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官网特中科技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蒂崹科技集团:海南这十个文化名村,你都去过吗?
海南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十个文化名村,让你更好地了解海南那些美丽的乡村!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村子去看看吧!
1、海口市秀英区美社村
美社村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内,位于马鞍岭火山口南麓,交通便捷,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是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美社村有172户,832人,全村有21个果园农庄和果园庭院,村里遍植热带珍贵林木,尤以“国宝花梨”最负盛名,是闻名遐迩的花梨村。
千年火山文化,老石屋和上百年的古碉楼——“福兴楼”,有被称为文化摇篮的福兴私塾,还有古石井、古石门、石敢当、鸟嘴墙、石磨、石臼、石墙、石庙、石屋等石器,古韵悠然,展示着美社村的历史沧桑和火山人的智慧。村里的“礼让休风”和“光分鳌极”两块石匾,分别为清末民初的海南著名学者王国宪、曾对颜所题,赞颂美社村民守礼谦让、村风文明。百年古训篆刻石匾保存至今,而美社村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村风同样延续至今。
【地址】: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
整理自:海南旅游推广中心、南海网、阳光岛社区、海南80后
2、定安龙湖镇高林村
定安高林村是海南清代惟一探花张岳崧的故里。村子前有水田,后靠青山,静谧宜人,完整地保存了清代传统建筑风格,其房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齐划一,七纵三横的巷道,规划脉络清晰,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设规划的村庄。
3、临高县红华农场透滩村
透滩村,海南省临高县较有影响的文化名村。该村有280户,1560多人,经济产业主要靠甘蔗、水稻、橡胶等,人均年收入5200元,乡风文明时尚,村民热情大方,环境古朴幽雅,是爱国诗人王佐的故乡。据史料记载,透滩村始建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最有名的古迹有:礼魁坊、王佐公祠、王佐墓、慈训堂、透滩石桥、节孝坊等。
【地址】:临高县城以东10公里处
4、文昌市昌洒镇庆龄村
庆龄村距离文昌市区约30公里,是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乡。该村生态保存完好,古木参天,林荫蔽空,景色秀丽迷人。该村民居建筑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具有浓郁海南特色的类四合院式平面格局,全村共有房屋500多栋。其中修葺一新的宋氏祖居由2间正屋、2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平方米。这些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山、水和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民风淳朴,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民间习俗,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世外桃源”之称。
【地址】:文昌市昌洒镇东部
5、海口市遵谭镇东谭村
海口市遵谭镇东谭村,位于海口市南部,东与龙泉镇接壤,距东线高速公路三公里,南交新坡镇,西距镇政府二公里,北接本镇咸东村,紧倚谭山公路旁,距海口市区20公里。东谭村初建于西汉时期,有二千多年历史,面积10平方公里,959户,4036人口。耕地面积七千多亩,山地八千多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黑豆、外贸瓜菜,盛产荔枝、龙眼、杨桃、菠萝蜜等,有传统特色的本地黄牛、山羊,有知名石料加工场。全村实现通路、通电、通水较为标准的文明生态村。本地区军坡节活动多种多样,富有民俗特色,尤其傩戏和金子花舞流行古老有知名度。
6、海口市美兰区迈德村
迈德村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经过五百多年的繁衍发展,该村已经由原先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发展成如今拥有两百多户,1600多人(包括外出人员)的大村庄。如今的迈德村,村容整洁,家家户户通水泥路,村庄两旁树木成荫,环境优美。
经过了五百多年的发展,给这个村庄留下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村里人受二千多年前参创儒家学说的曾子思想文化影响较深,以“武城世族,鲁国家风”、“三省传世代代相传”为榜,虽然经过漫长的历史战争动乱和劫难,至今仍保留着具有与山东省嘉祥县曾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类似规模的“曾氏宗祠”,神龙古井,古民居和曾国藩主修的“曾氏族谱”。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农场
7、海口市云龙镇长泰村
长泰村共有23户,116人,种植水稻、橡胶,养殖猪、牛等为主要经济收入,人均年收入约4000元。长泰村四周绿树环绕,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村庄,村中草木葱郁,2003年创建文明生态村,现已硬化多条道路,改造多间民房、庭院,并修建广场、文化室,生态环境极好,村貌整洁。民风淳朴。
长泰村是革命老根据地,解放前,现长泰村区域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革命者,解放后,幸存的10余名革命者在此生产生活,家族传承壮大,形成现在的长泰村。长泰村现仍有多户烈士家属。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西南方
8、澄迈县老城镇石石矍村
澄迈县老城镇石石矍村被称为“海南冯氏第一村”,是南梁高凉太守冯宝之妻冼夫人渡琼登岸之地,也是冯氏先祖最初居住之村,立村至今已有1400多年。
据明正德《琼台志》载:梁大同间,冯冼氏族运用自己的力量和影响,降服诸越,统一岭南,并在汉废海南儋耳郡“归附者千余峒”的基础上,“请命于朝”,在海南岛设置崖州。在隋文帝杨坚处置番州总管赵讷贪官之后,委派冼夫人巡视诸州,招抚逃亡的俚民,最后到海南岛,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仙逝,葬于石石矍村西南富昌坡地。由此推算,石石矍村历史悠远,至今已有1400多年。又据《海南冯氏族谱》记载,海南省各市县的冯姓宗支绝大部分是从石石矍村迁出,享有“海南冯氏第一村”的誉称。
【地址】:琼州海峡澄迈湾之南岸,老城镇开发区境内
9、万宁市万城镇东方村
东方村委会东临南海,北依小海,东山岭座落期间,东山河横贯东西。总人口3000多人,辖10个自然村,境内拥有万宁四大田洋之一:南门洋,有旅游胜地:东山岭风景区,有名优产品:东山羊、鹧坞茶、东山烙饼,有民俗文化:放七星大风筝、放文灯等,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东山岭摩崖石刻。
东山岭是一座美丽而多梦的福山宝地,素有“海外桃源”之称。东山岭海拔仅有一百八十四米,但岭上有大小胜景百余处,东山岭上有著名的佛教寺庙,最为有名的为潮音寺,此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李纲而修建。东山岭物产丰富,东山羊、东山鹧鸪茶、东山烙饼名声远播。“东山八景”和“摩崖石刻”是东山岭最具特色的景致,“东山八景”包括“正笏凌霄”、“七峡巢云”、“蓬莱香窟”、“仙舟系缆”、“碧水环龙”、“瑶台望海”、“冠盖飞霞”、“海眼流丹”。
【地址】:万宁市万城镇东部
10、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古称毕兰村,是古崖州的边关重镇、海防门户。毕兰村历史悠久,沿革甚远。唐时因李德裕谪居毕兰而扬名,后因宁远河水冲毕兰,村民移居黎地。此后不断迁来的居民,聚居于毕兰村北,取名“保平村”,意为保世代平安。
保平村历史悠久,文化蕴厚,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是崖州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代民居建筑群。门楼、正室、横屋、正壁组成的生态庭园四合院,是保平古民居最具建筑艺术和布局特色的乡村古建筑。至今尚完好保存的陈氏古宅,其雕花梁墩、绘画墙体、神龛雕刻、龙凤麒麟、鹤松梅竹,其图案精美、工艺精细,可堪称崖州神龛之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抓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前,海南正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海南腾飞的旅游特区和自由贸易园区两个轮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既是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也是打造海南旅游特区,打造世界一流精品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岛升级版不可缺少的驱动力。
&&&&一、海南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问题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创新驱动、引进集成、示范推广、跨越发展”为指导方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30亿元,逐步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项目23项,建立示范基地1.8万亩;实施海南省“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运用超滤膜技术,直接受益18.4万人。省重大科技专项申报专利48项,研究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70项;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优秀奖3项;1人获“中国当代发明家”称号,实现了该项荣誉的零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9项,经费7220万元,创历史新高。开启了“智慧旅游年”行动,全面提升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旅游智慧化、智能化。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海南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科技投入明显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要素支撑不完善,高层次人才匮乏等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因素。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国际旅游岛升级版,使海南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成为一个“人才荟萃、技术创新之岛”,科技创新仍是一块短板。
&&&&二、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注入海南发展“芯”动力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必须提高科技创新意识,把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核心驱动作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智慧岛建设,努力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一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中央刚刚出台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要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要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和责任,真正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成立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创新协调议事机构、专家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海南实际,以打造休闲、人居、养生等八大天堂为目标,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化生活环境、系统全面、精细化社会综合治理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无缝对接,为本岛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温馨周到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二要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要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展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新技术、新成果集成应用示范推广,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途径。2013年,全国技术合同登记29.5万项,成交额7469亿元,海南仅有58项,成交额4亿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28位,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程度很低。要瞄准和抓住势在必争的战略性技术和产业方向,优化和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开放和共享的科技服务平台,带动企业与资本市场,打通规模化生产等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培育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迈过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门槛”。要努力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目的地综合营销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全省覆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市场配置旅游资源。
&&&&三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资本是创新创业的血液,海南在此方面仍显供血不足。2013年,海南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13.8亿元,在全国排名28位,不及排名第一的广东省(345亿)的5%;R&D(研发)经费支出14.8亿元,在全国仅高于青海和西藏,不及排名第一的江苏省(1487亿)的1%;R&D经费支出占GDP比值为0.47%,在全国排名第30位,远低于全国2.08%的平均值。各级财政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重点,预算执行中的超收资金分配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要研究制定财税扶持政策,激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通过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四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只有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才能加快创新发展的步伐,提升海南省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能力。要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健全科技项目评估制度,积极推进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科技计划项目备选库,逐步加大奖励、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的比重,优化科技经费配置,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加强科技奖励改革。进一步完善评审体系,提高评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奖励候选人的管理,科学评价完成人贡献,遏制“搭车”报奖现象。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发明创造,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海南省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6家,在全国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仅占到千分之二。要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改革,开展海南省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专项调研,摸清海南省在产学研联盟建设、重大技术合作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五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不变密码。创新人才的数量及素质直接决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截止到2013年,海南科技活动人员2.5万人,远低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平均数(16万人);R&D人员1.2万人,在全国排倒数第3位,仅占排名第一的江苏省(62.7万人)的2%。海南的创新人才,尤其是科研人员、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吸引人才政策,鼓励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跨地区、跨部门流动,吸引国内外一流科技人才来海南创新创业。要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新环境。
&&&&(作者系海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海南设立科学技术奖!共分四类,一年评一次!(附评奖流程)海南设立科学技术奖!共分四类,一年评一次!(附评奖流程)三亚发布百家号《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日七届海南省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日起施行。海南省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包括四类奖项。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标准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评奖流程及《奖励办法》全文↓设四类奖项省科学技术奖包括四类奖项:(一)省自然科学奖; (二)省技术发明奖;(三)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设等级。证书和奖金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标准,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评奖流程(小芒根据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梳理出海南省科学技术奖评奖流程)提名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及候选人由下列提名者提名: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央国家机关驻琼单位;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专家学者或者组织机构。形式审查、公示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提名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初评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省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组,按照省科学技术奖评审标准对候选项目进行初评。综合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对初评结果进行综合评审,提出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候选人、奖励种类及等级建议方案。公示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将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建议方案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候选人、奖励种类及等级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向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对异议进行核实,并将核实情况提交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批准经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审定异议不成立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将评审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79号《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日七届海南省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日起施行。省 长 沈晓明日(此件主动公开)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奖励在我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省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奖包括下列四类奖项:(一)省自然科学奖;(二)省技术发明奖;(三)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第三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省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第四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省科学技术奖相关规则、标准的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服务和管理工作。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是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第六条 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坚持公益为本、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法开展奖励活动,不得在奖励活动中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条件第七条 省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组织。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三)得到国内外科学界公认。第八条 省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组织。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二)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性和重大技术价值;(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九条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前款所称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二)经转化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显著;(三)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普及、改善民生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第十条 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一)同本省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二)向本省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三)为促进本省与外国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第十一条 鼓励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参与本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与本省的公民或者组织开展人才、技术和项目交流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在项目提名、评审、授予等方面,给予与本省的公民或者组织同等待遇。第三章 提名、评审和授予第十二条 省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第十三条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设等级。 第十四条 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及候选人由下列提名者提名:(一)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二)省人民政府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央国家机关驻琼单位;(三)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专家学者或者组织机构。第十五条 提名者按照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提名条件和程序进行提名,签署诚信承诺书,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在提名、答辩和异议处理等工作中承担相应责任。第十六条 申报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候选项目,应当是本省单位或者个人为第一完成单位或者第一完成人的研究开发成果。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其他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不得提名为省科学技术奖候选单位。国家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或者辅助性工作的人员不得提名为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第十八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提名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第十九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省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组,按照省科学技术奖评审标准对候选项目进行初评。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应当对评审的情况严格保密;与被评审的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或者项目成果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对初评结果进行综合评审,提出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候选人、奖励种类及等级建议方案。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将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建议方案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候选人、奖励种类及等级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向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对异议进行核实,并将核实情况提交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 第二十一条 经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审定异议不成立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将评审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授予省科学技术奖:(一)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存在争议的;(二)依法应当取得有关许可而未取得的;(三)同一技术内容的项目在同一年度重复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四)已获得国家或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五)涉及国防、国家安全不能公开的。第二十三条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第二十四条 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标准,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第二十五条 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宣传应当客观、准确,不得夸大、虚假、模糊宣传误导公众,不得在商业广告中将商品或者服务表述为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对象。禁止利用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和评审相关信息,进行各类营销、中介、代理等营利性活动。第四章 法律责任第二十六条 申报单位或者个人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将其违法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5年内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将其违法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布,并自撤销奖励决定之日起,5年内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第二十七条 提名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省科学技术奖,情节较轻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提名资格。第二十八条 评审专家存在违反学术道德和评审纪律等行为,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将其违法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布。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评审专家资格。第二十九条 参与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 附 则第三十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日起施行。日海南省人民政府令发布的《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同时废止。资料:海南省政府网编辑:司敏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三亚发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共三亚市委宣传部官方发布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南科技学院升本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