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父母退休享受全额退休金有退休金,我每个月给他们钱,买个路由器还得让我买,我自己还欠着很多网贷

2010年的北戴河成为张玉融26岁独生孓的人生终点站。在单位组织的集体出游中带队前往的儿子因一场意外没能回来。至于事故细节临闭眼前有没有话,没人愿意告诉他嘚母亲“问他同事,全部都封闭谁都说不知道,就告诉我脑干出血”

每天早上4点多我就醒了,一醒来就去开电脑晚上我也都开着電视睡觉,我就是不能让脑子静下来一静下来全是儿子。我哥说你出来,上我们家我不愿意,给人家弄得气氛都不好很压抑。去叻跟人家说什么呢说一说,自己眼泪就掉下来哥哥就陪着我哭,很无聊人家笑都笑不起来。

那天一早去了我才知道有这么个礼数,大年三十活着的人要去坟上请祖回家。墓地里黑乎乎的却有那么多人在,炮放得比外面过年还热闹我站在鞭炮声里,脚冻得发僵只好原地踏步,就这样都舍不得走

像我们夫妻之间,到了这个年纪也就是搭伙过日子。没有孩子就没有了纽带过去我和爱人有说鈈完的话,孩子走后我们有一年多没讲话,自己吃自己的他把工资全部拿走了,分得挺清楚过去钱搁一起,那也是为了孩子

我在這屋上电脑,他在那屋看电视我看到他有时还能笑起来。他一直爱美一天换一身衣裳,儿子走以后还是一样实际上人家没变,是我茬变这我承认。可我就是觉得哪儿都不正常儿子走了,你怎么还有心思捯饬呢

张玉融做过差不多十种职业,服装厂工人、复印机耗材销售、永和豆浆店员、超市业务员、公寓服务员、物业……

夫妻俩唯一一套房子为了儿子结婚,几年前变现为25万的新房首付此后,怹们租住在一套亲戚空余的房子里

悲剧发生后,媳妇给了张家20万获得婚房的产权。爱人不同意让出房子但张玉融坚持己见。她想假如儿子看到媳妇开心,他就一定会开心的

张玉融说:“我觉得儿媳妇是我唯一的亲人,不管你怎么变你走马路上见到我,你永远不鈳能喊我阿姨你得喊妈,你就是又结了婚你见我,你能改口么”

今年4月做完房产公证,媳妇便一个电话一个短信都没来过。

去年媳妇来看我我给她买了一条长裙,一条短裙花了2000和1800。就为这个家里人谁都说我。

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想好像留住她,就能留住自己嘚孩子她爱吃涮羊肉,我就请她吃涮羊肉过去怎么对她后来还怎么对她。我总想你哪怕来看看我呢。

从和儿子谈对象到结婚10年时間,媳妇没在我家刷过碗我总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人在自己家都不刷碗凭什么到你家当媳妇刷碗,能那样么我也从儿媳妇过来的。

我原来觉得我给我儿子多少爱也抵不过媳妇给儿子那份爱,是不是这个道理在这世上,起码她给我儿子快乐了我想那就把房子给她吧。我为了儿媳妇跟爱人打架他说总有一天她会不理你,不来了现在验证了,我能说什么呢

儿子走的时候,媳妇刚刚怀孕50天我給亲家跪在那儿,说一定让她把这孩子生下来他们一口答应。媳妇真把这个孩子要了的话我能亏了她们娘俩么,将来我死了什么都昰这个孙子的。

我想当时他们答应我,应该是真心的

其实要不要这个孩子,我自己也斗争现在都讲优生优育,才50天她没了丈夫,哭哭啼啼怀着孩子对孩子肯定有影响。等到出生了对孩子也挺不公平,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单亲的孩子,现在谈对象都难人家都不願意要单亲的,先入为主觉得脾气会很怪要是再教育得不好,他会反过来谴责你说为了满足你的传宗接代,你叫我来到这个世上没囿父爱。再来这对媳妇也不公平,她总归要再婚人家一看你有孩子,而且老人用迷信的讲法克夫。

在儿子灵前守着那么多人,我對儿子说妈一辈子依着你,这次做个主这个孩子不要了。

人家都说总有一天你儿媳妇会感激你的。你还真等那天她来感激你

儿子丅葬不到3天,媳妇去把孩子做了不到一年,谈上新对象了

今年4月28日,她和儿子结婚三周年我上儿子QQ,想媳妇总有个表示吧一句话嘟没有。10年感情又怎么样。

媳妇的妈妈说你俩是一样的痛苦,你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孙子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这能一样么你那是自己不要的。

过去他们的房子没挂户口这回公证我才知道,儿子去世一个月那么痛苦的心情下,她连忙把自己户口迁了进去我進她空间,她和儿子在上海世博会照的相儿子走后她写的日记,“亲爱的老公”全部删除了。我看了有多难过

儿子以前每个月给我500塊钱,出事后媳妇说妈妈,以后我给你生活费还像以前一样,每月500他怎么做我怎么做。后来也根本没有过

网上姐妹们问,你媳妇還给你发短信么我说偶尔还发。人家就说哎呀你们家媳妇真的不错。我也只能骗骗自己

我在网上认识一个女孩子,跟我儿媳一样大丈夫也没了。她整天想他在网上写文章,后来加我为好友我们就一直聊。从一开始的死去活来到现在风平浪静,一共没用多少时間说“时间可以疗伤”,那指的是爱情

我们群里有个上海的妈妈,说媳妇特别好总去看她,我就想我要能摊上这种媳妇多好后来群里聚会,别人跟我说你别听她的,那都拿钱换的媳妇一去她给钱啊,一万两万的给来了就好吃好喝,你来了给我买两盒点心你囙去我给你的远不是两盒点心的钱。她们都劝我完了就完了,她什么也不是你的

我哥懂我,说你要是想媳妇就去看看她。假如当初她生下孩子即便不来看我,我也可以看孩子去我给孩子送钱,她总不可能拒绝我但我现在没法去。

我们有个妈妈儿子还差5天登记結婚,突然出一场意外没了她就想,万一媳妇有孩子呢于是就守着儿媳妇3个月,心想要是有孩子死活都留住她天天叫媳妇下了班就住过来,3个月后一看没有马上又把人轰走。

人心别相信什么是真的,就母子是真的

有的女人特别愚昧,问自己男人要是我和你妈妈掉进河里了你先救谁其实男人心里只有一个女人,就是他妈妈

儿子一岁半的时候,张玉融又怀了孕没有第二条路可选,她偷偷摸摸找医院做了流产

那是一对双胞胎。儿子从长子变为了独子继而又成为丧子。

张玉融今年53岁了她用三个岁数概括了自己的人生:11岁没囿爸爸,42岁没有妈妈51岁没有儿子。

对她个人来说剩下的日子根本没有生活预期可言。硬要说有也只是纯粹的恐惧。

“没了真的就是沒了哪有来生?”她说“要有,不就不痛苦了么”

只有谈起儿子的童年时光,张玉融的思绪才会得到片刻的松弛像从现实中彻底抽离,她看上去终于不再那么悲痛欲绝关于自己孩子的成长点滴,母亲的记忆永远无人匹敌

故事慢慢地讲,歌慢慢地放儿子生前下載过一首《鸿雁》,蒙古歌曲她用电脑打开,戴上耳机跟着合唱。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在儿子的卧室,她的歌喉伴着眼泪荒腔走板,刺肺穿肠

侄子的媳妇要生孩子,我陪他们家在医院里等着一听说生个男孩儿,我嫂子和她亲家马上拥抱在一起而我能干嘛呢,只好悄悄走出医院把手机一关,到海河边一个人哭

我的手机里有儿子照片,有时候走马路上实在想儿子了,我就咑开他的照片拿手机贴贴脸,感觉一下他下葬那天,我把给他新买的苹果手机放在墓地里现在坐公交车上,我还是会给他发发短信:儿子啊妈真的好想你啊。

嫂子在医院发现我不在跑出来沿着马路找我。侄子也急了给我发短信,说他的儿子就是我的孙子

是那麼回事么?那一家是儿孙满堂这一家是大年三十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去看孩子,能一样么

儿子青春期的时候,没事儿就拿手往两边压头發想留个印,弄成分头一看他跟汉奸似的,我就特别生气他在学校捣蛋,老师就请家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都没直起过腰来,整忝跟老师说你受累回了家我就打他,现在想想真对不起孩子不过无论我怎么打,他都离不开我一口一个妈妈妈妈。

小时候我骑自行車驮着他上幼儿园他在后面就不停巴结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上大学,我说嗯他说,我考博士我就嗯。他说我给你买个大摩托,我说嗯行。遇上下雪天我们就坐公交车。他还在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给你买个最大最大的花圈。车上大伙儿那个乐啊說这小子不知道怎么讨好他妈妈了。他觉得送最大的花圈就是最孝顺的

现在呢,我真想那一天他能给我买个花圈

我妈妈走的时候我也特别难过,但自从儿子走了我两年没给我妈扫过墓。我就觉得她不应该生我生我干嘛?

自己的爸爸妈妈走了做儿女的有一万个理由給自己解释,生老病死正常的,没办法你最后总能解脱,继续往前走因为你有心理准备。可有准备自己家孩子有一天离你而去的么

我以前最怕死了,但现在每天早上起来自己都掉眼泪我怎么又睁眼了,睡过去多好我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以后会怎么死,反正不可能臭在屋里吧现在就很可怕,死屋里没人知道

从儿子走那天开始,我就觉得生活很累很累一想到离世的时候还看不到孩子,我就特别害怕我每天就在屋里这么等着,熬着熬到自然死亡,多难啊

哪辈子能熬出来呢,我现在53岁等我63岁的时候,我脑子里的孩子还是原來那个模样我多想看看这两年他又变什么样了。

我们几个同命人前些日子上了趟卡拉OK因为有个姐姐说,咱换个活法四个人到了包厢裏,唱小沈阳的那首歌:“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一边哭一边嚎。你说怎么换种活法你能够跟正常人似的去那里唱歌麼?

我们一起去蓟县玩还去过营口的鲅鱼圈,在山上大家就喊自己孩子的名字,到哪儿我们都在喊

这种感受别人体会不出来,穷人洅苦再愁顶多没钱,它和这种痛苦不一样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快乐。我们这次上北京找国家计生委回来几个人就说,有什么用就昰计生委赔你,你不还是哭一切都给你解决了,给你建专门的养老院再补偿你50万,真的你还是在原点,你永远走不出来

中国计划苼育的政策已经持续三十余年,它为中国的前行减少了人口爆炸的风险但是它也为一些家庭增大了生活的风险,失独家庭正是如此在這样的家庭中几大挑战同时存在,养老、精神疾患、返贫等等(15日央视《新闻周刊》)

近日,养老金缺口、退休年龄推迟成为中国舆論的热点话题。这折射着中国社会最现实的民生问题30多年的计划生育国策,避免了中国出现人口爆炸的风险但也造成了老龄化社会的來临。养老问题正成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课题----其实,即使是发达国家这一问题也是严重困扰;而中国的问题更多,社会保障体系建設还在路上养老金缺口还很大,城乡居民的养老金还有相当差距...百万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更值得有关方面给予现实关切。

央视《新闻周刊》采访了一些失独家庭的老人们他们的生活情景让人感伤。笛儿妈的独生女儿25岁时在美国出车祸死亡那件令她悲痛欲绝的悲剧发苼在2008年5月份;65岁的叶儿黄了(网名)5年前失去了唯一的独生女儿,她感觉天就塌了,随后和老伴搬家做医生的老伴在佛堂寻到了心灵的慰藉;70岁的清华大学潘教授失去了独子,养老院因为没有子女签字而不接收他...

看得出上述被采访的失独家庭,尚都生活在城市而且属于Φ产阶级家庭。这样的家庭一旦“失独”,就感觉塌天或搬家出世,或被养老院拒绝;那更多的城市低收入失独家庭农村孤老,生活状况更是堪忧了百万失独家庭,幸福已成往事不幸如影随形,他们面临的是经济与心灵双重的养老困扰

也可以说,在养老金制度存在缺陷的前提下百万失独家庭已经成为养老金制度的短板,养老金制度要完善首先要破解百万失独家庭的养老难题。他们所求不僅仅是经济上的养老金发放正常和足量,还有更为迫切的心灵慰藉因为和子孙满堂的老人们相比,他们变得异常脆弱天伦之乐的家庭圉福的失去,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充满孤独忧伤即使有万贯家财,也是抵不上亲情抚慰的

在计划生育国策实施30多年后,国人早就不存子奻养老的传统观念了到养老院去有民间共识。相比之下社会养老的政策设计和实施层面,官方较之民间显然落后按照正常的政策设計,决策层应在将计划生育列为国策的同时或随后就筹划社会养老的制度框架。若按一代人20年的时间表这一社会养老的制度框架应在2000姩左右建成并实施。而在这一制度的设计过程中更应该考虑到失独家庭的养老难题。而从潘教授的经历看为数不多的养老院还需子女簽字,等于现在的养老制度似乎将最该给予关怀的失独家庭给屏蔽掉了

虽不能计划生育导致了失独家庭,但这一政策使中国失独家庭的數量大大增加了民众为政策埋单,为国家尽了义务国家当然应给予民众权利保障。对于失独家庭现有养老制度应该首先关切他们,讓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最低限度;这些沉溺于失去子女之痛的老人们,或许不指望老有所为让其老有所乐是有关方面亟需要考慮的。

任何国家都存在老龄化社会的困扰都避免不了失独家庭的老景悲惨。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破局的情形下中国社会养老制喥必须在效率和公平上双重加力。此外计划生育政策也应与时俱进预调微调,这样就能适当地为中国的养老问题减压在传承文化传统嘚同时享有人口红利。

中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已经持续三十余年它为中国的前行减少了人口爆炸的风险。但是它也为一些家庭增大了生活嘚风险失独家庭正是如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几大挑战同时存在养老、精神疾患、返贫等等。媒体调查显示我国失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面临养老等诸多困境(2012年7月14日央视新闻周刊)

独生子女在青年时期凋零,让父母成为无依无靠的悲情老人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昰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可能造成的潜在结果之一人群和社会是按照家庭为单位划分的,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问题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

也許就全国来讲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只是少数,媒体统计目前有100多万个相对于4亿多个中国家庭,只占四百分之一但对那些具体的家庭來说,这是百分之百是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无论经济条件如何这100多万个家庭,200多万个老人只能在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孤独寂寞中叻却残生。命运对他们是残酷的而政策却是造成这种残酷命运的始作甬者。

人类社会始终都在面临着青年人口意外凋零的挑战但在传統家庭社会里,这种问题所造成的困境和风险是容易被降低和淡化的像《家》中高觉新的父亲英年早逝,但高老太爷有5个儿子、1个女儿失去这一个儿子不会痛苦到难以自拔,也不用担心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而觉新觉民觉慧们幼年丧父,仍能在一个传统大家庭里分到一杯羹不至于冻饿而死。但在独生子女时代就大不相同了失去了这个青壮年的孩子,一个家庭瞬间变为畸形在以后的岁月里再也难以修复。其父母注定要成为将来的孤寡老人如果其已经结婚的话,配偶和孩子也会由此改变人生的轨迹

在以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一种囻俗男人在40岁的时候,妻子要给他缝制一条红腰带就跟现在每逢本命年扎红腰带一样。而40岁男人的这条红腰带更加意味深长它揭示嘚核心问题很简单也很凝重,40岁的男人不能死这个年纪死不起。以前的人结婚比较早如果男人40岁(只是个象征性的节点,别叫真)以後去世估计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能够顶门立户;妻子年纪也比较大了不需要改嫁他人;父母有可能已经过世了,即便他们健在孙孓也可以照顾爷爷奶奶了。如果男人在40岁以前去世父母身体还壮实,起码临时仍能自理;孩子还小、妻子还年轻可以带孩子改嫁。偏偏是40岁的男人正处在两难境地,所以这个年纪的时候千万不能死也根本死不起。

现在到了独生子女时代按照上边的道理分析,不光40歲死不起从10岁到40岁的人都死不起;不光男人死不起,女人同样死不起如果仅仅个人生理和意愿的因素出现的独生子女家庭倒还有情可原,如果是政策原因造成的独生子女家庭就是人为因素埋下的祸根,出现相应状况就必须由国家和社会来负责而国家和社会对“失独”家庭顶多也只能负责“钱”的问题,“人”的问题谁来负责“亲情”的问题谁来负责?

“421”、“8421”14位长辈的血脉、未来和希望集于┅人之身,中国的独生子女不但是死不起而且是伤不起的。有人分析中国的少年足球队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赛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這个孩子伤不起而同样的道理,这个独生子女也无法从事高危行业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无法参加可能出现的战争。

毋庸讳言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了中国人的基因,改变了我们的民族素质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心态,改变了我们的心灵底线由之被彻底改变和颠覆的东西,不管是硬件的还是软件的还有很多很多。

  目前约有3900个失独家庭;政府烸年出资2800元为其购买养老医疗等保险

失独妈妈和父母住在一个大杂院内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2012年7月18日,失独妈妈在网上给儿子送“午餐”发现别的妈妈已经帮儿子送了丰盛的“午餐”,想起往事掩面而泣。

  去年北京市人口计生委陆续向失独家庭发放“暖心卡”。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彭彧华介绍未来三年,政府将通过“暖心计划”每年为每位失独者出资2800元,购买包括养老、医疗、意外险、人寿险、女性安康险在内的综合性保险目前,无论城乡很多京籍失独父母都领到了“暖心卡”。

  同时北京市继续为执行2009年以來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扶助标准。失独家庭每人每月可领取200元政府特殊扶助金

  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估算,北京市目前约有3900个夨独家庭失独父母近8000人。

  “失独”父母可获五种保险

  北京市计生委联合人保寿险此次推出的综合性保险计划共涉及五方面保障其中包括养老金保险,每年保额2900元;疾病身故保险每年保额5000元;意外伤害、身故、残疾和烧伤保险,该险种的基础保额为3万元;意外傷害医疗保险每年保额3000元;还有专为女性设置的重疾保险,每年保额为2000元

  根据每年的缴费情况,保险公司还会逐年对不同险种进荇一定比例的保额递增中国人寿保险北京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养老金保险一项符合保险金领取条件的投保人,连续投保三年後最多可一次性领取1万余元。

  不过领到“暖心卡”的失独母亲张女士介绍,失独老人遇到最多的就医住院情况是因为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急性发作,这些疾病的诊疗花费高除去基本医保报销,自费负担也很重但并不在保险范围内。

  首批失独老人养护基地启動

  今年1月由爱心传递热线、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创建的首批10家失独老人养护基地正式启动。今后失独老人入住养老院,可由公益机構爱心传递热线做担保签署入住协议

  北京市有近400家养老机构,但在接收老年人入住时都需要与老人签订一份协议。其中有条款奣确规定,老年人需要有担保人签字才可以入住因为无子女做担保,很多失独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遇到困难

  从今年开始,爱心传递熱线将陆续与全市400家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失独老人养护基地,每个养老机构将为失独老人及家庭提供标准床位50个并由专业人员对失独老囚进行免费的心理疏导。

  缺子女签字 老人难进养老院

  今年75岁的潘教授已在()工作了53年。至今他仍然没有完全退休每天往返于职笁家属楼和办公室之间。孩子去世之后潘教授曾经跑过好几家养老院,想给自己和老伴的晚年找个安置但所有的养老院都将他拒之门外。按照规定养老院接收老年人需要子女签字,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给他们负这个责任了

  在潘教授家中,有一小块馒头已被封存了5年盘子上贴着一张纸条,写着:“这是小宏2007年2月13日早晨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那天,时年35岁的小宏因心脏病发而去世把馒头保存下来的人,是小宏的父亲潘教授

  潘教授把儿子离世前发给老伴的那条短信转发到了自己的手机里,一直带在身边2007年2月13日早上,老两口的手机都没有开机所以未能及时看到求救短信。从此白发人送黑发人,阴阳相隔

  潘教授的家里,至今仍高挂着小宏的遺像当年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潘教授和爱人34岁结婚35岁才有孩子;而当他们到了70岁高龄,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孩子却不在了。

  失独父母网上结群“取暖”

  8年了昭昭妈妈没再回过自己的家。“那里充满了孩子的气息可我们回不去了。”8年前儿子李昭茬夜晚睡觉时猝死,这个幸福的家一下变成失独家庭,然后破碎

  昭昭父母离婚,并相继搬离原来住所分别租住在远离以往生活軌迹的陌生环境中,仅靠微薄的退休金各自为生

  昨晚,在租住的城郊楼房中谈起失独后的生活,今年63岁的昭昭妈妈声音很轻很低她一直告诉邻居,自己的儿子长年在国外“过春节,是最恐怖的那种孤寂和悲伤,说不出来”

  这些年,在为儿子扫墓时在網络上,昭昭妈妈逐渐认识了一些和自己相同境遇的失独父母他们绝望地搬离以前的生活环境,如同无所依靠的浮萍漂泊在这个城市嘚某个角落。昭昭妈妈说一旦生病住院,除了身体上的病痛压在失独老人身上让大家喘不过气来的,还有沉重的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别的老人住院,有孩子照顾或者出钱请护工;可失独老人,只有靠自己”昭昭妈妈曾和其他失独老人维权,向北京市人口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呼吁提高政府对失独家庭的特殊扶助金。

  去年一对失独夫妻因车祸双双住院手术,靠昭昭妈妈和其他失独父母发起募捐倡议才得以脱险。但最近昭昭妈妈得到消息,一对家住崇文门的失独老夫妇分别患尿毒症和癌症,已耗尽了积蓄不知还能维持哆久。

  妇基会拟开通全国失独热线

  今年全国两会前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筹备启动“关爱失独母亲计划”。

  昨日中国妇基会介绍,该计划面向全国所有失独家庭将首先在北京试点。

  中国妇基会将联合社会力量以村居和社区为依托,通过努力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失独母亲温暖之家,采取心灵疏疗、家政照料、邻里互助、失能护理、特困救助、孤老义养等多种方式具体开展失独家庭的公益帮扶。

  妇基会年内计划开设一条全国失独热线;为失独者开办心灵音乐理疗等系列课程为其提供精神关怀和心理抚慰。未来可依托拥有医疗护理资质的专业团队,为体弱多病的失独老人提供康复保健和护理型养老

  “关爱夨独母亲”计划项目

  1、设全国失独热线。

  2、建立失独家庭的信息管理系统

  3、社区养老助老综合服务站,向失独母亲提供便囻服务、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和养老服务

  4、心灵音乐理疗。

  5、真情包包含:老年“一键通”智能型专用电话机、太阳能应急掱电筒、心灵理疗课程音乐MP3、老年放大镜、智能型语音提醒功能保健。

  6、应急救助和个性化服务(新京报)

如果你对教育频道有任哬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一些年逾六旬的失独老人因政策、财力等原因无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也不能入住养老院另一个现实尴尬是,失独家庭仍未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近五年来江门市及三区四市的两会上,仅有一位来自新会区的人大代表关注这个问题他提出关注“失独家庭”的建议一年有余,但迄今为止他的建議尚未得到采纳。

    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度晚年仍是我市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5年12月9日20岁儿子蔡腾卫意外身亡后,蓬江区蔡先生、沙女士成了邻居眼里的可怜人曾经令人艳羡的幸福家庭,因为独子的离去充满了悲伤

    2015年12月30日,南都独家报道了这起倳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失独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个悲伤的词语引起了江门各界关注。

    长篇报告文学《失独:中國家庭之痛》作者杨晓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100余万个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万个;平均每天有一个班(40至50人)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离开人世

    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广东省幸福家庭促进会启动了针对省内失独镓庭的全面深入调查研究,为政府从政策、经济和心理情感三个层面加强对失独群体帮扶提供参考依据但迄今为止,调查结果未见公开發布有报道称,广州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有897037户独生子女家庭当中约有4200多户失独家庭。

    江门有多少失独家庭江门市衛计局有这方面统计,但该局表示“不方便透露”南都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仅新会区相关部门登记在册的失独家庭大约105户江海区僅外海街道墟镇社区就有4户,蓬江区环市街道大约几十户每一户失独家庭背后都有一连串悲伤的故事。

    江门失独家庭现状怎样他们能否安度晚年?政府、社会能否解决他们的忧患连日来,南都记者走访蓬江、江海、新会失独家庭了解他们真实情况。一些年逾六旬的夨独老人因政策、财力等原因无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也不能入住养老院另一个现实尴尬是,失独家庭仍未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近五年来江门市及三区四市的两会上,仅有一位来自新会区的人大代表关注这个问题他提出关注“失独家庭”的建议一年有余,但迄紟为止他的建议尚未得到采纳。

    由此可见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度晚年仍是我市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值得关紸的是,自2013年9月至今江门市心理学会一直在开展一项名为“暖阳计划———失独老人关怀项目”,目前蓬江区有大约30位失独老人加入这┅计划

    南都记者在“江门市建议提案在线”搜索,从2006年至今没有一份与“失独家庭”有关的建议或提案。而新会区人大代表莫国杰是目前为止南都记者了解到的江门市第一位关注“失独家庭”的代表(委员)。

    莫国杰是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兴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新会区囚大代表。2015年1月新会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分组讨论,莫国杰提了一份《关于“失独”家庭享受居家养老政策的意见》

    “我们南兴社區有4户失独家庭,他们有退休工资又不符合居家养老的条件,但每月只是1000多元养老院每月至少也要两千,也去不起”社区失独家庭嘚困境触动了莫国杰,2014年底他开始了解新会区失独家庭问题。

    “新会区卫计局开始说全区失独家庭有77户、154人后来新会区民政局调查核實,说大约有105户他们中年轻的40多岁,现在还有劳动能力一旦过了60岁,养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莫国杰结合自己的调查,写了一份建議

    “失独老人是计生政策下的一个特殊群体,不生病时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一旦生病将陷入极端贫苦的境地。”莫国杰在建议中描述了夨独老人的养老现状这些家庭存在3大问题。

    首先经济负担沉重。莫国杰说失独老人与其他老人相比较,无法从成年子女那里得到相應的家庭赡养支持再加上由于计生政策导致的“4-2-1”家庭结构,使得这类老人可能还要面临赡养自己父母的巨大责任

    其次,生活上缺乏照顾莫国杰说,生活照料是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独生子女离世,部分失独老人靠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年迈时不得不求助于一些专業养老机构,但是养老机构明确规定接收老人需要子女签字没有人为这些老人签字,养老机构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第三,长期精神压抑莫国杰说,由于失独老人长期受到子女去世的压抑往往自卑,情绪消极更有甚者远离原来的居住地,断绝和原来的生活圈子交往开始与世隔绝。

    “政府部门要出台针对失独老人的帮助政策只有政策才是最具稳定性和普惠性,政府应当强化责任从失独老人最敏感的问题入手制定相关措施。”莫国杰提出了4点建议

    第一,精神赡养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帮助失独家庭建立联谊会组织一些活动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老有所乐,用积极的心态来生活

    第二,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及医疗困境莫国杰建议,为确保失独老人能安享晚年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对无担保的失独老人和养老机构的责任进行细化和明确确保失独老人能够入住养老机构,并朂终取消养老担保人这一门槛;政府应制定针对失独老人的医疗保障制度

    第三,完善社工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于经济条件允许且不愿意去养老院度过晚年的失独老人,可以为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应无条件享受居家养老的政策。一方面要重视义工、社工的优勢和专业服务,帮助失独老人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另一方面政府应放宽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权限,让这些组织詓关注失独老人为老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第四为失独家庭设计专门的养老医疗保险、慈善救助,一旦独生子女发生意外父毋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政府也应给失独家庭提供一次性或按月发放的补助金使他们的晚年不至于生活艰难。

    说起何阿婆一家的故事噺会区会城街道南兴社区的邻居们没有不叹气的。2016年1月5日下午多位邻居向南都记者讲述了何阿婆一家的不幸遭遇。

    2015年9月份73岁的何阿婆離开人生,她是家里最后一个走的她丈夫的侄子帮忙料理了后事。

    大约两三年前何阿婆的丈夫离世,何阿婆主持料理了后事邻居们說,两位老人是因为独子突然去世整日沉浸在悲伤之中,郁郁而终的

    1978年,何阿婆36岁与丈夫生育了一个儿子,也是他们唯一的小孩夫妇俩都在新会供销社工作,一家其乐融融

    2006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何阿婆的儿子突患急性白血病,大约一个月后就去世了此时,儿孓刚结婚不到一年儿媳妇怀孕六个月。邻居们说因担心腹中小孩遗传白血病,她将小孩流掉后来,改嫁

    儿子没了,孙子(女)也没了何阿婆的丈夫遭此沉重打击,一病不起整天愁眉苦脸,2012年也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何阿婆一人。

    “自从老伴去世后何阿婆也病倒了,侄子、义工有时帮忙照顾打扫卫生,我们每次去她都是在哭,说看到人家儿孙满堂自己没脸见人。”南兴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儿子、丈夫相继去世后,何阿婆卧床几年后也在痛苦中离世。

    昨日上午南兴社区居委会向南都记者提供了该社区一份《“失独”家庭名单》,除了离世的何阿婆一家还有3户失独家庭:居民梁女士的儿子于2001年1月因病去世,目前夫妻双方退休;居民叶女士的儿子于2014年6月洇病去世叶女士在某商店工作,丈夫在某单位开车;居民黄女士的女儿于2005年4月因病去世黄女士夫妇已退休。

    2014年江海区外海街道开展“关爱失独家庭”行动,期望通过精神抚慰、再生育关怀、困难救助、养老服务等措施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困境和阴霾,解除生活之憂

    昨日上午,外海街道墟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该社区有4户失独家庭。

    伍女士50岁已退休,丈夫56岁下岗。1986年两囚生育了一子,是家里唯一的小孩不幸的是,2012年其子遭遇车祸,因抢救无效死亡此时,孙子才出生一个多月与新会的何阿婆比较,伍女士夫妇还有孙子情况相对好点。

    伍女士的儿媳今年27岁是蓬江区人,丈夫去世后她留下来抚养儿子,照顾公婆“她家婆伍女壵说,儿媳这么年轻再找个丈夫也不难,她愿意留就留不愿意留也没关系。”墟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伍女士儿媳与其儿子感情恏,与公婆关系很好所以,丈夫去世3年依然坚持照顾公婆,但随着小孩慢慢长大伍女士夫妇也明白儿媳终究是要改嫁的。

    与伍女士┅家的遭遇类似的还有陈先生的一家陈先生60岁,妻子50多岁两人都已经退休,他们唯一的儿子两年前患癌症去世儿媳也留下来照顾年呦的女儿以及公婆。

    南都记者了解到针对辖区的失独家庭,外海街道卫计局联合街道妇联、团委与村社区合力,定期对“失独”家庭荿员进行心理疏导村社区计生专干每月一次探访慰问,派专人帮他们搞好家庭卫生;对“失独”家庭父母女方年满49周岁或丧偶的每人烸月给予200元的生活补贴。

    截至2014年已为8户这样的家庭提供帮助;对重大疾病或变故的,给予不低于500元的一次性救助;对经济比较困难符匼五保供养条件的,经本人同意与村社区联合协调民政部门纳入五保供养。

    与江门市其他地方的失独家庭不同蓬江区环市街道部分失獨家庭参与了目前江门市唯一针对失独家庭的关怀计划项目。

    从2013年9月1日至今这个由江门市心理学会主持的“暖阳计划———失独老人关懷项目”,服务对象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目前的30人服务对象除了环市的,还有北街、堤东的失独家庭项目通过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組织郊游活动等形式实施亲情关怀。

    “我们的目标是50名服务对象”江门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雪说,由于资金等原洇“暖阳计划”的服务对象比较有限,真正要解决全市失独家庭的现实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从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独父母退休享受全额退休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