强的安全把控。像奶粉、纸尿裤,标准的母婴品类,品牌集中度非常高,前十大品牌占了一大半市场,所以这些品牌非常强势,和品牌合作很难拿到授权,也很难从品牌商直接拿货。另外推车、玩具,国内供应商太繁杂了,所以怎样做平台筛选。

  面对非常复杂国内母婴供应环境下,如何抢占稀缺供应资源,拿到持续稳定的货源,能否获得品牌授权背书,等等决定了你在这个行业的竞争力。

  所以供应链整合能力是母婴店能否成功,能否突围非常重要的东西。

  “闪购特卖”是一个母婴电商平台的特点,也是突破口

  我们看到很多的母婴电商以“闪购特卖”为主要标志,天猫、京东、苏宁都给母婴平台开放了特卖平台。首先特卖平台具有比较强的价格优势,也是需要限时抢购的,由是因为现实“闪购特卖”可以实现短时间大量出货,你的采购量是每批次都非常大,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接下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线上线下界限的模糊。

  对于母婴平台非常特殊,尤其童车、玩具,用户更习惯体验式消费,这种情况下门店销售更具有优势。我们很多电商平台也在往线下走,比如说京东、红孩子线下开实体门店,并且红孩子线下门店拓展也是以后重点拓展的方向。线下这些机构目前比较典型是乐友,通过自己体系建立O2O的模式,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很多厂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构建O2O体系。比如说母婴之家,和上海和育婴坊有合作的。

  O2O并不是说简单线上加线下,而是使线上和线下协同发展,实现1+1大于2。这里还是拿乐友O2O模式距离,乐友在线上除了自己的官方商城以外,还有自己独立的购物APP,还在天猫、京东开设了旗舰店。400多个直营门店,去年开始做加盟,还有线下合作机构,线上线下两个体系通过自己统一的数据打通,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库存共享,用户这个体系下可以享受无差别购物体验。门店可以作为线上业务落地的在提,比如说用户可以采用就近门店自提订单,还可以用户上门,在你乐友门店也是可以快速切换线上场景,因为每个门店都有高速WIFI系统。

  每个门店设置这样一个网购台,店里看到一款推车,但是只有一个颜色,这个颜色你不喜欢,可以在线上,可以把你的门店物理空间扩展。通过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便利的用户体验。

  另外一个趋势是往移动端的迁移,也是整个互联网的趋势,这主要因为用户习惯改变造成的。

  目前全世界高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年轻父母时间是碎片化的,移动端的便利性可以很好满足用户,尤其是年轻父母在碎片化时间购物需求。由于用户需求的改变,移动端交易占比越来越高,垂直品类母婴平台,移动端交易占比很早超过50%了,移动端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只是留意到,选择Patpat的人比较多。的确是好的,可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说,凡是接触过的都知道。

始建于1988,专注互联网教育

云南新华电脑学院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部)级重点计算机专业学校,采用三元化管理模式,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学生毕业即就业,学院引进了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心为电商创业园区,实现在校即创业

母婴电商线上渠道异常丰富,综合电商类有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垂直电商有贝贝网、蜜芽宝贝等;母婴社区类有宝宝树、妈妈网等;移动电商母婴类有辣妈帮;品牌商建立自己电商平台,如贝因美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婴电商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