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能使用手机了,但晚上扰民该向哪里投诉现象怎么破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空中手机开机”解禁&为何不能飞机上打电话?
日09:15&&来源:
  “解禁”第一天: 你和飞机上打手机还隔着一个行业利益
  1月18日11时45分,吴女士搭乘海航HU7190航班,从贵阳飞往北京。同大多数乘客一样,一上飞机,她就在寻找有没有能使用WiFi的标识,没找到。询问空姐,说该架飞机还不能上网,只能用手机听音乐、玩游戏。“有点失望,还以为能跟你们聊微信呢。”吴女士说。
  1月16日,中国民航局公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17日,东航、海航接连发布声明,从18日起,乘客可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但还是要关闭蜂窝移动数据,也就是说可以上网,但不能打电话。
  有公众疑问:上网和打电话区别很大吗?
  “从技术角度讲,打电话也可以实现,但成本相对较高,而且还牵涉到与三大运营商的利益分配问题,比较复杂。相对来讲,上网比较可控,全由航空公司一家说了算。”18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相对上网,打电话技术要求更高
  “相对上网,打电话技术要求更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牛凯说。
  牛凯介绍,目前飞机上所支持的手机通信业务主要是基于WiFi连接的数据业务,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机载通信设备连接地面的ATG(空对地)基站;二是通过机载通信设备,转接Ka/Ku频段卫星,再连接到地面通信网络。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存在接入数据速率低、时延大的缺点,并且数据服务收费很高。”牛凯说,手机打电话属于实时通信业务,上网网速慢一点大家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打电话时频繁中断或时延太大,人们大都无法忍受。实际上,飞机上可以打卫星电话,但因费用昂贵,因此无法普及。
  牛凯认为,从技术上解决飞机上低成本打电话的问题,需要将机上通信带宽与传输速率提高10―100倍以上,将通信卫星或ATG基站与地面的3G/4G或未来的5G通信网络进行深度融合,并且针对话音业务特点,进行专门的机上话音传输的技术优化,以及相应的手机芯片算法升级。“只有解决这些技术难点后,才能够支持机载话音通信。”牛凯说。
  会影响飞行安全吗
  “相对电子设备来讲,手机对飞机飞行安全产生隐患的可能性更大。”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实验室谢晋东博士说。
  谢晋东介绍,现有手机通信是所谓移动通信体制,发射信号需要基站,但现在飞机机舱内尚未配备。如果不关闭手机或接打电话,需要手机用最大功率寻找基站,这容易导致个别工作异常的手机产生对飞机有害的干扰信号。飞机上通信导航系统要接收数百公里外的信号,系统灵敏度特别高,即使是十分细微的干扰也会对飞行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就此问题,牛凯认为,从技术原理看,手机对飞机与地面通信、机载天线是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的,但可能会对机上测距导航设备有所影响。
  牛凯解释,民用运输飞机的测距导航设备包括:惯性导航、GPS以及测距系统DME。其中,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惯性导航完全不受通信设备干扰。而GPS的工作频段在1.1―1.5GHz,测距DME系统工作频段在900―1000MHz,这与移动通信网络也是1GHz比较接近,因此,有可能受到手机干扰。
  “但由于电磁屏蔽,飞机内的手机信号不可能干扰机载GPS/DME天线。只要严格测试机上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并制定相应的手机通信标准,则可以避免相互间的干扰。目前,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已经指定了系列测试规范,商用手机终端都满足这些电磁兼容要求。原则上不会干扰机上导航设备。”牛凯强调。
  能上网了,打电话还远吗
  “民航局很给力,能上网,那离打电话也不远了。”谢晋东说。
  至于时间表,谢晋东说还需要再发展一段时间,要看需求,也许是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对此,牛凯认为,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话音业务也正在逐步IP化,变成一种低时延的数据业务,例如VoLTE技术(即用数据通道传输语音)正在普及。可以预见,如果有较好的商业前景,随着5G移动通信在未来5―10年的普及,机上数据通信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在飞机上打电话也应当会成为现实。
  的确,上述不愿具名人士也表示,在飞机上打电话,需要在飞机上装很多相应的设备,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飞机到地面的电信级的网络设备,额外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移动通信网络,成本很高。而乘客打电话的费用,是直接上交到三大运营商那里,对航空公司来讲,利益如何分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谁会干出力不讨好、没有利益可图的事儿呢。”上述人士说。(付丽丽)
(责编:刘颖、关飞)
有话网上说
本网特稿   外放扰民、网速太慢,飞机上用手机想说爱你不容易外放扰民、网速太慢,飞机上用手机想说爱你不容易北青网百家号中国搜索讯 近日,国航、东航、海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宣布旅客可在航班上使用电子设备,一时间很多人欢呼雀跃,感叹终于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旅途再也不无会聊了,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也有一些问题随之暴露出来,有人吐槽机舱内失去了清净的环境,也有人吐槽空中的网速实在太慢,那么飞机解禁手机,都暴露出了哪些问题呢?乘客外放视频 网友吐槽该来的还是来了在解禁手机的消息刚公布时,就有人担忧飞行时使用手机的人数将会大幅增加,用手机开外放等不文明的行为是否也会增加呢?毕竟,对很多出差党来说,飞行时是个补觉的好机会,一般都会选择安静休息。果不其然,最近在中国参加某音乐节目的Jessie J “结实姐”,近日就在网上发了几段小视频吐槽:坐飞机的时候,前排和左边的乘客打开手机等电子设备看视频,声音太大了。该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评论“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还有网友感叹“旅途中最后的清静时光也没有了”。飞机舱是个密闭空间,座位又是“亲密无间”,手持设备音响外放,显然会给他人造成滋扰,但就是有许多人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其实,出现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并不能说是一种“意外”。在此前关于“解禁飞行模式”讨论中,就有人担心会出现过度使用电子设备,进而破坏“清静时光”。而且,类似陋习,绝不仅仅发生在飞机上,也不是解禁之后才有的。接下地气,坐下公交地铁,就会发现大声聊天、大放音乐,简直成了公共交通的“标配”,而且很多人不以为然、习惯成自然。去年,有媒体做过一项市民素质调查,在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大声聊天、用手机大声放音乐和视频,分别占据84%和54%。现在来看,在飞机上手机扰民并不会触及我国航空管理的相关法规,如果乘客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往往是由空乘人员微笑提醒,但对于有些人,这样的善意提醒可能收效甚微。标签
专家建议,为了保证大家的出行体验还应该有章可循,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加强规范:第一个方面是怎么让大家提升个人素养,照顾周边人的感受;另外一方面是旅游运输视角,过去有一个文明旅游行为习惯的约束,能不能修订细则把这一块内容加进去。空中WiFi网速慢 图片5分钟才打开除了对扰民的吐槽,更多使用者则是对网速的吐槽。以东航为例,从日起在东航航班上能打开手机了,但需要调成飞行模式,关闭蜂窝数据,不带飞行模式的老式手提电话不允许带上飞机。也就是说,可以使用手机不等于可以使用移动4G网络,只能使用飞机上的WiFi服务,有记者体验发现,空中连接Wi-Fi,要先打开飞行模式,关闭蜂窝数据,连接CEAIR-WIFI,在自带浏览器中输入航班座位号,证件号后四位,抢到预约名额后即可使用Wi-Fi,本次航班只开放近100个连接Wi-Fi的名额。但即使连上了WiFi,也无法做到“随心所欲”,主要就是因为网速太慢,体验者称“连网页都打不开”、“只能微信发文字和图片,一张截图微信5分钟才能成功发出”......为什么这样呢?据专家介绍,目前绝大多数机上网络都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上网,一方面卫星通信系统上网本身的带宽并不高,另一方面飞机处于高速飞行过程中,机上获取的卫星信号并不稳定,因此飞机上提供的带宽在目前来说还不太高。手机并非“全程可用” 禁令放松更易引矛盾即使在飞机上已经可以使用手机,但也不等于从上了飞机就可以一直刷微博微信。目前出于安全考虑,飞机滑行、起飞、下降等关键阶段依然不能使用这些设备,也不允许使用电子书在内的移动电子设备(小型PED设备)。简单点说,就是在跑道上排队等待起飞到飞机平稳飞行、飞机开始下降到完全听稳的这段时间都不能用。另外,在能见度较低的特殊飞行阶段或者航班机组工作人员发现有电子干扰的时候,有权要求乘客关闭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就是说禁令解除只是在正常情况下的,乘务人员可以是实际情况要求关闭。此外,不同航班也有不同的规则。据专家介绍,我国民航飞机的机型情况不同,有服役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飞机,也有近五年使用的新飞机。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新机型的设备是抗干扰的,有一些是经过改进之后防干扰的,但绝大部分飞机还是没有改进后的老机型。使用时间无法确定,也让乘客感到困惑,遵守规则的乘客需要时刻注意是否临时禁用,更令人头疼的是,在以前飞机上禁止玩手机的时代都有人顶风违规,如今想让他们遵守规则,既要调成飞行模式,又要求他们遵守暂时停用的规定,会不会更难? (综合央广网、经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道)标签
网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北青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时政社会娱乐是北青内容主线,互联时代有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飞机上手机扰民引议 业内:运营主体须进行充分提示_网易航空
飞机上手机扰民引议 业内:运营主体须进行充分提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飞机上手机扰民引议 业内:运营主体须进行充分提示)
资料图:东航解禁手机等电子设备在飞机上的使用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些年来,飞机票的价格越来越亲民。春节临近,有不少在外工作的人们,会考虑选择飞机这一出行工具,以便快速到家,与家人相聚。近日,中国民航局全面解禁手机等电子设备在飞机上的使用,一时间有人欢呼雀跃,感叹终于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再也不无聊了,但也有一部分人表示担心,开放使用手机是否意味着飞机上的清净时光没有了呢?方便与安静该如何兼得?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发布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当中提出,近年来,根据中国国情,经过技术测试、规章修订等一系列工作,认为开放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从现在开始,您在飞行过程中不必再关闭手机,只要使用飞行模式就可以了……”这是前几天海南航空一架航班的提示,听得出来已经和以往国内航班乘客所熟悉的提示不同了。随着手机不再需要关机,有不少人担心,在机上遇到公然放音乐和视频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在嘈杂的飞机机舱内依然能听到音量超大的视频播放声,来中国参加音乐活动的外国著名歌手Jessie
J无奈地抱怨说,“有人正在飞机上看视频,声音非常大。”该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评论“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还有网友感叹“旅途中最后的清静时光也没有了”。其实网友的担心确实有道理,毕竟对于长途旅行而言,不少人会在飞机上短暂地休息一下。回看去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航空公司共完成旅客运输量5.52亿人次,同比增长13.0%。如此巨大的出行人数,如果遭遇到高空扰民,脾气好的只会心中默默吐槽,遇上一些脾气暴躁的可能会引起矛盾冲突进而对飞行安全造成恶劣影响。中青旅联科目的地营销事业部总经理葛磊是一位空中飞人经常要坐飞机出差,在之前的旅途当中类似的事情已经遇到不止一次。他说,可能一年平均要坐200多趟飞机,坐飞机多了什么事情都能遇见,包括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外放影片,其实对旁边的乘客干扰很大,感受非常差。也看到过因为这样的事情引起一些现场冲突或者口角。记者对春秋航空公司进行了采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没有发现手机扰民的情况。春秋航空从1月21日起松绑了手机的禁令,目前暂时没有收到使用手机不当造成扰民的现象反馈,建议航班上旅客在飞机平飞之后,使用耳机或者将手机的音量调小,以免影响他人的出行。
去年,有媒体做过一项市民素质调查,在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大声聊天、用手机大声放音乐和视频,分别占据84%和54%。现在来看,在飞机上手机扰民并不会触及我国航空管理的相关法规,如果乘客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往往是由空乘人员微笑提醒,但对于有些人,这样的善意提醒可能收效甚微。作为旅游业内人士,葛磊认为运营主体有必要对游客进行充分提示。比如未来大家可能在飞机上听到提示,包括现在在出境旅游的时候,利用新媒体或者短信方式,告知大家在打开手机的时候不要使用外放功能。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服务研究所所长邹建军看来,为了保证大家的出行体验还应该有章可循,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加强规范:第一个方面是怎么让大家提升个人素养,照顾周边人的感受;另外一方面是旅游运输视角,过去有一个文明旅游行为习惯的约束,能不能修订细则把这一块内容加进去。
本文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康晶_NBJS541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飞机在城市上空常飞扰民_百度知道
飞机在城市上空常飞扰民
法律允许飞机经常超低空飞行吗?而且是城市上空,那轰鸣声扰民!可以投诉吗?怎么投诉?...
法律允许飞机经常超低空飞行吗?而且是城市上空,那轰鸣声扰民!可以投诉吗?怎么投诉?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法律类认证行家
法律类行家
采纳数:5811
获赞数:23150
2012年至今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飞机的航线一经划定后,很难再改了。以个人之力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大面积信访,可能会引起市政府的重视,可能会解决问题,但这个很难。
如果是空军的呢?可以提意见吗?部队很在意老百姓意见的嘛!
空军的更不好处理的,地方都无权处理的。
不讲权利!部队不是最爱老百姓吗?
没有办法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有部队机场后建楼盘的。如果地方想让部队改变训练地点,需要向军区打报告,并且拿出具体搬迁计划,需要重新选址建设及安置部队人员的,这个是地方政府难以承受的。我们本地就有一个机场,也面临这种情况,搬迁预算至少得30亿,地方政府根本承受不起,部队也承受不起的。
我这里是小地方,没有机场,只有武警部队!哪里来的飞机好奇怪!
多找些人一起去告航空公司
城市允许超低空飞行吗?
心心相印496
心心相印496
获赞数:643
擅长:暂未定制
江专机经常在西安子午大道上空低空飞行,轰呜声很大,太扰民了!
1条折叠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场舞扰民现象即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