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新智比好牛168美的智行空调的优势势大吗?

热门搜索:
&小说搜索:&综合按书名按作者
送鲜花:218177朵催更票:413票打&&赏:64.5万点投月票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作者:&内容介绍&作品信息&最新章节更新: 19:00&&&&已有人读过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小说已写8778768字...目前仍在拼命写作中... 9.8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作品相关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一卷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小说VIP章节部分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一卷[] []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二卷[] []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三卷[] []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四卷[] []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五卷[] []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六卷[] []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七卷[]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八卷[] []
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九卷[] []
new特种兵之万界神级杀手 第349章 故人?new本章于:07月03日 21点1刻准时发布&
&&特种兵之万界小说评论&nbsp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本类人气榜
141468023894883270496423994452348526216092719632781960599179912101748201116503812161755
&读者还喜欢读..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
&喜欢本书的网友&级别:黄金书友&级别:黄金书友中学开课教学生如何谈恋爱
来源:信息时报
学生哥&拍拖&还在偷偷摸摸被老师撞破吗?不!现在的老师不再棒打鸳鸯,反而会教你怎样拍拖!
本学期,广州市第21中学首开&我要谈恋爱&选修课,高二级32名学生尝&头啖汤&。手执教鞭的心理老师大方&教&学生怎样说分手、怎样择偶;甚至使用避孕套;学生大胆分享恋爱经、扮演校园亲密被撞破等情景剧,尽诉心中情。
对此,有部分家长担忧,老师教了,没这样的想法的孩子也去谈恋爱可怎么办?
上月30日,广州二十一中高二级的同学上了一节有趣的早恋心理表演课,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学生早恋感受。
模拟场景:高二级男生小波和女生小雪两人拍拖,第一次在学校隐秘处亲热的时候就被年级的郭老师逮个正着。事情被各自的班主任和双方的家长都知道了,好友给他们提了不少建议,也告诉了学校的心理教师&&
现场扮演:突然撞破的郭老师惊呼&不要在学校搞啊!&随后,学生见家长后第一句便是&不要打我&,而家长则警告孩子&马上分手&,心理老师也从中劝导&&
&心中理想对象是&&&,学生大方填写
自本学期初,广州市心理示范学校市21中心理老师李艳月开设了全校选修课&&&我要谈恋爱&,记者亲身体验了这节课,来自越秀、白云、增城等地的20多名老师前来观摩。
这节课讨论&我心中的理想对象&。李老师在墙上悬挂了&你理想中的TA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气质&大纸板,30多位学生羞羞答答地轮番填写。&beautiful、单纯、自然、可爱、善良、听话、神圣&&& &90后&的男生洋洋洒洒写下&择偶标准&,还强调&情人眼里出西施&。相比起男生的普世价值居多,女生的&择偶标准&让人吃了一惊:连续三个词:有钱、好有钱、爆有钱! 除此之外则是温柔、man,靓仔等等,一名女生解释道,&男人要有上进心,有爱心,还要对我够真心!& 全场爆笑一团。
为什么填有钱的?女生都笑称&闹着玩的&。一名女生引用了《蜗居》片段&&&钱其实很重要的,嫁个没钱的人,以后就像海萍一样,鸡毛蒜皮的事都要吵架。& 李老师称,学生其实已经懂得思考,他们的价值观并非老师所想,不少学生已经开始考虑爱情与金钱和经济的问题了。
教怎么说分手,让学生分享恋爱感受
为什么要开&恋爱课&?李艳月称,现在学生恋爱现象很普遍,但是学生该怎样把握和保护自己,却缺少师长的引导。为此,她试探性地在高二级学生中开课,&一开始担心学生蜂拥选修,我只把课程命名为《高中生心理辅导》,正式上课把课名改做中学生都喜欢的《我想&谈&恋爱》。&
李老师称,港台地区在恋爱辅导方面做得很好,为此她参照台湾心理团体辅导的模板,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安排了18章节课程。其中有&恋爱异言堂&、&爱情变奏曲&、&分与合的艺术&等。学生可以学习耶鲁大学的心理教授的&爱的三角理论&,明白一份爱同时具备亲密、激情和承诺三个元素。
最让学生兴奋的莫过于&相爱容易分手难&的章节,老师像知心姐姐般教你分手&要领&:&如果感情路走不下去必须分手,怎么样把伤害降至最低?学生则通过讨论说出最糟糕、最佳、最有效、最美好的分手方式。
恋爱部分必不可少会谈论到&性&的环节,&80后&的青年都记得,当时的健康课,一说性的章节,老师就丢下一句,&这个章节大家自己看吧。& 但是现在,&性行为与怀孕,对方提出要求你怎么办&等等避谈的话题都一一搬上讲台。上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李老师会让已有恋爱经验的同龄学生与大家分享感受,播放《我爱你》、《蜕变》等剧集让学生进行辩论、讨论。她还告诉记者,与普通高中不一样,在职高的心理课上,甚至会教学生怎样使用避孕套。&
想学一点恋爱技巧
高二学生林翊告诉记者,&平时读书太枯燥了,这个课很放松,老师也很风趣。平时这些话题都不会接触,普通老师谈到恋爱谈虎色变,这个雷区不是所有老师都会踩。我想,这些问题上课能聊,至少可以缓解老师和学生的矛盾。&
学生周文哲说,我们都知道现在拍拖不会太长久,但是情感发生了很难控制。我们想知道面对特殊情况的时候怎样处理。比方说,当成绩不是很大退步的时候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现状?怎样相处,怎样把持自己?很多方面都希望得到老师帮助。
学生经验比我们还多
&现在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谈恋爱了,他们有一种心理,&人有我无&好像很落后似的,到了中学可能换了好几个,恋爱经验比我们还丰富。&
现场观摩的越秀外普通话学校心理老师,对恋爱课十分赞同:&从学生读书开始,科学知识、生理知识学得多,但是情感方面的东西就从来没有人教,爱一个人是需要教的。他认为,这样的课起码可以教育学生怎样保护自己,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时候拍拖会影响学习:&事实上有90%的中学生谈恋爱都会影响成绩,但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10%。&
李老师认为,事实上现在的学生早熟得很厉害,网络也很发达,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早一点介入引导才是正确的。
会让学生想去拍拖
&我小孩本来没有恋爱的,听了这些课想拍拖可怎么办呢?&
家长王先生称:&好端端的一个孩子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现在教她这些不是分他们心吗?快要高考了,万一她尝试拍拖影响了成绩谁负责?恋爱以后可以学,但是高考只有一次。&
王先生也认为,课程对于学生没有太大的作用。&现在学生要约人外出,打个电话就行,相关书籍也很多,想买就买得到&,要防止这类事情发生,单靠恋爱课堂作用不大,说来说去,还是得靠学生自律。
将孩子导入正途
也有家长对课程抱乐观态度:&就好像小孩子刚学走路,他们要有人带着扶着才能走得稳,他们需要引导,这种课程就好像拐杖。&家住番禺的刘阿姨十分期待这种恋爱课程,因为她读高二的女儿正是学习了类似课程后从恋爱路途上折返。刘女士称,女儿在高中时隐瞒家里谈恋爱后,她试图劝服她分手,但没效。此后她改变做法,直接放恋爱教育PPT给她看,她了解到这个阶段恋爱是不合适的,浪费了精力,后来感觉她跟那男孩子断了。
她认为这类恋爱课堂可以保障女生,但是她希望上课老师讲就要讲得分明,不要闪闪缩缩。但也有家长李阿姨建议&最好是男女分开上课,男老师上男班,女老师上女班。&
编辑:章明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经历了六月缤纷多彩,迎来了激情四射七月天然而,出门...
7.15年中大促—— 望湖美家居足球音乐嘉年华火热来袭 ...
2018年安徽中考放榜,各地市中考成绩查分入口陆续开通,中考最低录取分数线...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p&个人背景:某经济学院大三学生一枚,大二下学期跟导师上过十几次论文讨论课,这学期第一次学着写实证类论文,中途遇到许多磕磕绊绊,抓狂不已。在写论文途中迫切的希望有人能稍微引导一下我,虽然有导师撑场子,可是也不好事事都跑去麻烦导师,有些工作的确需要我们学生自己完成,虽说自己摸索能更好的锻炼我们的能力,但真的做时候,都快把论文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个遍。特别是跑数据时,我运用的是stata软件,手头也有一本相关的书籍,看书迷迷糊糊,只讲原理也不太实用,而且耗时长;问度娘,零零散散而且答案很多,讲的也不是很完整,强大的经管之家给的答案让我这个小白看的也很迷糊。所以我立了个flag,完成论文一稿后一定要写一篇帖子(可能没什么用)。写论文的顺序是先跑数据后成的文,所以整篇文章的顺序也是如此,如果不适应的同学就看看开心吧。&/p&&p&目标人群:有一定的实证类论文的阅读基础,并大对其结构框架,各部分的作用有基本了解。&/p&&h2&写文目的:这篇文章不是实证类论文指导教程(我没那水平!),只是为中途你我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个醒,以及致敬那些年脱的头发。&/h2&&h2&一、确定研究问题&/h2&&h2&(一)阅读文献&/h2&&p&首先你得先有个大方向,可以是你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是在导师的引导下,但最好是两者结合,不然看那么多干货,我选择原地爆炸。一般是确定个核心词,然后在知网上下载相关文献。刚开始看文献,看的特别慢,而且,你几乎看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没关系,大家都这样。不过前几篇,你最好按着顺序看下来,从头看到尾,理解他的作用机制,这个变量是如何影响另一个变量的,模型一定要重点看,这是你要学习借鉴的地方,包括变量的量化以及数据的来源,不管你想的有多美,找不到数据,还是没用。看第一遍的时候,可以在文献中做适当的标记,还可以写写感想。但是,看完整篇之后一定要把认为最关键的另外摘录下来!你可以快速浏览全篇,重点看标记的地方,摘录下来!录下来!下来!请记住我爱的忠告,不然,你会忘得(蜜汁微笑).....我摘录的内容(仅供参考):题目与作者信息(参考文献格式)、作用机制、假设、模型、变量量化、数据来源。建议最好摘录20篇以上,然后对看过的文献进行适当的归类与总结,你会慢慢发现这些文献的相通处。记得读文献时适当回顾之前读过的文献,你可能会在看某篇时产生灵感,记得一定要写下来,不然你会忘得......&/p&&h2&(二)确定基本模型&/h2&&p&关键是要确定主要解释变量以及被解释变量。做好上述工作之后,你需要重读自己摘录的论文信息,然后可以适当组合创新,选择核心变量,然后再进一步搜索相关的文献,不断进行补充与优化。在我看来,问题的确定与基本模型的确定几乎是一致的。&/p&&p&不同文献对同一变量可能采取不同的量化方式。确定好主要变量之后,你可以在这些文献中,选择最适合自己论文的量化方法,还可以为之后的稳健性检验做准备。&/p&&h2&二、下载数据&/h2&&p&接下来就是找数据了你得知道你每个变量对应的数据,然后去数据库里找。我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与企业相关的,所以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手头有的资源是Wind金融数据库(万德)和CSMAR数据库(国泰安),如下对这两个数据库就企业类数据谈谈看法。因为之后数据处理用的是stata软件,对导入数据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还要考虑到之后数据整理的方便性。万德数据库只能在特定电脑使用,从万德上下载数据,一个数据表可以同时下载一个公司的各种信息,但是只可以下载一个时间截点的信息,就是截面数据的样式,你的面板数据跨越几个时间点你就需要下载几个数据表,然后在对下载的数据表进行合并(不停的粘贴复制)。国泰安是移动网页型,只要有网址,账号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从上面可以直接下载面板数据样式,但是企业的不同信息存在可能存在于不同的数据表,也就是说,下载完数据后,你也需要合并匹配,并且难度更大,因为不同数据表的样本数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是截面数据,或则时间期数不多的面板数据,建议使用万德。如果面板数据的跨时间期数较多,建议运用国泰安。前提是你有的选择。&/p&&p&我的是季度数据,而且跨了几个年份,所以选择国泰安(我能说我这个颜狗在看到国泰安的界面时瞬间就被圈粉了嘛)!但是后期数据整理时,那个不同数据表之间的匹配还是折磨死我了,所以我没思考出,到底是不是万德更胜一筹,但是,对他的界面实在无爱,原谅我的不理性。&/p&&p&友情提示:下载数据时,不要担心自己下载的数据信息会不会太多,时间跨度会不会太大。我因为缺少部分信息,在整理报表时不知道返工了多少回,简直泪目。整理到一半,发现不对劲,又重新回头下载,反反复复.......特别是关于数据统计方面的信息一定要下载清楚,比如股票代码,报表截止日期,报表类型等。&/p&&h2&Stata导入数据的格式:&/h2&&p&Excel处理时,第一行为变量名,不同列指代样本的不同信息。第一列为股票代码,第二列为年份,第三列为季度,然后依次可以往后输入其他信息比如企业净利润率等。不同企业不同时间点的信息,在每一行录入。当然,行与行之间顺序乱的stata也是可以识别的。建议变量名使用英文,中文不识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1bc1c0d45bdf4ac3c1b7b31939f71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1bc1c0d45bdf4ac3c1b7b31939f71e_r.jpg&&&/figure&&h2&三、数据处理&/h2&&h2&(一)选择数据报表类型&/h2&&p&从国泰安下载下来的数据有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报表类型,我第一次没有下载报表类型这一信息,然后有些变量在同一时间点有两个不同的数据,简直乱了套,后来才发现是报表类型那出了问题。报表类型分为A、B两种。A代表母公司报表,B代表总公司报表,下载的数据这二者是混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一般要对此先进行分类,一般采取母公司报表数据进行问题研究。&/p&&h2&(二)数据删除&/h2&&p&1.删除金融类企业的数据:金融类杠杆率大,各指标情况同其他企业差距很大,所以研究企业类问题时一般默认删除。&/p&&p&2.删除空白数据:如果该企业此月份的某一数据缺失,那整行数据都需要进行删除&/p&&p&3.删除不合理数据:你需要对各指标的合理区间进行判断,也许该指标的数据不可能出现负值,也许不可能大于一,你需要删除合理区间意外的数据&/p&&p&4.删除乱码:有些数据是通过数据间的运算得到,所以有可能得到乱码,也需要筛选出来一并删除&/p&&p&删除数据时可以巧用Excel中的筛选功能。这是就要佩服2007版本的office,可以之间筛选出某一数据进行局部删除,而WPS就不能。&/p&&p&(三)数据整合 &/p&&p&这时候需要把分散在不同Excel表格中的数据整合到一个表中,空白数据的删除一定要在此项工作之前,因为,当你运用vlookup等函数将表格匹配到一起时,空白处还自动填充成0。在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时。一定记得问度娘,可以是很小白的问题,你会发现原来Excel还可以这样操作!不要傻傻地自己手工操作。(我一开始就是这样,心痛到不能呼吸,度娘比你想象的强大,Excel的骚操作也不是你我可以膜拜的)&/p&&h2&(四)数据变换&/h2&&p&Stata只会识别数值型数据,只认英文和阿拉伯数字,所以不合格的当你导入stata时通通标红。我遇见的几种情况:&/p&&p&股票代码002——NO;日期/ 、——NO;78%——NO;文本类数据——更不可以&/p&&p&至于具体某种情况如何变换成标准样式,请问度娘,千万别直接手动变换啊!我用过vlookup,中间还经常匹配不起来,特别是运用文字信息时,你需要比对进行匹配的ID是否一样,比如广东和广东省就不可以;对日期的处理运用过Excel中“分列”,left等。&/p&&h2&四、运用stata进行数据处理&/h2&&p&同之前说的,我研究问题用的是各企业的面板数据,所以下列只是我在用stata时处理面板数据的常用命令的介绍。再说一次,这也不是stata教程,stata的基础操作还需要你们自己了解,包括数据如何导入,软件的安装等。&/p&&h2&(一)命令&/h2&&p&Clear.................................................................................................................清除数据&/p&&p&generate quarterly=yq(year, quarter)................................................................定义时间&i&(我使用的是季度数据所以定义为quarterly,如果是月度则变换为monthly)&/i&&/p&&p&xtset x1 quarterly..........................................................将数据定义为“面板”形式&i&,x1是类似于截面数据的编号,好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ID,不同上市公司也对应不同的股票代码&/i&&/p&&p&gen x1_=l.x1.................................................................................................滞后一期变量&i&温馨提示:l.后面直接跟上变量名,不可以存在空格&/i&&/p&&p&sum x1 x2 x3 x4 ...............................................................................................描述性统计&i&包括样本数、最值、均值和方差等样本信息,此结果的导出需要直接进行复制粘贴(后续会详细介绍)&/i&&/p&&p&pwcorr_a x1 x2 x3 x4, star1(0.01) star5(0.05) star10(0.1)................................相关性分析&i&star(.01)括号内表示显著性水平,结果导出的处理方式同描述性统计&/i&&/p&&p&xtreg y x1 x2 x3 x4, fe............................................................................固定效应回归命令&i&y是被解释变量,x是解释变量fe表示固定效应,使用固定效应时,回归结果中那些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不会出现系数,只会出现显著性水平,比如一个人的性别(微笑),企业性质,所在地等&/i&&/p&&p&xtreg y x1 x2 x3 x4, re.............................................................................随机效应回归命令&i&使用随机效应时,回归结果中每个变量都会有系数。恕我才疏学浅,现在还不是很知道如何解释不同效应的意思&/i&&/p&&p&esttab using y8.rtf ,star(* 0.1 ** 0.05 *** 0.01)..........................................导出回归结果&i&y8是你要给导出文件的命名,此命令只可以导出回归结果,但导出不了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的结果&/i&&/p&&p&如果发现命令输入一直没有结果导出,你可以检查一下命令的各个空格是否正确以及大小写,stata好像只认英文小写。&/p&&h2&(二)麻烦&/h2&&p&如果你发现自己第一次作出来的数据不显著(我第一次跑数据的P值0.9,想死的心都有,但还是要保持微笑),不要忧伤不要心急!因为明天的你会更惨......收回毒鸡汤,我给大家推荐几种镇定剂(至于这些方法是否科学,我不好评价,只知道这些方法挺好用的)。&/p&&h2&1.缩尾处理&/h2&&p&ssc install winsor2...................................................................................安装缩尾处理&i&(当初百度时,我还傻傻地以为是真要下载什么安装包,还研究了好一会,然后我绝望的发现,当你输入这条命令的时候就叫安装......)&/i&&/p&&p&winsor2 x1 x2 x3 x4, replace cut(1 99)&/p&&p&winsor2 x1 x2 x3 x4,replace cut(1 99) trim&/p&&p&缩尾处理的输入后,需要再次输入回归命令xtreg y x1 x2 x3 x4, fe&/p&&h2&2.分组处理&/h2&&p&可以根据某种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组,比如按企业性质,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民营,外资等&/p&&h2&3.删减数据&/h2&&p&这不是指你可以随意删减样本数据,而是对你要研究的区间进行选择。如果你的样本容量足够大,你可以调整所要研究的数据的年份,比如,将变为;也可以选择分组中的某一特定类别来研究,但随之你的理论都得进行相应的解释;你也可以改变时间频率,把季度改成月度或则年度。&/p&&p&具体命令的意思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大家自行了断(划掉划掉,自行了解),我只是为跑数据时不知所措的我们稍微引一下路,少走一些弯路,不然忙活半天到头来又得重新开始。还是那句话,建议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多问问度娘或查阅相关书籍,求助大神也可以,不要闷头直干或放弃。&/p&&p&至于为什么不再写的具体些,因为.................................................................懒&/p&&h2&五、论文排版&/h2&&p&我怕是中了排版的毒,现在干什么都要额外花些时间去排版,宋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2磅,首行缩进两格(微笑,我也控制不住我自己啊)!每个学校,期刊对论文格式要求都不同,所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为各位提个醒,先调整页面布局的页边距,不然你好不容易调好的表格又要跨页了!建议大家先详细阅读论文的排版要求,别看一个调整一个,也不建议用格式刷,不见得有多快,而且你看过之后孰能生巧,哪里有问题,自己也能看出来。修改格式时建议大家调整出视图中的格式标记,这样空格,回车等符号都可以在文档中显示出来。&/p&&h2&(一)参考文献&/h2&&h2&样本:&/h2&&p&[1] 李后健, 张宗盛. 地方官员任期、腐败与企业研发投入[J]. 科学研究, ):744-757.&/p&&h2&说明: &/h2&&h2&1.除文字部分其他都用英文格式;&/h2&&p&2.各标点符号后要有空格;&/p&&p&3.除了[1],其他[2][3]都用回车生成&/p&&p&4.[1]-[9]设置为首行缩进1.5磅;[10]之后设置为2,目的是为了对齐&/p&&p&5.如果是使用知网导出,记得删去最后的导出时间等多余信息&/p&&h2&(二)表格&/h2&&h2&1.描述性统计&/h2&&p&导出:选中stata里的表格——右键——点击“copy table”——粘贴到Word文档中——选中,利用“文本转化成表格”&/p&&p&框线要求:选中表格,调整边框线——上下框线1.5磅,中间横框线0.5磅,中间竖框线0.5磅,左右外侧无边框——选中表格右键——自动调整——根据窗口调整表格&/p&&p&描述性统计如果是0.12的小数,小数点前边会没有0,只是“.12”所以需要手动添加。&/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60309bccc0d6fd56ef052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60309bccc0d6fd56ef052e_r.jpg&&&/figure&&h2&2.相关性检验&/h2&&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dcc4b0bf929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dcc4b0bf929a_r.jpg&&&/figure&&h2&3. 回归分析&/h2&&p&一条回归命令导出一个回归结果,也就是每个导出的回归表格只有两列,所以需要将各回归结果进行合并。我们可以选择最长的一列作为基准,然后将其他的依次加入此表格中(在此操作中,本人觉得WPS的Word很好用)。注意变量名与数据的对应,然后再删除空白行,边框的要求同上。(如果你没实操过,可能觉得我在瞎说八道,算是吧.........)&/p&&p&导出每个表格时,一定记得手动copy “R-squared、Adj R-squared”的信息,在手动添加到表格后边,利用固定效应命令的,可以把那些表量名改为中文,处理如表3。再把表格美化一下,比如将变量名处的表格合并居中,之后再上注释就OK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be15ed28a2af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be15ed28a2af5_r.jpg&&&/figure&&p&一般注释都是比正文小一号的字体,表名字体跟正文一样。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新罗马(Times New Roman)。表格后边记着空一行再接正文。&/p&&h2&六、论文内容&/h2&&p&我写的时候对论文框架也迷茫了,因为不同论文结构也有细微差别,然后然后我就纠结到底到该模仿哪篇的结构,纠结的我。可亲可爱导师帮我们拎了一个大框架,实在纠结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p&&h2&论文模板&/h2&&p&&i&一.引言&/i& &/p&&p&&i&二.文献综述&/i& &/p&&p&&i&(一)&/i&&/p&&p&&i&(二)&/i&&/p&&p&&i&(三)&/i&&/p&&p&&i&三.理论分析与假设&/i& &/p&&p&&i&(一)A与B&/i&&/p&&p&&i&(二)&/i&&/p&&p&&i&(三)&/i&&/p&&p&&i&四.研究设计&/i&&/p&&p&&i&(一)数据来源与变量界定&/i&&/p&&p&&i&(二)回归模型与方法&/i&&/p&&p&&i&五.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i&&/p&&p&&i&(一)描述性统计&/i&&/p&&p&&i&(二)相关性检验&/i&&/p&&p&&i&(三)回归分析&/i&&/p&&p&&i&(四)稳健性检验&/i&&/p&&p&&i&六.结束语&/i& &/p&&p&&i&参考文献&/i& &/p&&p&
我知道我忽略了一篇论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论文各部分到底该怎么写。原谅我真的无能为力啊!手头第一篇也还在修改中,日益攀升的发际线呐!要不您们试试佛系写法?&/p&&p&谢谢你们看完我的满篇废话,感恩的心!&/p&&p&第一次写此类文章,有错误之处请指出,谢谢!&/p&&p&&/p&&p&&/p&&p&&/p&&p&&/p&
个人背景:某经济学院大三学生一枚,大二下学期跟导师上过十几次论文讨论课,这学期第一次学着写实证类论文,中途遇到许多磕磕绊绊,抓狂不已。在写论文途中迫切的希望有人能稍微引导一下我,虽然有导师撑场子,可是也不好事事都跑去麻烦导师,有些工作的确…
2017年人大商学院国际商务的,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一点帮助。&br&&br&为什么考研?&br&&br&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其实没有仔细考虑过,我就是想考,想看自己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我不知道将来该怎么规划,我的大学都荒废掉了,我想体验研究生的生活,我想以后打拼时多一个筹码,我还有好多想做的事情,我不想这么早结束我的大学...... 虽然我没有一个终极目标,但是我想去人大这一个小目标已经足够支撑我坚持到底了。&br&&br&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是如果在看这篇帖子,说明你已经想要选择考研了,既然选择了就风雨兼程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走到终点才能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br&&br&怎么规划时间?&br&&br&我是一个平时就很爱做计划的处女座,但做计划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不能做死计划”,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快,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才能让计划发挥最大的功效。&br&&br&我是一直有考研的想法,但是真的定下来是大三下学期。大三下学期一开学到五月末我一直在准备BEC考试,根本无暇顾及考研,那时候已经有人开始看考研的书了。BEC结束后不久开始了期末考试,6月到7月这段时间我是一边准备期末考试,一边疯狂地看考研经验贴,各种类型的, 有讲专业课的,有讲怎么做笔记的,总之看的越多实践起来才能更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七月初考完试就回家了,浪了两周又回到了学校,正式开始复习。在回家之前我已经买好了大部分要用的书,主要是两个专业课和英语。假期也和之前考过的师兄师姐询问了一些问题,返校之后就开始做计划看书。(我好像已经预感到这文会很长,但是我不管,考完就是要放飞自我的写)&br&&br&我把从众多考研经验贴中总结出来的书目写在一张纸上,综合起来挑选了可能会适合自己的一些,买齐。(考研买书千万不能省钱,遇到不靠谱的盗版真的会很坑啊)我的规划也是结合考过的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情况进行的,大致是英语每天看,政治后期看,专业课早点开始看,数学早开始要不断练手,逻辑要搞懂不能纯刷题。决定好大概的顺序后,开始看每一个科目都需要看哪几本书,第一天尝试看一些,知道自己的大概速度后开始定制计划。我的大计划分为第一轮、第二轮和冲刺。第一轮就是把基础的该看的书过一遍单词过一遍,第二轮主要是做题改错、背专业课,冲刺就是反复背诵专业课、主攻政治、英语和数学保持手感、复习做过的错题。从7月的最后一周开始复习,从8月1开始第一轮,9月19开始第二轮,11月21开始冲刺。但是这个日期只是我看日历估计大概的学习时间定的,到时候看每个科目的进行情况再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定下每一个科目的目标,比如英语单词每天几个单元到哪一天结束,阅读每天做几篇,到哪天为止做完。这些目标定好之后开始执行后如果发现自己不能完成就相应的减少每天的任务,大概减少到80%左右。计划是完美的,但人总有懒惰和放松的时候,如果前一天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任务,后面就要挤时间出来补,目的是不能影响最后deadline。如果实在是不行就酌情往后推两三天。定好这些之后开始规划每一天的时间。我自己大概是早上6点50左右起床争取七点半之前到教室开始学习,上午7:30-11:00,下午13:00-17:00,晚上19:00-22:00。这种时间是比较灵活的,这是我后期9月份开始按照这个时间表走的。推荐大家准备一个手帐,把自己 每天的任务写下来,完成一个做一个记号,每天可以写写自己的心情和收获,或者发发牢骚等,这样的过程有助于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状态,还可以督促自己完成任务。这是我自己考研时候写的,这些东西不要求写的多华丽漂亮,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了。(不过等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入手帐坑)&br&&br&政治&br&&br&政治我考的不算好,但是我已经满意了,高中是理科生基本没接触过政治,最后考了67分。&br&&br&我是从9月份中旬开始慢慢看政治的,刚开始不知道什么方法适合自己,从马哲部分开始看,完全看不懂心态特别不好。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从tb买了网课,刚开始听一课看一课做一课的题,后来觉得时间有点紧张就尽量在听网课的同时把精讲精练过一遍,再做对应的1000题。只看一遍根本什么都背不住,1000题也错的惨不忍睹。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没有再做题,听网课看书写点笔记。风中劲草出了之后就直接拿着背,背一章做一章1000题,但最好是前一天背完第二天做题更有效果。1000题全部做完后,风中劲草也背了一遍了,开始看1000题的错题。错题找到出处在风中劲草上做标记。这时候基本上各种模拟题也都出来了。如果现在哪一部分还是完全不懂就需要再听一遍网课细看精讲精练。11月下旬开始做的模拟题,我用的是肖八、蒋中挺5套卷,都做完之后把大题总结一下,主要看考的是哪一部分内容,这两本重合的地方是重点。后续就开始有了肖四、任四、20天20题。这些模拟题我都是先做选择题,做错和蒙对的自己返回去看风中劲草再做标记,然后总结大题考察方向,看多了就大概知道大题是哪些点了。如果有时间可以自己在这些重要的点重新背一遍风中劲草,如果时间少就直接被标准答案,我是从12月2号开始背大题,时间特别紧张,所以大家可以早点着手开始背。今年肖四和任四押题中的很多,如果肖八肖四都背过基本上大题都能得高分。我时间比较紧促就只背了肖四和任四,20天20题买了没有看,在背的时候把肖八和肖四任四重复的题多看看,汇总答案一起背,只要出了这类题就直接写背过的答案。我觉得比较难的是时政,因为考察的方向相对比较广不能光靠押题,但是重点其实也不多,所以注重理解,防止考试的时候出的题没背到什么都写不出来。反正只要有时间就按肖四任四肖八的顺序反复被,再看看之前在书上标过的错过的知识点。如果高中学过政治可能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没有什么基础也没关系,只要多背就没错。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背大题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答案的结构,是按什么顺序解答的,这样有助于记忆而且考试没背过的题也可以仿照着自己写。&br&&br&政治的选择题就靠你之前背过的风中劲草的内容,错题一定要返回去看背住,时政的选择题最好是平时多看新闻,留心这一年发生的一些大事记。政治的答题时间对我来说不是特别紧,但因为是第一门考试大家主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慌张,如果答完觉得不好也别放弃,最后分数没出来什么都说不定,坚持到底,反正钱都交了不考白不考。&br&&br&英语&br&&br&我考的虽然是专业硕士,但是英语也是英语一,这两年英语都偏简单,这次考了82分也不算特别高,感觉考完出来大家都觉得答得不错。&br&&br&英语一定要从头看到尾一天都不休息。我从暑假八月份开始看朱伟的恋恋有词,每天听1到2章他的课,买的时候有视频课赠送,或者也可以找资源。这本书是我墙裂推荐的,我到8月20已经看完了30单元。恋恋有词的好处就是当你习惯了以这种思维模式背单词的时候,后面再碰到新词也能自己就按这样的模式拓展, 而且在阅读里面碰到单词也会联想到朱伟老师讲过的相关词。朱伟老师很风趣幽默,还时不时的打一波鸡血,我是挺看得进去的,而且跟着记笔记有助于记忆。听完视频课之后我自己花了几天时间再从头把自己不熟悉的词在笔记本上写下来,单词的意思和伟哥拓展过的笔记都再写一遍,有时候为了强化记忆可以写点例句,有些单词我还会找柯林斯词典查完把英文注释写上去。这样就相当于单词过了两遍。&br&&br&阅读是英语考试中的重中之重,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我用的张剑的黄皮书,直接买的套装,有从的阅读和的试卷。后面十年的我是拿到之后先复印了一份,这样可以做两遍。的阅读我是暑假开始每天做两三篇,到9月份开学过了一遍。2005之后的试题就掐好时间做一套,不做作文,但是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做阅读评析,我这里说的阅读包括了完型和新题型。有些人说完型基本可以放弃,但是我一开始就不打算放弃,调整好在每部分题的时间,还是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全部题的。阅读评析的时候我就把阅读里不熟的单词在笔记上再写一遍,有些单词后面有注释,跟着张剑老师在解析里的思路进行思考,找出自己为什么做错的原因,不能肤浅的知道答案就打住,一定要抠到底原因,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还是文中有陷阱。在做阅读的时候不能只看每个段落的意思,一般最后一题会考到全文的中心思想或者起名字,有一个方法是浏览上面的四道问题,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大概结构和思想是什么。但最好是在阅读的时候就在心里或者在旁边写出结构,简洁明了的按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写,不用花太多时间。我做阅读时习惯先读第一段,知道这篇文章大概是关于什么的,然后看题,继续读做题看题读文章做题,这样的好处是能节省一部分时间,但也有可能把握不了中心意思而选错,到最后一题的时候千万不能只看最后一段就选,一定要浏览一下上面的四道题和文章的结构进行选择。长难句的话,在张剑的解析中写道的句子一定要到自己一眼就能看出结构的程度,基础不好的同学多练练也是可以的。基本上单词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阅读做的自然就顺畅了,有些题不能想的太多,严格按文章里的意思进行选择。&br&&br&英语作文我用的是王江涛的考研作文,我觉得这一本书基本就够了。对我来说主要是看文章结构,什么类型的文章怎么写,考研的这些作文主题也大体差不多,所以在很多作文中都会用到的句式和表达应该背住并灵活运用。我是从10月开始看作文,把每年的小作文类型汇总,提炼经典表达并背住,找个笔记本写下来方便之后在背几遍。然后大作文从第一篇开始背,背了几篇之后就能发现套路,文章结构基本相同,主题也就那么多,越背到后面就越简单越顺,所以不要怕刚开始自己背不住,后面写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些背过的东西就自然的流露出来了,所以还是要多背多看。我在考试前自己做过几次模拟,就用往年的试卷自己掐时间做, 大概写了5篇作文,写完作文再和范文对比,看自己哪方面还有不足。作文就是不用花太多时间,但是要每天坚持。在看作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总结,同一个类型的作文通用的句子一定要背到可以灵活运用。当你积累的够多时,写作文这些句子就自然能写出来了。&br&&br&关于背单词。因为刚开始复习考研时看了一遍朱伟的恋恋有词,又记了一遍笔记,他这套思维模式很适合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是后面因为每天要刷阅读还有作文,背单词就被搁置了。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这样,我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已经只有34天了,所以我开始了每天狂刷单词模式。在王江涛的考研作文那本书前面有10天背单词的方法,我根据那个计划中间没有休息日的自己列出了每天要背的单词,用到的是买阅读时送的很薄的那本黄色的考研单词书,每天按计划背单词,又在扇贝上设定了每日700单词的量,每天上厕所、排队、等人、回宿舍路上都在背单词,扇贝的模式很适合背考研词汇,反复出现加强记忆。我到考前一天都在背单词,最后这一个月的单词模式让我的阅读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对写作文的帮助也很大。这是我当时最后一个月背单词的计划,倒计时34天,我把单词书平均的分成了10个部分,part那一栏被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排是早上背,第二排是晚上背,我都是在吃早餐或者早上一到教室就先背一波单词,晚上离开教室前再背一波。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把单词列表里不熟悉的单词前面都画了勾,第二遍就只看有记号的单词,第三遍再重复看这一部分时候把还是没记住的单词标记一下,第四遍再标记号,这样每次只需要看有上一次标记的那部分单词,这样是非常省时间的。按下面的计划每部分单词会背到7遍,但是每次记标记的话下一次背的单词就在减少,而且这本书的排版是单词和翻译隔的有距离,所以在看的时候只要看英文把不知道意思的标记一下就好了,刚开始花掉时间比较多到后面基本上10几分钟就可以了。&br&&br&专业课&br&&br&我报考的是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课最主要的一本书就是韩玉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国际商务,除了这个我还用到了希尔的国际商务,韩书我是从暑假8月份刚开始复习就开始看了,虽然我本科学的也是国际商务,但是不够透彻,所以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些地方不太理解,当时想的是自己做一遍笔记,但你会发现手写笔记实在是太慢了,不仅花时间而且还什么都没记住。在写了一段时间笔记之后发现进展太慢我就放弃了这个做法,我先通读一遍,把一些不懂的地方找其他书或者上网查写在旁边,这样读了一遍之后发现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第二遍就开始细读,搞清楚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论学说,跟着这些理论发展的思路去思考会好理解一些。然后把这本书里每个名词概念和理论完全弄懂,这本书没有写到的地方可以根据相关的书目进行补充。我用到的相关书籍: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复习指南中石化出版社,还参考了星火教育的国际商务讲义,韩书和希尔书的课后习题解答,郭国庆的国际市场营销。我看完第二遍之后开始做电子笔记,看着书把重要的提炼到笔记上,主要是为了日后的背诵,把需要背的东西结合其他书的内容汇总到笔记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自己想画个大框架,然后根据这个做笔记。做电子版笔记的好处是做的很快,还可以随时修改,可以条理分明,缺点是要带着电脑教室里打字会有噪音。笔记做完时相当于又过了一遍,这时候我们的笔记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建立的,所以对这本书的内容框架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印出来开始背。在背的时候要注意分类等大标题的内容也要记清楚,刚开始背的时候会比较难,坚持背过第一遍第二遍就简单了,反正到考试之前能背几遍背几遍,背的时候也要有侧重点,有些不是特别重要的章节就主要进行理解,把这些章的重点挑出来背就行了。这本书一定要做到心中明了大框架和整体逻辑,各种内容都要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的程度。后面我背不进去就采用了和上面背单词一样的办法,就把自己打出来的讲义分成10个部分,每天循环看,看的时候可以自己在心里讲出来,就好像给别人讲课一样,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进行下去而且颇有成效。这个方法是我到最后实在是背不进去时间又来不及的时候才采用的,如果大家可以坚持还是应该一遍一遍的背诵。在整个背诵的过程中也要为自己的讲义不断的补充新内容,自己想到的和相关联的内容没写到的都要补充进去。这样才能不断的拓展能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br&&br&我是在做笔记的时候才想起来看希尔那本书的,在看了希尔书之后才彻底懂了韩书里面的一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写,个人觉得韩书的整个结构关联性不是特别好,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如果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推荐先看希尔这本书。希尔的书特别厚,我只挑了重要的章节看,有些都略过了,毕竟时间不多了。但是希尔的案例问题都很好,可以注意一下,锻炼自己的综合思考能力。希尔书和韩书的课后题都要看,韩书的课后题应该列入背诵笔记,因为之前考过课后原题。&br&&br&专业课我还从网上买了一套历年真题,不过后来发现电子版也是找得到的,不过基本上都没有答案,所以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看看都考什么类型的题目。我看每一年真题都会返回讲义里做标记,有些知识点是重复考的,这就对我们考生有很大参考价值了。人大国际商务的考试题是很灵活的,就今年的题来说,基本没有完全让你写背过的东西,即使问的是书上的内容,但是需要用另一种思路去总结自己写。考的最多的还是思考问题的模式,以及综合国际商务这门课学过的所有内容来解决案例等。平时可以阅读一些优质公众号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经常看看新闻和财经报道什么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考卷上如果可以写出热门的新兴的话题可能会有加分。另外我还推荐FT中文网和华尔街见闻的app,没事的时候可以刷一刷,也可以当放松看看,知道国际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总是么有坏处的。&br&&br&396经济类联考&br&&br&396考试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在考前我计划的是数学60分钟,逻辑40分钟,写作70分钟,留10分钟机动的时间。但是今年的考试真是坑到大家了。本以为简单到不行的数学今年破天荒出的题特别复杂,不是特别难只是每道题的计算步骤都很多,所以就很费时间,一个小地方有错误整个就会影响。导致我考试的时候整个时间安排都错乱,逻辑今年不是特别难,所以大概花了30几分钟做完还检查了一遍。数学刚开始浏览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做到选择题最后一题的时候卡了一下,本想后面做快点把时间弥补回来,没成想每道大题的计算量都很大,尤其了微积分那题积了好多次,又怕算错反复检查让我花了不少时间,结果到最后只有25分钟的时间做写作的题。还好写作的第一道找逻辑错误的题不是特别难,直接边看边写,后面看到作文题目就开始写,根本没什么时间考虑,勉强做完了考试。考完感觉特别不好,尤其了数学那些大题总觉得自己都做错了,写作又写的一塌糊涂,考前想的是396能争取个125,考完就觉得能不能上100都不一定。最后分数出来划算可以113,在我这样的时间安排下这个分数我觉得已经可以了。&br&&br&首先逻辑,我用的是赵鑫全机工出版社逻辑精点,这本书很厚完全够用,买书的时候会赠送网课,从大概8月下旬开始看逻辑,先跟着网课看了一遍书,做后面的练习,这个老师讲的挺好的,也会教一些做题技巧。逻辑从头到尾我都没觉得特简单,在保证时间的情况下就保证不了正确率,结果今年逻辑题里有好多逻辑精点的原题。逻辑反正刚开学习的时候觉得挺晕的,跟着老师慢慢听,再做题,多做题,后面就会好一点。这本书里面题很多,但是不能犯懒不做,逻辑题做的多才能有手感,后面的题也有视频讲解,不懂的就找来看一下,如果有一些知识点总是做错就应该翻到前面基础知识的部分再听一遍课或者自己看一遍。这本书全部做完之后,我又返回去看前面知识点的总结,做了自己的重点难点笔记,又把前面的错题重新看一遍,还有没理解的题就写在错题本上,这样有了笔记和错题本,后面逻辑就没有占太多时间,每天半个小时,第一天做题,第二天改,考前把笔记和错题看了一遍就可以了。逻辑这个东西理解了之后也不算特别难,就不能钻牛角尖,尽量按出题人的思维模式思考。后面我再找了之前年度的真题做了一遍,感觉趋势是越变越简单,再有时间可以买MBI联考的逻辑题拿来做,这个偏难但是最接近真题。&br&&br&写作没怎么看,主要是看了一下逻辑错误的,买的也是赵鑫全机工出版社的写作分册,记一记模板和常见的逻辑错误基本就没什么问题,前面逻辑搞好了这个都不难,也可以拿MBI那个题练手。最后的议论文就是跟高中写的议论文差不多,主要是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别写跑题了就行。写作功底比较好的同学基本上看几篇范文了解一下结构什么的就没什么问题了。这个考验的也是你独立思考和逻辑思考的能力。&br&&br&数学我用的是跨考教育的核心笔记,这本书已经不再出版了,买到的也是打印版,但是不得不说写的太好了。我是因为以前学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就重新看了一遍课本,只看考试范围内的内容,也不会花太长时间。但我提醒大家最好还是早一点开始准备数学,毕竟数学不是靠记忆力取胜的,所以到后面只要保持手感就好不会全部忘记的。看课本的时候有些着急看的很快,课后习题都没做,然后就开始看核心笔记了。这本书没有配套的视频课程,所以我随便在网上找了一个老师讲的课,还不是最新版,主要是想听一下自己没弄懂的地方。数学有时候就是需要有人点拨一下才能豁然开朗。所以基础不好的童鞋还是可以听一下网课的,跟着老师的思路做题把握规律,396的数学不会特别难。今年不知道是个例外还是一个新的开始,前几年的真题可以基本拿满分,40分钟就能搞定,今年的数学难度大大增加,计算步骤很多,需要心很细,所以希望大家还是不要太轻视数学。之前看到有人写跨考核心笔记的难度大大超过了396的难度,虽然说是这样,但是还好我看的是核心笔记,不然按今年的出题套路肯定是会栽的。看核心笔记的时候听了一遍网课,该弄懂的都弄懂,做一遍题把错误的标记在前面方便以后再做,这本书里太复杂的题倒也不用过于纠结,免得浪费时间。核心笔记做完一遍之后再从头看一遍重点和错题,如果还做错或者搞不懂就把那道题在错题本上记下来,这样过一遍其实也就差不多了,然后再做前几年的真题,掐着时间自己做,再看在规定时间内自己的分数,了解一下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提高。按计划我建议数学最多用60分钟的时间,浮动5到10分钟,如果在这边浪费了太多时间后面的写作就来不及做了。我当时还买了跨考教育配套的60天800题,这个没有来得及做,还有机工出版社的数学精点,这本书我用了前几年真题,还有后面有一部分叫真题解析的看了看,如果不打算用太难的核心笔记,用这本也可以。只是当你刷完核心笔记之后这些题都只是用来练手的。&br&&br&复试&br&&br&今年人大的复试真是打的我措手不及。考完初试本来觉得希望不是特别大,回到家里之后就尽情的放松,心思都没往复试这里放,而且又听说去年复试名单公布和复试考试之间大概有一周多的距离,我就更不担心了。今年分数公布后我其实也没有特别确定可以进复试,而且那时候忙着交毕业论文(我们学校今年出奇的早),大概也就是公布成绩(2月16)之后开始写论文到2月26号截止时间一分钟前交了上去,24日公布了院线,那时候我还搞不懂这个线是什么意思,27日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发现大家都在说过了院线基本就是进了复试了,然后27日看了看陈小慰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口试必备手册,其实这天晚上复试名单就出来了但是我没刷出来,28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进了复试,想好好准备一下结果发现3月3日下午要去复试报道,4日上午笔试,5日上午面试,6日上午体检。结果我因为2日学校一些事情基本上一天没看书。就这样随随便便就参加了复试,分数出来之后我发现自己复试分数很低,不过还好没有太大的影响,名次退了2名好像。&br&&br&复试的笔试分专业课和英语两部分,没有听力,连着一起考,一个考试结束后可以上厕所。先考的专业课,专业课内容确实偏专业,有一部分是书上有的,其他就是自己胡扯的,反正两个小时一直不停的写就对了。复试的真题在人大研招网的公众号上好像有的,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公众号,会发一些有用的消息。英语的话考一个小时,其实题量我觉得刚刚好吧,翻译比较麻烦,其他完型和阅读基本都不是特别难,没有作文。&br&&br&复试的面试要到面试那天的早上8点才在黑板上公布纸质版的面试分组情况,国商的面试一般都比较慢,大概一个人15到20分钟,我当时被分到了下午,什么书都没带就找同学约了顿饭回来。候考的教室可以看书中午也可以趴着休息一下,不过基本上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的看书。面试进去先抽两道必答的专业课的题,抽两道英语口语题是二选一的。英语听力,老师读一段话让你概括中心思想,会读两遍。但是那个老师(应该是学生)读的声音特别低都有点听不清,当时又紧张根本没听出来是啥内容。面试的老师好像有5个都比较严肃,听力过后是口语,两道题选一道,准备好了就能开始说了,这两道口语题和bec的口语题还挺像的,我回答的是评判公司成功的标准,说的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各种单词都想不起来,所以但凡有一点可以进复试希望的同学们假期回去一定不要完全放弃英语,还是每天讲几句看看单词什么的,不然面试出来可能会像我一样想哭。专业课的题我抽到的还算简单,一个是询盘和实盘的区别,还有一个是内部化优势。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问问你们前面面试出来的同学抽到的题,当然人家不一定会告诉了,但是有可能会重复的。回答完之后老师还会追问几句,还有一个老师很贴心的告诉我正确答案了。之后就是老师随便问你一些日常的问题了。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能太紧张,听力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假期有时间要练练口语,专业课其实你之前背的也没有全忘掉了,所以考前翻一翻就好。&br&&br&小tips&br&&br&推荐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吧。&br&&br&第一个是forest,是手机app。有些人在考研期间完全不带手机或者用老式手机,但是我觉得每天有必要知道一些新闻和观点,还需要刷单词查单词和听歌,所以我是离不开的。如果带去了又忍不住刷,我就下载了这个app,虽然是付费的,但我觉得很值得。就是可以定时然后种树,离开这个界面树就会死掉,只是一种限制的方法了。用这个我到后面即使不用这个定时,我也不会想去玩手机了,就是培养了一个习惯。&br&&br&还有就是华尔街见闻和FT中文网,这两个app也是我看到别人推荐才下载下来看的,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或者实在不想看书的时候刷一刷涨涨见识,还可以了解当前的各种经济动态,说不定专业课和政治热点就考到了。&br&&br&扇贝单词我也说过了,是背考研单词很好的工具,可以根据你的记忆曲线反复出现这些单词,我觉得用着挺好的。&br&&br&买一个舒服的垫子会让你只想坐在桌子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br&&br&水杯是必须的,看书这么无聊的时候就是补水的好时机,图书馆和教室都很干燥,多喝水还能保证身体各项机制正常运作,皮肤也会变好哦。无聊了喝口水,困了喝口水,想放弃喝口水,打起精神喝口水,不过有些尿频的同学还是不要喝太多了。&br&&br&考试用笔推荐百乐p500,三菱um-138和151,真的都炒鸡好用,主要是要顺滑不洇墨。&br&&br&最后祝大家都能考研成功!&br&&br&这篇文章的原文在sharing3458公众号哦~后续有考研资料分享,欢迎订阅?&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uTkAGMHEOZxGrYV792y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uTkAGMH&/span&&span class=&invisible&&EOZxGrYV792y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br&编辑于 &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017年人大商学院国际商务的,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一点帮助。 为什么考研?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其实没有仔细考虑过,我就是想考,想看自己的实力到底怎么样,我不知道将来该怎么规划,我的大学都荒废掉了,我想体验研究生的生活,我想以后打拼时多一…
&p&每一年复习方法和规划都是类似的,建议可以先看知乎上以前的一些考研经验文章。&/p&&h2&-----精华版建议-----------&/h2&&p&最重要的放前面说,不说废话,只说当下&/p&&p&&b&1、英语:&/b&单词是个基础性的长期任务。6月之前先将单词背3遍,推荐恋练有词视频。单词都没掌握好,后面的阅读都是看学单词而不是做题目,只会浪费宝贵的习题。&/p&&p&(文末已提供视频课程链接)&/p&&p&&b&2、数学&/b&:可以把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拿来做2遍,过程很痛苦,熬过了对数学就不会恐惧了。&/p&&p&&b&3、专业课&/b&:查清楚目标院校专业的考试科目和教材,找到比较好的专业课经验帖再制定学习规划。这个每个专业差别较大,我暂且不提过多建议。&/p&&p&&b&4、政治:&/b&是真的完全不用关心,明年6月之后再考虑复习。具体原因可以再咨询学长。&/p&&p&以上就是考研四门课。&b&其中数学和英语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专业课是考长期积累的思维。所以数学和英语单词是你现在最需要马上动手做的,专业课则需要找好方法再动手学习&/b&。如果你看完我的答案,在你19年6月暑假之前做完我说的上面4条,你的考研就成功了一半。&/p&&h2&------超详尽版考研规划,持续更新------&/h2&&h2&(适用19级)&/h2&&p&考研规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p&&p&原本不想回答,因为我觉得问题太大,没办法说出精髓。后来发现,我每次回次更新一点,也逐渐把所有科目的复习规划都写完了。目前本回答已覆盖所有考研公共课,至于专业课,每个学校专业都不一样,我会在年后进行更新,2019级的刚好可以看。&/p&&p&&br&&/p&&p&&b&1.自我介绍&/b&&/p&&p&答题之前简单自我介绍,让你们看我的帖子之前对我有个了解。对了,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建议:&b&今后阅读任何考研经验帖,请不要脱离作者的背景和基础&/b&!&/p&&p&---------------------------------自我介绍-----------------------------&/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e1f9f1849f0fafbe06b441b9b33ce2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2014年1月第一次考研没成功,毕业参加工作了。&/p&&p&2015年7月份工作辞职,工作辞职,回学校准备第二次考研。&/p&&p&(很不喜欢二战这个词啊,说的很夸张啊,考研没这么恐怖的。我第一次复习期间追剧咱们结婚吧,第二次追琅琊榜....当然,这是我自控力差的表现,一直在改!)&/p&&p&日考完,2016年3月,初试第一、复试均第一录取。&/p&&p&5.12 用了5个月的时间二战,终于离开了不喜欢的工科某专业,跨考到经济学类专业。&/p&&p&成绩如上图所示,总分436分,英语一84,政治80,数学三132,专业课140.&/p&&p&(当然我复习从来没想过这个成绩,只是想着考个稳一点的初试分数就好)&/p&&p&&b&总体基础&/b&:工作一年,再好的基础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方法和考研模式有过经验。&/p&&p&&b&英语基础:&/b&英语4级520,英语6级470,考研期间考了英语6级425......心塞&/p&&p&&b&政治基础&/b&:和多数人一样,不敢说政治有基础。从头开始,但学得最轻松。&/p&&p&&b&数学基础:&/b&太菜,2014年考研110分,大学的高数和线代基本60-70飘过,复习的最痛苦。&/p&&p&&b&专业课基础:&/b&跨专业并没基础,但有兴趣且题目风格合适,复习比较轻松&b&。&/b&&/p&&p&&b&认识自己:&/b&对我个人而言,最难的是数学怎么做到高分,做到这点,考上就比较没问题。&/p&&p&&br&&/p&&h2&&b&&i&----------全文目录----------&/i&&/b&&/h2&&h2&&b&1.前期准备&/b&&/h2&&p&&b&1.1动机问题:为什么要考研&/b&&/p&&p&&b&1.2目标问题:院校和专业选择&/b&&/p&&p&&b&1.3规划问题:复习的进度和节点&/b&&/p&&h2&&b&2.具体科目复习&/b&&/h2&&p&&b&2.1政治&/b&&/p&&p&&b&2.2英语&/b&&/p&&p&&b&2.3数学&/b&&/p&&p&&b&2.4金融学综合(待更)&/b&&/p&&p&&b&-------------以下正文-----------------&/b& &/p&&h2&&b&1.前期准备&/b&&/h2&&p&前期准备这个问题看似无用,但我认为却是问题的根本。&b&想清楚做一件事的动机、目标、可行性、意义,做事的过程中才能专注和高效&/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bf7c11e42bc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bf7c11e42bcea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b&1.1动机问题:为什么要考研&/b&&/blockquote&&p&这是个动机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这个问题比较鸡汤,介意的跳过。刚好2017年这个春节我做了一次分享,稍作总结。每个人动机虽然不一样,但主流的动机大概有3种:&b&换专业、换平台(学校)、换城市&/b&。我这里并不对任何一种动机做评价,因为选择本身没有对错,只是你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已。你要记住的一句话是:&/p&&p&&b&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不需要在意别人茶余饭后的评头论足&/b&。&/p&&p&无论你哪一个是你考研的动机,只要是你自己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那就要坚定的执行,去相信自己就好。我会说这个鸡汤的问题,是因为我在考研过程中见过很多半途而废的同学,见过很多分心去投简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同学。我个人认为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在复习开始前做好选择。&/p&&p&存在以下忧虑:&/p&&p&(1)选择考研,会错过求职季的好工作?&/p&&p&(2)考研万一失败,会工作、读研都落空,前途将很惨?&/p&&p&&br&&/p&&p&这些焦虑我也曾有过,所以我在2014年应届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就分心了,结果就是没考上!当然,也有人在忧心焦虑中依然考上了,但我认为这种心态将会在今后继续困扰他,以后出现问题的成本更大。而我庆幸自己在考研期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为人处世莫大的一笔财富。&/p&&p&解决这个问题,我喜欢用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写过的一段话分享给你们:“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p&&p&所以,这些焦虑都是莫须有的!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是取决于你能不能持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去超越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br&&br&&/p&&p&&br&&/p&&blockquote&&b&1.2目标问题:院校和专业选择&/b&&/blockquote&&p&以上鸡汤文结束了,接下来分析具体问题。第一个目标选择问题,我在春节的分享中也做过总结。从务实的角度分析,我个人建议是一个大原则,三个主要因素。&/p&&p&&b&学校执行大原则&/b&:要超越自己!简单说就是比你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比如三本考二本,一本考211工程,211工程考985工程,普通985考名校。&/p&&p&&b&专业考虑主要因素&/b&:兴趣、需求、特长。&/p&&ul&&li&&b&兴趣&/b&:高考选专业很多人不知道兴趣,那么考研是一次机会。去结合你自己的兴趣吧,不要以后在人生感悟中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追求过自己的兴趣。&/li&&li&&b&特长&/b&:当然很多人可能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包括我自己。那么换个角度,其实人往往是因为擅长某个领域,然后才培养出兴趣的。那么,考研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比如我自己,避开自己不擅长的技术领域,不再报考本科的工程专业,转而去社科类寻找报考专业。&/li&&li&&b&需求&/b&:如果特长和兴趣因素还不足以让你确定专业,那么就要务实一点。就是说看看社会需求,社会那些专业就业情况好或者薪酬待遇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还是以我自己为例,我结合兴趣和特长,排除了本科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文和社科中很多专业,我仍然无从选择。最后的方法是,从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角度讲,选了金融这个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朝阳的产业。&/li&&/ul&&p&当然,以上更多的是确定客观分析。而在不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力和基础具体分析。不怕你们妄自菲薄,但更担心你们好高骛远。毕竟每年180万考生,只有约60万能录取研究生。排除不认真复习的一部分人,仍有大部分努力复习的同学考研失败。为什么?很多人是报考了偏离自己能力太多的学校,比如他全力复习只能考350分,却报考了最低录取线都要380分的人们专业和院校。那么整个过程基本上是没有结果的投入了!这个时候不要告诉我“经历过就是收获,结果不重要”这种屁话,考研谁不是为了录取名单有一个是自己,最好还是第一个!所以,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很重要!&br&&br&&/p&&blockquote&&b&1.3规划问题:复习的进度和节点&/b&&/blockquote&&p&因为我自己基础还可以,所以复习都是6个月。但写给多数考生,我还是认为&b&以1年12个月为单位最合适&/b&。当&/p&&p&然,复习时间更多是更好的,我不相信战线太长,后期会疲劳这种鬼话。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就是你没做好规划,把前期的复习,当成了熬夜冲刺。另外,我也极其反对冲刺,我认为复习要全程作息规律,心态平稳,不应该出现冲刺、熬夜等不规律行为。&/p&&p&&b&时间大节点&/b&:以月为单位,不建议做细到每天的计划,否则很容易有太多挫败感。备注:以下规划进度表为个人大致建议,不会十分细致。把握好大的进度,心态才不会慌。至于具体复习进度,每个人要结合目标和基础适当调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69c4857ee22aaca625ce6f6c838b1e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21&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69c4857ee22aaca625ce6f6c838b1e4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b&2.具体科目复习&/b&&/blockquote&&p&&b&2.1政治&/b&&/p&&p&&b&2.2英语&/b&&/p&&p&&b&2.3数学&/b&&/p&&p&&b&2.4金融学综合(待更)&/b& &/p&&h2&&b&-------------2.1政治---------------&/b&&/h2&&blockquote&&b&2.1政治(政治80分)&/b&&/blockquote&&p&&b&【政治目录】&/b&&/p&&ol&&li&学科特点简介&/li&&li&备考资料建议&/li&&li&时间规划及方法&/li&&li&复习方法与技巧&/li&&/ol&&p&&b&1 、考研政治学科特点分析&/b& 从应试的角度,考研政治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复习的科目。考研整体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安排。政治和英语都是只有100分的科目,而且一般分数差距分数差距都不会超过10分。所以,我对多数人的建议是:先保证两门150分专业课(含数学)复习好了,再追求政治的高分。
&/p&&ul&&li&题型分布: 选择题(50分)+简单题(50分);其中选择题分析:单选(16题共16分)+多选(17题共34分),简单题5题均10分。&/li&&li&得分策略规划(供参考)&/li&&/ul&&p&目标60分:单选10分,多选22分,简答28分&/p&&p&目标70分:单选13分,多选24分,简答33分&/p&&p&目标80分:单选14分,多选28分,简答38分&/p&&p&&b&评价:&/b&&/p&&ul&&li&&b&12月份之前最能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b&。但到了12月份,选择题都差不多定型了。就好比英语阅读,最后一个月改变不了多少,只能保持手感。&b&12月份&/b&真正能通过认真准备去&b&有把握的提高得分&/b&的其实是简答题!&/li&&li&&b&12月份之前,选择题才是这门课的全部复习任务,只要复习选择题!!!&/b&&/li&&/ul&&p&&b&个人心得&/b&:&/p&&p&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无穷多,全部记忆不现实。少数同学会反复看大纲解析(600页左右,字体又很小,密密麻麻),内容当然最全,但是效率最低。这样的复习方法,我认为只适合少数文科学生。对于我自己,以及多数理工科学生是无法接受看那本厚厚的大纲解析的。因此,个人推荐的选择题复习组合只需要:&b&肖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b&,具体使用方法下文有。&/p&&p&&b&关键点&/b&:&b&努力把知识体系化&/b&!!!选择题知识点是个无底洞,不要陷入题海战术。要通过做题,去建立一门课大致知识体系。以史纲为例,我在视频中给17级讲解肖8选择题时,就指导大家如何以历史时间轴的顺序,对这门课建立框架。然后重点理解关键的时间节点(如1840年、1911年、1919年、1937年、1945年、1949年、1956年、1978年),这样就可以拿下90%的史纲选择题。17级很多学生给我的反馈也表明这个方法的效果很好,因此强烈推荐。&/p&&ul&&li&&b&进入12月份以后,复习重点为什么不再是选择题?&/b&&/li&&/ul&&p&单选题的知识点一般都会被各大机构预测卷覆盖,所以多数人考前刷几套题就能拿到10分以上;多选题则能覆盖大约11题约22分。而选择题再往上提高得分,一是要投入大量时间去从四门课不断积累琐碎的知识点,大海捞针型;二是考场手感很关键,特别是多选题的时事新闻类题型有大约8分不可能复习到原原本本的知识点,得分偶然性较大。因此,提高选择题的分数,适合于那些其他科目复习很充分,希望再拔尖的同学。多数人,如果只是想考个60~70的分数,只要走常规复习路线即可(后文展开)。&/p&&ul&&li&&b&为什么12月份最有把握拉开差距的是简答题?&/b&&/li&&/ul&&p&&b&因为很多人没有用心的备考简答题&/b&!你要做的只是考前半个月,每天多花1-2小时研究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根据我所了解,大多数人的简答题是寄希望于考前半个月的“肖4+任4”等预测卷。确实只要把两个4套题背下来,就能拿个平均分30分左右。这种简单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是缺乏逻辑支撑,无法形成答题模式的。因为我把某4套卷的毛概简答题答案复制到百度一搜,发现其只是把习大大的讲话内容直接整段当答案。显然,这种答案写上去一定是正确的,要给及格分,但必然不是考场高分。 &/p&&p&&b&建议:&/b&资料仍是用这些考前预测卷,但要自己加工整理。每道题选取要点,分点归类,形成固定的答题模式。篇幅所限,具体的操作例子,后续文章仍会继续更新推出。此文暂时讲方法论,希望大家能有所体会。
&/p&&p&&br&&/p&&p&&b&2 、政治复习用书及工具(&/b&以下时间进度为个人复习进度,基础差的可以提前开始&b&)&/b& &/p&&ul&&li&&b&辅导书&/b&:&/li&&/ul&&p&&b&前期(10-11月底)&/b&:&/p&&p&1.肖秀荣1000题&/p&&p&2.风中劲草核心考点(是知识点手册,非习题)&/p&&p&3.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工具书,风中劲草看不懂的地方才回去翻翻看)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406bf4bf2cd6b761d642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406bf4bf2cd6b761d6422_r.jpg&&&/figure&&p&&br&&/p&&p&&br&&/p&&p&&b&后期(12月)&/b&:
&/p&&ol&&li&肖秀荣8套卷&/li&&li&肖秀荣4套卷&/li&&li&肖秀荣形势与政策&/li&&li&新东方预测20题(徐涛主编)&/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68d97cc1e9c61b36ebd5ca2c3a3f11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1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168d97cc1e9c61b36ebd5ca2c3a3f114_r.jpg&&&/figure&&p&&br&&/p&&p&关于厚厚的大纲解析(红宝书),建议只买一本作为字典备查,不用去全部看。因为那本书真的太厚太全了,我舍不得花那么多时间把它看完。何况,只是看一遍啥也记不住的,相信我!看两遍,三遍?有这速度和时间估计是大神,估计是不需要来看帖子的。
&/p&&ul&&li&&b&其他工具和资料:&/b&&/li&&/ul&&p&口袋题库app:如果你零散时间想学习政治,晚上可睡前刷题。我自己没有的,我要睡觉....&/p&&p&百度云盘:可根据需要购买一些冲刺材料和视频,一般以网盘的形式下载存储。 &/p&&p&微博:推荐关注肖秀荣,实力派名师。&/p&&p&&b&说明&/b&:除非自我控制能力极强,否则最佳的学习方法仍是断网!以上方式请自行取舍。&/p&&p&&br&&/p&&p&&b&3 、复习时间规划和进度&/b& &/p&&p&个体复习进度不一样,我只说明我自己的规划,供参考。
&/p&&ul&&li&10.01-10.20(事后感觉这个过程意义不大,合上书全忘记看过啥了)&/li&&/ul&&p&较快刷一遍知识点精讲精炼,做书上的课后题(不多的)。目的是大脑中建立简单框架。&/p&&ul&&li&10.21-11.20(非常有用)&/li&&/ul&&p&肖秀荣1000题刷了两遍&/p&&p&&b&操作方法&/b&:看一章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做一章1000题、对完答案再看一遍考点&/p&&ul&&li&11.20-12.20&/li&&/ul&&p&开始做冲刺卷选择题+各种自己网搜的资料,开始关注准确率。肖8每套保持在38分上下,最低35,最高44分。&/p&&ul&&li&12.01-12.10&/li&&/ul&&p&开始看徐涛20题(我只是买朱伟的英语作文小黄书,朱伟老师推荐,我就顺手买了),没想到感觉此书极好,按专题归纳,结合热点。确实可以覆盖全部答题,考题知识点基本覆盖。当然,缺点就是太多了背不下来,政治只求过线的同学完全不需要买!&/p&&ul&&li&12.10-12.20&/li&&/ul&&p&复习1000题错题,肖8错题, 并整理徐涛20题的框架(要自己加工整理).肖四出来后,一天做掉选择题,基本40左右,并重点整理解答题框架(加工整理肖4简答题,肖4所有简答题我刚好用一张A4纸正反两面分点整理完,原版答案很啰嗦的)。
&/p&&ul&&li&&b&关键:&/b&&/li&&/ul&&p&我个人复习简答题,不在于背下肖4原文。没必要,那不是标准答案。但是,我可以默写出每道题的框架。这种体系化的记忆更可靠。&/p&&ul&&li&举例:“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li&&/ul&&p&答案4个要点:a,创新驱动战略;b,城乡一体化 c,工、农、信、城四化同步发展道路;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文答案好长一段话至少150字,然而挖出核心就是以上30个字左右,其余上了考场,&b&先写关键句&/b&,再根据印象多写几句或者可以抄题干材料。)&/p&&p&&br&&/p&&p&&b&4 、复习方法与技巧&/b& &/p&&p&&b&第一遍:&/b& &/p&&p&(1)快速看一章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后来我觉得这本比精讲精练效果更好) &/p&&p&(2)做1000题,并认真看答案解析 &/p&&p&(3)做完题目再看一遍本章核心考点 &/p&&p&&b&说明:&/b&&/p&&p&在进行(1)步骤,你会感觉痛苦,没有收获,还会犯困;&/p&&p&在进行(2)步骤,你会感觉明明看过书了,怎么多数都不会。&/p&&p&再进入(3)步骤,你应该这样感觉:这本核心考点原来几乎每道题的考点都有覆盖啊,还是重点黑体标注!我之前看书眼瞎吗,怎么没记住?有这种感觉就对了,这个过程你的记忆牢固程度很深,所以我靠这个方法,基本上第一遍错的大部分记住了,对的其实反而下一次可能错。&/p&&p&其中,缺乏(3)将十分不利于巩固薄弱的知识点。&/p&&p&&b&上述过程,每天总计投入2h左右&/b&。 &/p&&p&&b&第二遍:&/b& 争取15天再刷一遍1000题,重点是错题。然后再穿插看一遍风中劲草核心考点。
&/p&&p&这样两遍下来,考试选择题应该能拿到32分,记忆力不错的人应该能拿到35分及更高。
其余部分就是简答题了,简答题的复习资料其实跟大家一样就是肖秀荣4套题,额外自己买的徐涛预测20题。关键是对以上两份资料的简答题做了归纳和要点整理,每道题分要点表述。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效果个人认为显著。这样考场上,清晰的分点,全面的逻辑,老师会给你打出一个高于平均分的不错分数,比如拿个36分左右。这样合计大约政治能拿下70分左右了。
&/p&&p&以上,就是学长的政治复习经验了(学长16级考研政治80分),希望这篇帖子对更多新一届的考研党有所帮助~&br&&br&&/p&&h2&&b&------------英语--------------&/b&&/h2&&blockquote&&b&2.2英语(英语一84分)&/b&&/blockquote&&p&&b&【英语目录】&/b&&/p&&ol&&li&考研英语科目分析&/li&&li&备考书籍推荐&/li&&li&时间规划及方法&/li&&li&总体复习经验分享&/li&&/ol&&p&&b&1、考研英语科目析&/b&&/p&&p&从应试的角度,考研英语与政治一样,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企图追求高分的科目。因为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安排。所以我对英语的建议同之前政治的帖子一样,前提是保证150分的专业课复习好了,再考虑英语高分。反之,&b&英语应该以过线为目标&/b&,我自己一开始定的目标就是英语一过60分的单科线,最后考出84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16年英语一卷子难度下降明显;二、找准提分点,在作文上突破成功。在卷子难度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大家阅读的成绩差不多,作文的成绩就变得很重要。我自己整理的模板框架,考场迅速完成了作文写作,既保证作文模块高分,又为其他题型留足时间作答。&/p&&ul&&li&题型分布:(英语一)&/li&&/ul&&p&完型10分&/p&&p&阅读40分&/p&&p&新题型10分&/p&&p&翻译10分&/p&&p&小作文 10分&/p&&p&大作文20分&/p&&ul&&li&制定得分目标(供参考)&/li&&/ul&&p&&b&目标50分&/b&:完型3分,阅读24分,新题型4分,翻译4分,作文15分。&/p&&p&&b&目标60分&/b&:完型4分,阅读28分,新题型6分,翻译4分,作文18分.&/p&&p&&b&目标70分&/b&:完型5分,阅读30分,新题型8分,翻译5分,作文22分。&/p&&p&&b&高于70分&/b&=天赋+运气+手感!&/p&&p&&b&此处特指英语一&/b&,英语二的难度较英语一下降不少。如果以分数直观统计,往年情况大概是,英语一加上10分,大约就是英语二的得分。但是,近两年英语二似乎有变难的趋势,考英语二的同学仍应该注意难度变化。&b&平时可以都以英语一的资料复习,只需要作文模块注意调整就可以&/b&。&/p&&p&&br&&/p&&p&&b&2、英语复习用书及工具&/b&&/p&&ul&&li&辅导书及针对题型:&/li&&/ul&&p&1.所有题型必备:英语真题(淘宝最畅销的黄皮书)&/p&&p&2.单词:新东方乱序单词书、恋练有词视频课程&/p&&p&3.作文:何凯文英语写作高分攻略或买高分考生的作文资料(我真的不是特指我,网上很多)&/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4b9822ba5bbca072aa2a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2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figure&&p&&br&&/p&&p&&br&&/p&&ul&&li&辅导资料注意点:&/li&&/ul&&p&&b&切忌贪多嚼不烂&/b&!前面提到过,多数考生英语要以过线为目标,故资料重在吃透&b&单词+真题。&/b&考研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觉得英语太难,赶紧买了各种资料,结果失去针对性,事倍功半。&/p&&p&&br&&/p&&p&&b&3、复习时间规划和进度&/b&&/p&&p&以下英语复习的时间规划,仅供参考,大家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目标适当调整。&/p&&ul&&li&7月1日-8月30日&/li&&/ul&&p&&b&【投入】&/b&每天的晚上花了2个小时看恋练有词的视频,总计看了两遍。白天花半小时背单词。&/p&&p&【&b&产出&/b&】看视频将重点内容归纳整理了一本笔记,主要是单词的归类。&/p&&p&【&b&原因&/b&】考研英语一单词量巨大,单词基础不牢,去做阅读、新题型、翻译等题目基本上是浪费真题。锻炼不到思维,时间都浪费在认识和学习词汇了。 这段时间我自己没做真题,因为觉得9月开始做自己来得及。但对大家而言,可以在背单词期间做2000年之前的真题,而2000年之后的真题留在背好单词之后用。&b&前者用来学单词打基础,后者用来练阅读学思维&/b&。&/p&&ul&&li&9月1日-9月30日&/li&&/ul&&p&【&b&投入&/b&】做第一遍真题,两天做一年的真题,只做阅读和新题型。第一天把阅读新题型做完,并改出分数,做简要错题分析。第二天,做详细错题分析,单词摘抄。把不认识的生词都抄下来,并背诵。这样大约一个月可以过完第一遍真题(2001年之后的15套)&/p&&p&【&b&产出&/b&】历年真题的短语、单词等重点笔记整理,一套真题用1张A4纸,大约15张。&/p&&p&【&b&原因&/b&】真题的词汇、短语、句型,确实变化不大,必须牢牢掌握!&/p&&ul&&li&10月1容-11月10日&/li&&/ul&&p&【&b&投入&/b&】做第二遍真题,每3天一套题。第1天:用90分钟,做阅读和新题型,有空顺便做一年完型,并做简要错题分析。 第2天:挑2-3篇阅读,做全文翻译,并背诵一篇。 第3天,将三篇都熟读,达到接近能背诵的状态。到了后期,量有所减少,基本上只翻译一篇或不翻译,只大声朗读。&/p&&p&【&b&产出&/b&】加强阅读选项的分析能力,培养真题文章的语感,词汇、短语的辨析能力。&/p&&p&【&b&原因&/b&】这期间我翻译和背诵范文这一做法,属于比较少见的做法。并不是说一定效果特别好,而是我当时遇到瓶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p&&ul&&li&11月10日-12月20日&/li&&/ul&&p&&b&【投入】&/b&准备作文为主,保持每天用60分钟做阅读。重点在于开始了作文的复习。前10天背诵王江涛作文,谁背谁知道,反正我最后认输,没那个超强记忆力。11月20号开始学习何凯文作文,收获很大。用了20天左右,根据何凯文对作文的归类,结合自己的观点。将作文归为5大类,到处找好的句子,写出5篇模板,以及一些评价事物好坏的好句。12月15号左右开始拿模板去训练真题,训练了3年真题的3篇作文并反复修改。作文开始成为自己最有把握的题型,复习差不多结束。&/p&&p&&b&【产出&/b&】作文模板5篇,句型若干。(机缘巧合,文章放到知乎后,英语作文超过数学笔记成为最受知乎粉丝欢迎的资料。第一次发现知识就是财富嘿嘿)&/p&&p&【&b&原因&/b&】个人认为,11月下旬开始,阅读进入定型(放弃治疗)阶段。意思是说,最后一个月,英语阅读我只寄希望于保持手感,平稳发挥,而不再奢求突飞猛进,提高七八分。&/p&&p&&b&相反,我认为后期最有能通过短时间(一个月)刻意训练实现大幅提高分数的题型是作文。&/b&其原因我在其他文章写过,大概就两点。第一,阅读,你花了几个月都提高不了的瓶颈,不要侥幸认为最后一个月会顿悟。第二,作文,绝大多数人一直在逃避,没有花心思去准备过。然而考场作文得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以上观点有部分人不认可,但我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就敢写出来。希望大家后期加强作文的训练,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大家称之为“模板”)。&/p&&p&&b&4、总体复习策略&/b&&/p&&ul&&li&最低目标:建议大家以过线为目标,拉分更多依靠数学和专业课。&/li&&li&最高目标:比如70分、80分,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li&&li&&b&总体策略:&/b&&/li&&/ul&&p&&b&长期重点&/b&:单词+长难句+阅读&/p&&p&&b&短期重点(后期)&/b&:作文模板&/p&&ul&&li&&b&单词&/b&:单词是一定要好好掌握的。看到这篇文章,如果距离初试还有6个月以上,就十分建议去看朱伟的恋练有词视频。再结合单词书,把单词牢牢掌握好!如果时间仓促,比如只有5个月不到,那就重点抓真题的单词,务必做到阅读的单词95%都认识,最好是熟悉记忆。&/li&&li&&b&阅读&/b&:至少做两遍,本人翻译背诵了约10篇的真题文章。阅读这一块是我自己的弱项,没有太多心得。主要仍然是反复做真题,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培养自己的做题思路。10月之后,有时间可以看看新东方唐迟的阅读视频~&/li&&li&&b&新题型&/b&:英语二新题型较为简单,大家按照常规思路阅读即可。重点说英语一,务必不要去全文阅读,一是时间不够,二是亲身经历表明,真的是读不懂。新题型的阅读难度和长度比普通阅读又高出一个层次。&b&其考察核心在于考察段落连贯性&/b&。因此,学会几个技巧,“同意复现”“代词的指代内容”“连词衔接”等,足以通过段落首句末句、空格处前后句推出答案。&b&详情推荐看:新东方新题型李玉技老师的视频。&/b&&/li&&li&&b&完型和翻译&/b&:各占10分,鸡肋部分。完型看运气,我基本没复习。翻译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已经不断翻译文章了,不需要单独训练。个人觉得这两块提高空间太小,有限的复习时间,我选择花在数学、专业课等更有效的地方!&/li&&li&&b&作文&/b&:结合何凯文、朱伟的作文书,对真题作文类型进行归类。大致4-6类,自己更改其中的句子,形成自己的模板。然后进行真题套入训练,上考场更换主题词即可写出。&/li&&/ul&&p&&br&&/p&&h2&&b&------------数学------------&/b&&/h2&&blockquote&&b&2.3 数学(16年数三132,学长智商极限分数了)&/b&&/blockquote&&p&&b&【数学目录】&/b&&/p&&ol&&li&&b&学科特点简介&/b&&/li&&li&&b&备考资料建议&/b&&/li&&li&&b&时间规划及方法&/b&&/li&&li&&b&总体复习策略&/b&&/li&&/ol&&p&&b&1、考研数学学科特点分析&/b& &/p&&p&数学,是考研三门公共课中难度波动对考场发挥影响最大的科目!&/p&&p&因此,一定要以高于真题的要求去训练自己,才能在考场应对自如。笔者参加过两次考研数学的考试,分别时日和日的两次。中间工作了一年,故不是连续二战的同学,第二次考研也并没有太多基础还记得住。恰好,这两次考研数学,是近五年平均分最低的两次(难度最高)。其中2016年最难,2014年其次。而笔者错过的2015年,则是难度极其低的一次,平均分仅低于2012年。&/p&&p&&b&考试难度分析&/b&:一般来说平均分在75以上,则多数同学觉得较简单,平均分低于70,则多数同学感觉较难,考场做题比较难受。2016年平均分62.49,2017年平均分估计再次达到80分。所以同学们可以自己对比下数学难度的波动对数学得分的影响。特别是近6年,学长好悲剧,考的分别是14年和16年。&/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ceb6a426db20b3ff19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3& data-rawheight=&3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3&&&/figure&&p&&br&&/p&&p&&b&题型分布&/b&:客观题56分,解答题94分。高数占比最大,线代和概率论大约相等。
数学复习的方法:&b&大量刷题+总结规律=建立知识体系,总结常考题型及解法&/b&&/p&&p&&br&&/p&&p&&b&2、数学复习用书及工具辅导书:&/b&&/p&&p&数学复习全书(李正元、范培华)&/p&&p&张宇真题大全解()&/p&&p&张宇冲刺8套卷(非必须)&/p&&p&全真模拟400题(非必须)&/p&&p&冲刺5套卷(高教版)&/p&&p&&b&备注&/b&:真题建议买两个版本,可以再买一本李永乐王式安出的10年真题解析。因为不同版本方法不同,对一题多解、开阔思路很有帮助。&br&&br&&/p&&ul&&li&&b&关于数学复习资料经验分享&/b&:&/li&&/ul&&p&&b&(1)切忌贪多嚼不烂!&/b&这个法则其实几乎对所有的学习资料适用,但每年同样有很多研友买遍市面上的权威资料、押题等等,以为“买来,就是掌握了”。第一个问题,你能做得完这么多资料吗?第二个问题,就算你能做完一遍,你觉得你记住了或者掌握了多少?认识到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第一次复习,就买了全书、660题、线代讲义、概率论讲义等很多资料,勉强看完一遍了。&b&后来发现没法形成知识体系,只是做一遍脑子里留不下印象&/b&。其实反思起来,当时陷入了题海战术。一直自认为很多年来是善于考试学生,没想到自己也会犯这种错误。可以大致推测,有很多同学也走了相同的弯路。&/p&&p&&b&(2)反复多遍,才能真正吃透一本习题!&/b&以自己第二次复习为例,数学资料很少,打基础就一本复习全书,这次我不是看一遍。我看了2遍完整的,又过了一遍重点题型,并归纳成笔记,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开始去做真题、模拟题等成套习题。&/p&&p&&b&(3)真题最重要,模拟题是必要模拟,绝不是为了押题&/b&!我还是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的智行空调哪年产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