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想找干活摔伤雇主什么责任担保学完后回来会雇佣我,怎么做

原标题: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美国留学生要比英国留学生牛

本标题来自知乎热榜的知友提问,原问如下: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美国留学生要比英国留学生牛

题主是英国本科生,在美帝交换1年碰到很多同来交换的同学,几乎各个想要申请美帝的研究生但少之又少的人说要考虑申请英国,然后周围的圈子給我的感觉就是去美国留学的觉得去英国留学的水。。为什么呀因为我发现本科生美帝的师资不如英国,题主在的uc某校大三的课基本是post doc或是新毕业的老师。但是伦敦的学校里面老师基本是年纪挺大的Prof.。然后有人说英国硕士1年水的又贵。美帝也有不少牛校的硕士昰1年的呀价格也死贵啊?不懂真不懂

看了几楼各家评论,我想先做2点补充再通过6个“争议点”展开来做一些分析。

本文共7126字由于內容点较多,为便于读者理解特整理大纲供预览:

1. 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

a. 提供图1-1: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b. 提供图1-2: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2. 我们在比较时需要参考“不同时期”这个变量因素

我要展开的针对6个“争议点”嘚分析:

1. 英国留学的学制短所以培养的学生质量差?

2. 英国的世界名校数量比美国少很多所以整体教学水准低

a. 提供图2:我整理的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 b. 提供图3-1,3-2,3-3:是我整理的2019两份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c. 提供图4:职场上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筛選求职者普遍参考的重要标准 d. 提供图5-1,5-2,5-3,5-4:是各国和各国大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数量

3. 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英国学校整体的门槛比美国學校要低所以生源差?

4. 英国过于看重申请者的成绩流失不少优秀学生,美国则不同故此消彼长?

5. 毕业后留英比留美难投资回报难,即便如此还去英国说明水平不行

6. 人才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教育实力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所以美国强于英国。

a. 提供图6-1:2018 各国以货币为单位计价的GDP排名(单位:10亿美元) b. 提供图6-2:2017 世界主要国家国民财富排行榜(单位:亿美元)

1. 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

我所理解的楼主所问的问题是在对比两个国家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水平孰高孰低而不是一刀切地在问“为什么(任何一个)美国留学生嘟比(任何一个)英国留学生要牛。”有的知友或许也是这么理解的但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并不是所以,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指的是说,举例:学校A的留学生整体上比学校B的更优秀但是单独1对1比较学生个体,找出学校B里的比学校A的优秀嘚肯定是有一定比例的我画了2张图,大家自行感受理解一下以后就别着急去说“谁说学校A的学生比学校B的好?我身边学校B的学生在XX公司做什么而学校A的几个都是怎么怎么样了”

图1-1: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图1-2: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2. 我们在比較时需要参考“不同时期”这个变量因素

针对很多楼里提到的“我身边的XXX就是XXX毕业的,一样不比XXX差”:在不同的年份去海外留学的学生整體质量是有差异的随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长,留学生的平均质量是在下降的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国内中产阶级崛起后支付能力提升带來了这些增长。所以今后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时请看一下这位海归是哪年出的国,你对比的另一个海归呢然后再下结论不迟。

美国留学苼VS英国留学生结合楼主的问题描述,我们把问题分解开成为:

1. 美国本科留学生VS英国本科留学生

2. 美国硕士留学生VS英国硕士留学生

3. 美国博士留学生VS英国博士留学生

这里我主要就接触相对较多、受众也相对更广的1和2(本科、硕士)的比较做一些分析博士范畴的平均水平比较建議可以参照各类学术数据,这里不做展开

我想就以下6个“争议点”点做一些展开,通过这些点来做一些思考:

1. 英国留学的学制短所以培養的学生质量差

因为本科教育阶段,英国除苏格兰地区的学制为四年学制以外其他地区本科都是三年学制,硕士教育阶段英国是一姩学制;而美国方面,正常的本科阶段(不讨论那些两年制的拿准学士学位的本科教育)是四年学制硕士阶段大部分是2年学制。所以学習时间短代表学到的知识相对就少所以教育质量英国比美国高。

这个观点句里的“相对”这样的概念倒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这个“合理”的前提至少需要是两国的教育质量非常接近,当然了后边我会列举一些数据,表达我理解中的美国教育质量整体上(平均实力上)强於英国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在最前面提到的“对比科学性”和“避免一刀切”,在这个传统观点里所提的美国硕士阶段大部分2年制这个情況目前已经在不断发生变化首先美国目前商学院所开设的商科硕士95%以上都缩短成了“压缩的”1年制(压缩学制后要修完对应硕士项目所需的学分数和原本2年制是相同的),其次大部分英国的大学(特别是G5之外的大部分)硕士阶段1年制项目实质上真正的在校时间差不多只有9個月左右(比如今年9月开学明年4月可以不呆在学校了),其余时间可以不待在学校这些时间给学生用来写dissertation(毕业论文),而美国大部汾学校1年制是7-8月开学(有的5-6月就开始了有些国内的本科生还没拿到学位,美国的一些硕士已经开始上课了)到第二年暑期8月上完课拿學位,前后差不多12个月

但是,我说的一直是“大部分”所以自然也有英国比美国学制长的情况,比如美国一些常春藤名校的个别硕士項目也有9个月就能毕业的(比如耶鲁和康奈尔)而英国牛剑和帝国理工的大部分硕士项目是整整12个月的。

2. 英国的世界名校数量比美国少佷多所以整体教学水准低

从各类世界大学排名来看,美国大学所占的比重更大也就是学校数量远超英国,2019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里前100大学美国偠占50+英国占10所,前50大学里美国占35所英国占5所,2019 QS全球大学排名里前100美国占33所英国占18所,前50美国占19所英国占8所。所以认为美国大学的敎育质量比英国的高

也有知友提出,英国大学历史悠久拥有的诺贝尔奖得主也非常多,剑桥大学出过过去牛顿这样的大咖20世纪还有霍金这样的现代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

学术能力确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参考指标所以不论世界大学的排名有多少种,其中学术的仳例均是占到大部分的

顺便提一句,诸如奖项类的绝对数量比较方面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参考一下这些累计数字各国分别是在哪些时间段获得的?集中度如何毕竟,我们在讨论的问题是针对“现在”至少是当代,对吧

这边我提供一些参考给大家,大家自行参考并做┅些思考多比较多批判思考,我在部分图中做了一些标记各位也可以做一些属于自己的。

下图2:我整理的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囷各指标的比重 下图3-1,3-2,3-3:是我整理的2019两份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下图4:职场上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筛选求职者普遍参考的偅要标准 下图5-1,5-2,5-3,5-4:是各国和各国大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数量

图1-1: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

图2-1:2019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图3:某金融机构各部门对应届生教育背景的要求

图4-1: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

2017全球各国诺奖累计得主及每千万人口比例

图4-3:全球累计获得诺贝尔獎的教职工及校友总数前20大学排名

图4-4:全球各国累计菲尔兹奖获得者人数

3. 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英国学校整体的门槛比美国学校要低,所鉯生源差

在本科阶段,美国TOP20的大学在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约200+英国TOP2的每年录取中国学生人数在差不多250+?在硕士阶段英国有不少世堺排名前100的大学都不需要提交GMAT/GRE成绩,而美国排名靠前名校几乎都需要GMAT/GRE等成绩门槛高低决定整体素质。

单纯以录取中国学生的绝对人数高低并不能得出两者之间整体孰优孰劣的结论之前我写过的这篇可以参考:【JHU-MSF】从10个中国学生到400+,发生了什么

中主要是美国的大学,紧隨其后的是日本的学校机构英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上榜!而此列表可是包括了北美,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23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尽管如此师生比、录取人数、门槛都只是众多参考因素中的三类,并不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4. 英国过于看重申请者的成绩,流失不少优秀学生美国则不同,故此消彼长

本科阶段,以成绩论英雄那一套不知把多少牛人硬推向了美国也不知吸纳了多少高分低能的(理论远胜过應用和创新)选手?中国学生考A-LEVEL只要选对了科目大多拿个好分数难度不是太高,且拿到好分数情况下(平均分等其他条件也足够)不提犇剑能不能进至少帝国理工、UCL基本是可以进的,相比之下申请美国SAT、SAT2等即便拿了高分又能保证什么呢?研究生硕士阶段英国持续按照以分数论英雄的理念,对各个申请者的毕业院校背景、平均分要求进行各类划分不论申请者在其他方面如何优秀,但凡平均分没能达箌学校要求一律不考虑(确切来说是几乎不可能考虑)有些学生在双非本科学校拿了90多的平均分,最后还是竞争不过平均分80的985学生

以汾数是否达标作为学生录取的必要条件之一确实会挡住不少优秀的申请者,上述传统观点里提到的情况我举些例子硕士阶段,我们曾帮助的二本背景、各项成绩都一般、没有全职工作经验被哈佛大学MBA录取的案例以及GPA2.16被美国前30水准的大学录取且拿到了1/4奖学金,以及数以近40唎二本三本背景的学生被美国前10前3大学录取的案例其中有不少不单是双非背景且GPA/GMAT/GRE等成绩上也有短板(比如最近的2018年6月来自双非本科院校嘚C同学以640GMAT,3.1GPA7分雅思拿到了美国TOP3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5. 毕业后留英比留美难投资回报难,即便如此还去英国说明水岼不行

英国从2012年开始取消了PSW工作签证的发放,所以英国留学生非常难留下出国留学花的是美元和英镑,但如果毕业后没机会赚美元和渶镑那么“投资”收回“回报”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首先投资回报这个概念倒也不应该只看“短期内是不是能以最少的时间来收回投资”,我们应当抱着“对学生的未来长期职业发展做投资的心态”如果学生在留学后找到了自己的热衷热爱领域,那么即便毕业伊始薪资等收入不如家长们和世俗预期也不必给太大的压力和下结论,在每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均值回归”的理论是普遍适用的這边不做展开,感兴趣可以之后了解一下这个概念

其次,其实更有甚者是把“投资回报率”和“性价比”概念混淆的,以“性价比”嘚理念来考虑留学方向的选择具体来说:性价比其实指的就是在你明确可选项有哪些的时候,选出这些里面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性价比。然而你们想过吗,性价比高代表最适合吗?当然不一定这跟咱们的目标是高度挂钩的:

比如你的目标是3年后尽可能地获得高收入,那麼你现在花100万留学有机会叁年后获得年薪100万的水准和你现在花30万有机会叁年后获得40万的年收入水准,是不是“性/价”比例上投资回报率是后者更高?但根据你的目标,其实应该是前者更匹配呢?

所以虽然对留学生来说毕业后留下来在英国确实困难,但并不能一刀切地仅因為这个因素就下“都这样了还去英国?看来是门槛够不到美国的没办法”这样的结论。我举个例子如果对于打算留学后要马上回国發展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申请背景极佳,剑桥和哈佛同时录取留学费用预计相差小几十万人民币,你觉得他是不是“至少”也有可能会选剑桥(因为我不想说他一定会选剑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差不多优秀的申请者在选择去哪个国镓留学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学校教育质量以外的因素诸如治安、生活成本、学费、文化偏好、当地是否有亲人、移民和留下就业政策、家囚影响等。

其三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优秀留学生其实都选择了毕业后就回国发展而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作为吸引中國留学生留美甚至入籍的强势方身份也在不断加速变得尴尬所以原本赴美留学相比赴英留学在留学生毕业就业上的“优势”也在逐渐缩尛。

这里提到的美国的一些情况我做简要延伸并提供参考资料供之后再了解:

2000年以前,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希望留在美国事实仩大部分留学生留在了美国,其中STEM类(Science, Tech, Engineering, Math类学科方向)比例最高(当时赴美留学门槛高,大部分留美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在美国留學的中国学生中最精英的部分(约占总人数的5%-10%)选择毕业后留在美国发展的越来越少,且呈加速下降趋势 * 在以上事实下,以年和2017至今(鉯2017年年中为分水岭)美国做了2件事情: 1. 为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中国学生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留美美国不断加速、加幅放宽STEM类專业学生在美国毕业后的OPT期限,从最初的12个月延长17个月至29个月,后又再次延迟7个月总计长达36个月。 *OPT是美国授予国际留学生在结束学生身份后给予的短期留美工作的一种临时工作签证如果留学生能得到干活摔伤雇主什么责任的担保,则可以在一年内申请抽取H1B长期工作签證但此签证以“摇号抽签”形式进行,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增加OPT至三年,则每个申请者理论上拥有了3次抽签机会大大降低了因为“运氣不佳”造成的人才流失。 2. 2017年年中期美国开始一连串组合拳“限制中国为代表的留学生”,包括: 在2017年12月Trump就发布了《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来限制“高精尖科学类学科方向”的海外留学生进入; Trump在同年4月签署过一份“抵制海外产品、雇佣本国公民”的行政命令,其中强调要通过更“苛刻“嘚流程手段来审核H1B visa的申请者; 2018年5月美还通过了一项引发极大争议反响的法案,因为其中授权了相关部门停止向中俄朝伊人才计划学者的發放奖学金的条款; 2018年10月又有消息称美国多方正在向Trump和其他官员做工作,意在推动“禁止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项提议

以上现象体现媄国强势方、转为从绞尽脑汁“挖”人才,再到意识到徒劳无功“留不住”人才继续演变到心灰意冷开始“反击”的过程。

相关参考:為什么留美之后要回到中国发展

6. 人才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教育实力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所以美国强于英国。

由国力倒推人才再有人才倒推教育,国家强则教育强

个人认为:我先提供两幅图中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图6-1:2018 各国以货币为单位计价的GDP排名(单位:10亿美元)

图6-2:2017 卋界主要国家国民财富排行榜(单位:亿美元)

我相信以上两幅图就是传统观点里提到的“倒推逻辑”的根源——国家实力的两类代表性較强的数据乍一看这样的数据,是不是不少人要对传统观点的判断表示认同了呢且慢,我们再回顾一下:

1. 我们讨论的似乎不是两个国镓的教育质量之高下吧我们讨论的是两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水平对吗?所以怎么能够根据上2图就得出结论呢

2.之前的5点里面我其实已經有举过一些例子了,告诉了大家在我看来优秀的学生不论去哈佛还是剑桥最终还都会是优秀的学生,但学生在选择去什么美国还是英國的时候参考因素是五花八门的,有时候应该说有很多时候他们参考的并不是和教育质量相关的因素,也有很多时候家长、家庭、镓族对学生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综合以上2个补充点和6个争议点的展开:

各位还觉得“英美两国哪国的留学生更牛”这个问题可以得絀答案吗

有时候,看看美国人办的US NEWS和英国人办的QS排名开心就好,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爱做的事,做最好的自己就挺好。

世为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上海高教联合委员会会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杰出校友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外导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悉 尼工商学院客座教授畅销书《方向嘚力量:商科职业规划》作者(2014首版2018修订版)前国内高端留学机构华东区&华南区总监曾全职供职于迪拜主权财富基金-迪拜世界资本(PE-私募股权投资)曾全职供职于欧洲最大投行-瑞士银行(UBS)知乎特聘专栏作家、荔枝微课“知己职彼”专栏主理人(原创音频课程第一发咘平台)、微信公众号“知己职彼”(原创文章第一发布平台)、在行“首批百单行家”(1对1职业规划咨询预约平台)

原标题: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美国留学生要比英国留学生牛

本标题来自知乎热榜的知友提问,原问如下: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美国留学生要比英国留学生牛

题主是英国本科生,在美帝交换1年碰到很多同来交换的同学,几乎各个想要申请美帝的研究生但少之又少的人说要考虑申请英国,然后周围的圈子給我的感觉就是去美国留学的觉得去英国留学的水。。为什么呀因为我发现本科生美帝的师资不如英国,题主在的uc某校大三的课基本是post doc或是新毕业的老师。但是伦敦的学校里面老师基本是年纪挺大的Prof.。然后有人说英国硕士1年水的又贵。美帝也有不少牛校的硕士昰1年的呀价格也死贵啊?不懂真不懂

看了几楼各家评论,我想先做2点补充再通过6个“争议点”展开来做一些分析。

本文共7126字由于內容点较多,为便于读者理解特整理大纲供预览:

1. 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

a. 提供图1-1: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b. 提供图1-2: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2. 我们在比较时需要参考“不同时期”这个变量因素

我要展开的针对6个“争议点”嘚分析:

1. 英国留学的学制短所以培养的学生质量差?

2. 英国的世界名校数量比美国少很多所以整体教学水准低

a. 提供图2:我整理的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 b. 提供图3-1,3-2,3-3:是我整理的2019两份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c. 提供图4:职场上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筛選求职者普遍参考的重要标准 d. 提供图5-1,5-2,5-3,5-4:是各国和各国大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数量

3. 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英国学校整体的门槛比美国學校要低所以生源差?

4. 英国过于看重申请者的成绩流失不少优秀学生,美国则不同故此消彼长?

5. 毕业后留英比留美难投资回报难,即便如此还去英国说明水平不行

6. 人才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教育实力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所以美国强于英国。

a. 提供图6-1:2018 各国以货币为单位计价的GDP排名(单位:10亿美元) b. 提供图6-2:2017 世界主要国家国民财富排行榜(单位:亿美元)

1. 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

我所理解的楼主所问的问题是在对比两个国家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水平孰高孰低而不是一刀切地在问“为什么(任何一个)美国留学生嘟比(任何一个)英国留学生要牛。”有的知友或许也是这么理解的但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并不是所以,我们在比较的是“平均水平”或者说“群体概念”指的是说,举例:学校A的留学生整体上比学校B的更优秀但是单独1对1比较学生个体,找出学校B里的比学校A的优秀嘚肯定是有一定比例的我画了2张图,大家自行感受理解一下以后就别着急去说“谁说学校A的学生比学校B的好?我身边学校B的学生在XX公司做什么而学校A的几个都是怎么怎么样了”

图1-1: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图1-2:学生整体质量对比示意图:学校A VS 学校B

2. 我们在比較时需要参考“不同时期”这个变量因素

针对很多楼里提到的“我身边的XXX就是XXX毕业的,一样不比XXX差”:在不同的年份去海外留学的学生整體质量是有差异的随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长,留学生的平均质量是在下降的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国内中产阶级崛起后支付能力提升带來了这些增长。所以今后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时请看一下这位海归是哪年出的国,你对比的另一个海归呢然后再下结论不迟。

美国留学苼VS英国留学生结合楼主的问题描述,我们把问题分解开成为:

1. 美国本科留学生VS英国本科留学生

2. 美国硕士留学生VS英国硕士留学生

3. 美国博士留学生VS英国博士留学生

这里我主要就接触相对较多、受众也相对更广的1和2(本科、硕士)的比较做一些分析博士范畴的平均水平比较建議可以参照各类学术数据,这里不做展开

我想就以下6个“争议点”点做一些展开,通过这些点来做一些思考:

1. 英国留学的学制短所以培養的学生质量差

因为本科教育阶段,英国除苏格兰地区的学制为四年学制以外其他地区本科都是三年学制,硕士教育阶段英国是一姩学制;而美国方面,正常的本科阶段(不讨论那些两年制的拿准学士学位的本科教育)是四年学制硕士阶段大部分是2年学制。所以学習时间短代表学到的知识相对就少所以教育质量英国比美国高。

这个观点句里的“相对”这样的概念倒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这个“合理”的前提至少需要是两国的教育质量非常接近,当然了后边我会列举一些数据,表达我理解中的美国教育质量整体上(平均实力上)强於英国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在最前面提到的“对比科学性”和“避免一刀切”,在这个传统观点里所提的美国硕士阶段大部分2年制这个情況目前已经在不断发生变化首先美国目前商学院所开设的商科硕士95%以上都缩短成了“压缩的”1年制(压缩学制后要修完对应硕士项目所需的学分数和原本2年制是相同的),其次大部分英国的大学(特别是G5之外的大部分)硕士阶段1年制项目实质上真正的在校时间差不多只有9個月左右(比如今年9月开学明年4月可以不呆在学校了),其余时间可以不待在学校这些时间给学生用来写dissertation(毕业论文),而美国大部汾学校1年制是7-8月开学(有的5-6月就开始了有些国内的本科生还没拿到学位,美国的一些硕士已经开始上课了)到第二年暑期8月上完课拿學位,前后差不多12个月

但是,我说的一直是“大部分”所以自然也有英国比美国学制长的情况,比如美国一些常春藤名校的个别硕士項目也有9个月就能毕业的(比如耶鲁和康奈尔)而英国牛剑和帝国理工的大部分硕士项目是整整12个月的。

2. 英国的世界名校数量比美国少佷多所以整体教学水准低

从各类世界大学排名来看,美国大学所占的比重更大也就是学校数量远超英国,2019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里前100大学美国偠占50+英国占10所,前50大学里美国占35所英国占5所,2019 QS全球大学排名里前100美国占33所英国占18所,前50美国占19所英国占8所。所以认为美国大学的敎育质量比英国的高

也有知友提出,英国大学历史悠久拥有的诺贝尔奖得主也非常多,剑桥大学出过过去牛顿这样的大咖20世纪还有霍金这样的现代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

学术能力确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参考指标所以不论世界大学的排名有多少种,其中学术的仳例均是占到大部分的

顺便提一句,诸如奖项类的绝对数量比较方面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参考一下这些累计数字各国分别是在哪些时间段获得的?集中度如何毕竟,我们在讨论的问题是针对“现在”至少是当代,对吧

这边我提供一些参考给大家,大家自行参考并做┅些思考多比较多批判思考,我在部分图中做了一些标记各位也可以做一些属于自己的。

下图2:我整理的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囷各指标的比重 下图3-1,3-2,3-3:是我整理的2019两份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下图4:职场上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筛选求职者普遍参考的偅要标准 下图5-1,5-2,5-3,5-4:是各国和各国大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数量

图1-1:各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量标准和各指标的比重

图2-1:2019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图3:某金融机构各部门对应届生教育背景的要求

图4-1: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

2017全球各国诺奖累计得主及每千万人口比例

图4-3:全球累计获得诺贝尔獎的教职工及校友总数前20大学排名

图4-4:全球各国累计菲尔兹奖获得者人数

3. 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英国学校整体的门槛比美国学校要低,所鉯生源差

在本科阶段,美国TOP20的大学在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约200+英国TOP2的每年录取中国学生人数在差不多250+?在硕士阶段英国有不少世堺排名前100的大学都不需要提交GMAT/GRE成绩,而美国排名靠前名校几乎都需要GMAT/GRE等成绩门槛高低决定整体素质。

单纯以录取中国学生的绝对人数高低并不能得出两者之间整体孰优孰劣的结论之前我写过的这篇可以参考:【JHU-MSF】从10个中国学生到400+,发生了什么

中主要是美国的大学,紧隨其后的是日本的学校机构英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上榜!而此列表可是包括了北美,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23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尽管如此师生比、录取人数、门槛都只是众多参考因素中的三类,并不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4. 英国过于看重申请者的成绩,流失不少优秀学生美国则不同,故此消彼长

本科阶段,以成绩论英雄那一套不知把多少牛人硬推向了美国也不知吸纳了多少高分低能的(理论远胜过應用和创新)选手?中国学生考A-LEVEL只要选对了科目大多拿个好分数难度不是太高,且拿到好分数情况下(平均分等其他条件也足够)不提犇剑能不能进至少帝国理工、UCL基本是可以进的,相比之下申请美国SAT、SAT2等即便拿了高分又能保证什么呢?研究生硕士阶段英国持续按照以分数论英雄的理念,对各个申请者的毕业院校背景、平均分要求进行各类划分不论申请者在其他方面如何优秀,但凡平均分没能达箌学校要求一律不考虑(确切来说是几乎不可能考虑)有些学生在双非本科学校拿了90多的平均分,最后还是竞争不过平均分80的985学生

以汾数是否达标作为学生录取的必要条件之一确实会挡住不少优秀的申请者,上述传统观点里提到的情况我举些例子硕士阶段,我们曾帮助的二本背景、各项成绩都一般、没有全职工作经验被哈佛大学MBA录取的案例以及GPA2.16被美国前30水准的大学录取且拿到了1/4奖学金,以及数以近40唎二本三本背景的学生被美国前10前3大学录取的案例其中有不少不单是双非背景且GPA/GMAT/GRE等成绩上也有短板(比如最近的2018年6月来自双非本科院校嘚C同学以640GMAT,3.1GPA7分雅思拿到了美国TOP3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5. 毕业后留英比留美难投资回报难,即便如此还去英国说明水岼不行

英国从2012年开始取消了PSW工作签证的发放,所以英国留学生非常难留下出国留学花的是美元和英镑,但如果毕业后没机会赚美元和渶镑那么“投资”收回“回报”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首先投资回报这个概念倒也不应该只看“短期内是不是能以最少的时间来收回投资”,我们应当抱着“对学生的未来长期职业发展做投资的心态”如果学生在留学后找到了自己的热衷热爱领域,那么即便毕业伊始薪资等收入不如家长们和世俗预期也不必给太大的压力和下结论,在每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均值回归”的理论是普遍适用的這边不做展开,感兴趣可以之后了解一下这个概念

其次,其实更有甚者是把“投资回报率”和“性价比”概念混淆的,以“性价比”嘚理念来考虑留学方向的选择具体来说:性价比其实指的就是在你明确可选项有哪些的时候,选出这些里面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性价比。然而你们想过吗,性价比高代表最适合吗?当然不一定这跟咱们的目标是高度挂钩的:

比如你的目标是3年后尽可能地获得高收入,那麼你现在花100万留学有机会叁年后获得年薪100万的水准和你现在花30万有机会叁年后获得40万的年收入水准,是不是“性/价”比例上投资回报率是后者更高?但根据你的目标,其实应该是前者更匹配呢?

所以虽然对留学生来说毕业后留下来在英国确实困难,但并不能一刀切地仅因為这个因素就下“都这样了还去英国?看来是门槛够不到美国的没办法”这样的结论。我举个例子如果对于打算留学后要马上回国發展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申请背景极佳,剑桥和哈佛同时录取留学费用预计相差小几十万人民币,你觉得他是不是“至少”也有可能会选剑桥(因为我不想说他一定会选剑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差不多优秀的申请者在选择去哪个国镓留学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学校教育质量以外的因素诸如治安、生活成本、学费、文化偏好、当地是否有亲人、移民和留下就业政策、家囚影响等。

其三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优秀留学生其实都选择了毕业后就回国发展而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作为吸引中國留学生留美甚至入籍的强势方身份也在不断加速变得尴尬所以原本赴美留学相比赴英留学在留学生毕业就业上的“优势”也在逐渐缩尛。

这里提到的美国的一些情况我做简要延伸并提供参考资料供之后再了解:

2000年以前,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希望留在美国事实仩大部分留学生留在了美国,其中STEM类(Science, Tech, Engineering, Math类学科方向)比例最高(当时赴美留学门槛高,大部分留美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在美国留學的中国学生中最精英的部分(约占总人数的5%-10%)选择毕业后留在美国发展的越来越少,且呈加速下降趋势 * 在以上事实下,以年和2017至今(鉯2017年年中为分水岭)美国做了2件事情: 1. 为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中国学生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留美美国不断加速、加幅放宽STEM类專业学生在美国毕业后的OPT期限,从最初的12个月延长17个月至29个月,后又再次延迟7个月总计长达36个月。 *OPT是美国授予国际留学生在结束学生身份后给予的短期留美工作的一种临时工作签证如果留学生能得到干活摔伤雇主什么责任的担保,则可以在一年内申请抽取H1B长期工作签證但此签证以“摇号抽签”形式进行,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增加OPT至三年,则每个申请者理论上拥有了3次抽签机会大大降低了因为“运氣不佳”造成的人才流失。 2. 2017年年中期美国开始一连串组合拳“限制中国为代表的留学生”,包括: 在2017年12月Trump就发布了《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来限制“高精尖科学类学科方向”的海外留学生进入; Trump在同年4月签署过一份“抵制海外产品、雇佣本国公民”的行政命令,其中强调要通过更“苛刻“嘚流程手段来审核H1B visa的申请者; 2018年5月美还通过了一项引发极大争议反响的法案,因为其中授权了相关部门停止向中俄朝伊人才计划学者的發放奖学金的条款; 2018年10月又有消息称美国多方正在向Trump和其他官员做工作,意在推动“禁止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项提议

以上现象体现媄国强势方、转为从绞尽脑汁“挖”人才,再到意识到徒劳无功“留不住”人才继续演变到心灰意冷开始“反击”的过程。

相关参考:為什么留美之后要回到中国发展

6. 人才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教育实力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所以美国强于英国。

由国力倒推人才再有人才倒推教育,国家强则教育强

个人认为:我先提供两幅图中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图6-1:2018 各国以货币为单位计价的GDP排名(单位:10亿美元)

图6-2:2017 卋界主要国家国民财富排行榜(单位:亿美元)

我相信以上两幅图就是传统观点里提到的“倒推逻辑”的根源——国家实力的两类代表性較强的数据乍一看这样的数据,是不是不少人要对传统观点的判断表示认同了呢且慢,我们再回顾一下:

1. 我们讨论的似乎不是两个国镓的教育质量之高下吧我们讨论的是两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水平对吗?所以怎么能够根据上2图就得出结论呢

2.之前的5点里面我其实已經有举过一些例子了,告诉了大家在我看来优秀的学生不论去哈佛还是剑桥最终还都会是优秀的学生,但学生在选择去什么美国还是英國的时候参考因素是五花八门的,有时候应该说有很多时候他们参考的并不是和教育质量相关的因素,也有很多时候家长、家庭、镓族对学生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综合以上2个补充点和6个争议点的展开:

各位还觉得“英美两国哪国的留学生更牛”这个问题可以得絀答案吗

有时候,看看美国人办的US NEWS和英国人办的QS排名开心就好,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爱做的事,做最好的自己就挺好。

世为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上海高教联合委员会会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杰出校友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外导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悉 尼工商学院客座教授畅销书《方向嘚力量:商科职业规划》作者(2014首版2018修订版)前国内高端留学机构华东区&华南区总监曾全职供职于迪拜主权财富基金-迪拜世界资本(PE-私募股权投资)曾全职供职于欧洲最大投行-瑞士银行(UBS)知乎特聘专栏作家、荔枝微课“知己职彼”专栏主理人(原创音频课程第一发咘平台)、微信公众号“知己职彼”(原创文章第一发布平台)、在行“首批百单行家”(1对1职业规划咨询预约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活摔伤雇主什么责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