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速度快卡速度快的公司有吗?

已经开始改变消费者购物以及快速消费品企业的运营方式。这个行业正在运用物联网来简化制造流程和供应链的管理,这将成为企业新的机遇。品牌也在探索利用物联网提供更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无论是供应链,追踪产品的使用,或更了解消费者的喜好,物联网正在创造一个时代,智能将实现收集、分享和分析实时数据的无缝化。这些数据将用于个性化消费体验、传递积极的服务,就像eMarketer的新“物联网对CPG的影响:消费性商品营销人员必须掌握的事”所分析的一样。

评估物联网在消费品行业的市场规模的调查都认为这方面的预算仍然较低。消费品品牌在制造、供应链和库存管理方面适度,但是在物联网方面的投入落后于其他行业。2015年4月TataConsultancyServices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高管,发现2015年到2018年消费品行业平均每个企业在物联网方面投资在4120万美元到6760万美元之间,仅占企业收入的0.24%。

物联网支出较低的原因是品牌从商发起的物联网活动中获益,但是零售商在物联网方面投入更多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性商品企业则进展缓慢。

物联网对消费性商品企业的影响也许不像对零售商那么立竿见影,但是迹象显示投资和应用都在增长。2014年10月ForresterConsulting对多行业IT决策者进行的调查发现消费性商品行业22%的受访者已经在执行物联网解决方案,还有39%正在计划着手这方面的工作。2015年9月KPMG对全球高管的调查发现消费品和零售业将是未来几年从物联网投资中获利最大的行业。

根据2015年8月RetailSystemsResearch的调查,80%的零售商认为未来三年物联网对消费品行业影响最大。考虑到发展给零售商和消费性商品企业收集和分享物联网数据带来的机遇,这样的调查结果就是相当合理的。

【摘要】: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社会、人文的载体与传播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已满足不了用户在博物馆中的体验。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数字与多媒体技术的与时俱进,都丰富和提升了博物馆的传播。本文通过结合物联网应用的信息技术特点,探讨了博物馆物展示设计在物联网时代中的创新方法与发展趋势。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L·约翰逊;S·亚当斯贝克尔;H·威奇;M·卡明斯;V ·埃斯特拉达;A·弗里曼;H·卢德盖特;张铁道;吴亚婕;任航;唐嘉怿;王俊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刘春;彭黎明;;[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3期
刘中宇;刘海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红军;;[A];融合·创新·发展——数字博物馆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杨欣;;[A];融合·创新·发展——数字博物馆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齐欣;;[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苏彬;范曲立;宗平;毛燕琴;黄维;;[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刘春;彭黎明;;[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3期
吴来明;徐方圆;黄河;;[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3期
常雯岚;;[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玮;;[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7:物联网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C];2010年
刘东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徐东英;;[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李研;吴淼;吕廷杰;赵蔚;;[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宋蕊;曾剑秋;;[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胡晓川;陈金鹰;杨超;;[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张华甲;[N];中国工业报;2010年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与管理处 张安;[N];黑龙江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李响 吴玉征;[N];计算机世界;2010年
本报记者 许泳;[N];计算机世界;2010年
南开大学教授 杨永志;[N];人民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潘少军;[N];人民日报;2010年
记者 李雁争 编辑 阮奇;[N];上海证券报;2010年
本报记者 罗学锋 雷黎丽;[N];乐山日报;2010年
特约撰稿 周洪波 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CTO;[N];计算机世界;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信建投通信首席分析师 武超则

今天的会议有幸请到三位来自产业的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各自公司在物联网平台的布局。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在这里探讨物联网平台行业的最新发展。

最近我们陆续发布了物联网行业系列深度报告,其中第一篇大报告分析的是整个物联网全产业链,最近的一篇是专门聚焦物联网平台这一领域的。我们认为未来物联网在设备层、连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价值占比分别为21:10:34:35,其中平台层和应用层二者合计占到达到70%,是整个产业链里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根据数据测算,202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据此,2020年我国物联网平台规模将达将近5000亿,未来物联网平台将是集中度相对较高,市场空间又比较大的一个领域。

物联网平台分为很多种,有横向的通用型平台(CMP DMP AEP BDP…)和纵向的垂直行业平台(车联网 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等。另外物联网平台作用不只是承载后台云端,还起到了自上而下链接系统的作用,整个平台技术难度壁垒相对较高,未来随着行业成熟度提升规模会越来越大。目前市场参与方较多,功能多样,包括一些做公有云的厂商、运营商、通信设备商和专业的第三方平台公司。同时过去在传统垂直领域占据相当地位,有相当用户话语权的垂直厂商也成为了市场重要的参与者。

我们判断现在物联网平台行业只是刚刚起步,未来随着市场逐步向前落地,竞争格局会慢慢清晰,其在整个物联网行业中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集中。

中信建投通信行业研究员 闫慧辰

上周末我们发布了关于物联网平台的深度报告,试图从传统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在物联网时代的转型,进入物联网行业后应该怎么去做,今天我试图从一个传统企业厂商的角度阐述作为一个传统企业想要在物联网时代实现转型,应该如何去做。

第一,我想谈传统企业转型物联网一定需要物联网平台么?

现在设想我们是一个传统企业的决策者。你的企业可能是做系统的或者是做产品的。对应了两种物联网,面向系统的物联网和面向产品的物联网。举例来讲,智慧城市从业企业更多面向系统;共享单车企业更多面向产品。

一个这样的传统企业,需要实现产品的联网,一定要选择云平台么?答案是确定的。物联网云平台和普通云平台不同,不止提供了最后端的计算、存储能力,还提供了软硬件连接的能力,和面向客户端的管理能力。

那么在选择云平台的时候,我们要自己建平台还是利用第三方平台呢?对于大客户可能会选择自建平台,典型如共享单车;但对于中小客户自建平台是不错的选择。在性能、安全、稳定性、和的角度都有好处。

第二,云平台众多应该如何选择?

报告里通过举例的形式介绍了4类平台,传统企业在选择时会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分析。第一类是底层支撑平台,这类平台一般不提供硬件解决方案,只从云端延伸,提供终端、网关和云端的软件API,比如AWS很多客户都是采用了底层的平台。第二种云平台是SIM卡管理平台,通过同运营商合作,为运营商提供物联网SIM卡管理服务,世界上典型的是如思科的Jasper平台和爱立信的DCP平台,这类平台在市场份额上比较稳定。第三种平台有部分是第一种平台的客户,是一种解决方案平台,这类平台占物联网平台的最大数量,一般为PaaS平台,平台实现了云管端的连接功能。第四类是垂直行业平台,这类平台以具体行业为落地点,针对行业的特定问题设置网络参数,需要深入行业,比如和而泰、小米就是这样的平台。

第三,是我们对物联网平台未来发展的判断。

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前两种平台而言,我们认为市场发展格局是不断明确的,巨头呈现出争锋的形式,SIM卡管理平台全球以Jasper和爱立信为主导。第二点,解决方案平台竞争比较激烈,呈现碎片化局面,这也是目前市场一二级市场和物联网厂商的热点,目前市场空间巨大,我们预计有PaaS软件和终端模块整合能力的厂商在未来有相对优势。第三点,垂直行业市场竞争相对缓和,但吸引客户难度较大,预计会出现碎片化的情形,原本在传统领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会在新的物联网平台领域成为有力竞争者。

机智云是第三方的物联网平台, 2010年我们就进入了软硬件加云的技术方案研发,当时苹果生态里硬件有连接到苹果手机、平板的需求,第一波出口设备需要和苹果连接。早期就有将近100家大型客户跟我们合作,其中包括一些制造企业,家电巨头等等。今年是第七个年头,我们认为公司走了一条稳健发展、长期可行的道路,基于成熟的物联网硬件能力,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我们受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捕获用户的启发,认为核心应该是掌握应用开发者的份额,我们认为物联网同互联网一样是一个长尾市场,其中有很多很多细分行业和产品参与,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工业,热水器、空调、摄像头、安防等等。一个平台要想都做好,应该和开发者协同形成物联网开发生态。我们是国内第一个做物联网PasS平台的公司,目前拥有全球范围内最大体量的开发者生态平台,每天在网站上IP数字是万级的,注册开发者将近6万名,还有很多不注册的匿名用户在平台上学习文档。在2010年就我们就意识到物联网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把硬件、软件、云端集合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工具。我们公司发展路线相对偏互联网,用互联网平台吸引各行各业开发者,有做硬件嵌入式也有做软件的开发者,这些开发者都能在平台上找到和他们互补的工具,我们有嵌入式开发套件、代码库、手机端sdk等等,能够补齐开发者硬件、软件加服务的能力。IT能力不强的公司占绝大部分,但只有同时掌握了三大部分才有可能做出量产的产品。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硬件有一个非常长的价值链,产业链里有很多玩家,他们也需要我们的技术帮助他们串联起来,为整机厂家提供方案。因此我们做的事情也是比较接地气,和而泰也是我们早期合作伙伴。我们可以帮助整机企业高效率整合价值链。

 我们看物联网有三大方向,第一类是面向消费者,其中家电、家庭会占据最大的装机量,在家庭领域,白电、小家电都在积极往这部分走,家电企业前100名中60%的企业都和我们有合作,现在这块做得比较成熟。第二类是行业,有人把它叫做工业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对我们来讲就是把软硬结合技术应用到不同行业里,农业、工业、零售、地产等等行业都在转型升级的过程,而物联网是他们转型升级的利器。过去一两年,我们从家电切入,有很多数一数二的行业客户,无论哪个行业都有一线企业和我们合作。把硬件和云端应用到他们领域里,帮助他们提升了经营效率,提高他们对线下产品运营数据实时捕获的能力,融入到他们经营体系里来。过去18个月,主动找我们的企业非常多,做家纺的、养殖的、零售的、快销品的,各行各业都在尝试数字化的运作。除了刚才说的家庭和行业,第三类是智慧城市,、电表、水利等等和民生相关的基础建设,我们也涉足一些,比如国内最大充电桩联网是基于机智云的,我们和电力系统合作,但在路灯、水表电表等等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少,我们认为这需要一个非常强资源的玩家能够把项目承接下来。

在技术层面,2016年我们发现行业的重点是连接问题,硬件里的程序应该怎样和云端打通。但是,现在连接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而是要思考如何把数据引到云端之后和他们的业务发生关系。过去一年我们打造的人工智能团队,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挖掘工作,我们在深度学习方面取得了一些专利技术,能够把传感器和用户数据结合起来,做一些人无法做的事情,比如高效率节能等等。之前很多节能公司用相对规则定义的节能模型,现在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打破模型的局限性,实时动态高效,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密不可分。

公司投入机器学习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和我们合作的企业相对传统,我们能够通过平台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能力赋予合作伙伴,让他们在各个领域施展起来。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力脱离不了数据,物联网技术天生就是要获取数据,我们的优势是不存在有算法没数据的盲点,我们除了有源源不断的数据,还有比较先进的算法。

未来还有一个方向可能是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即物联网安全。我刚从硅谷回来,美国因为俄罗斯的攻击,很关注安全。物联网现阶段也有很多的漏洞,很多产品出于成本的考虑漏洞很多,我们平台有一个责任就是帮助行业在安全领域做提升,这也是我们未来持续投入的方向,帮助产业进入更安全可靠运营的形态。

总结来说我们是做工具的公司,面向开发者、各公司研发部门工程师,切入到各个行业里,持续提升我们平台的价值。我们和合作伙伴有各自明确的分工,我们强调软硬件和数据科学的投入,帮助他们巩固他们硬件、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两者互补形成长期双赢或者多赢共生的形态。我们对行业和公司的未来都是很看好。

宜通世纪 基本立子CEO 肖总

宜通世纪是一家物联网平台的运营商,公司本身就是传统公司,有通信设备制造、工程实施、医疗设备生产,在传统行业耕耘。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在业务解决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帮助客户实施物联网产品和发展。目前公司业务主要涉及物联网平台的研发、运营、平台生态的建设等。目前公司的物联网平台分为两类:一是CMP平台:一类面向电信运营商,这部分宜通世纪通过技术合作开展业务,如与Jasper合作为中国联通提供服务,受益于三家运营商连接数的快速增长,CMP平台发展良好;另外一类是非运营商的CMP产品,主要针对WiFi、LoRa等其他连接方式,虽然其使用费用低,技术要求也不高,但依然有需求。二是基于立子云提供DMP平台和AEP平台,目前相关的功能及产品规划已经十分清楚。物联网的平台不能多也不能少,核心是要在平台的功能设置上更完备,在平台的生态建设上更开放,并能够使得开发者感受到开发工具的多维度及高效率,且平台功能应具备弹性扩展能力,宜通世纪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看到,“物联网平台”的业务发展难度远大于其他物联网的产业环节,这是一个新兴领域,不能单独形成产品,需要打通端对端的能力,需要生态系统支持,对人员的要求和对外部的要求较高。只有物联网平台快速发展,产业才能快速发展,才能解决物联网碎片化的产业现状。而建立生态对每个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难的,因此我们也对整个生态的建立作了分析,认为通信运营商相对来说更适合建立这样一个生态,因为运营商本身具备一定优势,有全国的机构、有强大的品牌形象、丰厚的资金实力、销售到端点的触点,转型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认为通信运营商建立物联网生态优势更明显。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技术提供方,帮助通信运营商提供物联网通信运营能力,我们在这个领域中做了一些尝试,让企业业务落地到运营商团队中,目前来看这些业务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今年发展预期基本达到了对运营商业务的判断。目前,整个公司在物联网业务的增长都是非常明显的,确实让我们感受到运营商的实力,未来建立物联网生态的能力。不可否认的是在做物联网新兴领域,帮助做物联网构建时,不可回避的会和传统IT构建发生一定碰撞和竞争,在这种碰撞和竞争中我们必须让企业感受到稳定、快速获得数据、分析和应用扩展的能力,公司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软件技术和能力建设。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看到物联网行业区别度和发展差别很大,客户非常关心物联网到底能给他带来什么价值,因此物联网整个业务发展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我们必须要要深耕客户价值,让客户感受到真实的对企业的好处,这样客户才愿意长期合作,而不是只是短期试点、提出概念。另一方面,客户非常关心物联网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商业模式的转变。为此,我们公司专门建立了商业模式对接体系,帮助客户用物联网技术产生新的商业模式,逐步让企业走出原有的束缚,我们也提供商业模式建立的服务,这个建立是十分需要运营能力的,在这方面我们公司有一些基础。商业模式建立后,还要打通客户获得最终客户,为此我们也建立了销售团队,这也是很多客户感兴趣的一点,我们能帮助客户使用我们产品后快速拓展销售渠道,能让更多产品得到更多的销售。

当然我们自己也有物联网的设备管理、应用能力支撑、数据分析和软件构建等能力,用全球化的方式在布局,打通了和海外平台的合作,让我们客户在中国对接完我们以后不用再做第二次技术研发,自然就走到国外。通过海外平台,也可以为客户在通讯能力上提供很多相关服务。这几个技术的演进和发展永远要服从市场,通过市场的带动不断修正技术的演进,无论是平台技术、接口标准还是个性化的开发,都要贴近客户的需求,让客户享受到好处。但同时我们提供服务的成本也要尽可能低,这也是我们公司做的平台的魅力,通过我们本身对物联网的理解,让客户享受到低成本、高价值的客户服务。

目前,宜通世纪在整个市场上有很多客户,作为平台运营及技术提供商,最近几个月内有7-8个项目与公司对接,这样的合作能够使我们快速转型为物联网方案及平台提供商。当前,公司主要聚焦四大行业:医疗、车联网、农业、智慧城市。医疗方面宜通世纪收购部分医疗公司,并展开物联网医疗云的业务。车联网方面公司正在和汽车厂商洽谈,部分业务已落地。农业主要包括养殖和畜牧业,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服务。智慧城市主要包括市政和民生相关业务,例如燃气、路灯,各领域目前已落实到合同阶段。

公司成立于2000年,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8年,公司定位为全球家庭用品智能控制器研发及生产服务商,目前公司的研发能力在行里处于优势地位。目前公司有两大业务,一是智能控制器业务,另一大业务是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运营平台业务。2014年公司开始物联网大数据运营平台布局,充分运用公司在智能硬件研发能力方面的优势,建立了联接所有家庭用品的第三方运营服务平台。平台的核心定位为集合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价值分享平台,主要有两个服务对象,一个是服务家庭用户,一个是服务产业,对家庭用户来说,以大数据为媒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更多是将家庭设备之间,设备与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利用我们对设备运营状态充分理解的优势,同时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将所有设备连接起来,为所有家庭提供大数据在线运营服务,让家庭用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改变生活方式,以达到更健康、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体验。对于产业来说,公司可以从多维度,深周期、长链条的大数据,针对不同产业构建专业的顾问式服血务,这是一个开放性平台,能够服务各个行业,将为制造业、服务业、政务与公共管理业等的整体变革提供核心支撑。我们立足于把我们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做到自配置、自学习、自组织及自定义,打通数据连接,实时在线服务,构建多层级全场景家庭闭环报务生态。

整个产业链里有几大运营主体,我们将产业链分为前端智能模组,智能硬件集群,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开放服务平台,最后是产业生态链服务。目前我们在整个服务链里做了三件事:一是前端智能模组,我们做了智能控制器升级,开发了新型智能硬件,有终端产品,也有第三方中间产品。智能硬件方面,我们目前有上百个智能硬件,还不包括原来传统的智能控制器升级,光我们自己定义的智能硬件就有100多个。第二个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年的技术储备,并且利用人工智能计算,实现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有效连接,建立了综合服务模型服务于家庭生活。同时我们搭建了第三方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之所以我们定位为第三方,是因为我们这个平台可以进入各产业,是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合作方有很多,各种不同行业和领域都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在线用户量也在逐步提高,在人工智能计算和第三方平台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给和行业提供了数据运营服务。

公司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我们总结为两大核心能力,一个是产业通道数据定义和数据垂直运营能力,另一个是基于人工智能场景数据平面整合服务能力,做到两个基本服务,即C端场景闭环、B端运营顾问务,整合多维度立体运营。目前在市场上反响蛮大,整体业务进展挺顺利。

Q1. 最近新零售比较火,这块实际也大量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个行业您怎么看?行业是否会出现爆款现象和应用?

黄总:我们公司在这个领域一直也是冲在第一线,其实在亚马逊发布无人超市之前,公司就和自动贩卖机有合作,提供自助贩卖设备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监控、运营、支付数据和补货等问题。除了无人值守的小型设备,我们也和一些大的快销品牌合作,在他们零售终端里面加入各种各样传感器。亚马逊推出的无人超市可能是更加完整的体系,完全做到sensor fusion并且结合补货数据来做决策,要想像他们这样一步到位还是不太容易。我们认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方案是,先把传感器布局到线下,比如冷柜、pos机、商场等等,来监控货物、用户行为。商场买卖和线上买卖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线下买卖只有在用户买完之后才能知道具体情况,商场对用户的导购非常弱,非常艰难,在美国我每天都能听到零售商店关闭的消息,这不仅仅因为线下运营的场地费用,一个主要原因是效率太低,效率提升唯一方法就是数字化,让消费者的体验被优化。提高客单价、用户满意度有很多做法,至于要不要把售货员去掉,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把线下数据和线上结合起来,物联网是新零售必须的技术。我们很看好这个行业,在这个领域我们也有很多合作伙伴在参与。

Q2. 整个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环节里扮演很关键的角色,今年物联网有效连接数也在快速增长,蜂窝网这一侧从去年1.5亿到今年3亿,基本翻倍,您对这个行业怎么看,是否也认同这个趋势?

肖总:运营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整个物联网连接数上确实有大幅的提升,我们也清楚地感受到,客户越来越倾向于用运营商的服务。今年增速也是在提升的,具体数值会不会从1.5亿到3亿我不敢下这样的断言,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增速远高于预测的,翻倍的速度确实是能体现出来的,每天运营商都在收集物联网新业务,大家对物联网有很多预期,NB-等技术的推出会让运营商获得更多市场。但我想强调的是,运营商的优势不仅在网络上,更是在客户触角上。运营商的网络能力显而易见,只要NB-IoT建设的成本不断降低,性能不断提升,网络能力就会快速得到提升,但客户触角能力反应在客户不是为了用运营商网络而用。运营商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用的问题,运营商目前还是被动跟随物联网的发展,无法主动出击,未来如果运营商能够解决应用的问题,我们认为运营商有很大的潜力,增速将无法想象。

Q3. 请问和而泰在做智能控制器方面,和终端厂商合作模式怎样?

罗总:在智能控器方面,我们主要服务终端大客户,市场定位是、高端客户、高端产品,为全球智能厂商提供从研发、生产销售一站工解决方案。在新型的智能控制器和智能硬件方面,我们与客户的合作模式很多,第一个是给他们做智能控制技术解决方案,给他们控制器做升级,使新的控制器可以做到联网,实时在线获取数据。新型的智能硬件做B端和C端,B端为终端厂商解决方案,C端也有一些产品可以直接给终端用户,整个合作模式比较灵活。目前公司智能控制器的生产研发能力达到1.2亿套的规模,相当一部分是海外客户,目前很多海外客户对我们的新型智能产品和运营平台很感兴趣,后期有望进一步合作。

Q4. 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是怎样的?

肖总:三大运营商无论从高层、中层到底层员工都很期待物联网发展。从去年运营商收入结构来说,整个公共市场处于饱和、下滑的状态,传统业务基本逼近饱和,三家运营商出现的状态都比较类似,只是下滑程度不一样。但物联网是高速发展的,三大运营商都把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业务核心,怎样布局非常重要。其中最关注的是通讯能力,快速建立网络通讯制程能力,比如NB-IoT等,这是他们看家的本事,因此今年这方面建设速度将非常快。下一步运营商要解决的是通信平台全球化的建设,三大运营商在这部分进度是不一样的,采用的模式也是不同的,但最终的路径目前已经有运营商已经走出来了,其他运营商只要参考就好了,在战略上大家最后都会同质化的。通讯能力建设完以后,希望下一步运营商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应用能力的建立势必会和传统应用上产生一些碰撞,这个市场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这个问题,敞开平台做成开放式的,多寻求和商业机构合作。

Q5. 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这方面哪家发展更占优?

肖总:如果从网络层面来看,分2G、3G和4G,NB-IoT三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谁更有优势。2G中国移动更有优势,3G和4G从制式来看电信联通更有优势。从市场规模来看,移动市场的绝对规模还是最大的,物和物连接体量比较大。联通和Jasper合作,平台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一块联通走在前列。电信刚刚和DCP合作,上个月发布了新闻,爱立信DCP平台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中国移动自己一直在研发自有平台,去年年底也和爱立信签署了MOU,目前还在解决通信层的问题。

Q6.宜通世纪在不同的垂直领域有哪些商业模式和变现点?

肖总: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做出了很多成绩,简单来说有几点。在民生领域,我们帮助大型民生客户建立了端到端的服务,帮他们搭建了平台,对这类客户而言相应的成本要求还是比较敏感的,对信息化能力建设的要求也比较高,他们对公司规模和地位、资源整合上要求也比较多,一般会走比较严格的合作伙伴筛选路径,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三家比较大型的业务。在工业领域,公司上个月刚刚和一家国企展开了工业领域的合作,我们把平台技术提供给对方去做,在技术方面定位很清楚,我们只是技术提供者,我们不涉足到客户细分领域去,只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由客户打造他们产品和发展,但我们帮助客户去营销,现在在工业方面也有好几家客户。另外,在医疗领域我们有自己天生的优势,去年并购了一家医疗设备厂家,也得到了一些医疗深度应用系统,未来我们打算做社区院中和院后服务,比如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这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当中。车联网有幸得到了一个大合同,在车联网市场布局了我们的平台。未来,只要任何一家致力于在物联网方面发展的企业,我们都愿意把我们平台贡献出来,做出的东西都是对方的,我们只做好自己的技术能力即可。目前公司整体发展体量还是不错的,基本满足我们规划。

Q7. 机智云认为物联网安全在端、管、云方面有哪些隐患,机智云主要注重哪一方面的安全?

黄总:物联网安全现在都在探索阶段,在终端相对比较成熟的是做安全芯片、安全模组,比如把通讯芯片和安全芯片结合起来,这种排列组合很多。云端,也很容易受到攻击,机智云比较关注的是在云端架设的防御机制,因为通常端部防御比较弱,我们在云端做一些加强。现在比较明显的是,卖芯片比较容易赚钱,在云端我们会加上安全模块,做增值的服务,现在主要是这两个模式。目前,云端、设备端和手机端三位一体的防御机制现在还没有一家能完成完整方案,这个市场相对还比较开放,我们也是领域里投入比较早的公司,今年三季度我们预计会推出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

Q8. 云端安全方面,机智云和传统的云安全服务厂商相比有什么优势?

黄总:我们和他们也有过交流,我们觉得现在大部分安全服务强调电脑和电脑之间,互联网和电脑之间,还是局限于互联网时代的安全。但现在设备逐渐多元化,物联网特性的通讯模式会对现有安全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像去年摄像头被攻击,现有安全厂家并没有特别强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这部分机会还是有的,我们并不会和这些安全公司有正面冲击,机智云提供的是整套的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器基础保护和我们是并存的。

Q9. 未来物联网在二级市场的影响会怎样,现在物联网越来越热,什么时候能形成规模化?包括现在共享单车应用、车联网、无人超市的兴起,市场什么时候能真正走向成熟?

黄总:现在物联网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家庭、垂直行业、民生智慧城市,我们感觉这三个领域都有挺多机会,相对来讲容易大规模商业化产生利润的不会产生于家庭里,在垂直领域车联网、无人超市还是有很多行业机会的,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有支付、交易属性的物联网在商用领域的应用,我们自己也在布局,这个领域容易出现大规模盈利的公司。共享单车是支付属性+物联网特定场景,从买卖性变成租赁型、服务型交易,我们做平台还是有一点取巧,不会赌单一赛道。

罗总:公司经过14年的布局和发展,感受到现在整个物联网行业大家都行动起来了,包括车载、支付系统、健康领域等等领域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我们也感受到找我们合作的不同产业的公司都有很多。目前来说我们认为在消费和健康领域可能发展更快一些,未来两到三年,家庭用品方面联网的可能性非常大,会产生比较好的规模效应。

肖总:我们公司第一个业务是做物联网平台,目前已经感受到了规模效应,每年收入以千万级、亿级增长,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已经看到了物联网行业规模发展路径。但从行业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承认整个行业还在发展中,我个人不认为一两年内会因为技术推动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市场,从商业的角度倒是有可能。可以看到的是,未来所有物体生产出来之后都需要智慧化,需要连接和联网,因此我们坚定看好行业当中会有很多发展应用出来。

敬请致电中信建投通信团队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团队

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TMT行业组长。通信行业研究经验5年,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云计算等通信服务领域研究。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连续四年第一名,年《水晶球》、wind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执业证书编号:S3。

通信行业分析师。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硕士,通信行业研究经验 5年,专注于车联网、移动支付、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国防信息化、国企改革等研究。年四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年《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通信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执业证书编号:S3。

通信行业分析师。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7年中国移动工作经验,从事市场运营、策略研究工作,涉及物联网、流量经营、政企信息化、移动转售、海外通信及资费策略等。2017年初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专注于光通信、物联网、流量经营等领域的研究。

通信行业分析师。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硕士,专注于云计算、大数据、光电子、军民融合、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研究,2017年初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

通信行业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工学学士,2015 年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 2016年《新财富》、《水晶球》、wind最佳分析师通信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执业证书编号:S3。

通信行业分析师。清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执业证书编号:S6。

通信行业分析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2017年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信建投TMT通信行业研究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证券TMT通信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已正式发布的TMT通信行业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中信建投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物联网时代会是第四次暴富商机吗?">关注博实金融,掌握新动态、新高度、新思维,您的资产管理专家!近代几次暴富时期走进物联网时代,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财富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富不再以占有土地、矿产、工厂、劳力等有形资产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拥有信息、知识、智慧等无形资源的多少来衡量了。物联网时代巨大商机央视新闻联播:物联网--下一个万亿级产业造富的速度越来越快...

关注物联网纵向发展逻辑。物联网产业发展演进两大趋势分别是“横向扩展”——通过通信接入技术发展实现更多终端联网,驱动应用场景落地;以及“纵向升级”——从终端简单联网到依赖云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驱动产业智能化。A股市场对物联网的关注点集中在连接数的规模增长,而随着今年NB-IoT等通信技术已补齐低功耗窄带场景的短板,我们认为,新的场景的落地带来寻找物联网纵向投资机会,平台标的有望...

近期走访了2017中国(上海)国际物联网大会,收获很多,思考很多。物联网多年来经久不衰,议论不断。然而其发展似乎一直低于预期。本文试图从更多案例出发分析目前物联网的真实发展,并根据目前行业最新变化对物联网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大会纪要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1思考:物联网的市场空间到底如何计算?全球多个组织和公司对物联网的市场空间进行了估计,数字虽有差别,但大多估计在百亿千亿美元规模。虽然数字...

本周重点推荐中际装备、烽火通信、星网锐捷、光环新网、亿联网络、中兴通讯、宜通世纪、拓邦股份、通宇通讯、鹏博士本周重点关注海能达、北纬通信、海格通信、拓维信息、日海通讯、科华恒盛、麦捷科技、中富通、高新兴、亨通光电、光迅科技、中天科技、齐星铁塔周报导读1.上周表现回顾2.一周核心观点通信板块:目前时点核心看好的成长方向:【物联网+5G】物联网行业深度报告:万物互联,全景研究全球通信设备商深度对比:诺...

本周重点推荐光环新网、光迅科技、华星创业、中兴通讯、通宇通讯、烽火电子上周重点观点回顾从4G+到5G:小基站,大未来中兴通讯:美国出口制裁现转机,靴子落地现最佳买点光迅科技:产品升级、中高端芯片自给替代,17年毛利率企稳提升,高增速再启海能达:中标厦门公安局无线通信保障系统建设项目,专网龙头优势足持续重点关注国企改革1一周行业动态上周指数表现回顾上周通信板块下跌1.04%。其中通信设备下跌0.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时代速度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