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滁州南谯区乌衣镇2018年归划吕赵村卖了24台扬子净水器2700元一台是你们厂家促销吗?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滁州政府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滁州政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南谯区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南谯区,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市辖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市中心相距仅36公里,西距合肥120公里,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皖江开发的龙头地带,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南京江北地区的前沿地带。境内交通发达,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境内,宁洛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马滁扬高速公路、淮滁高速公路穿越境内。
1.1 历史沿革
  南谯历史悠久,吴风汉韵,最早属于堂邑(今南京市六合区)。春秋战国时期,南谯属楚之椒邑,秦汉三国时期,曾先后为东城县、武城县、下邳国等,西晋东晋时期属涂中镇、顿丘县,南北朝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移盱眙的北谯州于新昌城(今滁州市区),始称南谯州。隋为新昌县,隋607年改为清流县,此后,唐宋至元朝(公元620年-1368年)均为清流县,明清朝代(公元1368年-1911年)为滁州,民国元年(1912年)4月滁州拆分为滁县、来安县、全椒县,南谯区地为滁县。1982年为滁州市。
1.2 区名由来
  南谯区名缘于南朝时期的南谯州,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撤原滁州市,分设南谯、琅琊两区。1993年元月南谯区人民政府(筹)正式挂牌。区人民政府设在原滁州市政府所在地(滁州市东大街125号)。
1.3 行政区划
  南谯区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区政府暂驻琅琊区北门街道办事处东大街,近期将迁往乌衣镇南谯新区,应区划调整新增龙蟠管理区:   大王街道办事处、乌衣镇、腰铺镇、沙河镇、章广镇、黄泥岗镇、珠龙镇、大柳镇、施集镇,龙蟠管理区。   
街道办事处/镇大王街道乌衣镇腰铺镇沙河镇珠龙镇施集镇大柳镇章广镇黄泥岗镇社区居民委员会/村十八里店,社区,石庙村,林楼村,大王村,荇塘村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柯湖村、法华村、红山村、新华村、袁庄村、双庙村、白庙村、吕赵村、汪郢村、黄圩村、吴港村、大同村银花东区社区、银花西区社区、新建社区、紫薇南路社区、湖心路社区、徐岗社区、花园村、陡岗村、红庙村、腰铺社区、担子社区、范桥村、二郎村、朱岗村、梅卜村、姑塘村、万桥村、东陈村沙河社区、龙亭社区、三官社区、新塘村、油坊村、白米村、草王村、邓坝村、三里塘村、新集村、秋桐村清流社区,珠龙村,北关村,陈王村,广卫村,木庄村,兴珠村,官塘村,三富村施集社区、孙岗村、井楠村、荣誉村、花山村、龙蟠村、丰山村、河东村、杨饭店村、明张村、大林村、李集村大柳社区,横塘村,曲亭,村,华严庵村章广社区、元松村、孟洼村、马厂村、胡集村、章广村、皇甫村、太平村、常山村、陆岗村、鸦窝村黄泥社区,张浦郢村,祝郢村,万郢村,唐庄村,广山村
  南谯区环抱滁城,位于安徽省东部,南部与南京市浦口区山水相连,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地处长江北岸,江淮要冲,东经117’50’至118’30’,北纬32’05’至32’36’。
  东与来安县交界,南与全椒县相连,北与明光市毗邻,东南和南京市浦口区(原江浦县)山水相接,在滁城周边的7个乡镇(办)与琅琊区紧密相连,全区总面积为1271平方公里,东西长60.8公里,南北宽56公里。现有耕地404960万亩,山林面积32.5万亩,水面18万亩。
  现辖8镇、1个办事处、1个管理区,15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人口约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16.2万,城市化率50.7%;以汉族为主,也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5%。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力   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德义。
2.1地形地貌
  本区地形全貌为丘陵地,自西北向东西倾斜,西、西北和西南属山区,约占52%,最高点是大柳镇的“北将军”山,海拔为399.3米,北部、东部、南部起伏较小,属丘陵缓坡地带,约占43%,东南圩区地势较低,约占5%。区境内有滁河、清流河,大沙河、小沙河等河流,中小型水库190余座,其中抄河水库为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有效灌溉面积38.4万亩。
  本区气候温和眉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域。平均气温摄氏15度,历史上最低气温是摄氏零下23.8度,最高气温摄氏41.2度。年均降雨量1031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549.5毫米,年最小降雨量589毫米。年无霜期21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
  南谯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京沪铁路纵贯南谯区,京沪高速铁路在南谯区设滁州站,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南谯区。104、312国道及滁全、滁定、滁章、滁乌等公路四通八达;乡村公路晴雨通车。水路有滁河,清流河直通长讧。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南京市、合肥市分别为58公里、138公里。全区各乡镇实现自来水供给,其中大王、腰铺、乌衣、担子、南谯办等乡镇实现了直接从滁城管网接水。小城镇镇区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慎区道路总长75公里,面积68万平方米。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遍布全区,实现村村通电话。有16个乡镇架设了有线电视。南谯区承东启西是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发展的过渡区域,与南京浦口接壤,地处沪宁杭工业区边缘,周边大中城市密布,500公里范围内辐射消费人口超过2亿人.京沪铁路贯穿境内沙河、城郊、南谯办等5个乡镇,104、312国道、合宁高速、在建蚌宁高速公路沟通内外,即将开工建设滁宁快速通道经南谯区乌衣镇、经长江三桥,过江到达南京新街口只需40分钟。规划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本区境内设有客货站;滁河、清流河直通长江,均设有港口、码头,距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南京新生圩5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仅50公里,距合肥骆岗机场100公里左右。
  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财政收入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2倍、5.6倍、7.2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末的41.8∶36.7∶21.5调整为25.9∶47.7∶26.4,二产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工业经济强势发展。深入开展“规模企业提升、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环境创优”三项工程,以企业“三上”为抓手,全区形成了机械制造、家电配套、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截止到2010年末,工业企业数达520家、规模企业114家,分别较五年前新增220家、9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3.8亿元,增加值19.8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3.7倍、3.5倍。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2.8亿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0%。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率达到八成以上。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五年来,共签约项目318个,协议资金30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实现累计到位资金166.8亿元,年均增幅达50%以上。投资2.2亿元的博康注塑、2.6亿元的大益船舶、3.5亿元的恒昌机械等企业均发展为领军企业,投资2.05亿元的友诚建材科技、20亿元的龙源风力、70亿元的大唐电厂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加快项目建设,五年来,共谋划项目1839个,总投资700亿元,已落实项目991个,计划总投资121.3亿元。   农村经济稳步提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五年共发放涉农补贴3.63亿元。粮食产量突破28万吨,连续七年丰收,农机化率提高到74%以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60家,其中省、市级14家;专业合作社达107家,带动农户2.5万户;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5%,较2005年末提高近20个百分点。做优做大滁菊、茶叶、果蔬、草坪等特色农业,“三品”认证达57个。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442元,是五年前的2.3倍。   第三产业生机勃发。市场物流业迅猛发展,总投资14亿元的瑶海农机、20亿元的大雄农贸食品、10亿元的锦福钢材等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10亿元的鸿福三材市场、8亿元的家居市场和5亿元的装饰城项目正快速推进。农家店镇村覆盖率达100%,荣获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县(区)称号。旅游经济长足发展,舜耕、图业生态园正式营业,碧桂园五星级酒店、九天峰四星级度假村即将投入使用。金融业蓬勃发展,成立各类金融机构9家,贷款余额达25.7亿元。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开工120万平米,总投入达24亿元。
  突出发展中心镇、重点镇,围绕小城镇区域中心化、服务功能化和经济产业化的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乌衣、腰铺、担子,使之成为全区重要经济增长点,乌衣镇被列入全省重点中心建制镇、全国乡镇企业合作示范镇。目前,沙河镇、三官集乡正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并申请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乌衣、担子、腰铺、大王已成为环滁卫星重点乡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4年累计投入1.65亿元,高规格规划建设南谯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4.5平方公里,并实现“三通一平”,产业承载和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南谯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工业园。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119个,新增耕地13368亩,争取土地“挂钩”项目1400亩,在认真执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基础上,为该区储备了大量建设性用地。为94家已建企业报批土地2410亩,依法收回闲置土地423亩,充分发挥了土地效益。累计投入2.6亿元,加快集镇建设步伐,集镇建成面积由2002年的13.28平方公里增至14.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7.95万人,城镇化率达29.5%。自来水普及率达81%,固定电话4万门,移动电话6.9万部。投入30万元,开通并改版南谯网站,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深入开展了“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评议工作和机关效能建设,工商、税务、土地、物价、电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意识和水平明显增强,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现了区乡道路油面化、集镇街道水泥化、乡村道路砂石化。更新改造乡镇电讯设备,程控、移动电话网络遍布全区,村村通了电话。滁州市有皖东地区最大的枢纽便电所,与华东电网相连,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60万KW蓄能电站即将投入使用,电力资源十分丰富.滁城日供水能力20万吨,南谯境内有蓄水量超亿方的大型水库一座,中小型水库遍布全区,有五个滁城卫星镇与滁城并网供水;西气东输管道经过滁州并向城区输送天然气;市区五大市场相继建成开业,一批涉外宾馆投入使用,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会计审计、法律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日趋活跃。
  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07人,其中中、高级职称995人。建区以来,共有2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地)奖励,其中省部级奖10项。全区现有各类学校165所,在校学生4.4万人,顺利通过“两基”复查验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共改造危房5万平方米。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7.1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职能明显强化。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4年新增就业3510人, 2135名(“4050”人员52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投入300万元,建成南谯区创业园和再就业一条街,投入200万元建成区劳动力市场,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50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万人,新增2.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稳定在7000人左右, 2223名失业职工生活得到保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243人,4年净增424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00人;符合条件的2572名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养老保险,其中590人已领取保险金;154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生活补助;人纳入城镇低保对象;97名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投入180万元,新建扩建敬老院4所、维修6所,共发放救灾款670万元,农村五保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7.2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4年实施科技项目50项,全区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5600万元。滁菊研究所、滁菊规范化高产栽培及加工工艺研究分别进入中国科协科普惠农计划项目和国家、省“星火计划”,4个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家企业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区。建立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列为省样本县(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指标水平超过省颁标准,“两基”工作位于省、市前列。乌衣中学、章广初中、第二幼儿园争创市级示范高中、市农村特色初中、市一类幼儿园获得成功,职业教育连续三年获全市第一名。4年共投入2212.95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新建校舍62517平方米、消除危房41601平方米,顺利完成中小学校一期危改任务,受到省危改办表彰。围绕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加大对乡村计生服务所室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出台并落实了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与优惠政策,开展了计划生育五项清理和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工作,查处了一批“两非”案件,较好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计生管理工作进入全省一类县(市、区)行列。2006年,投入23万元在腰铺镇自行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并经积极争取,已列入了今年全省试点县(市、区)。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18个乡镇办建成调频发射台,广播通播率100%,常响率95%;投入350万元完成南谯有线电视台机房建设,40套电视节目已传输至全区所有乡镇;创办《滁州日报·南谯新闻》,宣传手段不断增强。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较大进步。
8.1生态资源
  南谯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群山环抱,松竹叠翠,天蓝水清。有鹭鸟等珍稀动物,有琅琊榆、滁州水竹、油桐等珍稀树种,中药材达几百种。
8.2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十分可观。有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及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古清流关遗址(已在开发),新石器遗址卜家墩,花山彩云洞等。
8.3 农业资源
  全区拥有耕地70多万亩,山场39万亩,水面18万亩,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发展较陕,盛产稻、麦、油菜,棉花。蔬菜,茶叶、水产、水禽、蔺草、板栗、杜仲等,是国家确定的产粮大区,商品根基地县(区),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渔业致富重点区。土特产品驰名中外,盛产的滁菊为全国四大名菊之首,史载于《奉草纲目》,南谯茶在明代被列为贡品,席蔺革制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乳制品多次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
8.4 矿产资源
  已探明并正在开发的矿产资源有绢云母、石灰石、麦饭石、花岗岩、陶土、矿泉水等。其中绢云母矿石储量超亿吨,探明的储量已达3000万吨,储量大、品位高、用途广,极具开采价值。高品位石灰石储量丰富,可供大型水泥企业使用或用作优质石料加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滁州市郊西北的皇甫山,因五代时期南唐在此抵御后周,留下很多传说与遗迹而闻名遐迩。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皇甫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众多游人,使之名扬省内外。皇甫山原来叫曲亭山,因南唐大将皇甫晖曾屯兵于此,称皇甫驻军山,后简称皇甫山。现在。南将军岭仍保存不少古代屯兵的遗迹。其主峰北将军岭,海拔399.3米,为皖东最高峰。峰顶上有南唐建的峰火台遗址。这个烽火台,犹如监视敌人的哨所,若有情况,顿时狼烟四起,火光冲天。从皇甫山往东,珠龙桥到滁州城西的清流关,每隔几里有个大土墩,这就是烽火墩。皇甫山峰火台燃放烟火报警后,烽火墩则一个个相继点火,迅速把警报依次传递到中军大营所在地的清流关。我们可以想象到,得到警报后,中军主帅一声令下,全军将士闻风而动,披挂上阵,杀向敌人的情景。现在皇甫山主峰上。耸立一个四层塔形建筑、10余米高的望火楼,就建在昔日的烽火台原址上。登上今天的望火楼,顿时心旷神怡,扑入眼帘的是层峦迭幛,林海茫茫,白云绿树交相辉映,蔚为壮观,你会感到好一派自然风光,皇甫山森林公园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近年来上梅、南京等地的游客,都竞相登上主峰呢!皇甫山森林公园已经计划把现在的望火楼加高,用琉璃瓦装饰,架设高倍望远镜,取名“皇甫揽胜”,游客将会更好地饱览自然风光全景,也许还能领略到身临古烽火台的意境。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烽火台的北面山坡不远处,有一口神奇的水井,名为“将军井”。传说这口井是皇甫晖用钢枪挖出的泉眼,守烽火台的士卒用石块砌成,井称之为“将军井”。井口一米左右,水层离地面不深,提上来明明净净、晶晶莹莹,夏天喝上一口,顿感全身凉爽。将军井不仅位置高,而且水源丰富、水位始终保持在一个刻度上,久旱无雨不见井水下降,阴雨连绵不见水位上涨,令人称奇。名山多建寺,游人话沧桑。位于皇甫山腹地的弥陀寺,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几经兴废,最后一次毁于日本鬼子之手,现在的建筑是1986年重建的。从“北将军”岭山麓往南,有一条小溪欢快地流淌着。这个漫叫“金甲惧”,因它的源头有个金甲泉而得名的。沿溪流左岸边的山遭而上,绿树翠蔓,蒙络摇缀,流水潺潺,沁人心脾,豁人胸襟。步行不一会,一座粉墙黛瓦的仿古建筑坐落在蓝天白云下,掩映在绿树雾霭中,这就是弥陀寺。放眼环顾,真是青山云外深,飞槽烟中出。鸟儿在幽深的山谷里欢跃着,婉转的啼叫声清脆回蔼,不绝于耳。寺门外有几棵古树,高大挺拔,其中有一棵三四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这些古树的枝叶,在轻风中飒飒有声,好像向游人介绍寺庙的古老与沧桑。寺门南边不远处,有眼古泉,叫弥陀泉,开掘于建寺初期的元代,为寺借用水之泉,至今完好。泉水清澈见底,晶莹味纯,煮沸饮用,超出杯口而不流。泉水丰富,取之不尽,久旱不涸。1967年,百日大旱,全林场100多人都取其泉水饮用也用不完。寺正面的南山坡上,是一行行茂盛的茶树。相传,宋时皇甫山弥陀寺主持悟真大师云游南方从云贵带回茶种。种植在寺甫边的山坡上。这里山高云低,风轻雾浓,良好的自然条件,培育出上好的佳茗。悟真当年培育的茶,用弥陀泉水冲泡,不一会暗香浮动,叶片渐渐舒展,升腾袅袅清香。喝上几口,神清气爽,醇香纯正。上水三次,仍回味生甜,香醇悠长。明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后,品饮弥陀寺茶,别具一格,连称好茶。当即钦定,岁贡茶叶二百斤。令人欣慰的是,当年悟真大师种植的茶树,历经600多年风雨与自然换代,尚存1000多株,现在皇甫山林场又在老茶树附近,开辟新的茶园,使南谯贡茶焕发新姿。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准备在弥陀寺旁边的溪流下方,砌坝蓄水,建“观澜亭”。那时游人探古访幽后,休憩于亭中听涛观景,饮弥陀泉水,品南谯贡茶,真是好不快哉!   皇甫山区是革命老区,为抗日战争作过贡献。弥陀寺北,登主峰的山遭旁,6座无名烈士墓,犹如向人们诉说皇甫山的近代史与抗日战争的壮烈。抗战时期,皇甫山一带是刘少奇、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建立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当年的抗日军民依靠皇甫山的险峻多次打败日本侵略者,依靠皇甫山的沟壑纵横,病中的徐海东将军与抗日官兵多次脱险。深山中的弥陀寺,作为新四军二师的一个卫生所,救治过很多抗日英雄。1941年2月,一个风雪之夜,由于坏人告密,日本鬼子夜间化妆来愤袭,除少数医护人员与轻伤员脱险外,40名重伤员统统被恶魔杀害,寺庙被烧为灰烬。鬼子走后,当地人民群众,挖了6个长坑掩埋了烈士的遗体。1982年,南京军区的一个师级干部,也是当年在这里养伤的轻伤员,来祭扫烈士墓时,指着颈脖上的伤疤,向人们介绍当时惨烈的战斗与自己脱险经过……往事是需要缅怀的,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这青山绿水竟折腰,令人无限崇敬。   皇甫山地处亚热带,雨量较充足,森林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植物有114种,其中国家二级与三级保护的树种达6种。山深林茂的森林公园内,还生长着13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级保护的动物11种,省级保护动物26种。在野生动物园中,人工饲养的动物很受游人喜爱。拖着长尾巴的孔雀,悠闲地散步,一对鸳鸯相互依偎,驼鸟昂首骈立,比鹿小的河麂活蹦乱跳,野鸭在水中嬉戏游弋……野生动物园附近还有标本室。那些栩栩如生的野生动植物标本琳琅满目,小灵猫、白鹭、鹰,鹤、獐……令人目不暇接。在5。3万多亩的森林公园内,树木参天,浓密的针、阔叶混交林部部慧蕴,荫翳如云,成为鸟的天堂,鹭的乐园。在森林公园内栖息繁衍的鸟类有120多种。其中夏候鸟白鹭每年有好几万只,多的年份达到近lo万只。“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图景甚为壮观。 皇甫山森林公园人文景观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您若有兴趣走近皇甫山,一定会使你感受到:不虚此行。
9.2 卜家墩遗址
  新石器时期的卜家墩遗址,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大王镇庵前村卜家庄,现为安徽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卜家墩遗址为一台形地,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高8.3米,文化层厚5.1米。墩东有一条已为耕地的大川,长约15公里;墩西为水塘和农田;墩北及东北为耕地;墩南为村庄。墩面自北向南微倾,与地面约成30度的夹角。墩身西北部有90度断面,可见五至七层木等的文化积压层。墩表面长满了多种杂树和野草。   日,大王镇文化站第一次普查,嗣后五个月的时间里,省、地、市三级文化部门三次实地勘查,测量并绘图,前后采集标本1000余件。其中较为完整且有文物价值的约30余件。   (一)石器5件,均为生产和狩猎工具。其中石磷2件,均完整。第一件,总体呈长方形,四面磨光,一端有刃,长10.2厘米,宽3.4厘米,厚2.3厘米;第二件,呈规则梯形,通体磨光,长6.2厘米,上底宽1.9厘米,下底宽2.9厘米,单面刃。砍砸器2件,总体均呈不规则圆形,直径分别为7.5厘米和5.5厘米,其中一件有棱刃较利。陶纺轮1件,通体圆滑,中有圆孔,轮径3.3厘米。(二)骨锥1件。骨锥长10.6厘米,体光滑,一端尖利,为动物角所制成。   (三)兽骨、贝壳等21件。其中有鹿角6件,兽牙4件,兽骨4件,贝壳6件,还有一件轻度鹿角化石。   (四)出土较为完整的陶罐3件。陶罐分别为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黑陶。陶片70余件,均为残片。其中有鼎足、鬲足、鬲档、罐口等,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等。纹印有绳纹、弦文、绳纹加弦纹等。   1985年12月,原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卜家墩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专家对卜家墩古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历时1个月,揭露探方3个,总面积约100平方米。通过发掘,初步判断此遗址有六至七土层,内涵有生活面、灰坑和4个墓葬,出土大量陶片。从陶质上看,有夹砂陶、泥质陶;从器形上看,有鼎、鬲、瓮、豆、罐、樽等,并发现有青铜器和部分石器。考古专家根据发掘的实物等推测,此遗址上层为商周时期下层为新石器晚期。   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卜家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省、市、区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在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下,卜家墩遗址的原貌保存完好。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强区战略成效显现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三次产业之比由“十五”末的41.8:36.7:21.5调整为2010年的25.9:47.7:26.4,二产占GDP的比重5年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我区由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0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70亿元、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2亿元、增加值17.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1%、22.1%、29.2%和21%。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工业企业快速成长,企业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六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部工业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亿元企业数分别由2005年的300家、23家、5家发展到2010年的520家、114家、16家,形成了机械制造、家电配套、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了20%,先后关停了黄泥一窑、二窑,腰铺一窑、二窑,黄圩一窑、二窑,珠龙、章广、乌衣轮窑厂等9家粘土砖瓦企业,实施了珍珠水泥余热发电、凤凰制冷技改等一批节能技改项目,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设施前期准备工作,全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三产服务业异军突起,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   “十一五”期间,我区三产服务业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三产增加值由“十五” 末的3.9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1.1亿元,年均增长22.8%;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6.4%,较2005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三产对GDP贡献率不断提高,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服务业项目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大雄农贸食品城、瑶海农机大市场、锦福钢材大市场、“三材”市场、汇高商贸、龙尾山、彩云洞、九天峰度假村、碧桂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皇甫山森林公园、舜耕农业生态园、图业生态农业观光园、北湖蔬菜市场等项目已正式运营。“十一五”期间,三产投资年均增长达54%,服务业已成为南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和“家电下乡”工程顺利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运营逐步规范并日益繁荣。五年间已建立合格农家店383家,实现了“四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家电下乡”工程各类家电产品销售量突破1.5万台,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十一五”末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年均增长16.2%。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末,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8.06亿元,年均增长9.4%。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达到28.4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8.6%;生猪饲养量19.6万头,家禽饲养量540万只,羊饲养量12.5万只,肉类产量1.95万吨,蛋产量3050吨,鲜奶产量3980吨。   特色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滁菊、乳制品和名优水产等一批农业特色产品发展迅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形成了以绿一粮油为代表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其中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成功创建了全市首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日益完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全区纳入林改面积35万亩,已确权发证面积34.2万亩,被授予安徽省集体林权改革先进县、全国集体林权改革百强县等称号。生态南谯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工程造林7.6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34.5%提高到35.5%,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不断增加,农田林网控制面积逐步扩大,生态防护功能稳步增强。   滁河、清流河治理进程加快,水利建设成就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水利投入3.35亿元,相继完成滁河、清流河应急加固和标准堤建设42.1公里,改造电力排灌泵站1600千瓦,新增、改善排涝面积6.82万亩,两河防洪能力显著提高;完成1座中型水库和29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另有7座小型水库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4处,解决安全饮水人口9.42万人。   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区农机总动力由“十五”末的26.3万千瓦增长到32.2万千瓦,百亩农机动力已达74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快速发展,已由“十五”末的522台发展到1428台;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耕整地、收获、排灌、运输、植保机械化。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强势扩张,投资总量持续高位运行,投资额由“十五”末的6.4亿元增长到“十一五”末的45亿元,5年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年均增幅高达47.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项目谋划和争取工作取得实效。全区重点项目库从无到有,入库项目达到800个,储备了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后劲。同时针对上级资金投放重点领域,组织了一批前期工作较为扎实的重点项目申报上级资金支持,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区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和专项贷款7.91亿元,资金涉及农林水、公检法司、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工业经济等多个领域,较好地支持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列入省“861”项目数由“十五”末的4个增加到31个,项目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分别由4.18亿元和0.48亿元增长到194.38亿元和14.52亿元。前四批新增中央投资及2010年扩内需项目争取75个总投资2.03亿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补助投资1.12亿元。在“861”和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带动下,全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滁河堤防应急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村村通”道路、主干路网、理想创业基地、公检法司业务用房改扩建、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长江防护林、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示范区建设格局初步构建   “十一五”以来,全区共签约项目318个,签约资金306.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66.8亿元,占“十一五”规划的302.2%,其中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3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76个。投资20亿元的大雄农贸食品城、投资14亿元的瑶海农机大市场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锦福钢材市场已注册近80家钢贸企业,投资3亿元的舜耕农业园项目部分竣工投入经营,投资20亿元的龙源风力发电项目签约并进入风力测速阶段,投资70亿元的大唐电厂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南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抓住省政府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契机,着力推动南谯工业开发区扩区升级工作,全面启动大王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南谯工业开发区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已由“十五”末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下辖乌衣、腰铺、城南三园,形成了“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亿元以上,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下水道、通讯、天然气及土地“六通一平”。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合作共建园区等快速承接平台,园区入驻企业数迅速增长,形成了一批以家电配套、机械(汽车)制造、新型建材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十一五”末,南谯工业开发区入驻企业数超20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   镇办工业集中区竞相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区各镇办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相继开展了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工作,形成了沙河新型建材特色产业园、黄泥岗工业集中区、余洼工业园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集中区。“十一五”末,全区镇办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与南谯工业开发区相互呼应的环城工业走廊。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城建设拉开框架   城镇化规模和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3.6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到2010年底,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1.2平方公里扩大到22.6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6.37万人增加到16.2万人,人均道路面积由15.4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平方米增加到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14.5%上升到25%,用水普及率达92.2%,燃气普及率达71.6%,城镇化率由24%提高到50.7%(注1);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等一大批公用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明显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国土管理进一步强化,城镇建设规范有序。南谯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大纲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等“三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腰铺镇姑塘村成为全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开工仪式举办地。各镇办总体规划和232个新农村居住点村庄建设规划全面编制完成,规划质量明显提高。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结合空心庄整治和土地置换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建成新农村建设点19个,在建24个,新增农民新居1.1万套,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南谯新城从无到有,新城建设逐步拉开框架。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供排水、供电、燃气、防洪等配套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形成了指导新城建设的规划体系。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双洪公园、主干路网、自来水管道扩建、110KV变电所、燃气供应、污水处理厂、二职高南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城医院、南谯新城商住开发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更加普及,3-5周岁幼儿入园率、6-11周岁和12-14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6.7%、100%和9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逐年提高,“十一五”末已超过75%,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滁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成功通过“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建成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个,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科技专家大院5个、国家科普示范基地1个,专利授权达56项,10户企业被列为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和“成长型”企业。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通过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免费职业介绍等多种方式,全面促进社会就业。“十一五”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08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94人、累计转移就业7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十一五”末,全区参加失业、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5507人、14439人、5428人和9776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大力开展,新建、改建敬老院11所,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0%,五保户居住条件和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改扩建卫生院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7所并全部投入使用;全面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农民参合率达到95%,累计发放新农合医疗补偿7008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人口出生率始终控制在8.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财政投入实现不低于省市规定标准的逐年增加;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000例(其中免费510例),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6534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458万元。   农村公路“村村通”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总建设里程521公里。累计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3530万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69个,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100万元,有效改善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广播电视“村村通”深入开展,建成了区级有线电视台,解决了153个已通电自然“盲”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市级3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村级农家书屋51个。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持续推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圆满完成重大节庆安保等各项任务,连续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市、区)”。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改制过程平稳有序。成立了南谯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处置盘活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国有资产,同时对我区企业资产增值情况进行了核定,妥善完成企业不良资产分包工作,为企业摆脱困境、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滁州为淮南军事重地,有“江淮保障”之称,南谯环抱滁州市区,境内“南唐建关,以御北师”的清流关、因南唐大将皇甫晖驻军而得名的皇甫山、明代驻军的广武卫等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清流关下方圆百里,曾为古战场之域。后周将领赵匡胤破南唐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关,遂克滁州,为建立宋王朝奠定了基业。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与明兵部侍郎卢象升部激战于清流关、珠龙桥、广武卫,兵马填沟委壑,珠龙桥下河水为之赤。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部合力于乌衣,大败清钦差大臣德兴阿、都统胜保。   南谯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区域,南谯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挺进皖东,建立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境内是其主要区域之一。中共苏皖省委、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等抗日军政机关先后驻境内皇甫乡。刘少奇、张运逸、徐海东、罗炳辉、邓子灰等领导人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过。1939年12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在皇甫乡瓦屋薛召开中原局第一次会议。当月下旬,新四军四支队在司令员徐海东指挥下,取得了周家岗战斗胜利,粉碎了日寇向路西根据地的第一次“大扫荡”。抗战时期,南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农民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等抗日群众组织,送子参军、送夫参军,组建自卫队奋起抗日。民国27年(1938年)3月,皇甫乡中共秘密党员薛宗元(薛慕柳)等去六安县寻找中共组织。取得联系后,中共安徽省工委派员到境内组建中共滁县特别支部,驻地花山,开展敌后抗日工作。民国28年,建立中共珠龙桥直属区委员会,直属中共苏皖省委领导。民国29年2月,中共滁县委员会成立,同年3月成立滁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施家集),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结集重兵进攻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区境党员干部和地方武装力量虽然遭受严重损失,但始终没有停止战斗,民国37年初,在区境西部恢复党组织,开展敌后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滁县先后出动民工5万余人次(主要为区境人民),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1949年元月,区境人民终于迎来了彻底解放。南谯这一革命老区,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全区有562名英雄儿女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在这块土地上英勇献身的烈士虽难以统计,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与伟大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南谯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新中国建立后,区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反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运动。基层政权的建立使生产迅速恢复与发展,各届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业。其间虽有“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挫折和失误,但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停止前进,境内的各项事业仍在曲折和艰难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拔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古郡南谯处处勃发盎然生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谯区乌衣镇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