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阶层的崛起对公文发展史的意义的意义

春秋时期“士”阶层是如何崛起的?
春秋时期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士阶层的崛起。春秋以前士的数量相对较少,它的来源与分封制有关,当时贵族子弟可以进入官学受教,教育内容包括礼、乐、书、数、射、御。礼乐与祭祀、外交及庆典活动有关,书是指认字、写字,数是指各种计算,射是射箭,御是驾车。前四项学习优秀的可以到官府做低级小官,被称为文士,后两项学习优秀的可以进入王宫做周王的卫士,相对于后来的卫戍部队,被称为武士。还有一少部分在打仗中坚强勇敢的国人子弟,或者在道德方面有建树的,经过推荐也可以进入士人的行列。
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王室势力迅速下降,原来在官府中供职当时人员失去了生活保障,不得不离开官府投向四方,凭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维持生计。他们中一部分人投靠各国诸侯继续做自己原来熟悉的工作,一部分人转到民间靠襄礼赞仪维持生计,一部分人开始聚众讲学、著书立说。随着宗法制度的破坏,传统的官府讲学向私人讲学转变,学术文化普遍下移,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士人的来源,使很多人有了进入士阶层的机会,比如孔子办学就是以培养士人为目的,他不拘一格,广收门徒,是那些庶人、商人甚至穷人的子弟都有机会入学受教,学习优秀者都可以进入士的阶层,这样士人的队伍也就迅速扩大起来。
士人的特点是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吃饭,他们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对上级忠心耿耿,保持着与上级的和谐关系,取得上级的信任,以便得到应有的回报,也有选择去留的权力,一旦和上级不和即可离职而去,因此士人有很大的自主性和流动性,尤其各国都在选拔使用优秀人才时更是如此。孔子的弟子子贡既能经商致富,又善于辞令,敢于诸侯分庭抗礼,因此受到各国的极大尊敬。可以说士人在当时已成为一支不可低估的政治力量。
我的更多文章:
( 07:25:27)( 08:12:08)( 09:20:41)( 08:27:44)( 08:34:45)( 08:08:07)( 08:12:17)( 08:46:15)( 10:37:06)( 09:30:2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崛起的世界史意义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崛起的世界史意义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重新认识中产阶层崛起的进步意义&
日08:22&&&来源:
E-mail推荐:
  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产阶层异军突起。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面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印证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必须指出的是,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的人群,也不同于国外所流行的“中产阶级”概念。中产阶层是以体力或脑力劳动为职业,或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从事中小规模生产经营,拥有的经济、组织资源处于社会中间位置,而文化资源水平则处于优势位置的人群。据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中产阶层(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超过40%,约540万人。北京的中产阶层主要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中层领导干部、中小私营企业主、企业部门经理人员、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以及部分个体工商户。在中产阶层内部,大约有170万人,即30%左右属于中上层,主要是领导干部,还包括大部分中小企业主和部分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权力,拥有高收入,消费能力强,普遍拥有房产、私家车以及其他高档消费品,在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拥有方面处于优势。另外,还有大约308万人左右,占中产阶层总人数的68.5%的中下层,包括办事人员、大多数个体工商户以及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等,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拥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位置,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他们的消费需要旺盛,用并不高的收入水平面对高房价、汽车等大宗消费,进而沦落为“房奴”、“车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中产阶层所占总人数的比例以及其中的上层人数比例普遍要高于其他地方,其他地方中产阶层大约占总人数的&30%左右,其中中产阶层上层大约占中产阶层人数的&25%左右。近年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加之国际的影响,中产阶层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其中上层普遍感到不安,有条件的纷纷移民国外;下层发展空间相对缩小,有的重新沦为社会下层,以致于不同阶层人士都把自己称之为“弱势群体”,而不愿背上中产阶层的美名。曾记得,在新世纪开初,人们曾经乐观地估计,到2010年中国中产阶层人数比例可达50%以上,到2015年可升至70%。可是实际情况是,到了2010年末中产阶层人数仍在30%―40%之间徘徊。这也就是说,中国的中产阶层尚未在整个社会占主导地位。  本来,中产阶层的成长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也是传统社会结构变革的必然结果。然而,目前中产阶层发展的徘徊乃至回流,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的潜在危机。其中既有现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方面的问题,还有中国社会生态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等因素,而我认为,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对中产阶层发展的认识上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继续,正本清源,重新认识中产阶层崛起的进步意义。概括起来讲,中产阶层崛起至少有如下进步意义。&
(责编:秦华)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阶层与公文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