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查询话费流量短信发来的话费,流量信讯,49.50M,是不是4千9百5OM流量?

&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2aed77391aaf66d5f394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2aed77391aaf66d5f3949_r.jpg&&&/figure&&p&&br&&/p&&p&应知友要求,现将这篇介绍财务金融基础知识的答案搬运到文章专栏中。&/p&&p&以下文章内容搬运自我在这个题目下写的答案:&/p&&h2&&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阿里巴巴股权让日本软银跟雅虎分别占36.7%,24%,自己及合伙人才10%?&/a&&/h2&&p&&b&阅读提示:全文18000字,为大家介绍了公司金融、股权投资、PE投资、财务报表的基础知识,介绍方式深入浅出,看过的人都说好。&/b&&/p&&p&既然是以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背景为分析对象,那我也用X宝的方式为大家推广一下我的这篇文章,以下为读者评论截图:&/p&&p&干货满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ca7bed4e5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4&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ca7bed4e5b_r.jpg&&&/figure&&p&&br&&/p&&p&高中毕业也能看懂:&/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89c296d4ca93beafe2f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89c296d4ca93beafe2ff_r.jpg&&&/figure&&p&&br&&/p&&p&会计基础入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aceb909fb65bc28544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13&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aceb909fb65bc28544d_r.jpg&&&/figure&&p&&br&&/p&&p&膝盖也收下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dffb836ec87529deeb3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3&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dffb836ec87529deeb37_r.jpg&&&/figure&&p&&br&&/p&&p&以上纯属开心一下,大家坚持把文章看完哦,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p&&p&&b&正文:&/b&&/p&&p&&br&&/p&&p&正好我这几天在复习关于PE投资和股权融资的内容的考试,那么我就简单给你说一下吧,为了方便知友们理解,我尽量尽量少用公式,因为我知道,多上一个公式,就会多增加一段大家了解其中原理的距离。&/p&&p&马云和他的团队最初创业时,只出了50万启动资金,到现在阿里巴巴整体市值2000多亿美元,中间翻了这么多倍,然而马云的团队所占股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第一大股东是软银,第二大股东是雅虎。&/p&&p&这听起来也是挺遗憾的事情,明明是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公司,又是中国人创始,到头来盈利的大头还是外国人,第一大股东是日本公司,第二大股东是美国公司。&/p&&p&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这么好的投资项目,没有落到中国人的手里,倒让外国人抢了去。&/p&&p&其实还真不是外国人抢去的,实在是因为当时中国投资人没有眼光,或者说运气不佳。&/p&&p&马云的公司最初成立时,就他那十八罗汉再加上一些亲戚朋友,总共就50万的初始投资,公司在最初发展时,都是很烧钱的,烧的这些钱从哪里来?&/p&&p&通常有这么三个融资渠道:&/p&&p&第一是内部融资:就是指通过企业的自有留存资金进行投资生产,但那时马云刚创业,显然没有多少留存资金进行投资扩张,那么这条路走不通。&/p&&p&第二是债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债券或借钱投资,马云那时跑遍了很多家银行,问很多企业家借过款,他们都以为马云是骗子,不肯把钱借给马云,所以马云在美国上市后,才会说出那句“扬眉吐气”的话,“昨日你对我爱理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借钱融资这条路也走不通。&/p&&p&第三是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引入外部投资,这种融资方式通常也是成本最高的,马云希望那些大企业家能够投资参股,他跑了很多地方,结果依然没人愿意投资他的公司,他当时都快绝望了,最后软银的孙正义给他投资了很大的一笔钱,这笔钱对他的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p&&p&这三种融资方式的优先级是这样的;&/p&&p&内部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p&&p&内部融资成本最低,因为用的是自己的钱,通常那些盈利好的,有充分现金余额的公司会通过这种方式融资,比如苹果。&/p&&p&债权融资方式其次,公司向外借债的利率比银行要高,同样是把钱借给别人,给银行借钱后能够还本付息的风险低,给公司借钱后能够还本付息的风险高,多出来的这部分利息就是风险溢价,比如:你在银行存钱,也就是银行向你借钱,给你的存款利率,也就是银行向你借款的利率是5%,那么公司向你借钱,给你出的借款利率肯定会高于5%,一般至少要8%的样子,多出来的这3%就是风险溢价。&/p&&p&换个角度再考虑一下,你在银行存款一年能拿5%的利息,同样让你把这笔款放在外面公司里一年,也给你5%的利息,那么请问,你会接受吗?你肯定不会接受,因为公司向你借钱,是有不能偿还的风险的,而银行在我国基本是安全的。你会要求公司给你更高的利息,你才愿意把钱借给公司。&/p&&p&最后再说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成本是最高的,股权融资的必要回报率一般要比债券的利率高。债券融资,你的股份并不会被稀释,股权融资后,你的股份是会被稀释的,所以马云和他的团队所占股份的比例会由刚创业时的100%稀释到现在的10%。&/p&&p&那么股份的稀释过程是怎样的呢?&/p&&p&我们来举个栗子:&/p&&p&比如,你发现一块地不错,想要投资这块地,以后盖个百货商场,于是你用自己存的50万自有资金买下了这块地&b&。&/b&&/p&&p&但是,你发现,用50万买完这块地后,你就只有10万了,很快,这十万元也用完了。&/p&&p&现在你面对的情况是,只有一块地,还有一起和你干活的人,地基也没打,盖商场更是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但你坚信这块地是一块非常有潜力的地,未来会成为商业中心。&/p&&p&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分钱能急死英雄汉,你需要钱,需要很多的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地基打好。&/p&&p&没钱不能就这么干坐着啊,养活这么几十个人也是需要钱的,于是你选择了出门去借钱。&/p&&p&你先去了银行,银行一看,你就买了块烂地,就敢说以后价值连城,银行理你的功夫都没有。&/p&&p&通过银行借钱不成,于是你想到了向那些企业家借,他们做了那么久生意,手上应该是有些钱的。&/p&&p&你去拜访了那些企业家,一次又一次地吃闭门羹,他们都觉得你是骗子,你吹你的地以后能值大价钱,他们反讽,你咋不上天呢?&/p&&p&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你已经不指望能通过借钱把地基打起来了。&/p&&p&于是你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邀请那些有钱人和自己一起干啊,我现在出了60万了,你也出60万,以后做大挣钱了,收入咱们一人一半。&/p&&p&你好好规划了一番,写了一份未来的计划书,拿给那些有钱人看,结果他们看都不看,当着你的面把你辛辛苦苦写了几天几夜的计划书给撕了,那些有钱人从心底不信任你,认为你就是个骗子。&/p&&p&借钱失败,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干也失败,家门口一圈你都转遍了,没有人相信你所说的,也没有人看的上你的那些计划,大家能看到的,就是你买了一块烂地,还有那么十几个跟着你混的前途未卜的人,其他的东西,什么商业中心,什么百货大楼,通通看不见。&/p&&p&你很失望,仿佛全世界都在耻笑你是个骗子,但你依然对未来抱有着希望,这时,有人对你说,家门口融不到钱,我们可以到外面去融钱啊,这里的人目光短浅,外面说不定有人慧眼识英雄呢。&/p&&p&你想了想,也是啊,这么好的计划,不能就这样轻易失败了,于是,你决定去外面走走。&/p&&p&走了一圈之后,终于有人对你的这个计划感兴趣,决定为你的这个项目投资一大笔钱,当你听到这个消息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您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p&&p&于是你拿着这笔钱,回到你买的那片空地上,开始打地基,盖房子。&/p&&p&你一开始只是想借钱先把地基打好,结果这笔钱直接让你把地基和房子都盖好了。&/p&&p&房子盖好了,但是没装修,招不来租户啊,你总不能让租户在水泥地上做买卖吧。&/p&&p&你又开始缺钱了,这时,你想的还是先问银行借,银行看你的百货中心有点样子了,决定给你借点钱,但这点钱对于你是远远不够的。&/p&&p&于是你又想到了那个为你雪中送炭的外国友人,当你把你要装修的计划告诉他时,他仔细研究了一番,觉得你的这个项目未来潜力很大,他决定除了装修的钱,再给你投资一部分钱用来做宣传,于是你大喜过望地拿着这笔钱回去搞装修。&/p&&p&装修好后,你的百货中心已经可以正式营业了,但由于这周围人迹罕至,商业气氛太差,几乎就没有人愿意主动租你的商铺。&/p&&p&于是你决定所有商铺全都0元出租,只要愿意租的都可以来租,完全免费。&/p&&p&商铺免费了,但你要把百货中心运营下去,也是需要成本的,由于规模的扩大,你现在手下已经有了上百人为你干活,他们都是一张张吃饭的嘴,你不收租金可以,但你得让这些人吃上饭,至少不要让他们饿肚子。&/p&&p&于是,你又面临着前面的问题。&/p&&p&缺钱。&/p&&p&你又要去融资了,由于你的公司初具规模,同时也和另一家公司有合作意向,因为你和那家公司可以实现资源互补,那家公司战略入股你的百货中心,你可以利用那家公司的资源为你招揽顾客。&/p&&p&你省去了招揽顾客的钱,代价就是那家战略合作公司也成为了你的大股东。&/p&&p&由于你的公司越来越大,经营的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为你投资,你起初只投了60万人民币,现在已经能值200亿美元,但是你所占的比例却由刚开始的100%降到了现在的10%。&/p&&p&你当然想让这个百货中心百分之百都是你的,但是就凭你起初的那60万,根本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你需要扩大公司规模,那就需要别人出钱和你一起干,你有一个好的idea,但是没钱,别人没有好的idea,但是有钱,你们优势互补,共同合作,这就是资本市场的运行逻辑。&/p&&p&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一路发展下来,完全是通过借钱的方式实现融资,这样会让你的公司百分之百属于你,就像刘强东在哈佛演讲中说的:&/p&&p&如果大家能够从银行贷款的话一定要从银行贷款,千万不要拿风投的钱。&/p&&p&这句话对他适用,对大多数创业者不适用。&/p&&p&因为大多数创业者在刚开始创业时,根本拿不到银行贷款,因为你的创业公司风险太高,银行不会把款贷给你。&/p&&p&说完了马云团队的股份是怎么从100%一路稀释到百分之10%的,大家应该看懂了个大概,接下来,我还是上个栗子吧,这个栗子是我刚复习的一道题,关于PE融资的,会有公式,但我尽量让公式变得更浅显易懂。&/p&&p&大家准备好纸和笔,和我一起算哦。&/p&&p&(看到好多知友都在问这个40%的收益率的问题,你就这样想,高风险对应的是高收益,要不风投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做,这只是一道书上的题,跟现实生活中的PE数据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p&&p&假设现在有一家公司A,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相信,这家公司在五年后能值(四千万),他现在需要5000000(五百万)的追加资金去运作公司,这家公司A所持股票数是1000000股(一百万股);&/p&&p&有一家风投公司,觉得A公司的项目很有发展潜力,他预估年回报率可以达到40%,他准备投资A公司,我们可以计算一系列数据,包括这家公司进行风投前的价值,风投后的价值,风投公司所占股权比例等。&/p&&p&我们现在开始计算:&/p&&p&大家集中注意力哦~~&/p&&p&&b&第一步:计算风投公司在0时点投资这家公司后,公司的总价值:&/b&&/p&&p&我们知道,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假设年利率是3%,现在的100元和一年后的100元不是一样的价值。因为现在的100元存入银行一年,一年后的本息合计就是103元,价值要比一年后的100元多。&/p&&p&同理,一年后的100元折算到现在是多少钱呢?100/(1.03)=97.09元,一年后的100元的价值比现在的100元价值低。&/p&&p&回归到这道题,你可以把回报率看作是利率,风投看中的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因为风险高,那么所要求的回报也就高,所以年回报率可以达到40%。&/p&&p&五年以后,A公司能估值四千万,那么折回到现在是多少钱呢?&/p&&p&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一年一年折回:&/p&&p&现在是第五年,公司值4000万,&/p&&p&折回到第四年的价值:4000万/1.4=2857.14万&/p&&p&折回到第三年的价值:2857.14万/1.4=2040.82万&/p&&p&折回到第二年的价值:2040.82万/1.4=1457.73万&/p&&p&折回到第一年的价值:1457.73万/1.4=1041.23万&/p&&p&折回到0时点(现在)的价值:.4=743.73万&/p&&p&&br&&/p&&p&也就是说,在五年后值4000万的A公司,按照40%的年回报率折回到现在,价值743.73万。&/p&&p&&br&&/p&&p&&b&第二步:计算风投公司投资A公司前,A公司的原始价值:&/b&&/p&&p&风投公司在0时点投资完A公司后,A公司总价值为743.73万;&/p&&p&风投公司在0时点一共投资了A公司500万,那么A公司的原始价值是多少呢?&/p&&p&A公司的原始价值=743.73万—500万=243.73万&/p&&p&&br&&/p&&p&&b&第三步:计算风投公司投资完成后,所占A公司的股权比例:&/b&&/p&&p&风投=500万,A公司总价值(风投完成后)=743.73万;&/p&&p&风投公司所占的股权比例=500万/743.73万=67.23%&/p&&p&&br&&/p&&p&&b&第四步:计算风投公司投资完成后,A公司原股东所占股权比例:&/b&&/p&&p&1-67.23%=32.77%&/p&&p&&br&&/p&&p&&b&第五步:计算风投公司投资完成后,风投公司所拥有的股票数:&/b&&/p&&p&我们知道,所持股票数(number)的比例就等于所持股票价值(value)的比例;&/p&&p&就比如,你拥有你们公司5%的股票,那么对应你的股票价值就是:公司总价值X5%&/p&&p&原公司原本持有100%的公司股票,总计1000000股(一百万股),经过风险投资的融资后,现在持股比例降到了32.77%,那么现在,公司的总股票数(number)是多少呢?&/p&&p&100万股/32.77%=305.16万股&/p&&p&风投公司所占的股权比例是67.23%,那么风投公司所占的股票数是多少呢?&/p&&p&305.16万股X67.23%=205.16万股&/p&&p&&br&&/p&&p&&b&第六步:风投完成后,A公司的股票价格(price)是多少?&/b&&/p&&p&公司总价值=743.73万&/p&&p&公司总股票数=305.16万股&/p&&p&股票价格=743.73万/305.16万股=2.44元/股&/p&&p&&br&&/p&&p&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公司规模小,总价值只有243.73万,公司百分之百控股,引入500万风险投资后,公司总规模扩张到743.73万,但是公司原股东的股权比例由百分之百稀释到了32.77%。&/p&&p&一般公司都会经过几轮融资,融完A轮,融B轮,融完B轮继续融,融到最后,股权比例就已经稀释到很低了。&/p&&p&因为公司要扩大生产规模,所以需要钱,因为借债遇到困难,所以需要引入外部投资进行股权融资。&/p&&p&马云是公司创始人,为什么他的团队现在所占股权不到10%,我想你们应该已经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了。&/p&&p&如果大家觉得我的这篇答案,还能让你有所收获的话,那就点个赞吧,也算是对我继续答题的鼓励。&/p&&p&好了,我复习去了,这周末要参加金融方面的考试,明天就要坐飞机飞内地看考场了,祝大家好运~~&/p&&p&&br&&/p&&p&如果大家觉得我没解释清楚,并且英语水平还可以的话,可以看原题,字写的不行,大家忍忍吧~~呵呵~~&/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11d9fc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9& data-rawheight=&7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11d9fc9_r.jpg&&&/figure&&p&&br&&/p&&p&&br&&/p&&p&评论里看到了很多人对财务报表的术语不太了解,那么,我就开讲一下关于资产负债表的事项吧,让大家有个初步了解,就当是为我自己复习巩固了。&/p&&p&大家搬好小板凳认真听讲,&/p&&p&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p&&p&Asset=Liabilities+equity&/p&&p&负债包括: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p&&p&流动负债通常指应付账款这些没有利息的负债,期限通常小于一年;&/p&&p&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指那些需要支付利息的负债。&/p&&p&注意:以上有特例,我们仅从通常状况来阐述。&/p&&p&什么是应付账款?就是你开了一家服装店,需要从供货商那里进货,你把货进来了,但是货款暂时没有给他,这笔钱在你这里就记为应付账款,并且这笔钱是不需要向供货商支付利息的,这就叫流动负债。&/p&&p&什么是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就是你通过各种债务融资渠道所借的钱,比如向银行借钱,比如向别的公司或个人借钱,是需要付利息的,短期和长期是相对的,通常以一年为界。&/p&&p&此外,还有很多种负债的形式,比如unearned revenue未实现收入,但我们在这里仅就流动负债和长短期借款进行阐述,因为他们最具代表性。&/p&&p&说完了负债,再说所有者权益;&/p&&p&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总负债&/p&&p&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就是总资产扣除掉总负债的那部分。&/p&&p&那么,总资产怎么算呢?&/p&&p&总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的净值&/p&&p&现金,就是你公司有多少现金存款,比如苹果公司有500亿美元的存款,那么现金这一项就是500亿美元。&/p&&p&应收账款,就是你把货物卖出去,没有收回的那部分钱,比如你卖衣服给客户,结果客户说我手头暂时没那么多钱,半个月之后把钱再打给你,那么这笔未收回现金的收入就是应收账款,客户不需要向你支付半个月的利息。&/p&&p&存货,就是你的服装店现在还有多少货物的价值,比如你的库房里有价值5万元的衣服,那你的存货就是5万元。&/p&&p&流动资产=现金(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存货&/p&&p&净固定资产,就是你卖衣服租这个店面,一次性交清了三年房租,一共是3万元,那么分摊到每年,就是1万元,第一年年底的时候,你的固定资产的净值就是3-1=2万元。&/p&&p&知道了总资产和总负债,我们就可以把所有者权益求出来。&/p&&p&所有者权益又可以分解为common stock和retained earnings,翻译过来的话就是普通股和留存收益。&/p&&p&什么是普通股?就是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市值,留存收益就是每年净利润分完红后的那部分价值。&/p&&p&我手边刚好有一本教材,由于是英文写的,我会逐条为大家解释:&/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0c0e2f3aef6ca910a42fd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92& data-rawheight=&3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2&&&/figure&&p&&br&&/p&&p&从上到下:&/p&&p&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p&&p&Cash 现金&/p&&p&Accounts receivable 应收账款(无息)&/p&&p&Inventory 存货&/p&&p&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p&&p&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p&&p&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累计折旧&/p&&p&Net fixed assets 净固定资产&/p&&p&&br&&/p&&p&Total assets 总资产&/p&&p&Accounts payable 应付账款(无息)&/p&&p&Current debt 短期借款(付息)&/p&&p&Long-term debt 长期借款(付息)&/p&&p&Total liabilities 总负债&/p&&p&Common stock 普通股&/p&&p&Retained earings 留存收益&/p&&p&Total equity 总所有者权益&/p&&p&Total liabilities and eauity 总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总资产)&/p&&p&&br&&/p&&p&根据我前面所讲的内容,把数字带入相应的公式,你是不是也能看懂资产负债表了?&/p&&p&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值,指的就是你此刻的资产负债信息,你不能说我这个月三十天累计的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是多少,你只能说在第三十天末,资产负债表上的各个项目是多少。&/p&&p&&br&&/p&&p&说完了资产负债表,那就把利润表也一起说一下吧。&/p&&p&前面说了,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值,那么,利润表就是一个期间值。&/p&&p&期间值就是在这一段时期,你的累计数额是多少。&/p&&p&利润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p&&p&Revenue 收入,就是指你卖东西一共收入了多少钱,比如,你要做今年的利润表,今年全年总共卖出去1000件衣服,每件衣服卖100元,那就是收入10万元。&/p&&p&Cost of goods sold 销货成本,你需要从批发商那里进货,每件衣服的进货价是30元,一共进货了1000件全部卖完,销货成本就是3万元。&/p&&p&Gross profit 毛利润,就是你的收入扣除掉你的销货成本,10-3=7万元,你的毛利润是7万元。&/p&&p&Operating expenses 运营费用,你卖衣服需要雇人卖吧,需要支付工资,此外还需要支付水电费等一系列杂费,这些就是你的运营费用,这里假设运营费用是0.5万元。&/p&&p&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折旧和摊销费用,你租这间门面了三年,租金一共是1.5万,分摊到每年就是0.5万,那么今年的折旧或者摊销就是0.5万元&/p&&p&Operating profit 营业利润,就是毛利润扣除掉营业费用和折旧摊销费用后留下的部分,7-0.5-0.5=6万元,你的营业利润是6万元。&/p&&p&Interest expense 利息费用,你进货需要现金,但是你手头没有这么多钱,于是你向银行贷款,我们假设利息费用是1万元。&/p&&p&Earnings before tax 税前利润,就是营业利润扣除掉利息费用的部分,6-1=5万元,你的税前利润是5万元。&/p&&p&Taxs 支付税金,做生意是要交税的,我们假设税率是30%,5X30%=1.5万,你要交1.5万的税给政府。&/p&&p&Net income 净利润 ,就是扣除掉所有费用后,真正落到股东手里的利润,注意,是落到股东手里的,债权人不参与分配,债权人只能拿到利息,已经在前面支付过了。5—1.5=3.5万元&/p&&p&我们再上一张关于利润表的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e313dbb329bd3cd525bdee2def4fb5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e313dbb329bd3cd525bdee2def4fb58_r.jpg&&&/figure&&p&&br&&/p&&p&&br&&/p&&p&&br&&/p&&p&根据我前面所讲的内容,把数字带入相应的公式,你是不是也能看懂利润表了?&/p&&p&&br&&/p&&p&我们还要再讲一下关于分红的问题,分红的钱是从公司的净利润里扣除的,比如,你今年卖衣服的净利润是3.5万元,你准备拿出20%分红,那么分红的钱就是3.5X20%=0.7万,剩下的2.8万去哪里了呢?剩下的钱就进入留存收益了,留存收益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科目,公司可以用留存收益进行扩大生产,今年年末,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增加2.8万元。&/p&&p&我们也可以用BASE法则阐述一下其中的关系。&/p&&p&BASE法则就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p&&p&Beginning期初状态,Add增加额,Substract扣除额,Ending期末状态。&/p&&p&B+A—S=E&/p&&p&我们假设起初留存收益是1万元,&/p&&p&今年的增加额就是净利润3.5万元,&/p&&p&分红分了0.7万元,这是扣除额,&/p&&p&期末留存收益是多少呢?&/p&&p&期末留存收益=1+3.5-0.7=3.8万元&/p&&p&&br&&/p&&p&再举个栗子:&/p&&p&你月初钱包里有1000元,这个月中旬会收到工资5000元,你吃饭住宿等一系列消费3500元,那么你月底还剩下多少钱?&/p&&p&Beginning=1000元&/p&&p&Add=5000元&/p&&p&Substract=3500元&/p&&p&Ending=00=2500元&/p&&p&你月底还剩下2500元,也就是你月底的留存收益。&/p&&p&或者我们可以算一个期间的净值(net value):&/p&&p&净值=00元&/p&&p&这个月你的钱包里能新增存款1500元,加上月初的1000元,就是2500元。&/p&&p&&br&&/p&&p&以上基本就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科目关系,你掌握了这些,就已经能看懂简单的财务报表了。&/p&&p&相信就算是之前没有学过财务知识的人,在看完我的这些阐述后,也有了自己分析财务的方法。&/p&&p&那么,我们就把目光拉回到@假哥 在@小粉耶 评论下的那些对话内容吧。&/p&&p&话不多说,上截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fac0fab2b450b4ad7d050454efaac7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fac0fab2b450b4ad7d050454efaac74_r.jpg&&&/figure&&p&&br&&/p&&p&总资产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假如一个公司的股债比例是1:1,你就算占百分之百的股份,也只占有50%的公司资产。&/p&&p&这里,我再向大家阐述一个概念,很多人会有直观的概念,认为负债不是公司的资产,因为那是负债,其实这是概念混乱,把净资产套到总资产上面了。&/p&&p&就比如,我要开一家厂房,需要100万元资本,但我只有60万元,另外40万元需要向银行借债,融资完成后,我用30万元租了厂房三年,25万购买机器设备,15万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剩下30万用作流动资金。&/p&&p&我百分之百持股,但我也只持有60%的总资产,因为我只出资了60万元,公司总资产是100万元,这里还包括债权人的40万。&/p&&p&我的净资产是60万元,净资产同时被称为所有者权益。&/p&&p&&br&&/p&&p&&br&&/p&&p&接着看 @假哥 的表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8e02dbb7bfd3cd4ec6b67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1&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8e02dbb7bfd3cd4ec6b673_r.jpg&&&/figure&&p&&br&&/p&&p&&br&&/p&&p&&br&&/p&&p&还用前面的例子,100万的公司,你就出资了60万,还有40万是向银行借的,银行是你的债权人,你只能说这家公司有60%的资产是你的,另外40%的资产是借银行的,除非有一天你把欠银行的贷款完全还清,那么这家公司就百分之百都属于你,如果有一天你经营困难,不能按期按额偿还贷款,银行是能拿你抵押的厂房去拍卖偿还贷款的。&/p&&p&&br&&/p&&p&我们继续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ee5cb2de2dd3dad40d396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ee5cb2de2dd3dad40d396d_r.jpg&&&/figure&&p&公司百分之百股份是你的,公司负债当然也是你的?100万的公司,你就出了60万,又向银行借了40万,60万是你的资产那是应该的,作为资产一部分的向银行借的负债怎么也成你的了?&/p&&p&&br&&/p&&p&继续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7eca57a1e426ed1a272fdb6ad40ef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7eca57a1e426ed1a272fdb6ad40efcb_r.jpg&&&/figure&&p&&br&&/p&&p&&br&&/p&&p&财务报表是随便做的?负债能够随意操纵?&/p&&p&&br&&/p&&p&风投不是那么好投的,为什么叫风投?就是因为高风险高收益,首先是高风险,然后才是高收益,资本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好项目。&/p&&p&投资这件事情,一看自身技术水平,二看运气,每个人都能做事后诸葛亮,却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对于一个在初期是要大量烧钱的项目,你能确定它以后一定能成功吗?事实上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就算时间回到99年,还是没有人敢投资阿里巴巴,因为对于当时的市场环境,财富水平,科技水平来说,网购这件事对于那些投资人来说是很遥远的,他们听都没听过,怎么敢投?你看到的那些活下来的大公司,是因为survival bias幸存者偏差,就是活着的公司才能说话,死去的公司是不能发表意见的。你不能拿现在的标准去评判过去人的投资水平,就按现在来说,谁能真正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能看到,他不是人,是神。随着中国金融的发展,投资团队也越来越专业,但至于是否还会错失机会,这真不好说,有时候刚开始做时,你自己都不一定相信自己能成功,可能就是为了IPO,然后套现走人,影响市场的因素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栽倒坑里。&/p&&p&至于要不要相信刘强东,创业不拿风投的钱,去借债的,我在开篇就阐释过,这里不再赘述。&/p&&p&&br&&/p&&p&&br&&/p&&p&&b&6.2更&/b&&/p&&p&看来大家对股权融资的内容很感兴趣,前面写了关于一轮融资的内容,今天再来写写关于两轮融资的内容。&/p&&p&我始终认为,即使是再晦涩的知识,也会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去讲述出来,让听的人理解其中的原理。&/p&&p&何况股权融资的知识并不是那么晦涩,我们在新闻中经常会接触到这类信息。&/p&&p&对于财务金融知识,如果没有讲解,外行人想要理解那是比较困难的,我非财务金融科班出身,就一学计算机,毕业后混到银行修电脑的,刚开始学这方面知识时,那是真困难啊,很多概念感觉很抽象,看了好几遍都无法理解,其实,当时如果有个稍微懂的老司机能带带我,那我就能少走很多弯路。&/p&&p&&b&知识嘛,本来就是应该分享给大众的,它不应垄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忽悠多数人的工具。&/b&&/p&&p&那么话不多说,现在开讲啦~~&/p&&p&通过前面的讲述,大家应该对公司的成长和风投资金的影响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知道了马云和他团队的股权是怎么从一开始100%一路稀释到了10%的,同时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学习,知道了公司通常是怎么做账的。&/p&&p&看评论,有很多没接触过财务报表的人,都很快了解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原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我的这篇答案的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而我当初一个人啃书时,为了理解这两个表的原理用了两个月。&/p&&p&所以,要想学好一门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交流,互相启发,本来你在一个内容上始终琢磨不透,说不定就在不经意的瞬间灵光突现,一下全都懂了。&/p&&p&下面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关于两轮股权融资。&/p&&p&股权融资,其实就分两步走:&/p&&p&画饼和折现。&/p&&p&你自己创业做了一个公司,为了让别人投资,你得给别人画饼吧,比如我这个公司所研发的产品未来几年能占据多少的市场,我研发的产品能在地区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总之就是吹,能吹多大吹多大,把投资人的钱忽悠过来就行。&/p&&p&然后是折现,比如前面举例的那家公司,吹牛5年后公司能值4000万,现在需要500万的风险投资,年回报率是40%,那就把4000万&b&从后往前折到现在&/b&,再计算出各种比率。&/p&&p&&br&&/p&&p&两轮融资也是这个原理,公司需要扩大规模,第一轮融资的钱很快烧完了,那就需要第二轮融资,第二轮融资的钱烧完了,那就需要第三轮融资,前年滴滴打车就是这么干的。&/p&&p&那么,我们直接上题目吧~~&/p&&p&一个公司为了扩张规模,需要进行两轮融资,分别是在现在融资3000000(三百万),三年后融资2000000(两百万),由于第一轮融资风险高,所以年回报率为40%,第二轮融资风险相对低一些,所以年回报率为30%,五年以后,公司的价值预期能达到(四千万),公司持有股票总数1000000(一百万)股&/p&&p&&br&&/p&&p&现在我们需要求以下几项数据:&/p&&p&&br&&/p&&p&第一项:第二轮融资后,公司的总价值&/p&&p&第二轮融资发生在第三年,年回报率30%&/p&&p&到第五年时,公司的总价值是4000万&/p&&p&公司在第四年的价值==3076.92万&/p&&p&公司在第三年的价值=.3=2366.86万&/p&&p&那么,在第二轮融资完成后,公司的总价值=2366.86万&/p&&p&&br&&/p&&p&第二项:第二轮融资中,风投资金所占的比例&/p&&p&第二轮融资,风投资金=200万&/p&&p&公司总价值=2366.86万&/p&&p&风投资金占比=200万/2366.86万=8.45%&/p&&p&那么,在第二轮融资中,风投资金所占比例为8.45%,&/p&&p&(公司原始出资+第一轮融资)所占的比例=1-8.45%=91.55%&/p&&p&&br&&/p&&p&第三项:第二轮融资前,公司的总价值&/p&&p&第二轮融资后,公司的总价值=2366.86万&/p&&p&风投资金的总价值=200万&/p&&p&那么,在第二轮融资前,公司的总价值=2366.86万-200万=2166.86万&/p&&p&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第二轮融资,公司在第三年的总价值=2166.86万&/p&&p&接着,就按照一轮融资的方式计算了&/p&&p&&br&&/p&&p&第四项:第一轮融资后,公司的总价值&/p&&p&公司的总价值要从第三年一直折回到0时点(现在),&/p&&p&由于第一轮融资风险高,所以年回报率也高,年回报率=40%,&/p&&p&公司在第三年的价值=2166.86万&/p&&p&公司在第二年的价值=2166.86万/1.4=1547.76万&/p&&p&公司在第一年的价值=1547.76万/1.4=1105.54万&/p&&p&公司在0时点(现在)的价值=.4=789.67万&/p&&p&也就是说,经过两轮融资,在第五年值4000万的公司,现在价值789.67万&/p&&p&&br&&/p&&p&第五项:第一轮融资后,风投资金所占的比例&/p&&p&第一轮融资,风投资金=300万&/p&&p&公司总价值=789.67万&/p&&p&风投资金占比=300万/789.67万=38%&/p&&p&那么,在第一轮融资中,风投资金所占比例为38%&/p&&p&&br&&/p&&p&第六项:第一轮融资完成后,风投公司所持股票数(number)&/p&&p&原始公司股份所占比例=1-38%=62%&/p&&p&原始公司持有100万股,&/p&&p&公司总股票数(number)=100万股/62%=161.29万股&/p&&p&风投公司所持股票数(number)=161.29万股-100万股=61.29万股&/p&&p&&br&&/p&&p&第七项:第一轮融资完成后,公司股价(price)&/p&&p&公司总价值=789.67万&/p&&p&公司总股票数(number)=161.29万股&/p&&p&股价=789.67万/161.29万股=4.9元/股&/p&&p&&br&&/p&&p&第八项:第二轮融资完成后,公司股价(price)&/p&&p&&b&调用第二项的数据:&/b&&/p&&p&第二轮融资,风投资金=200万&/p&&p&公司总价值=2366.86万&/p&&p&风投资金占比=200万/2366.86万=8.45%&/p&&p&那么,在第二轮融资中,风投资金所占比例为8.45%,&/p&&p&(公司原始出资+第一轮融资)所占的比例=1-8.45%=91.55%&/p&&p&&b&调用第七项的数据:&/b&&/p&&p&第一轮融资完成后,公司总股票数=161.29万股&/p&&p&在第二轮融资完成后,(公司原始出资+第一轮融资)所占的比例=1-8.45%=91.55%&/p&&p&此时的公司总股票数(number)=161.29万股/91.55%=176.18万股&/p&&p&股价(price)=2366.86万/176.18万股=13.43元/股&/p&&p&&br&&/p&&p&在第一轮融资中,风投资金所占的比例=38%&/p&&p&在第二轮融资后,第一轮融资所占的比例=38%X91.55%=34.79%&/p&&p&可见,在第二轮融资后,第一轮的风投资金占比由一开始的38%稀释到了34.79%&/p&&p&&br&&/p&&p&在第一轮融资后,公司原始股份所占比例=62%&/p&&p&在第二轮融资后,公司原始股份所占的比例=62%X91.55%=56.71%&/p&&p&可见,在第二轮融资后,公司原始股份所占比例由第一轮融资后的62%稀释到了56.71%&/p&&p&&br&&/p&&p&以上就是公司在进行几轮融资后,股份稀释的过程,我还是再把原题贴上来吧,大家看的更清楚些:&/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3b3fa8df7cf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6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d080e859c5ad99aa8e9f224a575294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d080e859c5ad99aa8e9f224a575294d_r.jpg&&&/figure&&p&&br&&/p&&p&&br&&/p&&p&&br&&/p&&p&&b&6.5更 资产负债表的深入讨论,EPS如何影响股价波动&/b&&/p&&p&今天考了一天试,人都快累虚脱了,但答应大家要更新,就一定要更新。&/p&&p&对于今天所更新内容的框架,我从晚上十点就开始构思,一直到现在,总算构思完成,现在是凌晨四点。&/p&&p&几天下来,看着自己写的这个答案,赞数被一次次推向高峰,首先感谢大家的抬爱,在大家的鼓励之下,我要奉献出更好的内容。&/p&&p&&br&&/p&&p&话说前面我们讲到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内容,就是这个公式:&/p&&p&Aasset=Liabilities+equity&/p&&p&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p&&p&&br&&/p&&p&这里负债这一项让很多人处于困惑之中, @ 假哥 和 @小粉耶 争论的焦点就在负债这一块。&/p&&p&我不得不说,中文在表达财务概念的时候,有些时候是比较模糊的,往往看似两个人说的是一个事情,其实都不是一个事情。&/p&&p&我也好好研究了一下这个会计恒等式模型,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总结出了以下框架概念,可能我总结的也不是很严谨,大家如果有自己的意见,可以在我的评论下给我提出来。&/p&&p&下面开始,大家集中注意力,因为这个框架的概念介绍起来会比较绕。&/p&&p&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p&&p&&br&&/p&&p&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你想享受一份权利,就得尽一份义务,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p&&p&&br&&/p&&p&负债:体现的是银行的权利,因为这笔钱是银行贷给公司的,银行有权优先得到利息,即使是在公司亏损的情况下。&/p&&p&比如你和朋友开了一个服装店,从银行贷款5万用来购买存货,但经营不善造成了亏损,即净利润为负,股东利益受损,但是欠银行的贷款和利息依然要一分不少的给银行,&/p&&p&&br&&/p&&p&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股东的权益,股东可以控制公司的运营方向,公司赚的多,股东分的多,但即使公司赚的再多,给银行还的依然是固定的本金和利息。&/p&&p&比如说你和朋友开了一个服装店,从银行贷款5万元用来购买存货,由于你的货物稀缺,价格卖的很高,一年下来你和你的朋友赚了100多万,但是该给银行的还是固定的本金和利息,并不会因为你挣了更多的钱而给银行还更多。&/p&&p&&br&&/p&&p&下面仔细听:&/p&&p&股东不能剥夺银行的权利,银行的权力是公司要向银行还本付息。&/p&&p&例如:你开公司欠了银行的钱,你不能不给银行还本付息,你得按时把本金和利息都给银行还清。&/p&&p&&br&&/p&&p&银行不能剥夺股东的权利,股东的权利是按利润增长分享收益。&/p&&p&例如:你开公司欠了银行的钱,今年净收入大增,银行不能要求,你除了本金和利息之外,再给银行一部分额外的分红。&/p&&p&&br&&/p&&p&这还不是最绕的,如果看完一遍没看懂上面的逻辑关系,请多看几遍,看懂之后再往下看。&/p&&p&&br&&/p&&p&非常仔细听:&/p&&p&股东完全剥夺银行的权利,意味着公司已经还清本息,公司的资产百分之百都是权益。&/p&&p&例如:你开公司100万,自己出资60万,向银行贷款40万,这时你的好朋友发现你的项目不错,对你说,我这里刚好有40万,我帮你把银行贷款还上,我就算加入你的公司,成为你公司的股东了。于是你用这40万还清银行的本息,然后你和朋友的股份比例为6比4.&/p&&p&老干妈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完全没有借债,融资方式都靠留存收益进行内部融资,从不拖欠货款,也从不向别人借钱,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多少财务知识,她只知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多少钱干多大的事,别人鼓动她上市圈钱,扩大生产规模,她不愿意,她的经营原则是: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p&&p&老干妈这样的公司就能这么任性,完全自有资金出资,按她的说法,她的公司真的没有负债,那她的会计恒等式:资产=所有者权益+0负债&/p&&p&她要是说她的公司百分之百属于她,那还真没问题,但这样的公司是极度极度少的特例。&/p&&p&&br&&/p&&p&银行完全剥夺股东的权利,意味着公司没有权益,公司的资产百分之百都是负债。&/p&&p&例如:这种资产百分之百都是负债的情况是在极端条件下出现的,银行的业务运营模式就是高负债运营,但为了严控风险,巴塞尔协议规定了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小于4%。&/p&&p&我们假如银行就是在百分之百负债下经营的,这时我们把银行看成是公司,银行这个公司自己本身没钱,他要向你借钱,你把钱借给银行这个公司,他就增加了一笔负债,然后银行(公司)把钱借给其他公司,获得高利息,一年后,银行(公司)把欠你的本金和利息都还清,银行自己留的就是息差,这就是大多数银行运营的模式。&/p&&p&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你可以把银行理解为在公路上设的一个路障,这个路障本身没有价值,路这边的人手上有5块钱,路那边的人急需用钱,他们要进行交流必须得通过你的路障,于是你先跟路那边的人商量好,你要是借5块钱,一个月之后要还我10块钱,路那边的人急用钱也就答应了;然后你又去跟路这边的人商量,我向你借5块钱,一个月之后我还你7块钱,路这边的人觉得不错,就把钱借给你了,于是你把这5块钱拿给了路那边的人。一个月后,路那边的人还给10块钱,你把7块钱还给路这边的人,你自己拿3块钱。&/p&&p&大家看后,觉得这个生意实在太好做,啥本钱都没有,就搞了个路障,就能从中抽取3/5=60%的收益,那我们都去设置路障吧。&/p&&p&你设置一个试试。&/p&&p&上面的交易过程,就是银行的运营本质,所以很多人大骂银行坐着收钱,其实大家还是太naive。&/p&&p&路障是说设就设的?路障的本质是信用担保,是做风险管理的,要不路两边的人能用这个路障交易?&/p&&p&但还是有人想靠设置路障赚钱,他在另一条路上也设置了一个路障,又是同样的场景,路这边的人手上有5块钱,路那边的人急需用钱,他们要进行交流必须得通过你的路障,于是你先跟路那边的人商量好,你要是借5块钱,一个月之后要还我9块钱,路那边的人觉得比上家便宜,也就答应了;然后你又去跟路这边的人商量,我向你借5块钱,一个月之后我还你8块钱,路这边的人觉得不错,就把钱借给你了,结果一个月后,路障那边的人因为经营不善,不能还你9块钱,最多只能还你4块钱,但你承诺要给路障这边的人8块钱,此时你怎么做?你只有跑路。&/p&&p&这就是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和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倒闭的原因。&/p&&p&风控这一关都没做好,那还是别学别人设置路障了。&/p&&p&&br&&/p&&p&以上内容没搞明白的话,就多读几遍,一个字一个字读,读多了,你会明白的。&/p&&p&&br&&/p&&p&下面我们再来看利润表&/p&&p&(销售收入-销货成本-运营费用-折旧-利息)x(1-税率)=净利润&/p&&p&我们把利息提出来,变成:&/p&&p&(销售收入-销货成本-运营费用-折旧)X(1-税率)=利息X(1-税率)+净利润&/p&&p&&br&&/p&&p&这种变形,大家应该都能掌握,如果不能掌握,就带入我前面讲利润表中的那个例子,好好复习一遍,因为下面我该讲关键点了。&/p&&p&&br&&/p&&p&(销售收入-销货成本-运营费用-折旧)X(1-税率)=利息X(1-税率)+净利润&/p&&p&&br&&/p&&p&等式左边的项目:销售收入,销货成本,运营费用,折旧都是公司层面上的。想想你开的公司,卖出衣服的收入,批发衣服存货的成本,日常的店铺花费,店铺每年租金的摊销是不是都是以公司为主体呈现的。&/p&&p&等式右边的项目:&/p&&p&利息是属于债权人银行的,这是债权人银行应得的部分。很多人会纳闷利息为什么还要乘以(1-税率),可以看看我们的推导过程,利息是可以抵税的,学过财务的朋友应该能明白这一项的含义。&/p&&p&净利润是属于股东的,这是股东应得的部分;如果净利润为负,那么股东赔钱,这个很好理解。&/p&&p&&br&&/p&&p&再想想我们资产负债表的恒等式:&/p&&p&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p&&p&&br&&/p&&p&我可以把这个恒等式翻译成以下这句话:&/p&&p&公司的权利=债权人的权利+股东的权利&/p&&p&公司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股东的利益&/p&&p&&br&&/p&&p&如果以上推导,大家都能看明白,也就基本明白资产负债表的各项关系了。&/p&&p&所以,很多人在争论资产负债表里的负债时,光说负债,不说主体,也不说权利方,这就造成了两个人看似说的是一项东西,实际上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p&&p&&br&&/p&&p&我们上一张之前贴过的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ee5cb2de2dd3dad40d396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ee5cb2de2dd3dad40d396d_r.jpg&&&/figure&&p&&br&&/p&&p&&br&&/p&&p&&br&&/p&&p&这里 @假哥 说了一句话;&/p&&p&公司百分之百股份是我的,公司的负债当然也是我的。&/p&&p&这句话表述就是有问题的,我猜 @假哥 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p&&p&这家公司是我自己开的,我出100万,开总资产值100万的公司;&/p&&p&如果是这样,那这家公司百分之百就是你的,毫无疑问,因为你全资开公司;&/p&&p&可是你后面又加了一句,公司的负债当然也是我的;&/p&&p&你都出100万全资开公司了,占百分之百的股份,你哪来的负债?&/p&&p&你先给自己设定好了一个边界,然后说只有这个边界以内的东西都是你的,接着你又说了一句,这个边界以外的东西也是你的。你这就是前后逻辑矛盾,本质上讲,你这是逻辑问题。&/p&&p&联系一下老干妈的例子,你认为自己跟老干妈一样,完全靠自有资金运营扩展,然后你又来了一句,公司的负债也是你的,莫名其妙,你就没借过债,哪来的负债。&/p&&p&&br&&/p&&p&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你可能是这样认为的:&/p&&p&属于公司权益的那部分股票,百分之百是你的,公司的负债也是你的。&/p&&p&我当时反驳你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假设反驳你的,我把前面反驳你的内容再贴过来:&/p&&p&&i&公司百分之百股份是你的,公司负债当然也是你的?我滴个乖乖哦,我看到这里已经快不行了,100万的公司,你就出了60万,又向银行借了40万,60万是你的资产那是应该的,问银行借的负债怎么也成你的了?你要抢银行吗?银行不是你想抢,想抢就能抢啊。&/i&&/p&&p&&br&&/p&&p&&br&&/p&&p&你如果认为,你占有公司权益的百分之百,那么负债的权利方就不是你,是银行。你的意思是,负债的权利方也是你,意思就是你不用给银行还本付息了,所以我说你这种认识就是抢银行。&/p&&p&&br&&/p&&p&所以我说,你们讨论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事情,虽然都说的是负债,但说的完全是两个世界的负债,如果对资产负债表上各个项目的关系还是很模糊的话,就把我前面写的那段超级无敌绕的内容多看几遍,你把那个内容理解透彻了,今后就不会乱了。&/p&&p&&br&&/p&&p&资产负债表的事情,就到这里吧,我今天主要指正 @小粉耶 答案里的那些错误的表述。&/p&&p&没想到都写了这么多了,还没进入正题,那么现在就开始吧。&/p&&p&前面听的快睡觉的同学,赶快打起精神哦,睡觉的同学,你们如果不听,会错过一堂非常有意思的课的。&/p&&p&这次我所要讲的就是我们经常听的EPS,市盈率的相关事项。&/p&&p&我先喝一杯水哦,现在都已经早上十点了。&/p&&p&&br&&/p&&p&照例,上截图,进行逐一分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f5aaa88ed84bbbe37abd0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1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p&&br&&/p&&p&首先第一句话就是错误的,阿里巴巴是外资企业,至少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阿里巴巴是外资企业。&/p&&p&通常在认知上,一个企业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有以下几种划法:&/p&&p&公司总部所属地原则:即公司总部所属哪个国家,公司就是哪个国家的,按这个原则划分,阿里巴巴是中国的。&/p&&p&公司主营业务所属地原则:即公司主营业务在哪个国家,公司就是哪个国家的,按这个原则划分,阿里巴巴还是中国的。&/p&&p&公司控股股东所属地原则:即控股超过公司50%的股东所属哪个国家,公司就是哪个国家的,阿里巴巴是多国投资公司,按这个原则划分,阿里巴巴啥也不是。&/p&&p&公司注册所属地原则:即公司注册在哪个国家,公司就是哪个国家的,阿里巴巴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按这个原则划分,阿里巴巴是开曼群岛的。&/p&&p&&br&&/p&&p&我国是按注册所属地原则为最高优先级,所以阿里巴巴是外资企业。&/p&&p&&br&&/p&&p&而且@小粉耶 并不具备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的基本知识,,请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054e3ec76fdfcad06a86e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054e3ec76fdfcad06a86e8_r.jpg&&&/figure&&p&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股票升值,到底有没有赚中国人的钱?&/p&&p&我先说结论:有!&/p&&p&那么,阿里巴巴的股票是怎么赚中国人的钱的?先别急,我们这里先引入一个概念,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就连买菜的老大妈村东头的王寡妇你家隔壁老王都知道的:&/p&&p&&b&市盈率!&/b&&/p&&p&这个概念,我相信没人会陌生,你要是炒股不知道市盈率是啥,那你还是别炒股了,连隔壁老王都知道市盈率,你竟然不知道?你还怎么跟人家竞争?&/p&&p&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称“本益比”、“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简称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p&&p&以上解释来自百度百科&/p&&p&分子是股价,分母是EPS每股盈余,也叫每股净收入,股价就是股票的市场价值,你买股票看的就是股价,EPS是需要我们去算的,而我们今天重点要讲的就是关于EPS的一系列内容。&/p&&p&&br&&/p&&p&下面贴上我的教材上的一段解释:&/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e75a3ccfb4b91adb4e4cc4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17& data-rawheight=&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e75a3ccfb4b91adb4e4cc4a_r.jpg&&&/figure&&p&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每股净收入(EPS),对于公开交易公司(非公开交易公司不需要报告EPS数据)来说,是最常用的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工具之一,EPS只代表普通股的那部分。&/p&&p&&br&&/p&&p&然后上公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744c89c16a78b1cdb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25&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744c89c16a78b1cdbcf_r.jpg&&&/figure&&p&&br&&/p&&p&&br&&/p&&p&大家看到分子是net income减perferred dividends&/p&&p&net income 净利润,在前面利润表中讲过,就是公司交完税后,能落到股东手里的那部分,还记得那家服装店吗?最后算出来的净利润是3.5万,如果有同学忘了,那就回去再复习一下。&/p&&p&preferred dividennds 优先股,在利润分红方面的优先级比普通股高,所以你看在分子上,给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前,得先把优秀股分红扣除掉。这个意思就好像是这样,你加入了一个黑社会,一共6个人,一个是黑老大,你们刚收完保护费100元,黑老大说,先把60元钱拿出来给我,剩余40元你们5个人平分,于是你们黑老大一人拿了60元,你们5个人每人拿了8元。&/p&&p&黑老大就是优先股,优先占有红利,你们5个人是马仔,也就是普通股,从剩余的40元平均分成,每人分8元,这8元就是EPS。&/p&&p&有权利就会有限制,优先股不参与公司经营,只参与分红,同时优先股还享有在公司清算时,优于普通股先行清算的权利。&/p&&p&中国目前还没有优先股,貌似正在试点,所以在计算中国股票的EPS时,收完保护费,不用先抠出来60给老大,你们6个人是平起平坐的,每人收到保护费100/6=16.67元,EPS=16.7&/p&&p&我们再看分母,weighted average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outstanding,翻译过来就是已发行股票或者已流通股票数目的加权平均数。意思就是一年当中,每个月你在外流通的股票数都是不一致的,你如果年初发行股票,那这个数字就会多一些;你如果年初回购股票,那这个数字就会少一些,所以需求一年的加权平均值。&/p&&p&就比如今年,你们这个团伙总共收了100元保护费,但你们团伙的人数是在变的,比如:&/p&&p&1月1日:5个人&/p&&p&4月1日:4个人(一个人被打断腿了,少一个战斗力)-1&/p&&p&6月1日:6个人(有两个新的兄弟加入)+2&/p&&p&9月1日:5个人(一个兄弟觉得你们没前途,走人了)-1&/p&&p&一直到12月底,你们都是5个人,那今年你们团伙人数的加权平均数是多少呢?&/p&&p&5X(12/12)-1X(9/12)+2X(7/12)-1X(4/12)=5.083个人&/p&&p&所以你们这个团伙这一年的EPS=100/5.083=19.67&/p&&p&就是经过这一年的努力,你们每人收到19.67元的保护费。&/p&&p&&br&&/p&&p&下面是一道例题,自己看看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e1b9e95f363dffe4850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e1b9e95f363dffe48501_r.jpg&&&/figure&&p&&br&&/p&&p&&br&&/p&&p&讲到这里,大家大概已经明白EPS的含义了吧,去除掉其他因素影响,你可以简单的认为EPS就是净利润(net income)除以总股票数(number)&/p&&p&Earnings per share 就是EPS&/p&&p&回到 @小粉耶 的那个表述下,我把图拉回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054e3ec76fdfcad06a86e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054e3ec76fdfcad06a86e8_r.jpg&&&/figure&&p&&br&&br&&br&&br&股票为什么会升值,我们举个例子,假设阿里巴巴&b&没有上市&/b&,你年初购买阿里巴巴股票是75元/股,到年底,公司财务报表做完后,EPS是2,意思就是新增的每股净盈余是2元/股,那么公司今年的股价为:75+2=77元/股,&br&这个价格是阿里巴巴股票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意思就是他的合理价格应该是77元/股。&br&当然股票的股价是不能就这样算的,要用一系列的估值模型,比如绝对估值法下的股利折现法、自由现金流法、留存收益法,相对估值法下的各种乘数法,这些估值方法如果要展开讲,我再写2万字都写不完,所以这里仅仅列举最直观的一个例子告诉大家,公司股价的波动,是跟公司的盈利呈正相关的,公司盈利了,那股价上涨;公司亏损了,那股价下跌。&br&所以软银即使没有抛售股票,他也是赚钱了,你可以把软银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看作是可供出售股票(available for sale),那么股价上涨的资本利得计入OCI,OCI是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其他综合收益的缩写,那么分红是实实在在落到软银的手里面了,因为分红直接计入软银的利润表,而这些分红来自于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盈利,这跟它在哪国上市无关,在美国上市,赚的大头也是中国人的钱,所以你最后说的:&br&&i&他赚的也是美国人的钱,不存在因为股票升值,所以赚中国人的钱的问题&/i&&br&这句话完全错误,我找不出一个能让我稍微觉得有点正确的地方。&br&前面说到了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但在资本市场中,股价不可能钉在内在价值上,一动不动,而实际上,股价是会围绕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br&我们经常听到股票高估了,股票低估了,这个参照物是什么?参照物就是内在价值,股价比内在价值高,我们就说股价被高估了;股价比内在价值低,我们就说股价被低估了。如果股价比内在价值高出太多,我们就说这个股票泡沫太大,将来会回调,比如暴风科技;如果股价比内在价值低的太多,我们就说这个股票超跌,将来会补涨。&br&在中国股市呆久了,大家都会有这样的认识,炒股赚钱赚的就是股票涨的那部分,又叫资本利得(capital gain),如果不把股票卖了,那就不叫真正赚钱。&br&比如我买了中石油的股票,买的时候是6块钱,这几天涨到7块多,如果我不把中石油的股票卖掉,那我就没有真正赚钱。&br&相信很多人都是这套逻辑,这套逻辑在中国的股票市场大都适用,但在国外成熟市场是不适用的,因为投资股票的收益,不仅包括股价上涨的那部分,还包括分红。&br&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是铁公鸡,几乎就没分过红,老百姓买股票一般都熬不到要分红的时候。&br&在成熟市场,有时候分红是硬性规定。&br&比如说阿里巴巴,宣布年底每股分红2元,分红前股价是80元,分红后股价就变为了80-2=78元,分红对股东的财富无影响,股东拥有的还是80元的股票市值,但是其中有两元是落袋为安的,不是有一句名言叫,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br&公司可以选择不分红,用赚来的钱去扩大再生产,也可以选择分红,直接给投资者红利。&br&当公司预期未来业务要蒸蒸日上时,会选择用得到的净利润去扩大生产规模,赚更多的钱,那么给股东分红的钱就少了,因为net income净利润是固定的,你把钱都拿去扩大生产规模了,那么分给股东的dividend分红自然就少了,阿里巴巴就是这样的公司,阿里巴巴一路走来,一路都在扩张,把蛋糕做的越来越大,你原来能吃到十分之一的蛋糕,两口就吃完了;现在让你再吃十分之一的蛋糕,你一辈子都吃不完。&br&当公司预期未来业务越来越难扩张时,会选择更多地进行股利分红,因为对未来预期不乐观,所以从净利润里拿出用来扩张的钱也就变少了,那么自然给股东分的钱也就多了。很多半死不活的公司就是这样的,想靠扩大规模来获取超额收益已不可能,那就维持公司现有规模,把每年的净利润更多用在给投资人分红方面。&br&所以分红和企业业绩的好坏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的关系。&br&企业业绩好了,可以选择维持现有业务规模,把净利润的大头拿出来给股东分红;也可以选择扩大业务规模,把净利润的大头拿出来用于再生产。&br&企业业绩差了,可以选择扩大业务规模,把净利润的大头拿出来用于再生产;也可以选择维持现有规模,把净利润的大头拿出来给股东分红。&br&但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是能预期公司发展情况的。&br&预料之外的分红,说明公司业绩发展不错。&br&比如说,你认为公司今年发展还可以,年底应该能分5W的红利,结果年底直接分给你了10W,说明公司今年的业绩比你预想的还要好。&br&预料之外的不分红,说明公司发展困难。&br&比如说,你认为公司今年发展困难,年底至少也能分2W的红利吧,结果年底只给你分了1W,说明公司今年的业绩比你预想的还要差。&br&中国的股市,很多经济学和金融学模型都不适用。&br&即使是那些国外的投资巨头,进入中国股市,最终也是铩羽而归。&br&因为他们的那一套投资模型都是基于价值投资的,什么是价值投资?就是基于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投资,这个内在价值是通过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还有很多其他的估值方法算出来的,他们基于这套算法,找出那些被低估的股票,然后进行投资。&br&这套方法在国外成熟市场有用,在中国要是按照这个方法投资,那赔到只剩内裤都不罕见。&br&因为中国的股票交易市场,总会产生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br&暴风科技这样的垃圾股,最高都能涨到300多,这对于那些基于价值投资进行分析的人来说,是不敢想象的。&br&现在又跌倒了60多,依我看,这股票最多值10块钱,不能再多了。&br&于是,很多人看到,即使公司的净利润为负,股价也能上涨,股民赚的就是股价上涨的那部分钱,与公司的经营结果无关。&br&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中国股民的共识。&br&所以我说@小粉耶 是套用她所认为的中国股市的常识,去分析国外成熟市场的股市。&br&这本来就是错误的。&br&至于 @小粉耶 其他的错误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这里就不再赘述。&br&这篇答案删除了很多关于 @假哥 和 @小粉耶 争议的部分,还是让大家纯纯地看干货吧,不受侵扰。&br&&br&&br&&br&&br&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哦~~&br&&br&谢谢大家&/p&&p&&br&&/p&&p&-&/p&&p&--&/p&&p&公众号:&b&呵呵的小书屋&/b&&/p&
应知友要求,现将这篇介绍财务金融基础知识的答案搬运到文章专栏中。以下文章内容搬运自我在这个题目下写的答案:阅读提示:全文18000字,为大家介绍了公司金融、股权投资、PE投资、…
各种理念性的东西大家都说过了,我就想说说实际工作中给我教训最大的实操细节——产品逻辑和细节上面的严谨。&br&&br&仅仅因为这里多思考一步,往往就能避免很多问题。如果因为产品经理工作疏忽的问题到后面临时要改要加需求,程序员就会觉得很冤枉了。所以想要不被程序猿或者用户打成筛子,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只是来发挥自己天才闪闪的想法的,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细节吧。&br&&ol&&li&&p&&strong&用户角色用例&/strong&&br&游客,新手,管理员,编辑,审核等人员。避免遗漏少数用户。&/p&&/li&&li&&p&&strong&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strong&&br&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角色哪些程序去都要考虑清楚。&br&比如写了前台,就最好要写一下哪些数据会在后台做呈现。&br&比如如果有了作业生成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要不要统计,要不要收入个人知识管理。&br&业务流程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新流程,另一种是现有流程的优化,后者需要先列出现有流程作为对比。&/p&&/li&&li&&p&&strong&详细考察各种业务情况&/strong&&br&如后台支持多少种资源形式的录入,前台就要做多少种展现形式的处理,或者说明确指出哪些资源形式的录入是不支持的。&/p&&/li&&li&&p&&strong&每个字段的数据来源&/strong&&br&不能使用后台没有的数据,避免一个界面出现非常多的要临时计算、跨库查询的数据。&/p&&/li&&li&&p&&strong&支持的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strong&&br&要不要兼容让人头疼的IE8,要不要迎合高大上的apple watch。&/p&&/li&&li&&p&&strong&各种异常情况(重点)&/strong&&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23fn_lemma_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a&&br&(1)内容呈现类&/p&&ul&&li&零结果、少结果及多结果&br&如一段文字超出显示框时的情况,最多显示多少,没有数据的情况,没有图片的情况,默认图片是什么。&br&用户第一次登录,没有任何操作时是什么情况。&/li&&li&内容显示与隐藏&br&如不同等级会员的用户界面的差异&/li&&li&数据过期&br&如活动过期,或者资源下架&/li&&li&不同状态的呈现&br&如不同的会员等级,书籍促销,从不同来源获取的信息是否需要区分&/li&&/ul&&p&(2)交互效果类&/p&&ul&&li&Tab控件的交互效果,悬停还是点击,如果是悬停,是否需要0.3-0.5秒左右的延迟时间避免鼠标无意识滑过时的误操作&/li&&li&新标签打开还是原本的标签打开&/li&&/ul&&p&(3)操作过程类&/p&&ul&&li&控件的禁用、激活以及修改&br&如在提交表单过程中,提交按钮不可用&/li&&li&增加、编辑、删除、查找&/li&&li&用户不可操作、操作错误、操作成功时的情况和提示,提示的显示和隐藏方式&/li&&li&多部终端切换操作的情况&/li&&/ul&&p&(4)系统环境类&/p&&ul&&li&网络慢,网络超时,无网络的情况&br&数据是否可用,是否需要给用户提示,是否需要过场动画,如果需要,过场动画是占据整个屏幕还是仅在顶部显示,是否需要可以终止等待&/li&&li&不支持的设备访问时的情况&/li&&li&是否可以离线缓存,缓存是否可以清除&/li&&/ul&&/li&&/ol&&br&&br&&p&[1]: 参考资料:阿里巴巴PPT&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255Bhttp%3A//wenku.baidu.com/view/33b4a0f5c8d376eeaeaa318c.html%3Ffrom%3Dshare_qq%255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交互设计物输出标准》&/a&,网易UEDC&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255Bhttp%3A//uedc.163.com/12870.html%255D%28%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建立交互设计自查表 》&/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23fn_link_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br&&p&这个清单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反思和完善,所以我有写在简书中,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断更新上去:&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产品是一个细节活,各种细节自查清单&/a&&/p&&br&&p&如果想要想得非常清楚,还有一点很重要得——别一开始就想太多,考虑太多便利性层面的东西。功能越复杂,程序复杂性越高,出错的几率越大,工期越长,修改起来更麻烦,维护起来成本更高。&/p&&br&&p&另外,更重要的是沟通。从产品需求确定之后,就要跟测试、开发详细过一遍。如果有涉及到要调用其他团队产生的数据的地方,也要咨询下对方这些数据目前支不支持调用呈现。&/p&
各种理念性的东西大家都说过了,我就想说说实际工作中给我教训最大的实操细节——产品逻辑和细节上面的严谨。 仅仅因为这里多思考一步,往往就能避免很多问题。如果因为产品经理工作疏忽的问题到后面临时要改要加需求,程序员就会觉得很冤枉了。所以想要不…
跟着CTO做产品换来的宝贵经验:&br&1.千万别把老板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br&
有老大支持干劲上来,很容易有翻倍的责任心。直接后果是把老板该操的心给操了。&br&举个实例:你现在做的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功能,公司本身缺少相关公司规定支持,你直接冲出去拉着全公司的领导们制定政策。&br&这样做之所以不好,是因为你赶着领导还是其他部门的领导工作,领导会很不爽,心里会默默种下恶评。&br&你的目的是想着,赶快推进这件事,用【互联网】的行动力去做事,但是谁知道你是这么想的,没人知道。只有老大一个人挺你,最后命运未必能好。&br&&br&2.CEO的需求必须第一时间响应,即使响应不了,也得拉着老大和其他领导把这件事说明白了,大家都同意才好。&br&我们当初有自己的项目推进计划,按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目的去制定的。按顺序进行,确保最后战役胜利。大部分需求都是基于基层基于实际业务的。&br&其他领导时不时的会找我提,给他们赶快做个报表,统计的功能,让他们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各种数据汇报。&br&基于先有数据来源再做数据呈现表的目的,我没有及时的去响应,事情当然是和老大汇报了的,权衡之后选择了暂缓。结果就是这个暂缓成为了我之后所有不满的来源。&br&我的错误是没有拉着需求方和老大一起坐下了好好沟通这件事情,让其他领导认可我们的暂缓方案,而擅自做了决定,这个决定还是其他领导不满意的决定。&br&直接的问题就是领导的感受是:你做的东西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是上个月提的这个月还没有任何动静,效率太低。&br&领导对你都有这种认识了,你就很难翻身了。所以,不满足领导的需求都和领导沟通清楚,领导认可才能执行,否则你还是先做领导们的需求对自己更有利。毕竟发钱的是领导你没有解决他们的问题,你的存在就变成多余了。即使你解决好几百号人的工作量那又怎样,没有人知道,下边的人是不会向上汇报你做的多好,他们希望的是你能解决更多问题,所有领导听到的永远只有问题,没有你的成绩,除非你做的是领导提出的东西。&br&&br&3.千万别接自己干不完的活,即使老大用尽各种方法。&br&这个是我最深的痛。&br&一个月时间,从需求了解到产品上线,两个系统,一个预约租赁一个电商。&br&我本来是只接电商的,但是老大强制让我同时接了预约租赁,不管我愿不愿意发不发脾气反正就是你干,没有办法只能从了。&br&结果就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电商上(一周)所以预约租赁基本就没有时间做只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点子告知UI和开发。因为没有UE所以整个体验不好。产品一上线,各种恶评,我自己当时也发现了这一点,验收的时候已着手开始做优化。但是不知道公司出于什么原因不让立即优化。所以这个丑丑的产品就成为了公司领导们对于我的认识了,你的水平也就这样了,至于没有恶评的电商产品,他们此时的感受是:也就那样吧,没什么特别。&br&不管你之后如何说明这件事,那都变成了辩解。不说和说一样,所以只能沉默。&br&即使之后优化了一版,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认可的改版,但是大领导的既定印象已经形成,认为你是一个不可担负重任的人,你的命运也就到这里了。&br&曾经生产过一个被用户诟病被同僚诟病的产品,大领导很不满意的产品,你在此公司的职业生涯估计也只能止步于此了。除非你遇到的是刘备。&br&所以千万不能接自己不能承受的工作量。&br&&br&4.UE和UI大于一切&br&也算是上边一条的延续吧。&br&你管你的功能流程做的多么的合理多么的牛,没有炫酷的UI和UE,你的得分永远是负数,所以和UI搞好关系,绝对是职业生涯向上攀升的基石。一个好看的界面胜过千言万语。领导拿着你的产品永远说的都是挺好看,挺炫。说“流程不错”“架构设计合理”的一定是零,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跟着CTO做产品换来的宝贵经验: 1.千万别把老板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 有老大支持干劲上来,很容易有翻倍的责任心。直接后果是把老板该操的心给操了。 举个实例:你现在做的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功能,公司本身缺少相关公司规定支持,你直接冲出去拉着全公司的领…
------更新------&br&&br&最近看到陆续有赞同和收藏,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不过答主现在已经基本完全是码农了 :) 在一家创业公司兼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说。&br&&br&&b&有些时候不是越快越好。&/b&&br&做算法向的不太清楚,但是写业务逻辑的程序员们确实挺烦的,每天要处理很多细节问题,不同技术框架下面的代码逻辑也有些不同,而且程序员们很少自己从头开始一个项目,多多少少都是改前人的代码,填坑已是不易,再往上面加需求就更没那么简单。能把代码写的又快又好的程序员,估计能遇到的不多,如果需求做得快,反而要小心代码的稳定性和扩展性了。&br&&br&&b&让程序员更多的了解产品和参与产品的成长。&/b&&br&我记得我工作最开心的时候有两次,一次是公司经理跟我说,有一个一直关注咱们网站的用户邮件说,网站最近变得越来越professional了,还有一次是经过大改动以后,网站的交易量有明显变好。其实我并不关注这些,每天吭哧吭哧写代码就已经写不完了,但是我的同事们主动告诉我产品和运营的动态,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真的是有收获的,这些小反馈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写代码也有劲了,当然也更耐心了:P &br&&br&------原答案------&br&只当了一年产品狗,还是坑爹校招狗,说一说工作中没注意到的小事引起的教训。&br&&br&1. 分清楚PRD,MRD,产品交互原型,这几个概念,并清楚不同的人关注点不同。&br&
(我们公司没有单独交互岗,所以PM也兼交互)PRD是产品需求文档,主要给研发和测试看,讲怎么做,需要白纸黑字把能想到的细节都写清楚。MRD是市场需求文档,主要给市场,运营与老大看,是讲为什么这样做。产品交互原型主要是做设计评审或老板汇报时演示用,一般只涉及主流程,向其他工种的同事说清楚设计思路,至少能推出数据库设计。&br&&br&
教训: 刚开始的时候把PRD和MRD,DEMO不分开会性质,也不分同事,都拿出来讲。其实中型到大型公司分工比较细,不同工种关心的内容也不同,在和不同工种同事讨论时,给出他最关心的内容,会大大提高沟通效率。&br&&br&2. 做产品设计需要细心细心细心再细心!(强调一万遍都不为过)&br&
这里主要是指主流程定下来以后的细化工作。主流程只占工作量的30%甚至更少,讲真。分享我的一个检查思路:任何一个字段或者状态,都要想到增、删、改、查以及过渡状态,意外状态的处理。比如点赞这个功能:1. 增:是否可以点赞
2. 删:是否可以取消点赞
3. 查:是否可以查看赞过的内容
4. 过渡:如果点赞规则修改了,老的数据如何处理 5.意外:点赞途中网断了咋办,怎么给用户提醒点赞失败? (拍脑袋一想,细节可能更多)PM前期产品设计真的非常重要,PM想的越全面,UI做起来返工就越少,前端逻辑也清楚,后台数据库改动也快,评估工期与工作交付都有保障。&br&&br&
教训: 我当然也因为改需求被程序猿吊打过,反思后发现绝大部分是我自己没想清楚,没考虑到细节,而非其他原因。当然负责任的研发和测试都会反复和PM确认细节,但如果大家都水水过去,不满意的就会是用户了。
------更新------ 最近看到陆续有赞同和收藏,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不过答主现在已经基本完全是码农了 :) 在一家创业公司兼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说。 有些时候不是越快越好。 做算法向的不太清楚,但是写业务逻辑的程序员们确实挺烦的,每天要处…
&b&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b&大部分人急于处理手上的需求,而不是先定位关键问题。导致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却做了无用功。&br&&br&&p&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线下分享会,一位做数据统计工具的朋友分享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在我们监测到的版本迭代中,只有不到 10% 的版本产生了积极的数据变化」&/b&。当时我觉得很惊讶,绝大部分的迭代都是无用功吗?&/p&&br&&p&仔细想想,我认可了这一结论。回想起创业的前半年,我们大约上线了 12 个版本,发布了 100 多项新功能或者优化,但用户核心的使用数据并没有明显的提升。&/p&&p&是不够努力吗?我想并非如此,为了发版大家也经常体验凌晨四点的北京。我翻阅了当时的版本计划,希望进一步查明原因。我发现在这半年中,我们对整体 UI 进行了 3 次调整,发布了许多用户喜欢的小功能,但对核心功能的优化进展却比较慢。&/p&&p&很可能是我们没有尽快优化核心功能体验,很多新用户还没开始体验我们设计的小功能,就流失了。&/p&&br&&p&我意识到:&b&「做什么」可能比「怎么做」更重要,花时间定位有价值的问题,能避免做无用功。&/b&&/p&&br&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br&&br&&p&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有两个衡量指标:&/p&&p&1. 关键度:目前解答该问题的必要性有多高;&/p&&p&2. 解答度:针对该问题,目前可以解答的有效程度。&/p&&br&&p&以关键度和解答度为轴,可以得到一个价值矩阵。&/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258c4fea03e4357fabf23c487e75a27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258c4fea03e4357fabf23c487e75a27_r.jpg&&&/figure&&br&&p&很显然,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是既关键又能被有效解答的,也就是位于矩阵的右上角。&/p&&br&&br&如何定位有价值的问题&br&&p&先聊聊一个常见的误区:&b&我们经常倾向于处理自己能够解答的问题,解答度可能足够高,却容易忽略其关键度。&/b&&/p&&br&&p&在 &i&Becoming Steve Jobs&/i& 中,讲到乔布斯创办 NeXT 的经历。从 NeXT 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乔布斯的野心,为了成就 “The industry’s next great company”,乔布斯在产品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将自己的完美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在 NeXT 电脑中添加了很多超越时代的设计:镁合金立方体主机、能读写的光驱、能够播放音乐,等等。这些设计提升了工艺复杂度,使得第一代电脑售价超过 $3,000,而同期的 Mac 仅售 $2,500。&/p&&br&&p&结果,第一代 NeXT 电脑只收获了 400 台/月的销量,远低于公司原计划销量 10000 台/月。&/p&&br&&p&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 NeXT 面对的主要客户是高校、科研机构,他们对于价格非常敏感。虽然 NeXT 在设计方面给予了极高的解答度,却忽视了更关键的问题:相对于设计,用户更考量价格因素。&/p&&br&&p&&b&对于关键度低的问题,即使解决的再完美,从受益者的角度(用户、顾客、外界环境)其价值仍然为零。&/b&&/p&&br&&p&所以,要产出有价值的成果,正确的策略是:&b&先定位关键度高的问题,然后尝试解答。&/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aa27e0e27d38bdc37ee2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aa27e0e27d38bdc37ee2_r.jpg&&&/figure&&br&&p&那么,如何定位关键度高的问题呢?&/p&&br&提高关键度&br&&br&&p&&i&1. 多问几次 “所以呢?”&/i&&/p&&p&&b&面对问题,直觉经常在短时间内帮我们作答,但我们知道,对于复杂情况,直觉回答的问题有时位于较低的层次。需要多问几次“所以呢?”,挖掘本质的本质,才能定位关键度高的问题。&/b&&/p&&br&&p&比如,我在重构一个排行榜设计时,快速发现原设计的问题是:没有向用户展示排序规则。在直觉的引导下,我迅速在文档中写道:需要明确展示排序规则。&/p&&p&设计稿完成以后,我再回头 Review 隐约觉得设计依旧不够合理。于是,我开始分析自己最早写下的问题,发现「没有展示排序规则」是一句很笼统的描述,没有定位到关键问题。&/p&&p&我尝试对自己提问“所以呢?”,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所以用户不能得知排序规则,无法形成激励。&/p&&p&到这个阶段,至少我明白了问题所在。于是,我进一步问自己:所以呢?如果用户明确了排序规则,就能够达成激励效果吗?回答是:目前的排序机制不能有效的激励用户,需要重新设计排行机制激励更多用户。&/p&&p&倘若不是多问自己“所以呢?”,我可能在思考表层阶段便采取了价值不高的方案。&/p&&br&&p&&i&2. 建立模型,整体思考&/i&&/p&&p&&b&对于系统性的问题,建立全面的模型,就很容易看出哪个环节的问题更为关键。&/b&&/p&&p&之前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对于「健身工具 + 社区型」的 App,如何提升社区活跃度?&/p&&br&&p&如果仅从社区的角度,可能认为内容发现机制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内容发现机制能刺激「生产 - 消费」的循环。&/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c65a8c107bdb_b.jp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c65a8c107bdb_r.jpg&&&/figure&&br&&p&但如果梳理整体流程,并建立如下模型,就很容易看出,App 事实上是由训练和社区两个循环构成,而社区中很大一部分流量来源于训练打卡。也就是说,如果不优化训练到社区的流量漏斗,针对社区机制的优化,就只能作用于少量用户,影响力有限。所以,训练漏斗才是提升社区活跃的关键问题。&/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39adeb1e92b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39adeb1e92b_r.jpg&&&/figure&&br&&p&这就好比仅拥有一亩地,无论如何努力,一亩地的产量也无法无限制的提升,开垦荒地增加田地面积才是提升产量的有效手段。&/p&&br&&p&&i&3. 极限思维,排除关键度低的问题&/i&&/p&&p&&b&面对多项问题难以分辨关键度的情况,可以在其中几项中填入极限值,或者设想某项问题已经得以解决,思考可能的结果,就能排除关键度低的问题。&/b&&/p&&br&&p&比如,有一阵子我研究「健身社区应该服务于内容沉淀还是关系沉淀」的问题。似乎这两者都比较关键,究竟哪个方向更好,并不容易分析出来。这时候可以利用极限思维,想像某个方向已经做到极致,看看是否满足预期。&/p&&br&&p&假设已经将内容引导做到极致,社区就能够沉淀足够有价值的内容并吸引目标用户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做到极致,用户受限于专业度,只能针对基础的健身问题(比如如何减脂、如何瘦腿)展开讨论。最终,内容同质化严重,无法吸引用户持续消费。所以,内容沉淀可能并非关键问题。&/p&&br&提高解答度&br&&p&然而有时候,我们定位了关键问题,却不知如何着手。因为关键问题通常比较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答案。&b&在定位高关键度的基础上,可以对问题进行分解提高解答度。&/b&&/p&&br&&p&比如,对于手游,留存率是核心的数据指标之一。如何提升留存率很显然是很关键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容易解答吗?我想并不是,因为产品改进难以直接提高留存。&/p&&p&所以,我们需要先分解留存率:总体留存可以分为新玩家留存和老玩家留存,再针对这两项留存,逐步展开,找到与之相关的所有因素,然后再针对分解后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a1ee4ebaa60a1bb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a1ee4ebaa60a1bb_r.jpg&&&/figure&&br&&p&比如对于新用户留存:可以优化视觉体验,来提供更好的第一映像;或者设计更有好的引导流程,帮助用户学掌握游戏玩法。&/p&&br&&p&对于老用户:可以持续的推出新的副本来刺激活跃度;逐步提高等级的上限,刺激玩家挑战;或者增加好友系统、工会系统等帮助玩家建立联系。&/p&&br&&p&所以,&b&提高解答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问题进行一步步分解,直到可以解答的程度,然后针对分解后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b&&/p&&br&结语&br&&br&&p&正如爱因斯坦所说:&/p&&blockquote&如果给我 1 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 55 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blockquote&&br&&p&要避免做无用功,首先要定位关键问题。因为所谓产出,均以结果为导向,对于价值不够大的问题,即使过程中投入足够多精力也无法产生太大的意义。&/p&&br&&p&所以,我一直警醒自己:&b&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b&&/p&&br&&br&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br&&br&&br&也许你也会对我的专栏感兴趣:&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open-thoughts& class=&internal&&「开源思维」&/a&。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大部分人急于处理手上的需求,而不是先定位关键问题。导致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却做了无用功。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线下分享会,一位做数据统计工具的朋友分享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监测到的版本…
我在锤子科技做的是产品经理,在嘟嘟美甲做的是产品负责人,似乎恰好能回答这个问题。&br&&br&我的理解,以下一些点是产品经理或者产品负责人会经常忽略的。&br&&br&&b&1. 任何事情要考虑全面,逻辑链条清晰。&/b&&br&&br&对产品经理来说,想出牛逼的点子只是副业,怎么把产品流程的设计顺利圆满没有遗漏地完成才是天职。&br&&br&比如,作为电商产品经理,除了正常购买流程,每个环节的错误页面有补全吗?每种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短信查话费和流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