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京国投集团董事长长什么级别

  《甘肃西北化工贱卖国有资产必须严肃查处》  2012年,在甘肃电投入主西北化工之前,西北化工先后把陇神药业、40亩黄金土地、1489.06万股国泰君安股权、陇达期货71.8%的股权等多项资产以各种借口贱卖转让。这里以陇神药业为例做个剖析。2001年1月,西北化工投入400万元与甘肃省食品总公司共同组建兰州陇神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陇神药业),该公司注册资本为750万元,西北化工持股比例为53.33%,主要从事斑龙胶囊酸枣仁油滴丸、元胡止痛滴丸等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当年10月,西北化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动用募集资金7250万元对陇神药业增资扩股的议案,持股比例上升至95.63%。公司还宣布与香港药物研究院展开合作,共同组建医药产业园,以现金投入,占75%的股份;香港药物研究院以无形资产和现金投入,占25%的股份。日,甘肃省国资委下发人事任免文件,决定由杨建忠接替杨德茂担任永新集团董事长。就在杨建忠上任后4个月(2005年10月),同样来自金川医院的康海军便接替文立新担任陇神戎发的董事长、总经理。2005年11月,西北化工决定将持有的陇神药业95.63%的股权转让给永新集团,交易价仅3672万元。对于转让原因,西北化工的解释是贯彻执行公司年初制定的 “收缩战线、突出主营”战略思路;其次,陇神药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关键的是,西北化工口中的这家连年亏损的公司,一到永新集团手中后便犹如脱胎换骨,营业收入连年翻番,由2005年的不到400万元飙升到2010年的近7000万元,增长近20倍。日,陇神戎发经审计净资产值为3100.9万元,以1.24∶1的比例整体折股变更为股份公司,也就是说入股价是每股1.24元.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权63.175%,其余股权分归34名自然人所有。在这过程中,据说永新集团的高层和甘肃国资委领导的亲属和关系户位列自然人股东之列,这属于什么性质的投资,合规吗?从西北化工手中接手国泰君安股权的国芳百盛是何方神圣?西北化工老厂区的40亩土地的开发商是谁?与永新集团的高层和甘肃国资委的某些领导是什么关系?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   人民网  《困难国企的老总坐奥迪A6L是不是超标了?》   网友: 匿名 (110.88.23.*)
13:07 已回复   甘肃三毛实业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该公司连年亏损,但是公司的董事长还乘用奥迪A6L这种高档车,职工的养老保险都没缴纳,公司高管的良知何在?困难地区的一家困难国企的老总坐奥迪A6L是不是超标了?2011年公司年报披露业务招待费实际支出148万元,2012年报披露的业务招待费126万元。平均每天接近4000元的招待费,每周都要吃掉公司一个普通员工一年的年薪,他们的良心何在?   官方回复 回复单位: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办公室
13:18   人民网网友:  您好!您给省委王书记反映兰州三毛实业公司领导超标配车等问题的留言已收悉,省政府国资委高度重视,按照省委领导的批示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针对您反映的问题,经调查核实:兰州三毛实业股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历年年度报告内容均经过严格的财务审计并公开披露;该公司目前有两辆奥迪车,分别购置于2008年5月和2012年1月,主要用于商务接待和公务乘用;由于历史原因,1998年以前拖欠了部分社保资金,之后未有拖欠现象发生,历史拖欠的职工养老保险不影响职工正常退休。  省政府国资委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督促省属国有企业厉行节约、勤俭办厂,切实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关于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问题,最近国务院国资委、中央纪委等部门正在共同研究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届时,我们将参照制定省属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省属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  感谢您宝贵的留言建议。  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办公室  日  链接:http://liuyan.people.com.cn/viewthread.php?tid=2108997&extra=page%3D10  《困难国企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岂能不了了之?》  网友: 匿名 (111.142.72.*)
11:54  7月16日,甘肃国资委在人民网上就兰州三毛实业有限公司高层超标准配备车辆一事做了回复。这个回复很难让人信服。据掌握的情况,三毛实业有限公司这家困难企业除了2辆奥迪轿车外,还配有多辆排量1.8以上的豪华公务车。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资委2012年年二月十三日印发了《国企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有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范职务消费,不得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豪华装饰办公场所,或者在企业发生亏损期间,购买、更换公务车辆、装修办公室、添置高档办公用品。不得超标准报销差旅费、车辆交通费、通信费、出国考察费和业务招待费。三毛实业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显然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甘肃国资委的纪检监察部门认真追查这些豪华车辆的购置和使用中有没有违纪违规的行为,查实企业负责人的纪律责任。给职工和社会公众一个交待。  链接:http://liuyan.people.com.cn/viewthread.php?tid=2137205&extra=page%3D5  《岂能虚构和扩大了招商项目的资产标的?》   网友: 匿名 (111.142.72.*)
12:06  日,按照省政府国资委促进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工作要求,兰州三毛集团向社会一揽子推介了7个招商项目。项目之一是拟在兰州新区购置500亩土地,对600万米毛精纺面料生产线搬迁升级改造。推介项目之六是对兰棉公司出城入园搬迁项目实施后老厂区余留的225亩土地进行商业开发。  三毛集团公司自身根本就没有所谓600万米毛精纺生产线,何来的改造升级之说?三毛集团公司在兰州城里最多也就100多亩土地,招商公告中凭空增加的100多亩工业用地来自何方?三毛集团做为国有企业,岂能虚构和扩大了招商项目的资产标的?请刘省长过问此事,并责成甘肃国资委及时纠错并澄清事实。  链接:http://liuyan.people.com.cn/viewthread.php?tid=2137223&extra=page%3D3  甘肃三毛集团涉嫌利用上市公司资产虚假招商引资  发表于 14:00:48   日,甘肃三毛集团公司向社会发布了一则招商引资公告。一揽子推介了7个项目。项目之一是拟在兰州新区购置500亩土地,对现有600万米毛精纺面料生产线搬迁升级改造。推介项目之六通过招商引资,对兰棉公司出城入园搬迁项目实施后老厂区余留的85亩土地和公司老厂区140亩土地进行商业开发。  兰州三毛实业有限公司是三毛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同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简称 三毛派神,代码0007779)。本人是三毛派神的股东。通过多方求证,发现三毛集团公司在兰州根本就没有600万米毛精纺面料生产线,也没有225亩土地。唯一可以解释的是所谓的600万米毛精纺面料生产线是三毛派神这家公司的,225亩土地也包含了三毛派神114工业用地。我们质询了三毛派神管理层,管理层明确答复,公司没有授权三毛集团发布招商引资公告,三毛集团的招商引资与公司没有关联关系。  我们注意到,三毛派神近年来由于市场竟争激烈,毛纺主营业务长期亏损,己连续9年没有分红。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三毛集团还要在新区上马600万米毛精纺面料生产线,与子公司三毛派神展开同业竟争!这岂不是要置三毛派神于死地?更有甚者,三毛集团无视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将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土地向社会推介招商引资。因为三毛集团这一系列违规操作,给市场传达了相当混乱并且相当负面消息,导致了三毛派神的股价大幅下挫,中小投资者因此蒙受了重大损失。甘肃三毛集团存在涉嫌利用上市公司资产虚假招商引资的情形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请王书记、刘省长过问此事,采取措施及时纠错,并赔偿中小投资者的损失!甘肃在资本市场上亏欠中小投资者太多了。举个例子,甘肃电投借壳上市后,就呈现一副衰象,股价一路下行,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国有资产也大幅减值。这种双亏的重组是谁操刀的?在我国上市公司众多,各省都有1-2个能叫得响、成长性极佳、有代表性、具有领头羊作用的上市公司,但惟独甘肃没有,甘肃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用“奄奄一息”来形容是相当恰当。为什么会这样,甘肃国资委必须深刻反思。提请甘肃有部门好好看一下国内知名网站上的一张帖子---《甘肃国企重组改制乱象横生》。  链接: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  《甘肃国资委不做为、乱做为必须严肃查处 》  尊敬的王三运书记:  很高兴的看到日前您在《网民留言专报》上作出批示:“网民反映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基层的涉及群众具体的问题、建议。群众利益无小事,连小事都解决不了,何谈其它,要重视并告基层各相关方面,认真负责地办理,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合理的要求创造条件解决。”  近期,人民网等媒体相继刊载了若干反映甘肃国资委监管不严,省属企业在重组改制过程中严重违法违规,造成国有资产大幅流失的帖子。诸如反映兰州三毛集团涉嫌利用上市公司资产虚构标的虚假招商,管理层违规超标购买小轿车;西北化工在甘肃电投入主前以各种借口贱卖转让陇神药业、国泰君安股权、陇达期货71.8%的股权以及40亩黄金土地;亚盛集团通过资本腾挪,导致甘肃中天的8512万元职工资本凭空消失。网络上有一张《甘肃国企重组改制乱象横生》的帖子,内里述及的事件让人触目惊心。甘肃省属企业出现这么多问题,做为主管部门的甘肃国资委难脱干系。据说被西北化工贱卖转让的陇神药业随后的增资扩股中,多位甘肃国资委领导的亲属(关系人)以不正当的渠道和低廉的价格获得股权,成为陇神药业的33位自然人股东。还有被西北化工贱卖土地的开发商与甘肃国资委高层关系密切,暗地里有利益输送之嫌。请王书记在百忙中组织相关部门,对媒体所反映有关甘肃国资委不做为、乱做为的问题一一核查,并督促甘肃国资委向公众做出正面回答。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  《甘肃大禹节水靠骗从无到有致国资大幅流失》  21世纪初国企改制潮汹涌,国有资产打包给私人的现象并不鲜见,但像大禹节水这样明目张胆贱买国资的情形还是比较令人震惊的。而将一场体制改革与“骗取”国际资助项目结合得如此紧密,也许只有大禹节水才能得到。  改制涉嫌国资流失  与许多创业板公司上市前靠租办公场所不同,大禹节水尽管身处并不富裕的酒泉市,但上市前几年就有着自己独立的办公楼和车间,而且办公楼无论在设计方面还是装修方面都颇显豪华。  这是一家脱胎于国有企业且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公司。追溯大禹节水的历史,不得不提到酒泉地区节水灌溉材料厂。1999年10月,甘肃省酒泉地区经贸委批准设立全民所有制企业酒泉地区节水灌溉材料厂,注册资本490 万元。  王栋最终能获得大禹节水控制权,源于2003年甘肃酒泉市的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制变为民营企业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大禹公司在改制过程中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一个让业界无法理解的事实是,王栋当初怎么就能以区区99.46万元买到两个月后作价几百万元甚至日后作价几十亿元的资产。  日,酒泉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与王栋签署《酒泉地区节水灌溉材料厂产权转让协议》,约定将节水材料厂经评估后的净资产-21.01万元,以99.4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王栋。同年8月酒泉市国土资源局肃州分局对参与改制的“酒国用[2001]字第0053号”土地使用权换发了“酒国用[2003]第0343号”土地使用权证,土地使用权人为王栋。  一个令人不解的事实是,获得上述地块两个月后,王栋将该地皮作价249万元出资设立新公司禹王公司,这表明,同一块地皮,改制时仅作价32.62万元,两个月后就变为249万元。  更为蹊跷的是,一年以后,也就是日,该块地皮评估值又变成726万元,增值22倍,如此大幅的增值让人不得不怀疑改制时的国资贱卖。虽然大禹节水保荐人对此表示,市场价格与国土出让金是两码事,但对出让金的标准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  《投资者报》就此事咨询北京一名参与过国企私化改制的专家,该专家认为,仅这块地的出让程序就存在违规。不但没有经过招挂拍程序,而且该块地并不属于节水材料厂。  对此,大禹节水招股书中有这样的介绍:2003年改制时整体转让给王栋的“酒国用[2003]第0343 号”土地使用权,原系酒泉金石陶瓷厂占用的土地。  招股书还提到,1999年酒泉地区节水灌溉材料厂成立时由酒泉市政府将该宗土地划拨给节水材料厂并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证,原酒泉金石陶瓷厂以该地块上的房屋建筑物、管道沟槽及部分设备抵押向中国农业银行(2.62,-0.01,-0.38%)酒泉地区分行贷款300万元,该笔贷款于2000年作为不良资产被剥离到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有股市 “打假斗士”之称的夏草也认为,这段话恰恰证明2000年节水材料厂用这块地出资设立酒泉大禹属于违规。因为这块地根本就不是大禹的资产,而是另外一个企业酒泉金石陶瓷厂的用地。而且,节水材料厂长期无偿占用其他企业的资产,而在改制时并没有将这些资产列入改制范围,更不能将其土地列入改制范围。  日,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将该部分资产通过甘肃雄关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最终大禹节水以80万元竞拍获得该资产,并作为账外资产管理。公司设立时,将该部分账外管理的资产纳入评估范围,资产账面值为576.58万元。  日该公司就改制为股份公司,这时净资产由一年前的-21万元变成2383万元。资产增值之快令人咋舌。  虚假增资获得国际项目  对于这次改制,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当年节水材料厂为何要在政府支持下拿地设立酒泉大禹?这就引出了大禹节水另一件大事,也引出这场改制的目的,即骗取上亿元日本银行业优惠贷款节水项目。  大禹节水上市前靠什么赚钱,为什么能这么赚钱或者说为什么能登陆创业板?对此,酒泉当地水务研究人士王小平对《投资者报》表示:“公司在该领域获得收益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当年拿到了日本银行业资助的大型节水项目。也正是该项目,促使大禹节水改制后业绩的爆发式增长。”  大禹公司负责人也证实,早在2003年,借助国家对节水行业的政策支持,大禹节水参与了日本银行业与政府合作的节水工程治理项目,由日本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大禹节水从中获得了1亿元的工程订单,其中,仅甘肃本地的工程量就达8000多万元。  如果凭自己的实业获得这一资助项目,当然无可厚非,甚至值得称道,但事实却是,大禹节水当时如果仅若凭自身实力和业务能力根本拿不到这一项目,最终还是靠当地政府施以援手才获得。  当时政府是如何在关键时刻拉公司一把的呢?  据了解,当时国家正利用外国银行贷款资金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等国外农业贷款工程项目,要想参与这些项目的投标,公司注册资金必须达到2000万元以上,但当时大禹节水的前身酒泉大禹的注册资金达不到这一要求,于是当地政府出手改变这一现状。  日,酒泉大禹股东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原先的1158万元增加到2158 万元,同时变更公司名称为“酒泉大禹节水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但从增资过程看,政府和企业玩了一个增资把戏。  从形式上看,此次增资是股东节水材料厂以现金方式增资1000万元,实际情况却是由酒泉市政府协调资金1000万元,并通过节水材料厂对酒泉大禹增资,节水材料厂因此在酒泉市政府的支持下拿了三块地设立酒泉大禹,这就是大禹公司后来改制的原因。  但到日,酒泉市政府收回了其通过节水材料厂对酒泉大禹1000万元的增资。不但现金增资只走个形式,而且通过节水材料厂的增资也是虚假增资,当时这三块地的性质都是国拨,实际上是虚假出资,因为这三块地根本不属于节水材料厂,而是属于另外一个企业酒泉金石陶瓷厂的用地。  甘肃为什么发展缓慢,甘肃的国企为什么一家家的倒下?甘肃国资委,你是不是应该站出来解释一下!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  《甘肃西北化工贱卖国有资产必须严肃查处》  2012年,在甘肃电投入主西北化工之前,西北化工先后把陇神药业、40亩黄金土地、1489.06万股国泰君安股权、陇达期货71.8%的股权等多项资产以各种借口贱卖转让。这里以陇神药业为例做个剖析。2001年1月,西北化工投入400万元与甘肃省食品总公司共同组建兰州陇神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陇神药业),该公司注册资本为750万元,西北化工持股比例为53.33%,主要从事斑龙胶囊酸枣仁油滴丸、元胡止痛滴丸等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当年10月,西北化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动用募集资金7250万元对陇神药业增资扩股的议案,持股比例上升至95.63%。公司还宣布与香港药物研究院展开合作,共同组建医药产业园,以现金投入,占75%的股份;香港药物研究院以无形资产和现金投入,占25%的股份。日,甘肃省国资委下发人事任免文件,决定由杨建忠接替杨德茂担任永新集团董事长。就在杨建忠上任后4个月(2005年10月),同样来自金川医院的康海军便接替文立新担任陇神戎发的董事长、总经理。2005年11月,西北化工决定将持有的陇神药业95.63%的股权转让给永新集团,交易价仅3672万元。对于转让原因,西北化工的解释是贯彻执行公司年初制定的 “收缩战线、突出主营”战略思路;其次,陇神药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关键的是,西北化工口中的这家连年亏损的公司,一到永新集团手中后便犹如脱胎换骨,营业收入连年翻番,由2005年的不到400万元飙升到2010年的近7000万元,增长近20倍。日,陇神戎发经审计净资产值为3100.9万元,以1.24∶1的比例整体折股变更为股份公司,也就是说入股价是每股1.24元.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权63.175%,其余股权分归34名自然人所有。在这过程中,据说永新集团的高层和甘肃国资委领导的亲属和关系户位列自然人股东之列,这属于什么性质的投资,合规吗?从西北化工手中接手国泰君安股权的国芳百盛是何方神圣?西北化工老厂区的40亩土地的开发商是谁?与永新集团的高层和甘肃国资委的某些领导是什么关系?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  《甘肃国资委应该面壁反思》  甘肃做为资源大省,国有资产证券化相当低,在国内所有省市当中处于垫底状态。早在2010年,甘肃省国资委的领导就在大会小会上就提出按照“辅导申报一批,改制培育一批,规划发展一批”的思路,用三年时间力推甘肃稀土、白银集团、华煤集团、陇能电投、金川科技、兰石集团、兰州电机、窑街煤电8户企业首发上市或借壳上市。现在三年的期限过去了,8家企业哪一家上市了?近年来,甘肃国资委主导的重组或是资产注入,每一次都要被市场提出深度置疑,比如西北化工在甘肃电投入组之前,先后把陇神药业、40亩黄金土地、1489.06万股国泰君安股权、陇达期货71.8%的股权等多项资产以各种借口剥离转让,比如靖煤集团注入上市公司的5座矿井中,有2座服务年限均不足3年的矿井明显属于不良资产。市场上对甘肃以劣充优、以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来粉饰自己政绩的事件反响强烈,相关媒体也多次给予暴光。甘肃国资委控股上市公司层级低、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的局面多年来没有明显改观,融资难、收购兼并活跃程度低,部分国资控股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压力。为什么甘肃会被资本市场边缘化?为何甘肃境内的大部份上市公司基本丧失了融资功能?为何社会资本迟迟不敢大幅流入甘肃?甘肃国资委是不是应该好好面壁反思一下?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6次 发图: | 更多
  凤凰网  《甘肃国资委不做为、乱做为必须严肃查处》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  《甘肃中天的职工权益被严重侵占》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  《甘肃国资委应该面壁反思》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  新华网  《甘肃大禹节水靠骗从无到有致国资大幅流失》  http://forum.home.news.cn/post/viewPostSingle.do?id=  《甘肃中天职工权益谁来保护?》  http://forum.home.news.cn/post/viewPostSingle.do?id=  凯迪网  〈甘肃苦不苦〉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253754  〈兰州新区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唐山曹妃甸工业区 ?〉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237204  〈围观甘肃上演的“坑爹”大戏〉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222115  〈强烈要求证监会对甘肃宏良皮业实施财务检查〉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190028  〈甘肃国企重组改制乱象横生〉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130612  〈甘肃华龙证券随意糟蹋基民血汗钱,天理何在?!〉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082426  〈马艾武其人其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3&id=8879603  〈甘肃国资委马主任其人其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748728  〈甘肃国资委-----请放下屠刀停止坑杀中小投资者〉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741609  〈马艾武是不是应该站出来澄清一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739951  〈敦请三毛派神和西北化工两家国企公开职务消费情况〉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701957  〈甘肃大禹节水靠骗从无到有致国资大幅流失〉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416035  〈甘肃中天职工权益被严重侵占〉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411486  〈甘肃要有“输不起”的危机感〉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408611  〈投资者猛烈“炮轰”甘肃三毛派神〉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342777  〈甘肃三毛集团涉嫌利用上市公司资产虚假招商引资〉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25&id=9331321  〈强烈谴责甘肃兰州三毛实业有限公司隐瞒重大事项〉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321781  〈甘肃兰洽会又要放卫星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293374  〈火速围观甘肃某上市公司高管的“坑爹”表演〉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9288560   马艾武,男,汉族,1954年生,陕西延川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经济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   马艾武,男,汉族,1954年生,陕西延川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经济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   现任甘肃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ce37e83e7.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ae.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254d1c43167fdd2d5ef.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ed33bfc36.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254a75b202c685fb707.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bdbce8ef.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7d96fe3ba.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b1d7c18f1.bmp[/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91967f6abe2d90c8799.jpg[/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920f078f9cfe51d9828.bmp[/img]  [img]http://bbs-static.gscn.com.cn/month_918cec1c80d5bdc5ab8.jpg[/img]
  说的真够复杂繁琐的,我觉得关于国有资产这种庞大的经济体,结构繁复,我们是看不明白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具体做法的,特别是甘肃国有资产,比较贫困的大西北,经济实体就在边缘,这很正常,甘肃省国资委的做法应该是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要求的!
  要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既要防止国有资产出现流失,又要保证国有企业能够按照市场秩序活跃于市场之中。
  甘肃国资委的所做所为,人神共愤,不彻查,天理难容!  http://bbs.gscn.com.cn/viewthread.php?tid=691141&extra=&page=1
  王三运书记----不要放空炮!  尊敬的王书记:  很长一段时间来,针对甘肃国资委监管不严,省属企业在重组改制过程中严重违法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一些网民多次在人民网上给省上领导留言提出质询,但是,甘肃国资委始终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王书记2013年以来先后8次对网民留言进行批示,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要重视,并认真负责地办理网民的留言,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合理的要求创造条件解决。不敷衍、不拖拉、不推诿,即知即改、立说立行,从建章立制上着手整改是省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总要求,甘肃国资委为何迟迟不能直面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回应?请王书记百忙中过问此事,组织相关部门对网民在地方留言板上涉及甘肃国资委的系列留言问题逐一核查,并督促甘肃国资委向公众做出正面回答。  http://bbs.gscn.com.cn/viewthread.php?tid=684021&extra=   马艾武,男,汉族,1954年生,陕西延川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经济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   现任甘肃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2年,在甘肃电投入主西北化工之前,西北化工先后把陇神药业、40亩黄金土地、1489.06万股国泰君安股权、陇达期货71.8%的股权等多项资产以各种借口贱卖转让。这里以陇神药业为例做个剖析。2001年1月,西北化工投入400万元与甘肃省食品总公司共同组建兰州陇神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陇神药业),该公司注册资本为750万元,西北化工持股比例为53.33%,主要从事斑龙胶囊酸枣仁油滴丸、元胡止痛滴丸等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当年10月,西北化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动用募集资金7250万元对陇神药业增资扩股的议案,持股比例上升至95.63%。公司还宣布与香港药物研究院展开合作,共同组建医药产业园,以现金投入,占75%的股份;香港药物研究院以无形资产和现金投入,占25%的股份。日,甘肃省国资委下发人事任免文件,决定由杨建忠接替杨德茂担任永新集团董事长。就在杨建忠上任后4个月(2005年10月),同样来自金川医院的康海军便接替文立新担任陇神戎发的董事长、总经理。2005年11月,西北化工决定将持有的陇神药业95.63%的股权转让给永新集团,交易价仅3672万元。对于转让原因,西北化工的解释是贯彻执行公司年初制定的 “收缩战线、突出主营”战略思路;其次,陇神药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关键的是,西北化工口中的这家连年亏损的公司,一到永新集团手中后便犹如脱胎换骨,营业收入连年翻番,由2005年的不到400万元飙升到2010年的近7000万元,增长近20倍。日,陇神戎发经审计净资产值为3100.9万元,以1.24∶1的比例整体折股变更为股份公司,也就是说入股价是每股1.24元.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权63.175%,其余股权分归34名自然人所有。在这过程中,据说永新集团的高层和甘肃国资委领导的亲属和关系户位列自然人股东之列,这属于什么性质的投资,合规吗?从西北化工手中接手国泰君安股权的国芳百盛是何方神圣?西北化工老厂区的40亩土地的开发商是谁?与永新集团的高层和甘肃国资委的某些领导是什么关系?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作为一级政府,违逆天之道,一边坑蒙拐骗损不足,一边官员尸位,敛财误事却不知有过不知有耻,仍在那儿振振有辞津津乐道跨越式发展,夫复何言?来一个坑一个,来一双杀一对。谁敢入陇.
  请问,时至今日,甘肃国资委为何不敢公开回复群众的质疑?   人民网再次质询西北化工资产重组致国有资产流失  匿名网友   09:00   省属国企西北化工资产重组整合过程中,旗下的陇神药业、国泰君安、陇达期货、100多亩土地等优质资产先后以各种理由超低价格转让。接着,甘肃国资委领导的亲属(关系人)以非正常渠道和低廉的价格参与陇神药业增资扩股,成为陇神药业的34位自然人股东。在这一系列股权转让变更过程中,国有资产悄然流失了。此事必须严查!  http://liuyan.people.com.cn/thread.php?tid=2190182&fid=594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根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中央第一巡视组向甘肃省反馈巡视情况。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杨松指出,甘肃省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交通领域及一些地区腐败问题反映突出;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对国家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骗取套取、挤占挪用、私存私放等问题时有发生;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问责偏于宽软。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3月至5月,中央巡视组对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常规巡视,对科技部、中粮集团、复旦大学开展了专项巡视。近期,中央巡视组将陆续向上述地区、单位委(组)反馈巡视意见。  7月5日,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杨松、副组长李宏向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传达了
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反馈了巡视情况;7月6日,杨松代表巡视组向甘肃省领导班子进行了反馈,王三运主持会议并作了表态发言。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日至5月27日,中央第一巡视组对甘肃省进行了巡视。中央巡视组认真贯彻落实
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坚持“四个着力”,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广泛开展个别谈话,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阅有关资料,深入了解情况,顺利完成了巡视任务。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了巡视情况汇报,并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报告了有关情况。  杨松指出,甘肃省领导班子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风廉政建设各项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巡视中干部群众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交通领域及一些地区腐败问题反映突出;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对国家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骗取套取、挤占挪用、私存私放等问题时有发生;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问责偏于宽软。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形式主义仍表现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多占住房、违规购置使用超标车,个别单位违规超标建设办公楼。在执行组织纪律和选人用人方面,用人视野不宽,执行干部政策法规不严格,清理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不到位,有的组工干部组织观念不强。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处理。
  请问,时至今日,甘肃国资委为何不敢公开回复群众的质疑?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根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中央第一巡视组向甘肃省反馈巡视情况。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杨松指出,甘肃省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交通领域及一些地区腐败问题反映突出;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对国家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骗取套取、挤占挪用、私存私放等问题时有发生;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问责偏于宽软。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3月至5月,中央巡视组对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常规巡视,对科技部、中粮集团、复旦大学开展了专项巡视。近期,中央巡视组将陆续向上述地区、单位委(组)反馈巡视意见。  7月5日,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杨松、副组长李宏向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传达了
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反馈了巡视情况;7月6日,杨松代表巡视组向甘肃省领导班子进行了反馈,王三运主持会议并作了表态发言。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日至5月27日,中央第一巡视组对甘肃省进行了巡视。中央巡视组认真贯彻落实
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坚持“四个着力”,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广泛开展个别谈话,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阅有关资料,深入了解情况,顺利完成了巡视任务。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了巡视情况汇报,并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报告了有关情况。  杨松指出,甘肃省领导班子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风廉政建设各项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巡视中干部群众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交通领域及一些地区腐败问题反映突出;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对国家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骗取套取、挤占挪用、私存私放等问题时有发生;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问责偏于宽软。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形式主义仍表现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多占住房、违规购置使用超标车,个别单位违规超标建设办公楼。在执行组织纪律和选人用人方面,用人视野不宽,执行干部政策法规不严格,清理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不到位,有的组工干部组织观念不强。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处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作为一级政府,违逆天之道,一边坑蒙拐骗损不足,一边官员尸位,敛财误事却不知有过不知有耻,仍在那儿振振有辞津津乐道跨越式发展,夫复何言?来一个坑一个,来一双杀一对。谁敢入陇..  甘肃为什么发展缓慢,甘肃的国企为什么一家家的倒下?甘肃国资委,你是不是应该站出来解释一下!   不彻查,天理难容!   中央第三轮、今年第一轮巡视工作已经结束,巡视甘肃的第一巡视组率先向巡视单位反馈情况,再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杨松指出了甘肃省存在的八大问题:(1)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交通领域及一些地区腐败问题反映突出;(2)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3)对国家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骗取套取、挤占挪用、私存私放等问题时有发生;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4)纪检监察机关执纪问责偏于宽软;(4)一些领导干部多占住房、违规购置使用超标车;(5)个别单位违规超标建设办公楼;(6)用人视野不宽,执行干部政策法规不严格;(7)清理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不到位;(8)有的组工干部组织观念不强。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处理。   甘肃省存在的问题与以前被巡视的省份没有太大的区别,三个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一是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交通领域腐败问题反映突出,这说明在省属国有企业存在很大的腐败问题,比其他省份更加严重。二是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并不奇怪,而被巡视组指出重大工程损失巨大可能还是第一次,着实让公众惊讶,这个巨大是多少?三是有的组工干部组织观念不强。在反馈意见当中,专门把组工干部拎出来,列为一大问题,在中央巡视中还不多见。这一点显然与用人视野不宽、执行干部政策法规不严格和清理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不到位密切相关。执行干部政策不严也好,清理领导干部兼职不到位也罢,还有超职级配备干部,问题自然都出现在组工干部身上。  从第二轮巡视工作看,十个被巡视单位都发现了老虎,第三轮巡视工作能不能达到第二轮的巡视效果,公众在试目以待。现在看来,第一个反馈意见的巡视组传来好消息,“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处理”。这是发现老虎的标准说法。“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这里的领导干部显然特指省级领导干部,因为中央巡视的重点是省级领导班子。“已按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处理”,再次证明这些被发现问题线索的领导干部属于中管干部,这属于省一级。按照巡视规则,厅局级领导干部问题一般移交省里处理,也用不着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处理。综合起来看,在甘肃省发现的老虎,应该与国有企业资产的处理、矿产资源的处理、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造成巨大损失等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相关。   腾笼换鸟”是马艾武喊了几年的口号,这下好了,把自己换进了笼子里,报应!!!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
  甘肃纪委称兰州市长手表为假表 媒体人:你妹才信!    就网传“兰州市长袁占亭疑戴名表”涉嫌腐败的问题,甘肃省纪委予以否认说,三款名表均为其本人购买。  媒体援引说,甘肃省纪委回应人民网表示:“网上出现相关贴文和图片后,甘肃省纪委密切关注,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谈话了解、询问证人、行业资深人士辨认甄别、专业机构认证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  “经查:袁占亭同志佩戴过黑色雷达机械陶瓷表、欧米茄仿表、西铁城光动能表,上述三款名表均为其本人购买。其中价格最高的是黑色雷达机械陶瓷表,目前市场价格人民币25100元。 ”  甘肃省纪委还表示:“疑指袁占亭曾佩戴过其他名表,缺乏有效证据。”  中国网络揭露官员贪腐违纪一览表  近期,有网友报料称甘肃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至少佩戴过五块手表,包括价值20多万元的江诗丹顿、15万元的镶钻欧米笳等名表,并在网上配发了袁占亭出席公开活动佩戴天价表的照片。  市长戴假表这一消息引起中国网民和媒体的热议。  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同时兼任兰州新区管委会筹委会主任。兰州新区为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单项目民间承诺投资高达220亿元,因半年内计划推移700余座山而被当地人称为“愚公移山”工程。
  [b][color=Red]甘肃马大炮入“笼”倒计时:10[/color][/b]
  路过!  
  甘肃资本市场再爆丑闻——定增潜规则   导语:尽管酒钢宏兴股价较增发价“深套”,100%投入其中的理财产品居然到期依然能享有6%的收益!虽然谜底尚未揭晓,但至少逻辑就是如此——“投桃报李”的背后,总要有人吞食“定增潜规则”结下的苦果。酒钢宏兴定增推出时,就被外界质疑有“潜规则”之嫌。最普遍的就是“保底协议”,即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参与对象承诺保本或最低收益率。尤其是,当面临到期股价又被套时,就需要大股东一方履行承诺或来充当机构的“解套者”。  仅用了3次批量大宗交易接盘,民生加银就几乎完成了对酒钢宏兴10.86亿股的买入计划。尽管交易已临近收尾,但藏身于通道背后的举牌人仍是个谜团。一个大大的问号是:昔日是谁出巨资为公司定增捧场,不惜高价买套?今日又是谁火线动用逾20亿资金解围?  在监管层大力推进上市公司有效信息披露的背景下,这些核心信息从权益变动报告中无法获知。  更蹊跷的是,尽管酒钢宏兴股价较增发价“深套”,100%投入其中的理财产品居然到期依然能享有6%的收益!虽然谜底尚未揭晓,但至少逻辑就是如此——“投桃报李”的背后,总要有人吞食“定增潜规则”结下的苦果。  24亿的速战速决  从零到17.17%的持股比例需要3次举牌,民生加银仅仅用了3批次大宗交易,在3个交易日就完成了。  7月15日,酒钢宏兴第三次发布权益变动报告,14日,民生加银通过大宗交易合计买入公司约3.13亿股,第三次触发举牌。距6月27日民生加银首次大宗交易买入酒钢宏兴,仅仅过去3个多星期。至此,民生加银合计持股10.75亿股,距离“10.86亿股”的买入上限仅1100万股之差。这意味着,后续的零星买入已经不会触发披露义务。  实际交易时间仅3天。上交所披露的大宗交易信息显示,在6月27日、7月9日、7月14日,酒钢宏兴分别对应成交了7.17%和5%、5%的股份,每批次成交单价对应为2.1元/股、2.25元/股和2.45元/股,合计出现8笔大宗交易。其中,最大的一笔成交额超过5.14亿元,对应成交2.1亿股。上述交易合计动用的资金约达到24.15亿元。  这显然不寻常。没有遭遇任何抵抗,“来势汹汹”的民生加银3号就轻易收购了酒钢宏兴10.75亿的流通股份。  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民生加银3号的设计极具针对性——公司6月23日开始募集,25日成功募集完毕,26日完成验资。在合同正式生效的第二天,就出手了。  “爆仓”产品的救赎者  何止是没有抵抗,更像是正中下怀。10.86亿股的流通股,恰为公司1月27日解禁的21.72亿增发股的一半。而去年1月底,参与酒钢宏兴80亿定向增发的9家机构们,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这些机构以3.71元/股认购了增发股份,其中包括华融证券、广发证券、海富通基金、农银汇理等5家券商或公募基金。但当时公司股价还不到3.5元——参与方就是“捧场”而来。  但从去年1月开始,酒钢宏兴股价一路走低,最低触及1.94元,到今年6月23日前,股价还在2元左右徘徊。尤其是今年1月27日增发股解禁开始,公司股价一路下跌,上述资金投入一度接近腰斩,早已“爆仓”。  记者比对发现,尽管当时参与定增的9家机构多为券商或公募基金席位,但背后的真正出资人无法辨析,大量资金只是借助了券商或公募基金的通道。例如,国投信托金雕89、90号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分别通过上述金元惠理、农银汇理各自认购了2.172亿股;外贸信托旗下的鸿盛1号、鸿盛2号产品则分别“藏身”在2家基金公司的3个通道里,合计持有4.18亿股,持股量超过5%;此外,兴业信托的量化增利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通过类似方式“隐身”。  这些信托计划中,一半为单一资金信托,面向特定对象。这类产品拥有极强的周期性和给付压力,其压力可见一斑。  携24亿“巨资”而来的蒙面举牌人,正是这些买套者的“救赎者”。  通过比照大宗交易的单笔交易情况,与一些机构持股的数量高度吻合。6月27日,成交的单笔1472.98万股,就与此次认购最少的瑞基资产购入量一致;另外7月9日成交的5265.78万股,和通过华富基金通道买入的“鸿盛2号定向增发单一资金信托”持股量一致。另外,8笔交易中最大的成交量20983.51万股,同借道海富通基金的“外贸信托·鸿盛1号”持股量也高度接近。此外,5家认购量均在2.172亿股的机构里,也有3家机构卖出了对应股份。  6.2%的收益从何而来?  诡异的事情不止于此。或许,正因“神奇”买家的存在,让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化腐朽为神奇”。  记者查阅到的一份资料显示,中信银行“中信理财之惠益计划成长系列5号3期”人民币产品,其投向恰好为酒钢宏兴定向增发项目,且投入为100%,该计划于日正式成立。但根据今年7月初的公告,该计划于日提前终止,而在酒钢宏兴股价几近腰斩的情况下,年化收益率依然有6.2%。  面对超过40%的亏损和100%仓位对酒钢宏兴的投资,居然收获了正收益,不由让人感叹,操盘手缘何有如此“金手指”?  事实上,酒钢宏兴定增推出时,就被外界质疑有“潜规则”之嫌。最普遍的就是“保底协议”,即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参与对象承诺保本或最低收益率。尤其是,当面临到期股价又被套时,就需要大股东一方履行承诺或来充当机构的“解套者”。  否则,上述案例中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的情况,又有谁来买单?而上述中信银行相关产品奇迹般盈利,从另一侧面佐证了上述“内部”协议的存在。  但需要“解救”的何止一人。以此次单一认购量最大的“华融分级固利4号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为例,其成立于2013年1月,期限自成立日起不超过19个月,原计划的收益用于支付A、B份额的本金和预期收益,以及B份额的超额收益。而该计划总计配售了10.4%的酒钢宏兴股份,斥资超过24亿元,几乎是“满仓”买入。但截至7月11日,分级固利4号的净值仅为0.6596元。而在当时,分级固利4号产品去年1月8日推广至1月18日成立,短时期内就募集了超过24亿资金的能力也让人“咋舌”,一度被认为是“订制”了的认购对象。  又如,记者查阅到的一份某银行推广材料显示,作为购买大户的外贸信托下的鸿盛1号,其对客户宣传的预期收益率为8%,期限为20个月,而该计划的成立时间为日,临近到期。  谁在蒙面买卖?  在这一逻辑下,如果此次酒钢宏兴举牌事件背后的“蒙面人”是公司大股东,那么这一出戏正是双方“心照不宣”的结果。  一个巧合是,在本次交易发生前,酒钢宏兴大股东酒钢集团“恰好”将其所持17.12亿股上市公司股权予以质押,而对方恰为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现实中,并不乏大股东“保底”之举。以大有能源为例,2013年11月,大有能源大股东义煤集团以及一致行动人斥资逾65亿元增持公司6.28亿股股份。实际上,该次交易的出让方正是此前通过定增而入股大有能源的7家机构。  但是,从上市公司的公告却无法辨知核心信息。根据民生加银连续3次披露的权益报告书,该公司实际上仅是一个投资“通道”。据披露,举牌主体3号计划是以委托资产通过大宗交易买入酒钢宏兴股权的,其目的是获取股票增值收益,为资产管理计划委托人带来回报。  从信息披露的本质而言,面对如此重要的股权变动,公告中关键信息的缺失令人遗憾。持有高达17.17%股份的举牌方,在多轮信息披露后依然“面目模糊”。而因为券商、公募基金等机构“通道业务”的存在及互相之间的竞争,不可能有敦促并主动披露相关信息的动力。  正是在如此的隐秘环节之下,资金可以来去自如,甚至左右互补,而投资者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尤其是在酒钢宏兴此次举牌案例中,出现了如此蹊跷的举牌时间节点、动机及匪夷所思的“受益方”,不免令人怀疑背后的利益安排。  其实,在监管层推动上市公司进行有效信息披露的背景下,对关键信息的有效披露并非不可为。可借鉴的案例是,就在不久前天目药业的举牌事件中,首次披露的举牌方仅显示为财通基金的长城汇理1号资产管理计划,而此后连续三次更新权益变动报告书,不断加入关键信息,才最终呈现了长城汇理1号的募集情况,分级情况以及A、B两类投资者的情况。最终,宋晓明执掌的长城汇理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某核心B级受益人的执行合伙人的情况才“浮出水面”。  
  “甘肃省国资委”6字,如今已是一个极度蒙羞和丑陋的字眼,它已成了不道德、不文明、不守规矩、不讲信用、贪腐泛滥、冷血残忍、假冒伪劣、谎话连篇、毫无保障、没有尊严,坑蒙拐骗的代名词。.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盐城市国投集团董事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