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在线记者名单记者年审收费标准是多少

已解决问题
公益活动被媒体记者报道,整个流程是怎样的?费用会怎样
提问时间: 14:18:36
我们大学生自发举办了一个公益活动,会有一些博士和学生参加,关于少儿饮食健康的讲座会议,我们想让活动详情上报纸或者说上新闻也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宣传,该怎么和记者媒体联系,中间流程都会发生什么?费用方面会怎样? 对于媒体记者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浏览次数:642
1、助学类公益项目的利益相关方 目前国内做的最好的助学机构大概有这么几个,西部阳光、灯塔计划,在各省市还有一些高校团队不错,基本是立足于支教项目的。 农村学校:根据学校地域不同分为县市的小学,乡镇中心校,村一级完全小学和教学点,这些学校都有不同的需求,越大的学校师资越好资源越多,但是相对需求也越多,越小的学校资源越匮乏,相对需求比较小但是紧迫; 农村教师:这是一个公益项目关注较为薄弱的群体,而且很多团队的项目设计和老师需求是对立的,但是我多年经验下来,想说公益项目的核心节点就是老师,希望能将教育类项目落实,就必须团结老师,最好老师的教育工作; 农村学生:这个不用多说,农村学生是大家最关心的群体,但是其实支教组织因为一般在农村待的时间太短,所以很难去挖掘出学生的真实需求。在国外的话,facebook和twitter上有很多媒体记者啊,很多电视台和大媒体都有网站和电话,还有官方邮箱,用这些方式联系不上吗? 通过个人联系当然可以,不过更基本的方法还是拨打各个媒体的热线电话,不管是报纸、网站还是电视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报料电话。 至于会不会感兴趣,越是区域性的媒体机会就越大,学校的活动找校媒,社区的活动找地方媒体,他们一定会比你有更多的媒体来往,通过他们再把消息辐射出去效果会更好。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公益需要多少成本”的争论背后|公益|公益界_凤凰资讯
“公益需要多少成本”的争论背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一场关于“公益活动是否需要成本、需要多少成本”的争论在网上展开,争论双方是民间环保公益组织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和浙江省温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登记服务中心主任蔡建旺,由于二人分别代表草根公益组织和政府管理部门,并且在公益行业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这场论战引起公益界广泛关注。
原标题:“公益需要多少成本”的争论背后本报记者 王亦君
中国青年报
版)编者按近日,一场关于“公益活动是否需要成本、需要多少成本”的争论在网上展开,争论双方是民间环保公益组织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和浙江省温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登记服务中心主任蔡建旺,由于二人分别代表草根公益组织和政府管理部门,并且在公益行业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这场论战引起公益界广泛关注。公益活动是否需要成本?成本应该包括哪些?这些成本应该怎样支出?从哪里支出?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梳理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并采访了一些公益从业人士,另外约请学者撰文,力图厘清这个公益界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10%,出现在《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这个百分比,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公益组织从事公益活动支出成本范围的“硬杠杠”。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关于公益组织运行成本的直接规定,只是对公益组织人员工资福利和办公费用等作出了简单的限制性规定。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依据此规定,国内公益慈善组织一直以来都有在接收的捐款中提取不超过10%的“管理费”的“明规则”。此次争论中,有一种声音主张:公益慈善组织从事公益活动的支出不应该从接收的善款中列支。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多名公益组织负责人认为,这场争论反映出我国公众慈善意识不成熟、公益慈善组织缺少有效监督、捐款的税收激励政策不够等不足。从事公益活动不需要成本、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观念,会让一些公益组织陷入发展困境,工作人员也不可能职业化、专业化,直接限制了公益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从事公益活动一定会有成本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公益慈善组织从业人员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公益活动一定是有行政成本和管理成本支出的,即使缺钱给钱、缺物给物的传统慈善活动也同样有支出。当下争议颇多的“零成本公益”概念源自传统个人慈善模式,很多人都是通过无偿捐赠物资、金钱的方式来参与慈善活动,捐赠只是全部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并不能证明所谓的慈善、公益“零成本”之说。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字头公募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举例说,如果想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联系那个地方,找到、发现那些孩子,工作人员的吃、住、行等,都需要成本。捐赠行为发生前后,捐赠物资和金钱的收支管理过程必然要付出成本,以最简单的实施物资援助流程为例:发放捐赠物资前,对受益人群和区域的调查和信息采集,发布捐赠信息,再到捐赠物资的接收、储存、运送、发放、监管、后期评估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成本。冯永锋一直坚持的观点是,如果每个人都“自己去做公益”,自己当“公益快递小哥”,直接把物资搬运、分发到受益人手里,而不是委托公益组织执行,计算下来会发现,这种所谓“人人公益”的模式,公益成本是最高的。这位负责人表示,自己所在的组织进行志愿者培训时,他都会问几个关于捐款的问题。一是如果你想资助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你会选择自己直接捐,还是通过公益组织捐款?通常选择自己直接捐款的人数更多些。二是当你给一家公益慈善组织捐款时,一家承诺所捐款项100%用于受助人,另一家明确说明所捐款项中有10%以内的资金用于机构的运作费用,你会捐款给哪家组织?这个问题答案的集中程度就更高了,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提取10%管理费的组织。三是如果自己直接捐款,要花多大成本去找这个山区的孩子?如果由公益组织来完成执行过程,是否需要成本,谁来支付成本呢?“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捐款人都希望自己的钱一分不少地直接用在受助者身上。当我问到第三个问题时,往往是一片沉默。是啊,执行善款的这个过程难道是零成本吗?”从事公益活动的成本从哪里来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公益慈善组织声称“零成本”运作公益项目,并非运作过程中不产生任何行政费用,而是从事公益活动的行政费用不从捐款中支取,将运作过程中的成本通过其他途径承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官方背景的公益慈善组织,行政成本由政府埋单,另一种是能够获得定向的行政费用捐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人力资源与研究部部长姚晓讯认为,一般来说,公益组织可以通过3种渠道寻找运行成本来源。一是得到政府专门拨款。比如,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对政府依赖性很大,获得政府直接资助或通过税收豁免,得到补贴。二是直接向公众募集行政费用,或在获得的公众捐款中列支。这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益慈善组织的做法。
公益组织获得运行成本的第三种渠道就是进行投资活动,使公益资产增值。1988年9月出台的《基金会管理办法》把基金会定性为非营利投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随后出台了关于基金会投资的限制性和指引性规定;2004年出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在坚持合法、安全、有效的条件下,进行公益资产保值增值,由此可见,我国没有禁止公益组织利用公益资产进行投资。但事实上,有的公益组织投资似乎并未遵守这一原则,很多投资活动以回报少、效益低告终。比如,在2009年,全国性基金会中只有不到四成的基金会有过投资行为。数据显示,在《公益时报》刊登2010年年检报告的111家基金会中,投资收入为0的基金会有57家。在姚晓迅看来,公益组织不愿进行公益资产保值增值活动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3种。一种是“因噎废食”。相当一部分公益组织负责人认为,如果开展投资活动,好了,收益不是我的;坏了,得担着责任。所以最安全的办法是不投资。第二种是“走投无路”。一些负责人信不过组织内部看起来不那么专业的人,对投资行业也了解不多,不敢贸然把钱交给别人打理,不知道怎么做好。第三种和第一种有某些关联,就是“小本不经营”。公益组织本钱太小,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又比较高,即使做得好,实际回报也没多少,因此花精力去投资有些不值,干脆不去理它。其实,“合法、安全、有效”的六字规定既开放又严谨。因为资本一旦进入投资领域,就必须遵循一般的市场规则,而不管资本来源如何,因此公益组织投资活动更应当慎而又慎。公益组织开展投资活动时,应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寻求较高的收益。降低公益成本需要竞争环境姚晓迅认为,除了这3种方法,还可以提出第四种办法,即降低运行成本。将成本降到最低,就实现了“零成本”运行。降低成本,实际上是任何公益组织,甚至任何机构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按照现行法律,公益组织在整个捐赠活动中所扮演的只是中介人角色,有对受赠财产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但不享有受赠财产及其增值的所有权,因此,公益组织管理应奉行“节约原则”。为了提高公信力,每个公益组织都应该把运行成本作为一个关键指标,更高效地使用捐款。公益组织是否有足够的激励不断降低运行成本?姚晓迅认为,这取决于公益机构所处的环境是否具有竞争性,以及竞争是否平等、公开。在透明的、竞争性的公益市场中,具有更高的善款使用效率的公益组织,更容易得到公众信任,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实现自己的宗旨。因此,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公益市场环境是更重要的。广东省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徐宇珊认为,公益组织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不要怕有行政费用的支出。公众也应该有一些捐赠人的基本常识,捐款时,理性客观地对待行政费用;当资助某个草根公益组织开展公益项目时,应考虑机构自身的生存发展,给予一定比例的行政管理费用。一些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公益组织运行成本问题早已成为制约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一道门槛。不承认运行成本的客观存在,公益组织就不可能做成“透明的玻璃口袋”,公众与公益组织之间就不可能达成信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4999
播放数:59756
播放数:756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公益资讯部发的公益记者证去景区免门票吗_百度知道
公益资讯部发的公益记者证去景区免门票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也是唉、貌似只有泰山景区、新泰莲花山景区、东平腊山景区、岱岳区天庭乐园、新华书店。持记者证自己可以完全免费唉、陪同家长6折。若是有更新、你可以去网站看喔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当前位置:&&&&&辞职的记者有两类,去赚钱和去做公益的
辞职的记者有两类,去赚钱和去做公益的 10:37:24&&来源:腾讯公益+&&点击数量:1326
她曾经联合百名女记者保护女童防性侵;他曾经连续七年跟拍一个收养38个残障儿童的贫困家庭;他曾经因揭黑报道,被出价500万元买他的人头;&&&&&&&
他(她)们都曾经是一名记者,用文字和影像记录真实。现在,他们依然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在践行公益。只是,换了个战场。&&&&&&& 今天是中国第18个记者节,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一堂课& 影响Ta们的一生&&? 她是孙雪梅,来自贵州习水,前京华时报记者,凤凰公益频道主编,女童保护基金负责人。&“我是一名记者,也是一个母亲。因为愤怒,我想做点什么。”&&&&&&&&
2013年5月,海南万宁第二小学校长带6名女学生开房事件轰动全国,“愤怒以外觉得很悲伤、无助”她说,“那段时间我们每天在记者群讨论,作为记者,除了在一年内曝光125起性侵儿童的案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她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位来自云南巧家县的父亲告诉她,自己13岁的女儿遭到学校老师性侵再不愿意去上学,但是孩子从来不敢说,只告诉父亲想申请转学。&&&&&&&
知道真相后的父亲不断用拳头捶打自己额头,痛哭失声:我从来没有教过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保护自己!
甚至在孩子提到转学时却遭到我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以为转学这么容易么?”&&&&&&&&
熟人作案、监护缺失、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日,她联合近百名女记者成立“女童保护”项目。白天照常采访、写稿,晚上回到家开始筹备相关工作。&&&&&&&
一开始,孙雪梅和团队成员就决定以讲课、发放手册的形式来宣传防性侵常识,但是发现,合适的教案难寻。如何在“谈性色变”的文化中对父母和孩子进行专业的防性侵教育,是需要用心去钻研的。&&&&&&&&
于是,团队开始起草教案,找来多领域专家修订,一线试讲,经过40多次修改,2013年底,儿童防性侵教案儿童版和家长版开始陆续在全国志愿者和记者们的帮助下进行推广。&&&&&&&
2015年11月,国家“废除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截止到2017年6月,女童保护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筹款636万余元;项目直接授课儿童160多万,家长40多万。&“有些噩梦对孩子的身体和心里伤害几乎伴随一生。而一堂防性侵课,可能影响和改变她们的一生。”&&&一部纪录片 改变一户38个孩子的家庭命运&&? 他是苏家铭,89年双鱼座,前浙江电视台记者,《喜马拉雅天梯》主创团队成员,花儿基金发起人。&“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我只能拿起我的摄像机。”&&&&&&&
回想起还在浙江电视台当记者的三年时光,他说“感谢那段时光让我用一台摄像机记录了最平凡的生活点滴”,然而更怀念的是2010年的大三寒假,因为偶然间看到了新华社记者燕雁关于山西畸形儿的报道,里面10多个残疾小孩趴在一张炕上,脸上的笑容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拿着摄像机就坐上了去山西的列车”。之后的两年里,他5次来到这里,和陈天文夫妇及其收养的38个残障儿童同吃同住,拍了70卷带子,做出了《花儿哪里去了》一部17分钟的纪录片。&&&&&&&&
没有想到,这部片子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和“最佳纪录片奖”两个大奖和3600美元的奖金,从徐克和贾樟柯导演手中接过奖杯的同时,贫困夫妻收养38个残障儿童的故事引起了部分网友关注,网友捐赠26万元的善款帮助陈天文夫妇在村里购置了一套带有一个大院子的房子。&&&&&&&&
然而,影像如何改变公益,这条路依旧任重道远。2016年,他入选“益桥中国未来公益领袖”计划(该计划由益桥中国发起,入选伙伴将在中国顶尖的公益服务和社会创新机构担任经理负责创新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或在具有颠覆式创新潜力的初创团队担任合伙人,并获得包括薪资支持、导师指导、专业培训、社群支持等全方位的支持)成立了自在公益影像,探索通过影像创新的方式为公益注入新的活力。&&&&&&&
“花儿的纪录片从来没有结束,我希望在腾讯公益平台让更多真实故事记录下来,或许会对世界有一点点的改变吧。”&一份调查报告& 救助600万尘肺病农民&? 他是王克勤,1964年出生,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导师,大爱清尘基金发起人。&“为人而新闻,让每一个人生活得自由、幸福,有尊严,是新闻的终极目的。”&&&&&&&&
《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这些揭黑报道曾被出价500万元人民币买他的人头。&&&&&&&
2010年,甘肃省古浪县有一百多个农民集体患上尘肺病,数人死亡。他在采访乡村煤矿的产权纠纷时认识了这里负责挖煤的副矿长老黄。老黄长期在煤矿挖煤,接触了大量煤矿粉尘患了职业病,常常咳嗽得上气不接下气。&&&&&&&
“没有几年,我采访过的老黄就被活活憋死了”,他说,“尘肺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的肺会逐渐硬化,直至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2010年1月,《甘肃“尘肺村”调查》发表,在媒体的强大压力下,甘肃省社保厅在接受焦点访谈采访时,表态要启动600万紧急救助,并且由政府筹集专项基金1108万元,接盘古浪全体尘肺病农民的救治。&&&&&&&
日,他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成立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专项救助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从提供患病农民医疗救助费用支持、捐助制氧机、为因病致贫家庭的孩子提供助学等层面致力于推动预防和最终消灭尘肺病。&&&&&&&&
在坚持每年出版《尘肺病白皮书》,联合推动出台公共政策的努力下,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等职业病病人家庭纳入低保。&&&&&&&
截至2017年,大爱清尘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筹款987万元。团队近期正在全国各地发放针对尘肺病治疗的制氧机。当问及近6年的公益事业和过往20年的调查记者生涯,他说“没什么改变,只是换了个战场。”&&&&&&&
在腾讯公益平台,他们有的从幕后转身为主角,有的始终身兼新闻报道者和公益实践者,他们的努力没有像柴静的《穹顶之下》引发全国轰动,但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推动着公益事业的向前发展。&&&&&&&
毕竟,这个世界的美好,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 今天,我们不谈理想,只祝福每一个媒体人:你们辛苦了。&
亲爱的用户:
现在您可以申请机构认证啦!认证后,会有认证标志,标识机构的官方身份。赶快去认证吧!
NGO招聘微信扫一扫更多精彩
*您的问题:
*您的手机:
*您的姓名:请问公益记者证是不是可以免景区门票_百度知道
请问公益记者证是不是可以免景区门票
是否免费旅游
我有更好的答案
您是为了公益呢?还是为了旅游呢?两者兼而有之?
不要把公益走歪了,公益在线的公益记者证是为做公益,不是为旅游!
应该是只有正规的,国家统一发放的记者证才可以。
怎么个正规法?发证单位是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景区门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局代办年审收费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