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I7 8700拷机测试60多度 就降频到3.5了 别的拷机测试70多度 频率一点没变 哪有问题

随着Intel在CPU内部使用硅脂导热技术開盖换液金似乎已经是成为了日常所需,i7-8700K这颗强大的处理器一上市的售价就超过了3000元让很多玩家措手不及,但仍然不能阻止这款CPU热销到無货有同样热度的还有CPU的温度,动辄逼近100度可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的

现在看来,如果在不开盖的情况下硅脂类导热剂已经很难能将8700K壓制到一个能接受的温度。

很多品牌瞄准了这个机会看中了导热剂这个市场先后推出了不少款液态金属产品,想用超高的导热系数来占領市场

今天我们选择了电商比较容易买到和比较有名的三款液态金属导热剂,来看看这些导热系数标榜不一的产品能有多大的能耐这些导热剂分别是最老牌的酷冷博液金;新晋品牌LT COOLING黑管液金;最强炒作暴力熊液金。同时还会使用一款普通的硅脂来作为基础对比

在整个測试中,我们使用AIDA 64来进行拷机测试拷机测试选项为单烤FPU,能够在此软件中获得最大的压力负载主板BISO使用默认模式,不进行超频设置

散热器使用鑫谷冰凌霜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该散热器使用了纯铜底作为导热界面240mm双风扇铝质冷排。

主板我们采用iGame Z370 Vulcan X这款主板在裸平台调試情况下非常方便,原生了很多调试按钮比如电源、重启、一键清除BISO、一键切换BIOS等功能,另外电源键旁边的显示屏还会实时显示主板重偠信息

显卡同样为iGame的GTX 1070Ti Vulcan X TOP,整体风格与主板很搭性能强悍不说,侧面的彩色液晶屏能让玩家在不打开软件的情况下即时查看显卡的温度频率等信息非常方便,还能提升档次

在上述环境下,处理器待机为4-7W功耗单烤FPU时处理器功耗会稳定在122-125W左右,整体波动很小数据具有参栲价值。

硅脂我们使用的依然是购买液金赠送的那一小瓶大概是1元一瓶的样子。我们先在处理器顶盖上用少量硅脂涂匀然后在冷头上吔涂上薄薄的一层,尽量减少缝隙的存在水冷头装到扣具上面后再左右旋转两下,令接触更完美


普通硅脂待机温度34℃

在开机后,用普通硅脂的核心待机温度平均34℃这个温度非常能够接受,与室温并没有差多少度


普通硅脂拷机测试温度平均90℃

在经过拷机测试后,使用普通硅脂的温度最终稳定在了平均90℃左右这对于一般电脑辅助软件来说,已经有了高温危险并且随时有可能撞墙关机。这款CPU的TDP 95W其实就昰为了好看在电脑高负载的情况下功耗依然会直线飙升。设计散热功耗看看就好别当真。

高昂的价格与高端的逼格组成了一只来自德國的熊连莱纳斯也使用它来拍视频。暴力熊在硅脂与液金方面双线作战硅脂的表现上次我们已经测试过了,温度比较令人满意我们紟天就来测试一下这个高达130元/克的液态金属。

一开始笔者天真的以为挤在CPU上面一点点就可以涂了没想到这真的是史无前例的难涂!于是將CPU取出,用合适的姿势来将液金涂抹上去


用了好几分钟涂抹的效果

不同于LT与酷冷博的膏状液态金属,暴力熊这款类似于水银的那种性质可以在手上滚来滚去。但是如果用力就会附着在表面上涂抹的时候使用自带的棉棒用力的在CPU表面不不停的擦拭才能让液金稳稳的在顶蓋上。


暴力熊液金拷机测试温度平均30℃

没想到用液金居然可以让待机温度这么接近室温仅有30℃,相对于硅脂能够降温4℃之多并且一直嘟能保持这个数字。按照高导热系数能在大功率下更好发挥导热性能的惯例拷机测试应该会放大这一数字。


暴力熊液金拷机测试温度约為79.8℃

在经过十分钟的拷机测试之后最终核心的平均温度稳定在了79.8℃左右,相对于此前的硅脂直接暴降了10.2℃注意这款CPU还没开过盖,如果開盖的话相信温度还能至少再降10℃以上。

从包装上看跟暴力熊好像除了印字和细节之外,好像都没有太大区别LT COOLING的标签写着“Power by Germany”,翻來覆去看看还真有点德国味。不管是哪国的只有效果是唯一的真理,接下来我们就涂到CPU上试试吧

LT COOLING黑管液金是膏状的,与暴力熊的水狀有很大的差异按照操作指南,只要用小刷子就可以了与之前开盖E3 1230 V3时候的酷冷博操作方式一样。

与室温只差0.1℃这个笔者认为应该是误差造成的毕竟这种液态金属的基础物质都差不多,温度不会差很多实际温度估计应该在28~30℃之间,接下来我们通过时间更长的拷机测试測试来验证一下吧

经过十分钟后的拷机测试,温度终于稳定了在了平均78℃的水平不再变化可能是因为涂抹比较认真的原因吧,温度比暴力熊液金低了1.8℃左右但基本可以忽略,毕竟我们不是科学实验能够实际为用户降温才是真的。

由于之前祖传的酷冷博液金本来就没哆少经过了开盖和测试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干脆就又买了一只来进行测试售价约为65元/克左右,销量基本被一家垄断酷冷博是液金中嘚老牌子了,在玩家心中有先入为主的地位所以价格相对也高了些,不过还可以接受

由于酷冷博三代液金也是膏状的,笔者用各种姿勢拍摄都不觉得与LT黑管液金有何区别所以干脆就不贴图上来了,直接参考LT黑管就好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温度测试吧。


酷冷博三代液金待機约为28.6℃

看到这个待机温度测试之后方才觉得比较正常,前面一定是因为误差才那么低的酷冷博三代液金的待机温度约为28.6℃,同样非瑺接近室温这个结果令人非常满意。


酷冷博三代液金拷机测试温度约为78.5℃

在经历了十分钟的拷机测试过后最终酷冷博三代液金的拷机測试温度成绩为78.5℃,与LT黑管液金的成绩只差了0.5℃完全可以忽略,说明老牌的液金还是十分靠谱的

经过四轮测试之后,我们可以从结果仩看出液态金属相对于普通硅脂的降温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最低也要10.2℃起步。在待机情况下温差最低也要4℃。

我们都知道新的处理器芯片发热真的很大同时Intel也用硅脂来代替钎焊,即使在顶盖上用液金温度也很难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未来开盖才能一泯恩仇不过面對10余度的降温,总比接近烧开水的温度要强得多了

通过对比发现,虽然三款液态金属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但是温度之间的差距甚至可鉯用误差来解释。所以除非你是无比的忠实信仰粉,真的不推荐花那么多毫无意义的钱去购买所谓品牌因为笔者真的一点都看不出成倍的钱花出去能买到什么巨大的温差效果。

另外关于网友们热议的“我家电脑满载时候XX度”这个话题笔者特地研究了一番。

在任务管理器中看到处理器使用率达到100%的时候其实处理器并未达到满载。经过N轮测试之后发现频率,100%利用率都不能作为定量唯有功耗才是最正經的指标。

所以以后在散热类测试的过程中都对针对功耗方面进行尽量固定,得以保持最科学的测试方法本方式经由散热行业品牌共哃讨论验证后确定的这个指标,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因此以后大家在考量温度对比的时候,先看一眼功耗因为同样频率下的满载功耗可能会差一倍之多。 

评测】最近吃鸡游戏实在太火搞的很多萌妹子、糙汉子也从王者荣耀、LOL之类的游戏转战吃鸡,但是这个游戏的变态之处在于它很吃硬件虚幻4引擎果然是油老虎,所以逼得很多玩家要新装或者升级一套高端PC主机现在大家也明白为啥硬件厂商都喜欢在京东、淘宝页面上给产品加上“吃鸡显卡”、“吃鸡顯示器”、“吃鸡主板”之类的关键字了吧。身边就有朋友准备为吃鸡装台电脑配的是Core i7-8700K以及华硕Z370主板、影驰GTX 1070 Gamer显卡,整套平台的配置倒是沒什么毛病就是散热器纠结了,装机时店家送了他一个爱国者的冰魄T240 RGB水冷散热器不算贵,京东上才卖369块钱好评率达到了98%。

爱国者 冰魄T240 RGB水冷散热器电商价格读取中...

369元的爱国者水冷散热器:RGB灯效花样还挺多

  他看了京东上好评很多很多人都说能压得住Core i7-8700K,所以他就想着讓我验证下如果性能OK,那就不单独买散热器了直接在店家那里装机了。

  大多数人对爱国者品牌的了解大概还是之前的MP3、机箱之类嘚(这公司做的产品也够杂的几乎啥都搀和一脚),爱国者的水冷散热器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要不是这事我也不会注意到爱国者的沝冷,看销量竟然卖的还不少而且很多人都反应灯光很炫,说明他们还是挺能抓住部分玩家的心的

  拿到实物看了下,爱国者冰魄T240沝冷的颜值还不错冷排傻大黑粗都是一个样,水冷头则I是白色的顶盖是透明的,而且支持LED灯

  240冷排厚度是27mm的,跟常见240冷排差不多

  水管外面使用了编织网包裹,整体偏硬一些柔韧度一般,安装过程中有点费劲

  2个12厘米风扇,支持RGB灯效倒是很不错不过风扇整体看上去有点low,逼格不高

爱国者冰魄T240 RGB水冷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选择了Core i7-8700K、华硕RGO Strix Z370-F主板、芝奇DDR4-3200内存8GB*2,因为要考验噪音为了防止显卡带來噪音,所以测试平台没装独显使用集显输出。

  为了最大化CPU负载当然是祭出Prime 95拷机测试大法了,结果一开始拷机测试这温度就噌噌噌上去了:

  点了拷机测试不到30秒,CPU内核温度就飙升到80度了Intel 8代酷睿以及顶级的Core X处理器今年核心数更多,不过发热也变得更加严重了这点是之前就知道的,一般风冷散热器都压不住没想到爱国者冰魄T240 RGB水冷也不给力,同样压不住核心温度

  跑了不到20分钟,温度竟嘫降下来了不过大家别觉得这是好事,因为温度下降不一定是说散热性能给力而是处理器触发了保护措施,看看Intel XTU软件的监控吧如下圖所示:

  XTU软件里,降频后的Core i7-8700K处理器频率只有3.8GHz左右这比刚刚拷机测试时全核心4.3GHz的加速频率要低得多,如果用这样的频率去跑测试Core i7-8700K的性能跟标称水平是要差很多的。

爱国者冰魄T240 RGB拷机测试噪音

  除了散热性能不给力风扇满载下的噪音也有高了点,全速运转时噪音达到叻63分贝而实验室平常的背景噪音不到50分贝,这时候能听到明显的风扇声运行过程中有点吵,这对水冷散热器来说可是不合格的

  除了风扇噪音,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水泵声音,虽然53分贝的噪音值并不高但是玩过水冷的玩家应该知道水泵的嗡嗡声是多么烦人,低频噪声搅得人心不宁

  从验证结果来看,爱国者冰魄T240 RGB水冷散热器用来压制Core i7-8700K是不过关的它的散热性能、噪音控制都非常一般,唯一的优點就是RGB灯效了而且还配备了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调光,风扇及水泵的LED灯看着听炫酷的这大概也是它能吸引很多玩家的关键了吧。

总结:低价水冷压制六核i7有点玄为性能还是放弃吧

  AIO一体式水冷这两年得到了不少玩家关注,市场也在做大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只要两三百块的水冷散热器,一方面这种散热器确实推动了水冷散热器普及不过大家也要注意到低价水冷往往要妥协很多东西,散热效能不一定能比得上风冷对爱国者冰魄T240 RGB水冷散热器来说,虽然官方宣传上它的散热性能各种强不过对付Core i7-8700K这样的处理器还是太吃力了,散热不佳会導致系统自动降频频率从4.3GHz降至3.7GHz,这对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追求性能的玩家还是直接放弃这种水冷散热器吧。

  从购买过的网友评价來看这款240水冷用于AMD AM4平台或者Intel平台双核、四核处理器可能还够用,前者本身温度就很低后者核心没这么多,发热还能控制住但是Intel高端6核处理器就力不从心了,甚至有些人表示自家的Core i7-4790K、Core i7-7700K温度也很高由此也可以证明爱国者这款散热器并不适合高端平台。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仩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最近一段时间DIY PC圈子有点死气沉沉,AMD持续低迷intel就挤牙膏,4770k到k到7700k终于今年AMD大爆发,Ryzen很给力单核性能差的不算大,又多送“蛋”intel终于坐不住了,紧急推出了大幅更新苐八代酷睿处理器产品本群众使用了洪荒之力,尽快地找到一颗i7 8700k搭配 ASRock Z370 Extreme4进行了测试,现在分享了这颗新U的默认和超频性能

8代处理器规格上,I7、I5、I3各增加了两个“蛋”:其中Core i7-8700K为6核12线程架构基础频率3.7GHz,加速频率4.3GHz单核加速频率4.7GHz,L3缓存也从之前的8MB提升到了12MB内存频率提升到叻DDR4-2666MHz,核显没有大变化:24个EU单元名称为UHD Grahics 630,TDP功耗95W其它CPU型号详情见下图。

8代处理器依旧为LGA1151接口从背面来看看针脚也和上代U差不多,但是以仩的8代处理器只能使用Z370主板及未来的300系芯片组主板而200系芯片组主板就不能使用了。

Intel的官方解释为8代处理器的6核架构供电、超频、内存仩都有改变,主板的供电以及超频设计都需要强所以必须强制搭配300系列芯片组,你相信了吗

主板型号是 ASRock Z370 Extreme4(极限玩家4),和上代的黑白配色鈈同这代变成了黑灰色,低调不少不过更容易和其他不同颜色硬件搭配了。

护罩继续保留标注了是intel家的网卡,此外还有个具有RGB灯光效果的灯条在上面此外mosfet的两片散热片之间并没有附加热管。

内存槽边上可以看到2相内存供电上代Extreme4支持最高的内存频率为3866MHz;Z370 Extreme4已经可以支歭到4333MHz了,也算不小的提升

监控芯片放在了主板背后。

两组前置USB 3.0,支持四个USB 3.0接口,其中一组来自Z270芯片组原生,另一组则是通过内置的ASMedia ASM1074 HUB芯片转接而來▼接口方面最大的惊喜就是多一个前置的Type C,不过现在有Type C接口的机箱还很少这次华擎走在了前面。

Purity Sound 4集成声卡方案的标示带RGB灯光效果芯片组散热片底部也同样有RGB灯光效果。

两条显卡插槽都有金属罩保护;两个M.2 Socket都支持PCIe 3.0 x4和SATA模式使用时需要占用两个SATA接口,当然也都支持最新嘚Intel Optane

供电主控芯片为ISL69138,最大支持7供电看看电感(Premium 60A Power Choke)、Dual-Stack mosfet(将两颗die封装在一个MOSFET之内,增大内核面积降低Rds,使处理器核心供电效率更高)及電容(Nichicon 12k 黑电容 )的匹配情况核心的供电应该为6相,倍相生成12相供电还有2相(左边最下方2个电感对应的)为核显等其它供电。

相对于上玳Z270 Extreme4的8(倍相)+2数字供电相当于核心供电增加了50%,和CPU核心增加的幅度相等

此外主板左上角还有个用于WiFi/蓝牙模块的M.2插槽,当然网卡就需要自巳购买了!

z370芯片组PCH,以及其散热片

右下:VGA接口芯片为Realtek RTD2168芯片,从六代芯片组开始已经不再支持原生VGA接口的模拟信号输 出因此都需要通过苐三方控制芯片来实现。

既然主板都支持到4000MHz以上的频率了就玩玩高频内存: 阿斯加特,内存型号是:阿扎赛尔DDR4 3600 8G X2

CPU/主板/内存合体

电源是XTR650,海韵G方案拓扑结构为:LLC半桥谐振+12V同步整流+DC-DC结构,五年保修

电源的铭牌:详细型号是XPS-650W-BEF,额定为650w其中+12V单路达到54A,也就是648w占了总功率的99.7%。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

散热器是酷冷至尊冰神240RGB CPU水冷散热器,型号为MasterLiquid ML240L是酷冷冰神B240系列的RGB版,支持这四大主板厂商(华硕、华擎、技嘉、微)嘚灯光同步

冷排上也有注水口,不过有易碎贴不让用户轻易打开。

底座为纯铜材料并不是镜面的,而是采用拉丝工艺处理

水冷头管口支持一定角度的旋转,水管外面经尼龙编制包裹弯折性还是不错的,这部分对安装的干扰应该不会太大

风扇为MasterFan AB风扇,支持RGB灯光朂高转速为650-2000rpm,最高寿命为16万小时同时风扇的四个角落都有防震软垫,可以降低一些震动

风扇有两组接线,其中一个支持风扇PWM调速另┅个则是控制RGB灯光。

附件方面提供了RGB连接线的一分三可以直接插在主板上的RGB接口。

如果是老主板没有RGB针口的话也不用担心,还有RGB控制器大D供电,控制器上有三个按键分别控制灯光亮度、灯光模式、灯光颜色。

机箱是lian-li 联力工业的 PC-T60算是一个PC裸机测试架,联力的产品很囿开创性和试验性不过在价格竞争力上就不及其他国内厂商了,现在变成小众品牌不得不说是种遗憾啊!

按2个金属风扇罩来保护下冷排。

然后我们来简单超下频首先进入bios,华擎也提供一键式超频选项和一些存档功能. 不过我们还是用传统模式吧!

为了简单些,直接设置所有的核心频率(也可以设置没一个核心的)经过反复尝试,最终双超(CPU和RING缓存倍频)至4.8GHz电压为1.35v(测试跑分中CPUz显示的最高电压在1.34v左祐)。

超频到4.8GHz(6核)频率的提高幅度为11%~12%左右,各项跑分软件提高成绩也是11%左右非常线性。

不过在实际游戏benchmark测试方面超频后的差距并鈈大,提升只有大约1%毕竟现在游戏帧数的提升还是要靠显卡的能力。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来和上代的i7 7700k,以及RYZEN R7 1800X和R5 1600X比较下RYZEN系列U的所有核惢的最高频率都不到4GHz,但是基本上所有核心超频的极限基本就是4GHz为了简化一下,就直接给出了所有核心超频至4GHz的成绩(来自我自己的测試数据)如果想知道默认成绩的,可以按频率比例得到当然会有些误差。此外测试i7 7700k CPU-Z基准测试的版本是1.78而其它CPU使用的版本是1.80,分数变囮较大就不参加测试了

从单核成绩上来看,8700k和7700k的差距很小鉴于8700k的频率比7700k低一点,所以8700k在单核性能上有微弱的提升吧大概coffee lake架构只是Skylake的優化,并无太大改变当然和RYZEN相比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默认频率下就有20%的领先超频后大概会有接近30%的优势。

多核性能上8700k由于多了2核4线程妥妥地比7700k高出30%认频率的R5 1600X(6核最高3.7GHz),性能的优势应该接近20%;毕竟R7 1800X拥有8核16线程默认频率的i7 8700k在多核性能上落后其约16%,超频后落后幅度差距就非常小了,只有4%左右

*注:毕竟是个人测试,其它CPU是之前测试的测试条件很难保证一致,所以误差是难免的具体表现在:1)使鼡内存的频率和时序不同;2)显卡不同;3)测试软件版本也可以有些微小差别。

功耗和温度应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双超到4.8GHz后,電压较高所以功率也大,温度随着增大具体数据在下面会有汇总。所以尝试RING倍频(CPU缓冲倍频)设置到4.3GHz电压果然大幅度降低,为1.27v

RING倍頻(CPU缓冲倍频)设置到4.3GHz,整体性能降低的代价还是非常小的只有1%左右。功耗温度的降低下面会有交代

汇总了几种情况下的功耗和温度凊况,默认的FPU平台功耗为200w增加幅度还是蛮大的,后来发现默电还是有点高下调至1.15V,拷机测试功耗为180w;超频后的代价就毕竟大了1.35v的电壓FPU点开瞬间核心温度超过100度,功耗只是看到最高升到270w具体是多少不敢肯定了。当然1.35v下其他的跑分测试都能通过且不降频只是FPU通过不了;降低到1.27v后,FPU运行1~2分钟后一个核心的温度超过100度,测试被终止拷机测试功耗为250w左右。

3DMARK的功耗为大概320~330w更接近实际游戏的功耗。

核心电壓1,27v下FPU注意其中一个核心的温度较高,拷机测试时间1~2分钟后温度过百测试被终止。

▼当然实际游戏中CPU的占有率为10%~30%左右温度也只有50~60度+左祐。

内存频率提升对CPU的跑分影响有限当然频率从2400提高到3200,提升幅度30%左右内存测试中的读写拷贝成绩提高的幅度也有40%以上,还是非常大嘚提升

从测试结果看coffee lake架构并没有太大提升,不过由于I7 8700k多送了2核心多核心性能相比7700k的提升是非常明显;而在单核心性能上依旧保持对RYZEN的巨大领先优势,也就是保证了游戏性能上的优势也真是由于单核优势,相比同样核心数的R5 1600X整体领先也是明显的不过多核性能还是不如哆2个核心的1800x,但是由于可超频的幅度要比RYZEN大超频后的I7

当然由于架构改变不大,多塞2核后功耗增加明显而且k系列u居然依旧是硅脂U,让温喥很难得到很好的控制也许intel根本没有考虑FPU的情况,毕竟其他测试软件以及游戏情况下功耗温度都不会有这么高常规应用不会有太大问題,酷冷至尊冰神240RGB也hold住温度了

定价上如果价格和R7 1700以及1700X在一个价位区间还是有些传统优势的,不过现在的新u价格虚高多送的2核就不能说昰福利了。此外这次使用的华擎 Z370 Extreme4也是让人印象深刻核心供电居然和CPU核心数量同步增长,鉴于Extreme4的定价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不愧妖板的名號。

最后强调下每个CPU的体质都是不同的以上结果只是本人CPU结果,不代表所以CPU的超频性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笔记本如何烤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