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债务崩,外汇跌,命悬一线的股市 中国经济济如何破局

黑天鹅:保千里4.5亿债务违约 宁波大鳄命悬一线?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阿里员工炒港股年赚1000万?点这里,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TA!</span
  来源:浙股
  每逢周末,A股通常都会有劲爆的新闻。
  今天,停牌中的,接连发布两条公告:《关于债务逾期的公告》、《关于2016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无法按时付息的公告》。
  保千里的中小投资者、公司债的持有人,注定无法愉快的度过这个周末了……
  保千里称:因原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原法定代表人及原董事长庄敏存在涉嫌以对外投资收购资产为由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目前面临较大风险。公司正在对2017年以来由原董事长庄敏主导的所有对外投资事项,逐一开展清查工作。
  由于公司近年来在庄敏主导下过度投资,且公司及下属公司部分资金被银行冻结、提前还款,到期贷款难以续贷,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致使部分银行贷款未能如期偿还或续贷,到期承兑汇票未能按期兑付。
  截止2017年月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到期未清偿债务总额约45,466.40万元,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0.39%。
  保千里2016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第一次付息日为日,公司未按时支付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共计7200万元,造成债券逾期。
  4.5亿元债务无法清偿,保千里这是怎么了?
  事情要从3年前说起。
  2014年,中达股份以2.12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购买保千里电子100%股权,总对价28.83亿元。交易完成后,保千里实现借壳上市,庄敏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日,由于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保千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今年7月,证监会下发〔2017〕78号《处罚决定书》,对涉嫌造假上市的保千里及庄敏、陈海昌、庄明等11位责任人做出程度不一的行政处罚。
  9月,保千里将庄敏及其一致行动人陈海昌、庄明、蒋俊杰告上法庭,要求注销在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提供虚假协议导致公司向四被告多发行的1.29亿股公司股票。
  此后,庄敏所持35.07%股份(8.55亿股)全部被执行司法冻结及司法轮候冻结,市值88.7亿元。
  11月15日,庄敏将其所持25%股份于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权、提名权、提案权授予周培钦行使。
  《保千里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周培钦,1988年出生,泰州兴化人,此前从未在资本市场现身。
  发生这么多事,公司准备怎么善后呢?
  保千里是这么说的:
  公司股东陈海昌作为庄敏的一致行动人及第三大股东,与公司经营班子研究磋商后,公司接到股东陈海昌的书面通知(浙股君注:这是明显的病句,董秘语文大概是体育老师教的):陈海昌先生本着履行股东职责,维持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愿意在停牌期间主导开展整顿处置工作,恢复公司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已于日审议通过关于成立公司整顿处置领导小组的议案,董事会决定成立以陈海昌为组长的整顿处置领导小组,在停牌期间开展公司整顿处置工作,恢复公司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
  目前整顿处置工作仍在开展当中,需要给陈海昌先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开展整顿处置工作。整顿处置小组将继续通过多途径努力筹措偿债资金,同时整顿处置小组正与相关债权人沟通债务重组方案。
  陈海昌是谁?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对了,他是来自宁波象山的资本大鳄,曾参与宏磊股份、两家诸暨公司的重组,跟3位诸暨美女有过特殊的交集。
  百战归来仍少年。
  从保千里今日公告看,遭遇许多变故、身背证监会处罚的陈海昌,依然生龙活虎,能够以组长身份主导开展整顿处置工作。
  在陈组长的运筹下,市值253亿的保千里,将以何种面貌归来?
  一堆吃瓜群众,正望眼欲穿,口水四流……
责任编辑:张海营
@@? it.islive$$
@@=it.content$$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岛 君 说最近以来的金融形势着实无法让人乐观起来。外部来看,贸易战正打的愈发激烈,内部来说,又恰逢股市暴跌、消费疲软,再怎么看也实在是萧条的景象。股市暴,债务崩,外汇跌,种种金融风险因何而起,被寄予厚望的国内消费又为何不见起色,读完本文后相信您便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作 者:米苍图 片:视觉中国来 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最近的一系列坏消息,正在检验者官方这一波调控的最后定力。扛住了,全人类的经济教材,甚至是《资本论》都将被全面改写;扛不住,土地财政这条民弱国弱的路必将迎来一次大清算。巨雷阵阵响,股市暴,债务崩,外汇跌,几乎金融所有的命脉都在接连发出风险呼叫。正应了年初悲观的预期:我们又陷入了命悬一线,无法自拔的地步。下半年,经济减速的压力已无争议。1-5月份,外面流氓罚款、收保护费,出口增速持续下滑;房冻和银行金融业去杠杆,铁腕无情拆除金融系统非标业务的雷,造成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特别是基建投资增速首次跌破10%;另外被寄予厚望的国内消费,也并没有因为官方说的“我们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而有起色。2018年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8.5%。上一次这么低还是在2008年股市暴跌最惨烈的下半年。消费去哪儿了?此刻,房地产冰山上,消费正被冻得瑟瑟发抖。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更为难办的是,截止6月中旬,全国延续2017年,只有六省一市是赚钱的,其余的25省财政都是巨额亏空,整体财政缺口达数万亿。于是中央早在去年年底就喊话,“有多大能耐就干多大的事”,紧接着,今年计划要投300亿的两条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呼和浩特的高速也被叫停&&背后的实情是什么?举国上下,政治正确打压土地收入。现实尴尬的是,财政缺口却没有新财源进行补位,钱袋子瘪了,只能省着点花。于是,出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一边是房地产投机随时可能死灰复燃;一边是可怜的实业很有可能因为激进的供给侧改革、去杠杆最先挂掉。如何拿捏其中的力道呢?纠结。
也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上半年实业日渐艰难的情况下。央行定向的给钱来了两次,虽然标明了要专款专用,但实业不挣钱的现实惨态下,发出去的钱流向哪里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冒昧问一下,信用卡套现那一万亿都是去超市消费了吗?安娜家的铲屎官也不一定能弄得明白。又是稳健中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放水真的来了吗?我们看到6月4日,央行宣布扩大中期借款便利(MLF)担保品范围。什么意思呢?大白话就是,以前特定的小微、绿色和“三农”行业不能作为发债融钱的担保抵押品,现在央妈说,不按照以前的标准评估你的风险了!儿啊给你钱,先干起来!有人说,他们本身就是不好的资产抵押品,那给他们钱,不就是无锚定向放水?这是救命钱。但有一点确实需要关注,就是最终水会间接辗转流向哪里?资本逐利哪里收益高,往哪里去。即使不是直接的,间接地只要“购房的欲望不灭”,这些行业拿到了救命钱,钱又变成相关链条上员工工资、房东的租金收益等等。最终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房殇”焦虑而出现在某地售楼部里,确实不好说。紧接着,6月20日,国务院又召开会议落地部署进一步缓解广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再贷款利率。6月24日,央行宣布,7月5日商业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加上年初的定向降准已经落地,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波拯救行动。中小企业又到了要死的节奏。效果会怎么样?历史数据来看,悲观占大多数。实业不挣钱,跟产业上马三年就变成红海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为什么挣钱,村口大爷都知道跟垄断赋能有必然联系。困局。
所以,不被房事所困,才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关键。但我们目前面对已经不单单是凌乱的内局,外部的流氓压力正在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着终局的走向。比如,最后的屏障汇率。当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原油、粮食价格启动,输入型通胀,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悬崖边,利率倒挂风险紧逼,老美继续下半年加息跟还是不跟?当上半年两次定向给钱效果不佳,实业还是到处淌血,小老板们被大金链子哥堵在厕所逼债,下半年手里握着的定向降准牌打,还是不打?巨人推石上山心里苦。
中国必须走出房事困局,不被房事所困,才能化解危机。这绝不仅仅是眼前倒几家企业的困难,而是更为长远的债务崩塌风险步步紧逼谋大局。否则,“房眼看人低”的讽刺戏仍将是每年年终盘点的热播剧。我们痛失过很多次机会,包括目前热议的芯片短板痛。早在2003年,由于朱总理90年代铁腕戒房瘾,海南房地产一地鸡毛。20郎当岁的李书福2000万被埋;还没秃顶的小潘要不是跑的快,可能后来的地产江湖就没有他的八卦故事了。出于后遗症阴影,这群人和当下火热的老王、老许、老杨相比,不是那么激进了。很多人撑起了当今的中国实业班底,经历过那一波的人,能够切身体会到经济规律究竟是真老虎还是假老虎。但当下普遍不鸟经济规律的现象仍然顽固。不破不灭。说回芯片,90年代后,因为房地产被打回平民了。资本确实被狠狠教育一顿,放弃了对投机钻营的幻想,这个时期确实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实业成就,也是中国制造业战略腾飞的黄金岁月。1995年,国务院制定“九五集成电路振兴计划”,次年便实际落地上海虹日国际、上海华虹国际、北京华虹集成电路等设计公司。其中,华虹NEC于日开工,1999年2月完工,2000年利润就达到2.15亿美元。(来源:胡启立.“芯”路历程)
▲2000年上海华虹-NEC当时的芯片产业不仅是国企在推动,民资也是积极参与,因为房地产是贫民布衣,所以不会出现今天定向放水都是在推一把房地产的尴尬。如果按此步奏一直到现在,可能2018年中兴就不会休克了,也不会出现流氓罚一罚,6个跌停板,还有近350万手的封单,简直要死的节奏。2003年,出现了大逆转。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把房地产定性为国家支柱产业。自此,整个资源配置的逻辑全变了,政府、国企、民企、老百姓发了疯一样把资金往房地产配置。这一波谁是既得利益者?农民工包工头开心了,十几年工资随着大基建房地产涨了十几倍,加上带着村里民工的人头费和私扣下的各种补助,各村的包工头子女现如今都是富二代的象征,农村婚姻市场上的绝对强势方;地方政府有干劲儿了,土地信用的加持下,修机场、建地铁、公务员发年终奖不带眨眼的;实业苦逼了,除了互联网更大的泡沫猛一窜,其它难兄难弟直接受到人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双重挤压;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花光家底考大学,到大城市当白领的也苦逼了,因为四年大学投资,毕业后时间带来的经验增长、工资增长直接被M2秒杀在地上,简直是“落地成盒”的尴尬。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尽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年,外汇储备直接掉了10000亿,人类历史上足以载入史册的救汇操作上演。外汇管制,冻房,把最后的屏障稳了下来。否则,不堪设想。然而,拖着不是办法。市场再不被狠狠的教育一下,幻想怎么可能灭?
房殇之外,股市也是一把刀。今年,是一个世界齐唱“凉凉”的时刻。梅球王说:“我不是天生要强,我只是注定要凉。”接着,蒙牛哭晕在牛棚。端午节后,赌球的韭菜们刚刚遭遇“连续爆冷门”重击,惊魂未定之际,6月19日,中国股市就以更大的暴击,血洗了亿万股民。该来的,终会到来。6月19日开市不久,沪深A股、创业板快速下挫。千股跌停,3000点已破,当天数千万股民们集体捶胸:“今夜,天台见。”接下来周五开市,上一波救市的2850点也已经破位。
▲上证指数K线图要抄底了吗?外面流氓拔刀,里面实业倒地淌血,最黑暗的时刻还在路上,你去抄个什么底。底部是长时间博弈震荡出来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断崖之下直接见底的时候。另外,本次破位伴随的是缩量,说明韭菜已经不够用了。大股东们面对平仓线都两手一摊,没钱,散户们还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但保不齐有人已经入坑了。死扛的现象就不可避免。那么问题来了。那些票可以通过死扛度过趋势的波浪谷底呢?大前提国运的上升期还在。我们这一波付出这么代价究竟要得到什么?加速股市盘子里的洗牌,把资源让出来。跟98年的操作类似,呵护新兴还很弱小的新兴产业,用咱们特色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调一下资源的配置方向,这跟前面提到的定向放水一个道理。所以,工业信息部官网上“国家工业2025”所列出的战略行业是最后的获益者,因为我们正在用特色的方式引导资源往他们身上配置。但这只是逻辑对,不一定就最后能赚钱。公司基本面、入手位置,还有持有期间能否战胜人性扛住景气期到来之前的震荡心跳期都将影响最终的结果。最后,风险集中释放期,前面明知道还有更黑暗的时刻,没有参与的,还是当吃瓜群众躲着为好。断崖之下左侧操作,玩的是心跳。股市这把刀,今年又割江两岸。
视线转到国际,东亚局势已经完全接棒中东成为最近当之无愧的头条集中地,奇迹般塑造了“鑫”这样一个世界级网红80后,左右逢源,要这要那。中东的最后堡垒伊朗,制裁的剧本也在上演,和平的中东没有等来,被合纵的俄罗斯却先来了,虽然股债汇全面下行,但原油价格直接打到了70美元以上,最近俄罗斯对待老美的态度变得暖媚起来,世界杯也少了磕磕绊绊、骂骂咧咧。特普会现在可能性也在上升。
▲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图所以说,最开心的是谁?俄罗斯笑而不语。因为2018年俄罗斯预计石油和天然气销售收入直接提升了5倍,从85亿美元直接增加到了440亿美元。不差钱,世界杯基建搞起来。内局除了股市趴窝、楼市躁动、债市违约潮、汇市大跌,接近6.65左右的贬值关键点,其实最的担忧还是如果原油价格大牛趋势加速来临所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刚刚熬过了滞胀,通胀这个灾星也有预感要跑步进场了:一方面输入型通胀会消耗本就不多的外汇储备,增加贬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历史上,每一次通胀都是压爆房地产这个雷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寄希望于“钝刀割肉”掌握转型成本付出的节奏,但到头来可能关键的硬骨头只是伤及了表皮,“不鸟经济规律”的习气还在,“只是意思意思”的幻想还在。最终,多向博弈,我们可能又会走向一个越调越涨的死胡同。检验魄力的时刻。放水的红按钮,成了人们闻之色变的魔头。放,几年的努力前功尽弃;不放,必然要承受崩的成本节奏有可能失控的风险。面对周期之刀潮起潮落,在世界的牌桌上,没有崩过,不足以谈转型。成年人的世界,崩溃无声。
1.全国20多城市掀“抢人大战”,背后问题令人震惊!2.泡沫退潮!数十年财富被洗劫,谁再这么干就是找死!3.楼市告急!财富版图变天,中国的钱正在流向这3大领域4.【致敬40年】李书福罕见自述:吉利集团的底层密码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http://spider.nosdn.127.net/f7ee536fdaba1cb1f8a1.gif股市暴,债务崩,外汇跌!中国经济要如何破局?阅读//5b.cdn.sohucs.com/images/34cfae2ab762de517089.jpeg
最近以来的金融形势着实无法让人乐观起来。外部来看,贸易战正打的愈发激烈,内部来说,又恰逢股市暴跌、消费疲软,再怎么看也实在是萧条的景象。
股市暴,债务崩,外汇跌,种种金融风险因何而起,被寄予厚望的国内消费又为何不见起色,读完本文后相信您便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 者:米苍
图 片:视觉中国
来 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最近的一系列坏消息,正在检验者官方这一波调控的最后定力。扛住了,全人类的经济教材,甚至是《资本论》都将被全面改写;扛不住,土地财政这条民弱国弱的路必将迎来一次大清算。
巨雷阵阵响,股市暴,债务崩,外汇跌,几乎金融所有的命脉都在接连发出风险呼叫。正应了年初悲观的预期:我们又陷入了命悬一线,无法自拔的地步。
下半年,经济减速的压力已无争议。
1-5月份,外面流氓罚款、收保护费,出口增速持续下滑;房冻和银行金融业去杠杆,铁腕无情拆除金融系统非标业务的雷,造成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特别是基建投资增速首次跌破10%;
另外被寄予厚望的国内消费,也并没有因为官方说的“我们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而有起色。2018年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8.5%。上一次这么低还是在2008年股市暴跌最惨烈的下半年。
消费去哪儿了?此刻,房地产冰山上,消费正被冻得瑟瑟发抖。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更为难办的是,截止6月中旬,全国延续2017年,只有六省一市是赚钱的,其余的25省财政都是巨额亏空,整体财政缺口达数万亿。
于是中央早在去年年底就喊话,“有多大能耐就干多大的事”,紧接着,今年计划要投300亿的两条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呼和浩特的高速也被叫停……
背后的实情是什么?
举国上下,政治正确打压土地收入。现实尴尬的是,财政缺口却没有新财源进行补位,钱袋子瘪了,只能省着点花。
于是,出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边是房地产投机随时可能死灰复燃;一边是可怜的实业很有可能因为激进的供给侧改革、去杠杆最先挂掉。如何拿捏其中的力道呢?
也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上半年实业日渐艰难的情况下。央行定向的给钱来了两次,虽然标明了要专款专用,但实业不挣钱的现实惨态下,发出去的钱流向哪里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冒昧问一下,信用卡套现那一万亿都是去超市消费了吗?
安娜家的铲屎官也不一定能弄得明白。
又是稳健中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放水真的来了吗?
我们看到6月4日,央行宣布扩大中期借款便利(MLF)担保品范围。什么意思呢?大白话就是,以前特定的小微、绿色和“三农”行业不能作为发债融钱的担保抵押品,现在央妈说,不按照以前的标准评估你的风险了!儿啊给你钱,先干起来!
有人说,他们本身就是不好的资产抵押品,那给他们钱,不就是无锚定向放水?
这是救命钱。
但有一点确实需要关注,就是最终水会间接辗转流向哪里?
资本逐利哪里收益高,往哪里去。即使不是直接的,间接地只要“购房的欲望不灭”,这些行业拿到了救命钱,钱又变成相关链条上员工工资、房东的租金收益等等。
最终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房殇”焦虑而出现在某地售楼部里,确实不好说。
紧接着,6月20日,国务院又召开会议落地部署进一步缓解广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再贷款利率。
6月24日,央行宣布,7月5日商业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加上年初的定向降准已经落地,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波拯救行动。
中小企业又到了要死的节奏。
效果会怎么样?历史数据来看,悲观占大多数。实业不挣钱,跟产业上马三年就变成红海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为什么挣钱,村口大爷都知道跟垄断赋能有必然联系。
所以,不被房事所困,才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关键。但我们目前面对已经不单单是凌乱的内局,外部的流氓压力正在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着终局的走向。
比如,最后的屏障汇率。当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原油、粮食价格启动,输入型通胀,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悬崖边,利率倒挂风险紧逼,老美继续下半年加息跟还是不跟?
当上半年两次定向给钱效果不佳,实业还是到处淌血,小老板们被大金链子哥堵在厕所逼债,下半年手里握着的定向降准牌打,还是不打?
巨人推石上山心里苦。
中国必须走出房事困局,不被房事所困,才能化解危机。这绝不仅仅是眼前倒几家企业的困难,而是更为长远的债务崩塌风险步步紧逼谋大局。
否则,“房眼看人低”的讽刺戏仍将是每年年终盘点的热播剧。
我们痛失过很多次机会,包括目前热议的芯片短板痛。早在2003年,由于朱总理90年代铁腕戒房瘾,海南房地产一地鸡毛。
20郎当岁的李书福2000万被埋;还没秃顶的小潘要不是跑的快,可能后来的地产江湖就没有他的八卦故事了。出于后遗症阴影,这群人和当下火热的老王、老许、老杨相比,不是那么激进了。
很多人撑起了当今的中国实业班底,经历过那一波的人,能够切身体会到经济规律究竟是真老虎还是假老虎。
但当下普遍不鸟经济规律的现象仍然顽固。不破不灭。
说回芯片,90年代后,因为房地产被打回平民了。资本确实被狠狠教育一顿,放弃了对投机钻营的幻想,这个时期确实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实业成就,也是中国制造业战略腾飞的黄金岁月。
1995年,国务院制定“九五集成电路振兴计划”,次年便实际落地上海虹日国际、上海华虹国际、北京华虹集成电路等设计公司。其中,华虹NEC于日开工,1999年2月完工,2000年利润就达到2.15亿美元。(来源:胡启立.“芯”路历程)
▲2000年上海华虹-NEC
当时的芯片产业不仅是国企在推动,民资也是积极参与,因为房地产是贫民布衣,所以不会出现今天定向放水都是在推一把房地产的尴尬。
如果按此步奏一直到现在,可能2018年中兴就不会休克了,也不会出现流氓罚一罚,6个跌停板,还有近350万手的封单,简直要死的节奏。
2003年,出现了大逆转。
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把房地产定性为国家支柱产业。自此,整个资源配置的逻辑全变了,政府、国企、民企、老百姓发了疯一样把资金往房地产配置。
这一波谁是既得利益者?
农民工包工头开心了,十几年工资随着大基建房地产涨了十几倍,加上带着村里民工的人头费和私扣下的各种补助,各村的包工头子女现如今都是富二代的象征,农村婚姻市场上的绝对强势方;
地方政府有干劲儿了,土地信用的加持下,修机场、建地铁、公务员发年终奖不带眨眼的;
实业苦逼了,除了互联网更大的泡沫猛一窜,其它难兄难弟直接受到人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双重挤压;
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花光家底考大学,到大城市当白领的也苦逼了,因为四年大学投资,毕业后时间带来的经验增长、工资增长直接被M2秒杀在地上,简直是“落地成盒”的尴尬。
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尽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
年,外汇储备直接掉了10000亿,人类历史上足以载入史册的救汇操作上演。外汇管制,冻房,把最后的屏障稳了下来。
否则,不堪设想。
然而,拖着不是办法。市场再不被狠狠的教育一下,幻想怎么可能灭?
房殇之外,股市也是一把刀。
今年,是一个世界齐唱“凉凉”的时刻。
梅球王说:“我不是天生要强,我只是注定要凉。”
接着,蒙牛哭晕在牛棚。
端午节后,赌球的韭菜们刚刚遭遇“连续爆冷门”重击,惊魂未定之际,6月19日,中国股市就以更大的暴击,血洗了亿万股民。
该来的,终会到来。
6月19日开市不久,沪深A股、创业板快速下挫。千股跌停,3000点已破,当天数千万股民们集体捶胸:“今夜,天台见。”接下来周五开市,上一波救市的2850点也已经破位。
▲上证指数K线图
要抄底了吗?
外面流氓拔刀,里面实业倒地淌血,最黑暗的时刻还在路上,你去抄个什么底。底部是长时间博弈震荡出来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断崖之下直接见底的时候。
另外,本次破位伴随的是缩量,说明韭菜已经不够用了。大股东们面对平仓线都两手一摊,没钱,散户们还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但保不齐有人已经入坑了。死扛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票可以通过死扛度过趋势的波浪谷底呢?
大前提国运的上升期还在。
我们这一波付出这么代价究竟要得到什么?加速股市盘子里的洗牌,把资源让出来。跟98年的操作类似,呵护新兴还很弱小的新兴产业,用咱们特色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调一下资源的配置方向,这跟前面提到的定向放水一个道理。
所以,工业信息部官网上“国家工业2025”所列出的战略行业是最后的获益者,因为我们正在用特色的方式引导资源往他们身上配置。
但这只是逻辑对,不一定就最后能赚钱。公司基本面、入手位置,还有持有期间能否战胜人性扛住景气期到来之前的震荡心跳期都将影响最终的结果。
最后,风险集中释放期,前面明知道还有更黑暗的时刻,没有参与的,还是当吃瓜群众躲着为好。断崖之下左侧操作,玩的是心跳。
股市这把刀,今年又割江两岸。
视线转到国际,东亚局势已经完全接棒中东成为最近当之无愧的头条集中地,奇迹般塑造了“鑫”这样一个世界级网红80后,左右逢源,要这要那。
中东的最后堡垒伊朗,制裁的剧本也在上演,和平的中东没有等来,被合纵的俄罗斯却先来了,虽然股债汇全面下行,但原油价格直接打到了70美元以上,最近俄罗斯对待老美的态度变得暖媚起来,世界杯也少了磕磕绊绊、骂骂咧咧。特普会现在可能性也在上升。
▲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图
所以说,最开心的是谁?俄罗斯笑而不语。因为2018年俄罗斯预计石油和天然气销售收入直接提升了5倍,从85亿美元直接增加到了440亿美元。
不差钱,世界杯基建搞起来。
内局除了股市趴窝、楼市躁动、债市违约潮、汇市大跌,接近6.65左右的贬值关键点,其实最的担忧还是如果原油价格大牛趋势加速来临所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刚刚熬过了滞胀,通胀这个灾星也有预感要跑步进场了:一方面输入型通胀会消耗本就不多的外汇储备,增加贬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历史上,每一次通胀都是压爆房地产这个雷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寄希望于“钝刀割肉”掌握转型成本付出的节奏,但到头来可能关键的硬骨头只是伤及了表皮,“不鸟经济规律”的习气还在,“只是意思意思”的幻想还在。最终,多向博弈,我们可能又会走向一个越调越涨的死胡同。
检验魄力的时刻。
放水的红按钮,成了人们闻之色变的魔头。放,几年的努力前功尽弃;不放,必然要承受崩的成本节奏有可能失控的风险。
面对周期之刀潮起潮落,在世界的牌桌上,没有崩过,不足以谈转型。
成年人的世界,崩溃无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与股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