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债务违约约潮来袭,将如何深刻影响中国经济

美国 如债务违约,怎么理解违约? 对中国经济,中国的外汇储备,及对人民生活水平有怎样的影响?_百度知道
美国 如债务违约,怎么理解违约? 对中国经济,中国的外汇储备,及对人民生活水平有怎样的影响?
我有更好的答案
美国向世界发售债券,中国买了很多。如果美国违约了,就是他说没钱还,那么中国手头那些美国债券就不值钱了。这时候美国的经济肯定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以中美两国的经济密切度来看,美国灾难,中国也不好过。
采纳率:32%
美国在玩火!世界经济大危机即将发生!
又二次金融风暴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外汇储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债务违约又现,打破刚兑必将到来
在债券违约潮加速赶顶的现实下,刚性兑付势必会越来越多被打破,如何规范债市违约,将是我国债券市场必经的历练。
东北特钢掀起债市波澜。7月18日下午,抚顺特钢发布公告,其母公司东北特钢已经收到辽宁证监局的《关于对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东北特钢的债务违约问题再度广受关注。东北特钢在债务违约方面&劣迹斑斑&,严重性是近几年债市罕见的。截至目前,东北特钢的多只债券已连续7次实质性违约,涉及待偿付金额高达近40亿元。但这只是债市违约潮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自去年以来,债市违约进入高发期,今年上半年违约的债券发行人数量更是超过了去年全年总和。目前债券违约已经囊括了所有债券品种,违约主体也从民企扩散至央企、地方国企,各类型企业均已沦陷。违约潮凸显了规范债市违约的紧迫性。以东北特钢为例,多只债券违约后,东北特钢采取的方法只是消极应对,尚未出台任何解决方案。而一份网上流传的文件显示,东北特钢方面打算推行债转股,但这是债券投资人避之不及的,并且东北特钢曾经承诺不进行债转股。债券投资人维权难的问题并不只出现在东北特钢。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2014年以来的25只违约债券中仅有8只完成了兑付,其他则悬而未决,这种状况不仅会造成债市信用环境恶化,更会直接激化投资者与发行人的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规范债市违约,先要正确看待违约的合理性。目前,全球企业债务违约已达到危机以来最高水平,这是由经济现状决定的,中国也不例外,而企业是否可以违约,完全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能否覆盖到期债务的本息。只要合乎违约条件,违约本身就是应该的,而且,当下违约潮的出现在客观上为打破刚性兑付提供了契机。收益与风险应该对等,债券投资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风险,这对于债券市场是有利的,承认违约并且打破刚兑之后,债券的发行定价规则将更加清晰,风险溢价也将趋于合理。更为重要的是,确认违约后,债券发行人要妥善处置后续问题。就东北特钢而言,违约可能会对当地融资环境造成影响,但做好后续的配套工作将有利于减轻这种影响。处置后续问题首先要履行契约,在此框架下进行协商。比如承诺不进行债转股,就不能违背承诺,这种承诺是企业有能力做到、不能随主观意愿而改变的,因此与债券违约(无力偿付)是两码事。然而,由于监管机构、发债主体对债务违约均没有成熟的解决方式和经验,债券持有人的维权手段又比较有限,因此债券违约后争取权益的成本一般是比较高的。大致上讲,处置债务违约的方式无外乎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并且都需要监管机构制定详细的法规和操作流程,同时赋予债券持有人更多维护权利的工具,在这方面,监管部门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2016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元,企业债券的占比就高达17.8%,远高于股票市场。在债券违约潮加速赶顶的现实下,刚性兑付势必会越来越多地被打破,如何规范债市违约,对于极其缺乏此类经验的我国债券市场将是必经的历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际上通常用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创新指数。也就是说,北京、深圳的研发投入可以与全球一流创新型国家媲美。债务违约潮来袭,将如何深刻影响中国经济? #秦小明
我的图书馆
债务违约潮来袭,将如何深刻影响中国经济? #秦小明
提示:本文较长,4200字,较干,建议搭配润滑剂阅读。贸易战消停后,国内资本市场的反弹昙花一现后就迅速进入下跌模式,颇有一种“利好出尽”的感觉。事实上,当下中国金融市场的交易逻辑,已经从此前对外部因素的关注转向了内部因素。目前最大的内部因素就是18年以来尤其是进入5月以来,频繁发生的上市公司信用违约事件。1债务违约的宏观背景有一些宏观概念的同学,一定都知道经济发展的本质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债务问题(这是我们在训练营里反复讲到的)。如果宏观上债务杠杆处在临界水平之下,微观上企业经营的现金周转(包括经营性和投融资现金流)足够覆盖债务成本(包括利息和本金),那么建立在债务基础之上的经济就能健康发展。反之,经济发展就会面临债务系统的脆弱性,以及这种脆弱性坍塌后的传染性。防止这种脆弱性和传染性,事实上成了中国经济当下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即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里的风险,主要就是债务脆弱性导致的杠杆坍塌。也即是我们常常说的「去杠杆」。要理解当下的债务违约潮,首先要理解它发生的大背景:去杠杆。对于个人来讲,你借的钱不能太多,最差的情况,你必须保证每年的利息能到期兑付。对国家和公司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宏观杠杆,通常由如下公式来计量:宏观杠杆率=非金融部门负债总和/名义GDP……1其中非金融部门负债=居民负债+政府负债+企业负债,拆分开也就是:宏观杠杆=居民杠杆+企业杠杆+政府杠杆……2按照公式1,要去杠杆有三种方法:1)降低总负债;2)增加GDP;3)降低负债和增加产出同时进行。在2016年之前,我们做的事情不是在降杠杆,是在调整杠杆结构。怎么调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企业部门的杠杆(主要的)和政府部门的杠杆(次要的)转移到居民部门上来,如下图所示: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小明研究现在大家都明白,这种杠杆结构的变化,直接的结果,是进一步吹大了房价这个资产泡沫。不在2016年直接选择去杠杆,而是先要调结构把负债转移到居民部门上,是因为当时我们还面临着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过剩的问题,也是因为居民杠杆在当时还较低的事实。目前的情况,GDP一直处在“L”型的底部,很难说通过GDP的上升来被动降杠杆。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条路,就是降低负债总水平。于是顺理成章地,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配套组合拳,包括管住货币总闸门,包括进入2018年之后事实上财政政策的收紧,也包括资管新规落地让银行业资产负债全面回表,总目标都是指向压缩总负债。以上这些措施,解决的是增量问题,也即是抑制新的加杠杆的冲动。但光解决增量问题还不足以导致总杠杆快速下降到合理水平。为什么要快速下降?慢慢搞不行吗?答案是的确不行。以前我们的想法很单纯,觉得控制新的肾上腺素,控制新负债增长,就能靠时间来换空间(靠GDP的增长来降低杠杆水平),后来特朗普把我们打醒了。贸易谈判的核心,就是争取我们解决内部杠杆问题的时间。现在签了第一笔单子,暂时休战。对我们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就成了休战的这段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杠杆降不下来,下一次开战后,可能就是撕心裂肺的痛,谁也不想面对。要加快速度,就只能一并把存量债务的问题也拖出来解决了。如何解决?让一部分资质较差的发债主体先违约。就是领导说「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有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的意思。提前先给你们打好招呼,接下来就是抓时间做爆破。于是我们看到,进入五月以来,违约事件加速爆发,且目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政府也一直保持沉默。有人还在指望政府「走老路」出来救,我说这种想法是「刻舟求剑」,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应该理解了。2018年债券违约事件列表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研究违约事件改变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很多上市公司发债也发不出来。比如作为行业龙头的东方园林,10亿元的债,只有0.5亿认购,基本等同于发债失败。按照国泰君安固收团队的统计,年初至今共有312只信用债发行失败,涉及270家公司,其中128只是在4月份以后发生,占比超过40%。东方园林在发债失败后股价连续暴跌2为什么会违约信用风险已然成为当下中国经济风险暴露最直接的表现。&什么是信用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借钱不还。投资人担心这些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不足以支撑它们偿还债务,且担心它们也融不到新的资金来完成「借新还旧」。从这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违约的两个原因:1)现金流不好,偿债能力差。2)「庞氏」融资链条被切断。第一个方面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它需要偿还的债务,甚至不足以偿还利息。此时,企业唯一能做的事情只剩下「借新还旧」,这在整体金融条件宽松,部分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面临较大的周期波动时,是可行的。先借新还旧,后续现金流转好后再一并偿还。但很遗憾,事实上从乐视的庞氏融资链断裂,到万达变卖资产还债,到今年资管新规的落地,很多场景下的「借新还旧」都明文被管理层禁止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金流不好的企业,信用风险就会集中暴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此次违约的主体,大部分都是民企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们现金流不好,且在融资上也不具备国企的优先优势,最后只能选择违约。而反观国企,很多国企在经过过去几年供给侧改革,如钢铁煤炭这些行业,现金流都非常好。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层当年搞供给侧改革,限产减产提价,让利润往中上游大国企集中,可以说是非常有「先见之明」了,否则当下违约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民营企业。3政府会救吗中国金融市场,包括中国老百姓,做交易的最大逻辑就是赌政府救市,事实上形成了包括「刚兑信仰」、「央妈信仰」等在内的「政府信仰」。所以以前很多机构都喜欢搞垃圾债,高收益债,老百姓坚信政府不会放弃房地产,会继续走老路,把房价搞上去。这一次,恐怕对赌的赔率会显著飙升了。机构还是那些机构,老百姓也还是那些老百姓,但政府已经不是以前的政府。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国际环境早已沧海桑田,变天了!打个贸易战就会让你难受得很,还敢走老路?一个国家的经济均衡,绝不只能看内部,要内外同时均衡。内外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怎么办?米德冲突了解一下。这一次事实上从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开始,领导就已经在为中美博弈做准备,在为这一次的债务违约做准备,都是早就预料到的。这几年,无论是从债务杠杆结构的调整(房价的涨,同步实现了去库存),供给侧改革的坚定推进(黑色商品的涨,同步实现了去产能),还是从最近的金融行业去杠杆(负债端同业的压抑,资产端非标的清理,回表)到实体经济去杠杆(最新的上市公司违约潮),既定目标和战略,从来就没有变过,这背后是一个坚定的有决断力的管理层。赌政府走老路的人,没看懂这些棋局。贸易战一役,中兴事件直接让中国全民反思。我们和美国的差距还很大,高科技,高端制造,才是中国的未来,这一点管理层不会不知道。未来发展技术企业,发展高端制造和服务业,才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能。因此,地产金融还有传统周期行业,某种意义上,都是被清算的对象。没有竞争力,现金流差的,代表传统经济旧动能的企业,让它们违约是自然之举。既是降负债的要求,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不出意外,未来部分中小房地产公司出现违约,政府不救也是完全可能的。要知道,虽然现在很多房地产公司在三四线城市很疯狂,但都是建立在「还能搞就赶紧搞」这样的预期之下的,都知道未来的日子不好过,所以先拼命搞一把。数据来源:WIND,小明研究4有哪些影响如果放到大的棋局和战略里,你就明白,债务违约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远远不止几起信用事件那么简单。从根本上,它将改变市场对风险的认识,是真正意义上打破刚性兑付,「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债务违约潮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抛弃(庞氏)举债发展的老路,实现转型的重要推力。具体来说,债务违约潮的出现,将对以下几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1)有助于降低和稳定宏观杠杆率。从去杠杆到稳杠杆,很重要的含义,不是允许经济重新加杠杆走老路。而是因为去杠杆太猛,会导致需求受到影响,进而伤害GDP的增长。根据杠杆公式,如果分母往下掉,那意味着总负债水平会被动上升,这种因为主动去杠杆导致的被动宏观杠杆率的回升,是要极力避免的。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投资和消费增速,4月份的数据都比较难看。数据来源:WIND,小明研究考虑到此前对外部环境的保守评估,我们提出了从去杠杆到稳杠杆,到扩大内需。但实际上,现在外部环境暂时稳定下来,扩大内需的必要性降低,关注杠杆的必要性提升,这就是黑色商品最近大跌的逻辑。而部分市场主体,因为对赌政府救市,对赌政府「走老路」,因此会抑制不住加杠杆的冲动。而让现金流较差公司违约,会彻底打破这样的「对赌」预期,有助于抑制加杠杆的冲动。债务违约本身也可以看做一种债务减记,分子降低,有助于降杠杆。目前的宏观杠杆水平仍然较高,社会融资增速仍然高于名义GDP,在二者收敛的过程中,出现部分企业的违约潮,有助于加速这一进程。社融与GDP增速正在收敛来源:WIND,小明研究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国企债务违约潮来袭 债转股能化解风险吗?_第一财经
国企债务违约潮来袭 债转股能化解风险吗?
第一财经APP徐燕燕 07:33
近日,接二连三的央企、地方国企债务违约,连续重击&风雨飘摇&的信用债市场。
在宏观经济下行、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集中于中上游、重资产、周期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其盈利情况或许比民企还要差,诸多虚高的国企评级可能面临系统性下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中国企业债务水平过高,正在推升经济风险。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告诉第一财经,国家发改委确实已经要求地方发改委去排查企业债的潜在风险。这样做的目的是未雨绸缪,为风险做好预案。
债务违约将如何处置,也成为摆在监管者和投资人面前的难题。根据已经违约企业的债务重组方案,减债、债转股等均有被提及。
在市场人士看来,债市投资者之复杂,决定了任何一种办法都面临重重困难。不过,如今的诸多风险也为债转股进程打开了局面。如果某个发行人债转股成功,显然有利于降低相应的债务违约风险。但对不少债券持有人来说,这样的安排仍是不可承受之重。
国企债务违约频繁
债务违约的风险已经从民企蔓延至国企及央企子公司。
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显著差于民营企业,国企集中于中上游、重资产、周期行业,盈利情况堪忧。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物资&)周一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规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下滑,正在对下一步改革脱困措施及债务偿付安排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公司申请相关债务融资工具于日上午开始暂停交易。
公告显示,公司发行且尚在存续期的债务融资工具有9期,合计规模为168亿元,最早兑付的&15铁物资SCP004&,到期兑付日为日。
中铁物资的主要股东为中铁物资总公司,持股比例为96.40%,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是典型的央企子公司。主营业务为铁路物资供应服务业务和大宗商品贸易及生产性服务业务。
国信证券宏观固收团队的一份研报称,此前银行间暂停交易的情况少见,估计此次中铁物资债券集体暂停交易是公司有重大事项公布,此次暂停交易并不等于债券违约,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可能性不低。
不过,近年来该公司业务规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下滑却是事实。201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惨淡,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5.64%和56.03%。
就在几天前的4月8日,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煤华昱&)6亿元短融,由于发行人未能在兑付日筹措足额偿付资金,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该债券为&15华昱CP001&,发行期限1年,票面利率6.3%。
值得注意的是,中煤华昱还有存续期内的应付债券38.5亿元,其中15亿元和23.5亿元先后在2016年、2017年到期。
4月5日,地方国企东北特钢第一期10亿元超短融(15东特钢S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该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受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影响,公司近期销售压力很大,库存商品增加,销售回款不及时。
更早之前,国企保定天威、央企二重集团、中钢股份先后发生债券违约。
吴亚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央企、国企打破刚性兑付对整个债券市场而言并非坏事,高杠杆背景下,不破不立,&杠杆怎么降?只有这样,市场上一些劣质企业才能出清。&
明明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僵尸企业大战&序幕拉开,诸多虚高的国企评级或将系统性下调,从隐含评级上看,即便是高等级的央企属性公司,市场对其真实的信用资质评价分化也相当严重,一些自身偿债能力差、与母公司主营业务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央企子公司,未来可能成为评级下调的重灾区。
本月已弃发债券178亿元
央企、地方国企接二连三地&倒下&,对整个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体现在对投资者信心的撼动上。近期,超乎寻常规模的债券取消发行,就反映出投资人对债市的担忧。
上海清算所网站显示,4月12日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取消发行第二期15亿元短期融资券。此次短融发行金额为15亿元,发行期限为365天,原定于4月11日发行。
截至12日,本月中国企业至少有18只债券共178亿元取消发行,债券类型包括了超短融、短融和中票。3月就有62家企业取消448亿元的债券发行计划,规模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
这里面不乏北方水泥、西南水泥、阳泉煤业等&高危行业&的企业。大部分债券取消发行的原因是&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在原协商利率区间内认购不足&。
周小川在近日的一次讲话中警告,中国企业债务水平过高,正在推升经济风险。
跟债券市场相关的各个监管方,也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内鸣响&警钟&。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企业债监管部门国家发改委近期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发行人、承销商及各地发改委等开展企业债券本息的兑付风险排查工作,并加强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工作。
吴亚平告诉记者,发改委确实已经要求地方发改委去排查企业债的潜在风险,目前结果还未知晓。这样做确实是未雨绸缪,为风险做好预案,&如果出现区域性风险,区域债券发行上就要加以控制;如果出现行业性的问题,针对该行业也要从紧。&
债转股有望用于风险应对
违约债券如何处置,成为摆在监管者和投资人面前的难题。
根据已经违约企业的债务重组方案,减债、债转股等均有被提及。有分析认为,本次中铁物资的案例或将成为债转股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如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所言,如果某个发行人债转股成功,有利于降低相应违约风险。
4月7日,之前违约的中钢集团600亿债务重组方案已上报国资委、银监会,并等待国务院批复。据报道,该方案涉及与几十家银行协商达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
明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参考中钢集团的方案,对于中铁物资相关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交易的举措,考虑其国资背景以及短期债务承压,未来的处置路径或是进行债转股等债务重组。
&债券投资人的债转股比银行业的难度更大,债券持有人很丰富,像之前有很多货币市场基金也持有了大量公募债,假设基金公司和债务人去谈,肯定比银行更弱势。&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投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实际上,以上任何一种方法都非常难,目前行业内没有系统性的处置办法,&首先,谁都不愿意减债;转股的话,我们做固定收益的债券怎么转成股票,转成股票怎么退出?没有流动性。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只能尽量规避风险,从选债的层面,大家现在对信用债都比较谨慎。&
吴亚平认为,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债权人,对它们而言,债权变股权,变为一个长期投资,要靠投资收益获利,短期内或许愿意这样做,&银行可以成立资管公司,或者股权类的投资机构,让每家银行自己采取可行的方式,自行剥离。&
明明表示,从宏观上看,债转股将是供给侧改革元年托底系统性信用风险不爆发的必要债务重组方案,但是从具体案例上看,债转股进展的时间、流程等对债券持有人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就本次中铁物资案例来看,将会成为债转股进程的标志性事件,未来有效解决的可能性很大,不过是否能以一推三还待观察。&明明说。
还没有账号债市违约潮来袭 央企国企“不坏金身”终结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丹东港债务违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